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大經解演義 (第二六三集) 2011/2/4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02-039-0263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乘無量壽經解》第三百一十九面,我們從第三行第二句看起:
「故此二句之淺釋即為」,這個二句就是「消除三垢冥,明濟眾厄難」,就這兩句,這兩句的淺釋即為「消除眾生貪瞋痴三毒之垢暗,廣救種種痛苦與災難。厄難眾多無數,故云眾厄難」。這個地方所說的狀況,確實跟我們現在的處境完全相應。「佛之智光,悉能明濟。如《會疏》曰:三垢是貪瞋痴。此三垢染心性,故名垢。令眾生盲冥,故云冥,是流轉因(流轉生死之因)」,也就是六道輪迴的真因,「眾厄難,是其果,謂六趣四生也」,這就是六道輪迴。
確實,我們在現前,每天從電視、網路、媒體所報導的災難信息,頻率不斷在上升,災害也不斷的趨向嚴重。這是什麼原因?經上告訴我們,是眾生貪瞋痴三毒,以及種種不善言行所招感的。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業因果報絲毫不爽,我們不能不明白。災難怎樣才能夠化解?經上也明白告訴我們,「佛之智光,悉能明濟」。六道輪迴的因,經教裡面佛為我們透露得很多,總的來說,是見思煩惱。見思煩惱淺說,就是我們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看錯了、想錯了,於是我們做錯了,做錯了是造業;想錯了、看錯了是意業,講錯了是口業,做錯了是身業,身口意三業造作,就是現在六道流轉生死的果報。在這個地方特別加了這一句,眾厄難,也就是說眾多無數的災難。我們今天讀這一句經文感觸很深,因為它就在我們面前,我們現在正遇到的就是這些。
佛光普照這是救苦救難的真因,所以接著說「佛光普流」,就是普照的意思,「清淨、歡喜、智慧之德」,幫我們消除三障,清淨消除貪欲,歡喜消除瞋恚,智慧消除愚痴,清淨、歡喜、智慧是性德,消除貪瞋痴三障之冥。我們很有幸,在這一生當中得人身、聞佛法,我們有沒有把三障消除?這個三障就是常講的業障,學佛的同學,我相信每個人對於自己的業障想盡方法去消除它。為什麼除不掉?我們遵照經典的教誨,佛菩薩的教化,天天在修持,誦經、念佛、拜懺,做好事,利益社會,利益大眾,好像對於業障沒消除多少,還甚至於可能這業障還在增長。貪瞋痴慢疑真的是在增長,什麼原因?我們所修學的不如法,修學的果德沒有現前。果德是什麼?清淨、歡喜、智慧,實在就是本經經題上所講的清淨平等覺,歡喜是平等,智慧是覺,沒現前;換句話說,我們修行沒有產生預期的效果,於是乎對佛法懷疑愈來愈嚴重。
這是今天社會許許多多學佛同學共同遭遇的問題,我們怎樣解釋、怎麼來應對?不能不知道。修行出了問題,佛的指導是絕對正確的,戒定慧三學,不能躐等。因戒得定,因定開慧,我們也知道、也會說,可是戒律真的疏忽了,沒有在這裡下功夫。所以在這麼多年當中,我們走過許許多多的地方,見到許多佛門同修,在家疏忽了《十善業道》,沒有真正講究十善業,沒有真正奉行十善業,所以功夫不得力,業障消不掉。出家的同學,《沙彌律儀》疏忽了,那是出家人的根本戒,沙彌律儀沒有做到,不是佛的出家弟子;十善業道沒有做到,不是佛的在家弟子;換句話說,我們今天稱佛門弟子,不是真的,有名無實。
這一門課要怎樣把它補起來,這個重要,要不認真補起來,這一生空過了。從哪裡補起?淨業三福是修淨土最高的指導原則,你不能不遵守,三福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四句十六個字。在中國古代,祖師大德教我們,用中國傳統儒、道紮根,紮戒律的根、行門的根,比學小乘還容易。儒家行門的根就是五倫、五常、四維、八德,就這四科。世尊在小乘經裡面教我們紮根,也是這四個根,小乘經裡面講倫理、道德、因果。我們今天不學小乘,用儒家的《弟子規》,《弟子規》只有一千零八十個字,一句三個字,總共三百六十句。大家細細去觀察,這一千零八十個字是不是講的五常五倫、四維八德?是!那就是戒律的大根大本。中國人從小就學習,家教,父母教你,這個根多厚,所以他入佛就不困難。道家的《太上感應篇》全講的是因果,善有善果,惡有惡報,分量也不多,總共只有講了一百九十五樁例子,它是舉例,一百九十五個例子,都給你說善惡報應。三福裡頭,慈心不殺這是因果。用這兩樣東西來做我們十善業的基礎,那十善業道就四平八穩,堅固有為,我們想想對不對?
