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解演义(第345集)视频MP3文字/jingkong老法师主讲

admin 净土大经解演义评论阅读模式

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三四五集)  2011/3/27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02-039-0345

视频MP3点此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三百九十七面,我們從第三行最後一句看起:

「《寶積經九十六》曰」,這一首偈非常重要,前面讀過了,我們多讀一遍,「閻羅常告彼罪人,無有少罪我能加。汝自作罪今自來,業報自招無代者。」這個四句偈我們要多念,最好能把它背下來,非常重要,時時警惕自己。下面又說,「又如《普賢行願品》曰:菩薩自念,我於過去無始劫中,由貪瞋痴,發身口意,作諸惡業無量無邊,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這是《華嚴經》普賢菩薩說的。我們學佛的同學都承認,當然也有不承認的,我們的生命不是只有這一生,生命是永恆的,有過去世、有未來世,過去無始,未來無終,這是生命的實相,也就是真相。既然肯定有過去,過去無量劫,生生世世起心動念、言語造作,如果與性德相違背,那就是罪業。菩薩得六種神通,宿命通就知道過去生生世世的事情,通有大小不等,完全看你的障礙除去幾分,如果障礙都沒有了,你的能力圓滿的恢復,你就能夠知道從生命的開始到現在,你全都知道。如果障礙很多,你只能突破少許,這個能力也能發現,你可以知道過去十世、一百世、一千世,有這個能力。我們從外國魏斯博士的催眠報告,他曾經有一個病號,他給她催眠,回到過去幾十世,好像時間是四千多年,應該有八、九十世的樣子,說出當時居住的環境是在洞穴,我們今天講野人,還沒有進入有文化的階段。如果有圓滿的智慧,那就曉得,真的是經上所說的,無量劫來,生生世世造的業,肯定惡業多過善業。於是惡業大、惡業重,累積到現在,完全不知道罪福,不知道自己所做的是錯誤的。

過去人造作罪業,知道這是不好的事情,因為對於我眼前有利益我做了,雖然做了,心裡面還有稍許的不安。現在人沒有了,以為造作一切罪業是對的,是沒有罪過的,反過來,認為行善是一種罪過,行善是錯誤的,這個就是達到飽和點。這個時候怎麼辦?世出世間所有一切法對你都失效,起不了作用,倫理對你不起作用,道德對你也不起作用,因果也不起作用,佛菩薩的教誨、聖賢的教誨嗤之以鼻,認為這個都是錯誤的,封建的思想、落後的思想,在這個環境,最後是老天來收拾。今天社會動亂,地球上的災變,那就是算總帳了,希望在這個時候能覺悟、能回頭。確實諸佛菩薩、上天非常慈悲,總是在那裡盼望你覺悟、盼望你回頭。雖然佛菩薩、古聖先賢的教育被現在人排斥,貶斥為封建、迷信,只有極少數的人還相信、還接受。在這個環境裡頭,有一個人相信,就救一個人,有兩個人相信,就救兩個人,不信的人,隨他去!他聰明,他能幹,他有本事,在大災難當中他避免不了,這個是自作自受。《寶積經》裡面閻羅王的話,所有一切三途苦報是你自作自受,與閻羅王不相干,與諸佛菩薩也不相干,業報自招,無有代者,沒有能代替你的,佛菩薩不能代替,上帝也不能代替。

《普賢行願品》這段話是告訴我們,我們無始劫來造作的罪業,它不是物質現象,它沒有體積。如果是物質現象,它有體積,體積再小,那有多少?盡虛空都容納不下,無量劫來,你說這個東西多可怕。我們今天遇到了,算總帳的時辰到了,在這個還未來臨之前,種種的災變都是上天對我們的警告,我們看到了,我們聽到了,現在從網路、從衛星的報告,我們明白了。真的明白就是覺悟,覺悟了改過自新,改過回頭,聽老人的話。老人是誰?祖宗的話,佛菩薩的話,聖賢人的話,他們不騙人,他們的話都是老實話、都是真話,他們所說的、所行的、所做的隨順性德。中國傳統文化,千萬年流傳下來的。倫理,只有五條二十個字,「父子有親,夫婦有別,君臣有義,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二十個字,沒做到!現在這個社會,沒有人講了。講多了沒有必要,來不及了,現在的話愈少愈好。最重要的,我們要去做,這五句沒做到,一條都沒做到。為什麼沒做到?它的內涵不懂,什麼叫父子有親,什麼叫夫婦有別,不懂。五倫是道德的根本,五常是人與人關係的基礎,有關係應該要盡義務,就是怎麼樣對待這個關係。五常是性德的基礎,就像《還源觀》上講的四德,那是自性根本的四德,中國人講了五條,仁義禮智信,這五個字也沒有辦法做到。為什麼?不懂。什麼叫做仁?不知道。什麼叫做義?也不知道。四維八德,四維,禮義廉恥;八德,孝悌忠信仁愛和平。現在不是說講做的問題,不懂得字的意思,所以他沒做到。為什麼不懂?沒人教了。在家裡面父母、大人不教,社會沒人教,國家沒人教,學校雖然很多,從幼兒園到研究所,不教這些東西,不講這些東西,這老天爺算帳了。

