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五六一集) 2013/12/31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0-0561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九百四十五頁,最後一行:
科題「禍福隨身」,這是第四個小段。佛在此地給我們說盜戒,第一段給我們講因,第二段說盜的法(方法),第三個給我們說花報,第四段講果報,禍福隨身。經文裡頭,在盜法,主要的是前面四句話,「居上不明,在位不正,陷人冤枉,損害忠良」,就這四句。這四句意思非常廣泛,古時候家庭跟這四句就完全相應。古時候家庭是大家庭,所以中國人的概念不是人本主義,以人為本是外國人,中國人是以家為本。所以家叫老家,外國人沒有老家這個概念,中國人有老家,這個老家存在幾百年。所以能治家就能治國,家跟國是一樣的,一個範圍大,一個範圍小,沒有什麼兩樣。所以在家庭裡頭也有這些情形,家長,有權、有勢力的,不明的很多,掌著有權力的,往往為自己的愛好,也做出違理犯法的事情。家有家法,有家規、有家法,如果有這種事情發生,這是家的敗象,這個家維持不了多久,叫家破人亡。所以一個家沒有不重視家道、家規、家學、家業、家風。問題,真正出問題的都是出在欲望,人只要能把欲望放下,就不會迷惑,就不至於做錯事情。這個欲望就是六根所對的六塵生起貪瞋痴慢,這就造業,業一定有果報。這個道理、事實真相,一定要講清楚、講透徹、講明白。為什麼?真正通達明瞭,不但不敢做不善,連不善的念頭都沒有。為什麼?念頭也有報應,意業,身口意三業。果報,今世的報應是花報,果報是在來世。我們看這一段經文:
【富有慳惜。不肯施與。愛保貪重。心勞身苦。如是至竟。無一隨者。善惡禍福。追命所生。或在樂處。或入苦毒。】
末後這兩句,『樂處』是三善道,『苦毒』是三惡道。我們看念老的註解,「富有慳惜下,表慳吝過」。自己有不肯給別人,叫吝財。在學術上,自己懂得的不肯教給別人,叫吝法。世間這種狀況真的是多,古時候也多,現在就更多。古人絕大多數都受過傳統教育,不認識字的也受過這個教育,他都明瞭。古時候教育,雖然沒有正規學校,但是相當普及。誰來傳教?這就是中國歷代民間說唱藝術,由他們來傳播,地方上的戲劇、歌舞,特別是說唱。前幾天到我們這來的,東北來的,是近代說唱藝術很有成就的一個人,在我們這住了三天。我告訴她,要收學生,要傳下去,高春艷居士。她說找不到人,不是她不想傳,真正找不到,這個話我能夠理解。找不到傳人,自己慢慢的年老了,不能再從事這個行業,趁現在這幾年還行,多表演,把它錄像錄起來。說唱的內容全是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這是中國過去的民間,現在講社會教育的主流,用這個方式,大家愛聽,又是消遣,又是歡樂,同時接受教育。它不枯燥,老少咸宜,我們小時候就常常聽,到哪裡去聽?到茶館,他們表演的地方都在茶館,酒樓、茶館。年節,或者是朋友、遠道的親戚來聚會,都邀請這些人來表演,給我們說一部大鼓書,講故事。這裡頭重點的就是講因果報應,行善積德有福報,造作惡業的有災禍。所以不認識字的、沒念過書的他懂,他心地善良,他不會做不善的事情。