今天我們的毛病出在哪裡?沒學《弟子規》,沒有學《感應篇》,所以十善業也就不起作用;如果有《弟子規》、有《感應篇》,十善業就起作用了。不能像阿羅漢那樣的清淨,你比社會一般大眾清淨多了,你得清淨心的受用,清淨心生智慧,少清淨心生小智慧,大清淨心生大智慧。我們問題就在此地。所以學佛從哪裡學起?從嚴持戒律學起,有這個優良的基礎,再學菩薩的六波羅蜜。放下貪欲,那是布施之德;放下惡行,持戒之德;放下瞋恚,忍辱之德;放下懈怠、懶散,精進之德;放下心浮氣躁,禪定之德;放下愚痴,智慧之德。歡喜心現前了,歡喜心是什麼?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身心自在,就是離苦得樂了,災難就能夠化解。這是佛光普照,佛光對我們的加持,真的幫助了我們。
底下說,「集因既滅(消滅集諦之苦因)」,苦集滅道四諦,苦是果,集是苦之因。集是結集,我們一般講累積,凡夫累積的是什麼?煩惱、習氣。每一天,在現在是特別明顯,接受環境的染污,物質環境的染污、精神環境的染污,苦不堪言!集因要是滅了,不再受染污,讓我們好好的生活在大乘之中,行嗎?在今天這個環境裡,可以做得到嗎?可以,只要你自己樂意。我不接觸現在的媒體,我不看電視、不聽廣播,我也不要網路,報章雜誌、現代人出版這些書籍我都可以拒絕,我接受佛菩薩的教誨,接受這個世間各個族群聖賢的教誨。這個事情我們能做到,不是做不到,那集因就滅了。集因要是滅了,果報自然就沒有了。這就是古聖先賢、諸佛菩薩的「廣濟」,廣濟是普度眾生。我也是在諸佛菩薩所度眾生之一,不難,我願意接受。不願意接受就難了,不願意把這個世間一切染污放棄,你的佛法就學不好。為什麼?那些東西是來破壞正法的,也就是破壞你自己清淨平等覺的,它是來破壞的,你要不離開它的話,你肯定受影響。
下面接著說,「悉捨三途苦,滅諸煩惱暗」,這一句是緊接著上面來的。消除三毒你就離三惡道,沒出六道輪迴,你決定不墮三惡道,這句話不能不記住。貪,貪的念頭是餓鬼道第一個業因,貪心墮餓鬼,貪佛法也不行,貪佛法果報也在餓鬼道。佛是教我們斷貪瞋痴的,不是教我們換貪瞋痴的對象,原本我貪財色名食睡,現在我把這個放下了,我貪佛法,那也錯了。所以佛慈悲,在《金剛經》裡面告訴我們,「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法是佛法,佛法要捨掉,怎麼能貪?佛法我要尊重它,因為它幫助我斷貪瞋痴,我尊重它。我對它起了貪愛,又墮三惡道去了。這樁事情佛給我們講得很清楚、很明白,過錯是在自己,佛菩薩沒過失,祖師大德也沒過失,經典也沒過失,過失是我們對於世緣放不下。縱然放下了,也像古人講的藕斷絲連,好像是放下了,習氣還沒忘記,時時刻刻還起現行,這就是學佛人不能出離六道的原因。大乘教天天在學習,沒有真懂。什麼時候真懂?章嘉大師說的,你真放下就真懂了,你真懂了一定就真放下。有一絲毫沒放下,它都障礙你得定,障礙你開悟。會不會障礙你往生?有可能,那要看你臨終時候的運氣,運氣好,遇到善友在旁邊提示你,你用佛號壓住,就往生了;如果運氣不好,臨終的時候沒有人提醒你,你對這個世間還有絲毫貪戀、留戀,就又繼續搞輪迴了。所以,功夫要在日用平常當中去做,臨終那一刻才管用,要不然臨終那一刻錯了,一生都錯了,那叫真可惜。
消除三毒,就是見思煩惱斷了,則離三惡道,如果真的貪瞋痴慢斷了,不只離三惡道,六道輪迴就沒有了。貪瞋痴慢疑是思惑,身見、邊見、戒取見、見取見是見惑,就是你看錯了,見惑斷了決定不墮三惡道,思惑斷了超越六道輪迴。下面說,「蓋三途極苦」,我們現在雖然在人道,受的苦不亞於三途,三途之苦現在在人間出現了。為什麼?人的起心動念不如畜生、不如餓鬼,不就這麼回事情。從果上我們就看因,做人,人的標準條件是倫常道德,現在的人有沒有講倫常道德?講都沒有了,當然更沒有人去做。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跟倫常道德一百八十度的相反,違逆了性德,果報就是三途,在三途裡面消他的惡業。