什麼叫覺悟?覺悟的人對於這些事明白,回頭,從今天起,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要往這四條裡面去歸,與之相應,這個人就得救了,這個人在災難當中也是平安度過。凡是平安度過的人,我相信都會有使命,這個使命就是古人講的,你還留在這個世間,你要「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天下開太平」,四為。大災難當中你為什麼還平安度過?你有任務!你有勇氣,你有決心,你能夠幫助苦難眾生,這在佛法裡面這個人是大菩薩,不是凡人。真正懺悔,真正改過自新,接受佛菩薩的教誨,經典很多,來不及了,只選擇這一部《無量壽經》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只選擇這一部,或者選擇《阿彌陀經》,蓮池大師的《疏鈔》,或者是蕅益大師的《要解》,其他的都不要了,來不及了。世間法,中國的典籍,儒釋道意思都有,你就可以選擇一部《群書治要》。這一部書是從經、史、子六十五種裡面節錄下來的,六十五種節錄,《群書治要》。內容是什麼?怎樣修身、怎樣齊家、怎樣治國、怎樣平天下。這是一本好書,唐太宗下命令編的,主編的人是丞相魏徵。

一定要記住,「作業無邊,報必隨之」,這是因果教育,業因果報,絲毫不爽。所以你起心動念要想到,善念善因一定有善果,惡念惡因一定有惡報。「如《俱舍論九》曰:上至世尊無能遮抑,以業勢力最強盛故。」這句話說得好,真話。業的勢力太大,就是佛也沒有辦法把它壓住叫它不發作,不可能的,十方諸佛如來大慈大悲,也控制不了今天地球上的災變。為什麼?這是眾生業力所感的果報現前。「故云:眾生業報,不可思議」。

再看下面一句,「眾生善根不可思議者,如《大集經》曰:眾生之行不可思議,眾生境界不可思議。」這是講的善根。又臨濟禪師說,「你欲識佛祖麼?只你能聽法的便是。」臨濟禪師的話裡頭有話,他問的意思,你想認識佛嗎?你想認識祖師嗎?你現在能聽法的就是!就是諸佛、就是祖師。這個話你聽懂了嗎?我想見佛、見祖師,我能聽的這個就是,我能看的這個就是。能聽的是什麼?聞性。能看的是什麼?見性。聞性、見性,就是諸佛如來、就是祖師大德,性。臨濟講的一點都沒錯,我們體會不出來。或者正在我們聞法的時候,一念回光,這個自性閃了一下,像閃電一樣閃了一下,第二念又迷了,它不能繼續,繼續就大放光明。只是一念閃光,這一念閃光,別瞧不起它,非常可貴。為什麼?無始劫來你都沒有閃過,這開始閃了一次,這很了不起,希望一天能多閃幾次。一天能有一次閃光,像彌勒菩薩所說的,閃光時間多長?一秒鐘的一千六百兆分之一,都很可貴。他第二念就迷了,第三念迷得更深,第四念迷了回不了頭。

