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一七集) 2013/6/8 斯里蘭卡彌陀精舍 檔名:02-040-0317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同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五百九十八頁,從倒數第四行看起:
「至於說法者是何身。據《彌陀疏鈔》意,說法者,當是應身。然亦兼報。如《觀經》云: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沙由旬之身,則是報身說法」。前面我們學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今現在說法」,這句話非常重要。今是今時,就是當下,現在,現是示現,示現在做什麼?在說法。這是佛法所說的八正道裡面的正業,業是事業。一切諸佛出現在世間,這個世間是講十法界,無論在哪個法界,他來做什麼?他是來幫助眾生離苦得樂。眾生的苦樂從哪裡來的?苦是從迷失自性來的,我們迷了自性就苦了,對於事實真相都不能夠理解。樂從哪裡來的?樂從覺悟,搞清楚、搞明白你就有樂,苦就沒有了。所以離苦得樂是果,破迷開悟是因。果上不能解決問題,解決問題要從因上解決;換句話說,佛的正業是幫助一切眾生破迷開悟,眾生就離苦得樂了,這是佛陀教育的目標。
苦樂有究竟的苦樂、有不究竟的。我們這個世間苦樂不究竟,十法界裡面苦樂也不究竟,究竟的樂是什麼?究竟的樂是成佛,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也就是對於全宇宙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萬事萬物都明白,叫真相大白,那就快樂,那就永遠沒有苦。這是什麼人?這是佛陀,佛陀證得究竟樂,斷究竟苦。佛陀希望一切眾生都跟他一樣,用什麼方法、用什麼手段幫助我們達到這個目的?就是教育,教學。沒有一尊佛、沒有一尊菩薩不講經說法的,今現在說法。說法是佛門的正業,離開說法叫不務正業。說法是正業的前面一部分,後面一部分是依教奉行,是真正修行。說法是幫助我們信解,修行才真正幫助我們行證,修行證果。修行所依據的完全是法,所以法就變成非常重要。佛陀在世,三寶是以佛為主,佛滅度之後,三寶是以法為主,法就是經典。
我們讀誦經典,研究經典,學習經典,一心一意,有真誠心、有恭敬心,跟佛陀在世沒有兩樣。所以要用真心,要用誠意,沒有真心、沒有誠意,佛陀在世,你就是在他身邊也學不到東西。所以真誠比什麼都重要。對佛真誠,對菩薩真誠,再要求你,對所有一切眾生統統要真誠;不但對動物要真誠,對植物、對山河大地,統統要用真誠心,真誠心就是大菩提心。求生西方極樂世界要發菩提心,換句話說,用真誠心念佛,用真誠心修淨土。修淨土的標準是在經題上,我們的經題後半段有「清淨平等覺」,這就是標準。你念佛有沒有功夫,你能不能往生極樂世界,就在這五個字。這五個字它有三個階段,三個等級,第一是清淨,第二是平等,第三是覺。清淨心得到,生凡聖同居土;平等心得到,生方便有餘土;覺了,覺是開悟,生實報莊嚴土,所以這有三個階層。我們現在修淨土,清淨心有沒有得到?清淨心沒有得到你沒有修行。你有信、有解,懂得,天天聽經學教,你沒有行,沒有行就沒有證,換句話說,這一生去不了極樂世界,這個要注意。多少念佛人到最後不能往生,怨天尤人,怪佛說話不靈。佛講清楚了,我們自己沒聽懂。大乘經上常說,心淨則佛土淨,這是往生的真理。憑什麼往生?就憑這一句,我心清淨就能生淨土。淨土從哪裡來的?清淨心現的。
念佛的目的何在?修清淨心。我們心裡煩惱多、妄想多、雜念多,怎麼樣把這個東西去掉?用一句佛號,用一句佛號幫助我們把清淨心找回來。清淨平等覺是我們的自性,是我們的本性,我們統統有的,不是從外來的,只是現在迷了,不知道了,現在佛告訴我們,我們明白了。一切時一切處起心動念,那是什麼?煩惱習氣。不怕,念頭才動,自己就覺悟到,我的念頭(妄想、雜念)起來了。起來怎麼辦?阿彌陀佛,第二念就歸阿彌陀佛,讓這個雜念(起心動念)不至於繼續。所以用一句佛號取而代之,只容許佛號念念相續,不要讓雜念相續。你要說雜念沒有,雜念沒有就成佛了,那西方就不必去了,你已經成佛了。到極樂世界才把這個妄想雜念連根拔掉,我們這個事情是分兩階來辦,第一個階段到極樂世界,第二個階段再拔除病根。
