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論語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七O集) 2019/8/19 台灣 檔名:WD20-037-0270
諸位同學,大家好!我們繼續來學習雪廬老人的《論語講記》,〈鄉黨篇〉第十章。
【問人於他邦。再拜而送之。康子饋藥。拜而受之。曰。丘未達。不敢嘗。】
『問人於他邦,再拜而送之。』「這一段是講禮貌。從前作揖,有一揖、二揖等次數不同,恭而無禮則勞,過猶不及。從前不讀書不太懂禮,會行錯禮,但俗話說:禮多人不怪。問人,指國家之間的問人,對其他國家而言,但不是正式外交使臣,例如到鄰居問人事情也是問人。見面就必須有禮貌。」
「台灣人到美國,聽有人說台灣話,就想與他說話,這是天性本分所有,出自天性、人性,今日總教人不要天性、不要本性,可悲!但是如今的人不以禮相待,武人還不至於如此,所以吾恭敬武人。若在本地問人,來去只作一揖就可以了;若是到他邦就不行,或者其他邦國的人來問,就必須作兩揖,對客人特別一點。」
「念書必須照書上學,必須分出內外來,例如有人到蓮社作客,倒茶必須先敬客人,不要先給吾倒茶,否則人家會譏笑沒教育。」這是雪廬老人講,人家到蓮社,客人來,要先給客人倒茶,不可以給他先倒茶,如果給他先倒,會給人家看笑話,認為沒有受教育,不懂禮。
『康子饋藥,拜而受之,曰:丘未達,不敢嘗。』「這也是禮。康子是魯國大夫。饋,從食,送的是吃的東西,康子送孔子吃的藥。」
「凡人送東西,有時就得要,有時就得不要。例如人來求投一票」,求你投他一票,選舉,「送禮來,這個禮可以拒絕;或者有人來求我們去害人,這種送禮可以拒絕」。「除此以外,若聯絡感情,覺得交情淺,也必須留下禮物,使人好出門,第二天將這個禮物再配上小東西送回去,所以不接受也有禮。也有不能退的禮,又不願意收,可以多隔個十天半個月,另外備一份東西前往還禮。」「若交情深,還禮反而變糟,人家以為要與他絕交。」交情深,他送禮來不能還禮,不能還給他;還給他,他以為你要跟他斷絕往來了。
「你們以後去看病人,對普通人、熟人都有不同,夠交情的,第一次送禮就可以了,下次可以空手去,也可以商量。若沒有錢,不可問人家喜歡吃什麼東西,問了就必須送。交情泛泛,就不可以為他準備飲食,病人若勉強吃,病便增五分。生病怕吃,餓不出病來」,餓了不會出病,但亂吃東西,病就會增加。「可以送乳粉、罐頭等不及時吃的東西,不可做熟的食物」,不可做熟的,已經煮熟了這個食物。「萬別送藥」,千萬不要送藥給人,因為我們不懂得,不知道他的症狀,我們也不是醫生,就是不要送藥。「即使蜂蜜也會吃死人」,如果吃得不對,連蜂蜜都會吃死人,所以藥不能亂送。「若他需要的藥,送他可以」,如果這個病人,他自己指定要送他什麼藥,這個可以送他。「但是在今日之下,就成了密醫,要辦罪。」這個也是不能隨便送的。
「季康子饋藥,送禮,《禮記》上曾說,送刀、送土產、送活動物都有一定的禮節」,在《禮記》上有說過,「但是沒有送藥這一條」。「季康子送去」,送藥去,「孔子拜而受之」。「人送禮物來先供佛,再略食一點,禮就很周到了。」人家送禮物來,我們佛弟子先供佛,供完佛再吃一點,這個禮就很周到。「送來的東西必得嘗一嘗。孔子不吃藥,為了禮的緣故,丘未達」,未達就是不懂。「不是孔子不懂藥性。送吃的東西,依禮孔子必須嘗,但是送藥的禮我沒有見過,不知這個禮是如何,所以孔子不吃,不敢嘗,實在是孔子不吃。」
「吾今日看朱子《大學》的序,長一點學問。《大學》沒有分經傳,朱子把《大學》大解八塊,吾看了也不對。看誠意正心一段,按曾子說: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後人注解說﹕富貴之家,鬼闞其室。漢注就不如此注,因為這一段是注誠意,不誠意就不能如此。小人閒居為不善,見君子而后厭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如今的學佛人,若不能真心念佛,則像千目所視、千手所指。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以及準提菩薩為什麼要千手千眼?佛為什麼沒有千手千眼?並不是佛不如菩薩,而是佛光無障礙,化佛無數億,化菩薩眾亦無邊,我們都在佛的光明照耀中。今日之下,學佛人若胡來,心還不肯改,自有報應,我們不必與他爭,等著城隍廟那塊匾:你也來了吧!」
好,這章書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