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经疏钞演义(第87集)jingkong法师主讲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八十七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03-0087

play-sharp-fill

视频下载MP3下载

请看《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第一四六页,玄义的第七大段:

 

◎【七、部类差别】

 

这一段里面又分三个小段:

 

【初明部。二明类。三非部非类。】

 

我们先看第一小段:

 

◎【初、明部】

 

玄义【已知此经,宗趣冲深,未审当部等类,为有几种。初先明部者,部有二种:一谓大本,二谓此经。】

 

这一段在研究《弥陀经》也是不能缺少的。佛在一生教学当中,讲这个法门,除了这部经之外,与这个法门完全相同的,这就叫同部。完全相同的,有哪些经典?不是完全相同,但是同一类的,都是说往生西方净土。同部,都是用持名的方法;用不同的,像《观无量寿佛经》用的是观想,还有用持咒、用其他方法的,但是都是求生西方净土的,这叫同类。还有不是同类也不是同部,是附带讲的,那个经典就更多了。附带讲的,劝我们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大概有一百多种。由此可知,释迦牟尼佛在四十九年教学之中,对于这个法门的重视,所以不断的宣扬。我们看注解:

 

疏【部者,以是总归一部,而有详略。】

 

同是一部经,有的讲得详细一点,有的讲得简单一点。

 

疏【详为大本。】

 

『大本』就是《无量寿经》,讲得详细。

 

疏【略为此经。】

 

『此经』是《阿弥陀经》,小本,文字少,讲得省略一点。

 

疏【大本有六。】

 

一共有六种。

 

疏【一名无量平等清净觉经,后汉支娄迦谶译。】

 

古译有十二种译本,现在传下来的只剩五种。

 

疏【二名无量寿经,曹魏康僧铠译。三名阿弥陀经,与今经同名,吴支谦译。】

 

『吴』是东吴,曹魏,都是三国时代。

 

疏【四名无量寿庄严经,宋法贤译。】

 

这是赵宋,唐朝以后这个宋,赵匡胤做皇帝这个朝代。

 

疏【五出宝积第十八经,名无量寿如来会,元魏菩提流志译。】

 

《大宝积经》第十八部就是「无量寿如来会」,跟《无量寿经》的意思完全相同。『元魏』是南北朝时代,就是拓跋跬所建立的王朝。这五种是从梵文直接翻译的,是翻译的原本。

 

疏【六名佛说大阿弥陀经,宋龙舒居士王日休者。】

 

第六是会集本,宋朝王龙舒(王日休)居士会集的。龙舒,这是地名,现在的安徽舒城,称龙舒是后人对他的尊称。这位居士一生学佛,他的家庭环境很不错,中了进士以后就不做官了,功名是有了,但是不做官,家庭里面生活环境还不错,能过得去,就专修净土。他就把几种古时候译本,他是看到四种译本,《宝积经》他没有看到,把这四种译本会集重新编了一个本子,我们现在叫《大阿弥陀经》,就是龙舒居士编的。这编的也不完全理想,后人对他的批评也很多,有人说他编这个经的时候,大概在中年,也就是说自己修行功夫还没成就的时候编的。《龙舒净土文》,那真正了不起,那是晚年写的,他自己往生是站着走的,预知时至,没有生病。可见得他往生的品位决定不低,是一个在家的居士,一生念阿弥陀佛。

 

疏【总取前之四译,参而会之。唯除宝积,彼所未及。】

 

参考,把它会集。他只取四种做成会集本。

 

疏【然上五译,互有异同。汉吴二译,四十八愿,止存其半,为二十四,其余文中,大同小异。】

 

『汉』译就是《平等清净觉经》,『吴』译的就是《阿弥陀经》。『四十八愿』,《平等清净觉经》跟支谦译的《阿弥陀经》都是二十四愿;康僧铠、法贤所译的都是四十八愿。夏莲居居士的会集本,你把二十四愿展开一看,原来就是四十八愿。他有的一愿当中把两愿、三愿合在一起,实际上二十四跟四十八内容完全相同,只是条目开合不相同而已。所以夏莲居居士编的会集本比王龙舒编得好,比几种原来的译本都要好,真是取古译的精华所编辑的,编得非常好,我们现在用这个本子。

 

疏【王氏所会,较之五译,简易明显,流通今世,利益甚大。】

 

这是明朝莲池大师所见到的,可见得当时龙舒居士所编的《大阿弥陀经》是很受人欢迎的本子。

 

疏【但其不繇梵本,唯酌华文,未顺译法。】

 

他不是从梵文原本翻译的,只是把四种中文译本重新编辑而已。

 

疏【若以梵本重翻而成六译,即无议矣。】

 

大家就不会议论他。

 

疏【故彼不言译而言校正也。】

 

王龙舒居士很谦虚,他不说他翻译,他说『校正』,把几种版本合起来校正。

 

疏【又其中去取旧文,亦有未尽。】

 

这是一般对他的议论,换句话说,有些重要的东西漏掉了,这是很遗憾的。

 

疏【如三辈往生。】

 

这是很重要的一段经文,讲三辈往生。

 

疏【魏译。】

 

就是康僧铠的本子。

 

疏【皆曰发菩提心。】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发菩提心很重要。

 

疏【而王氏唯中辈发菩提心,下曰不发,上竟不言,则高下失次。】

 

这是他美中不足之处。康僧铠的译本上统统要发菩提心,因为西方极乐世界是大乘佛法,不发菩提心与西方净土就不相应,所以发菩提心很重要。上品没有提到,文字漏掉了,中品有,下品里面他说不发,这是人家议论的地方,这叫『高下失次』。如果以不发菩提心为高,下品不发,超过中品,这就次序颠倒;如果发菩提心为高,上品含糊笼统没说,这也是叫人家疑惑的地方。

 

疏【且文中多善根,全在发菩提心,而三辈不同,同一发心,正往生要旨,乃反略之,故云未尽。】

 

这个意思,古人讲:虽尽美矣,但是未尽。不能做到尽善尽美,他这个本子有缺陷,这是很明显的一个例子。这给我们说明,三辈都是同一个发心,这是往生最重要的条件,一定要『发菩提心』。他把它省略是很遗憾的事情。

 

疏【然今疏钞所引,义则兼收五译,语则多就王文。】

 

莲池大师编的《疏钞》,里面所引用的,就是解释这个意思,主要依据这五种翻译的大本,但是在文字上是多分采取王龙舒的,王龙舒的文学好、文章好。但是义理都是遵守古来的五种译本,所以《疏钞》好处就在此地,一部《疏钞》念了,可以说是净土宗所有的经论你全都念到了,因为全都引用了。不但这五种译本引用到,《观经》、《鼓音王经》、《悲华经》统统都引用到;不是同部的,也不是同类的,像《华严经》、《法华经》,统统都引用到。所以《疏钞》实在是博大精深,这蕅益大师赞叹的。换句话说,学佛不仅是学净土宗,你念《疏钞》真正念通了,其余所有宗派也都通了,因为他都引用到了。这部书对我们今天人来讲,利益尤其是不可思议。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4月23日12:17:18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21743.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