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第二十五集)钟茂森博士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我们看《弟子规》裡面讲「仁者希」,这样的仁者确实太稀少了。为什麽仁者希?可能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我们都不想去亲近他,所以他就藏起来;第二个,他真是很稀少。两个原因都有,其实主要是第一个原因,不是仁者不想来教化我们,是我们不肯向他学习,他来也没用,来了帮不了我们,不如隐居。如果我们有好学之心,他一定来;不来,他的仁慈在哪裡?所以我们反求诸己,为什麽仁者希?自己不肯学。不要说现在,当时在春秋时代孔子就这样慨叹,「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这是在「子罕第九篇」裡面,孔子感叹说,我未曾见过喜好贤德犹如喜好美色一样的人。这句话什麽时候讲的?孔子去到卫国,卫灵公对孔子非常客气,表面上很尊敬他,但其实卫灵公更喜爱美色。他的君夫人叫南子,南子是一个品性很差的女人,但是长得很美,将卫灵公迷惑住了。有一次卫灵公与他的夫人一起要乘车出去游览,南子叫孔子一起去,南子想借孔子的名声壮大自己。孔子盛情难却,没办法,只好答应跟着一起去。结果卫灵公与南子坐一辆车,扔孔子在后面的车裡,一个人。一前一后,这个车队在大街上招摇过市。回来之后,孔子非常不以为然,这个国君不办公事,带着他的夫人在街上招摇,还要自己跟着在后面,被人看了作何感想?所以后来他离开了卫国,知道卫灵公不可能重用他,临走的时候讲了这句话,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这既是感叹卫灵公无道,也是叹息当时真正好学、好德的人太少。色不仅指男女之色,它是代表一切引诱我们、诱惑我们生起欲望的这些东西,凡人被名利、欲望、财色所牵引,所以不能好德。

  

这句话在《论语》当中出现了两次,第九篇一次,第十五篇「卫灵公第十五」又有一次。「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前面多了「已矣乎」,已就是止的意思,作罢了。这是孔子的感叹,罢了罢了,是表示失望的这种感叹。但是孔子并没有退隐山林,并没有厌世,而是更加努力去救世。我们说为什麽好德的人那麽少,好色的人那麽多?原因就是未知德。孔子有一句感叹,「子曰:由!知德者鲜矣」,鲜就是少,「由」是叫着子路的名字,感歎知德的人太少了!不知德,如何好德?人为什麽不知德,不知道道德的标准、不知道修德的好处?其原因就是缺乏圣贤教育,没去教他,所以他就不知。《三字经》裡面讲,「人不学,不知义」,他未学,所以怪不了他。要怎样?要教他,要他学习。孔子一生不遗馀力推动教化,他用礼乐、用伦理道德来教化世人,他不是叹息之后就没了,而是不肯绝望、发奋图强,用孔子自己的话来讲,「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这种就是真正的圣人,因为他相信德人人本有,自性当中本来具有,叫性德。不是你学就学得出来的,是它自己就有,通过修学将它彰显出来。所以你能知德,就能修德,就能好德。圣贤教育是知难行易,知很难,知道之后去修行很容易。就在你日常生活当中,不需要改变你的生活,不需要改变你的工作,就在你自己现在的处境下,你就可以成圣成贤,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可以出圣贤。

  

现在的人因为不学,对传统文化、对圣贤教育不学,不学当然不知,不知他还轻视,甚至毁谤,造罪就大。他不学必然就会轻视,必然就会毁谤,说「传统文化过时了,学都没用」,肯定会有这种情况出现,「学那个没用的」,轻视、忽略。在春秋时期,当时就有这种现象,那时是乱世,人们追求功利,疏忽了仁义,所以他的价值观、审美观、人生观就扭曲。在《论语.子张第十九篇》就有一段这样的对话,「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叔孙武叔这是鲁国的大夫,他在朝上讲给其他的大夫听,讲了一句话,说子贡贤于仲尼,他说子贡的德学超过了孔子。子贡是孔子的学生,子贡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外交人才,能言善道、才华横溢,可能给别人的感觉子贡比孔子更高。子服景伯是另一位鲁国的大夫,将武叔的这句话讲给子贡听,子贡确实不愧为孔子的好学生,他讲了一番话纠正了武叔的观念。因为武叔不知德,所以他就误认为子贡优胜过孔子。

  

子贡为他老师讲话,说「譬之宫牆,赐之牆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牆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子贡在这裡讲,他举一个比喻,他很会说话,这个比喻非常恰当。说好像宫室周围有牆,他说赐之牆,赐就是子贡本人,他自称,「我的牆不高,刚刚到肩膀,你站在那裡当然一眼就可以看进去,看到牆裡面的这些景色」。窥见室家之好,你看得见围牆裡面的室家,这是普通人的家,牆不高,裡面也不错,你觉得很好。但夫子之牆数仞,夫子是讲孔子,孔子的牆有几仞高。一仞有多少长度?按照古注来讲有七尺,这个尺是周朝的尺。弘一大师有一篇文章叫做「周尺考据」,就讲周朝的尺跟我们现在对比,周朝的尺寸比我们短,一尺等于我们现在六寸,七尺相当于一米四,一米四不是很高。但是数仞、几仞,如果是三仞的话就是四米二,很高了,人站在那裡肯定围牆裡面的内容看不到。所以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如果你进不了那个门,你就看不到裡面的东西,裡面宗庙的美好和朝廷百官的富贵,你看不到,牆太高,挡住了。得其门者或寡矣,真正能够入门去看的不多,很少。他说,夫子之云,不亦宜乎!夫子,这裡是指叔孙武叔。他说,你这位仁兄讲的话就好像这样,不亦宜乎,不是当然之理吗?因为怎样?他没有入门,所以他不知道孔子肚裡的学问有多高,他只能看到矮矮的牆裡的东西,看不到高牆之内的东西。

  

我们如果没有深入学习圣贤的学问,千万不要随随便便批评、指责,这反而显示出自己浅薄,会被有见识的人耻笑。对于圣贤的学问,我们应该虚心的接受就对了,如果这个学问不是精华,绝对不会流传几千年。难道几千年来没有能人、没有智慧的人,他们不知道这个是糟粕,还要等到二千五百年之后,让你看出来是糟粕?你太看不起古人了。所以,我们一定要用谦卑的心去学习。

  

现在第一堂课时间到了,我们暂时休息一下,谢谢大家。

 

君子修身之道—由弟子规入论语(粤语)  锺茂森博士主讲  (第二十五集)  2011/6/1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7-051-0025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6月3日21:07:46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3726.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