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清净明诲章(第3集)jingkong老法师主讲

楞嚴經清淨明誨章  (第三集)  1993/2  台灣高雄元亨寺  檔名:07-004-0003

play-sharp-fill

视频下载MP3下载

請掀開經本,從經文的第三行看起:

【阿難。云何攝心。我名為戒。】

接著看經文:

【若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

交光大師的註解,註得很清楚,這個科判就是註解。這個四重戒,他老人家首先為我們說明,戒是定慧的前方便,也就是修定開慧的基礎;如果沒有淨戒,這個淨的標準,要依佛在本經所說的。我們學佛的同修,在此地是修念佛法門的佔多數,念佛為什麼不能得「一心不亂」?甚至於我們把這個標準,往下面再降一點,得「功夫成片」,念這麼多年的佛,功夫成片也沒有得到。參禪不能得禪定,學教不能得圓解,這個原因在什麼地方?我們在《傳記》裡面看到,古來的那些大德,無論出家、在家,似乎修學得這些境界,好像都不難,時間也不太長。利根的人,三年、五年就得到;鈍根的人,十年、八年成就的人很多。為什麼我們今天得不到?細細的去追究其原因,就不難明白,而是我們自己這個基礎的工作沒有做好。像蓋房子一樣,這個地基沒有打好,雖然拼命往上蓋,總是蓋不成功,這個道理就在此地。

尤其是現代人,學佛很時髦,不但在國內很時髦,現在國外也挺時髦。對於經論很喜歡,談到戒律就搖頭了,而且對戒律還有一重誤會。怎麼誤會的?總認為戒律是生活的規範,說到戒律就會想到這是三千年前古印度人的生活規範,不適合於我們現代人,因此我們把戒律就捨掉了。縱然留一點形式,也沒有認真去體察,當然更沒有認真去修行,這是我們念佛為什麼不能得功夫成片,參禪為什麼不能得禪定,這個根本的原因就在此地。

所以交光大師(註解是交光大師作的)一開端就給我們說出這是定慧的基礎,這個前方便就是基礎。通常說到戒律,總是「殺盜淫妄」,把不殺生擺在第一條,五戒它是第一,八戒它也是第一,菩薩戒它還是第一。由此可知,楞嚴會上佛為我們宣說四重戒,是把淫戒擺在第一,這個次第是「淫殺盜妄」。為什麼排列順序跟通常戒律不一樣?交光大師在此地也為我們說明了。諸佛菩薩接引一切眾生,是以「慈悲為本,方便為門」,我想這是許多同修都知道的。「慈悲為本」,不殺是真實的慈悲,所以將不殺生擺在第一條。本經的情形不一樣,這部經它的因緣很特殊,就是教起因緣跟其他經不一樣,是阿難啟請的,與阿難修學有著密切的關係,這個在本經第一卷裡面說得很詳細。《楞嚴經》怎麼來的,發起的因緣。

阿難,我們知道是釋迦牟尼佛的侍者,在佛諸大弟子當中,他是「多聞第一」,又是佛法的傳承之人。我們今天有緣讀到許多的佛經,這個經典都是阿難尊者集結流傳給後世,所以他對我們後世眾生的恩德,實在是非常之大。由於多聞,對於修行就疏忽掉了。諸位要曉得,佛法是解門、行門,阿難著重在解門,著重在經教,把真正修學疏忽了。這個行門修的是什麼?這一點無論在家、出家的同修都要搞清楚。佛法修學都是一個「定」字,無論是哪一個法門,哪一個宗派,統統修的是禪定。大家不要誤會,以為只有禪宗才修禪定,那其他的都不叫禪定了嗎?都是一樁事情,只是各宗各派用的名稱不一樣。禪宗叫定,淨土宗叫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就是禪定;教下裡面叫做止觀,天台宗有天台摩訶止觀,天台小止觀,賢首、華嚴宗有法界觀。這是名稱不一樣,其實都是修定。換句話講,統統修的是一心,一心就是定。

楞嚴會上我們看「二十五圓通章」,這二十五位菩薩代表著不同的宗派。雖然宗派不相同,方法不相同,他們所修的都叫做首楞嚴大定。這是明白告訴我們,佛法修學的中心是定,戒是幫助我們得定的重要手段。捨離戒而得定,絕對不可能;如果有可能,佛對戒律不必對我們這樣的強調,不必對我們如此嚴格的要求。可見得,它是修定唯一的真實基礎,我們不能不重視。阿難由於疏忽了修定,對於理論非常有興趣,天天在研教。於是這一次遇到摩登伽女,就遭了難,自己功夫不夠。如果自己有定有慧,摩登伽女的先梵天咒,就拘束不了阿難;是他自己定慧功夫不夠,所以遭這個難。

通常佛應供之後,都要說法的。世尊知道這個事情,在王宮裡面應供之後,來不及說法,趕緊回去幫助阿難解除他的困難。佛頂放光,光中化佛,化佛說出五會楞嚴神咒,佛派文殊師利菩薩,將楞嚴神咒帶到阿難那裡,把阿難救回來。於是阿難尊者這一下才真正覺悟,沒有修行!這是有解無行,沒用,不管事,這才要求真正修行。你真正修行,這個戒律當中,淫戒是第一。

