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弥律仪(第11集/视频/文字)悟道法师主讲

admin 沙弥律仪评论阅读模式

沙弥律仪  悟道法师主讲  (第十一集)  2008/7  中国庐江金刚寺  档名:WD11-002-0011

src="http://bd.amtbvod.com:88/vod2/mp4/WD11/WD11-002/WD11-002-0011.mp4

我们从第四页的第一面,倒数第二行,从最下面,「言出家者」,从这里看起。「言出家者。有二种。一辞亲割爱。弃俗入道。剃发染衣。名出世俗家。二断除妄惑。证无生果。名出三界家。是为真出家。故净名云。夫出家者。为无为法是也。」到这里这一段是给我们解释出家这两个字。

 

「言出家者」,这个言是个语助词,就是我们现在讲出家的人,者就是人。出家,下面给我们讲了两种解释,说有两种,「一辞亲割爱,弃俗入道,剃发染衣,名出世俗家」。现在在我们中国佛教,包括小乘佛教国家,也都有出世俗家的。像日本的佛教很多,他是有出家人这个样子,但是实际上他还是有家庭的,没有出世俗家。日本早期也是跟中国一样出世俗家,后来他们好像内战,人死了很多,所以当时他们皇帝就下令,出家人也要结婚生子,不然就要把佛教毁掉。后来日本的法师为了保存佛教的延续,就答应了这个条件。因此现在你到日本去,你看日本的出家人,他还是有老婆的,有太太、儿子的。所以以前早期在台湾净心长老,他有很多男众的出家弟子到日本去读佛教大学,读完回来都穿西装打领带、吃鸡腿,什么都来。后来净心法师说,以后不准男众去日本读佛教大学,只有女众才可以去。因为他去日本念书回来,老婆也讨回来,这样不是又回家了吗?所以后来规定就不可以。所以日本他们连出世俗家现在都很难看到,现在听说还有少数,但是不多,大部分你看日本出家人,像我们到日本去,跟日本法师往来,他们也喝啤酒,然后吃炸鸡腿,就是他们也吃肉。还有他寺庙旁边,日本很多寺院是家族式的,父亲传给儿子这样传下来,然后他们一家人就住在寺庙旁边管理这个寺庙,连出世俗家都没有。他做法会的时候,袈裟用折的,小小的。他们有僧服,不穿。日本的僧服做得也满精致的、满华丽的。有一次我看到日本出家人,在报纸上看到,日本现在设计出家人穿的僧服真的满华丽的,说是和尚模特儿,时装表演那样,现在和尚也有模特儿。真的,这个都是事实真相。我们有一个师兄弟,他很会打扮,我说你是不是要做和尚模特儿?其实我们是不可以做和尚模特儿,穿袈裟是要穿破破烂烂的,这才是袈裟。穿得那么华丽怎么像和尚?就变模特儿了。所以现在连出世俗家,有的地方都没有。

 

第一种是辞亲,就是辞父母亲。所以我们要剃度之前,如果父母还在,要请父母来观礼,然后摆一个座席,要剃度这个人要先去给父母顶礼三拜,辞亲;父母如果不在,过世了,要给他立牌位,到牌位前去辞亲,辞亲脱俗,这是辞亲。有结婚的人就是妻子、儿女,像释迦牟尼佛他有结婚,所以不但辞父母,也辞妻子,妻跟子都辞,这些兄弟姐妹,辞掉这些亲人。「割爱,弃俗入道」,割爱在世间人的常情来讲也是不太容易。我们已经出家了,觉得好像也没什么困难,但是在还没有出家的人,或者想出家有障碍的人来讲,的确也是不容易的一桩事情。你说剃这几根头发是很简单,但是有一些人要剃的时候要考虑很久。我当时要剃度也考虑很久,是旁边一些助缘给我促成的,不然剃了我就想不能吃肉,不能随便去玩,很不自在,都会想这些,就会犹豫。所以大家能够发心来出世俗家,这方面也算是不容易。

 