所以這樁事情,要常常親近佛菩薩,聽佛菩薩講經說法,幫助我們開悟。為什麼有人聽了開悟,有人聽了迷惑?這是因為自己,自己真能夠依教奉行,把煩惱習氣放下,他就聽得懂,他就聽得清楚,就有受用;如果煩惱習氣放不下,他聽不懂,他沒有感覺,他沒有產生變化。這樣的事情,我們如果細心去觀察,同樣看一樣東西、聽一樣東西,有人感動得流淚,有人完全沒有感動,若無其事。在這裡面我們就能體會到,受感動的,他的善根發現了,完全沒有受感動的,他的業障很深。不是他不能感動,佛說法的這個力量還不足以感動他,他必須要更長的時間去薰習,到最後他會感動。所以為什麼說要長時薰修、要一門深入?容易感動。之所以不能感動的,就是我們常講,這個人自信心很強,自我很強,成見很深,自以為是,這樣的人就比較難感動。感動之後,如果不能真正放下,這一感動面對境界他又迷了,這些都是我們眼前的現象,他不能持續。持續,那就由惡變成善,這種善根確實與過去生中有關係。早年韓館長在世跟我談,談過好多次,她的小孫子,那個時候只有四、五歲,他看《動物奇觀》,看到小動物被大動物吃掉的時候、傷害的時候,他看了都流眼淚。館長問我,這是怎麼回事?你看這小孩,他看不得悽慘的這種鏡頭,看到這個,你看他就流眼淚,他就傷心。我告訴館長,我說你這個小孫子有很深厚的善根,他有同情心、他有憐憫心,他想幫忙幫不上,古人講的「心有餘而力不足」,有善根。看書看到好人被壞人害的時候,也會傷心流眼淚,從小觀察他,有善根,好好教他,將來是個有道德的人、有學問的人,能對社會做出正面貢獻。

能行善的,是善根;能作惡的,是自私自利、名聞利養、貪瞋痴慢。所以佛說貪瞋痴是三毒煩惱,所有一切不善都從這三個根生出來的。反過來就是三善根,不貪、不痴、不瞋,還得要加上個不慢、不疑,不疑是對聖教不懷疑,對佛菩薩不懷疑,對因果報應不懷疑,那就是善根,容易覺悟。容易感動就容易覺悟,不容易感動就不容易覺悟,他的自信心非常強,他不肯接受外界的,這樣的人在現前的社會很多,聖賢東西他聽不進去,他不能接受。自以為相信科學,實際科學是什麼他也似是而非,他並不真懂。真正懂科學,我相信他一定相信因果,科學的研究離不開因果。普朗克研究物質,物質到底是什麼,物質是果,什麼原因成就的?他真的找出來了,意念是物質的基礎,意念是因,物質是果,這跟法相宗裡講的沒兩樣。法相宗所說的,轉相,就是見分,阿賴耶的見分,見分要見,立刻就出現相分,相分就是物質,境界相,見分要不想見,物質現象不會有,見分要見,物質現象自然就現前。見分為什麼要見?這是一個自然現象。見分從哪裡來的?從業相來的,阿賴耶的三細相,見分是轉相,物質是境界相,叫阿賴耶的三細相。法相唯識宗說宇宙之間只有這三樣東西,其他全是假的,都是這三樣東西變化出來的,能變的業相、轉相、境界相。大乘講因果,發菩提心,深信因果。科學家相信因果,相信因後頭一定有果,見到果知道它一定有因,善果一定有善因,惡報一定有惡因。所以菩薩不怕果報,菩薩怕造因;眾生不怕造因,果報現前害怕了,害怕也沒有辦法,也逃不掉。

「每日多般用處,欠少什麼?六道神光,未曾間歇。」禪宗常講「六根門頭放光動地」,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六根的根性就是佛,就是佛性。佛性在哪裡?佛性在六根上起作用,在眼叫見性,在耳叫聞性,在鼻叫嗅性。性天天起作用,從來沒停止過,所以未曾間歇。「可見眾生之日用與境界,均超情離見不可思議也。」覺迷就從這裡分,六根的根性裡面摻雜著情、摻雜著見,這個見是什麼?就是分別、就是執著。六根的根性隱沒了,六識就現前,六識是迷,六根根性是覺。楞嚴會上,交光大師《楞嚴經正脈》裡面所說的「捨識用根」,那是諸佛如來、法身菩薩六根門頭放光動地。如果他帶著情識、情見,那就是凡夫。六道眾生迷而不覺,自以為是,這就錯了。