八萬四千法門跟淨土不一樣,它現在就要把根拔掉,這個就難了,許許多多人做不到!這個法門殊勝就在此地,分做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清淨心就能往生。清淨心是我們可以辦得到的;平等難,還是能辦到;覺是更難,覺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個太難,絕對不是一般人一生當中可以做得到的。但是清淨心得到了,不往生,要繼續不斷真正修到清淨心的標準,就證阿羅漢果,有能力超越六道輪迴,這也很了不起;平等是菩薩證得的。這個我們都要記住。我們的心清淨,是阿羅漢、辟支佛的境界,我們的心要平等,這是菩薩的境界,提升了。清淨從哪裡來的?清淨是放下執著來的,於世出世間一切法不執著,心就清淨了。平等從哪裡來的?平等是不分別來的,分別就不平等,有我、有你、有他就不平等。我總比別人高一等,叫我慢。我是假的,不是真的。
大乘佛法裡說我是什麼?四樣東西組合起來,我們把它稱作我。這四樣東西就是末那識的四大煩惱,第一個是我見,根本沒有我,以為有個我,而且還深深的執著,把身當作我身,起心動念那是我的心,其實都是假的,身是生滅的,不可得。人是一個有知識的動物,生下來之後就知道一定會死亡,真正能看破,人生很短暫,一定要死亡,想到死亡,你一生所作所為都沒有意義,你積聚的知識,積聚的技能,積聚的福報、財富,統統等於零,死了一樣都帶不去。這是佛法教我們看破,看破就從這個地方興起的。一定要看破,真正看破之後你就放下了,放下就好了,為什麼?這一放下,清淨平等覺就現前,成阿羅漢、成菩薩、成佛了,你的問題全解決了,功夫全在放下。從什麼時候幹起?就從現在幹起。我只知道,我就得幹,我不知道,那迷惑顛倒,沒法子,知道了就要幹,這叫修行。
修行是什麼?把我所知道的、所信仰的完全落實到生活,日常生活當中受用到了,叫享受。早年方東美先生介紹給我,人生最高的享受,「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們把這四種煩惱放下,超過阿羅漢,菩薩!怎麼樣才能放下?想到我要死了,你放下不放下?你就不能不放下。這告訴我們,宇宙之間一切萬法無常的。不但世法無常,告訴你,佛法也無常。為什麼?佛法是因緣生的,只要是因緣生的就不能常住,也是個生滅法。所以佛有出現、有住世。你們想想看,釋迦牟尼佛當年出生,八十歲過世,無常,佛的法運留在這個世間,法運就是他的影響,對空間的影響,整個地球,對時間上的影響是一萬二千年,一萬二千年過了之後還是亡,沒有了,一場空,它不是永恆存在。所以佛在《金剛經》上說,「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法是什麼?法是佛法,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講的一切法。捨是什麼?放下,不能執著,叫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那是世間法,不是佛法,更是假的,就是統統要放下。
真正的佛是什麼?一念不生,有念皆妄,念這一句佛號也是妄。妄為什麼要念它?沒法子,我們用這個妄可以到極樂世界,到極樂世界把這個妄就丟掉了,就不要了,這是工具,到極樂世界的工具。好像我們坐船過河一樣,我坐這個船過這個河,過了河,船就不要了,就上岸了。這個道理佛在經上講得很清楚,沒有騙我們,佛講的是真話。法尚應捨,何況非法,統統要放下,什麼也沒有,你就得大自在,你心地真正到清淨平等覺。清淨平等覺就是如來的境界,對人、對事、對一切萬物,統統是清淨平等覺。跟一切眾生和光同塵,遊戲人間,你笑我也笑,你哭我也哭,你那個笑哭是有煩惱、有痛苦,我這個笑哭是唱戲,是遊戲人間,不跟你作對,跟你作對你會煩惱更大,你哭我也哭,你笑我也笑,不作對,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隨喜當中成就的什麼?成就無量的功德。佛法活學活用,活活潑潑,不是死呆板的,契入境界快樂無比。
一般人在今天這個社會多苦,真正入佛法的人快樂。大災難來的時候怎麼辦?快樂,為什麼?到極樂世界去了,怎麼不快樂,永遠快樂。有時受苦那個樣子是裝給人看的,不是真的,真的他怎麼會笑?假裝的。要不裝,你這個人沒有人情味,他就罵你,沒有人情味,沒有同情心,沒有憐憫心,沒有慈悲心,罵你。所以佛的知見跟世間人的知見完全不相同,知見不一樣,要捨我執、我見。跟著我見起來的,貪瞋痴,三毒煩惱,這個三毒煩惱在經裡面叫我愛,我愛是貪;我慢,傲慢,我慢是瞋恨;我痴,痴是愚痴,四大煩惱糾纏在一起,人迷惑顛倒,把那個認為是我。沒有我,小乘須陀洹以上就把我放下了。從這個地方我們才體會到、認識到,佛門裡頭修行的功夫。
