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科注(第四回) |第356集|视频MP3文字|jingkong老法师主讲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五六集)  2016/7/18  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兰彼得校区  档名:02-041-0356

play-sharp-fill

play-sharp-fill

视频下载MP3下载

 

《二O一四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回)》第三五六集经文

第八四五页 末2 「圣道」者 至 第八四六页 第3 住清净身业故。

「圣道」者,指八圣道,亦名八正道。谓:一正见。二正思维。三正语。四正业。五正命。六正精进。七正念。八正定。《弥陀疏钞》曰:「一正见者,《杂集》云:若觉支时,所得真觉,以慧安立,谛理分明,无有错谬故。二正思惟者,见此理时,无漏心相应。思惟筹量,为令增长入涅槃故。三正语者,不唯心无邪思,以无漏智,摄口四业,住四善语故。四正业者,以无漏智,除身三种一切邪业,住清净身业故。

讲义:五种邪命

《三藏法数》:〔出大智度论〕谓以此五种邪法,用求利养,而自活命。为比丘者,当深戒之。(梵语比丘,华言乞士。)

一、诈现异相:谓诸比丘违佛正教,于世俗人前,诈现奇特之相,令其心生敬仰,而求利养,是为邪命。

二、自说功能:谓诸比丘,以辩口利词,抑人扬己,自逞功能,令所见者,心生信敬,而求利养,是为邪命。

三、占相吉凶:谓诸比丘,攻学异术,卜命相形,讲谈吉凶,而求利养,是为邪命。

四、高声现威:谓诸比丘,大语高声,诈现威仪,令人畏敬,而求利养,是为邪命。

五、说所得利,以动人心:谓诸比丘,于彼得利,于此称说;于此得利,于彼称说,令人动心,而求利养,是为邪命。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八百四十五页,倒数第二行:

 

「圣道者,指八圣道,亦名八正道。谓:一正见。二正思维。三正语。四正业。五正命。六正精进。七正念。八正定。」下面念老举莲池大师在《弥陀疏钞》里面所讲的话,「一正见者,《杂集》云:若觉支时,所得真觉,以慧安立,谛理分明,无有错谬故」。这是第一个,正见,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看法、想法,正见是属于看法,正念是属于想法,有能力辨别真妄、邪正、是非,这都属于正见。

 

所以佛法,无论是大乘、是小乘,我们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了,抓住总的纲领,修学就不难。总纲领就是两个字,「真心」。要用真心,生活用真心,工作用真心,待人接物都用真心,不是妄心。跟中国古圣先贤所说的,儒家有一部总的概论,这部书就叫四书,宋朝朱熹编的,朱夫子,这部书编得太好了,什么是儒?这部书学会了就是大儒,真正做到了就是大圣大贤。它的编辑、构思跟《华严经》完全相同。所以早年我常常想到,是不是朱夫子读《华严经》,在《华严经》上得到了启示,给儒家也编一部《华严经》?《华严经》是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一切经里面的概论,佛学概论,包括大乘小乘、宗门教下、显教密教,全包了。概论好,有真实的道理、理论,有正确的方法,后面还带表演,举出五十三位大菩萨为我们示现,男女老少、各行各业,怎样去用《华严经》的理论跟方法,那就是菩萨事业。无论在哪一行,男女老少,你要作菩萨要学《华严》。朱夫子编这部四书很像《华严》,理论,《中庸》是理论;方法,《大学》是方法;也带表演,谁表演?孔子表演,孔子表演圣人,把《大学》、《中庸》圆圆满满的表现在生活当中、表现在工作里,夫子一生的工作是教学,表现在待人接物,圣人;孟子也是表演的第二个人,代表贤人,贤人怎样将《大学》、《中庸》落实,圣人怎么落实。所以四书这部书在儒家,有圆满的理论、圆满的方法,孔子表演给我们看,孟子表演给我们看。真正做到了,做得圆圆满满就是大圣,还稍微欠一点点,真正圆满还有一点不足,贤人,孟子的表演。

 

再细说,真诚就说了八句,叫八正道,这个正就是真、就是诚。我们要想想,我要怎样用真心、用诚意来落实佛菩萨的教诲、来落实圣贤的教诲?这八条对你有帮助。前面七觉支是帮助你有能力辨别是非邪正,你走正道,没有走邪道,没有偏差,好!那什么是正?今天我们看的这八条就是正。头一个是你对于宇宙人生的看法,佛是怎么看的?在中国,大圣大贤是怎么看的?孔子的时代,佛法没传到中国来,孔子的言语、思想、作为,圣人,就是佛陀,在中国称圣人。孔子要生在印度,印度人称他作佛陀;释迦牟尼佛如果生在中国,中国人称他为圣人。由此可知,中国圣人跟印度佛陀是平等的、是同一个阶层的,大善知识。

 

