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四00集) 2011/5/7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9-0400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五百頁,我們從第一行第二句看起。這一段講的是一心專念阿彌陀佛。
「又若執持名號,不問閒忙,不拘動靜,行住坐臥,皆可修之。故知此經所示,乃至捷至徑之法門也。」這是說念佛法門。念佛法門的殊勝,在這部經這個註解裡面講得很多、講得很透徹,我們都知道。現在這個佛號要怎麼念才能夠如法,才能真正收到念佛的功效,這是我們念佛同修每個人都想知道的。念佛的功用是要把我們的真心念出來。真心是什麼?就是前面所講的菩提心,我們經題上所說的清淨心、平等心、覺而不迷的心。覺而不迷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能念到覺而不迷,這個功夫就是淨宗所講的理一心不亂,念到清淨平等是事一心不亂,那是決定得生,沒有達到這個功夫,至少我們也要念到功夫成片。什麼叫功夫成片?功夫成片是一心不亂最低層的功夫,管用,也就是決定得生淨土。生淨土就親近阿彌陀佛,一生當中決定證得無上菩提,也就是一生肯定成佛,這是念佛目的之所在。
怎樣才能夠念到清淨心現前?一般人念佛確實很著急,因為念佛的時候雜念太多,功夫不得力,妄想太多,疑慮太多,與大勢至菩薩在《楞嚴經》上跟我們說的念佛的標準有很大的差距。大勢至菩薩是念佛成佛的,他就是修念佛法門,也就是我們這個經上所說的,「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他是修這個法門成功的,這八個字成就的。他教給我們,「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就是念佛最高的指導原則。都攝六根就是把妄念收回來,念佛的時候決定沒有妄念,六根真的收攝住了,淨念相繼,用清淨心念佛,一聲一聲不間斷,這叫真念佛。
這句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確實不容易,於是大勢至菩薩現身說法,到我們這個世界來了。誰呢?很多同學都知道,我們淨宗第十三祖靈巖山印光老法師,大勢至菩薩再來。出現在我們這個時代,距離我們大概六、七十年,不算很遠,他老人家一生念佛。怎麼個念法?他念佛的方法確實能夠做到大勢至菩薩所說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方法很簡單,要有耐心、有恆心去念。所以這個地方講的,不問閒忙,不拘動靜,行住坐臥,皆可修之,什麼時候都能修。睡在床上、躺在床上念佛,行,都可以修,但是睡覺的時候不要出聲,出聲傷氣,對身體健康有妨礙。躺在床上念的時候,默念,不出聲音,但是這個方法一定要遵守,那就是佛號從心中生起來,心裡頭真有佛,有阿彌陀佛,從口裡念出來,念得清清楚楚。所以念佛不要快,慢慢的念,你才能得念佛三昧。念得太快,心浮氣躁,不容易得定,得定才能開智慧,心浮氣躁是不可以的。
印祖念佛一個字一個字的念,我們用四個字,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每一個字念得清楚,清清楚楚,聽得清清楚楚,自己聽自己念佛的聲音聽得清楚,第三個記得清楚,不要用念珠,用念珠分心,用心記,就是記第一句到第十句,念到第十句再從第一句到第十句,第一句到第十句,不要二十、三十,不要那樣記法。印祖一生用這個方法,管用,你念佛的時候就不會有夾雜、不會有妄念,你愈念愈歡喜,功夫得力,愈念心愈清淨。大勢至菩薩現身來教我們,一向專念阿彌陀佛,這就叫一向專念。最重要的是這個數字,曉得我這一聲佛號是第幾聲,就是十聲裡頭的第幾聲,不斷的這樣重複去念。不要二十、三十、四十,不需要。你愈念愈歡喜,愈念心愈清淨。真的可以養神,世間人講可以養生,健康長壽,把心裡面的煩惱、雜念全念掉了,與阿彌陀佛聲聲相應。古德所說的,「一念相應一念佛,念念相應念念佛」,我們在這裡念,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就聽到了,這真的不是假的,所以他能起感應道交的作用。根性利的,念個三、五天,就像《圓通章》上所說的,「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有人在夢中見到阿彌陀佛,有人在定中見到阿彌陀佛。這個見佛,佛給你一個鼓勵,給你一個信心。我們決定不求見佛,有心去求不好,有心去求魔得其便,魔會變成假佛來欺騙你,不求,老實念去,自自然然會見到,阿彌陀佛需要鼓勵你的時候,他就現相給你看。
