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承传中华文化(第3集)蔡礼旭老师主讲

如何承传中华文化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三集)  2011/11/22  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  档名:55-077-0003

play-sharp-fill

视频下载MP3下载

尊敬的诸位长辈、诸位学长们,大家早安!我们这几堂课都在跟大家交流「以师志为己志」,我们学儒、学道、学佛。学儒,学孔子;学道,学老子;学佛,效法释迦牟尼佛。这个愿要发出来,所谓学贵立志,就是以圣贤为目标。从今天开始,我们形成一个态度,面对一切境缘都要想,假如是三教的圣人,会怎么想、会怎么说、会怎么做?以他们为标准。「取法乎上」,以圣人为标准,最起码这辈子会契入贤人的境界,「圣与贤,可驯致」。因为我们处世待人惯性很强,没有时时提起这个态度,一下子又回到自己本来的习惯上面去了,就随顺习气,要提升就很困难。所以一开始要学老实,时时想着圣人会怎么做。

 

在《孝经》当中有一段话,「非先王之法言不敢道」,不是古圣先贤、古圣先王讲的话不讲;「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不是古圣先王的行持,我们绝对不做。就好像入个模子,入个圣贤的模子,久而久之,所言所行完全跟他们的教诲相应。不老实去学,很容易就夹杂自己的习性。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思考过,比方我们在听师长讲经,觉得「这些讲得很好,这些我做不到」,就在老人家的教诲当中拣择了。「这个我喜欢,拿起来」,「这个我不喜欢,我不相信,我做不到」,大家看,我们用什么心去领受的?用自己的好恶、爱憎去领受。心已经偏了,领受的东西会正吗?老人家所讲的道理,我们用爱憎的心领会,会正确吗?很有可能每一个领会都是顺着我们自身的执着去领会的。所以修学一开始不可以随便相信自己的意思。你说,怎么判断自己的意思对不对?这个时候要善友为依,有一个大家志同道合的团队,互相切磋,看看我们的领会有没有解偏了。

 

举个例子,我遇到一位团体的领导者,他在带领团体学习中华文化,他说:「我都跟师父讲的一样,来者不拒,去者不留。」诸位学长,这句话大家有没有听过?我写一下,有人没点头就得写。刚好前不久讲到《群书治要》当中的一个故事,就是这些古圣先王,他们治理天下的那一分仁慈跟柔软,做了一个比喻。比方说,今天你在你的厅堂请了一百个人吃饭,有九十九个人都非常的欢喜,大家很尽兴,其中有一个人躲在角落哭泣。这个时候,所有九十九个人,包含主人,都会去照顾那一个躲在角落的人,就是大家的心不愿意任何一个人难过,这个心是很柔软的。我们在跟随师长的过程当中,有时候跟师长出国到欧洲这些行程,会发现,比方三十个人一起走,老人家很柔软,每次走一走就问那个新人,「某某人有没有跟上?某某人在不在?」体恤每一个人,无微不至。我记得有一次在澳洲,刚好我们大陆的贵宾要来,时间比较晚,大家都劝师长先去休息,老人家还是等到十点多,等那个贵宾来了,尽一分主人的情谊,把他都安排好了才去睡。那一分热忱、那一分体恤,都在这些很细微的地方展现出来。我们的心有没有能随时随地感受到身边每个人的心情?能感觉到,在他最需要关怀的时候,哪怕你是看着他笑一下,可能他就充电了,但是重点在我们时时能感受到对方的心。

 

我记得「天下父母」有一集讲到,山西有一个老太太非常的仁慈,她好像认了一百多个孩子,全部是从监狱里面出来的服刑人员。一开始,她好像是做小吃店的,刚好几个一、二十岁的孩子就在那里徘徊,后来才了解到,他们都是从监狱出来,找不到工作做,她就煮东西给他们吃。后来那些孩子很感动,就叫她「妈」。所以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缺乏爱的孩子。这些人误入歧途,他没有得到足够的爱,成为他人生向上的动力。我们都走过成长的岁月,我们看看小时候学习比较差的同学,假如老师欣赏他,老师肯定他的某些方面,您看他的潜力有没有发挥出来?「处处留心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我们的心愈能体恤这些人情事理,你接触每一个人,你接触每一片光盘,你的悟处跟人家不一样,你的深度、广度不断提升。我们的敏锐、感悟能力还是来自于愿心,你心量想着天下,你会觉得所有人提供给你的讯息、道理都可以利益人,你会对每个人所讲的话全神贯注去吸收。诸位学长,假如你这一段时间有遇到「我听某一个人讲话,听不下去,没办法全神贯注」,请您来找我。您把他讲的话讲一遍,我再跟你分享,他的话如何真正对你有启示,对一切人有好处。每个人的话都有相当大的价值。你说他讲的是错的,那你要知道他错在哪,你不就可以帮跟他同样思想观念错误的人吗?他不讲出来,你怎么知道有人是偏颇在这个思想观念?他不是在供养你吗?我们高下太严重、分别太严重、好恶太严重,每天在一切人事物当中都是起这些态度,反而自己的心情一天起起伏伏很多次。只要自己觉悟了,一切人的法都可以为我们所用,去利益人。

