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論語 悟道法師主講 (第二O四集) 2019/6/14 法國 檔名:WD20-037-0204
諸位同學,大家早上好!我們繼續來學習雪廬老人的《論語講記》,「述而篇」第三十五章。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子曰:君子坦蕩蕩』,「《集解》鄭玄曰:坦蕩蕩,寬廣貌。在《集釋》的考異中,蕩蕩有諸多說法。鄭玄注:如水的無邊、寬廣。坦,平坦,心平平正正,不高不低。蕩蕩是很寬廣,無事在心」。這是鄭玄(鄭康成)注解坦蕩蕩這一句的意思,是寬廣貌。蕩蕩就好像水無邊,好像我們看到大海,海水寬廣無邊。坦這個字就是平坦,心平平正正,不高不低;蕩蕩是很寬廣。平坦、寬廣,無事在心,這樣的心就是我們佛門講得大自在,沒有事在心裡,是多麼的舒暢、多麼的自在。這是講一個君子,他的心就是這樣的。
反過來,『小人長戚戚』,「戚戚,內心惆悵」。「這說的都是內心,不說外表。有人外表雖然笑,內心卻是惆悵」,心裡有事,不開心。「長,日久天常。長戚戚,多憂戚貌」,就是憂慮、惆悵。長,就是長時間都是這樣的,心裡都不開心,常常有憂戚的樣子。
「《集釋》發明的《反身錄》」,《論語集釋》,就是集釋《論語》的,採取歷朝歷代的各種注解、發明。他發明《反身錄》,《反身錄》「是清朝李二曲先生作的,學程朱理學,也研究佛學」。「李二曲學大程,比較寬和。因為他尊二程為聖,所以對佛法也必須評論一二句,不得已而為之。這個人真在心裡用功,有學問。」
「能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對得起大家就是不怍,如此就是坦蕩蕩,大家可以學這個。為什麼能如此呢?因為有慎獨的功夫,如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如此就能坦蕩蕩。」這是講慎獨的功夫,有這個功夫就能坦蕩蕩。
「說出可行的辦法了。」就是如何要做到坦蕩蕩?就是要慎獨。「要如何慎獨?《反身錄》說:名利之念,尤為喫緊」,雪廬老人講,「這句甚好」,《反身錄》這句話非常好。對名利之念要特別喫緊,不能讓名利之念升起來。「慎獨不是只有一條,名念、利念人人都有,上焉者為名,下焉者為利,顯然可見。有人雖然不為利,但是名心去不了。」的確有人不重視財力,財力就是我們現在講經濟,這是為財力。有人他不重財力,但是他名心去不掉。「若要虛名不得了」,這個也不得了。「蓮池大師參訪辯融大師,一生就是遵循不貪名圖利的教訓,因為一切的毛病都由好名而起。」「今日專講經濟」,現在人專門講經濟,都是把經濟擺在第一個,提倡這個。在今天,「要勸人去除利己已經很難了,不懂得百姓足,君孰與不足」。這個話我們現在人不懂,也不懂得知足,就是貪求無厭。全世界現在都是這樣,因此引起競爭、鬥爭、戰爭,災難根源都是從這裡發生的。
「名這一個字,你們若是沒有學佛,吾不勸你們。」雪廬老人講,名這個字,如果你是沒有學佛,他就不勸了。「三代以上逃名,三代以下唯恐不好名。」三代,夏商周三代。三代以上的這些古聖先賢不要名,逃避這個名,三代以下也是唯恐不好名。夏商周以後,這三代以下,大家唯恐不好名,把名看得很重。「五霸七雄」,春秋五霸、戰國七雄,為什麼?爭名奪利,結果「百姓倒霉」。「所以孟子說: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三代而下,因為大家趨利」,趨向名利,「恐怕大家不好名,好名者可以去千乘之國」,可以去大國家了。以前這個千乘就是一千輛兵車,這是大國,喜歡出名的就可以去大的國家。「不好名為聖人,聖人不但不要好名」,他不要人家讚歎他好名聲,聖人「也不怕惡名」,人家誹謗、侮辱,他也不怕。「所以佛家說:惡人害賢者」,惡人有意陷害賢人,「猶仰天而唾,唾不至天,還從己墮」。惡人去誹謗、辱罵、陷害賢人(這賢人指佛菩薩),猶如你自己向天吐痰,唾不至天,沒有唾到天上,再掉下來,還從己墮,掉在自己臉上。用這個來比喻惡人害賢人,就好比向天吐痰,不但吐不到天,反過來吐到自己。「聖人不怕惡名,惡名如仰天而唾,唾不到天,無損於人。」所以聖人他也不怕惡名。
「你們求往生,免於六道三途,必須避嫌」,這個嫌是譏嫌。「譏嫌是十種惱亂行之一」,這會惱亂,惱亂自己,也影響別人。「你們也不要名,人家給你名,不須要歡喜。萬不可求名,求名像是找個鉤子勾住自己,西方去不了,所以求名就不能往生。」這對念佛人來講,往生西方就產生障礙,這也是我們要排除的,排除這些障礙。
「若是不為名索利益,便能無愧」,就能無愧於心,不為名利。「從前人說,爺娘不親銀子親,利能支使人做一切事,所謂有錢能使鬼推磨。」「若不貪名圖利,便可以坦蕩自得」,不要名利,心裡坦坦蕩蕩、自自在在。這是講君子不為名利。「小人患得患失,瞞心昧己,所以終日不安。」這是我們要學習的地方,特別在現在這個時代,都是爭名逐利激烈的增長,如果我們在這個時代能夠放下名利,我們就能得到自在。這個都是我們現前的功課,要認真學習的地方。
好,這章書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