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四七四集) 2013/10/12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0-0474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七百九十頁,倒數第四行:
科題,「憶彼依正」,憶是常常想念。世尊在楞嚴會上,為我們介紹大勢至菩薩,大勢至菩薩說「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所以憶念非常重要。佛在大乘經上常說「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也常常讀到「相由心生」、「色由心生」這樣的經文。相、色都是指物質現象,物質現象從哪裡來的?從念頭來的,心就是講念頭,起心動念。這些經文我們在幾十年當中常常念到,但是都是囫圇吞棗,沒有細細的去追究它。為什麼?一追究我們就懷疑,物質現象從哪裡來的?從念頭來的,我們無法想像。但是這是大乘經上常說的,特別是般若部,沒有人否認,我們也不敢否認,但是懷疑斷不掉。一直到最近幾年,四、五年,有同學將近代的量子力學家他們所研究觀察的報告,我們看了,對於相由心生、一切法從心想生、境隨心轉,我們明白了,有了概念。跟這些科學家一樣,對佛法尊重、敬仰,我們佛門弟子說,佩服得五體投地。
這些科學家,科學在地球上發展四百多年,才發現物質是什麼,而世尊在三千年前就講得這麼清楚,比科學家講得還清楚,佛是怎麼知道的?我們在佛經上讀到這些經文,祖師大德很籠統的給我們做了個解釋,這是不可思議的境界,這個境界不能想像,也沒有辦法說。不可思是不能想像,不可議是沒法子說。有人在後面加了一句,「唯證方知」,你成佛了,你證得這個境界,你就明白了。話說得沒錯,對我們這些初學的人,沒有入這個境界,我們怎麼相信?古德教我們,不能相信也得要相信,為什麼?佛沒有妄語,佛所說的一切是真的。從前的人老實,就默認了。現在的人不行,現在的人多多少少受一些科學的影響,一定要追根究柢,沒有真正搞清楚,我們總在這上面打許多問號,這就是科學精神。科學家終於把這樁事情搞清楚、搞明白了。我看的一份報告是德國普朗克的,這個人現在不在了,他是愛因斯坦的老師。愛因斯坦的名氣超過老師,老師也不含糊,真的盡他一生的精力,把物質到底是什麼找到了。他用的方法,跟佛在經上講的方法完全相同,就是不斷的分析,把最小一粒物質,把它打破,不斷去研究。
佛在經上所用的方法教導我們,佛從牛毛塵開始,牛毛很粗,牛毛的尖端上有一粒微塵,這是我們懂得的。這個微塵,很小的物質現象,它跟這個牛毛有引力,就地心引力,有引力,在這個毛端上,毛怎麼樣動,它不會掉下來,這叫牛毛塵。眼睛好的人應該可以看見。把牛毛塵分作七分,七分之一叫羊毛塵,羊毛比牛毛細,也在尖端上不會掉下來。羊毛塵再分七分,七分之一叫兔毛塵,兔毛更細了。兔毛塵再把它分成七分之一,變成水塵。水,水密度是大,但是有空隙,在顯微鏡裡面可以看到,這一粒微塵能夠在水空隙當中走來走去沒障礙,叫水塵。水塵再把它分成七分之一,叫金塵。金的密度大,這個金塵就是五金,金銀銅鐵錫,這個密度很大,但是它還是有空隙,這一粒微塵在這個空隙裡通過沒有障礙,叫金塵。這個金塵再分成七分之一,才叫微塵。佛經上講的微塵,肉眼看不見,誰能看見?阿羅漢能看見,阿羅漢的天眼能看到微塵。這一粒微塵還能分,分成七分之一,叫色聚極微。用現在科學的分析來說,應該阿羅漢能看到的這個微塵,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原子,阿羅漢能看見。
