观无量寿佛经讲记(第2集)jingkong老法师主讲/台湾大专讲座

观无量寿佛经讲记  (第二集)  1988/2  台湾大专讲座  档名:03-001-0002

MP3下载

请掀开经本第十二面:

 

【释经五义。名,体,宗,用,教相。云云。】

 

这是天台家解释经的方式,所用的五重玄义。在中国古时候,每个宗派他们解释经都有一套方法,这些方法不完全相同,那就是在讲解这部经之前,先把这部经的要义特别提出来介绍,就好像我们现在所讲概论,没有到经文之前先讲全经的概论。这一段是最值得欣赏的,因为每个人他的见解、他的功夫都在这一段里面,等于说是他的心得报告。讲到经文实在讲是大同小异,依照经文解释,但是心得报告各人不一样,有的非常精彩。古代许多家的,是以贤首、天台的报告最完整,有精密的体系,非常符合现代所说的科学精神,因此自古以来许多注解经的、讲经的都采取他们的方法。贤首的分析更精密,它一共是用十个项目,相当详细,来分析这部经的内容。天台家是用五个条目,就是此地讲的五个条目。

 

『名』就是经名,解释经题。『体』是讲这部经的体性,拿现代话来说,就是理论的依据,佛讲这部经是从哪个地方讲出来的,根据什么道理讲出来的。所以「体」是理论的依据。体要是明白之后,我们对经里面所讲的就不会怀疑,就能够断疑生信。『宗』是宗旨,宗旨是讲修行的纲领,也就是修行的方法。如果有理论没有方法,我们无从下手。所以它有理论、有方法,体是理论,宗是方法。『用』是受用,就是你依照这个方法、理论去修学,你会得什么样的结果、得什么好处。「用」就是好处,你真正能得到好处、得到利益,换句话说,这部经我们修学就算是没有白修,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教相』,「教」就是教学,「相」就是仪式,拿现代话来讲就是课程标准,就是这部书、这部经,等于是教科书一样,应该把它排在哪个学校,第几年来修学,就这个意思。佛法有小乘,有声闻乘、有缘觉乘、有菩萨乘,像我们现在所讲的小学、中学、大学,它应该放在哪个阶段?放在第几个学年?是初学的,还是摆在后面的几个学期来教的?所以「教相」是指这些,应该要明了,如果不明了,我们就不晓得这部经应该适合什么人来修学。所以这五个项目介绍这部经就相当的完备。

 

贤首家用十个项目,有人嫌太繁太多,所以自古以来采用天台家的方式就特别的多。这部经是天台大师自己的著作,当然不会用别人的,这是标准的典范,在此地我们也能看到天台家解释经的方式。我们看第一段,他按照这五个段落:

 

【第一释名者。】

 

就是解释经名。

 

【一切众经,皆有通别二名。通则经之一字。别则有七。或单人、法、譬,或复或具。】

 

这种情形也是佛经里面特有的,我们世间书本里头找不到的,很少有这个情形。每部经有通题、有别题。通题就是「经」这个字,这个字是一切经上都用这个题目。譬如我们常看到的《金刚经》,这是经;《观无量寿佛经》,这也是经;《法华经》、《楞严经》,后面都有个经字,因此「经」是通题,凡是佛所说的都称之为经。别题就是这经字以上的那个题目,那就不一样,每一部有每一部的题目,不会有两部相同的,所以题目只有一个,这叫别题。

 

别题的建立也有法则的,它有规矩,这规矩在佛法里叫七种立题,它一共有七个规则,总不会超过这七个规则。这七个规则在此地给我们列出来,就是人、法、喻。人是以人名为题,像我们现在常念的《佛说阿弥陀经》,这部经就是以人为题目。佛是本师释迦牟尼佛,是人,阿弥陀佛也是人,所以这个题里头没有别的,只有人,『单人』,单人立题。『单法』,譬如《大般若经》,大般若是法;《大涅槃经》,大涅槃也是法,这个里面没有人,也没有比喻,这个叫单法立题。单单只有比喻的,譬如《梵网经》,梵网是大梵天的罗网,这是用比喻,这个比喻里面没有人,也没有法,像这样的经题一看,单喻立题。『或复』,「复」就是有两条,譬如人法,《文殊般若经》,文殊是人,文殊菩萨,般若是法,这个题目里面就有人、有法。或者有人、有比喻,这样立题的。也有法喻,法跟比喻,这两个立题,譬如《妙法莲华经》就属于法喻,妙法是法,莲华是比喻。或者是具足,具足就是人、法、喻统统都有,像《大方广佛华严经》是人法喻都有,大方广是法,佛是人,华严是比喻,这是具足立题。

