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地功夫(共20集)视频+文字

admin 净空法师评论8阅读模式

第11集

play-sharp-fill

play-sharp-fill

视频链接

文字版点击

展开收缩
心地功夫系列短片  (第十一集)  2014/11/13 华藏淨宗弘化网  档名:67-004-0011

忧爱结缚

无有解时

思想恩好

不离情欲

不能深思熟计专精行道 年寿旋尽

无可奈何

惑道者众

悟道者少

昔日恩爱 今成忧苦

束缚身心 无法出离

情欲是生死轮迴的根本

忧爱是身心烦恼的根源

放下爱欲 苦就没有了

放下情执 心就解脱了

在日常生活中

学习看澹情执爱欲

用智慧照破梦幻的真相

就能自在解脱

无量寿经  (第二十三集)  1989/4  新加坡  档名:02-003-0023

『情欲』是生死的根本,所以说『忧爱』这是烦恼的根源。使我们没有办法超越六道轮迴,在这世间生生世世受这些苦难,你要问第一个因素是什麽?这个地方告诉你,你要这样仔细去观察,你能够看到第一个因素。我在初学佛的时候,那时候还上班,没出家,也就是演培法师在台北善导寺作住持的时候,我那时刚刚学佛,也常到他那裡听经。我每天看报纸,这报纸看什麽?你们都想不到,我也不是看新闻,也不是看报纸的内容,我看讣文,报纸上刊的讣文,哪些人死了,天天看。今天又死了一批,走了,明天看到又一批走了,我看这个。看这个体会什麽?无常!慢慢轮流就轮到我了,提高自己的警觉心,看到别人一个一个去了,就想到快要到自己了。

说老实话,人在世间没有意思,真的经上讲「共争不急之务」。人最努力的、最精进的,一分一秒都不肯休息的,干什麽事?往坟墓裡头走。你们想想对不对?从生下来就往坟墓裡走,一天比一天接近。所以你们做生日、过寿有什麽意思?过寿的时候,你到坟墓又接近一年了,想起来悲伤,有什麽快乐?你们想想对不对?有什麽好庆祝的?这个要庆祝的话,这是闹天大的笑话。庆祝什麽?庆祝你与死亡又接近一天,所以世间人迷惑颠倒。什麽事情它都会休息,唯独这个事情它不休息,一天比一天老,一天比一天衰,想到这个害怕。

淨土大经科注  (第四三九集)  2012/7/2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439

【忧爱结缚。无有解时。思想恩好。不离情欲。不能深思熟计。专精行道。年寿旋尽。无可奈何。惑道者众。悟道者少。】

『道』是事实真相。请看注解,「昔日恩爱,今成忧苦。而此二者,束缚身心,如绳作结,不令出离,故云忧爱结缚,无有解时」。这裡面举出两个例子,这两个例子是生死轮迴的根本,恩爱,就这两个字。恩爱带给人的是忧苦,爱得愈深,苦就愈重。这两者束缚身心,就好像两条绳索绑住你的身体,动弹不得,如绳作结,你没有办法出离。所以讲『忧爱结缚,无有解时』,解不开。「又结缚即烦恼」,大乘教裡头常给我们说的,无明烦恼,无明是迷惑;尘沙烦恼,尘沙是比喻多,有多少烦恼?像尘沙那样的;见思烦恼是我们思想、见解错误了,与事实真相完全相违背。烦恼无量无边,不出这三大类,这三大类就叫做结缚。

「《大乘义章》曰:烦恼闇惑」,闇惑就是幽暗、迷惑,「结缚行人」,行人是修行人,它来障碍你,它来扰乱你。我们今天讲念佛,念佛是修行,念佛的时候妄念很多、杂念很多,就是这个结缚,我们很容易感受。「故名为结」,像绳子打结一样。「又能缚心,亦名为结」,它能够扰乱你的身心,让你的心定不下来、静不下来。可是我们知道,智慧、功夫一定要从静定裡头才能得到,这是真正学大乘的人必须注意到的。如果我们心定不下来、静不下来,那就肯定我的烦恼、习气很重,我修学的功夫不得力。我们读经读不下去,读经不解其义,听经听不懂、听不下去,原因都在此地。所以古人教学,先培什麽?先培养你的恭敬心、孝顺心、定静的心,他先培养这些,然后才好教。没有恭敬、没有孝顺、没有宁静的心,心浮气躁,再好的老师也无能为力。这就说明,不是老师不教,是你没有接受的条件,你没有能力接受。能力就是诚敬、就是孝顺、就是宁静的心。