惡業消盡了,他明白過來了,有了懺悔的心,有了慚愧的心,脫離惡道,再到人間。到人間,如果沒有遇到倫理道德的教育,那就又學壞了,學壞了怎麼樣?人這一生壽命盡了,又到三途去了。《地藏經》上說得很明白,三惡道的鬼王看見了,才出去沒多久,怎麼又回來了?一般人常說,這個現象是煩惱習氣在作祟,你禁不起不善環境的誘惑,什麼時候你才能把煩惱習氣淘汰盡?這一般講,你在三惡道的時間很長,才能把這些習氣磨盡。真知道苦了,不想再受這些苦難了,聞到佛法自然生歡喜心,聽到西方極樂世界會生稀有心,那就有救了。
下面接著說,「佛之智光如日」,像太陽一樣,「佛智能照破無明煩惱」。佛智怎麼照破?世尊用兩種方法,一個是身教,做出榜樣來給你看。他的思想、見解就是經論,他的言談舉止就是戒律,三藏十二分教在日常生活當中演出來,表演出來,這是身教。第二種是言教,講解給你聽。眼根利的人一看明白了,耳根利的人一聽也聽懂,這就是照破無明煩惱,身行言教。「如日破暗,故云滅諸煩惱暗也」。
「開彼智慧眼,獲得光明身」,彼是指眾生,眾生接受佛的教誨,智慧眼生起來。「眼之用為見,故常以眼表見。常喻曰:般若如目,餘度如盲」,六度最後一個是般若,前面五個,從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如果沒有智慧,前五度所修的一切善法是世間善法,不能出世。如果前面五度裡面都有智慧,福德就變成功德,功德能幫助你超越六道。所以這是說明,佛法裡常常用眼來表見。「宗門常云:參方須具參方眼,看教」,看教就是看經、讀經,「須具看教眼,是皆以眼表般若之正見也」,這也是我們要記住的。智慧多麼重要!我們今天麻煩,確實就是沒有智慧,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所得到的是什麼?知識,不是智慧,因為你沒有智慧眼,所以你得到的全是知識。如果你有智慧眼,你得到的是跟諸佛如來一樣的智慧,你見到諸法實相,你成就度眾生的真實功德。智慧是什麼?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就是智慧的樣子。你還起心動念,還有分別執著,完全是情識在做主,那不是功德,佛法稱之為福德。福德不能出輪迴,功德能出輪迴,功德跟福德有差別。
修福的人很多很多,福到哪裡享?不一定。除了阿鼻地獄沒有福,其他都有福報。這在佛法叫滿業,你到哪一道去投胎,那叫引業,引導你到哪一道去,這是我們自己造的業又分為這兩大類。我們能到人道來,我們的引業相同,這個引業是什麼?五戒、中品十善,引導你到人道來。你修六度四攝,那是滿業,到人間來,富貴貧賤不相同,這屬於滿業。滿業雖然不一樣,懂得佛法的人有方法彌補,過去生中沒有修財富,現在可以補出來;過去生中少修智慧,也能補出來;甚至於相貌不好,身體多病,修無畏布施也能彌補,這真正不可思議!佛在經典上教我們,我們學會了要能用,用在日常生活當中,用在工作之中,用在處事待人接物。財富、聰明智慧、健康長壽,沒有一樣不是修來的,全是布施。怎麼修法?修布施,修財布施、修法布施、修無畏布施,愈施愈多。這是佛教我們的般若之正見也。
再看下面,「又《華嚴.離世間品》」講的十眼,這個十眼,除前面五眼,五眼常講,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這常說的。欲界的眾生,人道以下的都有肉眼,欲界天人他有天眼,其他的三種得要修行人才能得到,阿羅漢有慧眼,菩薩有法眼,如來有佛眼。五眼之外有十眼,《華嚴經》上所說的,第六個叫「智眼,見諸法故」。見諸法什麼?見諸法的實相,是智眼,一切法的真實相。外國的科學家他們用高等科學儀器的幫助,像德國的普朗克他見到物質的現象,物質到底是個什麼,他看到了,他是藉儀器看到的。菩薩不要儀器,看得比他還清楚,那就是智眼。第七個,「光明眼,見佛之光明故」,他能見到佛光。佛光普照,遍法界虛空界萬事萬物都在佛光普照之中,我們凡夫見不到,菩薩有光明眼他能見到。佛光當中有化佛,佛光當中有剎土,佛光不是什麼都沒有,萬法具足。