《金剛經》前半部所說的,「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是什麼人的境界?初果就入這個境界,到四果、辟支佛就圓滿了,這聖人,不是凡夫。《金剛經》前半部是阿羅漢、辟支佛境界,後半部是菩薩境界,不但我相沒有了,我那個念頭都沒有了。你看後半部講,「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見是念頭,念頭都沒有。前面是破相,後面是破見,破相是小乘,破見是大乘,菩薩。用什麼破?用金剛般若,智慧,真實智慧。我們今天用什麼?我們今天不是破,是伏住,沒斷掉。金剛般若是斷掉,那個很厲害,念佛的人功夫到不了這個境界,伏住,像石頭壓草,念頭才起,阿彌陀佛,把它壓住,用這個辦法。這個辦法容易,我們可以做得到,壓草,沒有除根,金剛般若是除根的,這個石頭壓草的辦法我們能到極樂世界。我們的目的不是明心見性,不是斷煩惱,我們的目的是到極樂世界,去親近阿彌陀佛。所以斬草除根我們是到極樂世界才辦,不在此地辦,在此地辦辦不到,白費時間,把時間都浪費掉了。淨土的殊勝在此地。
這個方法之妙,十方諸佛都讚歎,讚歎阿彌陀佛為「光中極尊,佛中之王」,這樣的讚歎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接引眾生的方法太妙了,諸佛如來都是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唯獨極樂世界開這麼一個法門。這一個法門,上面把等覺菩薩包括進去,下面把無間地獄的眾生也包括進去,沒有一個不得度的,而且得度還平等得度,這才真妙。為什麼?往生到極樂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薩」,這平等得度。阿惟越致是法身大士,地位太高,跟什麼人平等?跟觀音、勢至、文殊、普賢平等。所以這個法,難信之法。誰難信?阿羅漢不相信,菩薩不相信,哪有這麼便宜的事情,他們修無量劫,慢慢像爬樓梯一樣,還沒有爬到頂層,你怎麼一下子到頂層,這他們想不到的。遇到這個法門,你能相信,你能發願,你能求生淨土,依教奉行,你的善根了不起,諸佛菩薩都讚歎的。難信,你怎麼能信?你怎麼肯發願?真正有信有願,他成就了。
蕅益大師說得好,印光大師佩服得五體投地,蕅益大師說,能不能往生全在信願之有無,你真信、真願,換句話說,往生極樂世界條件你具足了。到極樂世界是什麼樣的品位,他說全在念佛功夫的淺深,不是多少,是說淺深,換句話說,你用深心去念,你往生極樂世界品位就高。什麼叫深心?真誠恭敬,沒有懷疑,沒有夾雜,這叫深心。深心反過來,那功夫淺,那是什麼?雖有念佛,念佛裡頭有妄念夾雜裡頭。這是初學念佛的人所不能避免的,念佛有雜念在裡頭,剛剛學念佛的人雜念特別多,常常把佛號忘掉,雜念代替了念佛。這種情形要知道,這是每個念佛的人都有的現象,不是某一個人有,所以這是正常的現象,不要害怕。怎麼辦?妄念這部分別去管它,隨它去吧,把注意力統統用在佛號上,專注在佛號,不理雜念,這樣的雜念慢慢就少了。
你看《印光大師文鈔》裡面講許多念佛人的經驗,一心專注在佛號,大概有三年、五年,念佛雜念就沒有了。可能在一支香,一支長香是一個半小時,普通一支香是一個小時。因為過去寺院裡面的生活單純,說實在的話,連一個時鐘都沒有,佛法裡面講時間都是用香。譬如念佛堂點香,長香一個半小時,這就是一堂佛事,一堂功課,用這個來算時間。早晨起床,寺廟裡有養雞,公雞,早晨雞叫了就起床,沒有現在這鐘這麼方便。現在物質文明的進步可以說滿足我們物質生活的條件,基本的條件已經具足,不必向上再追求,向上再追求就過分了。人要知足,知足就常樂,就快樂,不知足的人很苦。億萬富翁很可憐,他天天還在想著賺錢;我不想了,我比他富有,他還想賺錢,我不想賺了。知足常樂,不知足者那就苦不堪言。樣樣都知足,你說你這個生活多快樂。
真正做到於人無爭,於世無求,你一定會受一切眾生的歡迎,為什麼?你不爭。大家他想爭,他不跟你爭,為什麼?你不爭,別人都有求,你無求。我們今天在世界上,我們想求的他們都不求,沒有衝突,我們要爭的他不爭,他爭我不爭,我爭的他不爭,我爭什麼?我爭的是念佛,我求的是極樂世界,這他不要,沒有衝突。沒有衝突都是好朋友,有衝突的就是敵人,沒有衝突的是朋友。所以佛陀在世的時候跟我們表演統統放下,你們要爭地位,他是王太子,他要不出家他做國王,人家國王不要了,十九歲就覺悟,就離開家,放棄王位,放棄宮廷裡富貴榮華的生活,放棄了,心甘情願去做苦行僧,三衣一缽,日中一食,樹下一宿。這個演什麼?演於人無爭、於世無求,表演出得大自在,表演人生最高的享受。他苦不苦?不苦,他樂,他真快樂,他要不快樂怎麼能講出這麼多的經典!