七觉就是圆满的大觉。佛陀这个名词是从印度梵语翻过来的,意思就是大觉,由此可知,七觉他已经做到圆满了。所以他的心、他的言语、他的行为正,你找不到缺点。这是我们应当要学的,人要发这种心。他是人,他能做到,为什么我做不到?总的原因,是我们没有办法把不好的习气放下。放不下,七情五欲放不下,贪瞋痴慢放不下,五欲六尘放不下,就变成凡夫。他为什么能放下,而且那么彻底放下?他知道,哪是真的、哪是假的。所有的物质现象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把它当真,我们想尽方法希望自己拥有、自己能够获得、自己能够享受,殊不知全是假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两句话学佛的人都会念,《金刚经》上的。《般若经》又说,「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一切法包括佛法。佛法,你可以学,你可以证得,你不能起一个念头我想拥有,我要拥有多少、我要超过别人,有这些念头就错了,佛法就变成世间法,彻底放下就是佛法。

 

海贤老和尚一生的行谊,是我们的典范,他万缘都放下了。生活所需要的,每天两餐饭,身上穿的几件衣服。每一天念的阿弥陀佛,他的修行就是一句阿弥陀佛。放下没有?放下了。《金刚经》上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住是放下,生心是提起。生什么心?阿弥陀佛。生心跟放下同时,生心的时候就是放下,放下的时候就是生心,这个难!这是入不二法门。我们凡夫,生心的时候就是生心,不能无住;无住的时候就是无住,不能生心,这两个只能有一个,另外一个就没有了,不能像诸佛菩萨一样,生心无住同时具足。那是什么?念这句佛号,生心,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念念不绝,前念灭后念生,相续不断。这个境界里面,心里面一点染污都没有,心上有没有落下阿弥陀佛?没有。所以无住跟生心同时,这什么人修的?法身大士。我们做不到,我们连身见都没放下,道道地地的六道凡夫。自己一定要清楚。清楚,要用七觉支帮助我们证得,我们也能像他们一样,无住生心,生心无住,八正道就在日常生活当中。

 

正见,念老在此地解释得好,用古大德的解释,所得的真觉。真觉什么意思?儒家讲的至诚,就是佛教讲的真觉,用的言语文字不一样,境界完全平等。真的觉了,不是假的,就是无住生心同时。真觉,事上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心上一片光明,没有染著,万法统统放下,连佛法也完全放下。佛无有法可说,佛四十九年没有说过一个字,是他老人家自己说的,临走的时候告诉大家。意思是什么?让大家不要执著佛法,执著就错了。执著破了,你才能证阿罗汉果,小学毕业。执著断了,于一切法不执著了,证得阿罗汉。阿罗汉叫正觉,他真觉悟了,少分,不是圆满,跟佛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要认真学习。觉就是明了,了解事实真相。真就不能放在心上,放在心上是妄心,不放在心上是真心。所以真心空空如也,虽然空空,能生智慧,能生万法。这是我们凡夫无法想像的境界,就叫不可思议,你不能思想,你不能说;议是什么?议是议论、讨论,不能讨论、不能思惟。这个境界里面允许你定慧具足。我们设想惠能大师半夜三更在五祖的方丈室接受五祖的衣钵,听五祖给他作证,证明他确确实实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回答的,只五句话,博士就拿到了,衣钵就拿到了,毕业了。这五句话,没有开悟的人说不出来。第一句话,「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没染污过,自性是真心,没染污;被染污的是什么?妄心,妄心很容易被染污,真心决定不受染污。真心不生不灭,妄心是念头,前念灭后念生。生灭永远没有停止,而且频率非常高,一秒钟生灭多少次?弥勒菩萨告诉我们的,我们换算为现在的时间,一秒钟二千二百四十兆次。中国人讲的兆,万亿为兆。二千二百四十兆,一秒钟,它有生有灭。那真心?真心不生不灭,没有生灭的现象。真心是什么样子?真心是一片光明。《华严经》上叫它做大光明藏,净土里面叫它做常寂光,常是永恒,就是不生不灭,这个光不生不灭,遍照法界。

 

我们都在常寂光里头,没有一法能够脱离常寂光。为什么我们会有这个相?常寂光衬托的,如果没有常寂光,所有一切现象都没有了。就好像我们看电视,没有屏幕所有的频道都不能够现出来,你什么都看不到,你想看到一定先有个屏幕。常寂光能生万法,能现万法。这些法出现了,它产生变化,那是妄心,就是念头。一切法从心想生,这个心是妄心,这不是真心,随着我们想变。于是,我们如果真正明白这个道理,首先用在自己身上,用在自己身上是什么样子?健康长寿。为什么?你会把一切妄想杂念都放下,一切虚幻的你认识它,你不把它放在心上,你的心就健康长寿。真心慢慢往外透,妄心逐渐逐渐消失,这是大乘佛法修学的原理原则,不难懂。很难做,难在什么地方?其实不难,难在你舍不得放下,名闻利养舍不得,七情五欲舍不得。你知道这个东西是假的,知道它障碍自性的,你就是不肯放下,那有什么办法?佛在旁边也无可奈何,帮不上忙,这要自己帮助自己。所以努力从这上下功夫,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这叫放下。这就是儒家讲的格物,格就是格除,就是佛家讲的放下。要把欲望格除、把错误格除,致知,智慧就现前,由此可知,物欲障碍我们智慧。智慧是本有的,不要从外面学,见性全都用上了,都显示出来了。

