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有不得,反求諸己-第95集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我們看到古往今來,許許多多做學問的人、修行人失敗了,不能成功,犯了這個毛病。那就是什麼?過失都是別人的,好處都是自己的,這就完了。這個想法、做法,給你說等覺菩薩都沒有,你要懂得這個道理。等覺菩薩天天找自己的毛病,改自己的毛病,為什麼?他沒成佛,他還有一品生相無明沒斷,那是他的毛病,那是他的過失。
中國人的遠祖是怎樣教導他的後裔(第2集) 2003/10/22
所以,中國古人常講,「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清涼大師講,只有大聖如佛,才沒有過失,除佛一人,哪個人沒有過失!你要說是你自己已經沒有過失,過失都是別人的,你永遠不會有進步,你永遠迷惑顛倒,這個事情麻煩!你這一念就是罪業,這個念頭不斷,你的罪業念念增長。
中國人的遠祖是怎樣教導他的後裔(第2集) 2003/10/22
在佛法,在中國,古聖先賢教誨當中,都不向外,都向內,古人教導我們,「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過失不在外面,在我自己。認真反省,發現自己過失那就叫開悟,這個人覺悟了。把過失改過來,這個人叫真正修行。修行是把過失改過來,知道過失是覺悟。《無量壽經》經題上講的覺,清淨、平等、覺。不知道自己過失是迷,迷,你不會改,覺就改了。覺而不改,你覺得不夠深度。如果真正覺悟,哪有不改的道理?沒有這個道理。你覺了的時候還不改,不是真的,是假的,沒覺悟。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762集) 2007/6/15
我只要把心態修正過來,跟諸佛菩薩一樣,你就看到世間沒有過失,你就入了佛境界,你就過菩薩的生活。哪有過?恢復到我們正常,正常是什麼?正常是清淨心,能大師告訴我們,「何期自性,本自清淨」,清淨心是你的正常的。
淨土大經解演義(第147集) 2010/9/24
過失在我一個人,不在別人,別人沒有過失,這是解決問題真正最好的方法。把過失都推給別人,永遠是沒完沒了,不是你這一生辛苦,你生生世世辛苦。到哪一輩子你覺悟了,你回頭了,過失是在我,不在別人,問題解決了。這是什麼道理?佛在經上講得很多,講得很清楚,「一切法從心想生」,誰的心想?自己的心想。所以要找自己,不能找別人。我的環境不是別人心想生的,是我自己心想生的。回頭是岸,一回頭就大徹大悟。
二〇一二淨土大經科註(第530集) 2013/12/6
菩薩法裡面,一切眾生沒有過失,《壇經》裡面講得好,「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過在哪裡?過是自己,我自己修養不夠,為什麼這六根接觸六塵境界,還會起心動念,還會分別執著?那就是我的過。為什麼諸佛菩薩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他能做到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他沒有過失。所以菩薩應化住九法界,隨緣而不攀緣。我們要想學佛成佛,要想學菩薩作菩薩,那你就真學。學什麼?學不見世間過。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127集) 2003/11/5
不見世間過要怎樣學法?把自己內心裡面的對立消除,絕對不跟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對立。對立是過惡的根源,這不是自然的法則,宇宙是和諧的,自然是和睦的,這一對立就違背了自性,違背了性德,那就叫造業。所以真正修行人,不是修別的,把自心裡面的對立、矛盾,把它修改過來、修正過來,把它消滅掉;不在外頭,在自己內心。所以「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句話,在佛門裡面講,這是真實懺悔的功夫,普賢行願第四條懺悔業障。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127集) 2003/11/5
蕅益大師講得好「境緣無好醜」,境是物質環境,緣是人事環境。人事、物質環境裡面都沒有好壞,都沒有善惡,也沒有是非,是非、善惡、好壞都是自己心裡頭的事情,六根接觸外面境界你自心裡頭起的反應。這個道理要參透,然後不管在什麼境界當中,你肯定都趨向心平氣和,具足這個條件才可以講修道。為什麼?不具備這個條件你想修道,這些東西在障礙你、在破壞你,你就修不成功。這些東西你搞清楚了,你把它放下,修道就沒有障礙。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1525集) 2006/3/19
所以逆境惡緣是善知識,使我們自己的學習不斷的再進步,自己確確實實得到法喜充滿。孟夫子所說的「反求諸己」。特別是在逆境惡緣當中,一定要回過頭來反省,過失肯定在自己這邊,不在別人,你才能成就自己的德行,成就自己的學問。
大方廣佛華嚴經(第824集) 2002/8/18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