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解演义(第575集)视频MP3文字/jingkong老法师主讲

admin 净土大经解演义评论阅读模式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五七五集)  2011/9/3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9-0575

视频MP3点此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七百六十二面,我們從倒數第七行最後一句看起。這一段前面學過,它很重要,所以我們多說說。

「又《安樂集》依《法句經》曰:佛言,善知識者,能說深法,謂空、無相、無願,諸法平等,無業無報,無因無果,究竟如如,住於實際。然於畢竟空中,熾然建立一切法,是為善知識。」這一段是經文裡面「遇善知識難,聞法能行,此亦為難」。求學、求道、學佛,善知識就是老師,老師是我們一生學習的關鍵人物,他會影響我們一生,影響一輩子。所以古時候求老師是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他們一生最大的一樁事情。古代中國的家庭是大家庭,子弟很多,有幾十個人,所以家學就格外的重要。誰來主持教育下一代?大概都是祖父或者是曾祖父,他們到處去尋求善知識,找老師。老師第一個要有德行,第二個有學問,第三個還懂得教學的方法,這是好老師。聘請老師的禮節非常隆重,所以老師為了感謝學生家長知遇之恩,他會盡心盡力的來教學。經典裡面所講的老師,那真正是最高級的老師。

這個地方講,因為這個善知識能說深法,於空、無相、無願,這是大小乘裡面所說的大三空三昧,能證得大三空三昧的人,這不是平常人,這是聖人!能請到這個人來做老師,這是古時候家長們心目當中唯一希望的,能夠求到這樣的老師。這樣的老師他們的心量是諸法平等,諸法平等是菩薩,凡夫做不到!換句話說,見思煩惱斷了,塵沙煩惱也斷了,才能到這個境界,這個人他的功夫在阿羅漢、在辟支佛之上,真的不是普通人。「無業無報,無因無果,究竟如如,住於實際」,這個就更高了,這個四句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的人。誰是這樣的人?釋迦牟尼是這樣的人。這種人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了,這是大乘教裡的真善知識。這樣的老師真的是可遇不可求,在我們中國人講大聖人,堯舜禹湯他們能夠當得起。心地清淨平等,大公無私,真正能做到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他真能做到。作之君,是國家領導人;作之親,民之父母,他能夠領導這一國的人民走向幸福美滿的大道,作之親,他要讓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的向上提升。祖宗的教誨日新又新,佛法裡面所教導的勇猛精進,不斷的在求進步。還得作之師,要好好的教導人民,把人民的道德水平提高,素質提升,從凡夫提升到君子,從君子提升到賢人,由賢人提升到聖人,這是古時候理想的教育,理想的老師。所以家長,父母年輕,經驗不夠,所以這種責任都是祖父母、曾祖父母他們去尋求老師,來教導下一代。

「於畢竟空中,熾然建立一切法」,畢竟空是自性,我們淨宗講的常寂光,這就是他親證的境界,這是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佛菩薩大慈大悲,眾生有感,他一定有應。我們家的老人要求一個好老師,那種真誠心為家庭、為國家、為族群,為天下人類謀幸福,佛菩薩就有感應。我們心中真的在求,佛菩薩就應化出現在世間,應以什麼身得度,他就現什麼身。當然這裡最重要的就是建立一切法,像釋迦牟尼佛出現在世間,為我們建立三乘佛法,聲聞、緣覺、菩薩;給我們建立五乘佛法,五乘是人、天,人乘、天乘、聲聞、緣覺、菩薩。學佛從哪裡學起?從做人學起。人要學什麼?人要學道德仁義禮。這些東西不是理想,在我們中國五千年文化裡頭都實現過。三皇五帝,三皇以道治天下,道法自然,無為而治。他自己能夠契入這個境界,在中國傳統裡面講的明德、親民、止於至善,入這個境界。在佛法裡面講,就是入佛的境界。佛菩薩再來,可不可能?可能。佛菩薩無盡的慈悲,應以老師的身分出現,他就以老師身分示現在世間,給一般學校,那個時候的學校是私塾,給私塾老師做個好榜樣,菩薩老師。

三皇時代人心純樸,用現在的話來說,老實、聽話、真幹,所以居上位的人(領導人)無為而治。到五帝就差一等,五帝時候,我們講物質生活改善很多,人民心就不清淨了,沒有上古那麼清淨,上古是大同之治。五帝時候還不錯,雖比不上上古,也算是大同,堯舜禹湯,這是五帝時候,以德治天下。德是道的外顯,顯示在外面,一切精神物質現象,五種能量,這都是自然的。這五種能量就是仁義禮智信,依倫理、四維八德、因果感應教化眾生。道德遍宇宙,現在講太空、講萬物,它無所不在,佛法裡面所說的,唯心所現,唯識所變。道,因為人心浮動,道不能行了,則用德,五帝時候用德,就是仁義禮智信,五德,用這個治天下。差不多一千多年,我們中國人稱之為大同小康,出現過大同之治,歷史上記載堯舜的時代;小康之治,這是講的三代,夏商周這三代。