早年東晉時代,慧遠大師,我們淨土宗第一代的祖師,在廬山,江西廬山,建立第一個淨宗道場,念佛堂,東林念佛堂,現在叫東林寺,祖師最初建立是個念佛堂。同參道友一百二十三個人,報名參加,都發大誓願,一心念佛,求生淨土,這些人統統往生了,無比殊勝,往生到極樂世界就是作佛。遠公大師帶著他的同伴一百二十三個人都到極樂世界去作佛去了,無比殊勝莊嚴。遠公自己,他往生的時候告訴同學,過去在念佛堂曾經三次見到極樂世界、見到阿彌陀佛,他說今天佛又來了,這第四次了,我會跟著佛到極樂世界去,這真往生。同學們問他,極樂世界是什麼樣子?跟經上講的一模一樣。遠公那個時代淨宗的經典只有《無量壽經》翻成中文,翻成華文,《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我們相信已經傳到中國,但是還沒有翻成中文,中文流通的本子只有《無量壽經》一種。所以初祖建立淨宗道場所依的是一部經,就是《無量壽經》。這一個公案決定不是假的,慧遠大師(就是初祖)給我們做證明,念佛往生淨土是真的。
這個法門至捷,至是到極處,捷是快速,八萬四千法門,唯獨這個法門可以一生成就。至徑,這個徑就是抄近路,最直捷的法門、最快速的法門,前面我們讀到過,最穩當的法門、最容易的法門,而且是成就最高的法門,真難得!我們這一生遇到了,遇到要不能把它把握到,這一生空過就太可惜!世出世間一切法,只有作佛是真的,只有作佛是最究竟、最圓滿的。世尊在此地為我們介紹,黃念老居士為我們做詳細的講解,難得!我們往生到極樂世界才知道佛恩之大,才知道夏蓮老的會集、黃念祖的註解無比的殊勝可貴,我們才知恩報恩。不知道恩他不會報恩,知恩肯定報恩。我們今天知道了,怎麼報?依教奉行,決定往生淨土,這真報恩。
下面接著說,「又稱名之法」,就是念佛的方法,剛才我們講的印光大師這個方法,這方法好。「不擇賢愚,不揀男女」,貧富貴賤統統都可以修,人人都能成就,只要你肯修你就能成就,功勳不可思議。「故知此經所示,乃攝機至廣之法門也」。攝受眾生最廣大,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裡面的六道眾生,只要是遇到了,真幹、真信、發願求生,沒有一個不成就的。有沒有機會遇到?我相信肯定有。為什麼?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都替阿彌陀佛宣傳。你看這一次釋迦牟尼佛出世為我們講《阿彌陀經》、講《無量壽經》、講《觀無量壽佛經》,這三經專門介紹極樂世界、介紹阿彌陀佛,而且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介紹西方極樂世界是很多很多次,常常講,講其他的經一生只講一遍,沒講第二遍,唯獨講這個經是多次的宣講,唯恐末世眾生遇不到這個機緣,所以多次宣講。《彌陀經》上說得很好,「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善根是能信、能解、能聽得懂;福德是真幹,真肯念佛,這個人有福了;緣是緣分,我們遇到了。得人身,第一個緣分,聞佛法,第二個緣分,佛法當中聞大乘,又聞到《阿彌陀經》,淨宗法門,這個緣分是圓滿的,只要能信、能願,你這一生就能成就。
「又《遊心安樂道》云:諸佛名號,總萬德成。但能一念念佛名者,即一念中總念萬德」。這幾句文當中,諸佛名號,我們曉得諸佛菩薩沒有名號,名號從哪來的?佛的名號是性德,一切眾生個個具足,是性德,本有的。佛的名號很多,釋迦牟尼佛給我們講了一部《萬佛名經》,裡面講了一萬二千多尊的佛號。那是什麼?統統是我們自性的性德,講不盡,略略的說一下就說了一萬二千多,性德。菩薩的名號是修德,你要不修你怎麼能見性?性德是我們的方向、是我們的目標,修德是教我們怎樣來修正我們錯誤的思想、行為,叫修行。行是行為,起心動念是意業的行為,言語,口業的行為,身體的造作是身業的行為,行為有了錯誤,把這個錯誤的行為修正過來,叫做修行。這些名詞術語的含義一定要搞清楚、搞明白,我們才能夠得到佛法真實的利益。從修德體會到性德,修德跟性德相應了,那就叫證果。《華嚴經》上說得好,「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菩薩萬德,你成就萬德裡頭的一德就行了。為什麼?這一德裡頭就包含萬德,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就怕你一個都得不到,得到一,一切都得到了。它好像一個電網一樣,這一點通,全都通達了。
所以學東西要不要廣學多聞?不需要,你要是從廣學多聞的路子上下手,你這一生當中白費了光陰,你一無所成。為什麼?你一樣都得不到。要怎麼個修法?一門深入,長時薰修。我在一切法門裡面只想得到一個法門,一個法門得到了一切都得到了,它是貫通的。這個地方講,你看諸佛名號,隨便哪一尊佛的名號,總萬德成,一個名號是代表一個德,這一個德要成就了,一切諸佛之德你全得到了。這個道理不能不懂,你要真懂得了,現在我們學東西在方法上學錯了,一開頭就學很多,佛經上廣學多聞的意思搞錯了。四弘誓願實在講是提了一個標準,這個方法、途徑,第一句告訴我們,「眾生無邊誓願度」,這是菩提心,這是叫你發心,你不能沒有這個心,你沒有這個心你就沒法子學佛。學佛頭一個條件就是這個心。這個心要用現代人的話來說,毛主席說得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是這個意思。佛比人民高,毛先生只講為人民,佛不是的,佛是講全心全意為一切眾生服務。一切眾生比人多,十法界裡頭人只有一道,眾生,十法界全部包了,為一切眾生服務,這就是眾生無邊誓願度的本義,你要有這樣的心。怎麼樣才能做得到?先成就自己的德行,沒有德行不行。
