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論語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六五集) 2019/8/14 台灣 檔名:WD20-037-0265
諸位同學,大家早上好!我們繼續來學習雪廬老人的《論語講記》,「鄉黨篇」第八章。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不食。色惡不食。臭惡不食。失飪不食。不時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醬不食。肉雖多。不使勝食氣。惟酒無量。不及亂。沽酒市脯不食。不撤薑食。不多食。祭於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語。寢不言。雖疏食菜羹必祭。必齊如也。席不正不坐。】
「鄉黨篇」第八章,這一章書雪廬老人解釋得很長,我們要分幾次來講。「鄉黨是記載孔子的飲食起居動作,注解多考據而少議論」,很多注解多數偏重在考據,就比較少有議論。「但是飲食起居必須合禮,只是與今日已經有所不同,「例如所住的就是今昔不同了。」住的房子,現代跟古代就不一樣了。「其次必須講衛生,人以不長病為原則。」孔子對飲食起居都是依禮,依衛生,避免生病為原則。這是講究衛生,所以這章書也是講究衛生。「今昔有差異,所以很難講。」但生活方式,現代跟古代差別很大,所以就不好講。「今天講到吃,更麻煩,有公有私,尤其是以公家的齋戒更麻煩,哪一種屬齋戒也說不明白。」這是現代,現代沒有這個禮,實在講,也很難講。但是我們懂得這個原則,依照這個原則來做就可以,不必在形式上去講求。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今日若選《論語》,選這一段就不行,因為今日之下還沒有制定禮,與從前不合,講考據是為著不錯,今日講《論語》是為了注重人格。」
「例如上次說齋必變食,以金鶚的《求古錄禮說》較為妥當,對於你們自己看,有幫助,應該像佛法的八關齋,愈簡單愈好。」
「從前朱注說」,朱子的注解說,「食不厭煩精細,愈好吃得愈好」,就愈好吃得愈好;「膾,肉愈切得仔細愈好」。這二句是指祭祀的時候,「古注都用過心」,古代的注解,注解這個《論語》,注解這一章書,古人都用過心來注解。「但不一定全對」,不一定全部都是對的。「所以漢宋互有爭議」,漢儒跟宋儒這個當中有爭議。「群言擾亂而已」,各說各的。「所以孟子說:盡信書,不如無書。從前是折衷於孔子,今日不知要折衷何許人?」從前孔子在,很多的不同說法,大家折衷於孔子,現在要以誰的標準來折衷?「今日之下還有人」,還是有聖賢人,「但是他們不願意出頭,連孔子也沒辦法」,孔子出來也不行。所以現在是亂世,亂到很嚴重的地步。在孔子那個時代也是天下很亂,「所以說子欲居九夷」,孔子說他想要到外國去。
『食饐而餲』,「首句有注解說是四意,有注解說是二意」,這章書第一句有的注解說是四種意思,有的注解說是二種意思,「吾採取二意的說法」,吾是雪廬老人,他採取二種意思的說法。「食、魚是兩件事,食,饐而餲;魚,餒而肉敗,這二者不食」,這二個就不吃了。這個饐就是食物壞了,食物腐壞變味道了,這就是饐。餲就是臭了,變味臭了,所以就不吃了。魚,餒而肉敗,這二者不食。變味,味道不對了,腐壞了,臭了,這些食物就不吃了。「有人引齊論,但是吾是齊人,卻未曾聽聞如此說。濟南從前為郯子舊的封地,後來被齊滅掉」,被齊國減掉,「所以濟南是齊地」,後來變成齊國的地。
「這件事也不離齋。」
「饐,朱注說:飯傷濕熱,飯濕不能吃,吃了受傷。又說,吃熱受傷,那稀飯、火鍋便都不能吃了嗎?魚餒,餒,壞了、敗了,不能吃。依這個說法不但講不通,若依這個說法,孔子的脾氣太大了,我們招待不了,所以不採取這個說法。孔子說,與其奢也寧儉,所以知道孔子一定不如此講究。」有的注解是這種說法,依照朱子的注解,飯濕不能吃,吃了受傷;又說吃熱也受傷,熱的也不能吃。那稀飯、火鍋都不能吃了嗎?雪廬老人的問辭,其實孔子沒有那麼講究。
「《集解》說,饐、餲都是有臭味,臭是氣,味是嘗,西菜重物質,中國菜講性,例如《藥性賦》說,有熱性、冷性,陰性、陽性,這些性都看不見,但不是沒有,例如薑是熱性,黃蓮的性最寒。再者講味,講氣,味是吃在口中酸甜等,氣是臊腥等聞於鼻的氣,臭豆腐是臭味而氣不臭,又如花香是聞的香,吃下去並不香。養氣的菜都是取氣,養血的便注重味。」
好,今天我們先講到這一段,下面『魚餒而肉敗,不食』,我們留在下一次再來學習。這一章書雪廬老人講得比較長,所以要分幾次來講。
好,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