「又《法華經》曰:若人散亂心,入於塔廟中,一稱南無佛,皆已成佛道」。「深顯眾生善根,非思量分別之所能及。」這是什麼?普通人、凡夫,散亂心,他走進寺院道場,不論是有心、是無心,念了一句南無佛,南無阿彌陀佛,皆已成佛道。這個已,不是說他馬上就成佛了,不是這個意思,成佛的種子種在他阿賴耶識裡面了,他阿賴耶識裡頭有佛的種子,什麼時候這個種子起現行,他就成佛了。起現行是遇緣,於是我們就曉得,我們每一個人心裡都知道有佛,不管是你喜歡也好、是反對也好,你讚歎也好、毀謗也好,這都沒有關係,總而言之,你心裡有佛,只要有佛,遇到緣你就會有成就,他將來就憑這個種子修行證果。如果念一聲南無阿彌陀佛,他會憑這個種子,將來遇到這個淨宗法門,他會念佛求生淨土,眾生善根不可思議。我們如果要懂得這個道理,時時刻刻,無論對什麼人,即使他是個很好的修行人,他還沒有往生,我們跟他見面,「南無阿彌陀佛」,這是幫助他增長善根,幫助他早日成佛,這個功德太大太大了。我們自己存這個心,那自己怎麼能不成佛?最忌諱的是雜心閒話,我們真幹,閒話不說了,見人,「阿彌陀佛」,不管他講什麼東西講給我聽,回答他全部是阿彌陀佛。我要跟大家講的,都不需要了,都歸到這一句阿彌陀佛,你念佛的善果很快就會現前。在災難當中平平安安的,阿彌陀佛把你接到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去作佛去了,永遠脫離六道、十法界,真正的功德圓滿,這真正是非思量分別之所能及。

我們再看底下這一節,「諸佛聖力,諸佛世界,亦不可思議」。「言諸佛者,通指十方如來。聖力,力者力用」,我們一般講能力,就是作用。「又據《梵語名義大集》及《宗鏡錄》四十八,有五種力」:第一個是「定力」,第二個是「通力」,神通,第三個是「借識力」,第四個是「大願力」,第五個「佛法之威德力。此五種力不可思議,故云聖力不可思議」。我們現在在五種力裡面特別需要的是定力、是願力,無論是順境、善緣,你有定力,在這個境界裡頭不生貪戀,逆境、惡緣不生瞋恚,生什麼?統統生阿彌陀佛。記住!時間不多了,趕緊修。好事,阿彌陀佛,惡事,還是阿彌陀佛,統統歸阿彌陀佛,不受外境干擾,不受外緣影響,我們極樂世界這一條路就走通了。跟彌陀同心,跟諸佛如來同心,願一切皆成佛,以清淨平等心對一切眾生。這個眾生惡,常常找我麻煩,要害我,我對他還是阿彌陀佛,還是清淨平等心對他,他怎麼樣陷害我,若無其事,這就對了。我的心全歸到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對於極重罪業、造作五逆罪的人,阿彌陀佛都原諒他。誰懲罰他?是自己業力懲罰的,跟阿彌陀佛決定不相干,阿彌陀佛念念只盼望他回頭。回不回頭?阿彌陀佛對他是一片慈悲,這個我們要學。於一切惡作的眾生不生分別心、不生嫌棄的心,應當要生慈悲心、憐憫心,知道他本性本善,知道他本來是佛,我們應當學諸佛菩薩一樣,我們就感化他了,真正幫助他回頭,讓自己心純淨純善,那就完全對了。對一切眾生沒有惡意,大災難縱然現前,你會很平安的度過。為什麼?諸佛菩薩護念你,天龍善神幫助你。

「現約今經」,現在就本經來說。「法藏大士住真實慧」,明心見性的人都是住真實慧,真實慧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不是外來的,只要見性,它就現前。「於無量劫莊嚴佛土」,怎麼個莊嚴法?下面這一句就解答了,「德如普賢」,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就是莊嚴佛土,我們能把十大願王落實,就像普賢菩薩一樣莊嚴佛國土。第一個,真誠的禮敬,第二個,讚歎如來,如來是講性德,這個人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與性德相應,一定讚歎,他是壞人,壞人幹了一樁好事,其他的不論,這一樁好事要讚歎,他做別的惡事,我也會絕口不談、不提,也不必放在心上,這樣就能感化他。自己要做出來,說沒有用處,要把它演出來,表演,做出來給他看,真的愛護他,真的幫助他,這些做法就是住真實慧。禮敬是外表,決定是平等。讚歎是有差別,他作惡的,不讚歎,他行善法,一定讚歎。他在善法,短時間,只做個一天、二天,這一天、二天我們讚歎他,作惡的時間長,絕口不提。連儒家都能做到「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儒家都可以做到。