 

现在我们本经是《观无量寿佛经》,这个题里面,观是法,无量寿佛是人,这是人法立题,有人有法。我们再看第二段:

 

【今经从能说所说人以立名,即教别。同名为经,即教通。为行不同,从一至无量,即行别。会同常乐,即行通。理虽无名,将门名理。理随于门,四四十六,即名理别。门随于理,即名理通。此约一化,以明通别。】

 

这一段也是讲通与别。前面完全是从题目字面上来讲通别,这一段是从教理上。这个教,佛教,要细分,它有教、有行、有理,有教行理。教是言教,就是言语文字,言语文字里面一定含着有道理,那就是理教,所以有言教、有理教。除了理论之外,前面也说过,它有修行的方法,教你应该怎么做,这就是行教。这个注解里也说,像这部经,「佛说」,这是言教;「观」是修行的方法,就是十六妙观;「无量寿」这是理,它是佛名,也代表理。无量寿是自性佛、本性佛,它叫你从名字上去观自性无量寿,所以它属于理。就是有教、有行、有理,所以这一段就给我们说明了。

 

『今经』就是这部经。『从能说所说人』,「能说」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是无量寿佛,这是『教别』。但是佛说的是经,阿弥陀、无量寿也是经,所以这就是通,通别一对。『为行不同』,它里头有十六种观法。所以前面讲过了,每一观观成都能够往生,如果十六观次第去观也行,单独选一观来修也行,都能够往生,所以它这是『行别』。『会同常乐』,不管你用哪一观,到西方极乐世界这个结果完全相同。即使功夫有浅深的差别,到西方极乐世界有品位不同,但是到达西方极乐世界离苦得乐是决定相同的,所以他这个地方是『行通』,会同常乐这是行通。

 

『理虽无名』,理的确没有名,所谓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将门名理』,「门」是法门,法门也就代表这个理。所以『理随于门』,它有『四四十六』,就是指十六观,这十六观是『即名理别』。但是每一门于理都是通的,门虽然不一样,门门都通一个理,像一个讲堂四周围有很多门,门不一样,但是从任何一个门进来都到讲堂,讲堂是一个。西方极乐世界是一个,这十六观就是十六个门,无论从哪个门进去,总而言之,你都到西方极乐世界,这叫『理通』。这是『约一化』,「化」是教化,就是佛的教学。

 

我们现在讲教学,实在讲没有教化这两个字的意义来得深。教学是老师教,我们学生来学,教我们怎么学,我们学得有没有成就还不知道。教化,那就有成就,化是什么?他已经变化,古时候人说读书贵在变化气质,这就是你书念的有成就了。我们学佛,佛教给我们,我们也要变化,我们怎么变?我们要变凡成圣,这就化了,所以化凡成圣,从凡夫变成圣人、变成罗汉、变成菩萨、变成佛,这就有变化,这就有效果。所以教化两个字比教学要来得深刻。

 

现在不但是讲经,讲经本来是一种宣传,不是教学。现在一般大学里面几乎许多教授都采取讲学,而不是教学,所以这个教学恐怕很多同修都没有见过。教学是老师教给学生怎样去学,是教给你学。譬如这部经,我们拿这部经当教科书,如果老师要是教给你的话,这用教学的方法来教,实在讲老师很轻松,学生很苦。我教你怎么学法,我把这部经的重点告诉你,把这些参考书籍介绍给你,你自己去研究,依照这个方法去研究,上课的时候学生上台讲给老师听,这是教学。而不是老师在台上讲给你们听的,讲给你们听的是教小学生的,教初中还勉强,实际上高中以上都应当用教学的方法。诸位要是看看我们中国古书,你看看《礼记.学记》,《学记》可以说是中国的教育哲学,里面所讲教学的方法非常精彩,可惜现在很少人去用它。再看底下一段:

 

【更约一题。】

 

『约』拿现在话来讲,可以当「就」讲。现在就这一个经题来说。

 

【佛说,即教。】

 

这个全题上,「佛说」两个字,这是教,释迦牟尼佛言教给我们。

 

【观,即是行。】

 

是修行的方法。

 

【无量寿佛,即是理。】

 

这个题里头是:

 

【教行理足。】

 

『足』就是具足。

 

【任运有通别意。】

 

前面说过了,通别意。

 

【更就一字说者。】

 

这个『说』就是单单指一个字,就是佛说,讲这一个「说」字。

 

【释论云。所行如所说。说即是教。如即是理。行即是行。】

 

可见得不但一个题里面具足教经、行经、理经,就是每个字里面都具足教行理。教经、行经、理经,看这个题目里面,这个味道非常的浓厚。

 

【佛即法身。观即般若。无量寿即解脱。】

 

这是从三德祕藏上来解释,为什么?因为三德祕藏是我们学佛人所希求的最高的目的。成佛就是要得这三个东西。这部经上这三个东西有没有?如果没有我们找不到,题目里头显示得很明白,三德祕藏有,圆圆满满。在这部经里面你明白了,诸位要知道,小本《弥陀经》教我们执持名号,念这一句阿弥陀佛也是如此。我们在经上讲得很多,我们能念的这个心是始觉,所念这句阿弥陀佛是本觉,当我们念这句阿弥陀佛的时候是始觉合本觉,始本不二,始本一如,所以他就具足三德祕藏,所以念佛的功德不可思议。为什么一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圆证三不退?这是许多人怀疑,因为照一般经典上来讲是不可能的事情。为什么不可能的事情?就是所有法门里面统统不可能,为什么往生西方极乐世界都变成可能?那就是这个道理。始觉跟本觉合起来的时候,这个力量可以破无明。能破无明,你想想看,怎么可以说他不断见思烦恼、不破尘沙?换句话说,就这一句阿弥陀佛同时断见思烦恼、断尘沙烦恼、破无明烦恼,所以他一往生,他圆证三不退。本来是断见思烦恼证位不退,破尘沙烦恼证行不退,破一品无明证念不退,这叫三不退。这在别的法门修,它是有次第的,但是念佛法门它没有次第,就是这一句佛号同时破三种烦恼,妙就妙在这个地方。所以即使是下品下生,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也是圆证三不退,这真正是不可思议。我们从这个经题上也明白了这个道理,所以经题上,「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佛表法身,观表般若,无量寿表解脱。

 

【当知即一达三。即三达一。】

 

这是一而三、三而一,这三个是一桩事情。

 

【一中解无量。无量中解一。于一字,尚达无量义。况诸字,况一题,况一经,一切经耶。故经云。若闻首题名字。所得功德不可限量。若不如上解者。安获无限功德耶。】

 

这一句很重要。这是晓得佛经实在是了不起,就是它每一字、每一句都是含无量义,你怎么讲都能讲得通,怎么讲意思都很圆满,决定不像现代这些文字,它就是一个意思,决定不能做第二个意思讲。因此也有些学者,现代的学者,不是学佛的,看了佛经他摇头,他说这佛经总是翻译的,翻得糟透了,翻得很糟糕。怎么翻得很糟糕?叫人读了之后怀疑,不晓得是什么意思,这样讲也行,那样讲也行,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就是他不知道经含无量义。所以严格的讲,佛经是没有意思,我们用它的时候,它就有意思,正是像《般若经》上所讲的「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无知是体,体是清净的,它无知,当起作用的时候是无所不知。因此这部经,经典永远不变,可以说世间文章做不到这个。

 

