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寿经》专题讲座/第32集/刘素云老师主讲

admin 无量寿经专题评论1阅读模式

《無量壽經》專題講座  第32集  九 諸大菩薩 慈悲教化 03  劉老師 講於2019年3月9日

play-sharp-fill

play-sharp-fill

视频下载MP3下载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阿彌陀佛!

我們上節課講到,彌勒菩薩五十六億七千萬年以後,來到娑婆世界示現成佛。那時候的娑婆世界已經變得非常美好,上節課給大家做了詳細的介紹。但是我們要知道,那個世界再好,比起西方極樂世界來,那是不可比的。所以對這個問題,我們也要認識清楚。

下面我們接著往下講。

彌勒菩薩的信仰在古印度就非常流行。

據巴利文《大史》記載:

公元前二世紀錫蘭的國王杜多伽摩尼在臨終的時候,就是蒙眾天神駕車迎接到兜率天。

據《大唐西域記》《婆藪槃豆法師傳》記載:

無著、世親、師子覺都發願往生彌勒淨土。

這個世親也就是我們比較熟悉的天親。這個故事大家都知道,也很熟悉。

他們三個是同參道友,相約求生彌勒淨土。

師子覺最先往生的,但是他去了以後,再也沒有消息。因為他們之前有個約定,誰先去了彌勒淨土,要回來報個信。師子覺很長時間沒有信息。

後來天親往生了,他是在半年之後,回來向無著菩薩報信的。

無著菩薩問:你怎麼這麼長時間才回來報信?

他回答說:因為那兒的時間和這兒的時間是不一樣的,我去了就是報個到就回來了,在人間就已經是半年了。

然後無著問他:師子覺你看見了嗎?

他說:看見了,師子覺還在兜率外院,連內院都沒進去。為什麼呢?因為他貪戀享受,被天女迷住了。

這就是這三個菩薩的故事

中國自東晉以來,彌勒淨土的信仰日益盛行,而且與阿彌陀佛西方淨土的信仰和樂融融。淨土宗慧遠大師的導師道安,因為他對經文原義有疑問,發願上升到兜率天親自聽彌勒菩薩說法。玄奘、窺基等一代高僧也以往生兜率內院為臨終大願。

隋唐之後,彌陀信仰日盛,但彌勒淨土依然不衰,在平民和士大夫中大有傳播。著名的詩人白居易便是彌勒信徒。他組織了一個「一時上升會」,希望這個會的成員都能往生兜率淨土。他本人在《畫彌勒上生幀記》時說:「願當來世,與一切眾生,同彌勒上生,隨慈氏下降。生生劫劫,與慈氏俱;永離生死流,終成無上道。」白居易在晚年的言志詩中也說:「吾學空門非學仙,恐君此说是虛傳。海山不是吾歸處,歸即應歸兜率天。」

欲界六天中第四天是兜率天,兜率天有內外二院。其內院常為補處菩薩之住處,今彌勒菩薩就住在這裡,故謂之彌勒淨土。古來大德發願往生彌勒淨土的人很多,舉幾個例子,我們比較熟悉的有阿難、道安、玄奘、窺基、無著、世親、智者、灌頂、道宣;近代虛雲老和尚、太虛大師、慈航法師等也在兜率彌勒淨土。

《無量壽經》中有兩位當機者,一位是阿難尊者,一位是彌勒菩薩。從第一品至第三十一品,是阿難尊者當機;從第三十二品至第四十八品,是彌勒菩薩當機。

釋迦牟尼佛在宣講《無量壽經》即將圓滿的時候,對所有菩薩、對所有發願受持這個法門的弟子殷勤囑咐,囑咐大家要勤奮修行。要堅持本經的教誨,依教奉行,要發心護救一切眾生。這個囑咐,當然包括當機者彌勒菩薩,他也欣然接受了世尊的囑咐。