大同跟小康差別在哪裡?大同是沒有私心,我們這經上所說的,諸法平等,究竟如如。國家領導人是選出來的,不是人民選舉,帝王選舉,帝王沒有私心,在全國選最有德行的人、最有學問的人、最愛護人民的人,選他出來接班。堯選舜,舜選禹,大同之治,沒有私心。對於這個人觀察至少是二、三十年,這人真是個好人。堯選舜,差不多觀察三十多年,把兩個女兒嫁給他,九個兒子跟他做朋友,觀察他,他的德行是不是真的,是不是表裡一如。兒女向堯王報告真實不虛,然後才把位子讓給他。舜選禹都是這個樣子。禹也了不起,禹年歲大了,傳位找賢人,兒子賢慧,人民喜歡,大家推選王啟,是夏禹的兒子,所以他的位子傳給兒子。以後世世代代都是變成家天下了,禹之前天下為公,禹開始傳兒子、傳孫子,這樣一代傳下來。這個歷史差不多三千年。但是在夏商周這個三代,德,德教,推行得非常成功,所以歷史上稱之為小康之治。

這是說明中國古人重視教育,重視老師,就是善知識,求好老師教下一代,用的是道德,仁義禮智信。用它來修身,用它來齊家,用它來治國,用它來實行天下公平,這個平天下就是天下得到公平的意思。所以這是聖賢的政治,聖賢的教化。現在很多人都知道,文化是民族的靈魂,一個國家政權喪失不可怕,中國在歷代兩次喪失政權,元朝的時候,蒙古人統治中國;第二次是清朝,滿清人統治中國,但是文化存在,文化沒有失掉。所以蒙古跟滿清都被中國文化同化,變成一家人,從前是異族,以後變成一家人,漢滿蒙回藏變成一家人。所以教育是文化的生機,講到師道了,不教可不行。

所以老祖宗三千年之前,我們相信可以能夠推到四千年,四千五百年,黃帝。我們相信「建國君民,教學為先」這句話絕不是在三王之後提出來的,我們相信這兩句話是在上古時代祖宗提出來的。中國人是非常重視教育的一個族群,有教育的智慧、有教育的經驗、有教育的方法、有教育的效果,世代相傳,「建國君民,教學為先」。我們把它引申,創業齊家,現在這個企業規模很大,大企業員工幾萬人,創業齊家,教學為先;安身立命,教學為先;穩定和諧,教學為先;禮義之邦,教學為先;國豐民安,教學為先;長治久安,教學為先。我們看佛經上,看到極樂世界諸佛剎土,諸佛報土,教學為先,極樂世界也是教學為先。我們今天要求太平盛世,不是教學為先做不到!教學成敗關鍵在老師,老師是善知識,你說這個多重要。只要著重教學,著重教育,沒有一個事業不成功。如果是疏忽了教育,肯定出亂子,福報再大,他享受不久。在歷史上我們能看到,這不重視教育怎麼行?所以這段經,我想想我們還是要多講講,多在這個上面來討論、來研究。

所以建立,你看住畢竟空中建立一切法,這是什麼?大公無私。諸佛如來、法身菩薩他證得,大乘經教裡常說,「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他們契入這個境界,示現在世間幫助一切眾生離苦得樂。用什麼手段?用教學為先。苦從哪裡來的?苦從迷惑來的,你對於宇宙人生真相不知道,迷而不覺,所以他就生煩惱,他就造業、就受報,苦從這麼來的。解決苦之道呢?就是教育,幫助他覺悟,幫助他明瞭宇宙人生真相。釋迦牟尼佛教學四十九年,他教了什麼?這個大概總在三十多年前,有一個同學,好像也是過年時候,那個時候我住景美華藏圖書館,他夫妻兩個都非常有成就、非常優秀,他在輔仁大學教書,是教授。告訴我,他在學校利用課外的活動,找到一批學佛的學生,給他們開一門功課,《普賢菩薩行願品》。好!開這個課很難得。我也很有興致,我就問他一個問題,我說我就問你一個問題,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他講些什麼?你用一句話回答給我,不要囉嗦,一句話答覆我,四十九年講的是些什麼?他想了差不多五分鐘,說不出來,因為說一句話,不能多,他想不出來。最後他請教我,他說哪一句話?我說大乘經裡頭,《般若經》上說的一句話,「諸法實相」,你同不同意?他一想就點頭了。諸法實相,宇宙一切法的真相,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就是講這個東西。我們把事實真相了解,這就叫開悟,這就叫成佛。成佛不是成神、成仙,不是!成佛是你真正把宇宙人生真相明白了,佛陀,這是佛教裡最高的學位,你就拿到,好像博士學位,你就拿到了。所以佛法的教學沒有別的,就是把宇宙人生真相教給你。今天這個世界也在追求這個目標,哲學追求這個目標,科學也追求這個目標,搞了這個幾百年,都沒有找到。宇宙人生真相是什麼?他說不出來。說了很多,不能解決問題。釋迦牟尼佛就說這一句,就把問題給我們解決,真正不可思議,然後我們了解佛教是什麼。