這個經典從哪裡學來的?釋迦牟尼佛的老師是誰,誰教他《華嚴經》?誰教他《法華經》?沒有,沒人教他,他也沒學過。這經從哪裡出來的?從自性裡頭流出來的,自自然然流出來的,叫明心見性。只要見性,所有一切經教都從自性流出來的。然後告訴你,佛佛道同,你自性裡流出來的經典,跟十方一切諸佛流出來的完全是一樣的,一個字都不差。所以佛說一切經,最後他否定,他一個字也沒說,誰要說世尊講經,那叫謗佛。這話我們怎麼理解?他真的沒有說。什麼道理?我們世間人講話都是講通過大腦,通過意識,是從阿賴耶,是從意識裡頭流出來,不是從自性。意識、阿賴耶是妄心,不是真心,所以它裡面有很多錯誤的,跟性德相違背。如果從自性裡面流出來的,沒有一個字有錯誤,沒有一個字違背事實真相。從這個地方我們真正體會到,佛陀的教育跟現在世間教育不一樣,佛陀的教育是叫你見性,也就是用種種善巧方便幫助你明心見性,都是這條路,都是這個方向。實在根性太差,迷染得太重,回不了頭來,怎麼辦?教你念佛,淨土法門,這個法門可以叫你明心見性,但是不是在這一世,是到極樂世界去。到極樂世界,實在講還是這一世,所以這個法門叫當生成就的法門。往生極樂世界你是活著去的,這一點要知道。
你看全世界的哲學家,自古至今,有一個問題解決不了,就是我們自己人的問題。人有個生死,在生之前有沒有我?死之後到哪裡去,還繼不繼續存在?這個問題科學技術永遠不能解決,哲學也不能解決,宗教解決了。所以湯恩比博士認為人生不能沒有宗教。其他的宗教,死後的歸宿在天堂、在樂園。印度的宗教很發達,婆羅門教一萬三千年前說出六道輪迴的事實真相。六道裡面有天堂、有地獄,所以許許多多人相信,一個有道德的人、有智慧的人,積德行善的人,他將來死了一定生天;完全相反的人,這個人死了以後到地獄。但是今天這樁事情科學沒法子證明,科學找不到六道輪迴,但是六道輪迴就在人世間。
我早年在香港,有一個也是念佛的佛弟子,他是電影明星,告訴我,幹他們這一行的,遇到鬼的經驗非常多。就在香港,他們夜晚去拍夜景,拍完之後,在附近一條小街,賣小吃的很多,他們這一組二十多個人,就在這裡聊天,歇著的,有笑有說的,就買東西吃,也付了錢,回家去了。到第二天就有朋友打電話,說昨天吃的東西不知道吃什麼,肚子痛,吐出來的東西都是一些樹皮或者是草根,都是一些亂糟糟的東西,大家都有這個情形,他說怎麼回事情?昨天付了錢還找錢,找錢,拿了紙錢找來看看,是冥紙,是鬼用的東西,他說昨天遇到鬼了。開車去,沿著這個路找,到那一看,墳場,晚上那是鬧市,給他們碰到了。不是一個人,二十多個人,你能說它是假的嗎?他們對這個事情沒有忌諱,肯定承認決定是有。鬼決定是有,極樂世界怎麼會沒有?當然有。這是這麼多人同時遇到的,我讓他把這些事情詳詳細細講出來,我們還錄的有光碟,我們這個協會裡頭有他的報告,很豐富,都是親身經歷的,不是講故事,來為我們作證,真有,真會遇到。人鬼雜居,人見不到鬼,鬼也見不到人,但是偶爾會碰上,碰上好像寒毛直豎,一下子,在路上走的時候,那是什麼?跟鬼兩個碰上了,有這種情形。
佛說法,佛現的身也不可思議。學佛的人見過菩薩、見過佛,佛所現的身大小不一樣。通常我們能遇到的全是應化身,時間不長,報身很不容易見到,有緣也能夠見得到。這個地方說,《彌陀經》、《無量壽經》上說,今現在說法,當是應身。在哪裡說法?在同居土、在方便土,都是應身,因為絕大多數的人往生是生在這二土上。有功夫好的,念到理一心不亂的,生實報土,在實報土裡面見到的阿彌陀佛是報身。實際上三身一體,一即是三,三即是一。《觀經》上講的是報身佛,報身佛多高?你看看他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沙由旬,這是天文數字,我們沒有法子計算的。單位是由旬,一個由旬是中國六十里,多少由旬?恆河沙數,上面還加那由他,上面再加六十萬億,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數的由旬,這個身高大,我們怎麼看?螞蟻在我們人身上絕對看不到我們人身,太大了,牠沒有感覺。那我們就知道,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四十八願說的,往生的人跟阿彌陀佛的身相完全相同;換句話說,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這麼高的身體,每一個往生的人都一樣,絕對不只有阿彌陀佛是這個身相,別的人身很小。像我們這個畫的像,這都想像當中畫的。真的什麼?真的應該身相一樣高、一樣大,一模一樣。這是我們凡夫學習經教,對三寶特別恭敬,把佛跟菩薩畫大了,往生的人就畫小一點。經上告訴我們不是這樣,到極樂世界,我們的體質跟阿彌陀佛相同,不是這個物質肉身,不是的,這個物質的身體是生滅的。現在科學家發現了,講得很清楚、很透徹,我們的心,心就是念頭,思想,它也是生滅的,生滅的就不是真的,是假的。
