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第130集 mp3)jingkong法师讲于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admin 楞严经评论阅读模式

楞严经  (第一三O集)  198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文件名:07-001-0130

第130集A

第130集B

请掀开经本一百五十六面,倒数第二行:

 

【初心入三昧。迟速不同伦。】

 

在前面讲过「法门平等,无有高下」,同时还必须要晓得法门都是方便,说法这个意思是要我们从方便证得真实,这才是真正说听的宗旨之所在。拣选当然是方便当中的方便,这两句文殊菩萨给我们说明,众生的根机不一样,有些众生根机很利、有些很钝,根机不相同,当然拣择(选择)就很重要。如果我们将这个方法选得很正确、很恰当,修学起来不但不会感觉到困难,而且愈学愈欢喜,这就是在无量无边法门里面决定要选择。偈子特别给我们说明『初心』,初心是指初学的人,『三昧』是指首楞严大定,不是指一般的小定。像我们昨天在《华严经》里面所看到的,一下手就是修普贤行,这才叫圆顿大法。同时也真正的显示出事事无碍的境界,像《华严》里面所讲的是法法圆融、事事无碍。入三昧就是你要想得楞严大定,首先要悟圆通本根,这很重要。固然本经前面讲了二十五种,这个二十五种我们想一想,哪一种适合于我们自己?六根、六尘、六识、七大,哪一种适合?这二十五种实在说,如果你就在这二十五种选,未必选得很适当。这只告诉你举个例子而已,这是举例子,没有办法一桩一桩的来说。换句话说,告诉你修学的法门虽然很多,你自己先要晓得你自己毛病在什么地方,这个东西跟治病一样,必得要对症下药,药到病除。那我们会想,我们没有智慧,这么愚痴,可是你要想智能现前,你有没有想到要福报?没有福报,智慧不会现前。世间法都常说「福至心灵」,福报现前,人也变得聪明,他的心思灵了,不会迟钝。

 

不要讲别的经,你们常念《金刚经》,《金刚经》是《般若经》的精华,《金刚经》教人修什么?修布施、修忍辱,教你修福;修财布施、修法布施,教你修福。修福不住相,不住相就是修慧,福慧双修。你要是单单修一边都不能成功,单单修福,修福要是着相,三轮不空,福报可以能得到一点,不会开智慧。单修不住相,一切都不住,不肯修布施、不肯修福,你落空了,也不开智慧,落在两头都是病。佛菩萨在经典里给我们指示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我们自己不依照这个方法去做,那有什么办法?修行最初下手,一定要先悟圆通根本;换句话说,先要开悟,也就是先要明了。明了什么?明了自己的毛病,晓得用什么方法来对治,这就叫开悟。你们认为开悟是什么?这就是开悟。如果连这个都不晓得,你说佛门里大彻大悟,那都是骗人的,大彻大悟连自己一身毛病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对治不晓得,这叫什么开悟?你悟的什么。特别是初发心的同修,能够在这上面觉悟,你的修学就会有进步。修行什么?修正行为,在日常当中把自己一桩一桩的毛病都给修正过来,这就叫修行。修行,行为标准没有一定,古今中外都不同,有智慧的人头脑就很灵活,他在这个时代,他就很适合于这个时代;到某一个地区,他马上就能适应一个地区,这叫开悟。佛法显示在生活当中,乃是活活泼泼不是死呆板。

 

你们这次听《华严经》,听了几次总会有个概念,你明了了你才觉得《华严经》的可爱,你就会非常的喜欢。经本展开没有兴趣是什么?里面意思不懂!你看看那些年轻的中学生、大学生,他们文学修养好的,对于小说里头《三国演义》看得津津有味,为什么?他看得懂。你把那个书送给小学一、二年级学生去看,满纸都是黑字,他马上丢掉,为什么?他不懂,一样的道理。我们今天展开《华严经》像什么?就像《三国演义》,我们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看到满纸的黑字,一点味道也没有;懂得的人手不释卷。现在的学生我不晓得你们怎么样?我做学生的时候,我是小学五年级看《三国演义》,看得吃饭端着饭碗也去旁边看,睡觉的时候也在看,看到不睡觉,看得有味道!《华严经》的味道,比世间小说、文艺书籍那个味道还浓。我们中国四大小说,这是世界文学名著,所谓百读不厌。这个百读不厌是有问题,你说读十遍不厌我相信,我很相信;看到二十遍、三十遍,再不想看。像现在的小说摆在我面前,我翻都不要翻它,没有意思,我没有念到一百遍,大概只念个二、三十遍就不想再念了。可是佛的经典那真是名符其实,不只百读不厌,你读一千遍、读一万遍都不厌,为什么?遍遍有悟处,遍遍有新意思。所以这是首先要开悟,所谓悟就是指这一层,这是最初开悟的现象。