我们往下面看,结,「亦能结集一切生死故」,一切生死是六道轮迴,结集就是烦恼,一切烦恼。「故知缚于情爱,即是结缚于生死,无有解时也。」这个话就是无量劫来生死流转,道理就在此地。「思想恩好,世人所珍,究其根源,实由情欲,而不知欲为苦本」,不晓得。这个事实真相只有佛说破了,佛说清楚了。「纯情即堕」,这句话是《愣严经》上的。堕在哪裡?堕在无间地狱。佛在这个经上讲的,一个是想,一个是情,想是往上升,情是往下坠落。纯是想他就生天,纯是情就到地狱去了;情多于想决定在三途,想多于情在三善道。「若不能于此深思熟计」,这句话重要,要深深去思惟、去观察。「一心修道,以求解脱」,这八个字非常重要,能够了解这八个字、重视这八个字,慢慢觉悟了。解脱是脱离六道轮迴,是把六道的情结解开,知道六道事实状况,它是假的,不是真的。一心求智慧,用智慧照破梦幻的真相,这样才能解脱。

「转瞬无常到来,寿命终了,至此则徒唤奈何」,你来不及了。这些事情,对于中年人就要开始觉悟了。古人称中年,五十岁以上,就认真要觉悟了,为什麽?怕来不及。五、六十岁走的人有多少?你要知道这个比例,你就会肯定佛经说的没错。「人命在呼吸间」,这是佛在大小乘教裡头都提出这样的警告,这都是事实真相,一口气不来,这一世就结束了。「故云年寿旋尽」,旋尽是很快,「谓转瞬即尽」。「世人醒悟者少,迷惑正道」,迷惑的人多,醒悟的人少,对正道都迷惑,不能相信、不能接受。

淨土大经解演义  (第五一一集)  2011/7/2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511

生的时候愈亲爱,这个亲爱是情执,死的时候愈伤心、愈痛苦。世尊在大乘经上教导我们,你要把这桩事情看破。看破是什麽意思?这桩事情的真相看清楚,就叫看破。真相真正明白了,可不可以亲爱?可以,没有贪恋。为什麽?智慧了解事实真相。没有贪恋,你就没有痛苦,这叫真乐,极乐世界的乐是这个乐,没有情执,没有分别,不但分别执着没有,它不起心不动念,那表现的亲爱,亲爱是性德,是自性裡本有的,那是真的亲爱。迷了之后,这个亲爱裡又加上情执,就是加上四大烦恼。这亲爱裡头有我见,有我爱,有我痴,有我慢,再加了这个东西在裡头,变质了。

「生死之际,存者伤亲人之永别,亡者悲自身之长逝,互恋难捨,如刃刺心」,故云『一死一生,迭相顾恋』。世间文学家、诗人,他们的情执非常重,写出这些文学作品,不但自己那种深重的情执,他把别人的情执都勾引起来,这是好事吗?不是好事。情执是深重的烦恼,你把别人的烦恼都引起来,你要背因果责任!文学作品往往有这种过失。如果是非常严重的话,他堕地狱,什麽时候能出来?他的影响力在世间没有了,他才能出来。影响力还在这个世间,他出不来,你说多苦,多冤枉。世间人愚痴,讚歎他,还替他做宣传,给他做广告,他自己在幽冥界苦不堪言,这是事实真相。

下面说,「昔日恩爱,今成忧苦,而此二者束缚身心,如绳作结,不令出离」,故云『忧爱结缚,无有解时』。「又结缚即烦恼」。这种情执什麽时候能化解?真有,不是假的,几千年当中这个执着放不下。为什麽?他没有智慧,虽然偶尔也能接触到圣贤教育,因为烦恼习气太重,回不了头来,听经闻法知道这桩事情,回不了头,那就苦不堪言。《大乘义章》说,「烦恼闇惑,结缚行人,故名为结」,所谓心有千千结,「又能缚心,亦名为结」,你这个心裡的结打不开。这个心结是什麽?迷情。最难解的就是情执,情执是我们世间人讲的恩爱,它不是好事,可是世间人都以为这是好事,这是美事。佛告诉我们这桩事究竟是什麽事?是轮迴的根。你真能把这桩事情搞清楚、搞明白,真放下了,那恭喜你,你永远脱离轮迴了。