彌勒菩薩的形象有菩薩和佛兩大類。

我們最常見、最熟悉的是以布袋和尚為原型塑造的大肚彌勒的形象,表示「量大福大」,提醒世人學會包容,做到「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還有另外一種形象,根據《彌勒上生經》塑造的彌勒菩薩像,表現的是彌勒上兜率天宮為諸天說法的形象。其特點是彌勒身著菩薩裝,雙腳交叉而坐,後以左腳下垂,右腿曲居,右手扶頰,稱作「半跏思惟像」,此為彌勒菩薩在兜率天等待下生的情景。

彌勒三尊。彌勒佛居中,法音輪菩薩居左,大妙相菩薩居右。四方則有四大天王。

彌勒菩薩我們就介紹到這裡。

下面我們介紹第六位,地藏菩薩

地藏菩薩,因其:「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祕藏」,所以得名。

地藏是佛教中一位願力深厚的菩薩,據佛典記載,地藏菩薩在過去世中,曾經幾度救出自己在地獄受苦的母親,並在久遠劫以來,就不斷地發願要救度一切罪苦眾生,尤其是要救度地獄眾生。

所以這位菩薩,同時以「大孝」和「大願」的德業,被佛教廣為弘傳,也因此被普遍尊稱為「大願地藏菩薩」,並且成為漢傳佛教四大菩薩之一。

唐朝來華求法的地藏比丘被認為是地藏菩薩的化身。這位出身新羅王族的僧人所在的安徽九華山也被視為地藏菩薩的應化道場,並因此成為了中國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千百年來香火鼎盛。

地是大地,也是「地大」(地、火、水、風「四大」之一)。

地能擔當一切,一切崇山峻嶺,萬事萬物都在地上。比喻菩薩的功德,能為眾生而荷擔一切難行苦行。地也有依止的意思,一切生命皆依地而成,依地而生。比喻世間一切自利利他的功德善法,依此菩薩而存在和引生。

藏是含藏、伏藏的意思。

地藏菩薩像大地一樣,能含藏種種功德,能引生一切功德,難行苦行,救度眾生,故名地藏。

世俗也有稱為地藏王,可能是因為地藏比丘出身新羅王族,所以加上王字以尊稱。我們現在可以這樣告訴大家,這個稱呼是不準確的,不規整的。正確的稱呼還應該是地藏菩薩,地藏王菩薩是俗稱。

《地藏十輪經》說:

地藏菩薩能滿眾生所求,增長一切草木和農作物等,一切從地上生長的都得到豐碩的收成。這是農民所希望的。此經譯出以後很少有人弘揚,所以地藏菩薩這方面的功德少有人知。

又《須彌藏經》說:

地藏菩薩具有令眾生增長精氣,增進健康,祛除疾病的功德,是「大妙藥」。如果能見到和親近地藏菩薩,一切身心病苦、生死煩惱,都能去除而具足一切功德。古代藥物主要是生在地上的草木和礦物。地藏菩薩這種功德類似藥師佛,但不是大醫王,佛是「大醫王」,地藏菩薩是「大妙藥」。

《占察善惡業報經》說:

地藏菩薩在無量無邊劫修行以來,早已達到了佛的智慧海,功德圓滿具足,早就應該成就佛的果位了。但地藏菩薩發願,要度盡一切眾生,所以隱其真實功德,以本願力和自在神通,到處現身說法救度眾生。故《楞伽經》說,有大悲菩薩,永不成佛。並非因為程度不夠或者懈怠修行,而是以大悲願力度化眾生。所以功德雖然與佛齊等,卻不現佛身,始終以菩薩身度脫罪苦眾生。

「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這是地藏菩薩地獄未空不成佛的本願功德。

地藏菩薩功德與佛相等,敬信菩薩的功德也不可思議。

《地藏十輪經》說:

如果在一百劫中至誠皈依文殊、彌勒等諸大菩薩,稱其名號禮拜供養,所求如求康壽或斷煩惱等。還不如有人在一頓飯這麼短的時間至心皈依地藏菩薩,稱念菩薩名號,虔誠敬禮地藏菩薩的大功德,若有所求,皆能圓滿達成。這是因為弘揚地藏法門,所以特地讚歎地藏菩薩功德的超勝。