 

所以正见很重要,你的看法跟佛菩萨看法没有两样。我们从这些地方读四书才恍然大悟,原来孔子、孟子他们要生在印度,孔子大家称他佛陀,孟子大家称他菩萨;佛菩萨要早年生在中国,不是生在印度,中国人称他圣人,大圣大贤,是一不是二。所以大乘佛法明心见性靠自己,不靠别人。孔子能证得,老子能证得,我们相信尧舜禹汤、文武周公都是这个阶层的人,他们的想法看法一致的。这些大圣大贤出现在古老的中国,所以中国传统文化根柢深厚。谁建立的?大圣大贤。比印度单纯,印度除释迦牟尼佛之外还有很多宗教,中国没有。佛菩萨在中国示现大圣大贤,奠定传统文化的基础,流传五千年,还是灿烂辉煌,只是在现代这个时代有一层云雾把它遮盖住了,它不会消失,跟科学不一样。科学是假的,不是真的;中国传统文化圣贤教育是真的,不是假的,跟佛经一样。许多有德行、有智慧的大德都肯定,他们所说的话、他们的思想见解是永恒的,是真理,五千年前管用,五千年后今天还管用,再过五千年还管用。那我跟你说真的,过去无始,未来无终,全管用。

 

不必羡慕佛菩萨,为什么?每个人都有,佛菩萨自己说的,「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一切众生,包括整个人类;再包括动物,所有的动物;再包括植物,花草树木,花有花神,小草有草木神,这都不是假的;还包括山河大地,水有水神、龙王,山有山神,海边的沙,尘沙,有尘沙神。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全宇宙无有一法不是自性所生所现。自性能生能现,自性就是佛陀。所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切法皆是佛陀,一切法都是菩萨。你说什么菩萨都行,都是观世音菩萨,都是大势至菩萨,都是地藏王菩萨,都是弥勒菩萨,行,统统讲得通,叫万法归一。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讲圆了。这些经文我们常念,念熟,从早到晚,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六根接触六尘境界都作如是观,那就是具足七觉支、具足八圣道。无论你是什么身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走的是圣道,观的是觉支,一点不迷惑,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过去无量劫、未来无量劫都展现在现前。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佛菩萨教我们要发心,回头,把它找回来,不难。心外求法是假的,可是今天举世之人,可以这样说法,认假不认真,对真的不承认,对假的坚固的执著。这怎么?叫人回不了头来。也正因为如此,释迦牟尼佛脱离了世间教学的这个圈圈,跑到毕钵罗树下去修定。定是什么?万缘放下,让自己的心定在一处,一念不生。在半夜看到天空当中星星,豁然大悟。入定,在我们想像当中,至少七天以上,他出定的时候,感觉得时间很短,十几分钟,有这种感觉,在定中时间、空间都不见了。我们这个想法,是从修定的这些大德,我们没见到,但是从书本里面看到。《虚云老和尚年谱》,我初学佛的时候读这本书读得很有兴趣,很羡慕。老和尚一入定差不多就是半个月、一个月,半个月、一个月坐在那里,不吃东西,不喝水。出定的时候精神饱满,并没有感觉得很饥饿,没有感觉得口渴要喝水,定中的境界清清楚楚,时间好像很短。那我们就可以能想到,释迦牟尼佛当年在毕钵罗树下入定,入定起来,我相信七天、半个月,在他自己感觉只有几分钟,才坐下不久这就起定。世尊这一起定,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就跟能大师所说的,清净心现前了,不生不灭现前了,本自具足的现前了,本无动摇现前了。他行住坐卧都在定中,这个心是什么?没动,没有摇晃过,从他得道一直到他七十九岁圆寂跟我们告别,他都在定中。并不是盘腿打坐在定中,行住坐卧都在定中,这是真的大定。定不碍度众生,不妨碍,跟众生讲经说法,帮助他提升,自己实际上是在定中。这就是充分说明《金刚经》无住生心的妙用,他把他的境界教给我们、说给我们听,诸佛如来如是,法身菩萨如是。小神通、小作用,那是阿罗汉、辟支佛,对三界之内的六道轮回起很大作用,他有能力教化我们,但是四圣法界,他就没有能力教化了。他在四圣法界里头接受法身菩萨教化,到我们这个世间六道里头来,他示现的小圣,四果罗汉。

 

