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应篇》心得分享/第34集/蔡礼旭老师主讲

《太上感应篇》心得分享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三十四集)  2010/10/25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55-033-0034

play-sharp-fill

诸位同仁,大家早安!我们这几节课都在谈「忠孝友悌」这一句经文。确实,「忠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本所在,也是家道承传最核心的德行,所谓「忠孝为传家之本」。「忠孝」两个德行的义理,要能够通达明了,确实是要下功夫。比方我们看这个「忠」字,忠于自己。自己要成就自己,有没有尽心?没有尽心就是亏心,就是欺骗自己,就是欺心。欺心就是欺天,就是糟蹋自己的本善、自己的自性。

找到几个人真正忠于自己的真如本性?我们随顺习气就对自己不忠,对自己都不忠都在欺骗自己了,怎么对人忠?自爱才能爱人,自助才能助人。用真心而且是时时刻刻用真心,这个忠才能做到位。忠于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家人、另一半。对孩子尽这一份本分职责,把他养育,还有要教育长大,教育他懂事,能成为社会的栋梁,这是尽忠。假如我们没有好好教育孩子,孩子成为社会的负担,那我们对社会不忠。为什么人走入婚姻的时候,婚礼这么隆重?那要对家族负责,也要对整个社会负责任,也是忠。

这个忠的态度,我发觉一个很微妙的现象。我在接触家长的时候,家长学历不高,他反而常常讲,「我没说我的孩子以后要有多高的学历,但最起码,他不能够危害这个社会。」他有这个概念。反而学历高的父母,一点小事可能就到学校来吵。学历高,反而得理不饶人;学历低的时候,反而常常会想起我要对这个社会负责任。我们在整个教育体系当中,应该要不断提升一个人的德行,而不是只有他的知识而已。所以我们几代人,这两三代很明显,我们爷爷奶奶辈不识字,忠孝存心;我们现在个个都大学毕业,不知道什么是忠孝,连忠孝都不认识。所以这个「本」,要找到,德者,本也,忠孝,本也。

我们这些当老师的,我们这些为人父母的,教育孩子居然连根本都没教他,这个过失就很大。《三字经》在提醒我们,「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修行人不往这里去思考,都觉得自己修得不错,五伦关系根本,差得一塌糊涂,人道都守不住还能成佛道?印光大师慈悲,知道闻佛法是百千万劫的因缘,怕我们修得不知道自己的境界到哪里、问题在哪里,老人家在教诲当中最常提到的「敦伦尽分」,这是为生命当中有缘的亲朋好友跟我们工作当中的同仁,要尽本分;「闲邪存诚」,要守好自己的起心动念,不要欺己,不要欺人。

所以这个「忠」字延伸到社会,延伸到国家,我们不管从事哪一个行业,在哪一个领域,也都要尽忠。「忠」事实上是无时无刻都在力行的德行。包含延伸到我们是佛弟子,也要为佛门尽忠。我们上一次提到,阿难尊者开悟的时候说的,「尽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这个「尽」字,就是从现在到这个生命结束,甚至是未来无终,都不改变这个态度,这是真心,这是尽忠。而我们确有这一份忠心,但是能不能保持?所以发心容易,恒心难。比方我们来从事弘法利生的工作,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来的时候都很有使命,所以人要保持忠心、保持理智,就要不忘初心:「我来这里干什么的?」这个心境要时时保持,「我是来为佛法、为众生的。」能保持才能用忠,才能用真心;不能保持就随顺习气了,就可能在处众当中,跟人家对立冲突,看人不舒服、不满、有怨,这个忠心就没有保持。

我曾经接触个同仁,他到中心来,他刚开始要从事弘扬传统文化的工作,他很难得,他跟我讲,「我今天来做这个事情,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所以假如我的行为造成这个团体很大的障碍,蔡老师你一定要告诉我。你只要告诉我,我一定马上走,等我调好了,我的德行、处众或者是能力,有够这个水平了,那我再回来做。我不想给这个事业添麻烦。」他这个存心就很忠,尽心尽力。

所以之前跟大家提到,我们为这个社会,为这个正法久住去付出,绝对离不开我们现前的工作,工作当中就是在服务大众,就是在弘扬正法。首先,要「人能弘道」,我们的行为就是在弘法。不能课程当中讲的很好,我们处事待人、工作、跟大众相处,都跟我们讲的不一样,言行不一致,这不能弘法,这不能长久的。甚至,再不正视我们德行的亏失,往后就要以身谤法。为什么?知名度有了,德行没跟上,人家一跟我们接触三五天,就被看透。大众很多,尤其在大陆文革以后,传统文化的薰习相对少,几十年来的缺乏,都是对于这些推广的人有一份期许有一份信任,但是假如我们推广者出现状况的时候,对于大众的信心会有很大的损害。所以更应该把根基、德行稳固,才能走得长远。