第八個叫「出生死眼,見涅槃故」,涅槃就是自性。這個出生死眼是什麼?禪宗所說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就這個眼,見到自性清淨圓明體,見涅槃。第九「無礙眼」,沒有障礙。清涼大師將《華嚴經》判為四無礙,四種,理無礙、事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四種無障礙,這華嚴菩薩。華嚴菩薩如是,極樂世界的菩薩亦如是,乃至極樂世界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者亦如是。為什麼?彌陀本願四十八願加持他,他煩惱習氣一分都沒斷,他的智慧、他的德能、他的相好跟阿惟越致菩薩沒有兩樣。阿惟越致是七地以上,圓證三不退,圓是圓滿,圓滿證得三不退,所以八地叫不動地。所見無礙,見到阿賴耶的三細相,不需要用科學儀器他就見到,叫無礙眼。第十「一切智眼,又曰普眼,見普門之法界故」。這個不可思議,普是普遍,門是能通的意思,障礙沒有了,遍法界虛空界他全看到。生智慧,不生煩惱,對自己來講成無上正等正覺,《華嚴經》上所說的妙覺如來果位;對外起作用,普度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皆成佛道。
「今云智慧眼」,這經上講的智慧眼,「可釋為十眼中之慧眼與智眼」,完全就事相上來解釋,十眼當中有智眼、有慧眼,「亦可解為眾生本有之如來智慧德相,亦即佛眼」,能講得通。大乘經裡面講的五眼、十眼,不是如來專利,這一點要曉得,一切眾生人人本有,只是你現在有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換句話說,如果你能把妄想執著放下,你就證得,這是真的不是假的。經教裡面告訴我們,放下見思煩惱(就是執著),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再執著,你慧眼就現前,阿羅漢證得的是慧眼。你把塵沙煩惱放下,也就是於一切法不再有分別心,你的法眼恢復了,菩薩所證得的。再進一步,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頭真正做到不起心、不動念,你的佛眼出現了,就是一切眾生本來具足的如來智慧德相現前了。現在我們的狀況,因為有無明、有塵沙煩惱、有見思煩惱,這些東西是障礙,讓我們本具的十眼現在只剩下一個肉眼,其他的都不起作用;不是沒有,有,暫時不起作用。什麼時候覺悟了,把障礙放下,你自己的五眼、十眼就恢復正常。
「由無明幻翳」,無明煩惱,幻翳,像眼睛失明了,長上很厚的障礙,眼睛看不見,這個比喻塵沙煩惱、見思煩惱,幻翳。「妄為昏盲」,我們凡夫昏盲不是真的,只要障礙去掉就恢復,現在是住在昏盲之中。以為諸佛如來有佛眼,以為他有,我們沒有,「認盲為自」,這個錯在自己,不在別人。「佛光普照,開眾生心中本慧眼,滅無始時來盲冥,故言開彼也」,這是佛對待一切眾生,這一切眾生還得要加二個字,有緣眾生,這個很重要。所以佛門常說,佛不度無緣之人。什麼人是有緣,什麼人無緣?這個我們不能不知道,你樂意接受的就是有緣,你拒絕接受的那就是沒有緣。所以緣不在佛那方面,在自己這方面,我們接受的心態不相同,接受的熱忱不相同,接受的理解不相同,接受的受用當然就不同,差別太大了。
怎樣接受我們才能得真實的利益?印光大師講得好,真誠恭敬心,信解執持,你真得到了。最重要的是真誠恭敬心,不但對佛法,對世間法亦如是,學習任何一樣東西,你能達到什麼樣的境界,關鍵全在真誠恭敬,與別人不相干,完全在自己。真的,ㄧ分恭敬你就得ㄧ分成就,十分恭敬你就得十分成就,完全決定在自己,要知道,於人、於法、於一切境緣統統不相干,這個道理不能不懂。最忌諱的是懷疑的態度,再要是批評的態度那就更糟糕了,懷疑態度還好,自己不得利益,批評造罪業,果報要自己承當。你要是批評錯了,你將來得的果報是愚痴,無論投生在哪一道都愚痴,沒智慧。可是你要知道,愚痴就非常容易造業,造業就不能不受三途苦報,你說這個麻煩多大。