这所得的真觉,我们看到这一句向往。幸亏海贤老和尚给我们做示现,他只凭这一句佛号得真觉,我们修别的法门没把握,念佛有把握。今天我们念佛功夫不得力,就是情执没放下,所以功夫不得力。五欲六尘,大病,病的时间太久了,现在虽然醒过来了,身体还是不舒服、还是不自由。这就病的习气,应当认识清楚,不怕,还是要放下。放下,真人、真心、真事;不放下,是假人、假心、假事,什么都是假的,所造的是业报就是六道轮回。如果是用真的就不在六道,我们有目标、有方向,极乐世界。走华藏世界难,走极乐世界容易,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的。我们要真正乖乖听话,不能自作主张,自作主张亏就吃大了。一定要听话,老老实实接受海贤老和尚的典范,一句佛号念到底,万缘放下。以大慈悲心、以大般若,般若照见,照得清楚,真假看得很清楚;我们发大慈悲心,帮助众生离苦得乐,不放在心上,这才叫大圆满。

 

以慧安立,慧的反面是情、是爱。所以佛法怕这个爱里头的情不断,不说爱说慈悲。慈悲就是爱,爱里头有智慧,没有情执,这叫慈悲。帮助你离苦,离开了,菩萨心里没事,没有把帮助众生离苦放在心上,心上没有。心上是智慧、心上是慈悲、心上是平等、心上是清净,跟凡夫不一样。所以以慧安立,谛理分明,谛理就是我们一般讲真理,谛是真实,真假分明。什么是真?什么是假?我们用惠能大师的话来说,清净是真,不清净是假;不生不灭是真,生灭是假;具足,本自具足是真,一切不具足是假;动摇是假的,不动摇的是真,这是讲心,你看定是真,定就是不动不摇,它动摇的是假的,不是真的;然后能生万法的是真,所生的万法是假。统统搞清楚、搞明白了,你就不会迷惑颠倒。

 

现在最大的麻烦,为什么这些大圣大贤出现在东方,印度是南方,东南,而不出现在西北?佛法讲缘分,东南有缘,西北缺少这个缘。这个缘是什么?老实、听话、真干,有这三个条件缘就具足,没有这三个条件,缘不具足。那我们现在缘具足,好!缘要不具足,好好的培养。从哪里培养起?孝顺父母,尊重师长。这是根,根之根,大根大本,一定要做到,最好还能给别人做榜样,父母在,要尽到孝道;父母不在,要常常纪念、感恩、忏悔、精进、报恩。唯有成佛作祖、往生净土,叫真报恩。为什么?我们的父母没出六道轮回,不知道在哪一道,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就全看到了,全都知道了,无论他在哪一道,我们也有办法帮助他。你不到极乐世界,你没这个本事,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你,你就有智慧、有神通、有能力,你真能做到。

 

佛度有缘人。亲是有缘人,仇敌也是有缘人,我们到极乐世界都看到了,我们有很多生生世世的父母、家亲眷属,要度他;还有很多冤家对头,要不要度?也要度。不但要度,还把度冤家对头提到前面,这是什么?慈悲到极处。要知道,那些冤亲债主他本来也是佛,一时迷惑颠倒做错事情,不要怪他。像酒醉发疯一样骂人、打人,这人是好人,他酒醒过来之后,好人一个,不要怪他。「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记住经典上这句话。所以对眼前我们那个敌对怨恨全化解了,这人多自在。如果把这个东西放在心上,给自己精神、身体带来很多压力,不健康,会长病的。你能把这个统统放下,你真正自在、健康、快乐。冤家对头遇到了,你为什么那么快乐,我为什么这么苦?你就告诉,我这怨恨化解了,所以很快乐;你还记在心上,所以你不快乐。真话,不是假的。所谓至诚感通,这个感应能通,所有障碍都排除了。一个人在世间,一生没有怨恨、没有敌对,你说他多快乐。这是什么人?这是佛菩萨。我们学菩萨就得学这些,这是真正考验自己,你有没有功夫,你有没有学到?所以谛理分明,清清楚楚,道理跟事相,事跟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没有错误。

 

第二,「正思惟」。前面是见解,这是思想。「见此理时,无漏心相应。思惟筹量,为令增长入涅槃故」。好!涅槃是最高的境界,是最真实、最究竟、最圆满的境界,是什么?就是净土里面讲的常寂光,《华严》讲的大光明藏。入这个里面就是证得妙觉如来,等觉是后补佛,妙觉是圆满成佛,完全融入常寂光。常寂光是纯真无妄,虽然它不是物质现象,也不是精神现象,也没有什么一念不觉,统统都没有。如果说念念觉,念念还是生灭法,那就不是真的。所以这个说不出来,「言语道断,心行处灭」,要我们自己细心去体会,没办法说出来的。言语道断,言语对它不起作用,所以最上乘的,没话好说。

 