思想,思是思念,『思想恩好』,「世人所珍」,世间人所珍惜的,「究其根源,实由情欲。而不知欲为苦本,纯情即堕」。纯情是什麽?一丝毫理智都没有了。纯情堕在哪裡?纯情堕阿鼻地狱,所以这不是好事情。「若不能于此深思熟计,一心修道,以求解脱。」假若不能,对于这桩事情你要深思,你要熟计,真搞清楚、搞明白了,于世间法,小乘是出离,所以一般人讲小乘是出世法,大乘是入世法。大乘讲伦理、讲道德、讲因果,为什麽?大乘要帮助一切迷惑的众生令他觉悟、令他回头,不捨众生。小乘不然,自己摆脱了,不想再回来。诸佛尊重大乘,喝斥小乘,道理就在此地。所以大乘比小乘难,小乘把这个境界完全捨掉,清淨心容易获得。大乘没有把这些境界捨掉,还在这裡面帮助这些情执很深的人,帮助他回头。这个裡头最重要的,不被他的情执所感染,那是什麽?大乘菩萨有很深的定功,有智慧,你的情执很深,我可以跟你在一起,你的情执不会感染我。如果在一起还会受感染,你赶快离开,为什麽?你不离开,又被拉下去继续搞六道。一般人不知道利害,学佛的人知道,这一搞六道,哪一年才会有机会再遇到佛法?这个机缘,古人说得好,「百千万劫难遭遇」。中国谚语有一句话说,「一失足成千古恨」,百千万劫是多少个千古?算不过来了。

这些开示,这些事实真相,都在我们面前,我们学佛一定要保持最高的警觉,怕染污。我们阿赖耶识裡有非常浓厚的这种情执,一接触就被染污。所以淨土修行跟密不一样,淨土宗跟密宗宗旨、原理原则完全相同,都是修清淨心,但是淨宗修清淨心是远离染污,密教修清淨心不离染污,所以密的成就比淨土高,但是淨土的成就比密教多。为什麽?淨土远离染污得清淨心,虽不是真正清淨心,能生凡圣同居土。天天跟这些财色名食睡都在一起,真正做到不染污,这个功夫比淨土高,他要往生生哪裡?他要往生生实报庄严土,他不在凡圣同居土。问题是那麽高的境界有几个人能成就?太少了。黄念老告诉我,建国以来,我第一次跟他见面是六十多年,这六十年当中有多少修密成就的?他告诉我:六个人。中国十几亿人口,只有六个修密成就的。那念佛往生的有多少?六十万人可不可能?有可能,念佛往生的人太多了。这两个一比较,你就晓得淨土法门殊胜,带业往生。密要真正清淨,在污泥而不染,这个厉害,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所以念老告诉我,禅跟密的根机现在已经没有了。这话是真话,不是假话。要透过深思熟计,深思是明瞭事实真相,熟计要想想自己是什麽样的根性,自己想想用什麽方法来保护自己?最重要的,没有别的,保护自己不受染污;像现在的传染病,不受传染。淨宗的方法好,稳扎三个根,稳稳当当的决定不违背,决定要求自己严格的依教奉行,一门深入。这一门就是一句佛号,六字洪名,念念不捨。无论在什麽时候,无论在什麽处所,无论是什麽样的环境,心裡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念念不捨,没有杂念渗透进来,你就成功了,这叫「一心修道,以求解脱」。记住不能有二心,有二心、三心你这个道就破坏,解脱就变成有名无实,还是要搞六道轮迴。

底下这句话要记住,「转瞬无常到来,寿命终了,至此则徒唤奈何」,来不及了,什麽时候无常到来自己要有警觉,随时都可以到来,这无常就是死了。今天人在这个世间,灾难这麽多,谁晓得什麽时候会碰到?我们常常看到鸟兽离开牠的窝,牠出去觅食去了,牠能不能够安全回来?靠不住。很可能出去之后,被别的动物吃掉,被人误杀,这就是无常到来,寿命终了。我们在这个世间,又何尝不是?所以我们要想明天,要想明年,太长远了,那叫打妄想。真正成功的人作佛作祖,他不想明天,他不想明年,也不想过去,他就抓住现在。什麽人能够掌握到现前,这个人肯定成就。现前念念不捨弥陀,这个念念,一秒钟裡头有一千六百兆的念念,念念都是阿弥陀佛,这个人决定成佛。要多久的时间?《弥陀经》上讲「若一日」。我们细心去观察、去思惟,一日可不可能?可能。一秒钟裡头一千六百兆个念头,一天二十四小时还得了吗?不但他能往生,真正制心一处,他大成就,他生实报庄严土。为什麽?一天,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是真的不是假的,这是事实真相。念念提高警觉,也是此地说的,这是佛门裡的老话,「人命在呼吸间」,释迦牟尼佛在《阿含经》裡说的,故云『年寿旋尽』,呼吸一停止,这个人就宣布死亡了。「旋尽,谓转瞬即尽」,它太快了。所以,『惑道者众,悟道者少』,「道」是了生死出三界,迷惑的人太多,觉悟的人太少了。