德行是什麼?德行是斷煩惱,有煩惱就沒德行,煩惱斷了德行就現出來了。為什麼?德行是自己本有的,不是外頭來的。我們是因為煩惱把自己的德行障礙住了,把自己的德行染污了,只要把煩惱去了,我們的德行就現出來了,這是自性本有的萬德萬能,個個都是,一切眾生沒有一個不是。所以佛教人,你看頭一句話告訴人,「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你本來是佛,他本來是佛,個個本來都是佛。我們中國老祖宗說的,「人之初,性本善」,人性本善。我相信這句話絕對不是孔子說的,誰說的?至少比孔子要早一萬年前老祖宗說的,世世代代相傳不會傳錯。孔子了不得,老實人,好人,你看他老人家一生學習的態度,「述而不作,信而好古」,這《論語》上他自己說的。述而不作就是他完全學別人的,古聖先賢的,自己一生沒有創造、沒有發明,他所學的,他所修的,他所教的、所傳的,統統是古聖先賢的東西,叫述而不作。
古時候沒有文字,文字發明到現在才四千五百年,文字很晚,從前都是口傳,孔子這個時候才用文字把古人所傳的記載下來傳給後世,所以後人尊稱他老人家為大成至聖先師,集大成者。所以人性本善,我有理由相信一定是在一萬多年前老祖宗說出來的。人性本善的意思,就跟釋迦牟尼佛教學首先說出教學的宗旨,「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這個意思相同。中國傳統的教學肯定人性本善,教育的目標就是讓我們回歸到本善。佛教教學的目標,讓我們回歸到佛的地位,本來是佛,你成佛是應該的,你不成佛是錯誤的。所以一尊佛的名號就是一切佛的名號,八萬四千法門你只要一門通了全通了。
《印光大師文鈔》裡頭有一個例子,佛門叫公案,我們世間人講故事,有這麼一個故事。有一位參禪的老修行,自己非常自負,參禪幾十年,給印光老和尚說,通信的,向印祖請教,他說一千七百則公案,就是《五燈會元》,他都參透了,只剩下還有幾條好像還不清楚,向印光大師說。印光大師回他一封信,說一千七百條公案只要有一條參透了全就透了,如果你說還有幾條沒參透,你老兄一條也沒參透。好像這個人收到這封信之後禪丟掉了,跟印光大師念佛了。真的,一點不錯。你說我這一部經通了,我學這部經的時候這部經學通了,換句話說,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你全通了,這一部通了;如果還有一部、二部沒通,那你這一部沒通,一個道理。什麼叫通?見性就通了,你沒見性沒通。任何一個法門都可以明心見性,只要你一門深入。所以東方修學的方法,一直到今天,外國人找不到一個,但是我們東方人把古老東西丟掉了,認為老祖宗落伍了,所以今天吃這個虧,受這麼多災難,不知道老祖宗的東西真好,世界第一,找不到第二的。
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就給我們做出榜樣,你看他十九歲捨棄了王位,捨棄了榮華富貴的生活,宮廷的生活,出去參學,參學過什麼樣的日子?過苦行僧的日子,這個示現非常偉大,用今天我們佛經上的話來說,這世尊自己的話,破煩惱障,他捨離家庭出去參學,煩惱障斷了。參學了十二年,印度所有的宗教、所有的學派他都去學過,十二年之後,把所學的東西統統放下。那是什麼?破所知障。十九歲給我們表演的破煩惱障,三十歲給我們表演的破所知障,二障破了,菩提樹下入定,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成佛了。兩種障礙都放下了,煩惱、所知都破了,真正通達了,世出世間一切法全通了,表演給我們看,我們要是真的看會了就曉得怎麼個學法。再看在中國大家很熟悉的,特別是廣東這一帶,唐朝六祖惠能大師的老家在這邊,惠能大師沒念過書,不認識字,到黃梅,實在講在五祖道場八個月是做苦工,祖庭的講堂他一次也沒去過,禪堂也沒去過,禪堂裡頭沒有坐過一支香,講堂裡沒有聽過一堂課。五祖要傳法,半夜三更召見他,給他講《金剛經》大意,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就大徹大悟,不認識字。這一悟什麼?全通了,那是真的,可不是假的。五祖半夜就把他送出去,叫他趕快去躲避,逃難,在獵人隊裡躲了十五年。
在逃難的途中他遇到無盡藏比丘尼。無盡藏比丘尼一生受持《大般涅槃經》。《大般涅槃經》分量很大,兩種本子,一種四十卷,一種三十六卷,從頭到尾念一遍要很長的時間,一天念不完。比丘尼,你看看,就這一部經,一門深入,念得很熟,意思不懂。她在那裡念,惠能那時候二十四歲,在旁邊聽,聽了非常有興趣、有味道,她念完了,惠能大師講給她聽。這個比丘尼歡喜的不得了,捧著經本來請教,惠能大師說我不認識字。奇怪!你不認識字,怎麼懂得意思?他說這個與識字不識字沒有關係,沒干涉。法達禪師,你們看《壇經》上有,他學《法華經》十年,時間不短,十年念一部經,念了三千多遍,一天念一遍,念十年,沒開悟。他到曹溪去拜六祖,見六祖,頂禮三拜,頭沒著地。惠能大師看到了,起來的時候問他,你有什麼值得驕傲的?為什麼?你禮拜的時候頭沒有著地。他很老實就說了,他誦《法華經》三千部。能大師就說,《法華經》裡講些什麼?他說不出來。反過來向惠能大師請教,惠能說這個經我沒聽過,當然他沒有讀過經,一生沒讀過經,不認識字,好吧!你念給我聽。《法華經》二十八品,他念到第二品,能大師說行了,別念了,我全明白了,把《法華經》大意講給他聽,他開悟了,再禮拜頭著地了。通了,真通了,不是假的,人家十年都不通,他只聽了一點點就通了,你說哪個方法好?