所以底下解釋得很清楚,「蓋謂眾生昏盲無知,不識本具佛眼」,十眼都是我們自性本具的,「反自認為盲,將佛眼推向佛邊」,以為只有佛有,我沒有。「今因佛光普照,開明眾生心中本有智慧之眼,而消滅盲冥也。」關鍵是我們自己肯接受,肯接受第一個條件,對古聖先賢的尊重、尊敬,這個很重要,以至誠恭敬向他學習,你就能夠得到真實的利益、真實的受用。為什麼?ㄧ真一切真,因為遍法界虛空界一切法是你自己心現識變的,你用真心,法法皆真;你用疑心,法法都在疑;你用妄心,法法皆妄。從心想生!這是事實真相,諸法實相,你不能不知道。
再看下面,「光明身」。《三藏法數》十三謂有三種光明:第一種,「外光明,日月火珠等之光明能除暗者」。這個外是講身外,能幫助我們照明。第二,「法光明,妙法能除愚痴之暗者」,這個法光明就是智慧。世尊教導我們這些方法都是屬於法光明,他用他的身來表法,我們講表演,他的日常生活都是在給我們表演,是法光明;他的言教,眾生聽到了能覺悟。佛不在世了,這些聲聞、菩薩將佛一生所說之經教用文字記錄下來,編集成經典,流傳後世,後人有緣遇到這些經典,能生起恭敬心、真誠心,能信、能解、依教奉行,也能夠破迷開悟,得真實利益,這都是屬於法光明。我們今天緣非常殊勝,我們遇到《華嚴》,遇到《法華》,遇到《楞嚴》、《般若》、《大乘無量壽經》。從這些大乘經教的學習,長時期學習,我們現在能感受到整個宇宙情與無情都在放光,一切時、一切處六根接觸外頭六塵境界常有感悟。如果沒有學習這些大乘經,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沒有這樣的感受。那是什麼樣感受?你看看古今中外人寫的文學作品,那就是眾生的感受,充其量現在講的藝術品,裡面沒有辦法脫離情執,他這種感受。不能像佛菩薩,佛菩薩那個感受是悟,覺悟了,知道這些真相是怎麼回事情。這個悟啟發之後,逐漸逐漸它向外擴大,就像野火燎原一樣,愈來愈盛,教學裡面所講觸類旁通,ㄧ聞千悟,他有這種趣向。
第三,「身光明,諸佛菩薩及諸天等之身有光明能除暗者」。身光,有嗎?真有。我們在看虛雲老和尚《年譜》,裡頭有一段記載,也是過年期間,時間應該是除夕。老和尚住茅蓬,茅蓬跟寺院有一段路,應該不太遠,在我們ㄧ般想像不會超過三里路。因為糧食要依賴常住,年關到了,要到常住那個地方去拿一點糧食、油鹽、蔬菜。他拿到之後,往回走,應該是黃昏的時候,老和尚不會走得很快,我們看他老人家行住坐臥都在定中,一定是很慢的,回去。在半路上遇到兩個人,都認識,出家人,他們從外面要回寺廟,手上拿著燈籠,路上碰到老和尚,問老和尚:天這麼黑了,你怎麼不拿個燈?老和尚聽到這個話,天果然突然就黑掉了。在他沒有問這個話的時候,天是明亮的。這是什麼光明?這是三昧光明,老和尚在定中,沒有明暗的分別,他沒有動這個分別心,沒有這個執著,所以他沒有覺得天黑,看得清清楚楚。但是人家ㄧ提醒,提醒什麼?他的分別執著起來了,天馬上就變了。所以經上講「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可別當真,凡夫惹的這些麻煩就是把這些東西當真了。
底下說,「如經云:身頂皆有光明照耀。身有光明,是為光明身之淺釋。」這個意思淺。「進言之,獲得光明身另有三義:一者,如《千手陀羅尼經》曰:當知其人即是光明藏,一切如來光明所照故。」可以解釋為,虛雲老和尚所遇到的是這個境界,本身就是大光明藏,學過《華嚴經》的同學對這個說法應該沒有懷疑,能接受。為什麼?佛在經上常講「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這個話我們聽得太多了。本來是佛,佛就是大光明藏,佛住常寂光土,常是不生不滅、永恆不變,寂是清淨之極,沒有絲毫染污,明是光明,遍照法界,是自性的光明,所以用常寂光來形容。