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kong法师 发大誓愿第六(第十二集)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admin 发大誓愿第六评论阅读模式

 

下面讲,「周遍巡历者,表所游之国至广也」,他参学的范围非常之广。「供养诸佛,表所兴之事至繁也」,这个繁当作多,真的是无量无边。「而悉于一念之顷,圆满成就者」,需要多少时间?一念,一念之间圆满成就,「备显极乐国土之事事无碍,一多相即,延促同时」。这是不可思议的境界,这是诸法实相,这是真相,备显极乐国土事事无碍,是四种无碍裡达到究竟圆满。清凉判《华严》四种无碍,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最后是事事无碍。这在什麽时候显示出来?在实报土。但是西方极乐世界我们要知道,凡圣同居土就显示出这个境界,这也就是说我们学佛,为什麽要修淨宗法门,为什麽要取极乐世界,道理就在此地。我们不到这个地方去修行,别的地方那个困难也是不能想像的,可以说太难了。这桩事情我们能够体验到,不是体验不到的,我们想想,在这个世间断烦恼这桩事情,佛法的入门是破身见,这个道理我们都懂,能破得了吗?什麽时候我们把身见放下?不要说多,放下个一分钟,有没有一个人曾经把身见放下过一分钟?不要太多,找不到。一秒钟可能,一分钟大概就找不到,一秒钟不是放下,忘掉了,没这个念头,忘掉了。可见得这个烦恼,身见、边见、成见念念相续,有时候好像没有了,不是没有,我们没有觉察到,这个念头念念相续没有断过,你说多难!这个东西存在不能入门,这是证须陀洹果的第一个条件,大乘教裡面像华严十信位菩萨,初信也是第一个条件。从这些地方我们就体会到真难,太难了!佛教我们这个方法,把念念相续改成阿弥陀佛,把它调换一下。我们现在念念相续的是我,把身体当作我,现在把这个念念相续换成阿弥陀佛,就成功了,成大功了。虽然没开悟、没见性,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往生,得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加持,跟阿惟越致菩萨没有两样,阿惟越致是实报土的菩萨,法身菩萨。明显的不一样处,六种神通具足,你看这个神足通一念周遍巡历,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刹土一个不漏。这事事无碍,一多相即,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延促同时,延是长时间,促是短时间,时间突破了,没有时间,一多相即是空间突破,现在就是说时空这个界限没有了,入了这个境界。

  

下面说「芥子须弥,十方不离当处」,芥子跟须弥是讲大小不二,芥子小,须弥山大,须弥山裡面能容芥子,十方不离当处,这是空间没有了,空间维次突破;「一念遍供,三世不隔当念」,过去、现在、未来这三世,时间突破了。后头这两句话重要,「当下即是,圆摄无遗」,这是我们的本能,这是我们的自性,诸佛如来如是,一切众生也如是。诸佛如来得圆满的受用,众生是迷失了自性,虽有,它不起作用。不起作用的原因,佛给我们讲得很清楚,你有无明烦恼、有尘沙烦恼、有见思烦恼,这个东西把你自性的智慧德相障碍住,只是障碍住,并没有丝毫损失。只要障碍除掉,障碍放下了,自性智慧德能完全显露出来,跟诸佛如来没有两样,所以佛才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话是真的不是假的。佛经上所说的这些不思议的境界,都可以在我们这身体上去找证明。在愣严会上,释迦牟尼佛教波斯匿王,告诉他,你的身体有生灭,年岁老了觉得寿命不长了,可是你身上有不生不灭的自性,这是什麽东西?六根根性。在眼叫见性,在耳叫闻性,这个东西没有变化,从你出生到老死,它没有变化,没有变化这是真的,永存不灭。身体是物质,物质有变化,物质的身体有生灭,你灵性不生不灭。中国人常讲灵魂,灵魂是什麽?灵性在迷的状态没觉悟。迷的状态它还是有分别执着,就是它有见思烦恼、它有尘沙烦恼。它觉悟,觉悟六道就没有了,就超越六道,这阿罗汉。虽然超过六道,没有超过十法界,这是二乘、权教菩萨的境界,这个是不容易。

  