現在人犯的通病就是瞧不起古人,認為古人都是落伍的,現在人聰明,現在人成就比古人高,其實錯了,真的錯了。這些科學技術我們中國古人懂不懂?懂,樣樣都懂。為什麼不發展?如果發展,這個世界早就毀滅了。不走這個路子是智慧、是慈悲,科學帶來是有一點點好處,甜頭,有一點甜頭,你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你看看我們今天社會動亂,倫理道德完全喪失,要付出這個代價,還要付出地球災變的代價,科學再發展的話地球會毀滅,得不償失,真正有智慧的人怎麼肯幹這種事情?絕不為自己的名聞利養,起心動念為天下後世,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有使命感,要負責任。
諸佛名號當中,尤其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可以說是一切諸佛的總號,一切諸佛都可以稱為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什麼意思?這一句全是梵語,音譯的,翻成中國意思你就明白了,阿翻作無,彌陀翻作量,佛翻作覺或者翻作智慧,用中國字連起來你就知道了,無量覺、無量的智慧。哪一尊佛不是無量覺?哪一尊佛不是無量智慧?不全都是的嗎?所以他是一切諸佛的總號,念這一句佛號,所有一切諸佛全都念到了,一個都不漏,一切諸佛圓滿的智慧德相就在這一句名號當中,統統都包了。這個意思要懂,不必再念這個、再念那個、再念那個,用不著那麼麻煩,一個總綱抓到,全抓住了。這一句名號是一切名號的總綱領,名號代表法門,它是一切法門的總綱領,我們得認識它。總萬德成,這成就,這一句名號。但能一念念佛名者,即一念中,總念萬德。念念中念念萬德,真正不可思議。我們真搞清楚、搞明白了,能不念佛嗎?什麼都可以不念,什麼都可以放下,抓住這一句名號就行了。這個話是隋唐時代祖師大德所說的,不是一個人說的,大家共同說的。
「又無始惡業,從妄心生;念佛功德,從真心起。真心如日,妄心如暗。真心暫起,妄念即除。如日始出,眾暗悉除。」這幾句話是講念佛的功德,念佛的好處,能夠滅你的罪業,消你的業障。為什麼?無始劫來無量無邊的惡業是從妄心生的。妄是什麼?迷,迷而不覺,違背了自性,他才造作一切罪業。這個罪業是什麼?第一個迷了,以為身是我,起心動念都要為這個身去打算,為這個身去享受,這身是假的,不是我,你看看你為它盡心盡力,你可憐,造一身的罪業。有了個身,頭一個自私自利出現了,為了自己的利益就會傷害別人,起心動念損人利己,這一條裡頭就造作無量無邊的罪業,果報在三途,餓鬼、畜生、地獄有得受的。所以佛頭一個就告訴我們,身不是我,身是什麼?在佛法裡講,身是我所,就是我所有的,像衣服一樣,衣服不是我,衣服是我所有的。我們會不會為衣服服務?不會,為什麼?知道它不是我。什麼是我?有沒有我?有,大乘佛法裡講的,常樂我淨,這四個字是真理,不是假的。
常是什麼?常是永恆不變,它有變化就無常,無常是假的,常是真的。惠能大師見到了,他向五祖的報告,第二句說,「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不生不滅就常,本不生滅這是常。樂,樂是真的,苦是假的,這是真樂。我們今天講苦樂是一對,其實宇宙之間沒有相對的東西,苦樂二邊都捨掉了,真樂。我有真樂,真樂是什麼?大涅槃的樂,清淨寂滅之樂,如來果地上才體會到。我們現在迷了自性,完全不知道,跟我們講,我們也不會相信,也不能接受。「我」是主宰的意思、自在的意思。有沒有?有。能大師報告裡有,「何期自性,本自具足」,那就是我的意思,真做得了主宰,真得大自在。淨,他第一句話就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常樂我淨統有,只是迷了自性就沒有了,見性就有了,它是性德。自性是自己、是我,自性的四德,常樂我淨,明心見性,見性你就得到了,沒有見性這四個字有名無實,這要知道。所以小乘教裡頭佛給他講無常、無我,苦、空、無常,佛常常講這些,這是教小乘,破他的情執,大乘裡面講真常,真正有常樂我淨。