所以能够辞亲割爱,这个也相当难得,世间人就是亲情、恩爱很难割舍,放不下。佛在《四十二章经》有一个比喻说,「牢狱有散释之期,妻子无远离之念」。牢狱有散释,有解散被释放出来的时候,人被关进去总有一个期限。说明一个人被关进牢狱,他的心情怎么样?很想早一天出来,离开,对不对?但是妻子、儿女无远离之念,到死了都还放不下,还舍不得、放不下这个亲情。妻子无远离之念,没有远离的念头,放不下。讲放下的,试看看,嘴巴讲是比较快,心要真放才行。所以辞亲割爱也是不容易的事情。这是我们解脱的第一个前方便,先离开世俗的家庭,辞亲割爱。大家都是辞亲割爱,割舍了。

 

我刚出家,我五年不敢回家。我是我父亲往生的时候出家的,我母亲比我早出家,父母这方面的亲情就比较不存在。但是我都跟我弟弟生活在一起,他有太太、有子女,他的小孩都是我从小抱大的。人都有感情的,怕回家又引起那个亲情,又很难割舍,所以我说你们要来看我你们就来,我就不回去了,回去又引起亲情。所以我五年之后,我父亲捡骨头的时候才回去,那个时候就比较淡化,大家也比较习惯。刚一剃头,有很多人,我们道场很多出家众,有的缘比较好,他父母支持他来出家,有的父母不同意的,他偷跑来出家。你们出家的因缘怎么样我是不知道,但是在我们道场看,是有支持、有反对的。我出家算是最顺其自然的,也没有什么勉强。最反对的是我父亲,我父亲往生就没有人反对。我母亲她比我早,我还没有出家她就出家了,她也不会去反对。我们家里兄弟都有学佛,他们也支持,又是光棍一个。简居士说你在考虑什么?你是光棍一个,你考虑什么!老和尚说,你出家弘法利生,把这个功德回向给你父亲,比你去做水陆法会功德还大。日常法师也很鼓励我出家。我是在这样一个因缘成熟的情况下出家,所以就没有什么勉强。这也说明我们辞亲割爱,弃俗入道,出这个世俗家,我们讲起来是比较容易,但是对一般世间人来讲,也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容易。

 

我在道场看到有些出家之后,他的因缘就在佛门,在社会上找不到对象,然后到佛门来,冤亲债主就遇到了。这个没办法,这些问题,其实我都不会怪他们,因为环境造成的。其实中国古时候寺院哪有男女众住在一起的?现在都没有,在大陆都是分开的。为什么要分开?就是怕你生感情。我讲的这个是真话。有的人说,不会。你如果证得阿罗汉果跟我讲不会我相信,如果你还没有证阿罗汉果不要骗我。这是佛在《四十二章经》讲的,「甚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你证阿罗汉才可信汝意,你证了阿罗汉果才能相信你自己的意思。他这个意思就是说,你不要说你不会,你都不会,佛说你还没有证阿罗汉果,不要相信你自己的意思,等到你证了阿罗汉果,才能相信你自己的意思。现在我们这个道场就是这样,就是男女杂居,混在一起。所以你们如果遇到冤亲债主去结婚,我不会怪你,我会送红包给你,你们自己保重,我只能这么说。如果你要避开这个问题,真的你要远离,你出家就是要远离这个,你出家再去搞这个,有出家跟没出家是差不多,真的是这样。所以在图书馆,师兄弟有很多遇到冤亲债主,我说没办法,环境就是这样。师父他不管,师父不管,师父说你们结婚很好,不结婚也很好,他都好,事事是好事。

 

一般人从戒上来讲是不需要。像老和尚他修学,他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例子,这是他的根器,他在大乘教里面深入,他的兴趣就在这方面。所以他从这方面深入,这些五欲六尘他自然不会沾染,因为它这个比那个好,他尝到这个法味,当然不会去染五欲六尘。如果你经上的法味还没有尝到,没有入这个境界,我们无始劫以来五欲六尘染着的习气还是很重,你这边入不进去,五欲六尘的诱惑很大。你说不会受到诱惑,不太可能,如果不会受诱惑,佛在《弥陀经》就不会讲这是五浊恶世,对不对?所以,戒它是给你防范,让你不要去接触,因为你一接触你就起心动念。你先不要接触,先让你的心静一静,头脑清醒清醒,然后再去修观,这个修成你再去接触就容易,是这样。好像那个戒毒的,戒毒的你要先把他抓起来关起来,把他隔离,然后再慢慢去戒。你说一天到晚毒品摆在他面前去戒,能戒得掉吗?戒不掉。大陆有没有勒戒所?在台湾有很多勒戒所,现在年轻人吸毒的很多,勒戒所就是关进去的地方,隔离。戒就是给你隔离,先让你不要接触,让你心静下来,然后去修观,等入境界,你再去接触,就不会受影响。

