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吉凶祸福观—由论语讲要说起(1) 唐瑜凌老师、林蔚芳老师(第11集)

孔子的吉凶祸福观—由论语讲要说起(一)  唐瑜凌老师、林蔚芳老师  (第十一集)  2017/7/30  台湾台北市剑潭海外青年活动中心  档名:60-009-0011

 

主持人:我们下午这堂课是「孔子的吉凶祸福观」,由唐瑜凌老师以及林蔚芳老师来担任这堂课的授课老师。唐老师是我们无尽灯教育学会的执行长,兼指导教授,林蔚芳老师是我们无尽灯文化学会的总监。两位老师对传统文化,在这几十年来,也是默默的在耕耘。最让学生感到印象深刻的,是唐老师他也是雪公太老师的高足,跟随雪公太老师学习《论语》,所以这堂课,「孔子的吉凶祸福观」,我们就从《论语讲要》契入。

 

在这台风天,很感恩两位老师冒着风雨的恶劣的天候,来到这个课室,来为我们分享「孔子的吉凶祸福观」,真的非常的感恩。所以我们以最热烈的掌声感谢我们的老师。好,现在就请我们授课老师为我们分享。

 

唐老师:承蒙悟道法师给我们后学这样的机会,在这里来报告一下读《论语》的心得。

 

我们这次的课程是有一个主轴的,什么主轴?就通说来说,就是道师的因果教育;别说,我们要怎么呈现因果教育?我们从三个部分来呈现,第一个就是从孔子的吉凶祸福。孔子的吉凶祸福是指果,那个吉跟福是指乐果,凶跟祸是指苦果。乐果、苦果必有其因,如何造作好的因得到快乐的果;不要造作恶业,得到痛苦的果,这就是孔子的吉凶祸福。孔子的吉凶祸福是不是跟佛教一致?我整理的这个科判待会就慢慢看,有没有一致,这要以经书说的算。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就是说,《大唐圣教.地狱变相图》也是讲到,人生不只是眼前的苦果,最可怕的苦果就是堕落地狱、饿鬼、畜生,特别的是地狱道。所以要回过头来,在这一生怎么造善业,不让这一生得到痛苦,也不让来生得到地狱的痛苦;而不只是让自己得到快乐,而且还让子孙得到快乐。让子孙得到快乐的这一分叫做余庆,让自己得到快乐的部分叫做本庆。孔子在《易经》坤卦的文言里面就有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是孔子说的,不是佛教的大德说的,这个余庆就是指子孙。有余庆一定有本庆,本庆就是自己。不只是说这一生能够趋吉避凶、离苦得乐,也兼着说来生。孔子到底有没有说来生?我这次整理《论语》,看看孔子有没有说来生。这是我第二个要呈现的主题。

 

第三个,我们到底要怎么去找典范。我也知道要造善业得到快乐,避免造恶业得到痛苦,不只是这一生能够离苦得乐,来生也能够离苦得乐;不只是自己离苦得乐,子孙也可以离苦得乐,这种典范是谁?我们也特别找儒家,找儒家特别是《历史感应统纪语译》,就是许止净居士根据《二十四史》里面去编录出来,但是江老师也特别从《历史感应统纪》的绘画本里面,重新再找人编写了《明伦史画》,就是找这个典范。所以整体,刚才跟师父报告就是师父说总,我说别,师父就通说因果教育,我就别说,别说的话就从孔子的吉凶祸福观,孔子告诉我们要怎么趋吉避凶,他的吉凶祸福观是什么。

 

再来就是在《大唐圣教.地狱变相图》,《地狱变相图》是唐玄宗要吴道子在景云寺画的地狱变相,希望能够对世人有所警惕,而这个也是要我们趋吉避凶。第三个就是《明伦史画》,《明伦史画》就是从历史里面找到典范,他们如何去明白五伦的关系,从五伦的关系里面立住自己的人格,来趋吉避凶。所以整体就是趋吉避凶,趋吉避凶其实就是因果的核心。因为师父讲因果一定是要帮助我们离苦得乐,讲因果的目的是要离苦得乐,没有离苦得乐,讲因果就没有目的了。离苦得乐其实就是趋吉避凶,而趋吉避凶是果,果必须要有因,这个因在《明伦史画》里面就可以找出这些的典范,所以这个课程是一致性的。我们这五天的课程,希望透过着跟师父的配合,把这个主轴宣扬出来。

 

我们现在进入第一个阶段,就是「孔子的吉凶祸福」。「孔子的吉凶祸福」里面有二分说,一分就是指自己断恶修善的这一分,一分是求鬼神加被的这一分;跟我们学佛一样,一分是要断恶修善,一分是要佛力加被。我也是从这个角度去整理,到底《论语》有没有说,整理了十四条,说《论语》有没有说到这个事情。趋吉避凶一定要二分,一分是因,一分是缘,因就是断恶修善,断恶修善就是儒家讲的敦伦尽分。所以我第三个主轴就是《明伦史画》,就是敦伦尽分的人他到底是谁?谁是我们的典范?还有就是在趋吉避凶当中,我们应该是二分的,一分是因,一分是缘;因就是我们断恶修善,敦伦尽分,缘就是鬼神,祭祀鬼神,就是我们佛教所讲的佛力加被,这二分来看看,儒佛这是一致的。所以《印光大师复安徽万安校长书》里面说,「儒佛二教,合之则双美,离之则两伤」。

 

我们今天这个研习营叫做「两岸三地中华传统文化青年学术研习营」,这个研习营里面,我们标榜的就是中华文化。文就是讲到典籍,化就是化导;换句话说,我们从儒家的典籍跟佛家的典籍来化导人心。而化导人心,最重要是让他得到快乐,离开痛苦。如果不能够让众生离开痛苦,得到快乐,这是没有办法来利益众生,没有办法来利益众生,这个学问是没有用的。中华文化就是要能够帮助众生离苦得乐,以文化导,让众生离苦得乐,从个人的快乐、家庭的快乐、事业的快乐,乃至于社会的快乐,国家、民族的快乐,带来快乐的这种学问才是真正的学问,这才是真正的道统。

 

再来就是说,我们这个主题里面还包括开创文化的气象,要从寻根溯源道传统。寻根溯源就是说,我们到底要看看古人的见地是什么,叫寻根溯源;道传统,传统里面特别讲到道统的这一分,道统的这一分才是真正帮助我们破迷起悟、离苦得乐的正知见。有了这个道统,你学其他世间的学问才有一个中心思想,才能够会归世间的各种学问成为自己的内涵。这是以上的一个前言。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12月12日14:23:1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37930.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