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九四集) 2013/5/7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0-0294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聽我念三皈依: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五百七十六頁,最後一行看起:
【於諸佛所。尊重供養。未曾間斷。如是功德。說不能盡。】
這是法藏菩薩在沒有成佛之前,多生多劫修行的成就。這裡面分兩段,第一段「上供」,第二段是「下化」,上求下化。我們看念老的註解,「以上蓋表菩薩以善根力,感得生生尊貴,德高望重,財富充足,乃至或為人王,或作天帝,上宏下化,能滿所願。」這是一段。一個真正覺悟的人,他覺悟什麼?覺悟到整個宇宙跟自己是一體。真正能辦一體的事,能行一體之事,這個人就叫做佛陀、就叫做法身菩薩。法身沒有形相,沒有肉體。不但沒有肉體,也沒有精神現象,精神是思想,起心動念沒有,也沒有自然現象。在中國古代,古聖先賢有一個名詞叫「本性」。佛法也說本性,說自性,自性就是自己的本性,也說法性,統統是一樁事情。性是體的意思,就是本體。整個宇宙萬事萬物的本體是什麼?就叫做法性,哲學裡又稱為本體。
性是一個,沒有分的,在淨土宗,講四土三輩九品。四土裡頭最高的,叫常寂光土,用這三個字來形容它。常,永恆不變,不生不滅,這是本體,自體;寂是清淨寂滅,它是清淨的,它沒有染污。唐朝禪宗六祖惠能大師大徹大悟的時候,第一句話就說「何期自性,本自清淨」,寂就是清淨的意思;「本不生滅」,就是不生不滅,那就是常的意思。這是體。體自然就有作用,作用就稱為光,叫常寂光。光是遍照,光明遍照。這個光,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無量的相好,一切眾生個個本來具足,沒有絲毫差別。所以佛在《華嚴經》上說「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本來是佛,為什麼變成這個樣子?迷了,你迷失了自性。自性在不在?在。有沒有看到?看到,天天都看到,就是迷而不覺。佛的教學終極的目標就是教我們回歸自性,覺而不迷,就圓滿了。覺而不迷的人是佛;迷而求覺是菩薩,菩薩在迷惑當中求覺悟;迷而不覺,那就是凡夫,他不知道求覺悟。佛簡簡單單幾句話,把這個事實真相就講清楚、講明白了。
所以圓滿的智慧、本能,不是外來的。智慧怎麼樣開?那講到佛法修行的方法。方法,佛說,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三世諸佛成功達到究竟圓滿都是一條路,叫戒定慧,沒有第二條路。依戒得定,定還是手段,不是目的;從定開慧,開慧是目的,慧就是大徹大悟。自性裡頭智慧、德能、相好統統恢復,這叫成佛。如果捨棄戒定慧這條道路,另外去開闢一條,沒聽說過,沒看見過。不是沒有這種人,有,他用盡一生的精力,出不了六道輪迴,還在六道裡頭打圈圈,甚至於連人天福報都得不到。為什麼?他自己做的自己承當,過失不大,可是他給別人做了不好的榜樣,另開闢一條道路。他會開,我也會開,那個人說他也會開,這是帶頭做出不好的榜樣,他要負責任,結罪在這個地方結。你影響的面要是大,影響的時間長,你的罪就更重。什麼時候罪才能消掉?你的影響沒有了,完全消失了,罪才滅掉;罪滅掉,才能往上提升。其實給你講真的,罪、福都不是真的,一場夢而已。可是夢中沒有醒過來,他真受罪,他夢到天堂快樂,他夢到地獄受苦,好像是真的在受。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
所以古聖先賢的教誨,現在人對不起古人,古人留下來都是寶貝,最珍貴的東西。古聖先賢留下來的文字作品,他一生寫過多少,留下來是它幾分之幾,不是最精彩的,早就淘汰掉了,經過幾千年、幾萬年,怎麼可能留下來?歷史時間像個篩子一樣,渣子全篩盡了,樣樣都是精品。現在人把它當作糟粕,怎麼辦?有人曾經問過我,傳統文化裡有糟粕嗎?我的回答說,有。他聽我這回答,感到很意外,為什麼?我說看不懂的叫糟粕。不識貨,黃金擺在面前不認識它,那不就是糟粕嗎?識貨的人是寶,不識貨的人,那是瓦礫都不如,沒有看在眼裡。