 

那一位老太太照顾这么多个孩子,我记得她举了一个例子,就是有一个男士,一进门就给她跪下去了,低着头叫她「妈」。她说:「好,你先起来,先起来。」一站起来,年龄比她还大。她说不行,一问还比她大,「不然勉为其难,你叫我姐就好了」。他说,「不行,一定要叫妈,叫妈感觉不一样!」你看,叫妈的感受很温暖,收了一个比她还大的儿子。大家要了解,我们现在学的时候有一个瓶颈,处处都拿着自己的标准在衡量别人,很危险,会把菩萨量成凡夫,为什么?着相。「这个人才刚开始学传统文化」,有没有着相?人家刚开始学,可是人家无私无我,他本来就无私无我,他一生都是这么做的。我们看白方礼老先生,他无私无我,他有没有念《弟子规》给你听?人家内心里面都跟这些经典相应。可是我们一跟现在大众接触,马上先问问他的底细,「你有没有学传统文化?学了多少年?」都用这些去量,你怎么跟人家交心?都有高下、有成见,你没有办法去感悟人家的那一分存心可贵在哪里。不要说别的,就这个老太太,这些犯罪出来的人,你敢带他到身边吗?我们下个念头是,「给我惹麻烦怎么办?」您看,她的念头里面有没有这些东西?一心一意只想着他们的苦难,「但愿众生得离苦」,人家是用行为表现出来,我们是用嘴巴讲,挂在口上而已。

 

这个老太太就分享到,她说有时候带着一群儿子出去,可是只有两只手,能牵几个?身边也只能站几个。所以边走边走,有时候对那个远远的,望着他笑一下,她说那个人就觉得很安慰。你看,那个心非常柔软。其实人的心只要把分别、成见放下,每个人的状况你都感觉得到,那是我们的本能。只要感觉不到身边人的状况,一定是我们自私自利太强、自我太强,被自己的情绪给障住了,为什么?真相是一切众生跟我们是一体,这个是事实真相。什么是一体?做一个比喻,请问大家,这个身体是一体的,眼睛痛,你知不知道?知道。脚趾痛,知不知道?一根头发痛,知不知道?,一根头发拉起来痛不痛?痛。你全身哪个小点不舒服了,你都知道,这叫正常的人。一切众生跟我们是一体,谁很痛苦了,我们浑然不知,所以我们不正常。学习传统文化是恢复正常。讲到这里,我想不举几个例子,可能有人愈听,眉头就皱得愈紧了。比方我们小的时候有个印象,两个小孩,二、三岁,玩得很开心,一个跑前面,一个跑后面。跑着跑着,突然第一个不小心跌倒了,声响非常大,「咚」,撞到地上了。结果跌下去的人还有点反应不过来发生什么事情,后面那个小朋友就「哇哇」哭起来。请问大家,他哭什么?痛。谁痛?跌下去的人痛,他哭干什么?他的本能还很强,他马上可以体会到对方,然后他不自觉就流眼泪了,「他好痛」。结果旁边妈妈过来了,「哭什么?他跌倒又不是你跌倒,哭什么!」你把他本能就吓回去了。真的,现在是不正常的人都把正常的人给吓坏了,人现在不会欣赏天真。

 

我昨天听到我们张学长分享,我非常感动。他三十多岁的人还保有赤子之心,面对大家说,「我坐得真的很累,骨头很酸」。他很直率,不是学了一大堆东西,好像很会掩饰、很会装,愈学可能自己都快乐不起来。有什么说什么,一家人没有祕密,而且很坦诚。张学长好像感觉到大家儒释道的东西可能接触得比他多,他也很谦虚,恳请大家以后在这些方面多给他一些协助、帮忙。可能我们边听又边在那里起心理作用,「这个人可能没学佛」。你看,这些成见都很容易起来,一起来,你怎么跟人家交心?有没有从每个言语当中感悟到这个人的存心非常可贵?交不了心,都是我们内在的分别执着在作用。我教过几年书,昨天听到张学长讲的,他到祖国大陆各地去考察,人家办学办得好的,把这些好的经验汇集起来,在当地不断给教育界的人做经验分享。没有教育的使命,肯这么做吗?这个是教育界的清流,我们听到这里肃然起敬。在现在功利的社会,走在教育的路上,能坚持十几年的岁月,不容易。发心容易,恒心难。每个人可贵的地方,我们领悟到没有,我们向他学习没有?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5月5日19:26:48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24313.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