今天社會問題出來了,地球問題也出來了,災難這麼頻繁,你要問什麼原因?給諸位說,我們把教學疏忽了,古聖先賢的教學沒有了,把中國傳統,這個文化傳統,曲解了、誤會了,認為那是古代的,跟不上時代了,應當要淘汰掉,不要了。佛法是迷信,是宗教、是迷信,也應該把它取消,不要了。而不知道佛法跟我們中國傳統文化儒釋道三家,都是諸法平等,究竟如如,人家都到這個境界,人家心地清淨平等,大徹大悟,所建立的這些法,與性德完全相應。你看中國老祖宗講的五倫,五倫是什麼?關係,人與人的關係,主要是講這個。父子關係、夫婦關係、君臣關係、長幼關係、朋友關係,講得多好!現在這五種關係都沒有了,都破裂了,所以社會亂了,家不家、國不國,人民可苦了,可可憐了。中國從上古到滿清,社會都能夠維持和諧、安穩、安定。現在亂世,整個社會混亂,傳統的教育丟掉了,佛法的教育丟掉了。我們很有幸看到近代二十年,這世界上有許多量子物理學家,他們最近發現,意念有非常大的能量,能夠改變物質。這個信息我們聽到很歡喜,為什麼?跟佛經上講的一樣,跟中國傳統儒釋道講的一樣,他們能用科學來證明。那我們就有理由相信,中國的儒釋道它不是宗教,它是什麼?肯定會被這些人認定,肯定儒釋道三家是高等哲學、是高等科學,它會從宗教裡脫胎換骨,搖身一變變成全世界最高的科學與哲學。能夠幫助社會恢復安定和平,能夠化解地球上這些災難。用什麼方法?還是教學為先。老祖宗的智慧不得了,沒有人能趕上,我們對老祖宗要有堅定的信心。老祖宗都是諸佛如來的化身,有堅定的信仰,肯定他們的教誨是至善,是大圓滿。

求善知識,下面《法句經》裡面有一些比喻,比喻得好。「善知識者,是汝父母,養育汝等菩提身故」。佛法裡常說,我們的身命得自於父母,父母養育之恩,這個恩德跟佛是平等的。淨業三福是大乘佛法菩薩修行成佛最高指導原則,第一句話就是「孝養父母」,第二句「奉事師長」,可以說孝親尊師是世出世間一切法成就的根本。不孝父母、不敬師長,世出世間法都不會成就,這是大根大本。你看此地也是頭一句用這個比喻,善知識是我們的父母,我們的法身慧命,菩提身就是法身慧命,得自於老師。身命得自於父母,慧命得自於老師,老師的恩德跟父母是平等的,怎麼可以不敬老師?現在聖教推行最大的麻煩,就是學生不信老師,這是最大的麻煩,再好的老師教,他不能接受。他為什麼不敬老師?他不敬父母,他不孝父母,所以一切災難的根、根源在這個地方。我們今天這個災難是受老天懲罰,天譴,什麼罪過?不孝、不敬,不孝父母、不敬師長,你就要受老天懲罰。

在古時候,如果不孝父母,這個人就是死罪。我知道在民國初年,刑法還有這一條,我那個時候小,我有這個印象,聽大人講的,叫親權處分,有這條法律。親權是你的父母,父母要是告到衙門去了,「我這個兒子不孝,你們把他處死。」立刻執行,沒有辯護的。為什麼?你的父母,哪個父母不愛護兒女?父母不要你,你沒有資格做人了。有這麼一條法律。這個法律什麼時候廢除的?民國二十幾年,應該就是中日戰爭的那個前後,我還記得,這條法律沒有了。那條法律是對的,不會錯!所以現在的法律跟古時候比一比,好像古時候法律太苛刻一點,不苛刻,古時候法律非常有道理,順應天道。我們現在講求人權,父母也不可以侵犯兒女的人權,換句話就是父母不能管,不能管兒女;老師不可以侵犯學生的人權,老師也不能管學生,這個問題嚴重了。人權帶給我們的災難,天災人禍,怎麼來的大家不知道,人權帶給我們的天災人禍,這有得受了。

所以中國傳統的教育實在是太好,尤其是周公定的這部法典叫《周禮》。《周禮》是什麼?用現在的話說,周朝的憲法,治國的大典。這部書我有,書架上放在那裡,從來沒看過。我的老師倒是叮嚀了幾遍,方東美先生,他希望我把這個書多看幾遍,他說你就知道,全世界的法典沒有能夠跟它相比的。他說如果周家後代子子孫孫都奉行這一部法典,依教奉行,不折不扣,他說現在還是周朝。就這麼好!這是方老師告訴我的。我對政治沒興趣,所以他介紹這個我沒看,他介紹佛法我都天天喜歡讀。佛法是他老人家介紹的,不是他介紹的,我不會走向佛門來。因為從小以為佛教是迷信、是宗教,不願意接觸。老師是正式課程當中教我的,他跟我講一部《哲學概論》,最後一個單元「佛經哲學」。我從這裡入門的,才知道佛門經典是大學問,經典好!這個路走的,你看讓我這一生,確實是他老人家說的,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這六十年過得真的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感謝老師,要沒有老師指導,我怎麼會有這麼幸福,怎麼會有這麼快樂!可能老早都不在人間了。老師這條路子指得正確,我們走對了。所以善知識是老師,老師跟父母一樣,養育我們法身慧命。