下面說,「或人富有,但慳惜成性,不肯施與。施與即布施,不肯以財物給與他人。愛欲牢固」,佛法講堅固的執著,叫愛保。他怎樣保持住?「貪心深重」,叫貪重。愛保貪重,他不了解事實真相,連自己的身心都保不住,何況身外之物?佛教我們的決定正確,佛不教我們保財,佛教導我們生財。這個意思多好,能生財,不要保財。財怎麼生的?財就是財布施生的,你有多少財你就布施多少財,這叫生財。愈施愈多,愈多愈施,它是循環的,又愈施愈多,這才真正懂得叫愛保。世間人把它搞錯了,完全搞顛倒了。法布施亦如是,自己知道的,恨不得人人都知道,我好好教他,愈施愈長智慧,愈長智慧就愈多行法布施,愈施愈多。無畏布施因果亦如是,肯修,健康長壽,愈是健康長壽愈要多行無畏布施,老而不衰。這三種布施得三種大福,財布施得財富,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這叫生福。
貪慳,與布施完全相違背,菩薩六波羅蜜,第一個布施,布施就是度慳貪的。慳貪、吝嗇,這是錯誤的,但是這種人還特別多,尤其是現代,走遍全世界到處都能看到。看到他們的果,『心勞身苦』,操心,患得患失,沒有得到的多求,貪而無厭,得到之後,實實在在說保不住,想盡方法來把它保住,希望自己能夠佔有,希望自己能夠支配,殊不知全是假的。我們看到的,「終生勞苦」,一直到「壽命終盡」,他還沒放下。他的罪業,輕的,不能放下,就畜生道去了;造的一身有罪業,他得不到人身,畜生道。生在哪裡?生在他珍藏錢財的地方,那個財庫裡頭沒人住,有蟑螂、有老鼠、有螞蟻,他去投這個胎,捨不得離開,很可怕,這是事實真相。
「但所得者,只是獨死獨去,無一隨者」。這一口氣不來,什麼都帶不去,沒有一樣是自己的。這個道理、事實真相就在眼前,一定要看清楚、看明白。佛門裡頭有這個說法,「神識孤遊戲」,孤是孤獨,人生是一場夢。《金剛經》上佛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真的是一場夢。如果在夢中覺悟了,不再把夢當真,這就有醒過來的時候。如果把夢中的事都當真,他就醒不過來,繼續要在夢中遊戲,這就是六道生死輪迴,非常可怕。下面舉世俗一句話,成語,「萬般將不去」,這個將就是帶,一樣你都帶不去,「惟有業隨身」,你造的這個業會跟著你去。業是帶得走的,你帶去的是善業還是惡業,是淨業還是染業,這個不能不謹慎。淨業生淨土,染業生穢土,穢土裡頭有善惡,善業生三善道,惡業生三惡道。任何一個人在世間不可能有純善,不可能有純惡,善惡混雜,就看善多還是惡多,看善的能量大還是惡的能量大。自己如果很清楚、很明白,我們這一生的前途,來生到哪裡去就會很清楚,不需要問人。人不見得清楚,自己最清楚不過。
「生平所作善惡之業,及所感福禍之果,則不相捨離,故云追命所生」,它追隨著你,你到哪裡它到哪裡。義寂法師說,「謂善惡因及禍福果,皆追命根所生處也。」這裡講到「命根」,參考資料裡有簡單的說明,《佛學大辭典》的。「據大乘唯識之義,則第八識之種子有住識之功能,因而一期之間」,一期就是一生,「從受生此世以至死亡」,這一期就是一生,「使色心相續」,色是物質的身體,心就是起心動念,「是假名為命根,非別有命之實體」,換句話說,命之實體是不存在的,根本沒有。《唯識述記》第二卷裡頭說,「命謂色心不斷,是命之根也。」色心是不是真的不斷?不是的,佛在經論裡面給我們講得很清楚,色心是相似相續,前念滅了後念又生。但是前面這一念,念就有生,生什麼大家都不知道,生整個宇宙。整個宇宙從哪裡來的?佛經上所說的,一念生的。前一念跟後一念決定不一樣,念念都是獨立的,念念沒有相同的。念念不斷叫相續,念念不同叫相似,這是宇宙的真相。經上有兩句話,講得非常有味道,你要問我們整個宇宙,包括自己現前這個樣子,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情。佛告訴我們這是「自心現量」,自心所現的全宇宙,真相是什麼?「不斷之無」。很有味道,它不斷,不斷什麼?統統是無,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斷之無。佛真高明,八個字,講圓滿了,究竟圓滿。這八個字是科學、是哲學,達到登峰造極。色心相似相續,這叫命之根也,是這麼回事情。後面我們還會學到阿賴耶識,說得比這裡詳細。