祖师的考试也是善巧方便。五祖对惠能大师的考试比较上明显,我们一般人能觉察得到。因为惠能大师是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学历、经历都没有,也没有修学哪个法门。八万四千法门,你说哪个法门他修过?没有,完全是无师自通的。他见性了,所以五祖说,性是什么样子?你拿出来给我们大家看看。他就说这五句话,五祖给他见证,真开悟了。这五句话,未开悟的人说不出来,只有开悟的人才能说得出来。我们今天是看到《坛经》,听到他这么说的,也学说话。那学别人的话,不是自己的境界,要是自己的境界就好了,那你就开悟了。但是它能够助长我们的信心,能够让我们遵循一个原则,一个道路可以走。他修行的祕诀没有别的,跟《金刚经》完全相应,「无住生心」,他能做到。但是在没有证明的时候,他还有疑情、还有怀疑,五祖给他一证明,他怀疑断了,那才算数。所以思想的纯正重要,思想的纯净是没有思想,言语的纯正是没有言语。所以说,「开口便错,动念即乖」,你动个念头你就是凡夫。惠能大师要到西方来,他拿不到学位,他在五祖那里可以拿到最高学位,其他学校老师面前他拿不到,他做出一个非常好的榜样给我们看。

 

像六祖这样的人,在中国出现多少?《五灯会元》里面所记载的,一千七百个人。中国人真有福报,世世代代出现这么多的真佛,各人教化众生的缘分各个不一样。所以我们有信心,相信中国,中国传统文化决定不会消失,有人承传。中国的大乘,我相信也不会失传,有佛菩萨再来。谁来继承?再来人,不是凡夫。凡夫走的这个道路是走不通的,知识能行,智慧不行,他不开智慧。所以西方东西要靠记忆,学多少,你记多少你学多少,东方东西不可以记。记什么?妄心记。真心哪有记的?真心没有记忆,佛菩萨没有思想。现在研究佛经哲学的,他有思、他有想,那研究出什么东西?研究佛教的历史、研究佛教的掌故、研究佛教的糟粕,没有碰到精华。真东西没有碰到,佛法的外表、现象,里面真东西永远接触不到,这是我们要知道的。中国儒跟道接触到了,所以儒跟道可以做大乘的基础。唐朝中叶以后,这些祖师大德就把小乘放弃了。俱舍宗、成实宗,现在连名字都不知道了,隋唐时候盛行,都是先从小乘后修大乘,现在这两个宗没有了,只剩下大乘八个宗。但是大乘八个宗,没有小乘的基础、没有儒道的基础入不进去。所以儒道对佛法关系很大,没有儒道悟不了。过去出家人,你看看我们净土宗几位祖师,莲池大师,不要说莲池,头一个,慧远大师,东晋的时代,你看他的好朋友陶渊明,儒;还有一个陆长老,道,虎溪三笑,他们传过来的。学道的人,他学佛、他学儒;学儒的人,他学佛、学道;学佛的人也学儒、也学道。

 

中国传统文化三个根,儒释道。今天我们举出来,代表道的老庄,《老子》、《庄子》;代表佛的,《金刚经》、《无量寿经》。《金刚经》解门,智慧,理解,大乘;《无量寿经》行门,信愿持名,求生净土,圆满菩提,真的不是假的。我们这个汉学院,儒跟道必修的课程就是这几本书,儒家就是一本《四书》,如果再加一种就是《易经》,这两样东西;道家就是《老子》、《庄子》。希望在我们汉学院里面,这几年能把这几部书多读,不能背诵也要读熟,读个三十遍、五十遍,这才能扎根。

 

我们的指望不是这一代,指望是下一代。教育是要从根扎起,根是什么?胎教。母亲怀孕,母亲就要发大心、立大志,做圣贤人的母亲,妳今天怀孕的是圣人、是贤人、是佛菩萨。所以妳要好好的照顾他,要好好的栽培他。怀孕这十个月,端正心念,没有不善的念头,起心动念,善念,这才行;言语要柔和,动作要端庄缓慢,没有急躁的行为。为什么?给胎儿,胎儿他已经感受妳的气分,这个小孩出生很好养。为什么?他吸收的是正气,正念、正思惟会影响他。出生之后,他睁开眼睛,他会看、他会听,他已经在学习。所以一切不善的、不如法的,不能让他看到、不能让他听到、不能让他接触到,要看得牢牢的。看多久?三年,一千天。这叫扎根教育,这他不认识字的时候。这个根扎下去,三岁他就有能力辨别是非邪正,对于一切不善他排斥,他自动排斥,一切善的他会愿意学习,你这孩子多好教。三岁之后,可以教他识字。教他识字,一年的时间,你说一天认三十个字,一部《说文解字》九千字,一年就完成,一生不会忘记。人人都有这个童年,可惜父母不知道,不会教,都把这人才糟蹋掉了。佛陀慈悲,在《无量寿经》后面给我们讲到,「先人无知」,父母不知道,祖父母也不知道,曾祖父母也不知道,高祖父母也未必知道,没有人告诉他。所以你不要见怪,不能怪罪他们。这是大环境、时代,也可以算是命运,遭逢在这个时代。所以我们明白这个道理,了解事实真相,总得三代才能兴旺。所以我们将来还要办小学、办中学,跟汉学院接轨,就是一条龙的学校。我们现在要求老师、同学对这个事情要明了、要有心愿,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这小朋友,希望他们从三岁就开始学起。