我们今天遇到这个法门,这个法门殊胜,烦恼习气不需要断,只要控制住,它不起作用,我们的功德就圆满,叫伏烦恼,不是断,伏比断容易太多。那就是什麽?古人所讲的生、熟,我们凡夫对烦恼习气很熟,念念烦恼就起来;我们的阿弥陀佛不熟,常常就忘掉。如何能够把它对换一下,烦恼常常不见了,没想到,阿弥陀佛常常能够相续不断,那就成功了。生处换成熟处,熟处换成生处,让它调换一下就好了。怎麽样调换法?你得真念才行!大势至菩萨方法高明,「都摄六根,淨念相继」,这个方法就能让我们把这个生熟调转过来,得真干,不真干不行。要干多久?一般的情形就是你真干,你真放下,一般大概是三年到五年,这个生熟就调转过来了。一转过来,往生就自在,我不想在这个世间,真的你就能往生。如果这个世间有缘分,缘分不是别的,多带几个人一起往生,办得到,不是办不到,这叫生死自在。淨宗法门修到生死自在,时间一般讲三年到五年;三年、五年你不能成就,是你没有真干,你没有真念,真念的话是可以做得到。「故云:华藏无异极乐,淨土遍收玄妙」,这两句话是真的,《华严经》上毘卢遮那佛的实报土华藏世界,西方实报土是阿弥陀佛的实报庄严土,是一不是二。淨土这个法门确实是遍收玄妙,八万四千法门都在其中,一即是多,多即是一。我们看到这是遍供诸佛这个大愿。

  

再看下面这一章,这一章也只是一愿:

  

【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若不决定成等正觉。证大涅槃者。不取正觉。】

  

这一愿是「定成正觉愿」。我们看念老的注解,「此第十二愿,名定成正觉愿。往生者决定成佛,正显弥陀之本心,唯以一佛乘,广度无边众生于究竟涅槃也」。这句话非常重要,所以淨宗隋唐时代古大德,这些祖师大德们他们肯定这个法门是一乘大法。原本讲一乘大法只有三部经,《华严》、《法华》、《梵网》。《梵网经》没有完全传到中国来,传到中国来只有一品,「菩萨心地戒品」两卷,听说这部经分量很大,只有两卷传到中国来,这个经现在也不存在,失传了。中国这些古大德发现《无量寿经》也是一乘大经,为什麽?《华严经》末后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从这个地方发现的。所以古大德说,《华严》、《法华》都是《无量寿经》的引导,这个话我相信。为什麽?我相信淨土法门,真的是从《华严》、《法华》、《愣严》引导到这个进来的,看这些经典统统都是指归西方极乐世界。《愣严经》上也非常明显,佛问这些大菩萨们,问他们的修行,二十五位菩萨做代表,代表无量法门,无量法门归纳起来不出二十五大类。这个二十五大类是从哪来的?六根、六尘、六识,这就十八,再加上七大地水火风空见识是二十五。不管修哪个法门,你出不了这个范围,所以称为二十五种圆通。任何一个法门都能明心见性,所以佛才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这是真的。可是我们个人根性不相同,所以修行就有难易差别,法门没有差异的,决定平等的,我们根性不平等。

 

所以在《愣严经》上,一般都认为《愣严》是密宗必修的、禅宗必修的,好像淨土宗的经典裡面没有《愣严经》。其实「大势至菩萨圆通章」就是《愣严经》上的,还有「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但是很少人去念,一般人念观音菩萨,都念《法华经》裡面「观世音菩萨普门品」,都念这个。文殊菩萨,这是世尊命令他的,让他替我们娑婆世界,特别是替地球上这些众生,这二十五种法门给他选一种,文殊菩萨帮助我们选,选的是「耳根圆通」,就是观世音菩萨,所以观世音菩萨跟这个地方的众生特别有缘分。我们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最灵光的是耳朵,看看不清楚,听得清楚,所以耳根比眼根厉害。观世音菩萨就是修耳根圆通的,「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所以我们跟菩萨缘就很深,根性相同。而其实二十五圆通裡,不只是观音菩萨这一个法门是个特殊法门,特殊是有两个。这个特殊是什麽?按顺序排列的就是一般法门,一般排列的,不按一般顺序排列的,这就是特别法门。按顺序排列,观音菩萨排在第二,他是耳根,你看六根裡眼第一个,第二个就耳根,鼻舌身,这样排列的。他没有排在第二,他排在最后,排在第二十五,这就是显示他的特别,而且太明显,你看原来应该摆在第二,他现在摆在最末后,所以大家一看就知道。

  