「追者追隨、追逐。於是後世,或在樂處,或入苦毒」。三善道是樂處,三惡道是苦毒。「苦者痛苦,毒者毒禍」。痛苦到極處,叫做苦毒,痛苦無法想像。唐太宗附體的光碟我們看了,有人問他,地獄苦怎麼樣?別提別提,苦不堪言,一提還心有餘悸。佛在經典裡面說過,阿羅漢在六道做凡夫的時候,地獄裡待過,證得阿羅漢他有神通,宿命通能知道過去五百世,想到地獄,身上流血汗,心有餘悸,這個地方不能去。不能去,地獄的業不可以造。地獄的業最嚴重的,殺盜淫妄還加上酒,最嚴重的殺業、盜業、淫業、妄語、飲酒,酒本身沒有過失,酒醉之後容易起殺盜淫妄。前面殺盜淫妄本身就是罪,叫性罪,你犯了就是罪,就會感召三惡道的苦報。酒不是的,酒是助緣,幫助你造業。所以佛把這個也列入重戒,道理在此地。地獄業決定造不得,一定要有高度的警覺,你造了,果報就在眼前,一口氣不來怎麼辦,沒有人救你,欠命的要還命,欠債的要還錢。什麼時候還?你地獄罪報受盡了,出來的時候你再還債,你說多可怕。完全是自作自受,與別人不相干,自己不能不覺悟。
底下一段,「盜習固結」,習是習氣。盜的念頭就是佔便宜,佔便宜的念頭是盜心。要從哪裡斷?要從這裡斷,決定沒有佔人便宜的念頭,這才叫把盜業斷掉了。喜歡佔小便宜的,盜心。我們看經文:
【又或見善憎謗。不思慕及。常懷盜心。悕望他利。用自供給。消散復取。】
這個盜業可重了。念老註解裡頭這一段,「正明盜惡」,說明盜的罪惡。『見善憎謗,不思慕及』。憎是憎惡,就是怨恨,嫉妒障礙,看到別人的好處,他毀謗,他憎恨。應當是見別人之善,要有恭敬,要有稱讚,要表揚他,這就對了。為什麼?希望善,善心、善願、善行都能夠發揚光大,社會才會和諧,人民才得到安樂,這是大福。你看禍福都在一念之間,一念嫉妒,裡面就產生怨恨,造無間地獄的罪業;一念稱讚、表揚,功德無量無邊,跟那個行善的人沒有兩樣。他行善,我表揚,我把它發揚光大,他的善跟我的善就拉平,為什麼不幹?我們用眼前的例子,夏蓮居老居士會集這個會集本,見善。好,這是見善。見善怎麼樣?憎謗,太多太多了,造的業可重了。因為你的憎恨、毀謗,讓許許多多的人,中下根性的人見到了,對這個本子懷疑,對這個本子不敢接受,聞法的緣就斷掉了。誰斷的?你幫他斷的,叫斷人法身慧命,那就是無間地獄的罪報。有一些明白人,真正善心人士看到了,歡喜、讚歎,翻印流通,勸導大家學習,這種心行跟夏蓮老十年會集的功德沒有兩樣,他在這裡修善、行善,我們那一念善心跟他相應。
黃念老六年會集註解,功德太大了。這麼好的經本,這樣圓滿究竟的註解,怎麼忍心去毀謗?怎麼可以造這個業?我們看到、聽到了,不忍心,怎麼辦?盡自己綿薄之力,身行言傳,我們來傳播。這部經在當今,到釋迦牟尼佛末法往後這九千年,實實在在說,能幫助眾生在一生成就的就是這個法門,就是這部經典。你沒有遇到那就不提了,真正遇到,你能信、能願,沒有一個不成就的。這個成就是不思議的成就,不是小成就,往生到極樂世界就是阿惟越致菩薩,這是究竟圓滿的成就,不是普通。我們對於這部經典、對於這部集註生起信心,沒有懷疑,用真誠恭敬心來接受,我們一生成就,幫助許許多多人增長信心,堅固願心,將來個個都成就。這是說「見人之善,無敬慕之心反生憎惡,妄加誹謗」,如是之人沒有善念,也沒有善行。「胸懷之中,常是侵奪之心」。這就是盜,侵犯別人,奪取別人的。