 

最初不要去贪图,我要去念得一心不乱,我要去明心见性、大彻大悟,那都是妄想,做不到的,这个事情要按部就班的来;大彻大悟,我执、法执没破是决定不会现前的。换句话说,学佛怎么样?先学做人,学待人接物。佛门里面规矩,一学佛的时候五年学戒,先学这个,再进一步学不着相,这个不着相也不容易。所以方法最妙无过于《华严》,《华严经》从哪里入门?从「净行品」入门。「净行品」里起心动念都想着一切众生,不管做什么,念念都是为一切众生。这个方法妙在哪里?妙在久而久之,我执就没有了,不要断,自己就没有了,这个方法真是妙极了,你心量大了,起心动念都是为一切众生着想。凡夫这个我执所以难破,就是起一个念头一定是先想到自己,不肯替别人着想,所以这我执修了一辈子都断不了。不但断不了,就是修行人来讲,我执还是念念增长,三轮不空。做点善事,我做的、我的功德好大、我天天在行善,你看看我执天天增长,怎么能破得掉?我执不破,烦恼就不能断;我执增长,烦恼就增长,烦恼从我执里生的;法执增长,无明就增长、邪见就增长,这个东西麻烦!所以学佛人,你心倒是个好心,可是你走的路子恰恰颠倒了,这个很要紧,所谓背道而驰,颠倒行事。

 

再说得浅一点,初心开悟,他悟什么?悟佛不骗我们,佛给我讲的话句句都是真实话,悟经典可靠,悟老师对我的教导正确,你能在这上开悟了,你也就有门路可入。否则,对佛说的话半信半疑,经典翻译又觉得靠不住,这老师教我,他自己有没有私心?那问题大了,几个问题一打,自己就没门路可入,信心失去了。大经里面佛一再告诉我们,「信为道元功德母」,没有信心你怎么能入门?所以「三昧」有浅深的差别,三昧是印度话,翻成中文就是定的意思。首先我们要把心定在佛法上,相信佛法,相信经典,相信里面的理论,相信里面的方法,相信我们依照这个方法来修行一定有成就。这个信心不逆就是三昧,我有坚定的信心,信心坚固、信心坚定,这就是初心三昧。凡是不成就的,你们自己想一想,甚至我们自己反省,自己这么多年修学没什么成就,看看是不是没有定心?看到这么多经典,这个也好、那个也好,都想学,没有定心。

 

学经不在多,在精,这么多经典里面选择一样去专攻,把你的心定在这一部经上,那你就入了三昧,你定在一部经上。别人说那个经怎么好,你如如不动,你有定;你一听别人赞叹那个经,那个经不错,也去想学学,那就完了。我们看看古来的这些大德,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就都是一生专攻一部,贤首清凉一生专攻《华严》,智者一生专攻《法华》,窥基之于唯识,道宣专攻戒律,都是一门深入。你再看看本经里面这二十五位菩萨,他们也是专学一个法门,所以才成功,没有说学多。博学多闻是求解,不是修行,这点要注意到的;行门里面用功是一门深入,一门深入就是「初心入三昧」。博学多闻,那个多闻也是用在解你专攻的这一部经。你们看看莲池大师《弥陀经疏钞》,他那个批注所引用的,世出世间所有这些典籍差不多都引用到,真是博学多闻。可是怎么样?把所有的世出世间这个法统统拿来批注这一部经,这才有用处。没有一个不是一门深入,一门深入就是初心入三昧。

 