西方極樂世界佛身,往生這些人的身,統統是不生不滅,法性身,是自性裡面生的。我們今天這個身也是自性生的,但是它裡頭夾雜著阿賴耶,阿賴耶是生滅心,所以我們的身體就變成有生有滅。不但我們有,六道的人都有,十法界的人也都有,統統是生滅身,只有實報土那地方的人不生不滅。但是極樂世界,同居土、方便土統統是不生不滅,跟實報土這個當中沒有空間維次,它沒有障礙,同居土的人可以跟實報土的菩薩在一個講堂裡面學習。彌陀的大講堂不可思議,理上說、事上說,空間沒有邊際,為什麼?它是法性。時間上說,沒有先後,阿彌陀佛成佛到現在已經十劫,十劫跟無量劫是一不是二。為什麼?法性,法相講有距離,法性沒有距離,沒有先後,不可思議的境界。要不把它搞清楚、搞明白,我們就會生懷疑,就很難接受。這個法門這樣殊勝,百千萬劫難遭遇,我們當面錯過,這叫真可惜。
搞清楚、搞明白是要時間,我們對於這個經教,淨土五經,六十多年的時間才搞清楚、搞明白,深信不疑。我學佛,前三十年對淨土是半信半疑,沒有求往生的念頭,在這些大乘經論上搞了幾十年,最後怎麼樣?最後想想自己,叫做不到,深深感到我這個時間用得太可惜,浪費了,趕快回頭,回頭專修淨土。承認自己不是上上根人,大乘教要上上根人才能成就,成就是明心見性,我們修那些法門,不但明心見性做不到,連得禪定都得不到。慧從定生的,不得禪定哪來的智慧?然後這才重視這部經典。得力於《印光大師文鈔》,給我一個概念,雖然半信半疑,知道有這麼回事情。
而真正回頭是我在講《華嚴經》的時候。《華嚴》講過兩次,兩次都沒有圓滿,經太長了。第一次在台灣,民國六十年開講,講了十七年,講一半,那時候我們沒有這些錄像的設備,連錄音的設備都沒有,沒有留下東西。第二遍,一九九八年,在新加坡開講,有這個設備了,有一個攝影棚,這一套所講的保存下來了,四千多個小時,講了多少?《華嚴經》大概講了五分之一,四千多個小時。所以,估計這部經要講下去要講圓滿,二萬個小時,我沒有那麼長的壽命,所以不得不放下。放下之後專講《無量壽經》,為什麼?《無量壽經》古人說它是中本《華嚴》,《阿彌陀經》是小本《華嚴》,這三部經經文廣略不相同,但是裡面的義理是相同,講的是一樁事情,目標、方向都相同。所以我們才這三部經裡面取其中。《彌陀經》太短,《佛說阿彌陀經》便於淨土同學做為早晚課課程,是這個意思。《無量壽經》專門介紹西方極樂世界,但是裡面所說的確實是華嚴境界。我們看,《觀經》上講的,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沙由旬之身,這是華嚴境界,其他經裡頭沒有這個說法,這是報身說法。
《疏鈔》又說,「有謂說法是應身報身。有謂(有的講)三身齊說。各隨機見」。這句話說得好,你是什麼樣的身分,你見到佛身不一樣。如果是上上根人,你可以見到報身,明心見性生實報莊嚴土,你見到的是報身;在十法界裡頭,你所見到的是應化身。應化身也不一樣,隨著各人善根福德因緣不相同,見佛菩薩的身相不一樣。像聖一法師告訴我。這些老朋友都往生了。那時候中國還沒有開放,在開放之前,聖一法師是香港人,他們有兩個同參結伴去朝普陀山。在梵音洞,聽說在梵音洞拜觀音菩薩,菩薩會現身,這三個法師結伴去拜,拜了半個小時,菩薩現身了。有緣,這有誠意,沒有誠意的,半信半疑的,善根不具足的,拜一天也沒看到。他們拜了半個多小時,見到了,每個人都歡喜,回頭的時候,在路上三個人交換意見,你看到觀音菩薩是什麼樣子的?結果三個人說的看到的不一樣,都不同。聖一法師見到的是金色身,全身金色,戴毘盧帽,就像地藏菩薩戴的帽子一樣,是現這個身相另外一位法師見到是白衣觀音,是個女相。還有一位法師見到是比丘相,出家的比丘,統統是觀世音菩薩,三個人同時見,見的相不一樣,這就是各隨機見。應化身是隨著眾生的根機,佛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隨著你心地染淨,修學功夫的淺深,看到不一樣。