二零一二淨土大经科注  (第五四八集)  2013/12/1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40-0548

【忧爱结缚。无有解时。思想恩好。不离情欲。不能深思熟计。专精行道。年寿旋尽。无可奈何。惑道者众。悟道者少。】

这是佛很感叹的为我们说出事实真相。我们看念老的注解,「昔日恩爱」。古时候有,现在假的,不是真的。为什麽不是真的?你看结婚没有几天就离婚了,假的。假的什麽?这裡头没有恩,也没有爱。为什麽要结婚?为利害,这个人对我有利,我想搞名闻利养他能帮助我。到发现他没有能力的时候就解散了,散伙了,它不是真的。我在新加坡就遇到,一个女同修很坦白的告诉我:我嫁给我的先生没有爱情。那妳为什麽嫁给他?我看到他家裡有钱,房子很漂亮,住的环境很好,她是这样嫁过去的。新加坡的土地,那真是寸土寸金,他们家裡还有个很大的院子,那就晓得这就不是普通人家,普通人家住公寓,她单独的庭院还有很大的院子。所以都是为名去嫁的,为利去嫁的,没有恩爱,这个夫妻怎麽能到头?哪一天见到那个名利比这更高的,她就变心了,她又去嫁给那个人了,这现在社会。

还有现在的儿女,小孩,尤其大陆只有一个儿女,一胎化,把孩子宠坏了。吃饭的时候,他父亲身体不舒服,吃饭的时候桌上有鸡腿,妈妈把鸡腿拿给他父亲,他在旁边瞪着眼睛指着他父亲:这是我的,你怎麽可以拿去?平常,父母都给他吃。你就在这裡看出来了,问题出来了,以后长大他能孝顺父母吗?父母对他那个好,他认为是应该的。这个麻烦可大了!这才几岁,态度就这麽凶,心地就这样的不善,这怎麽得了!养儿女真的是冤家,不是养的儿女,养的是冤亲债主。所以真正学佛之后,我们一定要想到,这一生决定不能跟人结冤仇,样样忍、样样让。我不能忍,我不能让,来生纠缠非常麻烦;我这一生能忍能让,不结这个冤仇,就没这些事情。你喜欢的就送给你、让给你,世间一切法是无常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没有值得可留恋的。

遇到了阿弥陀佛,遇到了极乐世界,这是大幸!无量劫来遇不到的,怎麽这一次被我们碰上了?遇到之后我们要真干。这部经是西方极乐世界的说明书,西方世界的好处统统都说到了,说尽了。我们现在读的这段,是回顾我们娑婆世界,我们现在住的这个地方,实况是什麽样子。两方面搞清楚,我们就有选择,我们选择极乐世界,我们选择阿弥陀佛。明心见性、大彻大悟,淨宗是把它分成两截,第一个阶段先到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帮助我们明心见性,而且决定帮助我们成佛,保证我们成佛。这地方能不去吗?往生到极乐世界,每个人我们一般讲脱胎换骨,真的。无量劫来在这个六道搞轮迴,我们的身是阿赖耶的相分,我们起心动念这个心是阿赖耶的见分。阿赖耶是妄心,不是真心。自性裡头没有阿赖耶,阿赖耶是一念不觉,迷了自性才发生的。在十法界裡面离不开阿赖耶,往生到极乐世界把阿赖耶摆脱了,转八识成四智,得到的身体、居住的环境跟诸佛如来完全相同,这个境界才是真正随心所欲,这个心是真心,没有妄心。