而在法门里面来说,确实最好的这个法门是最为善巧方便,无论我们从事什么工作、在什么环境里面都没有障碍的,这对我们当然是最好,那就是念佛法门,念佛法门正是法法圆融、事事无碍。修这个法门,无论在什么境界、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这一句佛号不间断。这一句佛号把自己从迷梦里面唤醒,这是顶重要的,阿弥陀佛是无量觉,就是要我们觉而不迷。我们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从事于任何工作都没有关系,事事无碍,怕的是起心动念,起什么心?起贪瞋痴的心,动分别执着的妄念,就怕这个。我们一起心动念,一句阿弥陀佛觉悟了,这一动念是迷,这一句佛号就把自己唤醒,把自己唤回头,回头是岸,不迷。所以说法法圆融、事事无碍,念念回头那就是念念入三昧,实在讲一切法门再没有比这个法门妙了。

 

你要是会修,会的人怎么样?进步快。『迟速不同伦』,「伦」是类,就是不一类,会修的人进步很快,不多久就成就念佛三昧。聪明人不着相,不但三昧现前,智慧也现前,智慧现前就是理一心不乱。修行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在这里修。别人赞叹你,你听了欢喜,着了相,迷了。赞叹是个音声,你的耳朵一听音声,被音声迷了,心动了,起了欢喜心;骂你几句又难过、流眼泪,你迷了,你着相!这个境界,一天到晚时时处处都会遇到。这是什么?这就是修行入门之处。赞叹我,晓得我这个事情做对了,我要做得更好,不必生欢喜心,应当做得更好;我做这工作大家满意,他才会赞叹,我要做得叫他更满意,叫大家更欢喜,自己要如如不动。事情做错了人家才骂你,骂你怎么样?改过,你骂我就晓得了,我马上就改,也不必去难过,这叫修行,这叫修三昧。会与不会就是在这个地方看,在这个地方去体会。善根深厚的人,像这样在日常生活当中去修行,断一切恶、修一切善,这一切恶就是一切过错,实在讲善与恶、过错与无过错都没有标准,是众生的标准。这个修就是普贤菩萨讲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众生的标准,修行就是要恒顺众生,就是要随喜功德。恒顺、随喜里面,自己不起心、不动念、无分别、无执着,那你就成佛了,佛与大菩萨就是这么回事情。

 

「迟」与「速」,就是明理与不明理、得法与不得法,明理、得法的人修行就很快,不明理、不得法的人修行就很慢,这一点我们要注意到。《金刚经》里说得很好,佛给我们大家授记,我们过去生中不是在一佛、二佛,三、四、五佛种诸善根,是已经在千万亿佛所处种诸善根。今天为什么还会这个样子?那个话是真话,一点都不假。亲近诸佛如来,诸佛如来所说的那些道理没真懂,自己修行也不如法,所以落到今天这个地步。你也许会流眼泪,「我过去亲近那么多诸佛如来,道理没搞通、方法没有搞正确,这一生没有遇到佛,我这样的人不是完了吗?还有什么指望?」我给诸位说不尽然,你在《坛经》里面看惠明,惠明跟五祖那么多年他没开悟,就好像我们过去生中亲近诸佛如来,百千万亿尊如来,不开悟,惠能一句话就把他点醒,他就开悟了。悟不悟不在诸佛如来,在你自己,你们明了吗?惠明之所以开悟就是他真正相信,叫他「屏息诸缘,不思善,不思恶」,他真相信,他真做到了,话听明白、事真做到,一下就开悟。那个悟是六祖大师帮他开悟的吗?不是,自己开悟的,自己肯干。换句话说,我们过去生中亲近诸佛如来不肯干,确实没搞清楚不肯干。这个地方文殊菩萨代我们拣选,实在真正重要的是要自己选择,文殊菩萨在那里引个路而已,等于是摆出一个模式给我们看,告诉我们这个事情应当要怎么做法。我们晓得菩萨的用意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个法门是要选择的。再看底下一段:

 

【色想结成尘。精了不能彻。如何不明彻。于是获圆通。】

 