「悕望即希望,唯思損人利己」。損人決定不利己,損人跟人結冤仇,怎麼可能利己?奪取別人的財產,將來要還他的,奪取人的生命,將來要償命的,一絲毫便宜都佔不到,虧可吃大了。希望別人的利益供給自己受用,這叫不義之財,特別是國家的、團體的、公共的這個財物。國家的財物,財從哪裡來的?人民的稅收,你沒想到。中國是個大國,多少人民?十幾億。你要盜取國家的財物,你的債主就有十幾億,你將來怎麼還法?你還不清,在六道裡頭你就不能得人身,還清了才能得人身。用什麼還?披毛戴角還。你要知道事實真相,你才曉得多麼可怕。比用國家的這些錢更嚴重的是三寶物,因為三寶他沒有界限,遍法界虛空界所有出家人都有分,那就不止十億,百億、千億、萬億數不盡,十方三世的三寶他都有分,你怎麼還?所以《地藏經》上說,你犯了五逆十惡、毀謗大乘,佛都有方法救你,盜三寶物,佛不能救。寺院庵堂三寶物,一針一線、一根茅草都不能動,你是用盜心去取它的,統統都犯罪。供養三寶得無量福,盜取三寶物得無量罪,現在沒人講。拜地藏菩薩的人還不少,念《地藏經》的人我也見過很多,怎麼都不知道這樁事情,經上講得很清楚。經上講的是真的,不是假的,不是嚇唬人的,句句是事實真相。「不義之財,得來容易,任性揮霍,頃刻消散」。消散怎麼樣?「重複盜取」,這經上講的,「消散復取」,他盜心盜行相續,這個罪就非常非常嚴重。
後面這一段,總結,「三途輾轉」。
【神明剋識。】
這個『識』在此地念志,記載的意思。
【終入惡道。自有三途。無量苦惱。輾轉其中。累劫難出。痛不可言。】
「於是神明剋識,終入惡道。神明者,晉譯」,就是《六十華嚴》,一般大小乘經裡頭也都有,「如人從生,有二種天,常隨侍衛,一曰同生,二曰同名。天常見人,人不見天。」這就是有兩個神跟你一起到這個世間,一生跟著你,一個名字叫同生,一個名字叫同名。「如是二神,與人俱生,故名俱生神」。《藥師經》裡頭說,「有俱生神,隨其所作,若罪若福,皆具書之,盡持授與琰魔法王。」這兩個神把你所作所為、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他統統都記錄下來,記錄下來給誰?給閻羅王。閻羅王那個地方就有檔案,將來你這一生壽命到的時候,你感受的果報,你要是不服,閻羅王把這個檔案給你看。所以閻羅王說,我沒有權力加給你刑罰,我沒有權力,你所受的刑罰完全是自作自受的。閻羅王很慈悲,不願意看到人墮在三途受這個惡報,可是眾人不聽,那就沒法子。
古人聰明,在人間建城隍廟,城隍廟裡頭最主要的殿堂是閻王殿,有十殿閻王。而閻王殿裡面所造的這些像,我所看到的,都是根據道教《玉曆寶鈔》,以這個為主造出來的,泥塑木雕,泥塑的多。造得好,讓人看到生警惕心,不敢起惡念,不敢做壞事,勸善規過起很大的作用,這是道教對中國社會最大的貢獻。儒教人明理,讓人有羞恥心,不好意思作惡,作惡對不起良心、對不起父母、對不起師長、對不起國家、對不起人民,有這個力量約束他。但是比這個力量更大的是因果,閻王殿看看怎麼樣?不敢。儒家達到恥於作惡,是羞恥,道家這個就叫你不敢。佛法教你開智慧,轉惡為善,轉迷為悟,轉凡為聖,理跟事都講得很清楚。