又《地藏十輪經》說:

地藏菩薩如觀世音菩薩一樣,在十方世界現種種身,說種種法,令眾生離種種痛苦,所求皆得滿足。這就是地藏菩薩「求諸所願皆滿足」的本願功德。

地藏菩薩普度眾生,雖然遍到一切世界,但特別在這穢惡世界,度苦難眾生。

《地藏十輪經》說:

地藏菩薩無量劫以來便發心,要在穢惡世界度眾生。愈穢惡的世界愈要去,愈苦惱的眾生愈要度。並且還要到沒有佛法存在的世界去,因為那裡的眾生苦難最多。菩薩的願力各有不同,而地藏菩薩的慈悲大願,是著重在穢惡的世間。釋迦牟尼佛便是在穢惡世界出現並成佛的,地藏菩薩學習釋迦牟尼佛,發願要在此穢土度眾生,所以被認為是釋迦牟尼佛精神的真正繼承者。

《地藏菩薩本願經》說:

地藏菩薩在忉利天宮受釋迦佛的付囑,在釋迦佛入滅後到彌勒佛下生人間之前,六道眾生都由他來教化。地藏菩薩立誓,要度盡六道一切眾生自己才成就佛果。「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這就是地藏菩薩來居穢土的特殊功德。

大乘經中一切大菩薩,如觀世音菩薩在此世界度化眾生,所示現的都是在家相,比如現白衣大士或者現天人相;文殊師利菩薩現童子相;普賢菩薩也現在家相。只有地藏菩薩現出家相。

《地藏十輪經》說:

「以神通力,現聲聞像。」地藏菩薩的功德圓滿與佛相齊,他在娑婆世界釋迦佛法會中現出家相,這是地藏菩薩的特色。大乘經說,淨土中沒有小乘法,也沒有出家眾。佛教認為,穢惡世界的佛法有出家眾,具有積極和特殊的意義:穢土世界充滿罪惡黑暗,眾生貪瞋痴和無明都很深重,為爭名奪利而活,不像淨土眾生的清淨,所以有出家眾存在的必要。

《地藏十輪經》認為:

出家相是穢惡世界的清淨幢相。在不理想的社會建立清淨僧團,能夠薰染眾生而身心清淨。所以佛法認為,穢土的佛法重心在出家眾,而淨土則無所謂出家。釋迦佛和地藏菩薩在穢土現出家相,具有佛法的特殊意義。這就是地藏菩薩示現聲聞的特殊功德。

地藏菩薩在過去無量劫以前,曾經是一名婆羅門女。

她的母親不信三寶而行邪道,死後墮入地獄。婆羅門女知道母親的必然果報,故變賣家產為母親布施修福。她掛心母親的處境,如果佛還在世間,她可以向佛詢問,而當時的覺華定自在王佛早已入滅。在極悲痛時,婆羅門女聽到了一個聲音指點她,讓她一心稱念覺華定自在王如來的名號。婆羅門女至誠恭敬一心念佛,不久便以念佛力,在定境中來到地獄,她向鬼王詢問母親的情況。鬼王告訴她,因為她布施供養和念佛的功德,亡母和其他的罪人,已脫離地獄苦而投生天道。婆羅門女便在佛像前立下誓願,要度脫罪苦的眾生。

又在過去無量劫以前,地藏菩薩曾是一名叫光目的孝女。

光目女的母親生前喜歡吃魚子,造了極多的殺生業。光目女知道母親死後會墮到惡道中,於是請阿羅漢入定觀看。阿羅漢觀察見其母親果然在地獄中受苦。光目女一心念佛,以佛像虔誠供養。後來其母投生到光目女家,是她女婢之子,出生未滿三天便告知:自己蒙光目救度投生為下賤人,而在十三歲的時候,將短命而終,並再受苦報。原因是什麼呢?原因是殺害或毀罵二業。於是光目立誓,救拔一切罪苦眾生。而光目之母也終得捨離苦報。

