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應篇精華節錄(五十四)—訕謗聖賢 侵凌道德 (第五十四集) 1999/11/8 新加坡淨宗學會(節錄自太上感應篇19-012-0126集) 檔名:29-512-0054
註解裡面給我們說得很清楚,『訕』是戲弄、侮辱;『謗』是毀謗。這裡舉出,它說「訕謗」有兩種人,一種人是愚痴,所以才造這個惡業;另外一種人,用現在的話說,喜歡出風頭,喜歡標新立異,在社會大眾當中興風作浪。如同《了凡四訓》裡面所說的,了凡先生在早年沒有接觸過佛法,也有這些毛病習氣。這兩種人所造的罪業極其深重,真的是愚昧無知。
什麼叫『聖』?什麼叫『賢』?這兩個字我們要認識清楚。聖的定義,說這個人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理事因果,他都清楚、都明瞭,這樣的人在中國稱之為「聖」,在西方稱之為「神」,佛教裡面稱之為「佛」,名稱雖然不一樣,意思都相當接近。明瞭而不夠徹底,這種人則稱之為「賢」,完全透徹明瞭,這稱「聖」,這些人是社會的導師,是一切眾生的模範,對他的戲弄、侮辱、毀謗,所造成的影響面非常廣大,非常的深遠,佛家講結罪,是從這個地方來說的。這在佛法裡面講,是斷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學佛的同修都知道,斷人的身命罪輕,斷人的慧命罪重。這個道理佛在經教裡面說得很多,我們千萬不能夠掉以輕心,以為對於聖賢、對於佛菩薩、對於善知識侮辱毀謗,這是小事。尤其是善知識,善知識他是現在住在世間,影響面極大。
佛菩薩教我們懺悔,懺除業障,什麼是業障?妄想分別執著、自私自利、貪瞋痴慢是業障。教我們回頭是岸,回過頭來依戒定慧,依佛菩薩的教誨。不肯回頭,我們所造作的是六道輪迴裡面的三惡道;回過頭來,至少是三善道。真正明瞭覺悟,一定要珍惜這一生希有難逢的因緣,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這才是真正聰明人,真正有智慧,不再迷戀六道輪迴。所以我們讀這兩句,看到很難過,我們自己做得不好,做得不好就是犯了這兩句。所以認真努力痛改前非,天天要改過。不要以為自己沒有過失,以為自己沒有過失是我們最大的過失,等覺菩薩還天天在改過,我們算什麼?所以天天找自己的過失。怎麼找法?第一個是讀經,用經教來檢點;第二個是看別人,看到別人過失,回過頭來想到我有沒有這個過失。不要去毀謗人,不要去批評人,回過頭想想自己,自己如果有,趕緊改;沒有,勉勵自己不要犯,所謂是「有則改之,無則嘉勉」。那一個造作過失的人,就是我們自己的善知識,沒有他,我們不能發現自己過失,所以他在表演,他在示現。對我來講,他是善友,他是善知識,我因他所以才能夠改過自新,才能夠回頭是岸,我怎麼可以去批評他?怎麼可以輕視他?所以要多想想,善財童子為什麼一生圓滿成就,我為什麼一生天天造作罪業,多想想。想清楚、想明白了,回過頭來,功夫才能夠得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