所謂「一切眾生,皆以淫欲而正性命」。這是講六道裡面的眾生,你為什麼會在六道裡面投胎捨身受身?就是這個念頭沒有斷;換句話說,這一個念頭不斷,就出不了三界。諸位要記住,「我淫的事沒有」,事沒有不行,你有念頭就不行;粗的念頭沒有,有細的念頭也不行。

佛在經論上常說:「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淫欲是色。「五欲」裡面講的色,跟「五蘊」裡面講的色不一樣。五蘊的色是物質,整個物質用這個字來作代表;五欲裡面的色是指男女色。一切六道眾生,不能超越三界輪迴,佛跟我們說,決定是三惡道的時間長,三善道的時間短。經上有個譬喻:「頭出頭沒」,把三界比喻做苦海。「頭出」,從海底伸出頭來,呼吸一口新鮮空氣,這個時間短,再一個跟斗,又栽到下面去了;下面是三惡道,上面是人、天二道。這個比喻就是告訴我們,六道眾生在人天二道的時間很短,機會很少;在三惡道的時間很長,機會很多。原因在哪裡?貪著財色名食睡,貪著五欲六塵。

五欲裡面最嚴重的是色。所以佛在此地,第一個就把生死第一個因素,最主要的一個因素,為我們提出來了。教導我們,如果你真的想在這一生當中,要超越六道輪迴,那你就必須要遵守。念佛求生淨土,也不能離開這個原則;這個念頭不斷,你念佛的功夫再好,也不能往生。什麼原因?你有一條繩索綁在娑婆世界,這個繩索沒有解開,阿彌陀佛在招手接你,也去不了!這個地方有人拉著你,就是這個念頭、妄念在拉住你,使你不能往生,必須要把它斷得乾乾淨淨。

所以佛在此地一開端,就把生死根本說出來,『若諸世界,六道眾生』,這一句我們決定不能夠含糊籠統的看過。「諸世界」不只是我們娑婆世界;換句話說,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世界,只要有六道眾生,那個世界都是這個情形,都離不開這一個原則。『其心不淫』,心裡真的把淫欲的念頭斷乾淨了,沒有了,那他就『不隨其生死相續』。「生死相續」就是六道輪迴。換句話說,他「不隨」,就超越六道輪迴了。由此可知,只要這個念頭不斷,他就決定出不了三界,決定還要受生死相續。這是佛把這個真相,為我們一語道破。這個事實真相,曉得的人太少了,這是諸位一定要知道,這是把事實真相說出來了。再看底下經文:

【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

這個『汝』是叫著阿難,同時也是叫著我們。我們今天念佛,希望得到一心不亂,一心不亂叫做念佛三昧。實在講,功夫淺的、功夫成片都叫做念佛三昧,念佛三昧是總名稱。以功夫淺深來分,通常分為三等,最淺的是功夫成片,其次是事一心不亂,最高的是理一心不亂,這個統統叫做念佛三昧。我們也在修念佛三昧,修念佛三昧的目的何在?是要超越三界。『塵勞』是三界六道的代名詞。「塵」是污染。三界六道都污染我們的真心本性,所以用一個「塵」來做代表。勞是煩惱。我們曉得三界之內,充滿了見思煩惱;見思煩惱不斷,就出不了三界。我們曉得小乘阿羅漢超越三界了,《楞嚴經》上講他們的定功很深,到了九次第定。四禪八定是世間禪定,定功雖然很深,仍然出不了三界。一定要到第九定,第九定把見思煩惱斷掉了,超越三界了。也就是這裡講的「殺盜淫妄」,他連念頭都沒有了,真的這個妄想斷掉了,這樣才能夠超越三界。

如果『淫心不除,塵不可出』;換句話說,就是出不了六道輪迴。或許有同修要問:「這個事太難了!」是難。淨土宗講「帶業往生」,我這個念頭沒有斷,能不能往生?我在此地老實告訴諸位,斷有二種,一種叫滅斷,一種叫伏斷。伏是把它伏住,雖有這個念頭,它不起作用,伏住了。滅斷難,伏斷容易。這個經上講的是滅斷,為什麼?這個經不是專門對淨土宗講的。換句話說,修其他的法門要滅斷,才能出三界;修念佛法門,求生西方極樂世界,不滅斷也行,只要伏斷。伏斷就是用一句「阿彌陀佛」把這個念頭控制住,有人比喻叫「石頭壓草」。其他法門是斬草除根,那個當然是很徹底。淨宗不必斬草除根,用個石頭把草壓住就行了,看不見了,它不起作用,這樣就能往生,所以淨宗的成就比其他法門真的來的容易。