我們今天為什麼瞧不起祖宗?沒有人教孝,沒有人教敬,中國文化的根跟本,這兩個字,根是孝,本是敬,孝親尊師。像棵樹一樣,樹有根,根是孝,本就是長著一個主幹,這個東西是敬。那是什麼?那是老師。根是父母,本是老師,你才有枝葉花果。現在人不孝父母、不敬老師怎麼辦?這是大問題!這不是小事,是大事,根本沒有了,枝葉生不出來。奇怪的事情,今天父母不講孝道,老師不講師道,也在反對,也不贊成,說這個不合時代了。這什麼原因?丟失的時間太久了。中國丟失了兩百年,日本丟失了四百年。我在日本講經才知道的,日本的法師聽經歡喜讚歎,告訴我,在四百年前的日本,大大小小的寺廟都有人講經。中國古時候的寺廟是學校。古代這些帝王他們很聰明,尤其到元、明、清變成制度化,儒釋道三教全用上。這些帝王用儒治國;用佛教民,教人民、教群眾;用道祭祀天地、鬼神、祖先,統用上了。而且佛跟道,皇上親手抓,儒交給宰相,宰相成立一個部,禮部,現在叫教育部,教育部推動儒家的教學。佛跟道宗教教學,皇上管。宗教什麼意思?古人知道,現在人不知道。但是字典上有,字典上還沒有把它刪除。查查字典,宗什麼意思?有三個主要的意思,第一個主要的,第二個重要的,第三個尊崇的,有這三個意思。教也有三個,教育、教學、教化。宗教合起來就是人類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學、尊崇的教化,所以不敢交給宰相,皇帝自己親自來執行。我們把中國文字裡頭宗教的定義,在國際上,我們往來的許許多多的宗教,我把這些文字給大家看,大家沒有一個不贊成。所以宗教可以團結。
宗教的核心是什麼?就是一個愛,始終不離這個愛。這個愛是什麼?愛是真心的愛,不是妄心。真心就是自性,從自性裡流出來真心的愛。這個愛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起心動念,自然流露出來的。千萬年前有人看出來了,現在這個事情天天在我們人間,沒人看出來。如果我提醒大家,大家留意,你就能看出來了。千萬年前真心流露,現在還是,沒兩樣。我們佩服古人,古人有智慧。這個真愛,神聖的愛,神愛世人,上帝愛世人,祖宗愛世人。真主的慈悲,佛家的慈悲,是一不是二。在哪裡看見?在嬰兒。我講過幾次,人生百日,小孩生下來一百天,就是三、四個月,體露真常。真是真如;常,永恆不變的本性。你在小孩,你細心去觀察這個小孩,你看他的眼神,他這個時候還不認生(到他認生就不行了,變質了),什麼人去抱他,他都喜歡。你看他對人那個愛心,眼神、動作,你細心觀察,那是真的。現在看是真的,我相信千萬年前人看也是真的。
古人看到這個真相,會想到怎麼樣把這種真常的愛,永遠保持在他一生當中不變?我想這就是教育的來源。因為成年人都有經驗,這個經驗是什麼?「性相近,習相遠」,都有這個經驗。長得愈大,知道事情愈多、愈雜,習性就跟本性距離愈來愈遠,到最後怎麼樣?習性當家,本性不見了。年歲愈大,距離愈遠,到最後完全迷失了。這叫性相近,習相遠。所以底下接著就是「苟不教,性乃遷」,你要不好好的教他,會變質。教育這個概念就從這發生,非教不可。怎麼個教法?「教之道,貴以專」。所以,中國教學千萬年來守住這個教育最高的指導原則。教育的目的是什麼?保持你的天真,保持你真誠的愛心,第二個目標則是知識。知識是附帶的,保持你的天真是主要的。
一個人的成就靠母親,中國的婦女,在中國典籍裡頭記載的,地位比男子高。夫婦結合建立一個家庭,在古代過的是游牧生活,打獵為主;以後農耕,這才定居,才以耕種為主,這定居下來。定居,生產,勞動力最重要,所以人口愈多愈好。家道的興旺就是人口多,工作能量大。成敗關鍵,興旺的樞紐,都靠教育。中國人講求胎教,懷孕就開始。做母親的人心要清淨,十個月沒有妄念,要正念,起心動念純淨純善,言語柔和,沒有粗暴;凡是負面的,不善的,不看、不聽、不接觸。胎兒在母親懷孕的時候,完全稟受母親的正氣,這個小孩生出來身心都好。這底子好,好養,好教。出生之後三年,這一千天是紮根教育。《弟子規》上所講的,不是給小孩聽的,不是教他背的,是父母做到,做出榜樣給他看的。他一出生睜開眼睛,他會看,他會聽,他已經在學習、已經在模仿。這一千天要像母親懷孕那麼樣的小心謹慎,負面的、不善的、邪惡的,不能讓他看見,不能讓他聽見,不能讓他接觸到,他看到的、聽到的、接觸到的,都是善的,都是美的,都是正的。這一千天下來之後,古人有個諺語說「三歲看八十」,就是說明他一生都不會改變。為什麼?他有堅定的力量、信心,能夠辨別善惡,他所見到那是善的標準,與這個標準相違背的他不接受。所以出忠臣孝子,什麼樣的逆境,什麼樣的誘惑,他不動心。怎麼教出來的?這是中國人有這個方法,我們把這個方法丟掉兩百多年。
