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论语 |第172集|MP3文字|悟道法师主讲

admin 每日论语评论阅读模式

每日論語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一七二集)  2019/5/13  常熟  檔名:WD20-037-0172

下载视频下载MP3

諸位同學,大家早上好!我們繼續來學習雪廬老人的《論語講記》。

昨天我們學習到「依於仁」,附錄一,依於仁,今天接著來學習「(體)志道」。這個是體、相、用,雪廬老人用佛經術語名詞來解釋志道這兩個字,志於道。

「道即本心。寂照湛然。真心初動。(因)生三細。謂之業相。(參《大乘起信論》)」這是首先先給我們講道,這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本心,也就是我們平常在佛經上看到自性。道它寂照湛然,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真心初動,真心不動,真心一動就生三細相,因是從三細,三細謂之業相,心有動了,就生了三細的業相。雪廬老人給我們介紹參考《大乘起信論》。

「今天再講據德,追本求源,如佛說四諦法,先講果後講因,苦是果,集是因,集合苦因而得苦果。」「若先講因,大家不信」,因為因種下去還沒看到果,所以講這個因大家不相信,「所以要先講果」,果大家都看到了。「這一章的講法,吾採用這個方法。」先講果,後講因。

「仁由德來,德自道來。」這個就先講果,再講因。「這個講法前無古人」,這個古人沒有這個講法,「必須學佛」,學了佛才知道用這個講法。「如孔子、顏子、曾子、子思因功夫到了,雖然沒有學佛,但是英雄識英雄,英雄所見略同。孔子就是佛,宋儒亂批評,對道、佛二教也虛妄解說,以為佛出世,道超世,儒世間。其實不然,佛法三段都有,孔子、老子也是如此。」佛有出世、有超世、有世間,三段都有,孔子、老子也是這樣。「他們不甚明白,吾也不甚明白,只因學佛六十餘年的功夫,與他人不同。」這是雪廬老人講,宋儒他們不是很明白,他自己也不是很明白,只是因為他學佛了,六十幾年的功夫,與其他的人不同,在佛法這上面下的功夫深。「昔日吾很狂,今日才知不行」,雪廬老人講年輕的時候也是很狂的,愈學愈知道不行,「文理還不懂,何況道?更不懂道了」。

「《起信論》,民國的內學院研究唯識,梅大士教吾學唯識念佛,內學院以為《起信論》是後人造的,不是馬鳴菩薩造。」這個是有很多人講,不承認《起信論》是馬鳴菩薩造。「《華嚴疏鈔》為唐人注解,不敢離《起信論》,也不敢毀謗、反對《起信論》。另外有人也以《楞嚴經》為偽經,毀謗這一經一論。」現代有人就是這樣毀謗,毀謗《楞嚴》、毀謗《起信論》。「國之將亡必有妖孽,佛家也出妖孽。」這是佛法的衰相,所以出了這些妖孽來毀謗經論。

「為什麼提《起信論》?想明白道、德,必得講起論。儒書說,性與天道,孔子罕言,因人們不懂,所以少說。仁怎麼從道德出來的?必須依佛家說的,吾採《起信論》的三細六粗。要緊在三細六粗,我們斷惑可斷六粗,三細在八地以前還不懂」,這三細相八地菩薩以前還不懂,「如何斷?這必須懂佛理,用功夫的人才知道,所以善導大師《四帖疏》的序今人就不懂」。

「道是真如本性,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不變樣就是性。靜靜不動才能照,寂才可照,寂和照這是一回事,如水靜才能照東西。」這個水完全平靜了,它才能照外面的景象。「古時候沒有鏡子,叫做鑑,從金從監」,左邊是金,右邊是監察的監,合起來就叫鑑。「銅盆裝水,照時看水。後來漸漸進化,冬天結冰,改進用銅鏡,若水起紋便不能照,必須靜止才能照,寂照湛然,真心就是如此。」真心它是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照同時。

「但是一念不覺而有無明,無明從何而來?就是一起念頭。禪宗觀心、參話頭,參話頭是後來的方法。凡是學佛,萬法一念不起才成功,一念不起是寂。冰也一念不起,但是冰不能照,所以必須能照,照則動,一動就不照了。才初動念頭時,性是善是惡?無所謂善惡。但已經動了,一動便有二動三動,真心初動叫業相,有了事情,什麼事?好壞沒說,這是第一相,這時仍是道。」最初那個動,它也沒有好壞、是非善惡。第一相這是道。