文章有地区性、时代性,过了这个时代就没有用,换了地区也不能作用。譬如法律,中国法律到外国就不能用,它就不相同,它有地区性,有时代性的,过多少年要修改一次,不适用了,它要常常修改。不像经典,经典是几千年永远不会变,无论拿到哪个地区也不会变,普遍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过去几千年,再未来几千年,它还是不会改一个字的,所以这个文章才真正有价值,它叫真理,真理永远不变。但是我们运用它就有时代性,从什么地方看?从注解,你看一部经有许多注解,这个注解里面都不是相同的,如果相同,它就不能流传后世,所以每个注解都不相同,而且每个朝代的注解也不相同。

 

你从注解里面去看,你看什么?看它作用。像宋朝时候的注解,隋朝时候的注解,这个《观经疏》就是隋朝时候注解。智者大师是隋朝人,他出生在梁朝,他老人家圆寂在隋朝,所以他是隋朝的人,他注解的就是隋朝时候运用的。四明尊者是宋朝真宗时候的人,所以这个钞是适合宋朝时候的解释。我们今天拿到这个《演义》,《演义》是谛闲法师的,谛闲法师是民国初年的人,所以这三个人的注解代表三个时代性。我们从这个地方可以看,哪一个时代需要哪一种的解释法,不相同的,解释法不相同,甚至某个地区它解释法也不相同的,但是经是一样的,随你怎么讲解,它都有道理,一定是利益那个时代、那个地区的人,叫他能得到真实的利益,帮助他心地清净、断恶修善、往生西方,这目的就达到。诸位要明白这个道理,那我们展开经,或者展开注解(注疏),我们有现代的讲法,不能完全依照这个注解,我们要依经,不能完全依照注解,注解里面有些现在还用得上的我们采取,有些现在用不上就把它舍弃,这就是采取注解的原则。

 

所以佛在灭度之前告诉我们,教我们四依法,「依法不依人」,法就是经典。人就是佛以后这些菩萨都包括在其中,这些祖师大德们的注解,那是人,我们不能依他,他那些东西可以提供我们参考,我们不能依他,我们要依经。要依经,但是注疏提供我们参考,使我们晓得,譬如唐朝人在那个时代怎么讲法的,宋朝人又是怎么说法的,我们就恍然大悟,我们在今天应该是怎么讲法,今天有这个时代性。就好像一棵树一样,树的根干是不变的,但是它的枝叶花果年年都是新的,年年发新枝,年年开新花、结新果,但是新的花果与它的根本必定是相连的,与过去,就是历代,它也是相连的。像一棵树一样,发新枝条,但是有去年的、有前年的,还有大前年,它整个成了一个体系,虽成一个体系,它有它的时代性、有它的现代性,这是我们必须要认识的。所以经典真是万古长青,它不会落伍,它也不会陈旧,永远是新的,这是我们对于佛经一定要有这样的认识。

 

末后这句话我提出来讲,特别重要,就有很多人他疏忽了。他看到经上讲念这个经题就有不可思议的功德,于是他天天就念经题,这种现象就像日本日莲宗天天念「南无妙法莲华经」,你问他什么意思他不知道,不知道不行,不知道哪来的功德?你想想看《法华经》的经题,天台宗是从中国传到日本去的,今天在那边这么盛行,都念这个题目。智者大师解释这个题目,《玄义释签》就是解释题目的,智者大师就是这个题目讲了九十天,九旬谈妙。这个书以后成为天台三大部,天台三大部就三部书,一个就是《玄义释签》,就是解释经题的,单单一个经题他老人家讲了九十天,《妙法莲华经》五个字讲了九十天。解释经文的就是《法华经文句》,《文句》是解释经的。还有一部《摩诃止观》是修行的,这三种叫天台三大部。我们现在这个《玄义释签》,你看精装本这么厚的三本,解释经题的。经题意思不懂,你念它就跟小朋友唱歌一样,这不行,这是不可以的,所以此地特别说明。

 

