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应篇》心得分享/第9集/蔡礼旭老师主讲

《太上感应篇》心得分享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九集)  2010/8/19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5-033-0009

play-sharp-fill

诸位同仁,大家早上好!《弟子规》讲到,要「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所以求学问,还是要靠滴水穿石之功。我们昨天发给大家这个功过格,每一天,大家对照这三个根来反思,行之一个月、两个月,自己的观照能力就会变得很强,就不会习气使然、浑然不知,浪费每一天就很可惜。所以肯下苦功、肯老实,一定能够受益。

 

我们这三个根的功过格,要从心性上去反思。比方大家读第一句,「父母呼,应勿缓」,说这个跟我没关系,现在父母不在我身边,这一句就不用受持了。第一个,父母不在身边,但是父母从小到大给我们的教诲,我们有没有领纳在心上?时时拿着父母这些教诲,在自己的工作处事当中去落实,这个就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这个是不糟蹋父母的教诲,这个心境就是孝子心中只有父母,想着父母的需要、想着父母的教诲,这个是性德。

 

再来延伸,在学校叫师父,在单位叫君父。我们这个时代,君臣关系特别缺乏。《了凡四训》里面有一段话,这个不会因时代而改变,「事君如天,古人格论,此等处,最关阴德」。一个团体里面的领导,他要负很大的责任。他做不对自有他的因果,他要去承担。但是我们在团体当中,我们自己心态对了就种福田,心态不对还是要造作罪业的。「一切福田,不离方寸」。这个世间很公平,公修公得,婆修婆得。所以假如说我们在团体当中,领导做不对了,他造的业更大。我们要生起怜悯心,怎么样做好、怎么样劝诫他、帮他,而不是去数落或者盯着他的错,随时福慧都在我们这一颗心当中。所以在处众当中,时时我们守住师父讲的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的心去面对,一切境都是好境界。相信有这样的存心,在五伦关系当中,都能把恶缘转成善缘,以至于提升到转成法缘。

 

我们这一生听闻大乘佛法了,希望以菩萨的大慈大悲来处世待人,随缘消旧业,不再造新殃。什么是新殃?我们的心离了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可能新殃就要产生。修学要得力,不离善观己心。善于用心发觉自己心态的偏颇处,一发现这一天没有空过。发现自己的过失,师父说的叫开悟,改正自己的过失叫真修行。所以发现过失不是坏事,大家有没有发现自己问题很高兴?今天终于找到问题了,原来就是控制的念头,原来就是太贪着、太情执。发现了会欢喜,就能好好去对治它,不会倘掩饰、不会消极、不会退缩就好。

 

师父一直在强调「君亲师」的重要性,因为君亲师在家庭、在学校、在团体当中,它的位置是非常重要的,他也要提起一份很高度的责任,才能扮演好他的角色。为君者就要有为君者的风范,为臣者就要尽为臣者的本分。往生西方很重要的,是在世间一定要做到敦伦尽分才能称得上善男子、善女人。你在团体当中不能敦伦尽分,就已经给团体添乱了,怎么还有福德可言?所以目标明确了,当生成佛首先要符合善男子、善女人的标准,就能去了,那我们发的就不是空愿。

 

《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道经》,我们都从心性去反思,我们都从五伦去反思,所以这个「父母呼」,就可以是「师父呼」。诸位同仁,假如是师父呼,请问《弟子规》哪一句不是师父交代我们要做的?哪一句离开了古圣先贤的教诲?你这一句真正放在心上,把这些教诲拳拳服膺在心中,下这样的决心,警觉性就很高。父母呼,应勿缓;师父呼,应勿缓;领导呼,应勿缓;假如大家心量再扩宽,众生呼,应勿缓。

 

真的,修学的动力是慈悲为本。我们在很多境界当中提不起劲来,因为自我太重、慈悲心提不起来。慈悲心提起来了,什么都不是问题。所有情绪的罪魁祸首就是「我」,我不高兴,我讨厌,我想要,我不舒服,所有的情绪根源都在「我」。只要把我放下,念念为众生想,这些烦恼就不见。所以我们闻佛法最可贵的,就是能明白彻法源底的道理,这一生不再胡里胡涂,这一生不再人云亦云。这个是太大的因缘跟福报,这一生不用再用很多不彻底的道理来安慰自己、来欺骗自己,都用彻底的道理。烦恼的根源是我执。我们能够在处世待人当中慢慢的把「我」放下,能为对方着想。所以,「父母呼」到「众生呼」,能受持「众生呼」,这个就是按「一切男子为我父,一切女人为我母」的心境去做,怎么会懈怠?都是自己父母至亲的事情就不会懈怠,修学的过程最严重的就是对治懈怠。大乘佛法说,菩萨修行唯一善根就是精进、不懈怠。

 