所以我们在这裡看到「昔日恩爱」感触很深,过去一百年前有,二百年前那就更多,真的不是假的。可是这个要不捨,那就变成忧苦。「而此二者,束缚身心,如绳作结」,绳打结了,「不令出离」。恩爱是在六道,这个东西缠结,出不了六道轮迴,一定要看破。「故云忧爱结缚,无有解时」,结缚就是烦恼。《大乘义章》裡面说,「烦恼闇惑」。这个闇也是黑暗的意思,幽暗,让我们对于一切法的真相完全不明瞭。本来是明瞭,现在不明瞭了,这叫闇,这叫迷惑。「结缚行人」,行人就是众生,像绳子、绳索把我们捆绑起来,不能自由行动。「故名为结。又能缚心」,让心裡烦心、操心,这也叫结,「亦能结集一切生死」。这个是什麽?六道轮迴的根本。换句话说,六道轮迴从哪裡来的?就从这来的,没有这个东西,六道轮迴就不见了。六道轮迴不是真的,自性裡头没有,这是一个幻相,是一个梦境,我们从梦中醒过来没有了,六道是梦境。真正觉悟了之后,六道不见了,十法界也不见了。觉悟之后能不能再回到六道来?能,那个来是自由的,来去自由,不是生死。众生有感,我们还有很多冤亲债主、有缘的人,他们求解脱,他们求离苦得乐,那个念头才动,我们就知道,知道之后就能现身。现什麽样的身是随众生,众生喜欢什麽身你就现什麽身,喜欢佛身,他求佛,你就能现佛,喜欢菩萨你就能现菩萨,现身是随众生意,为什麽?自己没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着。随众生心,应所知量,真自在!

所以底下说,「思想恩好,世人所珍」,世间人喜欢的,特别是恩爱的夫妻,到生死关头难分难捨。「究其根源,实由情欲。而不知欲为苦本」,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欲放下,苦就没有了;这个东西放不下,那就很痛苦。「纯情即堕」,这句话出在《愣严经》上,我们参考资料第三页,《愣严经》上所说的,文在第四面一开端。「情想均等」,这是修行人必须要情想均等,这个人是人道,「生于人间」。情是情执、执着,想是智慧、是聪明。这个文裡面说,「不飞不坠」,因为想多情少他就往上升,情多想少他就往下堕落;人在中间,生到人道来,他的情想是均等的。「想明斯聪。情幽斯钝」。想是聪明,情呢?情是很钝,迟钝。「七情三想」,七分情就是执着,七分情执,有三分想,「沉下水轮,生于火际,受气勐火,身为饿鬼,常被焚烧,水能害己,无食无饮,经百千劫」。这个七情三想说的是什麽?饿鬼道,鬼道。要是「九情一想」,情执太深了,聪明只有一点点,他「下洞火轮,身入风火二交过地,轻生有间,重生无间,二种地狱」。这是九情一想,轻的是有间地狱,就是受苦,他有休息的时候,有空閒、空隙;重的无间,无间受苦没有间断,从堕地狱一直受满之后他出来,在地狱裡头没有空隙,所以就是有间地狱跟无间地狱。佛在愣严会上用情跟想来形容。那要「纯情」,一想都没有,这个麻烦大了,「入阿鼻狱」,这是地狱裡最下的,阿鼻就是无间地狱。「若沉心中,有谤大乘,毁佛禁戒,诳妄说法,虚贪信施,滥膺恭敬,五逆十重,更生十方阿鼻地狱」。十方什麽意思?世界有成住坏空,到坏空的时候,阿鼻地狱也坏了、也空了,那这些受罪的人怎麽办?受罪的人会到另外有阿鼻地狱的地方,到那边去,那个世界坏了还有阿鼻地狱之处,他又去了;换句话说,他受苦的时间长。

纯情即堕,太可怕了!「若不能于此深思熟计」,这个事情要多想想,「一心修道,以求解脱」。释迦牟尼佛当年就是做这个示范,他生在国王家裡,父亲是国王,而且他是长子,他继承王位的。他想通了、想明白了,真正看到什麽?生老病死。他没有想荣华富贵,想生老病死,这到底是怎麽回事情,为什麽会有这个现象,这个现象能不能把它化解?他天天想这个,所以最后出家修道,以求解脱。「转瞬无常到来」,寿命终了,「至此则徒唤奈何」,这是真的,不是假的,这个时候后悔莫及。「人命在呼吸间,故云年寿旋尽」,旋尽,转眼就尽了。世间人真正明白的少,「迷惑正道」。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8年7月30日17:36:0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52211.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