既然应该是人人弘道,自己的行持就是符合经典,才是弘法。我们在团体当中,上一次有跟大家谈到,首先要服从,不服从,这个团体就失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能力再强,不懂得人和,团队光处理人事问题就不知道要耗掉多少精神,那变成添很大的负担。而不注重人和的人一定傲慢,傲慢了,有再强的能力,恃才傲物,一定会让身边的人很有压力。所以这个才华要有「德」为本,「德者,才之帅也」,德行是才能的主帅,德行指挥才能,他才能利益他人、利益团体。假如「德」不足,「才」很强,那会拿着「才」去瞧不起人去压到人。瞧不起人,甚至连领导都瞧不起。

所以孔子特别劝勉我们,要对治这个傲慢,对治吝啬。人一吝啬,嫉妒心就重,见不得人好,就要自己好就好,钱不想给人,经验不想给人,心胸狭小。「如有周公之才之美」,这句话我们要会听,这是孔子对于才华高的人高度的爱护跟提醒。这一句话就包括任何人都要记住这一句,谁的才华高过周公?周公制礼作乐,开周朝八百多年的国祚,全世界最完整的宪法《周礼》,谁的才华比周公高?举这个例子已经是劝到极点,不能恃才傲物。「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他的德行会被傲慢障住,才华其实也很难再突破。我们注意去看演艺圈有很多人才华很高,但是他伏不住傲慢,最后就要吃大亏。

孔子讲,「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个「和」字,就是懂得人和,懂得以大局的和谐为重。但这个「不同」,当别人跟他意见不同,他能包容。我们假如听人家讲话跟我们意见不同,马上火就上来,那就不是君子!诸位同仁,不是君子是什么?所以君子、小人不是说他有没有犯法,不是从法律看,君子、小人是从心量看,心量小了就变成小人。我们注意去看《论语》里面君子、小人的句子,根源在心胸。所以「君子不器」,他度量大。一个人成就的功业有多大跟他的心量成正比。心量一小,容易生气,容易看人不顺眼,容易埋怨人,一堆垃圾不就装在这个小垃圾桶里面去了吗?

人家意见不同,可以接受,可以包容甚至可以为借鉴,不「以人废言」!这个人对你态度很不好,你不只不生气,他讲的话对的,你还能接受,这样才能感动人,「我常常得罪他,他还为我想,他还能接纳我的话,这个人气宇不凡」。不只意见不同可以包容,别人的生活习惯、性格不同,可以包容,可以体恤。这个体恤是,原来他的家庭状况是这样,原来他以前的经验是这样,所以他现在这个行为也其来有自。体恤了之后,包容了之后,进一步还愿意协助他帮助他,转变他不好的性格,这个真是厚道,真是忠义!所以「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这个「同」字是什么?小人爱恨的心、爱憎的心很强,这个人跟他说法一样、想法一样,如胶似漆,好得不行。告诉大家,恨从哪里来的?从爱来的。你不爱这个人,你恨得了他吗?你走在路边,有个不认识的人瞪你一眼,你生不生气?还生气?那是小得不行了,连个沙子都容不进去。「算了算了,别理他,没事。」假如妳先生这一辈子第一次瞪妳一眼,「我这辈子跟你没完没了。」为什么产生这么大作用?爱憎的心,那是情执、情识,变化莫测。

所以佛家用慈悲不用爱,世间的爱其实还是落在情欲里面,是好恶。喜欢的,好得不行;意见不同了,利害冲突了,马上翻脸,马上对立,这个历代都有。你看,要谋利益的时候,好得不行,统统黏在一起;利益冲突了,互相置对方于死地。孔子在《论语》说,「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本来喜欢他,他什么都好,后来讨厌他,天天咒他死。非惑欤?这个人是迷惑颠倒到极点。

今天我们跟这个亲朋好友关系非常好,刚好遇到一个境界,彼此有很深的误会,我们还念念的怎么化解,甚至怎么帮他,这才叫真心!假如一个人跟这么关系好的亲朋好友,出现一些误会之后,动不动就骂对方,那我们得回光返照,我们自己这一颗心已经偏得太厉害。「绝交不出恶语」,真心不变,现在有误会,还是念念想着怎么样帮他,这样才对。帮不了怎么办?造缘,谁能帮他,你可以透过关系,可以找到能帮他的人,就找;不行了,实在没有办法,念佛回向给他,尽这一分忠心。小人「同」那是利益,那是在感觉很好的时候「同」,但是情会变化,就不「和」。