佛的境界更高,「開化顯示真實之際」,要把真實之際做出來。開是開通、開顯,化是教化,顯示是要把它做出來,就是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一切時一切處要落實、要做出來。處事待人接物,誠、敬、謙、和,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就表演這個,真誠、恭敬、謙下、和睦,對人、對事、對物都要這樣做法。現在災難頻繁,地震差不多都是六級以上的。過去五級我們覺得很可怕,很嚴重了,六級以上很少很少,現在五、六級是平常的,八級、九級常常聽到。就像經上講的,還有一些善根的人,被這個地震,聽到常常有地震,他醒過來了,他在思考這真正原因是什麼。就像美國布萊登所說的,他開始棄惡揚善,他開始改邪歸正,可惜不多,多就好了。如果再有幾次大地震,可能就有一部分人真的回頭了,這是好事,全世界的人都回頭了,災難就化解。所以起心動念一定要跟自性相應,自性就是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真心,要跟這個相應。每一天我們都要反省,我今天一天所想的、所說的、所做的,與這個相不相應?做一個反省,做一個檢討,相應的,希望明天都能保持,不相應的,希望明天要改正,顯示真實之際。

「欲令一切眾生皆得真實之利。」什麼是真實利益?真實利益是作佛,回歸自性,自性裡面本有智慧德能相好統統現前,那就是大乘無量壽,就是極樂世界,真實利益。「以如是大願大行無量真實功德,故成就聖力與國土皆不可思議。」什麼叫修行要知道,行是行為,起心動念是意的行為,言語是口的行為,身體造作是身的行為,身口意,行為與性德不相應,這就錯了,把錯誤的行為修正過來這叫修行。邪正的標準,經典所說的就是。在本經裡面,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這個六品經是《無量壽經》講的戒律,內容是講的五戒十善,如何在日常生活當中落實,你落實有哪些好處,你不能落實有哪些過失,那一大段經文都給你說得很詳細、很清楚,我們把它選作晚課讀誦的經文。早課我們讀第六品四十八願,學阿彌陀佛,晚課來反省,改過自新,懺除業障,這叫真修、真幹。經文絕對不是念一遍念給佛菩薩聽的,佛菩薩才不聽你這些東西,讀誦經文全是為自己,將經文字字句句與今天思想、行為做對照,做為我們修正的標準,那就對了。

「曇鸞師於十七種國土莊嚴功德成就下」,他最後的一句話,「一一註曰焉可思議」,或者是安可思議,意思是一樣的,就是不可思議。「如光為佛事,焉可思議。此水為佛事,安可思議。」佛事就是幫助眾生破迷開悟的事,這叫佛事。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要做出個樣子給人看,什麼樣子?破迷開悟。破迷開悟的方法太多,八萬四千種。日常生活當中要知道時節因緣,我對象是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根性,什麼樣的程度,我要用什麼方法去啟發他。一般最普遍的,就是現在眾生心浮氣躁,沒有耐心,所以學什麼東西都學得不紮實、不認真,天天在學,學一輩子,都不能成就,這個問題很嚴重。我們得做樣子給他看,做什麼樣子?我們學不倦、講不厭,天天學、天天講,認真的學、認真的講。講是跟大家分享,我所能夠體會的,我所能夠感受佛在經上的教誨,提出來給大家分享。認真的學,恭恭敬敬的學,確實得利益,身心安樂,法喜充滿。至少在日常生活當中,六根接觸六塵境界能夠穩得住,不會受外面境界影響。無論是順境、逆境,都可以不關懷了,不放在心上了,善緣、惡緣統統不攀緣,心這才能定得下來,這一句佛號才能念得好、念得歡喜、念得很如法。

這個下面,末後這一句,「最殊勝者,則為諸往生者,不斷煩惱,得涅槃分,焉可思議。」這一句說得好,我們往生到極樂世界都是帶業往生,煩惱沒斷,只是臨命終時那一念把煩惱伏住,到極樂世界了,到極樂世界就不怕了。為什麼帶業到極樂世界你能得涅槃分?到達極樂世界天天聽經、天天聞法,極樂世界不幹別的事情,聽經聞法沒有中斷。極樂世界人的身體跟我們身體不一樣,我們這是血肉之軀,需要飲食來維持這個生命,極樂世界不是血肉之軀,極樂世界不需要飲食,連水都不需要,他是法性身,極樂世界是法性土,跟我們這裡完全不相同,我們這個世界是妄心所變的,極樂世界是真心所現的。