「(相)據德。動而不覺,有見則昏。昏生妄境。立覺復明,滅昏除妄,即行有所得。故《禮.大學》曰:在明明德。明德四目:動即是格物。覺即是致知。明即是誠意。得即是正心。」這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配上覺來解釋。

「先培智能。好學近乎智。」

「再看據德,德與道連著的。心一動,動而不覺,起了念頭,自己還不曉得,便有了見,這個見是昏而不明,如此就不寂照了。這是《起信論》講的,孔子都懂。一動就昏,第二步昏生妄境,因為見必須看東西,找對象,為境界相,這是三細。心最初一動時什麼也沒有,二動就昏,三動生妄境,幻化生出許多虛假的東西。這三層,八地以前不懂,為心念初動的三細,《起信論》說:無明為因生三細,一有境界相後,便境界為緣長六粗,就會造業受苦。我們都是業繫苦相,沒有不受苦的,孔子、顏子、曾子、子思等都沒有這些。」

「但是不怕念起,就怕覺遲,心動時只要一覺悟就行了。」「如果不覺便昏」,沒有覺悟過來就昏了,昏暗了,「就有見」。「一覺便不致於有見,就無妄境」,就沒有這些虛妄的境界。「這叫立覺復明,一動立時就覺悟,心仍然是光明的,也沒有見,也生不出妄境,沒有見、境二細。心要立時覺悟才光明,但是能永遠這麼覺嗎?不能,仍有見、境、六粗,一動便有二、三,三生萬物,參禪就是使心一念不起。」

「孔子的境界,心一動便能覺悟,使心保持光明。知道這明不能接繼」,不能接下去,不能繼續下去,「所以必須時時觀修」,也就是我們佛家常講的,要時時提起觀照的功夫。「孔子懂,心一動便覺而明,就要修,所以有修德。性不能修,天然的性」,自性、本性「沒有修的必要」。「修德以後,無見便不會生境界,虛幻妄境不會生出來,到此止住就是有所得,如《心經》說的無智亦無得。」

「立覺復明」,立刻覺悟就恢復光明。「有了得就不是昏德,成了明德,這就是《大學》說的在明明德。《六書精蘊》說,德,行道有得於心為德」,我們現在講心得。「行道就是修德,修道之謂教。心時時的修,不生妄境,便有所得了。這是說內在功夫。」

「朱子注解《大學》說,凡天下之物,莫不有理,須窮其理。事實上,理不在外,如何窮?格物、致知是二件事」,是兩件事,「格物是來了事,致知是覺知,所以《禮記.大學》說,在明明德。在明二字,就是修道,使心成為明」。

「明德有四條,叫明德四目,動了本性,一動叫格物,有了事情了。真心初動,致知為覺,覺便是知道了,一覺便是知道了。必須日久天長的修,使明能熟,觀修就是正心。所動的是心,所以必須觀修,妄念去除便是誠意。當迷惑顛倒去除了,這不是真誠嗎?」

「這四條,格物的時候還不行,若致知就已經不是昏德,是明德。若明德保持不住,只要觀修心正就行了。心不偏不邪,這必須誠意,誠意是天之道也,這是內在的功夫。誠之者,才是人之道也。這四層是明德的四目,明德是四目的綱。」

「講這一段有什麼用?這是先培知能,要行仁的事業,必須先有真知灼見,才有真能力,才能辦事,心壞如何能辦好事?這就是王陽明說的良知良能,在《中庸》說是三達德。據於德是智,由好學而來,好學近乎智。觀修、正心不是一天的功夫,意誠要無妄無惑。孔子無三細,不就是佛了嗎?這一篇,你們研究一個月,能講就不錯了,這是培養各人的智能。仁就是由道德而來。」

好,今天我們就學習到這裡。那下面還有游藝,「游於藝」,附錄一,後面講藝,藝術這個藝,我們明天再繼續來學習。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9年5月13日11:55:0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59793.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