「善知識者,是汝眼目」,這一個人在五官上,眼睛最重要,沒有眼睛什麼都看不見。「能見一切善惡道故」,你有智慧,你才真正看出什麼是善、什麼是惡。祖宗、聖賢、佛菩薩雖然常常說,我們也能夠說得出來,與性德相應的是善,與性德相悖的是惡。性德是什麼?中國老祖宗告訴我們,要知道,說這個話的時候,佛教沒到中國來,「人性本善」,這是老祖宗說的、聖人說的。這個善不是善惡的善,善惡的善是第二義了,這是第一義,這個善是讚美的意思,也就是人性好極了,圓滿極了,一絲毫缺點都找不到。佛教人,我們學習終極的目標是什麼?「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佛的這句話跟我們中國老祖宗講本性本善是一個意思,說法不一樣,意思完全相同。中國老祖宗教人,人人都能成聖人,佛法是人人都能作佛。我們學佛的目的何在?成佛,不是幹別的,學佛就是成佛去也。我們中國老祖宗,成聖成賢,聖賢君子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三個學位,最高的學位聖人,第二個學位賢人,第三個學位君子,三個學位。佛教裡面也是三個學位,最高的學位佛陀,第二個學位菩薩,第三個學位阿羅漢,學位的名稱。人人可以成佛,應該成佛,也就是你受教育,應該拿到最高的學位,是這麼個意思,這個不能不知道。

所以善知識好比眼目,你才能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違背性德的那就是惡,這是善惡的惡,第二義了。第一義裡面,我們老祖宗告訴我們的,五倫、五常、四維、八德,善;佛門裡面講的十善,五戒、三皈是善。反過來十惡,十惡是惡,殺、盜、淫、妄,妄裡面有四種,妄語、兩舌、惡口、綺語,貪、瞋、痴,這是惡。你得認識,這個東西不是好事情,絕對帶給你災難。你要是幹殺盜淫妄,你要是幹貪瞋痴慢,你決定是有難,要遭難。你能夠反過來,不殺、不盜、不淫、不妄語;不兩舌,兩舌是挑撥是非;不綺語,綺語是花言巧語欺騙別人;不惡口,說話粗魯;不貪、不瞋、不痴,你決定帶來利益。第一個利益,身心健康,你自在快樂,帶給你家庭一定是幸福美滿,帶給社會安定和平,帶給國家長治久安,帶給天下的是太平、和諧,你得要認識。

那我們現在認不認識?我們會講,我們都懂得,沒做到,什麼原因?你不是真的認識,道聽塗說,你要是真認識的話,你就會真幹。所以是不是真的認識,就是看你做到多少成,你做到一成,你是一分認識;你做到十成,你有十分認識。你認識程度的淺深,是你表現在日常生活當中,他真做到了,認識哪有不幹的道理!這個標準是早年章嘉大師告訴我的,他老人家告訴我大乘佛法知難行易,知難行易是哲學的名詞。譬如十善、五戒、三皈,你懂得是真難,你要真正懂得,你就做到了,沒有做不到的。真正了解十善帶給我們有真實利益、真實智慧,他怎麼會不幹?哪有這種道理!帶給我們現實的、現前的,我常說,身心健康。世間人所求的智慧、福德、健康長壽,它統統可以給你帶來,帶給你家庭幸福美滿,這是很現實的事情,你什麼災難都遇不到。你出入有善神、有吉神保佑你,你不會遭難。你居住的地方風調雨順,所謂五穀豐登,沒有自然災害,也不會有盜匪來劫奪,不會的。為什麼?仁義道德的感化,這是多麼美好的世界。所以我們要相信,你有能力辨別是非、辨別善惡,你懂得取捨,這是善知識的教導。

下面說,「善知識者,是汝大船」,這是比喻,「運度汝等出生死海故」,這是講佛法。佛門裡面的善知識,諸佛菩薩,他能夠幫助我們脫離六道輪迴,生死苦海就是六道輪迴。真能,一點都不假,特別是這部經。「善知識者,是汝絙繩」,絙繩,古時候拴印紐的絲帶,這個東西很輕,也很好看,這個拉的力量很大、很堅固,「能挽汝等出生死故」。現在我們在長江黃河看不見了,從前帆船,沒有輪船的時候,抗戰時期,長江我走過,兩岸有拉縴的,那個縴繩是竹子編的,這個意思跟那個一樣,它能夠拉你出生死苦海。不過絙繩是絲織的,又柔軟、又美,它能夠帶你出生死故。由此可知,老師多重要,此地說的善知識,老師!你要遇不到好老師,你就不會成就。所以從前這個好老師,誰認識好老師,真的是有德行、有學問,父親還不行,還差一點,祖父、曾祖父,他們年歲大,經驗豐富,他們能夠找到真正有學問、有道德的人,請他來,到我們家學來教書。

請老師來的時候,禮節很隆重。家長帶著學生,通常是父母,但是老師,祖父或者曾祖父他聘請的,老師進學,他是家裡的家長、主人,親自接待。接待要行禮,什麼禮?大禮,三跪九叩首,對老師。家長對老師行三跪九叩首的禮,這是什麼?我把我家的後代子孫都付託給你了,請你要認真管教。所以這些兒孫,跟他學習的這些學生,能不聽話嗎?不敢!你看到父親對他三跪九叩首,祖父對他三跪九叩首,這還得了嗎?老師要不認真教學生,怎麼對得起家長,家長這樣隆重的禮節來接待,你能不認真嗎?所以我們看到古禮的時候,看到這一節就知道,中國五千年立國的精神,五千年來長治久安的道理,找到了。