我們說老實話,這個境界,我們一生當中不容易成就。五欲六塵這個妄念,要斷念是真難。但是這一句佛號念的功夫得力,把這個妄念伏住,我想每一個人都能做得到,這是淨宗法門無比殊勝之處,古德講這個法門叫「萬修萬人去」,就是這個道理。

當然,我們明白事實的真相,努力在斷除這些煩惱,你斷得愈乾淨,當然愈殊勝。剛才講了,我們能把煩惱伏住,帶業往生,生凡聖同居土。如果我們能將煩惱斷掉,那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不是凡聖同居土了,是生到實報莊嚴土,這不一樣!修學其他法門,將這個妄念斷掉了,像經上講的真正清淨了,滅性亦無了,他的境界也才是方便有餘土的境界。我們淨宗要有這個境界,就到實報莊嚴土的境界,這是不能為比的。所以就顯示出淨宗修學真的是叫「易行道」,比起一切法門來說,容易、穩當、快速,一生圓滿成就。

底下一段,佛給我們說明,你要是不斷,不但不能出三界,必墮魔類,妖魔鬼怪。這一段經文就是講的妖魔鬼怪。

【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諸魔。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

『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淫,必落魔道。』「智」從哪裡得來的?當然決定不是真實的智慧,我們曉得真實智慧是從清淨心生的,是從真心本性裡面流露出來的,那是般若智慧。此地所講的智慧,就是佛法當中常說的「世智辯聰」,他有世間的聰明智慧。

『禪定現前』,這個「禪定」是世間禪定,如果修學的非常如法,那就是經上所講的「四禪八定」。這一種禪定現前的時候,我們一般世間人要是看到了,也會非常讚歎。譬如,他一入定,能夠十天、半個月不出定;甚至於定功更深的,一入定可以二、三個月才出定,那我們看到這種人,必然是佩服得五體投地,真有功夫,這是得禪定的。得禪定,能不能出三界?不見得。假如他有這個功夫,一心念佛求生淨土,決定成功,那個沒有問題的,決定得生。如果他不求生淨土,換句話說,他將來一定往生色界天、無色界天,不能出三界。如果他這個淫念不斷的話,他就墮到魔道去了,那就非常可惜了。

魔的特徵是什麼?我們用什麼方法來認識他是魔?前面跟諸位報告過,魔不怕,要緊的是你要認識他。你認識他,就不受他的害,他也障礙不了你;你要不認識他,你就上當了,你受他的害,他會障礙你。魔的特徵是「淫心不斷」,這就是魔,這決定不是佛。縱然打著佛的招牌,這個淫念淫行不斷,我們就知道,這是魔王出現了。

『上品魔王。』「上品」是定功深的。他也有定功,也有智慧,甚至於講經說法也頭頭是道,或許也有些神通,有定就有神通。這個神通,根據《楞嚴經》上所講的,有二種來源:一種是從禪定裡面生的,另外一種是魔附身。那個神通不是這個人的,魔附在他的身,於是這個人有神通;魔要是離開了,他這個通的能力完全失掉了。所以神通有這兩種。佛、菩薩決定不以神通做佛事,換句話說,不用這個方法來接引大眾。

『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諸魔,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這一些妖魔鬼怪,在我們現今這個社會裡面,《楞嚴經》上說得很清楚、很明白,所謂「邪師說法,如恆河沙」,就是指這個時代裡這些人很多。如果我們不認識他,學佛跟他去學,不會成就的。到最後,縱然你學的很好,也變成魔王、魔民、魔女了,那就太可惜了。他們自己稱說,他也是成佛了,也是成菩薩了,或者說他是什麼佛菩薩再來的。他的教戒當中,決定不禁止淫欲的念頭,甚至於還讚歎,那個麻煩就更大了。再看底下這一段:

【預辨佛魔教儀】

就是佛教給我們,你預先能夠辨別,哪個是佛,哪個是魔;換句話說,你都能認識清楚。請看經文:

【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熾盛世間。廣行貪淫。為善知識。令諸眾生。落愛見坑。失菩提路。】

『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熾盛世間,廣行貪淫,為善知識。』佛這個講得清楚,講得明白,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後,我們現在正是末法時期。佛的法運一萬二千年,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叫「正法」,是佛滅度後一千年,這個時候佛法非常純正,沒有變質。時間愈長,這個承傳就生了變化。所以到第二個一千年,佛法漸漸變質了,沒有那麼純了,叫「像法」;像是相似,還像個樣子,相似,不完全純了。到第三個一千年以後,叫「末法」。佛法愈傳愈模糊,大幅度的變質了,這叫末法時期,末法有一萬年。一萬年之後,佛法在這個世間完全消失掉了、沒有了,叫「滅法」。我們這個世間沒有佛法了,必須等另外一尊佛在我們這個世間又出世了,他講經說法,這個世間才會有佛法。

那麼下面一尊佛是誰?彌勒菩薩成佛。彌勒菩薩什麼時候成佛?《彌勒下生經》裡面,釋迦牟尼佛跟我們講得很清楚,以我們這個世間年月來計算,要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之後,彌勒菩薩才到我們這個世界來成佛。由此可知,這個世界有佛的時間很短,沒有佛的時間很長。