我們在這裡得到一個很好的信息,那就是我們要想斷煩惱,要想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不能一天不聽經,不能一天不念佛。如果你警覺性高,你認為災難是真的,真的會現前,而且很快,黃念祖老居士給我們做了一個表演。他這一部註解完成之後,他身體不好,註經的時候就生病,他這個任務完成,我們也把他這個工作接下來,一代傳一代,往生之前六個月,每一天就是一句佛號,經都放下了,不再看經了,一天十四萬聲佛號,他計數的,半年,一天不中斷,他往生了。我們要用他這種方法,好,好辦法,一心專念阿彌陀佛。有沒有發菩提心?發無上菩提心,蕅益大師說的,我一心一意求生淨土,一心一意跟阿彌陀佛學習,這個心就是無上菩提心,這樣的人決定得生,萬修萬人去。

我們看看災難,或者咱們看看美國「2012」的電影,你把這個電影當作一堂課來上,你看看這些鏡頭,全毀掉了。如果我們在這個城市、在這個地區,我們遇到了,不要把它看成是假的電影,把它看到就在我眼前發生的這個事故,我怎麼辦?念佛就能解決問題。災難不能避免,所有一切財產幾秒鐘就完了,連居住的城市被大水淹沒了,自己到西方極樂世界了。共業所感,死的人太多,各人去處不一樣,業力牽著走的,你在六道裡頭還受輪迴之苦,善業牽著你走的,你又到人間天上去投胎,念佛走的,阿彌陀佛全接到極樂世界,你願意走哪一條路?全操在自己手裡,主宰是自己不是別人,要有定功,要有智慧。輪迴太苦,這樣的緣分真正是百千萬劫難遭遇,我們遇到了,太幸運,太稀有、太難得,緊緊抓住不就成功了嗎?不能再猶豫,決定不能放過,這是我們當前第一樁大事,其餘的統統放下,不要再放在心上,不要再過問了。要把自己的妄想習氣統統念掉,把這個身體也念掉,都是佛,念念是佛號,自私自利夾不進去,是非人我也入不進去,就這一句佛號,他就成功了。《彌陀經》上告訴我們的真話,要多長的時間?上上根人,一天一夜,成就了;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中下根性的人。念老給我們示現的是半年,所以我們今天有足夠的時間。

有人講我還有好多事情來處理。別想了,不要處理了,一筆勾銷,你再處理你的心又亂了。我都不要了,全放棄了,我就是一句阿彌陀佛,我現在就到極樂世界,這樣的決心才管用。說放下就放下,徹底放下,你功德就圓滿。我還有很多財產,想做一點好事。好事不如無事,再好的事沒有比你念阿彌陀佛這個事情更好,你操這種冤枉心,為什麼不提升自己的品位?做再多的好事,不能幫助你提升品位。我過去講經的時候說過,不只說過一次,這個身體活著是我的,死了就不是我的,我操這個心幹什麼?身上穿的衣服是我的,不是穿在身上都不是我的;身上帶的一點錢是我的,不是身上口袋放的都不是我的,你的心才乾淨。這個房子,我住在這裡,房子是我的,我離開這個房子,這個房子不是我的。不操一點心,你的心念才能集中。「制心一處,無事不辦」,那個一處就是阿彌陀佛,心就放在阿彌陀佛上,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也沒有。我們向著這個目標、向著這個方向去走就對了。還有明天,還有明年,錯了。