又在過去無量劫以前,地藏菩薩曾經是大長者子。

當時有佛名師子奮迅具足萬行如來,長者子見佛相好莊嚴,心生恭敬,便請問佛,因為什麼,有什麼樣的行願而得這樣的莊嚴相。佛回答他,得這樣的莊嚴相,應當久遠濟度一切苦惱眾生。於是長者子立下大願,要在今日到未來劫,度脫一切苦惱眾生出離苦海,然後自己才成就佛果。

又在過去無量劫以前,有佛名一切智成就如來,住世六萬劫。

這位佛出家之前是一個小國的國王,他和一個鄰國的國王是朋友,同行十善利益眾生。為救度鄰國的造惡眾生,他們兩個共同發願。一位國王發願早成佛道,後度化所有罪苦眾生。另一位國王發願,如果不先度完罪苦眾生,讓他們得安樂成就菩提,自己決不成佛。發願先成佛道的是一切智成就如來,發願最後成佛的是地藏菩薩。

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地藏菩薩化身九華的故事。

我國的唐代,佛教處於鼎盛時期,吸引了日韓等國不少僧人來華求法。

當時的朝鮮半島是分為三個國家,就是新羅、高句麗、百濟。有新羅國王子金喬覺,生而相貌奇特,頂骨聳出特高。力大可敵十人。心地慈善,穎悟異常。

金喬覺出家名地藏比丘,他帶著他的白犬善聽航海來華。

地藏比丘在各地遊化數年之後,於開元末年來到安徽的九華山。九華山,位於安徽的青陽縣,本名叫九子山。唐朝詩人李白到九子山,見九峰如華,所以後來又名九華山。地藏比丘在此深山的盆地裡結廬苦修,過著渴飲山澗水,飢食白土的生活,而且常常被毒蟲螫傷。

在深山裡苦修的地藏比丘,若干年後被當地的士紳諸葛節遊山時發現了。見此和尚住在石洞茅棚裡,破鍋的殘粒裡摻有白土,生活異常清苦。得知是新羅王族遠來中國求法,諸葛長者發心倡議為他修建道場。

九華山的山主姓閔,家財甚富。

建寺院必須請閔公布施土地,閔公也非常敬仰地藏比丘,就問地藏比丘,你建道場要多少地。

地藏回答「一袈裟所覆蓋地足矣」。

就是說一個袈裟能蓋上的地方,那麼大就可以了。

據載,地藏比丘顯神通力,袈裟一披,蓋盡九華,於是閔公將整個九華山全部布施供養。

閔公為地藏比丘護法,他的兒子也隨地藏比丘出家,法名道明,是地藏的侍者。現在所見的地藏菩薩像,兩旁有一老者和一少年比丘,這便是閔公父子。

寺院建成以後,各方來參學的人很多,新羅國也有不少人來親近供養。九華山又高又深,寺眾增多了,生活發生了問題,煮飯還要摻拌白土(那種白土就叫做觀音土)。一些人餓得皮骨相連,寺中大眾只是一心為求佛法,而完全放棄了物質享受的要求。地藏比丘在九華山的影響非常大,後來新羅國王得悉,即派人送糧供養。

地藏比丘一直領導這個精進苦行的道場,至唐開元二十六年七月三十日入滅,世壽九十九歲。

大家都覺得:地藏比丘實為地藏菩薩的化身,是地藏菩薩來中國的應化,所以大家稱之為地藏菩薩,而九華山即成為地藏菩薩應化的道場,成為中國佛教的四大名山之一。特別是每年七月三十日,九華山香火尤其鼎盛。地藏菩薩自有他特殊的因緣感應,才能得到民間的一致信仰。

地藏菩薩的形象有多種,《大日經》等以之為菩薩形,並飾以寶冠、瓔珞等。《十輪經》等則以之為沙門形。一般廣為流傳的形象,是內祕菩薩行外現沙門形,左手持寶珠,右手持錫杖,或坐或立於蓮花上。

據《十輪經》和《占察經》的記載:

地藏菩薩由大悲誓願力,示現大梵王身、帝釋身、聲聞身、閻羅王身、獅象虎狼牛馬身,乃至羅剎身、地獄身等無量無數異類之身,以教化眾生,並特別憫念五濁惡世的受苦眾生,應眾生所求而消災增福,以成熟眾生的善根。地藏菩薩常變現無數化身濟度眾生,所以又稱千體地藏。

地藏菩薩以悲願力救度一切眾生尤其是地獄中的罪苦眾生,所以示現閻羅王身、地獄身等廣為罪苦眾生說法。故一般又以閻羅王為地藏菩薩的化身。

《十王經》即說閻羅王的本地為地藏菩薩。

又如中國民間信仰中,地獄思想受《地藏菩薩本願經》影響很大,而視地藏菩薩為地獄的最高主宰,稱之為「幽冥教主」,其下管轄十殿閻王。

「諸大菩薩,慈悲教化」這一個專題講到這裡,基本就講完了。一共給大家介紹了六位大菩薩。這六位大菩薩都是我們所熟悉的,而且是和我們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雖然是熟悉,雖然是和我們緊密相關,但實事求是地說,真正認識菩薩的人並不多。那些上寺院燒香磕頭,求菩薩保佑的人,都不一定真的認識菩薩。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他們把菩薩當成了神。菩薩是人不是神,菩薩是人修成的,每一位菩薩都是表法的。

如果有同修問,我求菩薩保佑,菩薩能不能保佑我?

我明確地告訴你,不能。有人聽了我這個回答,是不是會很失望?但我說的是真話。你不必失望,我下面還有話呢,菩薩能保佑你。同修可能奇怪了,到底是能保佑還是不能保佑?前面我說不能保佑你,現在我說能保佑你,可能有人真的聽糊塗了,劉老師怎麼一會兒說,菩薩不能保佑,一會兒又說菩薩能保佑呢,到底是能還是不能?諸位別著急,聽我慢慢對你說。

我先來說說,什麼情況下菩薩不能保佑你。

用簡單的一句話來概括:求菩薩保佑的,菩薩不能保佑。

聽沒聽懂?比較繞口。我再說一遍:求菩薩保佑的,菩薩不能保佑。為什麼這麼說?我們求菩薩保佑,一般都到哪裡求?到寺院庵堂道場去求。怎麼求?燒香磕頭、許願做功德等等,這叫外求。外求是求不來的,菩薩保佑不了你。

什麼情況下菩薩能保佑你呢?

你把菩薩的表法看明白了,把菩薩的教誨聽明白了,並照著去做了,菩薩就保佑你了。這個菩薩不是別人,就是你自己,是你自己保佑你自己。這叫內求。內求是求得來的

這兩點,我這個回答,不知道大家是否滿意?外求求不來,菩薩不能保佑你;內求求得來,是你自己就是菩薩,你自己保佑你自己。

我常常跟大家說,做人要正,當官要清,學佛要像。

現在我們問問自己,你學佛學得像不像?你學菩薩學得像不像?你是從形式上學,還是從實質上學?這個答案只有你自己知道,不用問別人,問別人沒有用。

比如說,我們學觀音菩薩,觀音菩薩是大慈大悲,你慈悲了嗎?遇到別人有難處,你是搭把手幫一把,還是視而不見,袖手旁觀?

我們學地藏菩薩,你孝親尊師了嗎?你的孝道圓滿了嗎?

我們學普賢菩薩的大願大行,普賢菩薩的十願,你學懂了幾願?你落實了幾願?