原子很小,八十年前科學家發現原子,認為原子是物質裡頭最小的,不能再分了。隨著科學儀器的進步,觀察儀器愈來愈精密,知道原子還是能分的,把原子打破,看到原子是原子核、電子、中子組成的,所以依然能夠分。這些原子核、中子、電子,一個一個把它打破,依舊還能分,它還不是最小的,科學的名詞稱為基本粒子。基本粒子還不是最小的,再分,稱為夸克。佛把這兩個階段的,用一個名詞,叫色聚極微,愈分愈細。色聚極微還能分,再分成七分之一,叫極微之微。不能分了,再分就沒有了。這才是真正物質的單位,基本物質單位。科學家發現了,科學的名詞叫微中子,或者叫中微子都可以,這是最小的,不能再分了,再分就沒有了。科學家把這個東西再打破,打破沒有了,物質沒有了,看到是什麼?看到是念頭波動的現象,這些科學家才恍然大悟。普朗克研究到最後發表的論文告訴大家,這個世界所有物質現象都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物質現象從哪裡來的?從念頭來的,證明佛在經上講,「相由心生」、「色由心生」、「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對於這些懷疑了幾十年,幾十年我們的疑問沒有斷掉,古人註解裡頭沒講清楚,上一輩的這些老師父講經也沒有講清楚,到現在我們總算把這個謎底揭穿了,宇宙奧祕。
現在科學家他的問題,物質明白、搞清楚了,念頭從哪裡來的?物質從念頭生的,念頭從哪來的?現在在搞這個問題、研究這個問題的人很多,研究念力的能量不可思議,念力到底從哪來的?也有一說,說念頭生滅速度很快,念頭才生就滅了。這個現象《楞嚴經》上有,《楞嚴經》佛說念頭「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幾乎是生滅同時。科學家沒有找到它的原因,好像沒有原因,但是佛經上有。佛經上念頭是阿賴耶的轉相,轉相從哪裡來的?從業相來的。業相,科學家有類似的,現在還不敢斷定,科學家講的能量,很像佛經上講的業相,這是阿賴耶三細相。業相沒有理由,突然生的。怎麼生的?佛經上說「一念不覺」。一念迷了就產生這個現象,一念覺,這個現象就沒有了,所以這個現象不是真的。
學佛,最後終極的目標就是恢復一念覺,恢復一念覺就成佛。覺之後會不會再迷?這個話,世尊在世的時候,富樓那尊者提出這個問題,佛告訴大家,一念覺後不會再迷。好比金在礦裡頭,從金礦把純金提煉出來之後,純金不會變成礦石,佛用這個做比喻。我們都是偶然的一念不覺,墮在無明裡頭,經過長時間迷惑,迷惑就是搞六道輪迴。覺悟之後,從六道輪迴超越,慢慢的修證,回歸到本覺,這是個很大的循環。回歸,回歸之後不會再迷了。這是佛教,整個佛教的理論依據。總的原則,就是章嘉大師告訴我們的看破放下。所謂看破,了解整個宇宙的現象,無論是自然現象、心理現象(科學家叫信息)、物質,這三種現象全是假的,不是真的。你明瞭之後,你就會放下,放下什麼?不把它放在自己心上就對了。心要空,空就是三昧,空就是禪定,禪定是真心,靈敏到極處,非常活潑,非常靈敏。
所以佛家的修行,依戒得定,依定開智慧。佛告訴我們,不是他發明的,自古以來,十方三世一切菩薩成佛,統統走這條路,沒有例外的,就是戒定慧,稱之為三無漏學。佛法傳到中國,這個修學的原理原則,儒採納了,道也接納了,因戒得定,因定開慧,變成中國傳統文化修證的基本概念,儒釋道都走這條路。戒在第一,就是守規矩,不守規矩不成方圓,一定要守規矩。這個戒定慧理念儒釋道都通,但是戒定慧講的都不一樣,儒有儒的戒定慧,道有道的戒定慧,佛有佛的戒定慧,這個不一樣。但是儒的戒定慧、道的戒定慧,終極的目標都是生天,換句話說,沒有脫離六道輪迴。只有佛的戒定慧,而且是大乘的戒定慧,小乘還沒有脫離,大乘脫離六道輪迴、脫離十法界。
所以中國人用儒道做修學的基礎,持戒在中國不普遍,特別是最近這一百年,學佛的人很多,幾乎把戒律全部丟掉了,所學的是佛教的知識,對德行修養幫助不大,對修行證果那是完全沒有。佛法在中國變質了,不是釋迦牟尼佛傳來的那種純淨純善的佛法,不是的了,中國人把它當作知識來學習。我跟方老師學哲學,學佛經哲學,也是把它當作知識來學。方老師教我的時候還年輕,五十左右,五十多歲。他到晚年,七十歲以後,這是他對佛法愛好、鍥而不捨,七十以後他入境界了,得一點受用,真正皈依三寶。台灣有個廣欽法師,人家叫他水果和尚,他拜他為老師。晚年,七十九歲過世的。他學佛,在這個年代,漸漸契入,可惜他就走了。如果他能多活十年,對台灣甚至於對全世界的佛教都有很大的貢獻。這是一個真正高等知識分子,世界上著名的教授,皈依三寶學佛了,可以告訴世人,佛教不是迷信。走得早,剛入境界他就走了,非常可惜。