下面引用的《嘉祥疏》,中國《無量壽經》的古註只有兩種,《淨影》跟《嘉祥》,唐朝時候的人。《疏》裡頭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皆有神,一名同生,二名同名。同生女在右肩上書其作惡」,你做的壞事,她在那裡記錄,「同名男在左肩上書其作善」,你有善心,你有善行,他把你記錄下來。這個說法大小乘經論裡頭都有,可見世尊常說,提起人的注意。善惡在起心動念之處,自己好好想一想,經上常常說的善男子、善女人,我們符不符合這個標準。這個標準在淨業三福裡頭說得很清楚、很明白,「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四句做到了,就是佛經上講的善男子、善女人。佛是有標準的,不是隨便說的。孝親是根,尊師是本,咱們用樹、植物來做比喻,根本。現在教學難,難在哪裡?沒有根,沒有本。年輕人不孝父母,不尊重老師,所以老師不教了,老師不來了,都離開我們,都走了。不是不慈悲,是你不聽,你不能接受,你聽不懂。聖學,基礎就是靠孝親尊師,誠敬,沒有懷疑,才能接受。不誠、不敬,有懷疑,怎麼教法?再高明的老師也沒辦法教你。
六十二年前我跟方東美先生學哲學,他就很坦白的告訴我,他說現在的學校(六十二年前),先生不像先生,學生不像學生。學生不像學生是真的,先生不像先生是被學生逼出來的,為什麼?學生不愛學、不真學,老師教了沒用,老師講了叫白講。佛家慈悲,佛氏門中,不捨一人,有一個學生肯學,老師一定真教,其他的人旁聽,得有個真學的。一個真學的都沒有的話,老師就不教了。跟你在一起怎麼樣?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你們喜歡什麼跟你聊什麼,聊完就下課,這就是先生不像先生。真東西藏起來,不是有意藏的,是沒辦法,他推銷不出去。老師心裡多苦,老師心裡多難過,眼看這個社會一代不如一代,怎麼辦?一代不如一代是衰退,衰到最後是滅亡,沒法子救。
所以一批老教授在台灣,省吃儉用,把錢湊出來印書。我知道藝文印書館後面就是一批老教授,只有十幾二十個人,完全翻印古籍,我能看到一些古書就是在這個書店。當時在台灣的讀書人,大陸上搞文化大革命,台灣的讀書人著急,幾乎個個人都在想怎麼樣把《四庫全書》保存下去,這是中國國家民族的瑰寶,第一樁大事。印這個東西成本太高,又不是一般人都能買的。總算是盡了最大的力氣,這個事情做出來了。印了多少套?商務的總經理告訴我,《全書》那一次只印了三百套。書店裡擔心,賣不掉,賣不掉就賠本,部頭太大賠不起。還算不錯,賣了不少年,這部書賣掉了。我買他的這一套是最後的一套,三百套最後的一套,而且這一套是日本人訂去了,付了訂金,也是沒有錢買,以後讓給我。讓給我,還要我十二萬台幣,他才肯讓給我,我只好給他。我買的這一套現在在澳洲。
台灣紀念中山先生革命一百週年,政府勸導這些文化界的人士,希望《全書》再版。這兩家書店的老闆馬上通知我,這麼好的機會,要再版。剛剛好我手上有一筆錢,我還找不到用處,聽說這個信息,好,全部投進去。我們買《四庫全書》,過去只買一套,這次我們買了一百一十一套,三個一,一百一十一套,連前面,一百一十二套;《薈要》,連前面的我們一共買了二百七十多套。同時我們發現《群書治要》跟《國學治要》這兩樣好東西,這兩樣一樣是一萬套,一萬套《群書治要》,一萬套《國學治要》。我的錢就沒有了,一千萬美金。好事情,送給全世界大學圖書館、國家圖書館去收藏,中國這個東西不會失傳。那時候大家擔心,《全書》,乾隆當時手寫的只有七套,到台灣這個時代,全世界只有三套半,還有一套殘廢的,完整的三套,真怕戰亂當中毀掉,這個要救。救的方法就是多印,到處收藏,不管什麼樣災難,不可能地球全毀,不可能,總會有一些留下來,這才是最好的辦法。