我們學文殊菩薩、大勢至菩薩的大智大慧,你開智慧了嗎?你長智慧了沒有?有人耍了一點兒小聰明,佔了一點兒小便宜,還在那裡沾沾自喜,以為自己有智慧呢。真是可憐憫者。

這次專題講座之所以專門安排一個專題介紹六位大菩薩,就是幫助大家進一步真正認識什麼是菩薩,我們應該怎樣向菩薩學習。向菩薩學習的目的,是為了作菩薩、作佛;作佛、作菩薩的目的是為了了生死、出輪迴,為救度苦難眾生,離苦得樂。

我這兩天給大家介紹這六位大菩薩,我想跟大家說說我自己的感受:深感慚愧。

因為六位大菩薩,我們都有學習的地方,他們都給我們樹立了榜樣。平時這六位大菩薩,我們應該說是非常熟悉的。現在看來,我們知道的僅僅是皮毛而已,對於菩薩們的真正大德,我們了解得甚少。

比如說,我剛才講了觀世音菩薩,他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看看我們自己做得怎麼樣?

我剛才簡單地點了幾句,很不深入。我這是拿我自己來說,原來我覺得我自己還是比較慈悲的。我常說一句話,我說我心軟,我看不得別人苦,看不得別人難。我自己苦自己難,我可以扛著、挺著。我對自己是這樣評價的。現在看來,跟觀世音菩薩的大慈大悲比較起來,那簡直是不值得一提。尤其是我姐姐往生之後,我回憶姐姐這七十年的點點滴滴,那才真正是觀世音菩薩,真正是大慈大悲。所以這兩天給大家介紹這六位大菩薩,我還是那句話,最先受益的人是我。

比如大勢至菩薩,他留給我們的最重要的,就是那個念佛成佛之法,就是「都攝六根,淨念相繼」。

我們天天念叨這八個字,這八個字我們倒念得很熟,但是佛你念熟了嗎?我自己沒有做到,沒有做到「都攝六根,淨念相繼」。有時候甚至一根都沒有攝住,眼睛到處看,耳朵到處聽,還想知道多一點兒的事,這都是沒有「都攝六根」,更沒有「淨念相繼」。所以這次講了這個以後,大勢至菩薩留給我們的「都攝六根,淨念相繼」,一定要認真落實,不要把它當作口頭禪。

我們介紹的第三位是文殊菩薩,文殊菩薩主要是表大智大慧。

我們現在別說大智大慧,就連小智小慧都不具備。他的那種境界,真的讓我們望塵莫及。我記得上節課我跟大家說了,作為七佛之師,甘居菩薩位,誰能做到?現在不僅是七佛之師,我講完了以後,我才知道他是諸佛之師。諸佛之師,不僅是過去諸佛之師,還是未來諸佛之師,所有的佛都是文殊菩薩的學生。你以前知道嗎?反正我是不知道。從這裡看到,學生成就就是老師的成就。老師是一個什麼樣的角色?甘當人梯。這是我們的現代話。現在有多少老師能做到這一點,能給學生做人梯?

普賢菩薩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是留給我們的寶啊。

我們以前經常念叨十大願王,現在想想做到了幾條?我自己反思一下,十大願王的十願,我沒有一條做得圓滿。用現代話說,老百姓說,都是禿露反帳,不圓滿、不究竟。你要說我一點沒做,可能心裡還有點不服。往深了摳一摳,真的沒有做好,沒有做到,有短腿。

我為什麼跟同修們說,我說我今年給自己定了一個硬指標,一定要突破這一點。哪一點呢?就是恆順眾生。這十條裡,我選來選去,我覺得恆順眾生是我的一個短腿。既然這個是短腿,就要把它補起來。所以從現在開始,今年一年的重點問題,我就要解決恆順眾生的問題。我也希望同修們,你們也能選一選重點,你自己最缺的是什麼,你也把它定為今年要突破的一個重點。如果你今年就把這個重點突破了,你就長進了,你就提升了,你就有收穫了。