 

现在的染污非常严重。严重的染污送到你家里来,你自己没有智慧,很欢喜的接受,被染污了。这是什么?电视、网路、电脑,送到你家里。现在更厉害,手机送到你手上,让你从早到晚都不能休息,无时无刻不受这个东西干扰。所以我们要想真正把传统文化搞好,这些东西从我们自己优先开除,我们不要手机、我们不要电脑、我们不要电视,也不要这些无线电播送,统统不要,报纸杂志一概拒绝。做一个什么?每天都无事的闲人,好!今天怎么样?今天世界很太平,跟极乐世界没什么两样。这些拉里拉杂事情你都知道,你还能定得下来吗?不可能。统统要拒绝,他们有权来播放,我们有权拒绝,我不接受。要全家人合作,这个事情也很难做,小朋友说隔壁人家有,为什么我家不要?你要怎么样把他说服?我们接受好东西,接受的是圣贤、是佛菩萨,这就对了。所以七觉八正重要。

 

下面,正语,「三正语者,不唯心无邪思」,不只是心没有邪思,「以无漏智,摄口四业,住四善语故」。这四种善语就是《十善业道经》上讲的「不妄语」,不欺骗人。所以真正修行,学圣贤从哪里学起?头一个学不妄语。不妄语的人就是真诚,说真话、说实话,不欺骗自己、不欺骗别人,一生都要守到,无比的幸福快乐在这里头。自欺欺人,你的心不会安,那造恶业,神魂不定,这都是真的,累积到中年,寿命也会缩短。喜欢欺骗别人的,喜欢干损人利己的事情,确确实实过去生中修的福报在这里损失掉了,他自以为聪明,寿命、福报都消失掉了。还有绮语,绮语是花言巧语,骗人,说得很好听,暗中是害人。第四种,恶口,喜欢骂人,造口业,让人家听到你说话的音声、态度起反感。这叫四种口恶。所以正语,没有这四种口恶叫正语。言语是行为表现在外面用的最平常的、最多的,一天,从醒过来到晚上睡觉说多少话?这些话里头多少是正经话,多少是不正经话?不正经的话就是正语的反面。所以言语愈少愈好,这是修行。别人说话,我们听,少发议论。他问我,我跟他讲;他不问我,一笑了之,不管他说得对不对,这个好,少说话。多读书,读书是听古人在说法,读圣贤书、读佛书。这是口业。

 

第四,「正业者,以无漏智,除身三种一切邪业」。这三种邪业是杀盗淫,看到了、听到了,不要放在心上,放在心上你就被污染了。身的三种邪业,更不要放在口上。这是身的三种邪业。除身三种一切邪业,「住清净身业故」,你的身清净。这十善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这个念头都没有,正思惟。没有害人的念头,没有伤害众生的念头,蚊虫蚂蚁都不伤害牠,这个人修福。天天不知不觉在修福报,身体健康长寿。口四种过守住,清净口业,不妄语、不两舌,两舌是挑拨是非,绮语是花言巧语,恶口是说话粗鲁,说话很难听,都要避免。

 

下面意三业,不贪、不瞋、不痴。不但对世间法,对出世间法也不可以有贪瞋痴。我们是要断贪瞋痴,修戒定慧,如果是贪图佛法,那也是造恶业。如果拿到佛法,现在有,现在一般都商业化了。这个世界全盘商业化,在我们想像当中,这个世界会毁灭。为什么?诸位有没有想到,中国古人把商摆在最底,士农工商,为什么?商业摆在第一,地球上会有大灾难,今天这个世间正好商业摆在第一。商是人之必争,人要争,麻烦大了!争名、争利,样样都要跟人竞争。小孩从小在幼稚园念书,父母就教他要竞争,要拿第一名。甚至于幼稚园的小孩都希望那个分数比他好的人希望他早死,你要问为什么?我就拿第一了,有他我就第二、第三,就差这一点。你说起这种念头,不好!他将来长大了,不会孝顺父母、不会尊重师长,唯利是图。竞争提升,斗争;斗争提升,战争,现在战争是核武战争、生化战争,整个地球毁灭的战争。中国人有智慧,把商摆最下。无论你有多少钱、有多少财富,在公共集会当中,上首是读书人坐的,最下面是做生意买卖,他们坐在最下面,这是中国文化。

 