在中國古代,讀書人都喜歡做官,做官也是個行業,三百六十行,喜歡這個行業。這個行業為什麼喜歡?這個行業很清高,待遇也不錯,工作很少,沒有事情辦。所以你看古代的官員常常帶著朋友、帶著酒菜,都到野外去遊玩,寫文章、作詩、填詞,為什麼?他沒有工作,沒有案子辦。為什麼?社會安定,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沒案子。所以做官是最輕鬆的、最快樂的,一個月有二、三個案件就很多了。所以都選擇這個行業,把書念好、道德學好,去參加考試。你看看《四庫全書》集部,一半以上都是這些人寫的文章,寫的詩詞,他有閒情逸致,每天遊山玩水,跟老百姓坐起來聊聊天,了解老百姓的心情,幫助他怎麼樣改善人民的生活、人民的疾苦。哪像現在!現在三百六十行,最辛苦是做官的。

陸克文,澳洲,就任澳洲總理,邀請我去訪問。我到他辦公廳裡面去看看,他端著濃咖啡招待我,告訴我一天至少要喝五杯,我說怎麼了?提精神。我就跟他開玩笑,我說現在這個社會,幹你這一行的人最辛苦,幹我這一行的人最快樂,我們是好朋友。他說確實是如此。所以現在我們決定不選這個行業,為什麼?太累了、太操心了,而且事情未必能做好。我在跟章嘉大師那個時候,大師就跟我講了好幾次,你可別去做官。那個時候我二十六歲,我問他為什麼?他說你去做官,一定是個清官、好官,你的部下都出了問題,你怎麼辦?我這一想,真的害怕,部下出了問題,你要負責任,你用人不當,那就是罪孽。我說那怎麼辦?我這個行業是老師指定的,他教我,你一個人在台灣,沒有任何牽掛。我說是的。出家,學釋迦牟尼佛。我這條路是他指點的。釋迦牟尼佛一生教學。

他老人家指定我看的書,第一本書,那時候剛剛跟佛教接觸,也很難得,我認識第一個出家人就是他,特別有緣分,他對我非常好,每個禮拜至少給我一個小時,我們一個星期見一次面,我佛學的基礎是他老人家奠定的。如果沒有這個基礎,到台中去學經教也不行,這個基礎非常重要。第一本書教我看《釋迦譜》、《釋迦方志》,那個時候沒這個書,《大藏經》裡頭有,到寺廟裡面去抄經,《大藏經》是不能借出來的,好在它分量不多。這一看曉得,釋迦牟尼佛不是宗教,他是教育,用我們現在的話來說,釋迦牟尼佛是什麼樣的身分?是一個多元文化社會教育家,我們現在一定是這樣看法,社會教育家。他一生的行持,就是行誼,是多元文化社會教育的義務工作者。老人家一生教學,為什麼叫多元文化?他不分國籍、不分種族、不分宗教,只要你來學,他都肯教,又不收學費,所以是一個義務的教育工作者。他生活很簡單,日中一食、樹下一宿,財產三衣一缽,什麼都沒有,一生沒有建道場。建道場很辛苦,要去經營,沒有道場多自在,遊化在人間,居無定所,天天換地方,多瀟灑,多自在!我讀了這個書,我感謝老師,我認識了釋迦牟尼佛,這個生活很好,我很喜歡,這一生學釋迦牟尼佛。

我也是六十年遊化在人間,哪裡有緣哪裡去,也走遍了全世界,跟大家結法緣。現在遇到些災難,這都是緣分,我們相信佛菩薩安排的,安排我到澳洲,在澳洲跟學校結了緣,跟三所大學,布里斯本的格里菲斯大學、昆士蘭大學,圖文巴的南昆士蘭大學,跟他們結上緣了。代表學校去參加聯合國的和平會議,我參加了十幾次,對這個世界一般狀況有一點了解了。今天社會出了問題,問題的根源在哪裡?我們把聖賢教育丟了,所有問題的根就是教育出了問題,今天能把教育問題解決,社會就安定,什麼問題都解決了。這個教育要傳統教育,現在教育不行,解決不了問題,它製造問題,它不是解決問題,製造問題。所以我們要回去找老祖宗,中國古諺語有一句話,我們遇到困難、遇到麻煩、遇到災難了,怎麼辦,找誰?找老祖宗。就像小孩,你看三、四歲的小孩,他遇到困難,他找誰?找他爸爸媽媽。我們今天遇到困難,找老祖宗就對了。老祖宗的智慧,老祖宗的方法,老祖宗的經驗,老祖宗的效果都記載在經書上,你把這個東西找來,肯定能解決。

老祖宗還有非常簡單扼要的方法,幫助我們救急難,這是我們更要重視的。唐太宗搞了一套《群書治要》,救急難的。現在這個社會的災難比那個時候不知道要重多少倍,他那套書分量就太多,我們現在救急的時候,在他那裡面擷取精華。我找了一批老師,叫他們在裡面去節錄,節錄多少?三百六十句,一年三百六十天,一天一句。今年年底可以搞成功。節錄出來,我要求老師給我注音、註解,翻成白話文,翻成外國文字,向全世界流通。《群書治要三六0》,書名字用這個,《群書治要三六0》。確實有許多國家領導人等著看這部書。這個書搞出來之後,要大量流通,印成小冊子裝在口袋裡。我交代這些老師,不是這一次就完了,每一年做一本,做多少本?做十本,一年做一本,沒有相同的。在這裡是第一冊,然後第二冊,一共十冊圓滿,我用這個方法來帶動大家學習《群書治要》,這個對於社會有非常大的幫助!