一切眾生他的本質就是常寂光,一切萬法是從常寂光變現出來的,它的體是常寂光。在此地講,即是光明藏,一切如來光明所照故。「由於佛光普照,眾生垢滅善生,慧眼開明,淨心持念,於是十方如來光明護照,行者自身即成光明藏也」,這第一個意思。由於佛光普照,這是什麼?你迷失了自性,現在需要覺而不迷的人來幫助你,幫助你破迷開悟。一切如來的教誨就是佛光普照,我們能夠禮敬十方如來,就接受一切如來光明所照。我們對佛如果不相信,佛光照不照?照,但是你不接受,你有障礙。如果你沒有障礙,他真的能幫助你開悟。眾生垢滅善生,這個善不是善惡的善,是人性本善的善,這個字就是如來智慧德相,這真的叫善。如來是自性,我們自性本具的智慧德相逐漸逐漸向外透,你對於遍法界虛空界一切性相、理事、因果慢慢的都通達明瞭了。
現在我們不能通達、不能明瞭,關鍵在哪裡?就是那垢字,煩惱的代名詞。這個垢就是我們平常在經教裡常說的妄想分別執著,煩惱再多,總不外這三大類,這三大類把所有一切煩惱統統包括了。問題是這些東西得放下,我們在經教裡面學習了,曉得這不是好東西,全是障礙,全是虛幻不實,不是真的。一切物質現象假的,精神現象也不是真的,自然現象本來也沒有的,這三種現象也能把世出世間一切法全都包括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為什麼要執著?為什麼要分別?為什麼要起心動念?就是因為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我們才變成今天這個樣子,受這些冤枉的苦難。六道、十法界都是夢幻泡影,連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也不是真的。所以我們每天確確實實要提醒自己,要把這個問題提出來,我為什麼要執著?為什麼要分別?為什麼要起心、為什麼要動念?這是自性裡頭本來沒有的。本來沒有,現在我們有了,而且堅固執著,這個麻煩大了。問題不在別人,與任何人不相干,與諸佛菩薩不相干,與天地鬼神不相干,與一切眾生不相干,與自己遭遇的境緣也不相干,搞清楚、搞明白了,我們才肯定叫自作自受。解脫還是要靠自己,除自己之外,誰也幫不上你的忙。怎麼解脫?放下就解脫了。放下執著,你就證阿羅漢果,你的清淨心現前;放下分別,你就成菩薩,平等心現前;放下起心動念,你就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性成佛,這叫垢滅善生。佛光普照給我們帶來無比殊勝的利益,讓我們覺悟了,知道我自己原本跟諸佛如來沒有兩樣,今天變成這個樣子,這是自己的罪過。
慧眼開明了,用清淨心來持念,清淨心就是真誠恭敬,持名念佛。「於是十方如來光明護照」,護是保護你,我們中國人講保佑,照是照注,這個光直接對著你,讓你能夠感覺到,是這個意思,這是佛的加持。下面一句是我們自身的承受,「行者自身即成光明藏也」,佛光把我們自性的光明,就是自性本具般若智慧,引發出來了。怎麼引發出來的?很明顯的例子,六祖惠能大師在五祖忍大師的方丈室裡面,聽五祖給他講《金剛經》大意,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就豁然開悟了。五祖給他講經,那是十方如來光明護照,這個時候能大師自身就成就了光明藏身。我們要問,為什麼能大師他即時成就光明藏身,我們讀《金剛經》為什麼得不到光明藏?這什麼原因?原因這裡都寫得很清楚,能大師「垢滅善生,慧眼開明,淨心持念」,你想想這十二個字他是不是都具足?這十二個字就是我們平常講的真誠恭敬,所以他ㄧ接觸就開悟了。我們今天垢沒有滅,就是妄想分別執著我們沒有斷,我們的善沒生出來,我們還是肉眼,沒有慧眼,我們心裡還有疑惑、還有雜念,這就不行。所以你要問什麼原因?原因在此地。現在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