我們今天用的是妄心,妄心是什麼?分別心、執著心、妄想心,這個錯了。念佛功德從真心起,印光大師這個念佛的方法就是用妄心恢復到真心這個方法,妄心有念,真心無念。我們今天妄心,你看前念滅,後念就生,每一天無量無邊的雜念。有很多人問我如何養生,保持自己的健康長壽?這是每一個人都很關心的。用妄心過日子就糟蹋自己,活的時候糟蹋你的身體,死的時候糟蹋你的靈魂,可憐!讓那個靈魂在六道裡頭搞輪迴。真正保健是什麼?真心,真心是真正保健,一真一切真。真心是什麼?真心離念,大乘經上講的,妄心有念頭,真心沒有念頭。
沒有念頭難,做不到。佛菩薩很聰明,用一個方法,叫你只起一個念頭,這一個念頭之外其他的念頭沒有。這個念頭就是念佛,用一個阿彌陀佛的念頭把其他的念頭全打掉,你就保持這一個念頭,這叫用一法治一切法,就這麼個道理。到一切念頭都沒有了,這一法也不要了,就純真了,念佛就是這麼個道理。如果你沒有雜念的話,你念佛幹什麼?不必念了,念佛錯了。念佛是一服藥,治病的,病好了這個也不要了,那叫純淨純善。用一念止一切念,眾生根性不同,妄念太多,所以佛用八萬四千法門對治眾生八萬四千煩惱。我們可以試驗試驗用哪一個方法好,你就用那個方法,能夠幫助你減少妄念,對你就有效果。參禪也行,念咒也行,持戒也行,念佛也行,研究經教也行,個人根性不相同。
我在年輕的時候,老師教我念佛我念不下去,我對這個法門有懷疑,所以念不下去,對這個法門認識不清楚,但是學教能攝心。早年我們出家上一輩的老和尚有很多人批評我,說我喜歡講經。其實不是的,他們都說錯了,我用講經這個方法能對治我的煩惱,妄念多,我講經要準備經教,要備課,備課要專心,這就能把妄念減少,這個對我很有效果,所以我就用這個方法。我講經是對治自己煩惱習氣的,時間久了確實妄念少了,天天讀經,想的都是經教裡面的東西,對世間東西疏遠了。至少我有五十年沒看過報紙、沒看過電視,廣播、雜誌這些東西我一概都遠離。所以有人問我,你很多現在這些常識、信息都沒有了,你在生活當中遇到困難。我說有,有同學,有好心的同學,他們遇到重要的信息,他會寫個紙條子給我看。每一個星期都有人從網路上,多半從網路上下載的,送個幾頁給我看,所以重要的信息我都知道,省了好多事。
古人講的兩句話我相信,我就守住了。古人說「知事多時煩惱多」,沒有必要知道的何必要知道,還到處去打聽,那不叫自找麻煩嗎?我絕對不幹這個事情;「識人多處是非多」,你認識人多了是非就多,都是給自己找麻煩。現在認識我的人很多,我不認識他們,他怎麼認識我的?他從電視上聽講經他認識的。所以我常常出去,不認識的人跟我打招呼,很多,幾乎什麼地方都會碰到。他們在網路上、在光碟上、在衛星電視上看到的,認識人多是這麼來的,其實我不認識,他們認識我,我不認識他。有沒有認識人?沒有這個必要,真的,認識人愈少,我們生活圈子往來人少,清淨,都是一些老朋友。
老朋友慢慢都走了。所以在過去大陸我每年還得回去二、三次,看看老朋友,現在老朋友都不在了。趙樸老不在了,茗山老和尚不在了,黃念祖也不在了,傅鐵山也不在了,傅鐵山是天主教的,跟我非常好的朋友。他們這些人在,一年總得要去碰幾次頭,見見面。國內、國外的老朋友逐漸凋零了,自己也老了。真的,年輕的時候不知道,到我這種年齡你們自己就曉得,不願意再多事了。很多地方的活動我不參加了,有人來邀請,我會請年輕的法師、年輕的同修代表我去出席,也利用這些機會慢慢把他們帶起來,不是不得已的場合,盡量避免。
最快樂的事情還是修行。我修行的方法就是讀經、講經、念佛,非常單純。每天有四個小時讀經,四個小時跟大家在一起分享,剩下來的時間就是念佛,比什麼都快樂。問我天下事,今天天下太平,沒事,我不知道,沒事,天下太平。你們來告訴我今天還有這些事,還有那些事,我不曉得。最好別告訴我,天天過太平日子,要知道那麼多幹什麼!所以人家說是傳聞預言災難,我一句話回答他,老實念佛,有災難能化解,沒有災難,能消業障,這不就得了嗎?不必要去避,躲避,找哪個地方沒有災難,找不到。古人有句話說,「在劫難逃」,你不在這個劫數,災難在你面前你也沒事,平安無事,何必要操心?操心就是妄念、就是造業,不如念佛,念佛好,消災免難。沒有業障的時候,那就增福增慧,好事情。不要錯用了心。所以念佛功德,從真心起。真心像太陽,妄心像黑暗,真心起來妄念就除了,就譬如太陽出來,黑暗就沒有了,就這麼個道理。