彌勒佛下來的年代怎麼個算法?諸位讀經就曉得,彌勒菩薩現在住在兜率天,兜率天彌勒內院就是菩薩修行的道場。兜率天人的壽命是四千歲,兜率天的一天是我們這個世間的四百年。大家一算就曉得了,一天是我們的四百年,一年也照三百六十五天計算,四千年這個數字一乘,就是彌勒菩薩到我們這個世間來示現成佛的年代,是這樣計算的,這個計算不會差誤的。

現在是釋迦牟尼佛末法時期,末法一萬年已經過了一千年了,現在是第二個一千年的開端;換句話說,末法還有九千年。佛在《無量壽經》、在《法滅盡經》裡面,為我們說出將來佛法統統都滅盡了,最後滅的是《無量壽經》。《無量壽經》最後滅,最先滅的一部經,就是我們現在講的這部《楞嚴經》。《楞嚴經》是最先滅,《無量壽經》是最後滅,佛法滅盡了,它住世還有一百年。由此可知,《無量壽經》的功德不可思議。

這是說佛滅度之後,末法就是指我們現代。現代這個社會,是『多此魔民,熾盛世間』。「熾」是形容詞,像火燒得非常的猛烈,這是比喻;「盛」是盛行在這個世間。

『廣行貪淫,為善知識』。在三、四十年之前還少見,偶爾聽到。現在無論是在國內、在國外,常常聽到,時時聽到。甚至於還有特別提倡雙修的,就是這個經上所講的:「他是真正的善知識嗎?」自命為善知識,佛不承認的。

如果不幸跟他們學,佛在此地告訴我們,『令諸眾生,落愛見坑,失菩提路』,這個就是受他的害。受害之人,多!我們也遇到了不少。有少數覺悟了,回頭了,這是幸運的;還有一些執迷不悟,那就難講了。後果不堪設想,真的是非常可怕的一樁事情,學佛不能不辨別清楚。再看下面經文: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斷心淫。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一決定。清淨明誨。】

佛叫著阿難,不但阿難尊者自己想,在這一生當中,在佛法裡面常說的「三摩地、奢摩他、禪那」。這三種定的名稱,古德在《楞嚴經》註解裡面講得很清楚,大多數古德有一個共同的說法,三摩地偏重在止。我們以天台止觀來講,偏重在止,止就是止息一切妄念。三摩偏重在觀。諸位要曉得,止裡面也有觀,觀裡面也有止,只是偏重不一樣。三摩偏重在觀。禪那是止觀並重,稱為禪那。首先我們要把一切妄念息掉,所以說的是三摩地。我們通常講斷煩惱,這個「斷」字就是「止」的意思。佛告訴我們要真正修定。我們念佛人要真正想修念佛三昧,也就是像《彌陀經》上講的一心不亂,那就一定要先斷心淫。不但事上不能有,念頭也不能有;有這個念頭,對於三昧就產生了障礙,你決定得不到。縱然世間禪定(四禪八定)現前,出世間的禪定(超越三界六道的這一種定功),你得不到。為什麼得不到?這個淫念障礙住了,這是必須要知道。這不僅是釋迦牟尼佛一個人這樣教導我們,你看佛再說:『是名如來,先佛世尊』;換句話說,釋迦牟尼佛以前,一切諸佛教化眾生,沒有第二個例子,統統是這個方法。下面這個詞句非常肯定,『第一決定清淨明誨』,「決定」是非常的肯定,清清淨淨、明明白白的教誨,必須要牢牢的記住,依教奉行。

底下佛再說明,確定我們修行成功與失敗,關鍵到底在哪裡?我們看經文:

【是故阿難。若不斷淫。修禪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飯。經百千劫。祇名熱砂。何以故。此非飯本。砂石成故。】

佛先舉一個比喻,比喻好懂,所以佛在大經裡面,常常用這個方法來啟發我們的智慧。為什麼說不斷淫欲,你的禪定就不能成就?這個比喻說:『如蒸砂石。』我們曉得,煮飯要用米才能夠煮成飯。你煮一鍋砂,一鍋細石頭,你想把它煮成一鍋飯,這是決定不可能的。所以佛講縱『經百千劫』,這是說煮的時間長。你煮得再長,還是熱砂,還是熱石頭,它決定不會變成米飯。這個比喻很容易懂得,為什麼?它不是米,米才是蒸成飯的根本,這個不是。同樣一個道理,大定是清淨心的成就,心不清淨怎麼能成就大定?