下面就是讲这二十五位菩萨,文殊菩萨一一的来批评。但是诸位要记住,这个批评全是方便话,他说这个也不圆、那个也不圆,到最后只有观世音菩萨最圆。那我们在前面看,这些诸菩萨是个个都第一,没有说只有观世音菩萨第一、别人都第二,没有讲。这就是叫我们自己思考,在众多法门当中哪一种法门自己能够悟入,他的用意在此地。明白这个用意,你才晓得这个经文句句是活的,我们才能够真正得到它的受用。沙陀尊者他的根性是悟色性本空,他是从这个地方悟入的。『色想结成尘』,「尘」是什么?我们今天讲的物质。色的体性,就是色法的本体是妄想,所以这个色是空,《心经》里面讲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今天科学的发展也能够知道一点消息,能与质可以互相转变,物质从哪里来?物质从能量变现出来,物质也可以能够解放为能量,能量可以浓缩为物质,这是今天科学上发现的。能量究竟又是回什么事情?他不晓得,他讲的能,在佛法里讲还是属于色法。色声香味触法都叫色法,我们今天讲的能量依旧是属于色法的范围,是佛在经典里告诉我们的。特别是在唯识的经论里面讲得更清楚,从一念不觉而有无明,有无明才变现出三细相。三细相里面的转相就是妄想,也叫做见分,境界相或者讲相分就是色法,是从转相变现出境界相,可见得这个色境是妄想凝结而成,这叫「色想结成尘」。

 

『精了不能彻』,这两句话的意思说明色法的根源,若以精明了别的性,这个精明了别就是我们所说的思惟想象,我们今天讲的研究探讨、思惟想象,都没有办法彻底明了它是回什么事情。你们要问为什么研究不出来?研究是什么?研究是用妄想。这一切物质从哪来?就是妄想变现出来的,你再用妄想,你怎么能够把这个事实真相搞清楚?这就是今天学术界永远没有办法彻底了解宇宙人生的根源,道理在此地。佛经里面自古到今,人家认为有三大难题,连《大乘起信论》也不例外,没有人能够解决。《楞严》里有,《圆觉》里有,这叫根本的难题,那就是无明从哪来的?真如本性本来清净,为什么会有无明?这是大难题。实际上这些问题在佛法里统统解决得干干净净,根本就没有问题。为什么这个世间学术界称之为难题?就是因为他用思惟想象去研究,这个难题永远得不到答案。

 

古德讲这个事情唯证乃知,你证得这个境界你就晓得,你不证得这个境界你不知道,凭你的思惟想象没有办法知道。我们举个很浅显的例子,譬如我们吃东西,我们吃这个咸,你说有没有标准?我说吃这个菜很咸;那个人挟了一块,不咸,很适合口味;那个人再挟一块,这个淡了。为什么?每个人口味不一样,标准从哪里建立?没有办法建立。你要用科学仪器量一个度数,这个咸到多少度数还是不行,为什么?每个人舌根度数不相同,标准不一样。连现前这个小的标准,日用平常当中都没有办法解决,何况这个根本问题?这个事情怎么样?也是唯证乃知。咸的,你尝一口,还是各人是各人标准,没有共同的标准,这个东西难。吃辣的也一样,我们不习惯吃辣的,吃一点点辣得不得了,眼泪都流出来。我过去有个同事他是四川人,喜欢吃辣椒、喝高梁酒,那真是没有人敢,他吃得津津有味。我们买的辣椒挑一个,不行,你们辣椒不辣。每一个人口味都不相同,每一个人的标准不一样。

 

佛给我们讲择法,只讲一个模式,真正的择法是各人择各人的法,你才能够成功。文殊菩萨给你拣选,就是说明前面二十五位菩萨各个标准不一样,适合他的标准他就成了。就好像吃菜一样,合了我的口味,我吃得很舒服,另外一个人不合他的口味,各人不一样,同样是一盘菜,大家吃了口味都不相同。我们今天看文殊菩萨对二十五位菩萨的批评,就是这个意思,各人口味不相同。因此,如果你用分别心去分别这个法,你必定又起了法执。在这里面增长我执、增长法执,所以你不会明了、不会彻底,你怎么能够得圆通?确实我们是没有办法在这个地方得圆通。可是沙陀尊者,他的根性不是一个初心的根性,不是初发心;换句话说,他是有相当基础的。这个相当基础,是过去生中他以前学过的,他有相当的基础,一入佛门来了,他得了方便。

 