『若闻首题名字,所得功德不可限量。若不如上解者,安获无限功德耶』。你对于这个经题一定要明了,你念的时候才相应。经题的意义不明了,念的时候不相应,心里面没有感触。如果晓得的话,它有启发性,人念了心会定,会开智慧。下面这解释「佛」:

 

【初释佛者。佛是觉义。有六种即。】

 

这都是天台家所讲的,「六即佛」,就是佛有六个意思。

 

【涅槃经云。一切众生即是佛。】

 

为什么?从理上讲是佛,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性当然是佛。《华严经》上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圆觉经》上也这样说法。下面从比喻上讲:

 

【如贫女舍宝,众物具存。】

 

这是举一个比喻。他家里有宝,他不知道,所以他贫穷,很穷苦。家里有宝不晓得,不是他没有,他有,他不识货,他不会用,这样才贫困。这种情形在现在我们还遇到,现在他知道他有,但是他没有办法。我们看到有些在国外的,初次出国,尤其像现在探亲的,我在香港就遇到。他在台湾,他也带了美金,甚至于也带了港币,到香港去的时候他不会用,他不知道怎么用法。尤其是,如果是带着美金的话,他都不晓得到哪里去换。有些地方的商店不收美金的,他不知道到哪里换,他也不晓得怎么用法,他真的是有,逼着他非常困难,这种情形都有的,这是用这个做比喻。

 

【力士额珠。】

 

这也是比喻。『珠』是明珠、宝珠,都是比喻佛性,真如本性。

 

【圆明顿在。如来藏经举十喻。】

 

《如来藏经》里面举了十个比喻。

 

【弊帛裹黄金。土模内像。闇室瓶盆。井中七宝。本自有之。非适今也。净名云。】

 

『净名』是《维摩诘经》。

 

【一切众生皆如也。】

 

『如』就是说的本性,说的如来,也就是说的是佛。『一切众生皆如也』,就是一切众生皆是佛也。

 

【宝箧云。佛界众生界。一界无别界。】

 

古德有所谓「如金作器,器器皆金」,体是一个,就是真如本性。相有千差万别,但是千差万别都是从一个真性变现出来的。所以此地把这个宝、明珠,把黄金、把内像、把瓶盆、七宝,都是比喻作真如本性。把贫女、力士、土模、闇室、井都是比喻器,比喻一切众生,像六道众生。六道众生不一样,但是真如本性没有两样,完全相同,这是从理上讲。从性上讲是佛,所以叫「理即佛」。我们再看底下一段:

 

【此是圆智。】

 

『智』是智慧,『圆』是圆满,圆满的智慧。

 

【圆觉诸法遍一切处,无不明了。】

 

这就是讲到本觉,本来觉,这个觉不是学得来的,也不是修来的,本来觉,所以称之为本觉。本觉就叫做「圆智」,或者叫一切智,或者叫一切种智,或者叫无上正等正觉,它的名字很多,都说的是一桩事情。一桩事情佛为什么说这么多名字?他有用意,叫你不要执着。名是假名,随便怎么说都可以,但是事是一桩事情,就是不要执着假名。破我们对于名字的执着,破执着的,所以说许多名相都说一桩事情。

 

『圆觉诸法』,「诸法」是一切法,确实我们能够圆满觉悟一切法,『遍一切处,无不明了』。现在我们迷惑了,我们对一切法都不明了了,不明了是我们的过失。佛经上常讲迷了,迷了什么?迷了自己的本觉。不是迷别的,是迷了自己的本觉。将来一旦你开悟了,悟了什么?悟了还是你自己的本觉,到那个时候就可以跟他说迷悟不二,原来是一桩事情。迷的是它,悟的还是它,所以迷悟不二。

 

怎么迷的?佛在《华严经.现相品》里面给我们说得很明白,他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一切众生跟现在十方已经证得的诸佛没有两样,智慧相同,德行相同,能力也相同,可以说是没有差别的,可惜的就是这些众生因为有分别执着而不能证得,这就是我们的毛病。就是你有分别心,就是你有执着心,好了,你本来有的圆觉,本来有的德能都失掉了。佛又告诉我们,如果你能够把分别执着舍掉,你本有的智慧德能就又恢复了,不是修得来的,本来有的你就能够恢复。可见得我们的病根就是分别执着,因此修行修什么?就是破分别执着。