彌勒菩薩,「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天下可笑之人」,這兩句話啊,我是一直非常喜歡。實際上喜歡歸喜歡,但做起來真的很難很難。比如說,我自己知道,我是一個個性很強的人,脾氣很剛烈,是這樣一個性格的人。這些年,尤其是從二O一O年,我第一次見到老法師之後,我就被老法師那博大的胸懷所感動。我想,世界上怎麼還能有這麼樣大肚量的人呢?!真的很少見。所以我告訴大家,我對老法師的大胸懷,我讚歎得五體投地。這一點我做得比較好的是,我不但讚歎老法師,而且我是認真地向老人家學習。所以這三年,我覺得我的心量、我的肚量真的拓開了,不那麼小心量了。如果是三年前遇到的問題,我跟大家說,我不會站出去和人家爭辯,但是我心裡不高興、不痛快;三年後的今天,這種現象沒有了,沒有什麼不痛快,別人怎麼說,我都不放在心上了。在這一點我比較,自己感到很安慰,在這個問題上我突破了。

這是今天講到彌勒菩薩大肚能容,但是這個容,我現在這個肚量容到什麼程度了?還不夠,還得繼續容,這樣才能真正向彌勒菩薩學習。

再看地藏菩薩。地藏菩薩是大孝大願。

我們看地藏菩薩曾經是婆羅門女,曾經是光目女,她的母親墮地獄之後,她是怎麼辦的?

和我們現在不一樣。我們現在父母往生了,很多所謂的孝兒孝女,都是這樣做的,到處去問,我媽媽上哪道了,我爸爸上哪道了。我告訴大家,你問這個一點兒忙幫不上。我一再告訴大家,真正能幫得上忙的,四十九天之內,你老老實實念阿彌陀佛,給你去世的親人迴向,這是真正地幫他。你再問別人什麼,誰都幫不上。四十九天過去以後,你把這個寶貴的時間給耽誤掉了,你對不起你的父母。要向地藏菩薩學習,這樣去救自己的母親才成。

比如說,以前我也不知道我的父母在哪一道,但是我從來沒向別人打聽過。一是那時候我不懂,所以我不打聽;二是我懂了之後,我知道我怎麼樣能救我的父母。一個方法——念佛,這個我做到了。現在知道父母都去了西方極樂世界,這才是最讓人安慰的事情。

地藏菩薩的大孝就表現在這裡,他用正確的方法,去救度他入了地獄的母親。

大願,這個大願我們大家都知道,「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

這個心量該有多麼大,這個願力該有多麼大!

我們大家一聽是不都有點害怕,什麼時候能度盡吶?

地藏菩薩發的就是這個大願。正因為是這個大願,他才有這麼高的威望。

大家都知道,九華山的香火非常鼎盛,是地藏菩薩的感召。

想再跟大家說說,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他們是什麼關係?

通過這幾天的介紹,大家是不是聽明白了?我再給大家總結一下。

阿彌陀佛在無量劫以前曾經是轉輪聖王,那個時候他的名字叫「無諍念」,是寶藏如來為他授記成佛的。

觀世音菩薩,是阿彌陀佛、應該說是那位轉輪聖王「無諍念」的第一王子。第一王子就是太子,他的名字叫「不眴」,他也是寶藏如來給他授記成佛的。

大勢至菩薩是轉輪聖王「無諍念」的第二王子,他叫「尼摩」,也是寶藏如來為他授記成佛的。

文殊菩薩是轉輪聖王「無諍念」的第三王子,名字叫「王眾」,他也是寶藏如來為其授記成佛的。

普賢菩薩是轉輪聖王「無諍念」的第八王子,名字叫「泯圖」,他也是寶藏如來為他授記成佛的。

我現在說完了,大家是不是清楚了?原來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是阿彌陀佛的四個兒子,久遠劫被授記成佛,現在一直在為救度眾生離苦得樂,還在繼續服務著。

我們看一看每個大菩薩,他們的來歷都是不平凡的,他們以度眾生為業。如果說菩薩和凡夫有什麼不同,那就是,菩薩以度眾生為業,凡夫以自私自利為業。菩薩是恆順眾生,凡夫是固執己見。

我覺得通過這六位大菩薩的介紹,同修們會有所提升的,我想大家一定會做得到。因為六位大菩薩的示現,確實給我們做出了良好的榜樣。

這節課的時間到了。感恩大家!阿彌陀佛!

 

《无量寿经》专题讲座/第32集/刘素云老师主讲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9年4月14日11:56:5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58506.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