典籍保存下來了,接著得要有人讀,沒有人學還是傳不下去。這樁大事民間來做非常辛苦,收效不大,一定是國家去做。非常可惜,我們對台灣政府馬總統充滿希望,在他這一任沒做,要國家提倡。我們意想不到的,在外國,馬來西亞的首相納吉,我跟他談這個事情,他有興趣,他支持我們的漢學院,而且很誠懇的告訴我,他要送他的兒子到漢學院裡去學習漢學。他兒子現在在北京,在北大念中文系。馬來西亞很可能把中國傳統文化繼承,他們還有一千多個華校小學、六十二個中學。我說我以後到馬來西亞,要跟這些校長、老師多多的接近,鼓勵他們,佛法講發菩提心,發心繼承這個道統。我們設立這個機構,就是漢學院,在馬六甲建的這個學校,希望這些老師、校長,他們年歲都不大,小學老師、初中老師,真正用十年時間,在《四庫》裡頭選一套書,選一種,不要多,十年,專攻這一門,十年之後他就是專家。學《易經》的,十年專攻,學《論語》的,十年專攻,個個變成世界第一流。
我訪問巴黎法蘭西的漢學院,跟他們的老教授交流,他們問我,馬來西亞漢學院怎麼教學。我告訴他,我說我們的十年,前面十年是做研究工作,培養老師,現在漢學沒有老師,我要找這些華人,教書的。教哪些科目?我們只取《群書治要》,《群書治要》裡面一共六十五種,我們有六十五個人,每個人專搞一樣,十年之後就有一部活的《群書治要》。這十年當中,一面深入研究,一面每個星期提出一次報告,身行言教。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我們重視這個自見,自見就是開悟,沒有老師,會開悟。無師智、自然智,大乘佛經上講的,我們要相信,這種智慧是自性裡頭本自具足的,不是外來的,人人都有。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經典,誰教他的?沒人教他。他怎麼說出來的?是自性本有的無師智、自然智的流露。他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大乘佛法人人是平等的,生佛不二,眾生跟佛是一不是二,佛有的,眾生全有。佛沒有障礙,他全露出來,眾生有障礙。
障礙有三大類,佛給我們講叫煩惱,無明煩惱、塵沙煩惱、見思煩惱這三大類,這三大類的煩惱要放下,自性本有的智慧就現前。這個智慧是真的不是假的,一切智,沒有一樣你不知道。在中國唐朝時候惠能大師給我們做出示現,他不認識字,沒念過書,沒有一部經論他不懂,你念給他聽,他完全通達明瞭,他能給你細講。你不問他,他心是清淨的,一無所有,般若無知;你問他,他無所不知。不問的時候無知,問他的時候無所不知。東方人教學,自古以來注重這個,看到學生當中有悟性高的,要特別培養他。用戒定慧,戒就是規矩,規矩裡頭最重要的一個概念,就是教學的理念,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一門能得定,多了就不行,多你亂了,只能這一門,得定之後就有可能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惠能大師也做出典範給我們看,他會下這些學生們,開悟的有四十多個人,達到跟他平等的境界,這不是假的。決定要一門,一門才能得清淨心,不能雜,不能亂。
法門無量誓願學是什麼時候?開悟之後,開悟之後學一切法門太簡單,龍樹給我們做了示範。釋迦牟尼佛滅度之後六百年,那時候印度佛法很興盛,龍樹出現了,大徹大悟之後,把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他用三個月學完,真的,不是假的。他怎麼學的?我們從《壇經》裡面能看到,法達禪師學《法華經》,一門深入,十年,沒開悟。見六祖,六祖問他,《法華經》講些什麼?法達不能回答,反過來請教六祖。六祖說你念給我聽聽,你念了三千部,會背了,念給我聽聽。《法華經》二十八品,他念到第二品「方便品」,六祖就說行了,不必再念,我全知道了,跟他講《法華》大意,他開悟了。龍樹菩薩就這麼學的,每部經翻個幾頁就明白,後頭就不必了。所以那一部《大藏經》三個月就完成,就圓滿了。廣學多聞是開悟之後,如果是沒有開悟廣學多聞,那一部《大藏經》我們學一百年都學不通。