 

所以古德教给我们修行要在转识成智。转识成智就是转第六识,第六就是分别,我们不用分别了,一切法里不分别就是转第六识成妙观察智,真的是无所不知,无所不明了。如果你在一切法里面不执着了,那就是转第七识成平等性智。我们一切法不平等,不是法不平等,是我们的执着不平等,你一有执着就不平等。一切法里没有执着了,万法是平等的,真是清净平等。所以病根就是分别执着,使我们这个理即不能够显现。理就是自性,迷了自性,虽然迷,我们自性并不失去,所以真理永远存在,绝不因为你迷,它就真的没有了;悟,它就真的有,不是的!迷悟,它都是一样的,理上没有迷也没有悟。

 

【虽五无间,皆解脱相。】

 

这是讲纵然我们堕地狱,这个理没有一丝毫的改变,理上它还是自在的。

 

【昏迷倒惑,其理存焉。】

 

『昏迷倒惑』是讲六道众生迷惑颠倒,但是我们的佛性不迷,也不颠倒。我们今天虽然是有分别执着,我们佛性确实没有分别执着,诸位要不信,你好好的念念《楞严经》,你就明了了。你看《楞严经》前面,世尊费了很大的力气讲「十番显见」,那一段文很长,说明我们的见性就是佛性,就是真如本性,不生不灭,不来不去,不常不断,一共讲了十条,就是在我们现前。波斯匿王听了之后,他开悟了,他非常快乐了,实际上他没有真正悟,不过他晓得原来我们这个身有生老病死,我们的性不生、不老,也不死,是真常的,得到了很大的安慰。这都是说明这个事实的真相,『其理存焉』。

 

【斯理灼然。世间常住。有佛不能益。无佛不能损。】

 

『益』是增加,『损』是减少。它真是不增不减。

 

【得之不为高。失之不为下。】

 

得失是什么?得失是你的观念。其实性上没有得也没有失,所以佛法平等。成佛决定不骄傲,为什么不骄傲?他看到众生,我跟你们完全一样,没有差别。所谓骄傲的,总觉得我很了不起,你哪个地方不如我,他值得骄傲。佛看一切众生跟自己完全一样,那个骄傲的心从哪里生?生不起来。佛所有的,每个众生统统都有。所以从理上来讲:

 

【故言众生即是佛。理佛也。】

 

这完全是从真如本性上来说的,一切众生没有一个不是佛。天台家这六即的解释非常的圆满。为什么?因为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之后,的确使我们的傲慢心渐渐收敛,我们对于一切众生谦虚恭敬的心才能够生得起来。这个对自己恢复本性,对于自己修行证果,对于自己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大帮助。这就叫做真正消业障。如果不晓得这个道理,自己总以为了不起,贡高我慢,这是大障碍。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这些障碍都去不了。因为西方极乐世界人人心都是清净的,都是平等的,你一个人觉得了不起,你在那个地方人家不排斥你,你也是跟人家处不来,这就是自己的业障。所以一个学佛的人,一个念佛的人,必须要学,学什么?什么人都能处,什么环境都自在,那就是你学佛有了一点功夫,你将来往生的时候就少障碍,所以真正修行人不一定要找一个清静地方。

 

古德讲这个念佛四大要诀里头有一条就是不贪静境,这是很有道理的。求静境,清静环境上自己功夫还不错,一入都市,功夫马上就得不到力了,这就是障碍。所以真正修行人在哪里修?在人事环境里头去磨鍊。我们跟什么人,好人能够相处,处得很好,跟坏人也能处得很融洽;顺境里头我们处得很好,逆境里头也很好。我们心在这里修什么?修清净,鍊清净心、鍊平等心、鍊谦虚恭敬心,我们的性德才能够恢复,我们往生才能够减少障碍,能够得到自在。好,下课。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8年8月24日09:40:2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52997.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