【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縱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輪轉三途。必不能出。如來涅槃。何路修證。】

『汝以淫身,求佛妙果。』這個就錯了,求佛的妙果是要清淨心。《無量壽經》經題上就明白為我們顯示,修行的綱領是「清淨平等覺」。這都是講真修的人,希望我這一生當中,真正成就的人。換句話說,我們在座的每一位同修,都是善根深厚之人,就像佛在《無量壽經》上所說的,無量劫來,曾經供養無量諸佛如來。如果沒有這樣深厚的善根,你今天不可能遇到第一法門;縱然遇到,你也不會生歡喜心,也不會信願受持。由此可知,聽到這個法門生歡喜心,一心想學,就是你無量劫的善根成熟。既然過去生中,這樣長的時間修學,為什麼沒有成就?現在讀這一段經文,我們才恍然大悟,我們這個淫欲的念頭沒斷,被它障礙了,所以沒有成就。這一生當中,把這個事實搞清楚了,搞明白了,我們一定要把這個障礙去掉;去掉這個障礙,在這一生當中決定成就,決定得生淨土。一生淨土,給諸位說,就是一生當中圓成佛道。不但這是我們自己的願望,也是十方一切諸佛對我們的期望。我們真能做到,才不辜負諸佛如來的恩德,不辜負諸佛如來的教導。所以一定要深深體會佛對我們教導的苦心,一定要依教奉行。

如果在因上錯了,『縱得妙悟,皆是淫根』。「妙悟」有沒有?有!確實有。「妙悟」從哪裡來的?一個是他修定。剛才講,他不是沒有定,他真的有定,世間禪定。他這個智慧比我們一般人高,我們一般人的智慧不如他。第二個原因是他多生多劫聞法的薰修。過去生生世世在佛法的薰修,這個善根成了妙悟。可惜煩惱的根沒有能夠斷盡,他學佛最後學成了魔,關鍵在此地。

『根本成淫,輪轉三途,必不能出,如來涅槃,何路修證。』「根本成淫」,就把佛法誤導了。這個誤導有二種,一種是有意的誤導,一種是無意的誤導。無論是有意跟無意,都要負因果的責任,自己耽誤了一生,這不能怪人,這是自作自受。誤導大眾,這個罪過不得了!眾生有緣遇到正法,他這一生明明能成就,你把他拉回來,依照你這個法門修學,最後還墮落三惡道,這個罪過就重了。所以說「必不能出」。所謂「以盲引盲,相牽入火坑」,火坑是比喻地獄。地獄很容易墮落,很難出頭。前面曾經跟諸位提到過,佛在《楞嚴經》上,為我們說明世間法的真相,給我們講「七趣」,而地獄這一道說得特別多,特別詳細。佛的用意就是給我們提出高度的警告,希望我們小心謹慎,決定不造地獄的罪業,這些是地獄罪業。

『如來涅槃』,簡單的說,就是證成佛果。『何路修證』,根本成淫了,決定不能成正果。這個是諸佛如來,第一清淨明誨,我們怎麼能夠不相信?怎麼能夠不牢牢記住,依教奉行?底下這個開示就更重要了,真正給我們提出嚴格的要求。

【必使淫機。身心俱斷。斷性亦無。於佛菩提。斯可希冀。】

這五句話,諸位同修一定要多念幾遍,牢牢的記住。這是佛對於這一生當中想圓成佛道的人,提出他的要求。「機」,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動機、念頭。不但身要斷,心也沒有,『身心俱斷』。如果真的達到了這個境界,我們念佛決定可以證得「事一心不亂」。如果達到『斷性亦無』這一句的境界,那就證得「理一心不亂」了;理一心不亂,往生西方是實報莊嚴土,上上品往生。我們縱然不能做到「斷性亦無」,一定要做到「身心俱斷」。

這個事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困難,原因在哪裡?原因是我們無始劫以來的煩惱習氣,我們學佛的人知道不好,很想把它斷除,偏偏斷不了,偏偏有這種意念現前。這就是無始劫的煩惱習氣在作祟,不是自己能力能控制得住的。但是它危害有這樣的深,怎麼辦?

佛教給我們淨宗念佛,第一個佛號不夾雜、不間斷,佛號有力量,能夠把這個煩惱伏住。何況這個大經裡常說:「我念彌陀,彌陀念我;我想彌陀,彌陀想我。」自自然然能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的加持,使我們無始劫的煩惱自然不生,這都是真心專念必然得到的感應。感應的大小,感應的明顯與否,是在自己的信願堅定懇切,一心要離開娑婆世界,一心求願往生淨土,那這個感應的力量就大了,就顯著了。能符合這個標準,『於佛菩提』我們就有希望了。『斯可希冀』就是有希望、有指望,用在淨宗裡頭,就是「決定得生」。至於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品位的高下,那是你自己修持功夫的淺深。所謂「功夫的淺深」,就是你清淨心的純度,心愈清淨,功夫就愈深,品位就愈高,這個事實是如此。

【如我此說。名為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波旬』是魔王的名字。假如我們親近一個善知識,善知識教導我們的跟佛在《楞嚴》上講的一樣,這是佛說的,這是佛教,這是佛門的善知識,我們可以親近他。假如他說不斷淫欲也可以成無上道,那這個跟佛講的就不一樣了;不斷淫欲也可以修行,這決定是魔說的,不是佛說的。所以末後教我們辨別什麼是佛、什麼是魔,從這個地方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把魔的特徵為我們說明了,這是第一段。