這下面引用《金剛頂經》,「《金剛頂經》曰:唯此佛剎,盡以金剛自性清淨所成,密嚴華藏。」前面我們已經讀過,前已明證極樂世界即是密嚴華藏。講極樂、講密嚴、講華藏,是一樁事情,西方極樂世界,自性清淨心所成就的。「如是勝妙國土,皆非微塵所成」,微塵所成的是我們這個世界,就是物質所成的。「本非世間物質,不賴萬有引力而維繫,故不需有須彌也。」這說明了,不需要什麼須彌山。「且以國土乃金剛自性清淨之所成,故云世界不可思議。」金剛在此地是比喻,比喻自性,金剛是不壞義,比喻自性永恆不變、不生不滅、清淨不染,這是極樂世界的本體。極樂世界的人皆是金剛不壞身,往生的人跟阿彌陀佛體質相同、容貌相同。經上前面都說得很明白,隨順當時印度風俗,說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實際的,我們在《觀經》看到,阿彌陀佛的報身,「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從理上講,諸佛如來的智慧德相是一切眾生本自具足。世尊在《華嚴經》上說得好,「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後頭一句話說,「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我們為什麼變成這個樣子?因為有妄想、有分別、有執著,變成六道凡夫。換句話說,我們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不就成佛了嗎?自性的智慧德相就現前,極樂世界真相就這麼一回事情。極樂世界的佛,阿彌陀佛,以及所有往生的人,都把妄想分別執著放下了,所以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自性清淨心之所成就,同時也是每一個往生的人他們自己自性清淨心之所成就。自己的清淨心跟彌陀的清淨心是一個心,一個自性清淨圓明體,從一體起二用,賢首國師《還源觀》上所說的,這講世界不可思議。

「其國眾生功德善力」,「其國指極樂世界。諸往生者,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種種正行、助行、定善、散善,求生淨土。」往生的人必須具備的條件,這是我們眼前的大事,頭一個,發菩提心一向專念。不要再想東想西,專想阿彌陀佛,只求往生極樂世界,親近阿彌陀佛,就是這句話的意思,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種種正行,蓮池大師告訴我們,正行就是念佛,助行還是念佛。定善、散善是善導大師在《觀無量壽佛經》裡面所說的,我們統統把它歸到一句佛號,終極的目標是求生淨土。「持萬德圓具之名,入一乘大願之海。」一乘大願之海是形容極樂世界。憑什麼進去?憑萬德圓具之名,就是南無阿彌陀佛一句名號,一心專念。經上講一向,一是一心,向是方向,一個方向,極樂世界,一個目標,見阿彌陀佛。

「如是殊勝功德無量無邊,故其力用實難思議。」極樂世界佛的力用、菩薩的力用、國土的力用,我們都想像不到,不可思議。「修善所得之力用,稱為善力。《淨影疏》曰:依法正修,名為善力。極樂眾生之功德善力均不可思議。」這個地方我們要學,正行是念佛,遇到有緣,有這個善緣,可以多做一點善事,但是做善事不妨礙自己念佛,這就對了;做這善事的時候妨礙了念佛,寧可不做。記住,古來祖師教導我們,「好事不如無事」。做善事絲毫不妨礙念佛,這個善事是我們在幫助別人信佛、幫助別人學佛,這好事情。我們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有這個緣分,多帶一些人去,帶得愈多愈好,普度眾生。接引眾生有無量的方便,一一方便都不妨害我們自己的正行,這個原則一定要懂,這個原則一定要堅持,不能放棄,我們念佛才能夠得念佛三昧,才能覺悟,一般人講開悟,才能像經上講的得真實利益。

於世出世間一切法,要用清淨平等心來看待,沒有疑惑、沒有憂慮、沒有牽掛,這就對了。佛教給我們,隨緣而不攀緣,就在日常生活當中得自在了。真正有困難,佛菩薩會照顧。佛菩薩叫沒有照顧,其實佛菩薩照顧我們自己不知道,粗心大意,如果心靜下來之後,才發現佛菩薩照顧。順境是照顧,逆境也是照顧。遇到許多善人發心來幫助我們是照顧,如果我們在這個裡面起了貪心、起了妄念,那就把自己毀掉了。在境界裡頭不起惡念、不起貪心,佛菩薩照顧,等於考試一樣,順利通過了。惡緣,逆境、惡緣,惡緣是遇到一些惡人,找麻煩的、毀謗的、嫉妒的、障礙的、陷害的,這來了,還是真誠恭敬對待,知道他們做這些事情什麼原因?對正法不了解,對修學不了解,他們著重在自私自利、著重在名聞利養,我們雖然沒有妨害他,他以為我妨害他,造成對我的傷害,我不放在心上,這一關又通過了,這都是修忍辱波羅蜜,很順利通過了。所以無論順境逆境、善緣惡緣,你覺悟了,你看清楚了,對自己有大利,沒有一點傷害,都是幫助我們勇猛精進在菩提道,我們沒有失掉菩提道。菩提道是覺而不迷,失去了那是迷而不覺,那就錯了,念念不失。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9年4月21日09:42:4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59356.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