「三身齊說,則說法者雖是應身報身」,實實在在他沒有離開法身。為什麼?法身是體,應身、報身是從這個體裡頭現的相,沒有辦法離開本體的,離開本體,相就沒有了。那法身在哪裡?法身就在報身、應化身之中。極樂世界如是,他方世界亦如是,讓我們了解,一切諸佛如來,一切法身菩薩,他們都有能力應化在十法界,來幹什麼?今現在說法。極樂世界可以說就像湯恩比博士所說的,是人生理想當中希望有這麼圓滿的世界。那是想,它真的是做不到。第一個怎麼樣?無量壽,不死多好,人都怕死,第一個壽命長久,不死。不死,又不能老,老化不行,老了可憐。人老的時候,焦慮、不安,沒有安全感,沒有保障,那很痛苦,精神上的折磨。縱然有一點儲蓄,年老了,遲鈍了,記憶力也退化了,患得患失,這個積蓄能不能保得住,又怕別人騙他,又怕別人奪取他的,所以他憂慮就太多。怎麼樣都免不了一死,死了之後一場空。
在古時候一般家庭還有三代同堂的,三代同堂往後不可能再有,那老人怎麼辦?我們年輕不照顧老人,到將來自己兒女長大了,也沒有人照顧自己,果報如是,你種的是什麼因,你得的是什麼果報。所以從這個事情讓我們想到中國古時候大家庭,大家庭沒有這個事情,大家庭叫世家,世代相傳,兄弟是不分家的。中國家庭一般是五世同堂,從我們自己身體,上面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高祖父母,自己年齡大概二十歲,成年了,父母四、五十歲,祖父母六、七十歲,曾祖父母,到高祖父母,差不多將近一百歲,五代同堂,家裡面上上下下的人口三百人左右,中國家庭是社會組織。家庭擔負起兩樁大事情,人生的大事,第一個是教育,第二個是養老。養老是家庭負擔,所以老的時候,無論在哪裡工作,無論從事哪個行業,到不能工作,退休,年齡大了,叫落葉歸根,這時候回老家養老。老年有樂趣,一生的忙碌,退休之後,這享福,中國人做到了。做了幾千年,現在不要了,老人可憐!
大家庭能不能恢復?不能恢復。從前大家庭是血緣關係,所以我就想了很久,中國的社會幾千年來長治久安,靠什麼得來的?我認為是靠家庭得來的。中國的家庭對社會國家的貢獻太大,從小就把人教好。所以古人有兩句話說,「子不教,人心壞了;家不齊,社會亂了」。今天的家沒有了,小孩也沒有人教,所以今天人心壞了,社會亂了。從前我們讀這句話沒有重視它,為什麼?沒有見到這個現象,現在讀這兩句話都會流眼淚,真被他講中了,現在社會不就這樣的?要拯救社會,把這兩句話再找回來。
小孩要教,誰教?家教。老人要養,家庭要養。家沒有了,沒有了,找個代理的,我想這麼個方法。找誰代理?企業代理,你看常講企業家、企業家,把企業當作一個家,企業把中國傳統的家道、家規、家學、家業、家風接受過來,那就行了。企業老闆是家長,員工是兄弟姐妹,對於所有員工的老人,這個企業要養活他們,所有員工的兒女,企業要辦子弟學校教他們,至少要辦到初中,能夠辦到高中最好,大學各人去考,國家來負擔,把人都教好了。所以從前家庭教育,這個父輩、老人他們的希望就是兒女,希望兒女都能夠成聖成賢,所以請的老師,家庭開會,真正有學問、有道德,懂得教學,這才請來做老師。對老師非常尊重,為什麼?我家有沒有後代全靠老師。所以家裡頭的老祖宗,曾祖父、高祖父,見到老師都要磕頭,對老師要感恩,我家的後代全靠你,尊師重道。父輩、老人對老師這麼恭敬,學生能不聽話嗎?能不接受教育嗎?不可能的。所以這教育,老師負責任,家長負責任,每個學生也負責任。現在學校不管了,現在學校教的是知識,不教做人,倫理道德完全沒有。
中國過去這些職業方面的教學是課程裡頭擺在最後的,最重要的是什麼?是道德,倫理道德,這擺在第一,得把人做好,然後才學做事。連《弟子規》把這個順序也排得很清楚,「首孝弟」,教什麼?教孝悌,孝悌要做出榜樣出來。所以古時候學校在哪裡?大多數統統是在祠堂,祠堂裡供老祖宗,在老祖宗牌位之下,教室,讓人天天看到老祖宗,不能做對不起祖宗的事情,學成之後為社會大眾服務,榮宗耀祖。不能做壞事,做壞事人家罵你的祖宗,祖宗受人侮辱,這叫大不孝;祖宗受大家讚歎,這叫榮宗耀祖。現在學校沒這種念頭,在古時候學校這個概念是人人都有。所以老師雖然清貧,老師受社會大眾尊敬,老師一定認真教學,學生有成就了,他的後代就有人照顧。古時候師生的關係跟父母沒有兩樣,老師的兒女跟自己像親兄弟一樣,一生要照顧,他要有困難時候就要幫助他,所以那個老師他才會全心全力去教,認真負責的教,學生有出頭,他的後代沒有問題,無後顧之憂。現在人對這些概念都沒有了,所以教育出了問題,出了大問題,在根上出了問題。
