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当中的戒律威仪|双溪小筑法会开示|第25集|悟道法师主讲

二O二O年雙溪小築護國息災繫念法會開示—生活當中的戒律威儀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十五集)  2020/12/5  台灣台北靈巖山寺雙溪小築  檔名:WD32-072-0025

play-sharp-fill

视频下载MP3下载

  諸位同修,及網路前的同修,我們午供就到此告一個段落。請放掌。

  我們做三時繫念,屬於唱念這個部分,誦經、念佛,唱念這部分,這部分在佛法戒定慧三學屬於定學。誦經就是修定,念佛、念咒都是修定,主要達到一心不亂,一心就是定。這個定,前面有個戒,所以三時繫念第一個讚叫戒定真香,這個也就是中峰國師給我們開示,佛法的修學離不開戒定慧三學這個基本的原則,因戒生定,因定開慧。戒,大家常常聽,戒其實具足講是戒律,戒是戒,律是律,律就是法律。這個法律就是開遮持犯,要明瞭每一條戒都有開遮持犯,就是處斷輕重,你這個持戒還是犯戒,犯得輕還是重,還是開戒,還是遮戒,是持戒還是犯戒,這個是屬於律的部分。律還有個儀,叫律儀。所以叫戒律、威儀,儀就是我們生活當中的點點滴滴各方面的。在儒家講叫禮,佛法叫戒,戒律。佛家講禮儀,戒律威儀。禮就是我們生活當中一些方方面面、點點滴滴的,待人處事接物方面,這些我們也要明瞭,要學習。

  我們念,如果沒有去學這方面,我們也不懂,我們只會念,在生活當中也不知道怎麼做。像《常禮舉要》,這就是屬於律儀的部分,《沙彌律儀》,這個《沙彌律儀要略增註》。這個在家居士,有居士的禮儀。這些禮儀我們也是要現代化、本土化,就是現在適用的,適用我們這個環境,基本的精神原則它是不變的。所以在威儀各方面,我們多學習。像《弟子規》講,人有事就不要去打擾他,他有事正在忙,這一條我們也是在戒律威儀裡面,就是你要看情況。所以我剛才講上廁所這個例子,上廁所,大家如果看到我匆匆忙忙的,臉色好像不太好看,就是內急。內急大家聽懂嗎?所以不是擺架子,不理大家,打招呼不回應,因為可能憋太久了,要趕快衝廁所。如果看到這種情況,這個就是《弟子規》講,《常禮舉要》講的,《沙彌律儀》講的,這個時候你看這個情況,就不用去問話。因為過去我常常碰到,我從來沒講過這些事情,今天也是有感而發。年紀大了,所以在大陸、在台灣,特別在大陸又特別多,有時候我都內急了,他就把我攔下來,「師父,請教一個問題」。你說這個時候我有心情回答他的問題嗎?想想,我都急得快急死了,你什麼問題我也聽不進去了,對不對?如果你看我很悠閒的,臉色很從容,這個時候就可以來問問題。不要看到我,就不管三七二十一把我攔下來,「師父,好不容易碰到你,我有個問題請教你」。你說這個時候,我實在要怎麼回答?說,對不起,我先上個廁所。所以這個方面,大家就是察顏觀色,看人家他的表情、他的動作,知道現在該怎麼做。所以這個都是在戒律威儀裡面,所以戒要涵蓋這些,生活上點點滴滴,穿衣吃飯,行住坐臥,待人處事接物,人情世故,統統在這裡面,這些都要學。

  所以我們有一些過去不對的,我們給它改過來,叫修行。修正一些錯誤的行為,身口意三業行為錯誤了,依照經典標準給它修正過來,這個叫修行。如果我們不懂得去修行,我們一個錯誤的習慣、行為,如果一個也沒改過來,你經念得再多,不代表你有進步,可能是退步。所以一定要配合戒定慧,戒定,你在念的時候是修定,生活當中你要有戒律威儀。所以念經念佛這個也有戒,叫定共戒;生活當中這些各方面叫律儀戒,這些大家都要明白。所以像蔡老師講的《群書治要》,《常禮舉要》這些都聽,這個對我們修行很有幫助。

  好,我們午齋時間到了。祝大家禪悅為食,法喜充滿。我們下午還是一點三十分第一時繫念。阿彌陀佛!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20年12月26日04:45:22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63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