现在先生有问题了。古时候两种人受社会尊敬,普遍尊敬,只要听说你是干哪一行的,教书的是夫子,孔老夫子代表是教书的,就是今天讲从事于教育工作的,夫子,没有人不尊敬。因为他是读书人,他有智慧,遇到一切疑难杂症,都向他请教,社会被这些人教好了。这些人叫穷秀才,一生除了读书之外,他别的都不会。所以他一生教私塾,读书,会教小朋友。这个行业,教书不能收学费,孔老夫子没收学费,所以读书人不能收学费。出家人不能收供养,释迦牟尼佛接受供养只有四种,托钵,吃饭,供养一钵饭,这个可以接受;生病的时候需要医药,供养医药可以接受;穿的衣,衣穿破了换一件衣,可以接受;卧具,就是晚上睡觉铺在地上的,一块布垫在底下,只有这些可以接受,钱财不能接受。沙弥十戒里面就有不接受钱财,手上不要碰到钱财,把这个放下。现在不行,现在佛教也商业化了,教育也商业化了。商业现在是行政机构里头最重要的一环,教育最下面,颠倒了,这个颠倒可怕!今天社会为什么这么乱?用什么方法都治不好,什么原因?争名逐利已经变成每个人脑海里头头一个问题。他要什么?活着干什么?就是为这个,不为这个,我为什么?跟古人不一样。

 

学儒,为什么要学儒?孔子给我们答案,《论语》头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个学,学圣学贤,学圣贤,落实在生活上、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什么人?圣贤人。要落实,不分男女老少,不分行业,他是圣人。像善财五十三参一样,你看《华严经》,男女老少、各行各业统统是菩萨。他们过的什么生活?人生最高的享受,不亦悦乎,就是人生最高的享受。这人生最高的享受与做大官发大财没关系,穷秀才可以过圣贤生活,好人!来到世间干什么?学好人,学做好人。我们提倡的四好与这个很接近,一生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这就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没有人不赞叹你,没有人不欢喜你,你并没有地位,你也没有财富。

 

出家人接受供养,已经变成一种风俗,哪一个在家修行人见到出家人都要包个红包来供养,你不接受还不行。古时候是不可以的,戒律上不许可的,你这样做是犯戒,你叫出家人破戒,那个罪过很重,他不敢做。现在我们不能提倡这个,提倡这个,所有出家人都恨我。我们自己也接受,接受来干什么、做什么用?不能拿这个钱来改善我们生活,不可以。老师教给我,李炳南老居士教我学印光大师。印光大师得到这些信徒的供养,干什么?印经布施。一生就干一桩事情,印光大师没道场,他开了一个弘化社,就是印刷厂,书店。印光大师开书店,这个书店完全是布施的,十方供养都用来印经、印善书、印好书,劝人。我听李老师的话,接受的钱就做这一桩好事。那有灾难要不要去赈灾?要。印光大师有,有水灾、旱灾,哪个地方有灾难,从印经还多余下来,剩下来的钱拿去赈灾,赈灾余下来的印经,好!这方法太好了。

 

所以我这一年多来,这边校长找我,希望合办一个汉学院。学校没钱,钱从哪里来?得要靠我。我说可以,我在银行开一个基金会的户头,这个基金会完全用来帮助汉学院。汉学院再多余的,我们就拿来印经,印传统文化里面重要的典籍,可以流布给全世界。那大家就晓得,四书要流布、要流通,我讲的这几种东西,《金刚经》、《无量寿经》,《老子》、《庄子》,我们找最好的版本、最好的注解,大量流通。儒释道三本书,可以代表儒释道的,一定要读、要熟读。希望全世界人都读,为什么?建立共识,我们大家对于一切人事物都有正确的看法、有正确的想法。见解里头最大的错误就是战争、斗争,我们要从不竞争开始,希望大家从此以后我们都不竞争,我们都这样合作,共存共荣,没有哪个第一、第二、第三的,不搞这些东西。如何能把众生竞争这个不善的念头化解,社会才有救,国家才有救,世界才有救。

 

要提倡生活要节俭,能够吃得饱、穿得暖,房子坚固可以遮蔽风雨,可以了,很快乐了。知足常乐!我喜欢住小房子,为什么?整理很容易,一个小时就干干净净了。房子太大,院子太大,很可怜!我在美国住了不少年,我看到美国人的生活,美国的中国人,还是中国的学佛人,他们买的很大房子,院子都很大。每个星期,星期天一整天的时间割草,整理花园的树木花草,费一整天的时间去做园丁。有些学佛的我劝他,他觉悟了,我劝他干什么?种菜,院子那么大,种菜自己可以吃。他们接受的是种菜,这个好,有收获。种花,那个给别人欣赏,自己做园丁,种好花卉,邀朋友来欣赏,何苦?浪费自己的时间,什么好处没得到。所以大房子,不是人住房,房子住人,你要去为它服务。雇工人,价钱太高,人家工资是用钟点费来算的,一个小时多少钱,这雇不起,那只有自己来,很苦。我在美国买小房子,就是一个房间、一个客厅、一个小厨房,院子很小,房子价钱很便宜。这些生活上,我们要最便宜,就是最幸福、最快乐,没有压力。这些我们自己可以调节。

 