 

「辞亲割爱,弃俗入道」,我们现在大家都弃俗,也想来入道。大家出家都是一番好心,但是如果你没有好的环境,真的你的修行会有障碍,要有依止善知识,还得要有一个僧团的依止。那天我刚来到这里,华严班的出家众我就给他们建议,我说有三本经你们一定要看。你是出家人,三本经一定要看,第一部是《四十二章经》,第二部是《佛遗教经》,第三部是《八大人觉经》。这是莲池大师跟蕅益大师特别强调,这三本经一定要看,你才懂得出家要干什么。我给他们建议,我说你们以后最好自己成立一个僧团,要有一个团体依众靠众。如果你没有依众靠众,你自己修很难,很难入道。依止善知识,依众靠众,这在我们还没有成就之前是不可以缺少的。环境还是非常重要。你看孟子这样的圣人,他妈妈都要三迁。我们现在出家人的环境不如古时候,古时候的环境比现在好,现在这个环境很混杂,所以大家发心出家修行也非常不容易。

 

现在特别对你们年轻出家人,我也不能要求太高,因为我也有这个过程。如果像四、五十岁以上出家的,甚至结过婚的,四、五十岁出家的,他大概要回家的念头会比较少,因为该玩的他也玩过了,该碰到的苦头他也吃过了,他也觉得那没什么好玩,就是一个苦。年轻出家人,特别是那个小沙弥,我看锺博士带个小孩子,现在社会外面诱惑这么大,他能不能敌得过,这都不敢说。所以年轻出家人,特别在现在的末法时期,男众特别不好修,现在女众反而好修,这是末法时期的环境。为什么?男众比较容易冲动,譬如说你遇到一个女众给你使个眼色、嘴巴动一下,屋顶你就爬上去,真的是这样。这是以前韩馆长讲的,说女挑男如隔一层纱,一层纱的距离;男挑女好像隔一重山,男众要去挑女众,好像隔一重山,不太容易。除非特别的冤亲债主,过去五百世都是夫妻,所以不太容易。但是女众要去挑男众的心很简单的,她使个眼色,你整天就在想那个,所以不好修。

 

所以你们真正要修,你们出家了,跟你们讲的都是经验谈,你们真要修,你起码四念处要去修,不然你这个戒修不好。第一个要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你没有修这个观,你这个戒保持不住,因为无始劫以来的习气太重,生生世世的,根深蒂固,哪有那么容易断!那么容易断,早就了生死,我们今天还会坐在这里吗?不会了。没那么容易,这个都要明白。大家真要修,这些观法大家要认真修,这样才会突破五欲六尘的束缚,才能得到解脱。大家知道,出家这是很不容易,特别在末法时期男众出家,像你们年轻人出家我非常佩服,实在是佩服佩服。既然出家了,你就要知道怎么修,你的道业才会成就。要道业成就,内护、外护都非常重要,这个都非常重要。这很不容易的,大家一定要明白。

 