所以開悟多重要,悟性多重要。每個人都有悟性,每個人到這個世間來都帶來了,問題是孩子沒有好好教他。古人教學,保持他的天真,保持他的本性,本性本善。所以做母親最大的功德、最大的成就,就是把小孩紮根教育做好。紮根教育是三年,小孩出生到三歲,一千天,這一千天要把他看牢。負面,違背倫理道德的一切人事物,不能讓他看見,不能讓他聽到,不能讓他接觸到。父母在他面前都要守禮,做榜樣給他看,規規矩矩,端正心念。這一千天讓他養成習慣,他就有能力辨別邪正、是非、善惡,他有這個能力,而且不善的他不會接近,善的他會親近。這個紮根教育,母親,母親比什麼都偉大,母親生養的孩子是聖人,生養的女孩子將來都是聖母,聖人的母親,讓聖賢一個一個接著在中國出現。中國在古代對婦女非常尊重,我們在典籍裡頭可以看到,現在人不知道,沒人講。
所以中國小孩從小教他念古書,目的是什麼?目的是修定,用讀書的方法修定。讀書,字沒有念錯、沒有念漏掉,什麼意思?沒有,沒意思,一遍一遍念,把他的妄想雜念打掉,保持他的清淨心、平等心,用意在此地。不是叫他記東西,念熟透了他會記得,那是附帶的,不是主要的目的,那是附帶的成就。是用讀誦的方法修定,得到定之後就有機會開悟。悟後再廣學多聞,這是什麼?在開悟的時候,這是求根本智,根本智就是般若無知,它起作用無所不知,他心清淨,清淨心生智慧,他讀古聖先賢的東西他生智慧,他怎麼會不懂?哪有不懂的道理!他講《華嚴經》跟釋迦牟尼佛講的一樣,《華嚴經》從釋迦牟尼佛自性流出來,他來講《華嚴經》也是從自性流出來。
中國人教學的理念跟方法外國人沒有,跟外國人講他聽不懂,他沒辦法接受,他說這是神話,這是不可能的,所以必須要做出樣子來給他看。我們還不能勸他,做出樣子之後讓他看到感到奇怪來問,這才告訴他。開悟的學生,換句話說,你就問不倒他,你提出任何問題,他有辦法給你解答,沒有學的也能給你解答。到這時候他會認真考慮,說不定能改變整個世界教學的理念跟方法,那就功德無量。有悟性的,幫助他開悟;沒有悟性的,幫助他記問之學,建立德行,把這些小學基礎學好,廣泛的傳播下一代,這都是好事情。
一,我們講正法的時候講到,什麼是正法?大乘教裡常說,什麼是佛法?哪一法不是佛法,法法皆是,這是會的;不會呢?不會,哪一法是佛法。不會的人,《無量壽經》也不是佛法,《華嚴》、《法華》不是佛法,不會。會的呢?會的沒有一法不是佛法,佛教經典是佛法,別的教經典也是佛法,世間所有這些典籍統統是佛法,沒有一樣不是佛法。什麼叫會?放下就是會。放下什麼?所有一切法統統放下,就回歸自性,那就是的。不能回歸自性,就錯了。就文字上來說,正法,中國那個正,上面是一,下面是止,一就止了,這就是正法,就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一生專搞一門,不管你搞哪一門都會開悟。如果能專心,把所有一切欲望放下,就非常可能大徹大悟。人有欲望,這個欲望是障礙,徹悟就不可能。財色名利、七情五欲統統放下,心真正回歸到清淨平等,清淨,沒有染污,是阿羅漢、辟支佛的境界;平等,菩薩的境界。沒有分別是平等,沒有染污是清淨,後面的覺,我們經題上「清淨平等覺」,覺就是明心見性、大徹大悟。