「又《安樂集》引證《觀佛三昧經》云:佛勸父王行念佛三昧」。你看這個法門殊勝,釋迦牟尼佛介紹給他的父親,不是最好的法門怎麼會介紹給他父親?叫他父親修念佛三昧。「父王白佛:佛地果德,真如實相,第一義空,何因不遣弟子行之。」這是佛在大乘經裡常講的,如來果地真如實相,真如實相是講的自性、講的法性。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在淨宗裡面講就是常寂光淨土,就是自性。為什麼說它叫第一義空?自性寂靜光明,它沒有現象,它沒有物質現象,也沒有精神現象,連自然現象都沒有,它存在,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因為它沒有形相,所以用空字來形容它。這個空不能當作無講,它有。有,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都接觸不到,在佛經上講,都緣不到,它存在。真的存在,不是沒有。像我們現在看電視,看電視上的屏幕,頻道打開了,看到屏幕上的色相,把屏幕忘掉了,屏幕就好像第一義空。我們現在只看到裡面這些色相在那裡動,屏幕不動,屏幕不生不滅,屏幕就是第一義空,屏幕就是常寂光淨土。第一義空不妨礙十法界依正莊嚴,不礙,十法界依正莊嚴也不妨礙第一義空。第一義空,說實在話,從來也沒有染污,沒有被染污,也沒有被妨礙,這是自性。科學家,我們聽到科學家的報告,宏觀宇宙裡面,用最精密的儀器去觀察、去探測,只能看到宇宙的百分之十,還有百分之九十不見了。到哪裡去了?到第一義空裡面去了,所以科學家看不到,就是回歸自性了。這大乘經上講得清楚,他們不知道,佛說得清楚,回歸自性了。
像大乘最高的這些義理,為什麼不教給這些弟子?這是佛的父王淨飯王問他的。「佛告父王:諸佛果德,有無量深妙境界,神通解脫,非是凡夫所行境界。」弟子當中,特別是聲聞弟子,如來不跟他講真如實相、第一義空,這些話在小乘裡頭不講,跟誰講?跟大乘菩薩們講,他們懂得。佛一生的教學,我們很清楚的看出,他因人施教,大徹大悟之後,在鹿野苑教五比丘,這是佛法僧三寶建立了。跟五比丘講《四阿含》,講《阿含經》,時間是十二年,就好比是佛教的小學,十二年。十二年之後,有這個基礎再向上提升,講方等,方等是大乘,講八年,好比是中學,這就學了二十年了。二十年的基礎才提升到大學,大學講般若、講第一義空、講真如實相,這是佛最主要的一個階段,二十二年。釋迦牟尼佛講經教學四十九年,講般若二十二年,幾乎佔一半的時間,所以這是佛教主要的課程。但是前頭有二十年的基礎,沒有二十年的基礎,講這個東西怎麼能接受?他是慢慢一步一步向上提升上來的。最後八年講法華,那好比是研究所。法華的境界跟華嚴完全相同,那是回歸自性。我們今天,這都是世尊給我們的示現,我們學教的時候要按這個次第學,不按這個次第學,小乘不要了,等於說前面十二年不要了,我現在學方等,你怎麼能成就?小學不念你念中學,能行嗎?甚至於小學、中學都不要了,我一開頭我就念大學,甚至於我就念研究所,哪有這個道理!那真的是天才,天才只出現一個。
我的三個老師(我年輕的時候)都警告我,警告我什麼?決定不能學惠能,他說惠能是天才,惠能之前沒有看到一個惠能,惠能之後也沒有看到第二個惠能,你怎麼可以學他?那是什麼?那是研究所的,那是天才,不是普通人。我們是普通人,一定是小學、中學、大學,一步一步去學,你才能學得出來。這都是老師真實教誨。方東美先生教我從《百法明門》開頭,學哲學,性相兩宗是佛家的哲學,這是那個時候他說的。以後晚年的時候他不是這樣說法,他知道全部的佛法都是高等哲學,你愈深入你就愈了解,就識貨了。章嘉大師叫我從釋迦牟尼佛傳記學起,先認識釋迦牟尼佛,照釋迦牟尼佛的模式去學習,你就不會走彎路。跟李老師十年,傳授我講經教學的方法。我學了十三年,差不多是世尊當年阿含十二年的樣子,我學了十三年,奠定基礎。現在人沒有基礎一下就想大經大論,難,太難了,怎麼學也不能契入境界,還不如老實念佛。老實念佛如果得念佛三昧,念到一心不亂,他真有成就,真能成功。
所以佛告父王這些話很有道理,諸佛果德,有無量深妙境界,神通解脫,非是凡夫所行境界,故勸父王行念佛三昧。不必去研究這些教理,老實念佛,求生淨土,到極樂世界自然就開悟了,好辦法!這個辦法是無比的殊勝,佛法裡頭真正是第一法,但是條件是你得相信,你要不相信那就沒辦法。相信難,蕅益大師跟我們講,在《彌陀要解》裡頭,信願行,他就用這三個字做為《彌陀經》的綱領,序分裡面講信願行,正宗分裡頭也講信願行,到流通分還是講信願行,這個講法古大德沒有說過,蕅益大師的真知灼見,真實智慧。他給我們講信講六個信,六個信,第一個信是信自己,這個太重要了。你對自己沒有信心,佛菩薩來教你都沒用。我相信佛菩薩,沒用處,頭一個相信自己,第二個相信佛菩薩,佛菩薩擺在第二位。相信自己是什麼?相信自己本來是佛,相信自己有佛性,我現在迷失了自性,要怎樣恢復自性?我向佛請教,佛來幫助我恢復自性,佛幫助我把我的佛性找出來,第二個相信他,跟宗教不一樣。
