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跟惠能大师学“放下”?-第758集
问:惠能大师教人“本来无一物”,但他的肉身却被后人供奉了一千多年,到今天世界各地的信徒都慕名去礼拜,因此供奉大师的禅寺,禅风依旧很盛。请问这是禅宗发扬光大一千多年不衰的原因吗?
答:禅宗衰了,不能跟从前比了。兴衰从什么地方看?从成就的人看。就像办学校一样,学校办得好或不好,不是学生多少,是看学生的成绩有多少,从这上看。
禅宗的成绩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现在在最近的一百年,参禅的,明心见性的没有了,这个话不是我说的,倓虚老法师讲的。早年在香港讲经,我跟他老人家没见过面,但是那个时候有录音带留下来,我在美国听到他在香港讲开示的录音带。
他老人家说过,他一生当中,他是九十多岁往生的,这天台宗的祖师。他说他这一生当中,见到参禅得定的有几个,不多;参禅开悟的,一个都没听说,更没见到过。这是说禅衰了,现在参禅得定都很不容易,不要说开悟。
他跟净土做个比较,净土宗念佛往生,预知时至的他见到很多,有站著往生的、坐著往生的,没有生病的,无疾而终的,他一生见到二十多个,听说的那就太多了。所以他老人家自己是念佛往生,也是坐著走的,很难得,这我们要知道。
禅宗的兴衰是看他的成就,不在乎留肉身,当然肉身是后人对他的景仰。但是惠能大师的确给我们做了一个最好的示范,就是说自性里面本来具足无量智慧、无量德能。跟佛在《华严经》上所讲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惠能大师为我们证明了。
“但以妄想分别执著而不能证得”,他怎么开悟的?他也没有念过书、也没参过学,只是在五祖会下最后离开的那天晚上,得到五祖跟他讲经。那我们想那么短的时间,不会超过两个小时,可是他一听,真的叫圆悟、顿悟。
为什么能够圆悟、顿悟?听了之后把妄想分别执著一下放下,这是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如果你能够现前把妄想分别执著也一下放下,你跟惠能大师没有两样。所以凡夫成佛实在讲一念之间,你不肯放下,这时间才算长,讲无量劫,是你不肯放下。
释迦牟尼佛当年在菩提树下也是一下放下,他学教、参访,在印度的宗教跟学术他都接触过、都去学过,学了十二年。菩提树下,把十二年所学的他统统放下,妄想分别执著一下放下,这明心见性。
所以,一个是有学放下,一个是没有学也放下,境界完全相同。这就真正说明,这个事情与学习多少没有关系,与认不认识字也没有关系,说明了放下就是。
我们学,一面学一面要放,不能执著;一面学一面执著,那叫世间佛法,不是出世间的佛法,这是世间佛法。世间佛法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这个道理一定要懂。学佛真正要有成就,是非放下不可。
问:请问这是惠能大师留惑润生还是自然现象,请老法师慈悲开示。
答:这个事情我们不必放在心上。我们只看作这是后人对他的景仰。常常想到惠能大师的顿修、顿悟,你想到这个对自己有利,勉励自己要学他老人家放下,对自己才真有好处。
想别的那就打妄想,看到他这些形象打妄想,我们就错了。不应该摆在这里,让我们生起这么多的妄念,应该让我们学习他的道风,他的学风、道风,这对自己有利益。
答香港参学同修(第85集)
2007/11/9
来源:净宗学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