我们冷静观察人与人的相处,一开始都有一段热烙期,大家有没有发现?一开始认识,这个朋友真好!等热烙期过了,相处久,对方有什么毛病看到了,然后那种热情可能就有点退。所以为什么「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为什么会喜新?热烙期还没过。人为什么会厌故?相处久了,付出忘了,恩德忘了,就记对方的缺点,就记对方的不是,才会产生厌故喜新的状况。不然朋友应该是愈老、交情愈久愈好。所以不是境界有问题,而是我们的心有问题。

这个服从,我们之前也讲到,学问是活的,领导不对了,要懂得劝谏。人说,「我不敢劝。」为什么不敢劝?心里在罣碍什么?担忧什么?人不敢做道义之事,可能都是因为有牵挂。不能正直,都是有欲望在其中,所谓「无欲则刚」,考虑到自己的利益,该做的事不做,这就没有君子的正气。

范仲淹的儿子范纯仁做到宰相,他讲到,假如我给皇帝谏言的话,给领导谏言的话,他不接受,哪怕是万钟的就是最高的俸禄,我连想都不想看都不看,辞职。我在这个位子上最重要的就是劝皇帝、劝领导,他不听,我就没尽到这一分责,我还领这个国家的俸禄做什么。他离开了。「茍言之不用,万钟非所顾也」,这个才是一个忠臣的态度,是尽道义,不是利害之交。领导回头了,赶紧回来帮忙,一句怨言都没有,他不记恨。当然,离开的时候不出恶言,不要「好,我今天要离开了,非骂他个痛快不可」,那你就把后路统统给截断了。与人相处要留后路,以后机缘成熟,好交往、好共事。

所以这个尽忠还是都要很理智去面对。有可能我们在弘法的过程当中,我们的上司领导走的路线不对,这个时候,也不能因为个人情感,跟着他偏掉。你说,可是他对我有恩德。他对我有恩德是引领我们进入传统文化的学习,你把传统文化学得更好,他的功德愈大!这要很理智,不能用情感去面对因缘的变化。今天他偏了,每一个人都在修行,境界很多,先走的人不一定先到,而且先走的人面对的名闻利养可能更多。所以依法不依人,要用理智去效忠。

这个时候更重要的是什么?我成就了,当初带领我学习的人,深入传统文化的人,他的功德大。第二,我赶紧把这条路走对,让他看到。他懂了,他可能就回头。你还没有做对,还没走出正确的方向,你讲半天,可能人家也不能接受。现在,可能一件事情,五个人有五个人的看法。这个时代要说服别人,说实在的,没法用嘴了,难。要用什么?身体力行,做出成果来。我们很幸运,我们是跟着师父的智慧去做,你要吃个定心丸。

第二点,我们讲到要尽心尽力去做,而这个尽心尽力除了去做事情之外,很重要的我们刚刚讲了,德者本也,要提升自己的德行,「才能」才能发挥得好。所以这个尽心不能只著在工作、事物的多寡,或者能力的提升而已,还要注重德行的功夫提升。德行之外,当然工作能力,能够经一事就能够有所成长,这也是非常尽忠的态度。

所以有一个师父教诲是「现代生活十则」,现在工作生活十个原则,大家背过了吧?「脑筋活一点,说话慢一点,微笑露一点」,还有一条跟嘴巴有关系的,「嘴巴甜一点」。这个「甜」不是谄媚,是鼓励别人。为什么?这个时代,人一般没有信心,给他适当的鼓励,像给他充充电一样,不要常常都指责批评,让人家很难过。跟人相处,「肚量大一点,脾气小一点,做事多一点」,多承担,「理由少一点」,这是多少、大小。「动作快一点」,这个「快」不是着急,是不要拖拖拉拉的,我们现在有用工商日志本把它记下来,做什么事有进度,不会拖拖拉拉。「效率高一点」,做事强调怎么样沟通人和,怎么样做会更有效率,「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做人做事也要守六度的「精进」这个态度。

这是「忠」第二个部分:尽心尽力。包含为国举才,这个之前也跟大家谈过。一个好的领导,一定多欣赏别人的好,多推举贤能之人来利益团体、利益正法,绝不可嫉妒,嫉妒好的弘护人才,只有一条路可以走,就是地狱。这话我已经跟大家分享了,这个我也很警惕。到时候到阎罗王那边,可别把我拖下水,说蔡某某根本就没讲。今天是公元二O一O年十月二十五号,今天是台湾光复的日子,我一定会记住,到时候我被抓到阎罗王那边,我也比较不会忘记时间。

谢谢大家。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8年1月31日15:46:1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42674.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