念頭這個問題,現在科學家集中力量研究這個東西,說出念力,就是念頭的力量、能量大到無法想像。問題是我們凡夫念頭散亂,就是妄想太多、雜念太多,如果能把這些妄想雜念集中,變成一念。就像光一樣,光放光是散亂的,四面八方照見,如果把這個光,不讓它四面放,讓它從一點,叫激光,那這個能量就大,它能夠穿過鋼板。現在這個光是散亂的,一張紙都不能透過,把它集中起來,它能穿過鋼板。科學家有個比喻說,我們念力要真正訓練到,禪定就是訓練念力,真正得到甚深禪定,這個力量可以移動太空當中的星球,可以改變它們運行的軌道,有這麼大的力量。地球上這些災難,那是雞毛蒜皮小事,真正有這個能量的人,他住在這個地球上,這個地球上的災難不會發生。這就是什麼?境隨心轉,他能把所有災變都給它恢復正常。現在研究的人愈來愈多,好事情,總有幾個將來把這個問題參透,這個參透對佛法有很大的好處,證明佛法的修學是正確的。因戒得定,戒就是收心,把這個心四處跑收回來,都攝六根,淨念相繼,這是戒律,這是方法。完全收回來之後就得定,定的功夫不夠,要深。
修定,釋迦牟尼佛從婆羅門教學來的。婆羅門教在印度有一萬三千年的歷史,釋迦佛才三千年,它比佛早一萬年。印度宗教學術普遍所修的四禪八定,全是婆羅門的。四禪就是色界天,十八層天,往上去,四空定,再加上欲界六層天,所以佛法講天是二十八層。一般人生天沒有超過欲界,這是什麼?他的欲望沒放下。欲望如果完全伏住,不起作用,這個人生色界天。色界有十八層,看你的功夫到哪一層。色界天頂,佛經上講的摩醯首羅天,這是色界天頂,摩醯首羅天王,四禪天的天頂。四空天沒有形相,他們完全擺脫物質現象,換句話說,他們沒有肉身,他有靈,我稱它作靈界,一般人講靈魂,他這個存在,沒有肉體。這也是很多人所嚮往的,中國古代老子就是很好的例子,老子說「吾有大患,為吾有身」,我有最大的憂患是有個身體,沒有身體多好。這種思想就是無色界的,無色界的人不要身體。它有四層,一層比一層高,沒出六道輪迴。四空天是六道輪迴的邊際,他沒有辦法超越。佛有辦法,阿羅漢就超越了。
三果阿那含在四禪天,在那個地方修行,成阿羅漢,超越六道輪迴,進入四聖法界裡面的聲聞法界,他到那裡去了。至於到哪裡去,《易經》上有一句話說得很好,「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講得太好了,跟你志同道合的人,他自自然然會集合在一起。所以阿羅漢跟阿羅漢在一起,他們修學的地方、生活的地方是在四聖法界裡面的聲聞法界,再往上提升是緣覺法界,再上面是菩薩法界,到最高的是佛法界。那個佛不是真佛,天台大師說相似即佛,不是真的。相似即佛跟真佛距離很近,他再往上提升,不起心、不動念,他就超越了。還起心動念,出不去,這是十法界;不起心、不動念,超越十法界,他就跟佛住在一起了。我們經上這裡講的,他跟佛住一起了,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實報莊嚴土也叫一真法界,對十法界來說,十法界是假的,有生有滅,一真法界是真的,不生不滅,那個世界沒有生滅的現象。我們今天講,「憶彼依正」,我們的目標就是想到這裡。憶佛念佛:
【憶念西方阿彌陀佛及彼國土。】
修淨土的人,時時刻刻不要忘記,起心動念想什麼?想西方極樂世界,想阿彌陀佛。不能想別的,想別的叫夾雜,叫雜念,叫妄想。想到什麼程度?無論在什麼時候,無論在什麼環境,起心動念全是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沒有雜念,沒有妄想。念佛念到這個功夫叫成片,打成一片,叫功夫成片。功夫成片是我們都可以做得到的,這個不是一心不亂。一心不亂是煩惱習氣斷掉,我們還有煩惱習氣,但是我們的功夫,念佛功夫成片,雖有煩惱習氣,它不起作用,所以煩惱不會造成障礙,決定往生。這個裡面,功夫成片也有三輩九品,功夫高的可以自在往生,想什麼時候去,什麼時候佛就來接引。佛永遠隨順眾生,你想什麼時候去,他什麼時候就來,真妙!只要心清淨,我們這個經題上「清淨平等覺」,只要得清淨心,跟阿彌陀佛就通了,一絲毫障礙都沒有。想在這個世間多住幾年,不礙事,隨意。住在這個世間多住幾年為什麼?絕對不是為自己,是為眾生。我在這個世界,這個世界還有很多人相信我的話、聽我的話,那我得要幫助他,我要教他,帶他一起到極樂世界,帶的人愈多愈好。住在這個世間為這個,不是為名聞利養。所以在這個世間真正做到於人無爭,於世無求,無論是順境逆境、善緣惡緣,沒有不歡喜的,自在歡喜。