下面讲「剃发染衣」,剃发就是剃除须发,染衣就是染色衣。「染衣,僧衣也,以木兰色等之坏色染衣故也。名义集七曰」,在《名义集》这本书第七卷有讲,「大论云」,大论是指《大智度论》,简单讲叫大论,「释子受禁戒是其性,剃发割截染衣是其相。」剃发割截染衣是其相,释子受禁戒是其性,性跟相,这个性我们现在讲它的内涵跟内容,它的内涵跟内容就是指受这个禁戒。为什么要受这个禁戒?禁是禁止,你不受这个禁戒,你不可能不受污染,我们简单讲就这样。就是我刚才跟大家讲的,你说男女众大家住在一起,大家不会生感情吗?不太可能,会生感情的。所以戒就是它先给你防止,先防止。剃发割截染衣是外面的一个形相,外面这个形相也是叫你不要污染。为什么要穿这个染衣?刚才跟大家讲的,现在和尚也有模特儿,服装都会挑精细的来穿,有骄贵气、有富贵气,骄慢、富贵那种气分,特别是大寺院,有钱的寺院,那个骄贵气就更重,这都不符合出家人的标准。出家你要穿这个,衣服不能太漂亮,所以现在穿得是不如法。我们以后可以考虑,也去捡那些破布来缝一缝,来穿这个染衣。在台湾我看到有一些比较修苦行的道场,他是用面粉袋,装面粉那个袋子,然后去染黑黑的,穿得也满舒服,破掉、丢掉也不会心疼,也是不错。所以我们要穿染衣,这个才是标准。它就是让你衣服的颜色不要太鲜艷,就是防止我们对衣着生起贪心。所以,禁戒跟这个相它是相关的,一个性、一个相,相关的。剃发染衣,三衣一钵,这叫出世俗家。

 

我们看第二种出家,「二断除妄惑,证无生果,名出三界家,是为真出家。故净名云,夫出家者,为无为法是也。」断除妄惑,这里也有《辞典》的注解,「迷妄之心,迷于所对之境而颠倒事理谓之惑」,这叫惑。「贪瞋等烦恼之总名也。」为什么有贪瞋痴慢这些烦恼?从惑来的,迷惑来的。「无生,涅槃之真理,无生灭(不生不灭),故云无生灭。因而观无生之理以破生灭之烦恼也。《圆觉经》曰: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是故说名转轮生死。」这是《辞典》里面讲的无生。无生就是无生无灭,我们修道就是要证得无生。生灭它是虚妄,妄见生灭,虚妄。实际上,宇宙的真相它是无生,无生当中妄见有生灭,这样的缘故才去受六道生死轮回。六道生死轮回它不是真的,因为它不是真的,所以你能够解脱。如果是真的,你怎么能解脱?就是因为是假的,才能解脱,所以讲无生。「果,梵语曰颇罗,木实之义。对于因而言」,对因讲叫果。「一切之有为法,前后相续,故对于前因谓后生之法为果。」果是对前因讲的,现在什么结果,前面是造什么因,才会有这个结果。这是果。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有淫欲、饮食,就是五欲。这个五欲,天道到六欲天,第一层到第六层天都有欲,但是愈上层他的欲愈淡薄,我们人间就相当重。「上自六欲天,中自人界之四大洲」,我们人间有四大部洲,我们这里是南赡部洲,「下至无间地狱。谓之欲界。」这个色界,色是质碍之义,有形的物质,在欲界之上,他没有男女、饮食这两种欲望。实在讲色界已经没有五欲,财色名食睡他都没有,所以他就到色界去。为什么叫色界?因为他还有身体,还有居住的宫殿,还有这些物质,这些物质非常殊妙精好,我们人间的物质不能跟它相比,因为它是禅定化现出来的,从定中现出来的,所以叫色界。这个色界,禅定也有浅深粗妙的不同,大致上分为四个等级,叫四禅天。这个禅,后来新的翻译叫「净虑」,就是禅这个意思。你心清净,你才能虑,虑就是思惟。第三是无色界,「此界无一色,无一物质的物」,没有身体,也没有宫殿、国土,他只有心识,「于深妙之禅定。故谓之无色界。此既为无物质之世界。则其方所,非可定。但就果报胜之义,谓在色界之上。是有四天,名为四无色,又曰四空处。」这些都是佛学的名词术语。

 