宗教你看看,我們常常接觸的有基督教跟天主教,他們的這些神父、牧師,我認識的很多,也常常在一塊聊天,他們也講信。他說我們這個信跟你們淨土宗的信是一樣的。我說不一樣。怎麼不一樣?我說:我們第一個信自己,你第一個是信上帝,你不是信自己,我們是第一個信自己,第二個才信佛,這果然不一樣。中國傳統文化,頭一個信自己,也是信自己,本性本善。那我們學習,我們依靠老師、依靠聖賢,希望他們帶領我們回歸本善,是這個意思,你看這是東西方教學,第一個,理念上不相同。相信自己能成聖成賢,相信自己是聖賢,學佛,相信自己是佛、是菩薩,你才會有成果。如果你不相信自己是佛、是菩薩,學一輩子還是凡夫,等於沒學。
下面,「父王白佛:念佛之功,其狀云何?」念佛功德是什麼樣子?「佛告父王:如伊蘭林,方四十由旬」。這個由旬是度量裡頭的里程,說法沒有一定。佛經上常講,大由旬合中國八十里,中由旬六十里,小由旬四十里。就算小的,四十里是一個由旬,方四十由旬,那就是一千六百里,這個伊蘭林很大,這是個樹林。伊蘭是梵語,是一種植物,很臭,氣味非常難聞,這個森林裡面都是這個樹。但是這個樹裡面「有一棵牛頭栴檀」,栴檀是好香,寶香,有這一棵。你看一千六百里的這個叢林,這些樹木都是伊蘭,只有一棵牛頭栴檀。「雖有根芽,猶未出土」。這個栴檀沒長出來,它有根,芽生了,還沒長成樹。「其伊蘭林,唯臭無香,若有噉其華果,發狂而死」。這有毒,伊蘭樹有毒,其臭無比,你要吃它的花、果實,發狂而死,這個果有毒。「後時栴檀根芽,漸漸生長。才欲成樹」,才成樹,「香氣昌盛,遂能改變此林,普皆香美」。我們要想到,一棵栴檀樹,一千六百里範圍的這個伊蘭林,一棵樹的香,能夠把這些其臭無比的全部改化,這個栴檀就是比喻念佛。「眾生見者,皆生希有心」。你看一棵樹,改變這麼大的一個森林。
「佛告父王:一切眾生在生死中,念佛之心亦復如是」。念佛的心、念佛的功德就像栴檀一樣,栴檀是佛經裡面常講的,這個世間最好的香。我們中國人講檀香不是這個牛頭栴檀,這個東西可能現在已經沒有了,佛出世的時候有。經典裡面有記載,曾經有印度的出家人到中國來,帶著一點牛頭栴檀,很少,只有四兩,他想做禮物送給皇帝。送給皇帝的禮物最少是一斤,沒有一斤不能做為禮物。所以這個法師就沒法子,就拈一丸,一點點,像一個黃豆那麼大,把它燃燒著,它的香氣四十里。那個時候唐朝首都是在長安,四十里都聞到這個香,才知道真的是寶,剩下來的皇帝都要了。非常非常稀有,真叫寶香。聞到這個香氣可以能治病,很多病聞這個香氣都會好。這是用這個來比喻念佛,念佛的心就像栴檀一樣,這個伊蘭林就好比無始劫來造作的這些惡業。
「但能繫念不止,定生佛前」。你只要能常常去念佛,繫念,一心繫念,這個是經上的本文,《彌陀經》上原本是「一心繫念」,鳩摩羅什大師把它翻成「一心不亂」。一心不亂難,一心繫念我們可以做得到。羅什大師有沒有翻錯?沒有翻錯,羅什大師是用意譯的,不是照經文直譯的,玄奘大師是直譯。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念佛人臨命終時往生到極樂世界,首先佛光照你,阿彌陀佛來接引一定是佛光先照你,佛光一照,你念佛的功夫就提升一倍,平常是一心繫念,佛光一照,就變成一心不亂,所以他沒有譯錯。佛力加持,生到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本願加持,你看你就變成了阿惟越致菩薩,這還得了!這真正是不可思議,阿惟越致就是明心見性的菩薩,你沒有明心見性,但是你的智慧、神通、道力,就好像跟明心見性這個菩薩差不多,這是阿彌陀佛加持的,不是自己功夫。阿彌陀佛平等加持,只要往生到極樂世界,沒有證得阿惟越致,統統加持你,這是極樂世界無比殊勝莊嚴。
「一得往生,即能改變一切諸惡,成大慈悲,如彼香樹改伊蘭林」。這個比喻非常之好,比喻什麼?念佛能消一切罪業,無量劫以來的罪業,只要你真正會念佛,就能消掉。而用印光大師這個方法是消得最快、最有效果,你自己能感受到。為什麼?念佛的時候沒有雜念了,這就是消業障。念佛的時候還有雜念起來,這是業障沒消除,讓你警覺到你有業障,所以念得要淨念相繼。淨念第一個是不懷疑,第二個是沒有妄念夾雜在其中。所以他這三個清楚非常重要,我們的佛號念得清楚,念慢一點,不要念快,念得清楚、聽得清楚、記得清楚。我每一句佛號是十聲裡頭的第幾聲,不要念二十、三十,不要,就是十聲,十聲裡頭這是第幾聲,十聲念完了又第一聲念起,第一到第十,第一到第十,你就這個念法。