順境逆境是我們生活環境,善緣惡緣是我們的人事環境。善緣,跟我們在一起的都是好人,我們都互相尊重,都互相敬愛、互助合作。惡緣是冤親債主,全是找麻煩的。在這個環境裡面沒有怨恨心,沒有報復的念頭,而且還感恩。為什麼感恩?這些人替我消業障。我們無量劫來造多少業,今天別人罵我,別人毀謗我,我聽了不生氣,沒有怨恨,還感恩,他替我消業障,重罪輕報,這就報掉了。如果聽了心裡很難受,還要報復,那就是結怨。這個結怨不好,會引起生生世世冤冤相報沒完沒了,彼此雙方都痛苦,那又何必!所以佛教我們修忍辱波羅蜜,忍辱裡頭有一條,忍害,別人害我們,統統要能忍受,不要計較,不要放在心上。好的,善人,沒有貪戀;惡人,沒有瞋恚,永遠保持清淨心、平等心,這就對了。清淨,阿羅漢的心;平等,菩薩心。這個經經題好,把修行的因果都在上面。怎麼修?不管哪個法門,八萬四千法門,念佛法門也不例外,統統修的是清淨平等覺,就修這個,這就叫佛法,離開清淨平等覺就不是佛法。無論用什麼法門,法門無量,修行方向、目標是一個,就是清淨平等覺。終極的目標就是見阿彌陀佛,生極樂世界,見阿彌陀佛。
『及彼國土』,經念熟了,想經中的境界,就是想念極樂世界。「蓋念佛妙行,眾善中王,乃妙中之妙,徑中之徑。」這幾句話說絕了。念的人多,講的人也多,真正幹的人不多,這是什麼原因?沒透。對經上講的這些話,沒有透徹的認識到,只是粗淺的認識,所以你沒有能夠落實到生活,透了才管用。念佛的理深,念佛的方法精密,怎樣才能夠透徹的了解它?學這部經就夠了。要學多久?至少要十年,十年專門學這一部。經文天天要念,念熟了,念一遍大概要四十分鐘,再快的,半個小時也行。如果你有時間,一天至少要念二十遍,二十遍就是十個小時。為什麼?這十個小時你沒有妄念,你沒有雜念,把你的妄念、雜念打掉,目的在此地。這就是修定,用念經來修定。每天念二十遍,這就是戒律,因戒得定,你的清淨心念出來了,平等心念出來了。大概這樣念要念個三、五年,一般的根性,三、五年得定,就是清淨平等現前。功夫不能間斷,繼續再念,再有三、五年,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念佛跟參禪沒有兩樣,方法不一樣,道理相同,果報一樣。但是果比禪還殊勝,禪只是大徹大悟,沒有生淨土;這個大徹大悟,往生淨土見阿彌陀佛,比它殊勝。在學習之前,至少要把黃念祖老居士這個註解集註從頭到尾看三十遍。為什麼?深信不疑。你明白了,你念經才愈念愈有味,法喜充滿,不會感覺到疲倦,這叫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是祕訣,真的是妙中之妙,徑中之徑。這個徑是小路,小路裡頭的小路,直截了當,不拐彎的。專修,十年之後就成佛。這都是說普通中等根性的人。上等根性的人,不超過三年他就成就了。下下根人,十年不能成就,再來個十年,決定成就,二十年,沒有不成就的道理。
「於正因中,發心念佛,實為首要。」憶佛念佛第一重要,把世間事放下。世間事是輪迴業,你做好事三善道,你做惡事三惡道,天天造的是輪迴業,對念佛有障礙。所以念佛功夫不得力,念佛不能往生,原因在此地。這種輪迴業在現代,古時候沒有,現在最厲害的、最嚴重的是什麼?第一個是手機,第二個是電視、網路。這三樣東西你要是迷了不肯放下,就搞輪迴,極樂世界沒有指望。真正想到極樂世界,把這個東西放下,它擾亂你,叫你身心不安,很可怕。什麼是魔王?這三大魔王,手機是第一個,網路、電視第二個。這些東西,我早年就意識到了,老師也警告過我。我不看電視、不看報紙,這些信息斷絕大概有五十年。你們說天下這個事、那個事,我每天過太平日子,沒事,從早到晚沒事,太平盛世。不要聽,他說我可以不聽,所以報章雜誌全斷了。每天讀古人的書,讀佛經,跟佛菩薩往來,跟古聖先賢聊天,這多自在、多快樂。現在人能不能過這個生活?看你自己願不願意。願意過這個生活,你說這個日子多好過,跟古人沒有什麼兩樣。