另外一个特别的,他那个位置只差一个,所以不明显,你要仔细去看你就发现到,七大裡的地水火风空见识,「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是见大,弥勒菩萨是识大,他摆在弥勒菩萨的前面,这是按照顺序排的。但是大势至菩萨没有按顺序,他跟弥勒菩萨两个对换了,他排在弥勒菩萨的后面,弥勒菩萨排在他前面。因为他只调一个位置,不太容易看出来,本来他是第二十三,他的位置在二十三,弥勒菩萨二十四,他们两个对调了,弥勒菩萨二十三,大势至菩萨摆在二十四,最后二十五是观音菩萨,两个特别法门,不是一个。所以一般学《愣严》的人很容易疏忽了,没看出来,只看到观世音菩萨娑婆世界耳根最利,把「念佛圆通章」疏忽掉,这地水火风空见识,这见大!这个含义我们要晓得,观音菩萨最契娑婆世界众生的根机。而「大势至菩萨圆通章」,是普契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的根机,这还得了吗?学《愣严经》,没有把这个问题搞清楚、搞明白,《愣严》是白学了。

  

我在初出家的时候,好像我出家的第二年,我在临济寺出家的,第二年临济寺传戒,我在戒坛裡面担任书记。有一天我记得是晚上,台湾大学有几位同学,我还记得有一个,一个名字记得,其他的记不得了,有三、四个同学,叫古正美,他的姓不常见,古今的古,以后也是个大学教授。带了一个老师日本人,台湾大学的客座教授,日本人他也是法师,日本法师,带他来看我。听说我学《愣严经》,正是那个时候学《愣严》,跟李老师学《愣严经》。这个法师跟我见面,就问我学什麽?我说:我现在正在学《愣严》。他说:你修什麽法门?我说:修淨土,念阿弥陀佛。他问我一句话,「《愣严经》跟淨土有什麽关係?」这个日本人姿态很高,很傲慢,对我们是很轻视的态度,目中无人。我就反问他,「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跟淨土有什麽关係?」这个他知道,西方三圣,阿弥陀佛的左右手就是观音、势至。我问这个话,他还没有觉悟过来,最后我才提醒他,愣严会上二十五圆通,关键就是这两个人物,你能说《愣严经》跟淨土没关係吗?《愣严经》裡面含藏的玄机就是淨土。你看把这两个菩萨,两个菩萨都代表的特别法门,没有按照顺序排列。我这个说破了,他就没有话说了,怎麽这麽粗心大意?还是台大的客座教授。以后我曾经六次访问日本,这老师的名字我忘记,我没有跟他见过面。所以我们修学大乘真的是字字句句都要很留意,不能轻易把它放过,才知道淨宗之妙。千经万论,佛有的时候显说,有的时候是密说,你会看的你能看得出来,你不会看的你不晓得。《愣严经》修行最重要的,就是这两个法门,两位菩萨做代表,这两位菩萨全在极乐世界,观音、势至。

  

这是说「弥陀之本心,唯以一佛乘」,一点都不错,「广度无边众生于究竟涅槃」,涅槃是梵语。「愿文中,远离分别,诸根寂静」,这两句话非常重要,远离分别就是不分别,诸根寂静就是不执着。诸根寂静是经题裡面的「清淨」,远离分别是经题裡面的「平等」,淨宗修学这四个字很重要,得清淨心决定生淨土。方便有馀土是阿弥陀佛的淨土,凡圣同居土是阿弥陀佛的秽土,但是人家那裡秽土也清淨,为什麽?它没有三恶道,只是人天。得清淨心就是阿罗汉、辟支佛,得平等心就是菩萨、就是佛,十法界裡面的菩萨、佛。西方世界跟一般不一样的地方,它是个平等的法界,前面我们读过了,连色身、容貌完全一样,一丝毫差别都没有。我们古人说一句话,「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是什麽?一切法从心想生。为什麽我们人的相貌都不一样?念头不一样。念头如果一样,相貌就一样。西方极乐世界为什麽相貌完全一样?因为他都是念阿弥陀佛,所以现出来的相跟阿弥陀佛没两样,全是一样的。你要是明白这个道理,你就会真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确确实实不止经裡面讲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不止。这个注解裡说得很清楚,那是照古印度人所说的,阿弥陀佛的报身,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说不尽。每个人都想相好,念阿弥陀佛相就好了,你不相信你多念,果然念上三年相貌变了,体质也变了,体质变的是金刚不坏身,相貌变得像佛了。这个都是教导我们要认真去学习,认真去念佛。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4月1日18:32:2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2039.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