我们领会到哪,受持到哪。但是已经明白的事,就一定要督促自己去做到,不要再往后退、不要得过且过。而从心性上来受持这一句就是诚敬的心、真诚恭敬。这样做起来,父母呼了,「妈,有什么事吗」?就很恭敬了。师父又常讲「礼敬诸佛」、「一切皆恭敬」,我们来落实在生活里面,任何人刚好找我们有事,我们不会爱理不理的、不耐烦的、拖延的,赶紧去,「有什么事吗?」不失礼于人,这就是受持这一句。所以每一句假如从心性当中去受持,包含「出必告,反必面」,这个是让父母安心,不为我们操心,父母很清楚我们的状况。相同的,面对师长我们「反必面」,师长来了,我们有机会亲近善知识,也要把目前我们自己修学的状况汇报一下,让老人家知道我们的状况才好指导我们。所以我们修学状况,可以跟我们的领导汇报,可以跟我们的上司汇报。师父有讲,你最信任谁,他就是你的善知识,你可以把你修学的状况跟情况很真实的跟他讲,他会把一些建议告诉你,这个也是「反必面」。

 

假如我们修学,一看到师父就躲得远远的,不好意思,那叫「倘掩饰」,没有勇气面对问题。包含我们在工作当中,面对领导者所交办的事情,目前进度到哪里,要适当的汇报,让他心里有数,他就不会担心,就「反必面」。从心性上讲,自己不推托,自己能时时体恤父母、他人的担忧,解掉他的担忧,这是无畏布施。能设身处地理解他人的心,能在我们做事当中,让身边的长辈、领导对我们做事都很放心。而不是说,领导事情交办下来了,到期的前一天才打电话,「我做不出来了,你看着办」,这个就没有「反必面」。所以大家用心去体会每一句,从心性上去体会,都能用这个心境,再延伸到一切处事待人接物去,就很受用。孔子讲举一反三,就是从这个心境当中延伸出去。我们想,人的存心什么时候不需要真诚、不需要恭敬、不需要慈悲、不需要细心、不需要柔软、不需要平等、不需要觉悟呢?所以善学的人,每一句经文从心性当中去体悟,然后在一切处事当中去观照。

 

包含我们这个《太上感应篇》,举一段家庭里面的例子,大家一看,家庭,「我现在不在家里住,在中心住」。中心是不是家?学佛就是破分别、破执着。人家许哲女士,「宇宙是我家!」人家这个心念都破了分别执着,我们要善学。什么是功夫?减少多少执着跟分别是真功夫。假如把功夫放在一天能念多少佛、能读多少经,那叫手段,那不叫功夫。实质的功夫是放下多少分别执着。人的执着愈少,贪瞋痴慢这些习气没有,跟人一定愈相处愈愉快;跟人愈相处,心情愈不好,铁定执着愈来愈多,这是必然的。所以,这不分别了。哪里是家庭?我们是受三皈依的,还有没有人没受过三皈依?你看看,又执着了。你听师父讲经,听这么久了你还没皈依?你的心还没有皈依觉正净?师父都在破我们的执着,你自己在佛菩萨面前至诚的念「三皈依文」就对了,重实质不重形式。不过刚刚举手的很好、很老实。你不要被我吓到,下次都不敢举手。

 

所以皈依佛门,佛门是个大家庭,请问佛门这个家有多大?尽虚空遍法界。「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你说皈依,你看师父讲,你们不要说皈依我,你说皈依我叫破和合僧,这是一个整体,你居然分自、分他。所以我们遇到师父太幸运了,都给我们讲真实的道理,不给我们搞情执,不让我们愈学愈执着。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所以,假如以这样的心量,以民族、以僧团、佛弟子的心量,那何处不是家庭?都把一切人当作兄弟姐妹一样。以大乘佛法的标准,不是当一家,当什么?一体。一体是什么感觉?今天,你的大腿流血了,你会怎么做?还没流五百cc,还早,没事,再流一点,反正又死不了。那就不是一体。一定是它马上痛你马上感觉,才叫一体。感同身受是往那个契入一体的目标。真正的真实,佛家讲伦理不是讲一家而已,而是讲一体。所以佛菩萨达到契入一体了,观世音菩萨千处祈求千处应,人家契入一体,就有这样的能力恢复。所以这个家庭,我们从当下来受持,中心就是一个家庭。

 

「贪婪无厌」就是提醒我们,任何东西都不可以贪求,在境界当中放下贪心。当然这个贪,偶尔都会犯,但是警觉性要高。比方说昨天吃豆包,一看豆包,我挺喜欢吃的,我夹了一大一小,坐在椅子上,我就觉得我错了,因为我一看,后面还有一些同仁,那个豆包快没有了。所以我就是贪心起来了。人一贪心起来,就体会不到别人的需要,「欲令智迷,利令智昏」。大家有没有一种感觉,当你状态很好,听完法喜充满,就觉得那个状态,该给人家笑一下就很自然;该给人关心一下,就做得很自在,而且特别敏锐,察觉别人的需要在哪。有没有?那种时候就是放下自我了,很高兴,自己这个性德透出光来。可是突然情绪来了,自私自利一起来了,那个光就慢慢暗下去了,就只想到自己没想到别人。所以这个去贪瞋痴慢疑,都要在处世当中时时观照自己的心。

 