我們跟大眾分享比古人自在,古人要在課堂,下頭有聽眾,我們現在不需要。攝影棚裡面常常我一個人在裡頭,機器是固定的,不需要人操作,我一個人面對著攝影機講話,我也有說有笑,幾十年養成習慣了。雖然我看不到你,我知道你看到我,我對誰講?就是對你講的,誰打開這個頻道,我就是對他講的。比古人方便太多了,我們通過網路、通過衛星,面對全球同學們。我們每天在這裡見面,不止四個小時,網路跟衛星電視都是二十四小時不中斷的,過去所講的大概有一半大家都能看得到,隨時都可以看到。這是我們的講堂。往來的人很少,讓我們自己過寧靜的生活。現在年歲大了,很多地方邀請,我都拒絕了。重要的問題他可以傳給我,我可以給他詳細解答,錄成光碟送給他,如同面對面談話沒有兩樣。這是科學工具給我們帶來方便,我們上一代沒有,這一代遇上了,用上了。
在學佛正因當中,發心念佛實為首要,第一重要。這部經也是第一重要,世尊末法時期,修學能夠成就的,只有這部經。其他的經論、法門,都要斷煩惱、開智慧、證菩提,這是我們沒有辦法做到的。這個法門,剛才講了,念佛念到功夫成片,我們可以做到。帶業往生,我們的煩惱習氣沒斷,我們念佛的功夫能把它控制住,不讓煩惱發作。在哪裡練?在日常生活當中。生活當中別人讚歎,我們會不會感到歡喜?感到歡喜就是煩惱起來了。讚歎,笑笑,若無其事,不敢承當,你的讚歎過分了。別人毀謗,會不會感覺到難過?沒有,也不放在心上。換句話說,生活當中頭一個是人事環境,決定不受它干擾,我們永遠要維持清淨心、平等心。首先是清淨心,不被染污。見色聞聲,你把它放在心上,你的心就被染污,就錯了。善惡統統不放在心上,斷惡修善是做給別人看的,是利益眾生的;自己呢?斷惡不著斷惡的相,心裡面沒有斷惡的這個念頭,修善心裡沒有修善的念頭。真的斷惡修善是利他,不放在心上是自利。不放在心上,沒有受干擾,清淨心沒受干擾,平等心沒受干擾,這個慢慢才能養成開悟。開悟不能著急,時候到了自然開悟。
「以上是因」,修因,下面這講果報。「因果相隨,如身與影。」有因一定有果,這是念佛的因,念佛的果一定現前。在這個世間,我們以修善為因,決定得善果;以造惡為因,決定得惡果。蕅益大師在《楞伽》註解裡頭說的「自心現量」,這句話說絕了,這句話把遍法界虛空界所有的現象都包括在其中,一樣都不漏。我們的生活、我們的受用哪裡來?自己心裡現出來的,你看到什麼樣的環境,就是看到你自己什麼樣的心相,是你心變現出來的。
下面一段,「妙果」。分成兩段,第一段,「生相同佛」,第二段,「聞法不退」。請看經文:
【是人命終。如佛色相種種莊嚴。生寶剎中。】
念老的註解,這個念佛人命終之後,『如佛色相』,因為他天天念佛,他現的色相跟佛一樣。「其人如佛真金色身、三十二相,並具種種如佛之功德莊嚴。」經文、註解都簡單,含義無量無盡。這個念佛人命終之後往生,佛來接引;佛不接引,極樂世界在哪裡你找不到,一定佛來接引帶你去。接引的身,這個佛相是沒有一定的,你喜歡什麼身他就現什麼身。於是我們就要注意到,我們平時供佛像,選擇我們喜歡的,這尊佛像我們一生就供養它,就供一個。現在科學技術發達,我們離開家裡佛堂,把這張佛像照成照片隨身帶,每天早晚做課誦就看這個佛像。看成習慣了,臨命終時,阿彌陀佛來接引,跟這個相一樣的。我天天想他,天天念他,終於把他念來了。他不會現別的相,跟你所供的像完全一樣,感應!
這個相來接引你,接引你一定帶著蓮花。我們真正發心念佛求生淨土,發這個心,極樂世界七寶池裡面就長一朵蓮花,這個蓮花上有我們自己的名字。《觀無量壽經》上說的,說得很詳細,一點都不錯。我們往生的時候,這個花開了,花一開,佛就知道,會拿著這個花來接引你。你坐上蓮花,花又合了,你在蓮花裡面,在蓮花裡產生變化。這個變化可大了,我們這個肉身變了,變成法性身,我們的心變了,我們的身是阿賴耶的相分,物質現象,我們的念頭是阿賴耶的轉相,在蓮花裡面轉八識成四智。這要感謝阿彌陀佛,這完全是阿彌陀佛加持的。這一轉變,到極樂世界那個花一開,你是什麼身分?我們中國佛教所說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就是這個身分,真正超越十法界,在蓮花裡面。到極樂世界花開見佛,我們的身相跟阿彌陀佛完全一樣,這講的三十二相,不止,《觀無量壽經》講不是三十二相。三十二相是釋迦牟尼佛當年降生在印度,印度人的風俗習慣,認為這三十二相是人間最好的、最圓滿的福相。是世尊在印度示現的,現三十二相,讓大眾看到這個相生歡喜心,肯聽他的話,跟他學習,是這麼個意思。其實不止,要以《觀無量壽經》做依據。
