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诵非常重要-第741集
“受持读诵”,“受”是完全接受,佛所说的理论、所教给我们的方法统统接受过来。“持”是保持,尽形寿依教奉行这叫保持。
“读诵”,实在讲就是亲近佛菩萨,我每天读诵,每天跟佛菩萨在一起。“读”是对著本子叫读,“诵”是背诵,念得很熟,不要经本也能念得一个字都不错。读诵是修行,你要是会用心,功德无量无边。初学的人用读诵的方法修根本智,根本智就是清淨心。
念经要老实念,这部经从头到尾念得不要太快,不要赶时间,也不要太慢,念得字字分明、句句清楚,口裡面念出来,耳朵听进去,用这个方法读经,读经就是摄心,大势至菩萨讲的“都摄六根”,我们用读经的方法来都摄六根。
读的时候不要求解义,不要想经裡的意思,不要去研究它、不要去分别它,读经的时候没有妄想、没有杂念,这样读经就是修定;读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就是修慧。
这个慧是根本智,《般若经》上讲的“般若无知”,无知就是根本智,修这个东西。所以它是戒定慧一次完成。如果我们读一个小时,恭恭敬敬念一个小时,就是一个小时修戒定慧,这叫真修行。
不能把它当作世间那些书来读,那就错了,那你三学没有。这是初学人一种读法,读到自己已经很熟可以背诵,这个心一定有相当程度的清淨。读多了,天天读,天天修清淨心,不要说时间多了,一天能修一个小时就非常难得,天天修,修个三年五载,他心、情绪都定了。
到这个时候,我们的读诵就进入到第二个阶段,第二个阶段读的时候,跟前面这个读不一样,前面读是修戒定慧,修根本智;根本智有了之后,我再读诵,我读诵是修后得智,后得智是什麽?无所不知。
怎麽修法?古大德教给我们,随文入观,要把经文裡面的境界,让我们自己的身心跟这个境界完全相结合,完全融化到经中的境界,这个就高了,变成什麽?经就是自己,自己就变成《无量寿经》。诸位想想,这个人哪有不往生的道理?
譬如我们举一个例子,四十八愿,四十八愿变成自己的本愿,不是阿弥陀佛的本愿。我们现在念的是阿弥陀佛的本愿,不是我们的愿!念久了之后,从自心裡面也发出来,跟他发的完全同样的愿、同样的解、同样的行,让我们的心愿解行跟阿弥陀佛完全相同,换句话说,这个时候自己实实在在讲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跟阿弥陀佛无二无别,这是第二种读诵的方法。
可是诸位要晓得,这是有次第的,一定是先求根本智,然后才能得到后得智;没有根本智的基础,心地不清淨、不真诚、不平等、不慈悲,是没有办法进入第二个阶段。所以读诵非常重要,读诵就是修行。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第285集)
1984/12
来源:净宗学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