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同佛,愿同佛,解同佛,行同佛-第873集
我们学会成立,编了一个新的《朝暮课诵》,我将课诵本念的经文,把早晨念的楞严咒、大悲十小咒,改做《无量寿经》四十八愿。原因在哪里?希望我们天天念四十八愿,天天依照阿弥陀佛的愿,我们也发四十八愿,你不发不行。
我要发四十八愿,跟阿弥陀佛的愿就相同,就相应了。蕅益大师说,只要具足信愿就决定往生;他老人家说得很好,生到西方世界品位高下,那是你持名功夫的浅深;持名功夫深,你生的品位高,持名功夫浅,你生的品位低;只要有信有愿就决定得生。
这就说明我们要想往生,一定要发愿,发了愿之后,要行。你发愿,愿不落实,你的愿是空愿,空愿不能感应。你要做,依行填愿,依行实践大愿。
有些愿,我们凡夫做不到,做不到怎么样?要有心,所谓是心有馀而力不足,这可以原谅的;心都没有了,这不可以的,这不能原谅的,所以一定要有愿心。四十八愿里,哪些条能做到的,要很认真、很努力去做;做不到的,心向往之,要与阿弥陀佛同心同愿。
晚课,我们将《弥陀经》、八十八佛、大回向文,改做《无量寿经》三十二到三十七品。为什么要这么改法?救我们现前的念佛同修。祖师大德常常教导我们持戒念佛,今天谁给你讲戒?正好这一段经文就是讲戒律,戒是行,它的内容是讲五戒十善,说得很详细。
五戒十善我们要落实,那是佛行,五戒十善做到究竟圆满就成佛;这叫根本戒,换句话说,所有一切戒善,都是从这个根本开出来的。我们初学的人抓到根本,一定要认真努力修学,要把它落实到我们自己的生活行为,这样子一来,我们的心同佛,愿同佛,解同佛,行同佛,哪有不往生的道理?蕅益大师讲得没错,具足信解你就决定得生,所以晓得这个事情重要。
大乘无量寿经(第42集)
1999/3/20
来源:净宗学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