不要計數,不要用念珠,要念到一個妄念沒有,心地很清淨,這就念佛真有功夫,這個就是消罪業的相。日常生活當中這個功夫要時時刻刻提得起,你遇到稱心如意的事情,生歡喜心了,生貪戀心了,那也是煩惱,馬上念佛把它伏住,遇到不如意的事情,生怨恨、生悶氣的時候,你也就把念佛功夫提起來,氣就消掉,怨恨就化解。這就是古人所講的,「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起不怕,覺,佛號提起來就是覺,佛號忘掉你就迷了,迷了你就隨順煩惱,那你就很苦。覺了不隨順煩惱,煩惱馬上就降伏住,就伏住了,這叫功夫,這叫會念,這叫真念佛。
所以真念佛不在乎一天念多少聲。印祖這個伏煩惱的方法非常有效果,這他提倡的。你看黃念祖老居士用的方法跟印祖不一樣,黃念祖的方法是追頂念佛,快,速度非常快,一句接一句,一句接一句,追著,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也讓煩惱滲透不進來,他用這個方法。你看他在往生之前的半年,他寫信告訴我,他每天念佛十四萬聲,他計數。他計數,追頂,那也是辦法。兩種不妨試驗試驗看,看哪一個合適。但是印光法師那個容易得定,很平和,慢慢的念,不慌不忙。黃念祖那個好像打仗,衝鋒,那要拼命,一句追一句。所以方法很多,攝心是第一,這最重要,如何能夠都攝六根。念老通宗通教,顯密圓融,他在密宗他是金剛上師的身分,往生的時候他用追頂念佛的方法念了半年。印祖這個方法非常平和、平穩,他老人家一輩子用這個方法。
下面,「所言伊蘭林者,喻眾生身內三毒三障無邊眾罪」。他用這個來做比喻,三毒貪瞋痴,三障是惑業苦,迷惑是障礙,造業是障礙,受報是障礙,願消三障諸煩惱。三毒後頭還有兩個,還有慢、還有疑。這兩條在現在我們看到它起作用了,起作用很可怕,傲慢起作用是地震,火山爆發是瞋恚起作用,傲慢是地震,不平。愚痴,山崩地陷。這是什麼?山跟大地都應該是堅固,現在變成什麼?變成鬆軟了,很容易大陸沉到海底去。我聽說,在國外也有,這個大地突然陷下去,甚至於這個大陸整個沉到海底去了,這很可怕的事情,它變軟了、變鬆了。這是什麼?這是懷疑,疑心。如果你有信心,有堅強的信心,這大地是堅固的,山不會崩塌的。土石流這個名詞我們在過去沒聽說過,新的名詞,大概在最近二、三十年才聽說,以前沒聽說過,哪聽什麼土石流,不懂。那什麼?山鬆了、軟了,禁不起考驗,下一點點雨就山崩地裂了。
所以意念改變一切,如果我們對自己懷疑、對別人懷疑,常常有懷疑的疑心,我們的免疫系統就有問題,很容易感染疾病,為什麼?你身體不健康。人有堅定的信心就有很好的免疫能力,病菌不容易侵犯你,信心多麼重要!過去我們把這兩個字都疏忽了,現在看到現象出現了,你看許許多多人得的奇怪病,你細心去跟他接觸,你看看他有沒有信心,他完全沒有。你就曉得,疑心很重,對人、對事、對物統統懷疑,這個不好。所以我們看到大乘教裡面所提出這個根本煩惱,貪瞋痴慢疑,根本煩惱,起作用那就是災難,對個人來講是疾病,對你居住的山河大地就是災難。
「言栴檀者,喻眾生念佛之心」。一棵栴檀樹能夠改善一千六百里這麼大範圍的伊蘭林,這也是為我們提供一個信息,邪不勝正,一千六百里的伊蘭林,這邪,一棵栴檀樹是正,邪不勝正,它就能改變伊蘭林。「才欲成樹者,謂一切眾生但能積念不斷,業道成辦也」。這個積念不斷就是大勢至菩薩所說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念佛功德確確實實不可思議,我們要對它生堅定的信仰,不能懷疑。堅定的信仰,我們現前得的利益,身心健康,可以說百病不生,你健康長壽。你居住的環境,就像栴檀樹一樣,居住的環境,這個地區不遭災難。如果照這個比喻的話,你住在這個地方,周圍一千六百里這個地區沒有災難,一個人修行。可不可能?真可能,這個事情決定不是假的。科學家給我們提供一個數據,告訴我們,現在地球上的總人口大概是六十五億,以總人口百分之一的平方根,大概是八千人,還不到一萬人,如果有八千人真正回頭是岸,就能把整個地球都救了。這個給我們一個好的信息,我最初聽到這個懷疑,以後想想,古人講了一句話,邪不勝正,這個地方又遇到一個證明,一千六百里的伊蘭林,一棵栴檀樹就能改變它。這個地球上有八千個真正念佛人,如法的念佛人,就能拯救地球,我們可以相信,確實不可思議。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