第二段「斷殺」。這個斷殺,不但靈性高的人不能殺,即使微細的小動物,蚊蟲、螞蟻都不可以殺;不但不能親手去殺,也不能勸別人殺。不單如此,看到別人殺生,要是生歡喜心,都是很大的過失。請看經文:

【阿難。又諸世界。六道眾生。其心不殺。則不隨其生死相續。】

『阿難,又諸世界六道眾生。』我們要把佛這句話看清楚,這不是我們這一個世界,是十方諸佛世界都不例外。

『其心不殺,則不隨其生死相續。』真的超越三界六道輪迴,確實不簡單!「殺盜淫妄」,這個四條都要清淨;三條清淨了,一條不清淨,都出不去,都成了妨礙。這才真正明瞭,我們無始劫修行,為什麼搞到今天還是這個樣子。換句話說,四條沒有全斷,斷一條、斷二條、斷三條,還剩一條,你都不能成功,必得四條斷得乾乾淨淨。

這個四條排列的順序,它的妨害力量有輕重的差別。縱然是輕,像前面這個妄語是輕,也必定造成不能成就的決定因素,所以不可以把它看輕。佛講這叫四重戒,真的一點都不錯。這是講殺生不能出三界,這個原因我們要多想想,細細的研究,佛給我們說的這個道理、這些事實。前面第一個「淫心」,是我們本身罪業的根源,諸位要曉,世間許多的罪業都從這裡生的。世間人常講「業障深重」,這是業障的根源。第二個「殺生」,殺生是冤家債主的根源。我們修行,有好多人障礙,好多事情阻撓,這是外面來的力量。為什麼有這麼多人障礙?冤親債主。冤親債主怎麼結下來的?殺生、吃肉,從這個地方結下很深的怨恨。我們凡夫疏忽了,佛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在現在社會裡面,我們也常常聽到、也常常遇到有冤鬼纏身。我在香港遇到,在台北遇到,在美國也遇到這種人。他為什麼找你,不找別人?他跟你有怨仇,他來報復的。像倓虛老法師在香港佛七當中,給我們講的這個開示。他這個錄音帶現在我們還保留,「高雄淨宗學會」就有倓老法師佛七開示的錄音帶。裡面就說了一個修禪的人,這個人是諦閑老法師的徒弟,倓虛法師也是諦老法師的法子(傳法的弟子);換句話說,就是倓老的師兄,參禪的功夫很不錯。

諦閑老法師是清朝末年天台宗的祖師,因為他是學教的,徒弟要學禪,他也不障礙,就把他送到禪宗的道場。當時中國禪宗第一道場,就是鎮江的江天寺,送他到這個地方去。《白蛇傳》裡的那個金山寺,也叫江天寺。因為這個寺是建在長江裡面一個島上,四面都是江水,所以叫江天寺。是中國民國初年,禪宗最興旺的一個道場。

他在禪堂裡面參學,住了十幾年,功夫用的很得力,被方丈老和尚賞識,把他提升到首座和尚。寺廟裡首座和尚的地位,僅次於方丈。做了首座和尚,他的煩惱起現行了;換句話說,這個定力就不夠了,因為皈依的徒弟多了,供養也多了,名利心生起來了,架子也大了。這個麻煩了,護法神走了。諸位要曉得,功夫得力的時候,有護法神保佑你。無論是出家、在家,只要真正如法修行,都有護法神保佑你。心不在道,護法神就走了。護法神一看,你變心了,退轉了,護法神就走了。護法神一走,冤家債主就找來了,他就著魔了。怎麼樣著魔?看到沒有人在,他就投江自殺。被人看到了,把他救活了。沒過幾天,他又去投江,幸好又被人救回來。

這時方丈老和尚就慌了,首座和尚常常鬧的要投江自殺,整個道場都受了很大的影響,搞的人心惶惶,大家修定都產生了障礙,這就不像話了。通知他的師父諦閑老和尚,趕緊把他帶回去。老和尚住在浙江溫州天台山,到了鎮江,把這個徒弟帶回來,一路平安無事,沒有特別的症狀。事後,我們能體會到,這是老和尚的威德護持他,使那個冤鬼不敢貼身。回到天台,因為他在佛門裡面曾經做過首座和尚,相當有地位,所以寺廟對他很禮遇,對他很優待,特別給他一間寮房。早殿他上不上都沒有關係,算是老修行了。

過了幾天,有一天早晨吃早飯的時候,還沒有看到他來。老和尚說:「睡覺睡到這個地步,就不像話了!」就叫廟裡查房去看看,怎麼還沒起來?查房去敲他的門,沒有人,也沒有聲音。就覺得奇怪,怎麼敲門沒有人答應?把門打開一看,房間裡沒有人。在房間的後面有個窗戶,窗戶打開了,一想大概從窗戶跳出去了,趕快回去報告老和尚。老和尚一聽,不好了!恐怕又出事了。因為天台山旁邊也有一條小河,雖然沒有長江那麼大,也能夠淹死人,他一定出事了。趕緊順著河邊分頭去找,走了半里多路,找到了,已經死了,屍首浮上來了,結果還是跳水死了。老和尚把屍首撈起來,叫幾個人抬到廟裡面給他辦後事,念念經給他超度,已經死了,沒有法子了。