企業要辦就有好處,為什麼?學生都是自己員工的兒女,我要希望我這個企業一直傳下去,世世代代傳下去,老字號,幾百年,誰來繼承?就是員工的兒女,他們將來繼承這個公司,來管理這個事情,這就是一個大家庭,這個大家庭人人都教好了,社會風氣自然端正,太平盛世又能夠現前。企業還要辦養老院,養老院裡面統統是員工的老人,這個不對外的,我這個公司裡頭所有員工,這些老人的子女是這個公司的員工,個個都會把公司當作是自己的家,認真負責來做,為什麼?保障他一生。他不會跳槽,他不會有異心,會捨棄你到別家去,他不會,他會把這個公司看作是家,一生為這個公司做出奉獻。他老了也是這個公司來養老,他也無後顧之憂。
老人跟這個學校合在一起好處多,讓這些年輕的小孩、學生知道孝養父母,為什麼?所有的老人都是我父輩,都是長輩,對他們統統要盡孝,孝悌兩個字落實了。孝是對父母,悌是對長輩、父輩,統統是一樣的孝順,一樣的看待。老人,身體好的,還有體力的,課外可以教小朋友,他們一生的經驗,他們有一些專長,都可以傳授給這些學生,給下一代。公司員工多,各種人才都有,他們退休之後就可以專門,特別是文學、藝術,有能力教的他們都可以來教,學校來開課。這個社會,就像古人說的,家齊、國治、天下太平,整整齊齊,他會對社會、對國家做出最大的貢獻。
今天這個亂世怎麼造成的?家沒有了,家教沒有了。現在的年輕人受的教育是社會教育,社會教育從哪裡學?從電視、電腦、電動玩具。這個我沒有見過,我聽說,有同學告訴我,年輕的學生玩電動玩具的時候,死在那個地方都沒人知道。你看,玩電動玩具多專心,隔壁一個玩的人死掉了,這個人不知道。這個風氣應該是全世界的,下一代怎麼辦?這一代還有一點理性,還能把核武控制住,下一代行嗎?從電動玩具裡面學什麼?學殺人遊戲。好了,他將來長大,他要是拿到政權,拿原子彈當遊戲,可不可能?很可能,那整個世界就毀滅了。等到底下一代的時候,三十年,他們起來了,地球上的人在這個地球上還能過多少年,真的是危機重重。像湯恩比博士這樣的人不多,幾乎沒有了。歐洲的漢學家我也見過,有沒有像湯恩比這種見解?湯恩比也提出來,特別是講到宗教,他說世間宗教沒有一個宗教不講愛,也是把這個愛字拈出來。
人類有精神的生活,還有一個肉身,肉身要物質生活,精神跟物質要平衡,人類才有正常的生活、幸福的生活。如果失衡了,今天只有物質,沒有精神,那就是災難,那非常可怕。寧願精神生活超過物質生活,他能安定,安貧樂道。物質生活超過精神生活,麻煩就大了。今天每個國家發展科技,帶來財富,擴充軍備,這不是一個好現象。但是都這樣做,沒有人肯回頭。每天生活在恐懼當中,日子確確實實過一天算一天,有沒有樂趣?沒有,生活在極端痛苦當中。湯恩比博士說,這是科學百分之九十幾都用在科技上,把倫理、道德、宗教疏忽了,造成今天的現象,這個現象最後的結果是世界毀滅、人類毀滅。這就是沒有智慧,有科技的常識、科技的文明,智慧的文明沒有了,智慧能救他。誰肯走拯救社會的路子?要真正想拯救社會,必須放棄物質的享受,對於物質生活適可而止,如果貪而無厭的話,就沒有效果。湯恩比過世了,湯恩比說這些話的時候八十二歲,一九七一年,他是一九七五年過世的,八十六歲過世的,過世前五年說的。所以他說。他那時候是老人,知道老人的苦處,無可奈何。
我們再看這一品末後的一段,「現度生」,示現度眾生。
【有無量無數菩薩聲聞之眾。恭敬圍繞。】
佛說法學生多,『無量無數』,這是真的。學生從哪裡來的?從十方世界。十方一切諸佛如來,我們可以說統統是阿彌陀佛的介紹人,介紹一切眾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往生、求學、成就。這些眾生知道有極樂世界,就是這些諸佛如來個個都宣講《無量壽經》,《無量壽經》專門介紹西方極樂世界,這是西方極樂世界的說明書。真正想往生的,這本經是保證書,決定得生。這裡頭說菩薩眾、聲聞眾,所有一切眾生都包括在其中。
我們看念老的註解,「因彼土聖眾無量,復有十方前往禮覲聽法之聖眾,亦皆無量。悉皆圍繞彼佛座下,一心恭敬,聽佛說法」。跟釋迦牟尼佛一樣,有常隨眾、有流水眾。流水眾是什麼?不是常隨眾,偶然來的,來聽幾天的,聽幾個月的。這是什麼?十方一些大菩薩,到極樂世界參學的,他們也有座位,他們參學完的時候回到自己,大概都是實報莊嚴土,不是實報莊嚴土的菩薩沒有這個能力,聲聞、緣覺他去不了。聲聞、緣覺是往生到極樂世界的方便有餘土的,往生的,還有凡聖同居土的,我們往生極樂世界大概都是凡聖同居土,這是常住的,不離開的。生到極樂世界就不離開極樂世界,甚至於成佛了也不離開。