佛經,我們就專門用這一部,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經是夏蓮居老居士會集本,註解是黃念祖老居士會集本。他這個註解是會集的,這個裡面用的材料,經典,佛教的經典八十三種,古來祖師大德的註疏一百零一種,日本跟韓國淨土宗祖師的註疏九種,總共是一百九十三種。你看我們今天念的這一段是《法句經》的,這是經典裡面選擇出來的,來註解的。註解什麼?註解善知識,什麼叫善知識,善知識對我們有什麼關係。這經上講得好!你看註解善知識的是《安樂集》、《法句經》、《法華經妙莊嚴王品》,下面《圓覺經》,還再講《圓覺經大疏》,這裡面都講到善知識的,會集在一起。所以讀這一本書,你就讀了八十三部經典,一百零一種祖師的開示,還有九種是外國祖師大德對這個經典的解釋。它是集註,註解的集大成,這太好了!我愈看愈歡喜,不能不講。

我跟黃念老志同道合,當年在一起的時候,在國內只有他講這部經,在海外也只有我一個講這部經,我們兩個碰到了,無量的歡喜,沒有人講,就兩個人講。他註這部書,年歲大了,身體不好,吃過太多的苦頭,身體不好,帶著病,一身病,把這個著作完成。我到北京,到他家裡去看他,這邊還有照片,在他家裡面看到他那個小房間裡頭堆的這些參考書,我非常驚訝!我問他,你從哪裡找得來的?那個時候我想送他一套《大藏經》,他說我沒地方放,我看了確實是沒地方放。但是這些參考資料,就剛才講的八十三部經典,一百零一種祖師大德的註疏,這相當大的分量,不容易找到!我說這是三寶加持,祖宗之德,在那個環境裡能找到這麼多的資料。

而且非常難得,他把這麼多的資料,有關於解釋這部經典一字一句的他都抄下來,都抄在一起,六年時間完成的。三年完成初稿,六年寫成這個定本。我很感動,佩服得五體投地,我要不講,辜負他老人家晚年的一番心血。我講這個註解,報答知遇之恩,我們真正是志同道合。我們肯定會集本是《無量壽經》最完備的一個本子,我來講這個註解,詳詳細細講,肯定黃念祖老居士用的這些材料真實不虛。那講一遍,大概要一千二百個小時,這是一個大的課程,一年講一部,一天講四個小時,要講三百天。愈講愈歡喜,愈講愈自在!人家說我累,愈講愈輕鬆,不講就累了,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不講經就打妄想,打妄想最累人、最傷人。所以每天我讀經四個小時,講經四個小時,快樂無比。這是方老師當年所說的,人生最高的享受,這一生沒有空過、沒有白過,這一生過得非常的充實、非常的圓滿。

「該經復云」,下面還是《法句經》裡的話,「一切眾生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翻成中國話就是無上菩提,一切眾生要想證得無上菩提,無上菩提是成佛,「當親近善知識,請問法要」,這特別留意這句話,你要想成就,你不能不親近善知識,你要請善知識教導你。沒有善知識的指點,自己要想去摸索,太困難,非常容易摸到岔路上,摸到彎路上,那太容易了。所以善知識的指點太重要,沒有親近善知識,怎麼可能成就?這是我們中國自古以來所說的師承,你是繼承哪一個老師的,沒有師承,閉門造車,很少有成就。「又《法華經妙莊嚴王品》曰:善知識者是大因緣,所謂化導令得見佛,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這引用《法華經》上說的,為什麼要親近善知識?善知識是大因緣。

我感到我很幸運,年輕的時候愛好哲學,找到方老師。那個時候我在台灣生活非常困難,讀書要繳學費,我連自己生活都要靠自己,自己做一個小工,收入非常微薄,僅僅夠自己糊口,哪有能力去讀書?聽說台灣有這位大德,是當代的哲學家,台灣大學的教授,我是毛遂自薦,寫一封信給他,我自己寫了一篇文章附在信裡頭寄給他看,目的希望能到學校旁聽他的課程。一個星期之後,老師真的回信給我,約我到他家裡去見面。星期天我就去了,去的時候問我學歷。我說我初中畢業,高中念了半年。他說你有沒有騙我?我說我想親近老師,跟老師學習,我不敢騙老師。他說你寫的信,寫的文章,我們台灣大學的學生寫不出來。我說這一點,我雖然抗戰時期失學三、四年,但是我喜歡讀書,書本沒有丟掉,喜歡讀書。

我寫給他的信,毛筆工楷,端端正正,這是什麼?表示自己的敬意,尊師重道。如果我要像現在人寫的這種信很潦草,老師就丟到字紙簍去,就不理會你了。可見得在那個時候,像我這樣虔誠的這麼一個人的話,不太容易遇到,所以約我見面。我把我的目的向老師報告,老師就告訴我(這是六十年前的事情),他說現在的學校,先生不像先生,學生不像學生,他說你要到學校去旁聽,你會大失所望。這幾句話對我來說是涼水澆頭,希望沒有了。所以當時的表情一定是很沮喪、很難過。老師停了五、六分鐘,我們都在沉默當中,最後老師說,這樣好了,你每個星期天到我家裡來,我給你上兩個鐘點課。這是我求之不得,為什麼?不耽誤我工作的時間,每個星期天兩個小時,上課在他家裡,在他小客廳,小圓桌上,我們就是一對一的上課,我是這樣學出來的。

