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悌忠信:凝聚中华正能量(第十七讲)蔡礼旭老师

 

结果一回到家,不知道从哪里做。我们要学颜回,善学,学的都是实实在在的,没有虚的东西。孔子回答:“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所接触到的,看到、听到的,只要会影响自己的恭敬心,会让自己起邪念的都不接触。因为一接触这些东西,邪思邪念很多,我们看到人哪能对人家尊重?那就谈不上尊重,谈不上爱护了。

 

所以,还得从自爱下手,只要会污染自己的东西,都不碰,要有自知之明。比方说我们今天一起学习一个礼拜的中华传统文化,一个礼拜之后去看一场战争片,一个半小时,或者去逛百货公司,琳琅满目的商品。请问大家,一个礼拜学的东西还剩多少?七天的道理已经抛到九霄云外了,可能什么贪念都起来了。这个时代要记住,“非礼勿视,非礼勿听”,不要随波逐流。我们还是要有判断力,怎么吃是对的,怎么穿是对的,不能人云亦云。“非礼勿言”,只要自己情绪已经起来了,最好别讲话。为什么?我们已经对人不恭敬、情绪用事了,这个时候赶紧先离开现场,深呼吸一下,调整调整,心平气和才可以讲话,不然言语也是失礼。还有“非礼勿动”,起心动念不可以违背性德,违背性德叫自暴自弃,就不自爱了。从颜回跟夫子这段对话,我们要学会举一反三。有人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好的道理、好的理念,我们马上提醒自己,从哪里下手,《论语》这段话就利益我们一辈子。

 

我们都知道宗教和平很重要,从哪里下手?不同宗教互相学习彼此好的文化。因为我们学习了就会互相尊重、互相欣赏,进而互相沟通,然后和而不同。互相学习,互相切磋,但保留不同的部分,这就是君子处事的风范,“君子和而不同”。而那个共同的部分,可能就是所有学习经典的人共同的责任。在我们这个时代,我们有责任把共同的伦理道德因果教育弘扬出去,这是所有学圣贤智慧的人应该有的使命感。大家看师长到天主教去讲《玫瑰经》,讲得很好,他们都印光盘流通学习;现在道教流通很多师长讲的《太上感应篇》。从这里我们要学到师长胸怀天下的这份心境,见到了,能做多少,尽心尽力,不分宗教,不分种族。

 

《耶稣基督嘉言录》里面提到,“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温柔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承受土地。”大家要举一反三,这一句话另外一个意思就是,傲慢的人悲惨了,傲慢的人要接受审判了;脾气大的人没福了,太刚硬的人没福了。“怜恤的人有福了”,怜悯别人的人,有慈悲心的人有福了。“清心的人有福了”,清心寡欲的人,知足常乐的人有福。“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我们一开口,要化解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如果增加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冲突,言语就造孽了。“为义受逼迫的人有福了”,你为了道义,还被人家欺负,没关系,人欠你,天还你。“ 人若因我,辱骂你们、逼迫你们、捏造各样坏话毁谤你们,你们就有福了,你们应当欢喜快乐。”你们最近有没有被人骂?有就恭喜你,业消掉了,福快来了。“凡向弟兄动怒的,难免受审判;凡骂弟兄是‘拉加’(叙利亚语,一无所知的意思)的,难免公会的审断;凡骂弟兄是‘魔利’(傻瓜)的,难免地狱的火。”所以不能瞋恚、不能动怒、不能骂人,这些都要接受审判。大家看,这跟我们老祖宗教的都一样,都是相通的。彼此了解,互相学习,互相尊重就和谐了。

 

“你在祭坛上献礼物的时候,若想起弟兄向你怀恨”,本来要去献礼物给上帝、给基督,但想到你做的事让人家不平、让人家埋怨,“那就把礼物先留在坛前,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后再来献礼物。”这个好!能够得福的是什么?是依教奉行的人,不是献礼物献得多的人。所以依教奉行才是真正的供养,实质大过形式,西方宗教也是这么教的。林则徐先生说的,“父母不孝,奉神无益;存心不善,风水无益”。

 

还有一句很好,“只是我告诉你们,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人祷告。”大家想一想,假如人们都深入这些教诲,现在哪有国家跟国家的战争?哪有那些纷乱?都是不听话造成的。“ 这样就可以作你们天父的儿子”,这叫好儿子。“因为,他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的人,也给不义的人。”这就是学习上天平等的慈悲。“ 你们要小心,不可将善事行在人的面前,故意叫他们看到。”这是心法。《朱子治家格言》说,“善欲人见,不是真善。”“善欲人见”,那是带着名闻利养的心,要发自内心去行善;做样子给人家看,那变伪君子了。

 

“你们不要论断人,免得你们被论断。”你看这不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吗?用《弟子规》讲,叫“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因为,你们怎么论断人,也必怎么被论断;你们用什么量器量给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给你们。”这就是因果的道理。《大学》讲,“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你讲骂人的话,过不了多久,收回来的就是人家骂你。所以曾子就讲明白了,“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你爱心出去了,因缘成熟,人家的爱心就回到你身上;你的怒气出去了,时节成熟,人家的拳头就挥回来了。所以有一句俗话叫“打人就是打自己,骂人就是骂自己”,很有道理。

 

“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刺,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梁木就是很粗的木头。我们都是拿着放大镜去看别人的缺点,拿望远镜看自己的缺点。其实可能我们比人家不好,还尽挑别人毛病。我们老祖宗讲,“工于论人者,察己必疏。”很会论断别人的人,看自己的问题看不清楚。子贡口才最好,有一天子贡批评人,“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子贡,你很贤德了吗?“夫我则不暇。”我对治自己的毛病时间都不够,哪还有那么多的时间去论断别人的长短?夫子这些教诲、心境很值得我们学习。夫子说,“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每天担心的是道德、道义有没有做到,自己的缺点有没有改过来。这是圣人用功的地方。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4月1日20:45:4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2160.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