「咒诅求直」,明明自己瞋恨心起来了,还在告诉自己「我挺正直的」,那不是自欺欺人吗?而且人要体会到,只要我们是情绪的言语出来了,整个人与人的磁场都很不好,都已经在破坏团体和谐,还在说自己正直,那就不妥当。

 

「嗜酒悖乱」就是欲望不能控制、放纵,掌握不了自己身心的行为,变欲望的奴隶。这一句提醒自己「我什么事不做,我就痛苦得不行」,从那里开始对治。上瘾了,被欲望控制住了,所以假如不喝咖啡就受不了,就可以从这里下手。我不是说不喝,比方说一天喝六杯,现在慢慢放,一天喝三杯就好了。真的,心性会贪着,那不是在这个东西上贪着而已,还会在其他地方贪着的。所以往生西方,清净心最重要,清净心就是不染、不贪。什么东西,有,好;没有,也好,才自在。有,带着感恩心享受、带着报恩心享受。你看,这杯白咖啡,是宋老师回家乡带来的,从怡保带来的。这个有功夫,把感恩喝下去,把贪着放下。这样就好,这是目标。你们不要明天不喝了,嘴巴在那里抖,跑来找我。自己修行靠各人,好好自己调整、下功夫。

 

「骨肉忿争」,是要把争放下。

 

「男不忠良」,男子忠心、尽心尽力的态度要出来。要让人有安全感、有承担力,善良。任何是非人我,到我们这里来,都能够变成互相包容体恤,这个就有「良」了。「女不柔顺」,女子表厚德载物、能容。大地包容一切万物的不好。你看我们小时候发脾气不高兴了,妈妈都是默默承受。哪有说我们发完脾气,妈妈说,我不理你了,我跟你一刀两断了?有没有哪个妈妈跟你这么讲?我们发了多少脾气、说了多少伤父母的话,父母都容了。这个就是柔和,「忍辱如地,一切平等」。女子柔和,能化解整个团体当中很多的情绪跟纷争,所以女子有德了,安乐的「安」,我们看那个字,就是女人在屋檐下发挥她的女德,这个团体就安了。但是历代,假如女子专权、强势,那个国家就完蛋。国家都亡了,更不要说家庭。所以这个「忠良」、「柔顺」都是男女很重要的表法。

 

后面又讲,「每好矜夸」就是要对治自己的傲慢心。人要懂得谦退,不可张扬,愈张扬愈看不到自己的问题。

 

「常行妒忌」,妒忌心不能起。《弟子规》讲的「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人家是真在德行跟才能当中下功夫,我们要去效法人家的精进、人家的好学,不应该起嫉妒。嫉妒是堕地狱的根源,一定要去掉。要随喜功德、称赞如来。尤其我们在末法时期,这个心态太重要。还会跟人对立、还会嫉妒、还会批判,很难不造成团体的不和。

 

所以《了凡四训》,常念好,「吾辈处末世,勿以己之长而盖人,勿以己之善而形人,勿以己之多能而困人。收敛才智,若无若虚」。培养厚道,「见人过失,且涵容而掩覆之,一则令其可改,一则令其有所顾忌而不敢纵」,不要苟刻。但是假如是影响到整个团体的,那这个就要给负责的人讲,让他用善巧的方式去劝当事人。还是一颗为团体、为他好的心,就对了。这个法是圆融的,「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见人有微长可取,小善可录,翻然舍己而从之」,这是随喜功德、称赞如来。

 

这个是跟大家交流一下,可以从功过格,从心性、从君亲师、从五伦,从这几个角度去观照,应该每一句都能提醒到自己生活上的这些点滴。

 

我们讲《太上感应篇》第一句,「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这个教诲,不只是道家的教诲。「雍正皇帝上谕」讲到,「三教」,儒道释三教,「之觉民于海内」,对我们这个神州大地的教化,已经很久了;「理同出于一原」,都是劝人伦理、道德、因果报应的事实真相;「道并行而不悖」,相辅相成,让这几千年的老百姓,长治久安。所以在儒家讲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我们看经典里面的这个字「必」,那就是绝对的,不容丝毫怀疑,也不会因为时代而改变,这是「必」字。

 

在儒家里面又有讲到,《尚书.洪范》里面讲到「五福六极」。「五福」就是积善感得的善报,「六极」就是积恶感得的恶报。五福大家比较熟悉,寿;富;康宁;健康;攸好德就是有好善好德之心;考终命就是临终不迷糊,死得很自在,甚至是没有死就往生了,清清楚楚到好地方去,到佛国去了。「六极」,凶短折,就短命;疾病;忧患;贫穷;然后时时恶念伏不住;懦弱。假如有这六种情况,那我们得警惕自己要突破,不能被这个业力所支配。所以凡夫认命,智者造命,要转变自己的命运。尤其最重要的转命基础是改正自己的习气。改习为立命之基,这个很重要。说,怎么我很多事都不顺?都修行这么多年了。我们问问自己,习气去掉多少?习气去掉多少命运就转变多少。

 

我们明天再举几个「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例子,再跟大家来做说明。今天早上先跟大家谈到这里。谢谢大家。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8年1月31日15:24:5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42618.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