極樂世界無窮大,它是法性土,法性沒有邊際,法性遍一切處,我們明白這個就不會懷疑。這些數目也是無量的,這麼多的大眾都圍繞在阿彌陀佛的座下,這彌陀的大講堂。到十方世界去接引往生的是阿彌陀佛的化身。我們念佛人在臨命終時見到的阿彌陀佛,佛來接引我們,佛現的是什麼身?每個人看到的不一樣。所以很多人擔心,到那時候有沒有魔變成佛來騙我?這個想法是正確的,真有,不是假的。所以你要認識,你不認識你被騙了,那就太可怕了。我們平常每天做早晚課,每天拜佛,供的這個佛像很重要,最好是供一尊像,一生都不要改變,我天天看這個像,印象當中就這個相,來接引的肯定現這個相。因為佛現相是隨眾生心應所知量,眾生心是感,佛是應,感應道交,我們常常看這一尊像,印象很深刻,臨命終時,這個相現前了,那一點都不錯,就放心的跟他去了。現的相跟這個像不一樣,跟他走了,那就真的靠不住。要是有懷疑,不跟他走的,這個緣就斷掉了。人在那一剎那,自己的性德跟佛有感應道交,佛力有加持我們。但是業力也不可思議,那是個強大的力量,業力什麼?業力主導我們生死輪迴,這時候業力要大過願力,極樂世界就去不了,很有可能魔會現佛的身來接引我們,到哪裡去?入魔道去了,這些都是可能的。所以我們不能不清楚,不能不明瞭。
現在攝影機器跟這些技術非常普遍,手機都可以照相,多用途,我們念佛的人,喜歡這尊佛像,就把它放在手機上,常常看到。不要見異思遷,看到那尊像好,又想換一尊供上,常常換就不穩定。只供一尊像,一生不改變,這個方法好,一切法從心想生,這是來接引。接引到極樂世界,花開見佛,你見到阿彌陀佛的報身相,那就是前面所講的六十萬億那由他恆河沙由旬之身,而且自己花開見佛,自己的身跟佛身一樣大,身有八萬四千相,不是三十二相,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是釋迦牟尼佛二千五百多年前在印度出現的身相,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阿彌陀佛在極樂世界的相,身有八萬四千相,每一個相有八萬四千好,每一個好有八萬四千光明,每一道光明裡面都有佛菩薩在講經教學,無比的殊勝,這《觀經》上佛告訴我們的。我們到極樂世界得這樣的身,跟阿彌陀佛同樣的身,沒有兩樣,這是阿彌陀佛的本願。
一心恭敬,聽佛說法,一心恭敬是聽法必須具備的條件。印光大師常說,「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沒有誠敬,就什麼利益都得不到。這個一心就是誠,後面是恭敬,我們對人行禮也是一心恭敬,這個合掌就表一心,十個指頭代表散亂,所以十個指頭合一,這個代表一心,一心是最恭敬。所以掌要合成一個,這個很重要。不是這樣隨便,這一心這個意思都表示不出來,一定要併攏,合起來,這一心。這都是表法的,我對你一心恭敬。
聽佛說法,你看看人數,極樂世界的人數無量無邊,十方前來參學的也是無量無邊,沒有辦法用數字來形容。這些聽眾,我們要問,是同聽一部經,還是能聽到很多部的經?完全是各隨所好,你喜歡聽什麼經,你聽到佛說的這個音聲就是講這部經,「佛以一音而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言語亦如是,我們中國人,往生的時候到那邊聽佛說話,全說我們同樣的語言、同樣的文字;日本人聽,我們兩個就在隔壁,手靠手坐在一塊,他聽到是日本話,日本文字,隨各個人不同的意願,聽到跟自己講的聲音一樣。我們喜歡聽《無量壽經》,到那個地方,阿彌陀佛自己來給我們介紹極樂世界,極樂世界成就的理論、因緣,講得比釋迦牟尼佛更詳細;喜歡聽《華嚴》,聽的是《華嚴經》;喜歡聽《法華》,聽的是《法華經》,一音說法,隨類得解,喜歡聽什麼就聽什麼。也合你的程度,阿彌陀佛講得深、講得淺,完全合我們程度,我們能接受,能聽得懂,不會產生錯誤。開悟了這才畢業,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時候還不會離開講堂,為什麼?無始無明的習氣沒斷,習氣要斷了,那就是妙覺果位,畢業了,離開講堂。所以極樂世界妙,往生是進講堂,離開講堂就成佛了。那個講堂是成佛的保證班,不成佛不離開,而且快速成佛,這不可思議。我們到哪裡去找?現在是有緣,真的遇到了,這多大的福報,多少生多少世修得的,不是偶然的。這個法門是真真實實當生成就的法門,不必等來生來世,這一生圓滿成就,不可思議。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