從前他學了佛,執意要出家,太太不答應,結果他還是出家了,太太跳河自殺了,所以那個鬼就是他太太。原先他自己修行有功夫,有護法神保佑,這個冤鬼沒有辦法貼身。到他名利心一起,道心失掉了,護法神走開了,他的太太就找到他了。所以他兩次跳江,不是他自己的意思,他是被鬼附身,逼不得已,他糊裡糊塗的,原來是這麼一回事情。

他在沒有出家之前結過婚,有一個女兒,那個時候很小,父親出家了,母親自殺了,親戚撫養長大,女兒也嫁人了。正在這個時候,他的女兒哭哭啼啼的到廟裡來。諦閑法師看到她來了,說:「很好!正要找你,你的父親出事了」。

他的女兒哭哭啼啼的講:「昨天晚上做了一個夢,夢到爸爸媽媽今天去上任。」

老和尚一聽:「上什麼任?」

她說:「他們去做土地公去了,爸爸作土地公,媽媽作土地婆。」

諦閑法師一想,恍然大悟,他那個廟門口沒有多遠,有一個土地廟裡面塑了一個新的土地公,在那裡安位,原來是他們兩個,恍然大悟!

老和尚常講,學佛一輩子,參禪幾十年,到最後落到一個土地公。土地公是鬼道裡面的鬼神,就是鬼道裡面的村長、里長這麼一個地位。所以常常提醒大家,名利心一起就完了,就墮落了,非常可怕!落在鬼神道裡。他這個也是間接殺生,他的太太自殺,是為了他出家才自殺的,還是出不了這一條。出家不容易,家親眷屬要商量好;不商量好,不同意,那個麻煩就很大了。他真的有怨恨心,常常要找你麻煩,常常要拖你下水。這個就是被太太拖去當土地公了。

【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殺心不除。塵不可出。】

前面第一個是淫心,第二個是殺心,一定也要斷的乾乾淨淨。

【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殺。必落神道。上品之人。為大力鬼。中品則為飛行夜叉。諸鬼帥等。下品當為地行羅剎。】

『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殺,必落神道。上品之人,為大力鬼。』「大力鬼」就是鬼王。像我們中國人所拜的城隍,就是鬼道裡的縣市長;閻羅王等於鬼道裡面的總統,他是鬼王。上品的就變成這些了。『中品則為飛行夜叉,諸鬼帥等。』這是中品的。我們台灣也很多,許多鬼神廟裡什麼元帥、王爺公之類的,都是屬於這一類的,這是屬於中品的。『下品當為地行羅剎。』下品就變成地行羅剎了。

這些鬼也有幫助人的,也有害人的。總而言之,孔老夫子教給我們一個原則,「敬鬼神而遠之」,沒有錯!殺心不除,必落鬼神道。

佛講這個經是在三千年前,在印度說的,後世我們來做印證,果然沒錯!剛才我們講的諦閑法師這個徒弟,他倒不是有意做這個殺心,他也是無意的,讓他太太自殺了,這是很不好的一樁事情。

另外有一個很明顯的例子。這個故事是四十年前,我初學佛的時候,朱鏡宙老居士告訴我的。朱老居士對台灣佛教界貢獻很大,「台灣印經處」是他老人家創辦的,早年台北那邊有佛經,他們是第一家,最早提倡印經的。那個時候老居士已經七十歲了,他給我講了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是真的。他在年輕的時候,宣統三年,也就是民國前一年,他是溫州人,家住在鄉下,他是個書讀得很好的人。有一天,鄰村裡有一個在前清中過舉的舉人,家庭環境還不錯,是個獨生子。因此中了舉之後,沒有做官,很孝順,在家裡養他的父母。結了婚,有一個小孩,小孩很小。

有一天睡午覺,他作了一個夢,這個夢非常清楚。夢到有一個人敲他的門,他就起來去開門,來的人不認識,是個當差的,軍人打扮。送一封信給他,問他這裡有沒有某人。他一看這是自己的名字,他說:「沒錯。」那個人就說:「我們大將軍請你去一趟。」他一想,雖然是中了舉人,與官府沒有往來,武官更是一個都不認識。他說:「你是不是把名字搞錯了,也許是同名同姓的。」這個來的人不分青紅皂白,說:「既然名字對了,就請你上馬吧!」他牽了一匹馬來,硬要他上馬。他也沒有法子,就騎上這匹馬,感覺當中,這匹馬不是在地上走,好像在空中飛行一樣。