給我講了一部哲學概論,從西方哲學講到中國,最後講到印度,印度最後講到佛經哲學,最後的一個單元。把我對於佛教那種誤會完全掃除,原先我們以為佛教是宗教、是迷信,而且什麼?多神教,多神教在宗教裡頭是低級宗教,高級宗教只有一個神,唯一的真神,什麼神都拜的話,這是低級宗教。你看這個觀念錯了,錯到哪裡去了!所以老師那時候說,你不知道,你太年輕,你不認識。這個單元學完之後,我們對佛教的概念完全刷新了,知道這個裡頭是大學問。他給我介紹,「釋迦牟尼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他這樣介紹給我,「佛經哲學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後面還說了一句,「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這個話很中聽,人生最高的享受是學佛,那我得試試看,我從這裡入門的。

以後我出家了,我去看老師,老師一看到我,「你真幹了?」我說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怎麼可以不幹!我出家,實在講沒有一個人是贊成的。我的長官不贊成,我還有好多老師,抗戰時期的老師,他在台灣看到我,不贊成,同學、同事都不贊成。他說你怎麼迷了?說我迷了,學佛學迷了,怎麼把工作辭掉,去做和尚去了,迷了,這人可惜了,迷了。可是二、三十年之後,我們碰到之後,都豎起大拇指,你的路走對了。二、三十年,他們都退休了,退休之後沒事情幹了,看到我在全世界到處弘法,也看到我的光碟,那個時候是錄音帶、錄影帶,早期的,那個時候還沒有光碟,看到的時候都歡喜,你的路子走對了。

我的路章嘉大師指導的,方教授啟蒙的,章嘉大師給我紮根的,在李老師手上完成的,我跟李老師學經教十年,跟章嘉大師三年。這個十三年專攻,等於讀專科學校一樣。所以善知識是大因緣,沒有這三個老師,缺少一個,我都不能成就。所以我這一生永遠感謝三個老師,我的教室都掛上老師的照片,我面對著他,我在這裡做報告,他在那裡聽。念念不忘老師教育之恩,不忘父母養育之恩,這是把孝親尊師做出來。不忘國家的恩典,我們這個小佛堂供奉著國家領袖長生牌位。佛教導我們,「上報四重恩,下濟三途苦」,我們要幫助這三途苦難眾生,給他立超度的牌位。用什麼超度?講經就是超度他,教學就是超度他,沒有任何其他的儀式,觀想當中,大家統統到這個地方來一起學習,我們想成就,也希望幫助大家統統成就。

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欲證菩提,當求善友。求友之道」,這句話說得好,我們要想學佛,學佛為什麼?方老師這句話,大家都會愛聽,為什麼學佛?我要求得這一生最高的享受,這個話不會有人反對。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就被這一句話,被老師吸引住了,其他的話都不中聽,這句話太中聽,人生最高的享受,那我一定要幹。我對老師有信心,你看老師教我,我在那個困境,每一個星期兩個小時,不收學費。我對老師任何供養都沒有,他那麼樣熱心教導,不讓我去旁聽,我要去旁聽,他沒事,特別單獨教我。為什麼?就是那一點誠敬的心,這從小父母教的。孝親尊師,就那一點點,感動老師,三個老師都是這樣的。章嘉大師,認識他之後,每一個星期也是兩個小時,一個星期見一次面。章嘉大師圓寂了,我把工作辭掉,專攻這套學問,到台中跟李炳南老師,我跟他十年。就是這一點真誠的心,一個目標、一個方向,一點懷疑都沒有,因為我相信老師不欺騙我。我跟章嘉大師三年,也沒有一分錢供養,那個時候沒有能力。現在我把他的照片供在我面前,我把我修學的成績向他報告,用這個來供養他、來報答他。

所以說,我們有方向、有目標了,一定要求善知識,要找一個好老師來指導。求友之道怎麼個求法?《圓覺經》上有一句話說,「《圓覺經》所云:末世眾生」,末法時期眾生,那就是講現在。「將發大心」,大心是什麼?是求大乘,修菩薩道,這是發大心。我們不求阿羅漢,不求辟支佛,也不想生天,我們想求作菩薩,想出離六道輪迴,想出離十法界,我們發這個心,那就要「求善知識」,要求個好老師來指導。「欲修行者,當求一切正知見人」,這個就是善知識的條件。善知識具什麼條件?正知正見,《圓覺經》上說的。什麼是正知正見?下面說的,「心不住相」。這個心不住相,就是《金剛經》上所說的放下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這四相放下了;放下四見,《金剛經》後半部講的,「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這統統放下了。那是什麼境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應無所住就是前面所說的,於畢竟空中,建立一切法,建立一切法就是而生其心。

這是真善知識,這是什麼人?像釋迦牟尼這個人,像六祖惠能這樣的人,真正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於畢竟空中建立一切法。建立一切法是生心,於畢竟空中是應無所住,這是諸佛如來、法身菩薩,心地清淨平等,一絲毫的染著都沒有。這是一個好老師,我們要找這樣的人。「不著聲聞緣覺境界」,聲聞緣覺是小乘,也很不錯了,不能學他,為什麼?心量不夠大。小乘聖人你去求他,他教你,你不求他,他不教你。菩薩不是,菩薩你不求他,他找你來教你,所以菩薩作眾生不請之友。菩薩看到你可以教,找到你來,你不找他,他找你,慈悲!小乘不行,小乘沒有這樣的心量,你找他,他教你,他要不高興的話,他也不教你,找到,他還要高興,所謂有緣。不像菩薩,菩薩心平等,對一切眾生,只要能信、能夠理解,他就會找你,他就不會捨棄你。這樣的心量好!