《觀經》上佛說,阿彌陀佛紫磨真金色身。真金色身表什麼?表永恆不變,取這個意思。在五金裡頭,銀銅鐵錫都會氧化,都會變色,唯有黃金不變色,黃金之可貴就可貴在這裡。所以佛用金色身,取它不變的意思。身有八萬四千相,不是三十二相,八萬四千相,好相,寶相。每一個相有八萬四千隨形好,每一個好放八萬四千光明,每一個光明裡頭現諸佛菩薩說法度眾生。這個相無法想像,這是佛相種種莊嚴,十六觀裡頭觀佛相好,這是真正講到阿彌陀佛報身殊勝莊嚴。每一個生到極樂世界的人,色相都跟阿彌陀佛一樣。這是得阿彌陀佛的加持,不是我們自己修來的,是佛無量劫修積功德所成,也是阿彌陀佛五劫修行、參學總結諸佛剎土的相好,總結成四十八願。這四十八願,無量劫的功德加持給每一個往生的人,讓他生到極樂世界,身體、生活環境、學習環境跟阿彌陀佛完全相同。極樂世界是平等的世界,個個都歡喜,沒有人有意見,平等。不平等才有意見,平等就沒有了。極樂世界是一切諸佛剎土,平等裡面是第一。一切諸佛剎土總有不平等的事情,像我們居住這個環境不平等,釋迦牟尼佛的剎土,娑婆世界,極樂世界沒有。因為不平等衍生許許多多煩惱,因煩惱造作罪業,因罪業感受很多苦報,這都是阿彌陀佛不願意見到的,所以這些現象在極樂世界根本就沒有。不但沒有這些事,連名字都聽不到,像不平等、不清淨、煩惱、染污,這些話在極樂世界聽不到。這才叫極樂,才叫寶剎。
天親菩薩造《往生論》,這部書實際上就是天親菩薩往生到極樂世界,他所看到的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給我們做的報告。他講我們居住環境,就是寶剎,十七種殊勝莊嚴;阿彌陀佛,這是我們的老師,八種莊嚴;往生的是我們的同學,都是菩薩,總結四種莊嚴,總共二十九種莊嚴,說明西方極樂世界的美好。這是淨宗必修的課程,三經一論,這一論就是天親的《往生論》。這一段經文註解都不多,實際上這部經前前後後講得太多了。
下面第二段更重要,「聞法不退」,這個非常重要。我們在這邊學習,聞法會退轉,到極樂世界聞法不會退轉的。
【速得聞法。永不退轉。】
這多難得。念老註解很簡單,『生寶剎中,速得聞法』。「此人命終,色相如佛,並速得聞法。」這是講依前面,三輩往生、往生正因,所說修學的理論跟方法,你依照這個修行,將來命終的時候,色相跟佛一樣,到極樂世界,到那邊就聞法,花開見佛。到極樂世界,花開見佛,你就進入阿彌陀佛的講堂。首先要知道,極樂世界人的身體是法性身,不是血肉之軀,不是物質現象,所以他不需要飲食。我們這個飲食,操多少心,費多少事,省掉了,不需要飲食。第二個,他不需要睡眠。換句話說,他進入阿彌陀佛的講堂是凡夫,我們現在才進去的;離開講堂是什麼身分?成佛了。為什麼?不成佛不離開,那個講堂是成佛的保證班,出來就成佛了。不成佛我還要學習,我還沒有學畢業,那怎麼能出去?在講堂你不能出去,會不會煩惱,會不會感覺得不自在?不會。為什麼?它沒障礙。你到極樂世界,你六種神通都具足,你的性德完全恢復,你有天眼、天耳、宿命、他心、神足、漏盡,六種神通具足。所以你的身沒有離開阿彌陀佛,在那裡接受阿彌陀佛教誨,同時你能夠分無量無邊身。分身到哪裡去?到十方世界一切諸佛剎土去拜佛、去供養,修福,修無量無邊福報;親近佛陀,聽經聞法,學無量無邊法門。隨時可以去,一絲毫障礙都沒有。你願意教化眾生,也能在十方世界,跟你有緣的眾生,你跟他感應道交,你的分身再分身去教化眾生,得大自在。
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保證你一生成佛,而且快速成佛,什麼原因我們看到了,這種環境哪能不成就?我們現在念的東西常常忘掉,尤其年歲大了,年輕的時候記憶力好,年歲大了不行,會忘掉,以前學的東西記不得,老人都有這個問題。到極樂世界這個問題沒有了,為什麼?你明心見性了。十法界依正莊嚴是自性變現的,自性就是真心,自己真心變現出來的,哪有自己不知道的?十方世界佛土是自性變出來的,極樂世界不例外,一切諸佛如來也是自性變出來的,所以阿彌陀佛不離自性。「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這個話是真的,不是假的。在阿彌陀佛大會裡畢業之後,你就進入常寂光淨土,進入常寂光,就跟彌陀、所有一切諸佛融成一體。佛是一盞燈,一切諸佛,每一個佛都是一盞燈,燈放光,光跟光融成一片,叫大光明藏,淨土叫常寂光土。身跟土都沒有,都變成光明,光遍法界虛空界。所以佛在哪裡?佛就在當下,我們全在佛光之中,沒有離開佛光。我們念佛,佛現身就在面前,沒有從那邊到這邊來,沒有,那是錯誤的概念。當處出生,當處滅盡,統統在當下,十法界依正莊嚴全在當下。你要是想到我在沒來之前,在地球上住了不少年,看看地球,地球現前就在當下,你就看到。