这个事情诸位如果难以理解,我再举个例子给诸位说,陈居士的哥哥昨天很发心,他替他妹妹做功德,昨天来找我问我印书,我就介绍他印《影尘回忆录》,这个本子他拿去了。《影尘回忆录》是倓虚法师的自传,我们就以他老人家做个例子,倓老法师从十几岁就学外道,因为什么?他没有接触过佛法。他那个时候就想,人生太苦了,这是他的觉悟,人生很苦,于是想到怎么样能够解决生死问题,学长生不老,他去学道。学了一些外道、学仙,到处去寻师访道,十几岁就干,看了小说到山上去访老道、去拜师父,干这一套。可是这个人善根的确是深厚,学了一阵子他就觉悟到这个恐怕不行,恐怕靠不住。他也学过炼丹、点窍,什么他都会,他搞了很多。到中年之后才遇到佛法,一听到人讲佛法,这很有道理,于是就决心学佛,他出家的时候是四十多岁,是中年出家。出家以后就到谛闲法师的佛学院去念书,他是初学,初学的学生,四十多岁年岁最大,初学,满脑袋的外道。但是他接触佛法之后,他对于佛经很用功,他曾经念《楞严经》苦读了八年,他们在一起有八载寒窗读《楞严》。谛闲法师佛学院是老式佛学院,我们演培法师也是那个佛学院出来的,都是亲近过谛闲法师,他们的学生要复讲。有一次轮到他,他第一次复讲,他讲完之后谛闲老法师非常赞叹,而且责备他的老学生,「你们跟我这么多年,人家新来的,你看看这么大年岁才出家,他讲的都比你们好。」他很有口才,从前在外道里讲过道,很有口才,这就是什么?他有前面一段的根基,虽然在佛门里初学,他已经有很好的基础。他有八年熟读《楞严》的基础,又有外道的基础,他一学佛,把外道那些东西拿到佛法,都用上了,这个不相同。

 

沙陀尊者也就是这个意思,他前面有底子,他在这个方向、这个途径里面曾经下过功夫,他不是一个初学的人。所以像他这种根性的人,那可以,从这里入门能开悟,能够证果;换上别的人,一个普通初学的人很困难。我们讲初发心的,「初心入三昧」,沙陀尊者这个办法对于一个初发心的人来讲很难。你们今天如果说,像《心经》里面真正能够体悟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绝不是初学人能办到的。像西方有很多大科学家,他们专门研究这个问题的,要是到佛教来学佛,他用这个方法也许能开悟。为什么?他对于这一方面的知识已经有相当基础,这样才行。由此可知,这一种选择不是勉强的,不是说看到人家行、我也行,人家选这个好、我也跟他好,那就完了,就吃亏了。

 

法门选择之后,还要有好的老师善巧来指导,来给你决疑,因为你在修学过程当中,你的疑问一定很多,这个疑难要一条一条的解除,帮助你开悟。所以学问,要问;不问,没有进步。你们打开经典,经典里所讲的,还不都是释迦牟尼佛那些学生,菩萨弟子、声闻弟子,还有一般在家的弟子,有了疑问来发问,问了,佛解答,你看经典不都是一问一答吗?你不问,佛就不讲,你们都没有问题还讲什么?这不叫废话吗?释迦牟尼佛教学是这样的办法,孔老夫子教学也是这个办法,都是有问题来发问。

 

现在这个方法变了,这个方法变得根性不如从前。真正的教学我们大家互相在一块研究、来探讨,是什么?每一个人拿着经本熟读、研究,在讲堂里各人提出各人的问题来,互相研究讨论,这是真正教学;没问题了,没问题就下课,就没事了。还有一种人不问你,就是完全通了,他真没有问题。像孔老夫子学生颜回一样,他很少问题,孔老夫子私下打听,他真的开悟了。为什么?有很多同学有问题在老师面前不敢问,都去问他,他都给人解答了。所以夫子很赞叹他,他真听懂了,没有问题。有问题不问,这是大傻瓜,这不是学习的态度。所以,我们现在这个大专讲座从去年开始,我们的方法可以说走到了正途。我们每天用六个小时的录像带叫学生听,听了之后,你们把所有的问题提出来,每天有两个小时到三个小时的时间专门来答复问题,来研究讨论。所以他们同学们,我看他们写的东西,这个心得、感想不一样,认为这个方法有很多的收获。当然的,这是一定的,诸佛菩萨、世间圣人他们的教学统统用这个方法。我们寒暑假讲座统统用这个方法,真正在一起互相研究讨论、解决问题,使我们的修学都能够走向正途,不至于走到歧途上去。再看底下一段:

 

【音声杂语言。但伊名句味。一非含一切。云何获圆通。】

 

这就是讲从声尘入门,对初学来讲也很困难。憍陈如尊者在二十五圆通里面,他表演的是从声尘里面悟入。文殊菩萨告诉我们,从这个途径入门,对我们初学的人来说也是不容易。音声只是讲声,譬如我们在音乐里,中国人讲五音,现在西洋是七音,Do、Re、Mi、Fa、Sol、La、Si七音,这个音是一种直音,里面没有意思的。言语、歌咏这个音就不是直音,里面有变化、有委曲、有宛转,所谓是七曲音、七曲声。娑婆世界的众生由于耳根很利,就运用这方法来表达意见,就是互相交换意见,用音声、用言语,所以文殊菩萨也说,「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但是诸位要晓得,固然是以音声为教体,这个教体就是教学的工具,以这个为教学的工具,传达意见、沟通思想的一个工具。但是如果叫你觉悟,必须要晓得反闻闻自性,就是这个信号你接收过来,可不能存起来,你接收过来要了解它的意义,意义了解了,这个信号就不要、不执着,这就叫反闻闻自性。会用这种方法的人不多,大多数人怎么样?他只有接纳,接收过来之后,他就把它放在阿赖耶仓库里归档,把它归档起来。这个事情就麻烦,里面究竟是什么意思甚至都没搞清楚,闻其言而不能通其意,这所谓是食而不化。

 

『但伊』,「伊」就是指彼,『名句』,「名」是名词,「句」是个完整的句子,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就是句。你们今天在这个标点符号里面,句点,句就是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是一句。『味』是讲名词、句子所含的意思,味是表这个意思。『音声杂语言』,只不过是名句里面的意思而已,所含的义理。『一非含一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名代表一桩事情,它有界限。譬如我们说这个叫它扇,扇子它有个界限,固然扇子有许多种,它只是这一个范围之内。我们端起这个,它就不能代表扇子,我们总不能叫这个做扇子,由此可知,它的范围很窄小。而且它只是个名言,我们说扇子,你晓得它代表这个体,这是扇子的体性,给它取个名字叫扇。其实扇子它并不是这个东西,所谓是「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一个物体,古今人给它起的名字不一样,中外人起的名字也不一样,这就是说名相是有分限的,就是有界限的,而且这个界限很窄小。一个完整的句子,它代表一个差别的意思,代表一种不同的意思。由此可知,名、句、言语是有限的,而事实道理是无有穷尽的;换句话说,以有限的言语要表达无限的义理,这很难!怎么能以一句话把整个的真理能够都包含,这个事情太难了。

 

『云何获圆通』,一非含一切,一个名词、一个完整的句子不能够包含一切的道理,怎么能够在音声杂语言里面去证得圆通?所以这不是初学人能办得到的,的确。一个名词、一句话确实能够把一切的道理与事物都包括,要是不能包括,他怎么能证得圆通?憍陈如怎么能开悟?但是不是初学人。我们在讲《华严经》跟诸位讲「如是我闻」,如是,一个名词,世出世间一切法用这个名词统统代表了,万法皆如,万理皆如,无有一法、无有一理不如。但这不是初学人能懂的,初学人你给他讲这个,愈讲愈迷惑。所以这个讲法,那真是所谓叫上上根的人才能够接受,不是初学的。今天我们讲,「初学入三昧,迟速不等伦」,我们是要为初发心,初学的,换句话说,憍陈如他的办法不适合于初学。

 