「雖現塵勞,心恆清淨」,雖然教學很辛苦,領眾很辛苦,但是他心清淨。我在台中跟李老師十年,我看到了,李老師每天的工作量,五個人,五個人的工作量。他自己本身的職務是奉祀官府的主任祕書,他的上司是孔德成先生。奉祀官府的編制是特任官,就是現在所講正部級,他是部長的主任祕書。兩個大學的教授,他每個星期還去上幾堂課。自己創辦的事業,台中佛教蓮社。我到台中去親近他,蓮社成立十年了,多少蓮友?二十萬。他有名冊,蓮友有名冊,二十萬人,在那裡講經教學十年,有這麼多!這些蓮友每一個月要跟老師見一次面,當然不是全體,他們分班,分成四十八個班,班裡面推選的代表,大概一、二百人的樣子。每天要跟一個班見面,至少兩個小時。老師講開示一個小時,再回答問題一個小時,天天要幹,每天下午就是接見蓮友,這是自己家人,不是外人。他是一個非常好的中醫,還有人請他看病,外人比較少,我們蓮友、他的學生有病都找老師,不會到外面找別人,這個一定要照顧的。

他還辦了一個圖書館,還辦了一個老人院,辦兩個幼兒園,你說他有多少事情!跟他見面,一個星期之前預約,不是一個星期,時間排不出來,這樣大的工作量。我認識他,他七十歲,我離開台中,他八十歲。我離開台中的時候,台中蓮友多少人?五十萬。我跟老師開玩笑,我說老師你要想競選台中市長,只要你在這裡說一句話就行了,你的選票就夠了。所以在那個時候他有這麼大的影響力,真不容易!一天到晚匆匆忙忙,還要給我們上課,我們這些學生,每個星期經學班教講經,我們二十多個同學,學講經的,這個一定親自上課。還有學古文,古文是一切法的基礎,所以每一個星期,星期五晚上三個小時講古文。每一個星期三,圖書館講經是教我們。另外的時候,還要給我們開一個班,教我們講經,也是三個小時,他哪有時間!

再告訴諸位,他每天吃一餐飯,一餐飯吃多少?一點點。我在台中學他,不但經教跟他學,生活也跟他學,我也一天吃一餐,我在台中吃了五年,吃一餐。但是我們年輕,我們妄想多,我的一餐分量比他多,那個小饅頭,他一餐兩個,我要吃三個,這就比不上他。他的一天生活費用,那個時候台灣錢兩塊錢,我一天生活費用要三塊錢,一餐飯三塊錢,他兩塊錢就夠了,一個月六十塊錢,合美金一塊多一點,不到兩塊錢。你說生活多簡單!他收入也相當可觀,全做布施了,做慈善事業,一分錢不留。我們看到他的時候,他沒有出家,他真的是苦行僧,一天到晚,你看他笑咪咪的,歡喜,生活真的快樂,真是方東美先生所講的,人生最高的享受!我們親身見到的,老師給我們做了榜樣。

我學成之後,我的緣在國外,不在台灣,所以經常到世界上許多國家地區去走,可是回到台灣我一定看老師,老師問問我國外情形,非常歡喜。那個時候他的學生當中,在國際上弘法只有我一個人。所以老師要做出榜樣,雖現塵勞,心恆清淨。這個我跟老師談過,我是吃一餐吃了八個月我才告訴他。我說老師,我現在也日中一食。「多久了?」我說八個月了。「身體怎麼樣,有沒有什麼感觸?」我說很正常。他桌子一拍,「永遠下去,一生不求人」。生活簡單,人到無求品自高,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他日中一食,他告訴我,三十多歲他就開始,一生,生活非常簡單,我在台中是完全學他的。生活可以自理,不需要人照顧。你看他到九十五歲,生活還是自理,自己洗衣服、自己燒飯。那一餐飯大概半個小時。從生火,煮飯從生火,到吃完了,洗得乾乾淨淨,半個鐘點,不浪費時間。

他是山東人,喜歡吃麵食,每天吃的那個細麵,一般人叫線麵,我們家鄉叫掛麵,很容易消化,營養又好,水煮開,麵放下去,讓它再滾一滾,再把菜放進去,青菜、豆腐放一點進去,火熄掉,蓋上,蓋個十分鐘全好了。鍋也是它,碗也是它,所以洗就洗一個,很簡單,帶著把子的鍋,鍋帶著把子的,方便,不求人,九十五歲還自理。九十五歲那一年,才有兩個同學一定要照顧他老人家,才接受。不接受證明什麼?證明身體健康,可以自理,走路不需要拐杖,這就是學佛人生最高的享受。我這個身體跟李老師大概差不多,身體健康狀況,自理的能力,可以跟李老師看齊。所以學佛就是要真幹,把學到的東西統統落實到生活,你才體會到那個快樂、那種自在。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9年4月21日16:04:18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59588.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