「速得聞法」,速在什麼地方?就是你同時可以分無量無邊身,諸佛所說的法不一樣,你每一個身去親近一尊佛,接受他的法,同時把十方一切諸佛所說的法,你同一個時間都學完,都得到了。不是一尊一尊佛那裡去學,那要學到哪一年?同時,一剎那之中一切圓滿,這個地方能不去嗎?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了,他要不去,那叫冤枉,沒有這個道理。凡是不去的,都是沒有搞清楚、沒有搞明白;搞清楚、搞明白的時候,後悔莫及。
我們再看下面科題,「精修十善自利得生」。這裡頭分兩段,第一段,「勝因」,殊勝的因。分三小段,第一,「當修十善」。我們看經文:
【復次阿難。若有眾生。欲生彼國。雖不能大精進禪定。盡持經戒。要當作善。所謂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淫欲。四不妄言。五不綺語。六不惡口。七不兩舌。八不貪。九不瞋。十不痴。】
念老在註解裡面告訴我們,前面說的第一類的正因,往生的人。這個地方是第二類的正因,其中共有三句,第一個「修行十善」,第二個「晝夜念佛」,第三個「志心歸依,頂禮供養」。這一段經文是第一段,「修行十善。據《法界次第》,十善即是止惡。止前之惡,則不惱於他。行今之善,以利樂一切」。十善,它的精神就是斷惡修善。殺生、偷盜這是惡,這些惡我們統統離開,那就是善。殺生是惡,不殺生就是善。前是講過去,沒有學佛之前,沒有接受到佛陀教育之前,這些惡行、不善的行為常常有。「不殺生」,生是一切眾生,人是不會殺的,蚊蟲螞蟻常常殺。再有一個,吃肉,吃肉殺生,不是自己殺,是他殺。他為什麼殺?為你要吃他才殺。
早年李老師跟我們講一樁事情,屠戶,殺豬的,天還沒亮(現在講三、四點鐘),他那個時候就殺豬,統統弄好之後,肉拿到市場去賣。這些屠戶殺豬,提著豬的耳朵告訴豬,他說:「豬啊,豬啊,你莫怪」,不要怪我,「你是人間一道菜,他不吃來我不宰,你向吃的去討債」。你看看,他把責任全推了,你向吃肉的人去討債去。這幾句咒語是從古傳下來的,不知道是哪一代傳下來的,這些屠戶很聰明,他是不得已。殺生,屠戶說,我是為你們吃肉的人殺的;吃肉的人又賴他,是他殺的,不是我殺的。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那被殺的豬向誰要命?還是向殺的要命,對殺的是有仇,對吃肉的,牠恨。吃牠肉的人,恨;殺牠的人,仇。牠要報復,牠不是不報復。所以富貴人家造的業就重,貧賤人家造的業輕,沒錢買肉吃。我們小時候住農村,我在農村長大,我十歲才搬到城裡去居住,十歲以前在農村。農村裡面吃肉,一個月一次。農村裡頭,鄉村,一個月,日期我不曉得,有一定的日期,殺一隻豬,這一天可以買到肉。沒有天天吃肉的,不可能的。天天吃肉,大概只有過年十幾天,過年的這個十幾天餐桌上有肉,平常沒有。城市裡面居住人口多,天天有賣肉的,農村裡頭沒有。農村裡面養豬是為了多一點收入,豬養大都賣掉,有專門到農村裡頭來收購的,賣給他們。所以農村裡面的居民殺業輕,不重,都市裡頭的殺業重。
不殺生是佛教導我們,「止前殺生之惡行」。我們雖然沒有殺人,家畜,家畜殺得最多的是雞鴨,這是農村養這個東西,一方面是賣,但是有很多養的是自己吃的。數量很少,雞養幾隻,鴨子也是幾隻,十來隻,很少,牠不是賣的。時間都很長,家畜都是生活在野外,不像現在,現在看這些動物可憐。古時候看動物可愛,牠放在外面養,牠不是在家裡養。雞生蛋,雞常常走掉,到外面去找,牠蛋都生在外頭,有的時候可以撿到。所以農村裡面素食多,生活都非常節儉,沒有浪費的。現在人浪費,這都是罪業。