沒有多久,到了一個地方。那個地方有很多人在交頭接耳,好像在談論什麼大事情一樣。他就去打聽,這個將軍是誰?人家告訴他是岳飛。他一想,那不得了,岳飛是宋朝人,那我不是死了,我怎麼會跑到這兒來?他心想,我死不得,我上有老母、父親,下有妻子,小孩很小,我不能死。過了一會,岳飛就升帳召見他。他是個讀書人,歷史很熟悉,對於岳飛盡忠報國也非常的敬佩。岳飛一召見,就告訴他,他們準備北伐,討伐金兵,請他做文案的工作,就是文書、祕書這一類的工作,邀請他幫助。

他心裡一想,不行,我家裡父母年歲大了,太太很年輕,兒子很小,不能離開!岳飛就告訴他:「我們距離出兵還有三個月,我可以放你回去安家;三個月之後,我再派人來請你。」他被逼的也沒法子,就同意了,岳飛就把他送回來了,之後他也醒過來了。作了這麼一個夢,就跟他的父母說。他的父母說:「這是作夢,哪裡是真的!」但是他自己覺得這個夢跟平常作夢不一樣,平常作夢不會這麼清楚,這個夢就好像事實,清清楚楚,這不是普通的夢。所以他就相信三個月之後,岳飛一定派小鬼來接他。於是這三個月當中,就處理家務事,處理後事。

約定的時間到了,他通知很多親戚朋友,朱鏡宙老居士也參加了。朱老居士那時很年輕,他想活生生的一個人,又不生病,看你怎麼死法,就抱著很奇怪的心理去看。反正這個鄰村沒有多遠,只有幾里路,他也去看這個事情是不是真的。到那一天,他宴請賓客,也有好幾桌。吃完飯之後,看看時間差不多到了,他也梳洗整齊的,穿了乾淨衣服,在自己房間裡,把門窗都打開了,親戚朋友也都在他的房間裡,他躺在床上。沒有多久,他就告訴他的父親,說:「岳飛派來那個人在門口,我已經看到了。」別人看不到,他看到了。他的父親很不高興,在那裡罵,「我只有一個兒子,養老都靠他,怎麼可以叫他去」?到最後,還是他兒子自己說:「人總有一死,人死了能夠追隨岳飛,也算是一樁很光榮的事情,算了,讓我去吧!」他父親哼了一聲,說:「好吧!算了。」他的父親一答應,他就斷氣走了。過了三個月,武昌起義,革命就成功了。所以朱老居士講,我們人間在推翻滿清,鬼道半年前已經在開始打仗。

說到這個地方,岳飛果然念念盡忠報國,念念不忘去殺金兵。那個殺的念頭沒有斷,落在鬼道。他在鬼道的身分是中品,是鬼道裡面的將軍、元帥的身分地位。這就證明佛在經上講的一點都不錯,在我們這個世間,岳飛是民族英雄,功業永垂不朽,後人無不尊敬。為什麼不能生天?為什麼不能轉世作人,落在鬼道?讀了佛經才恍然大悟,他殺心沒斷,連三善道都產生了障礙。何況修行要超越輪迴,要圓證佛果,當然更不可能了!連三善道,人天善道都被它障礙住了。由此可知,殺心不除,真的很可怕。佛這一段的教訓,我們要記住,要認真的去奉行。

【彼諸鬼神。亦有徒眾。各各自謂。成無上道。】

鬼神的廟,在我們中國,從大陸到台灣,幾乎每一個鄉村角落都有。現在比較少了,從前每一個縣有城隍廟,每一個村里有土地廟,城外每一個地區有山神廟,我們世俗講福德正神;除這個之外,像王爺公這一類的,那就不勝枚舉,太多了!這是屬於鬼神。

除鬼神之外,還有天神。在中國還有特別受人祭祀的水神,水神就是我們講的龍王。像本省民間最崇敬的媽祖,媽祖是海龍王,水神裡面最大的。江河甚至於湖泊,都有龍王,我們在佛經裡面也讀得很多。這些確實都存在,他們也有威德,也受人間的祭祀。

我們對這些鬼神的態度,世間讀書人,孔老夫子為代表,教我們「敬而遠之」。「敬」就是在一定的時節祭祀他。「遠」是不能聽他的教導;換句話說,不可以跟他學,還是跟聖賢人學,不跟鬼神學,這就是遠。遠,不是不跟他往來,那就錯了!像初一、十五的祭祀、春秋祭祀,這是敬,一定要做到敬。

我們看《安士全書》,周安士居士的態度,那是我們學佛人對待鬼神的好榜樣。我們到鬼神廟,我們也燒香,也問訊。三寶弟子不要去拜鬼神,為什麼?他擔當不起。你拜他,他趕緊讓位,他不敢接受你的禮拜;問訊可以,給他問訊。周安士不但問訊,而且還給他說法,勸他皈依三寶,勸他斷除殺心。鬼神瞋恨心重,殺業很重,你得罪他,他會找你麻煩。勸他素食,不要接受葷腥的祭祀,勸他念佛求生淨土,這是佛弟子對待鬼神最好的態度,是我們應當要學習的。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9年5月12日12:44:5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59789.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