下面,四正业之后,「五正命者,以无漏智通除三业中五种邪命故」。这五种邪命,我们资料里头有,在九百八十一页,上面这一段,它都编号了,这一条是第一千八百八十六条,五种邪命。《大智度论》上说的,都有根据,《三藏法数》里面节录出来,出《大智度论》,「谓以此五种邪法,用求利养,而自活命。为比丘者,当深戒之。」这句话说得重,要深戒之。「梵语比丘,华言乞士」。出家人,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晚上住哪里?找一棵树,树下打坐,就是休息,时间四个小时,什么时候?中夜,晚上十点钟到二点钟,四个小时是你休息的时间。二点钟就要起来,就要行道了。通常行道,第一个是拜佛,礼拜,拜一个小时、二个小时,也有三、四个小时的,很多。如果拜一、二个小时,多半是教下的,他剩下的时间他读经,读经也是一、二个小时。念佛的人,他是一句佛号念到底,也是二点钟起床,十点钟休息。古时候人确实心地清净、身体健康,超过我们,我们现在要休息八个小时,出家人休息四个小时。

 

「诈现异相」,哪几种异相?第一条,「谓诸比丘违佛正教」,违是违背,「于世俗人前,诈现奇特之相」,为什么?「令其心生敬仰,而求利养」,目的是求利养,求别人对他恭敬,求别人对他供养,这叫邪命。这出家人不能不知道。今天利养已经成为风气,一定要学印光大师,十方来,还要利益十方。最殊胜的利益是讲经教学,除讲经教学之外就是印送经书、善书,印光大师一生就干这一桩事情。印经布施是救人法身慧命,讲经教学亦如是。世尊当年在世,他一生的事业是教学,从菩提树下起来之后就开始讲经教学。那一年佛三十岁,教学的工作是一辈子,到七十九岁过世,中国人讲虚岁,八十岁,七十九岁过世,讲经教学四十九年。佛的事业是教学,一辈子,没有听说他放过假。往生之后,弟子们才把老师这一生所说,就记忆当中,找阿难尊者,阿难有特异功能,记性好,听一遍一生不会忘记,有这种能力,请他复讲,把佛所讲的重新再讲一遍。五百阿罗汉作证,哪些人听?五百阿罗汉他们听,证明阿难所讲的没错,记录下来。有一个阿罗汉说,「阿难,这句话我有怀疑,好像佛不是这么说的」,就删掉,取信于后世,非常严格,这经书留下来。这是示现异相的,神通这一类东西。

 

第二种,「自说功能」,说自己的功德,说自己的大德大能。「谓诸比丘,以辩口利词,抑人扬己,自逞功能」。怎么样显示自己?批判别人,别人批判,批判倒了,大家相信,他就超越了。有,我见过,专门找出家人的麻烦,而都是大善知识,很有名气的人。进来之后,在自己信徒面前呵斥他、批评他。信徒就我们师父真了不起,你看,这某某人都比不上我们师父。我们见过。他也找过我,我回避,我知道。他对我还满尊重,我们见第一次面,第二次就回避不理了。

 

第三种,「占相吉凶:谓诸比丘」,你看即学异端,学看相,学算命,学看风水,讲吉凶祸福,这都叫邪命。

 

第四种,「高声现威:谓诸比丘,大语高声,诈现威仪」,总是比别人殊胜,别人不如他,意思在此地,这是邪命。

 

第五种,「说所得利」。在自己信徒面前,你看某个信徒供养多少,那个多少,大家要来比赛,你不能太少,太少不好意思。

 

这五种现象在现在很常看到。得来容易,消受不容易,为什么?如果要想到地狱果报,麻烦可大了!这套书《道德丛书》里头就写很多,真正知道因果报应,才晓得佛说的字字句句都是帮助我们的、都是救我们,不是害我们。我们一定要遵从,决定不能够求人利养。我们这个小道场,过年的时候,曾经有人红包包的是五十万。我们就问他,你是从事哪个行业的?不是企业家,你怎么有这么多钱?是借来的。我说你完全拿回去,一分钱不能收你的,你这分心就是圆满功德。赶快还人家,不如法。我们这样劝他,他得好处,我们也得好处。数目大的,一定要问问它的来处。还有借高利贷来的,为什么?为面子问题,这都是绝大的错误。必须要叫他了解,佛当年在世没有收过人家一分钱供养。我们已经是不得已而犯了这个规矩,怎么化解?印光大师教给我们消化,那就是一分一毫都要放在弘法利生上,这就对了。办学是弘法利生,尤其汉学非常重要,它是儒释道的根,没有汉学,儒释道将来都不能存在,所以要从根救起。我们现在找学生,学生没有钱读书怎么办?给全额奖学金,帮助他的学费、帮助他生活费用。他要真干,真正发心来拯救传统文化,把文字学学好、把三教主要经典学好,道家的《老子》、《庄子》,儒家的《四书》,佛法的《金刚经》跟《无量寿经》,这才能消化得了。学好了之后,自己将来出来讲经教学,一经通一切经通,有这几部经的基础,慢慢触类旁通。三教八大宗统统能够复兴,这对了。今天时间超过了一点,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净土大经科注(第四回) |第356集|视频MP3文字|jingkong老法师主讲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7月19日16:08:2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4505.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