「不偷盜」。不殺生,在戒律裡面講得很微細,我們的言行能叫別人生煩惱,引起不愉快,都包括在不殺生裡頭。不偷盜,不但是沒有偷盜的心,微細到起心動念想佔人家一點便宜,這個念頭就是盜心。你雖然沒有盜的行為,你動了盜的念頭,在戒律裡頭都結罪,講得很微細。偷盜,你偷竊的財物它有主,如果這個主是一個人,你欠債欠一個。戒律裡頭,講到最後,殺生要償命,偷盜要還錢,佔不到便宜,虧吃大了。償還,償命還錢,近在來世,遠在後世,因緣聚會的時候果報就現前,所以這個事情能幹嗎?明白的人、通達的人寧願餓死,也不偷人家一點食物,除非人家允許,不幹這個事情。所以人學聖賢的倫理道德,決定不肯做壞事,為什麼?難為情,不願意做壞事。人要懂得因果,不敢做壞事。現在人為什麼敢做壞事?他不懂倫理,不懂道德,不相信因果。
中國自古以來,這個社會安定和諧,縱然有動亂,時間不長,這個朝代被人推翻,另外一個朝代建立起來,很快就恢復正常。什麼原因?文化、教育沒有失去。社會的安全、人民的福祉建立在三個基礎上,第一個祠堂,祠堂教孝,祠堂教倫理。受過倫理道德教育,不敢做壞事,為什麼?對不起祖宗。我要做壞事,人家指著:這個家裡怎麼會出這樣的人?他罵的不是你,罵你祖宗。所以這個約束的力量很大,不敢做,祠堂起多大的作用。第二個是孔廟,孔廟象徵著儒家道德教育,倫常道德教育。祠堂教人不忘本,要孝順父母,要孝敬祖先,做壞事讓祖先不能見人,這個罪過就大。所以父母,家裡長輩,一定要把小孩從小教好,讓他養成良好的習慣。祠堂在古時候是家學場所,家學是家庭子弟學校,也是家裡面的養老院。因為祠堂祭祀祖先一年只有兩次,清明祭祖、冬至祭祖,一年兩次,其他時間都空著的,所以學校辦在祠堂裡面,養老辦在祠堂,老人跟小孩天天見面。退休落葉歸根,什麼意思?回老家去養老。養老是享福,中國人把享福放在晚年,年輕受一點罪不在乎,老年享福。外國人跟中國人顛倒,年輕把福享盡了,老年受罪、受苦,他把福報享盡了。中國人是把所有的福報留在晚年享,晚年是人一生最幸福、最快樂、最好的一段時期。第三個就是城隍廟,城隍廟屬於道教的,表現的是什麼?表現的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裡面的十王殿,閻王殿,那是造出來,把造作罪業的人果報,是泥塑的,造出來。小孩到那邊去看,害怕,大人教他不能妄語,妄語,你看拔舌,拔舌地獄。他就有印象,我要是騙人,就想到閻王殿的拔舌地獄,起很大的作用。現在這三樣東西不要,祠堂毀掉,人不忠不孝;孔廟沒有了,人不知道禮義;城隍廟沒有了,人不在乎因果,什麼都敢幹。你說那些是迷信。那些迷信能夠帶來國泰民安,能帶來社會安定,人民幸福美滿。這迷信破壞、不要了,完全學西方這個,社會造成這樣子,自己沒法子了。要用古人這個方法,古人迷信,不能用他的方法,那你用什麼辦法?對於古人這些東西沒有認真深刻去研究,這裡頭有大學問!
而且六道輪迴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在最近十幾年,在全世界每個地方,都聽說有附體的,有鬼屋,美國很多。你在美國買房子要小心,這個房子以前住的人是不是死在這個地方?有時候死在那個地方,他靈魂不走,那就變成鬼屋,不能不知道。我在洛杉磯,我們有個學佛的同學,他買了一棟房子給他岳父母住,沒有想到那就是個鬼屋,裡面有個女鬼常常出現。有一天他的老岳丈在洗澡,女鬼出現了,他就問她,妳叫什麼名字?她居然說出來,把他嚇到褲子也沒有穿就往外面跑。真的,不是假的,你叫她,她會答應。這都是居住在那裡多年,死在那裡,靈魂沒離開,她沒有什麼大善,沒有什麼大惡。這些事情不是傳言,當地人都相信,不是假的。所以我們講科學,科學要把事實真相搞清楚、搞明白,才算是科學。沒有搞清楚,沒有搞明白,就用迷信兩個字來說,這個不合乎科學。真搞清楚、真搞明白了,再下結論。英國湯恩比博士說,「拯救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只有中國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大乘佛法也在中國。我們自己不相信,湯恩比雖然說了,外國人聽到湯恩比的話,半信半疑,這個問題擺在面前怎麼解決?佛門的解決方法就是每天講經教學,讓大家慢慢聽懂、慢慢覺悟,用這個方法。還是「教學為先」這句老話,不教學,人永遠不會回頭。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