我们再想想憍陈如他的一段历史,你也就能够发现,憍陈如尊者大家晓得他是五比丘之一,是释迦牟尼佛的亲人。释迦发心出家学道,他的父亲不放心,派了五个人照顾他,这五个人都很有学问,有学问、有道德、也有能力,都是了不起的人,于是一同在外面寻师访道,他们各人也都有主见,也都有修行的功夫。到佛示现成道之后,在鹿野苑所谓转四谛法轮,憍陈如尊者第一个开悟,所以他是从音声言语里开悟的,就是佛说法他豁然开悟。释迦牟尼佛示现成佛,第一个开悟的就是憍陈如尊者,他是由音声而悟入的,所以称之为声闻,就是证阿罗汉果。他有底子、有根基,虽然是佛初说法、初度他的,前面有根底,他有世间学术的根底,他有外道的根底,自己又有外道修行的功夫。在印度的外道没有不修禅定的,所以他有禅定的功夫,他有世出世间学术的基础,这一听才开悟!

 

我们用他这个方法很难,可是现在怎么样?现在修学大多数用他这个方法,我们讲经听经不就用这个方法吗?听了这么多年也没有开悟,憍陈如听一次就开悟了,我们听这么多年都不开悟,原因在什么地方?因为我们自己没有基础。没基础,多听行不行?很难,还是很难。所以诸位要了解这一点。譬如世间念书,我们现在这个教育制度,有小学、中学、大学、研究所,我们上学去念书就选一个学校,选研究所当然最好,可是小学、中学、大学基础都没有。「没有不要紧,我多念几年就好了!」你们问问行不行?是不是多念几年就可以?小学六年、中学六年、大学四年,一共十六年,研究所再四年(硕士班两年、博士班两年,这四年),二十年。那好,简单,我就到博士班念它个二十年,也可以毕业了,行不行?把前面时间统统补足,我去博士班念二十年行不行?不行!

 

诸位就明了,我们今天在讲堂里面讲经是宣扬佛教,宗旨在此地,不是教导诸位修行,也不是像佛学院教你们讲经,你们要觉悟这一桩事情。寺院里面开大座讲经是属于弘扬佛法,宣传。佛门里面教学,有三大纲领,就是有修道、有传道、有弘道,我们今天做的是弘道。修道那是讲修行,就像小学、中学、大学按部就班的来,就要选择法门,像这个二十五圆通,各人选择各人的、适合自己根性的来修学。传道是什么?传道就是教学,就是培养法师,像五祖传给六祖那叫传道。

 

接法是大彻大悟,因为接法就是一代祖师,不是随便人都有这个资格。出家人最重视法子,就是法弟子,传法的弟子;而不重视出家剃度的弟子,也不重视戒弟子。为什么?剃度的弟子不见得开悟,跟你受戒的戒弟子也不见得开悟,法弟子是开悟的。五祖一生只有一个法子,就是六祖,只有一个;六祖算是最多的,可以说在中国佛教史里他是最多的一个,没有人能跟他比,四十三个,这是传法。至于传法的事情,你们将来看看《影尘回忆录》就晓得,哪有那么简单的!像这些都是佛门的常识,我们必须要晓得。

 

在过去明清的时候,传法就传位。传位是什么?就是住持,他把这个法传给你,你是个法师,他也退休了,这寺庙住持的位子就传给你。在明清两代都是这个习惯,传法就传位。老法师年岁大了,马上退休,请你做住持,你到那个地方去统理大众,去弘法利生、教化一方,为一方的教化主,这是接法。诸位特别记住,佛门里三桩大事业,我们今天这三桩大事业只做到一样,就是弘法,修法跟传法我们都没做到。办佛学院的确是传法,那是培养。佛学院里面再真正有成就的提拔出来传法,传法就等于毕业了,颁发毕业证书;佛学院虽然念了,程度不够,毕业证书不能给你,这法不能传给你。真正是有悟处,换句话说,弘法的能力有了,修法的能力也有了,自行化他能力都有,才有资格传法。传法就是承认你可以能够教化一方,承认你有这个资格。你受戒,不过只承认你是个出家人,承认你出家,不承认你有资格教化众生,这个传法是承认你有资格去教一方。我们现在的因缘不成熟,我们图书馆也有心想培养几个人,可是他们缺乏三昧,没有定心,外头一诱惑,「那个地方好,比这个地方好得太多了」,跑掉了,这是因缘不成熟。现在年轻人心好动,没有定心、没有信心,成就就很难了。好,今天就讲到此地。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3月7日19:03:5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9640.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