沒有老師,老師是給我們做增上緣的,老師有沒有方法幫助我們開悟?沒有,不可能。所以大乘教常說,「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是你自己的事情。釋迦牟尼佛一生給我們做出最好的榜樣,一生講經教學,怎麼修行、怎麼成就是你自己的事情,你真聽懂、聽明白了,你自己知道怎麼做,佛沒有限制。佛法確確實實是廣大而沒有邊際的,佛法的圓滿,證得法身、般若、解脫,解脫是大自在,法身是真理,般若是智慧。
這下面說,「《五戒經》曰:三覆八校,一月六奏。三覆者,指正月、五月、九月」,這就是同生、同名他們要把記錄的東西要送上去,這是三覆,正月、五月、九月。「八校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八日。六奏指六齋日」,一個月當中,「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二十九、三十等六日。蓋謂一年之中,有三個月,向上覆稟;有八日上報」,校就是報告,一個月之內有六天奏明。「又望西據《五戒經》曰:如是等日,天神記錄眾生善惡也。蓋所稟報者皆眾生之善惡」。
「剋識者,剋者刻也。識者,有異釋」,解釋不一樣。「一者《嘉祥疏》、《會疏》等,謂識者記也。如《會疏》曰:幽有天神,識其科條,無毫釐差。故云剋識」。這個識音念志,就是記的意思。「此與嘉祥之意正同,均謂有神明記錄人之善惡,故報應不爽」。現在人不相信,認為這個不合科學,這是宗教,這是迷信,科學的副作用很大。古時候人對於諸佛菩薩、神明的教誨這些典籍很重視,不敢輕易違犯,老人都是勸人遵守,自己做出來給下輩的人看,人人都相信。我們今天從理上來講,理上講得通。佛在大乘經上常說,「一切法從心想生」。人要有自信心,蕅益大師在《彌陀經要解》給我們講信,講六個,第一個,信自己。信自己信什麼?一切眾生本來是佛,相信自己本來是佛。佛教沒傳到中國,老祖宗教我們,人性本善,「人之初,性本善」,這個要相信。我們本來是善良的,一切不善是後天學來的,習性,不是本性,中國聖賢教育目的是回歸本性。佛法的教育是回歸佛陀,幫助你成佛,才叫畢業,叫圓滿,不能不相信。
一切法從心想生,信心生出來的,決定是好的。有沒有?有,信有就有。不信也有,為什麼?你有不信,不信也能造成,不信也是有,信是有,不信也是有。信、不信都沒有,告訴你,全沒有。全沒有是什麼?全沒有是回歸圓滿的自性,自性裡頭一法不立。所以信跟不信你的心都動了,心動了就產生現象。這就是最高的哲學,最高的科學。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叫無明煩惱,起心動念能生萬法。萬法為什麼會出現?是自性本有,把理給你說出來,不動的時候它沒有,動的時候它就有。如果自性裡頭沒有,動也不應該有生,動有,可見是自性本有。佛法教學重視的是明心見性,我們淨土宗明心見性是擺在第二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往生極樂世界,在極樂世界明心見性,阿彌陀佛來教我們。所以淨宗就不是宗教,阿彌陀佛不是神、不是上帝,阿彌陀佛是我們自心變出來的,我心即是阿彌陀佛,我心即是淨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我們念頭變出來的,是我們自性裡本有的,跟宗教裡所說的不一樣。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