我们再回来看这个文,「断除妄惑,证无生果,名出三界家,是为真出家」。我们出家的目的也是在此地,这一点我们也要认识清楚。我们出家,为什么要出家?现在很多人出家他都不懂得,有的人他是给人家算命,算到他的命不好就去出家。每一个人他出家的因缘都不太一样,真正为了生死来出家,为弘扬无上菩提道来出家,这是出家正确的观念。我们不管什么因缘来出家,总是要正确的认识我们出的是什么家。主要要出三界家,就是脱离三界六道生死轮回这个家。我们要出这个家,这就是一个很严肃的课题,我们要针对这个目标,正确的去认识理解、去修行,才能达到这个目标。我们念佛,大家都知道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超越这个三界家;就我们净土来讲,我们往生净土就是超越三界,横超三界。我们这一生如果真正往生净土,那也是真出家,我们不但超越六道这个三界家,而且超越十法界这个家。如果我们这一生修学,不管你怎么用功、怎么努力,没有达到这个目标,如果我们修净土没有往生极乐世界,修其他法门你不能断烦恼,起码证阿罗汉果,这一生的修学就没有达到这个目的,没有达到这个目的,虽然出家,现出家相,不能算是真正出家。所以出家,莲池大师他有作「四料简」:在家在家、在家出家、出家在家、出家出家,这四种。我们正确的,现在这个形相出家了,心也要真正做到出三界家。

 

「故净名云,夫出家者,为无为法是也。」这个是无为法,无为就是无生无灭之法,你所为的、你所修的都是无为法,跟无为法相应的,这才是真出家。你要为无为法,这讲个几句话是很简单,但是你要真正了解什么是有为、什么叫无为。无为就是无生无灭,没有生灭之法,叫无为法。我们要多读诵大乘经典,你才能了解什么叫无为法,不读诵大乘,对无为法还是不能够理解。所以我们现在要做的功课也是要从这个方面来下手。莲池大师在《云栖别钞》他有开示,这些开示我们要常常看看,这些祖师大德他们在世的时候怎么学习,怎么修学、怎么教人。我也印了一些出来,等一下下课再到我房间拿,或者请一个人去拿,我拿给你们,自己拿回去看,看看祖师怎么说,我们对这些都要了解。他为什么成为一个祖师大德,他不是偶然的,要怎么修行?现在我们看看这个出家,莲池大师告诉我们,《四十二章经》跟《佛遗教经》,我们出家人不可以不读,不可以疏忽,蕅益大师又加一部《八大人觉经》,蕅益大师把这三部经编起来叫佛遗教三经。这次我有带蕅益大师的注解来,也可以送给各位,跟大家结缘。这三部经出家人一定要看。莲池大师说,《遗教经》就像父亲给子女的一个遗嘱。孝子对父母的遗嘱都要去恭读,时时刻刻要提醒。莲池大师在《竹窗随笔》说,《遗教经》就是佛给我们佛门弟子的遗嘱。现在给我们的遗嘱我们都不读,父母他们的愿望是什么我们都不知道。所以莲池大师特别提倡,蕅益大师他又更响应,再把它作注解,再把它编成一本,蕅益大师给它叫做佛遗教三经,佛遗教三经这个名称是他定的。这是佛对我们佛弟子的遗教,这三部经算是遗教,对出家弟子的遗教。对在家弟子的遗教是《地藏经》。朱镜宙老居士你们有没有听说过?他是乐清人,好像在温洲,他到台湾去常常都讲故事给老和尚听。他有写一本书,我有看,他说《地藏经》是佛对在家弟子的遗教。

 

这些我们都要多看看,你才知道我们出家人要修什么,要达到什么目的,这样你出家一场才不会空过。不然现在出家人很多,你去问看看,他为什么要出家,他自己都不知道。有的人他只是说,好像在外面工作也不好找,佛门里面混个饭吃,把出家当作一个职业,谋生的,像一般说赶经忏,把出家当作一个谋生。有很多很多,现在出家人真的他不懂自己为什么要出家,他出家的目的在哪里,要做什么,他都不知道,他自己都不知道。甚至他当了很多大庙的主持,徒众很多,辛辛苦苦的经营一辈子,到老了,要死了,他也搞不懂,他这辈子出家是为了什么,他也胡里胡涂的。我们就不可以这样,我们希望这一生有一定的成就,就不能胡里胡涂的,胡里胡涂这一生会空过,这个大家特别要明白。出家也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大家要珍惜,要珍惜这个因缘,这个因缘也是很不容易的,好不容易出家了。要出家是比较困难,但是要还俗很容易,你只要跟一个出家人讲,随便找一个出家众说我要回家,这样就可以。要还俗很容易,你要出家受戒就比较困难,要还俗很容易。我们就先讲到出家这里,今天时间到了。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7月20日10:50:48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34469.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