日本跟中國確確實實同文同種,中國人是炎黃子孫,日本人也是,不是外人,要認祖歸宗。用什麼方法認祖歸宗?文化,老祖宗的教誨。日本的文化全是中國的,而且還善於保存。日本的農村依然保存得很好,到日本農村,就像回到唐朝以前那個古代。在日本農村居住,確實像世外桃源一樣。家和萬事興!所以有緣分,我歡喜到日本去講經,把日本人喚醒。
中國,從這些地方我們體會到祖宗的智慧,建立教育的基礎,全世界沒有的。然後就想到,怎樣把這些智慧、理念、方法傳給後人,世世代代不會變質?這用什麼方法?這真正是最高的智慧,發明文字,發明文言文,全世界沒有的。科技說什麼樣的發明,比不上中國的文字,比不上中國的文言文,一定要認識。我自己沒有財富,我識貨,到不識貨就糟了,一定要識貨。這一個文字、一個文言文,是人類的瑰寶,無盡寶藏裡頭它排名第一。中國老祖宗發明的,中國老祖宗智慧的結晶,這還得了!湯恩比博士說,中國古人的心量很大,能包容異族文化(指的是佛教),佛教也幫助了中國傳統文化,大幅度的提升了儒跟道。所以儒釋道融合在一起不能分割,一千多年前就是一家。我們在少林寺看到的一塊碑,唐肅宗時代的,一千三百年前。唐肅宗,唐明皇的兒子。《混元三教九流圖贊》說明儒釋道融成一體,它繪了一個人像,繪了一個圖,正面看是一個人,實際上三個人,三個面孔合在一起,儒釋道三家。想得好,想得很妙!把釋迦、老子、孔子畫在一個人的頭部上。
根,中國人的根,是全世界人所沒有的,母親負責任,子女都是聖賢。小孩到六、七歲上學了,交給老師,老師來培養他的本。老師很辛苦,要照顧這個小孩,大概要照顧到十五、六歲,他完全可以自立,智慧漸漸開了,能夠主動學習,學習的理論、方法他都得到了,可以離開老師。夫子十五有志於學,一門深入建立了。三十而立,跟釋迦牟尼佛一樣。釋迦牟尼佛十九歲離開家庭,捨棄王位出外去求學。這是個知識分子,三十歲在菩提樹下大徹大悟。夫子的三十而立,那個立相當於釋迦牟尼佛大徹大悟。但是孔子立之後,他的目的是想求做官,心目當中最佩服的周公,希望自己能做個好宰相,幫助國王治理國家。一生沒這個機會,周遊列國,花了很長很長的時間,沒有一個諸侯國想用他。到六十八歲,年歲太大了,放棄這個想法,回到老家去教學。七十三歲過世,回去教學了五年,後人稱為萬世師表。孔子在生作夢也沒想到過,如果要想到這個事情有這麼大的好處,他應該學釋迦牟尼佛一樣,十五歲就開始教學,那真正叫桃李滿天下,可以統一全中國。不是夫子統一,夫子的理想、夫子的學說統一全中國,文化統一。所以這個就比不上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聰明,三十歲開悟就教學。在印度這個地區,也是大大小小國家好幾百,他是用文化締造和諧世界,讓國與國之間平等對待、和睦相處,這個做得多有意義。
所以佛陀一生你細細觀察,大教育家,不能算宗教,因為宗教裡要有個神,佛教沒有。佛是學位的名稱,人人都能拿到。佛的意思,我們三皈依上念的二足尊,「皈依佛陀,兩足中尊」。二,第一個是智慧,第二個是福德,這個二。在智慧、福德裡面,他是第一,這樣稱之為尊。他是老師,所以我們稱他為本師,自稱為弟子,我們跟他的關係是師生關係,這要搞清楚。我們住在美國,星期六晚上開了個班,專門為當地居民開的,那些都是基督教徒、天主教徒,其他宗教的,他們來接受佛陀教育。我告訴他們,你們星期天上教堂,你去給主做祈禱,星期六到這裡,這是老師,跟釋迦牟尼佛學習智慧,學習怎麼樣得到福報,一點衝突都沒有。大家很歡喜,搞清楚、搞明白了,跟佛的關係是師生,在教堂跟主的關係那是像父子。你看,你有父,又有老師,你才能成就。愛父母不愛老師,父母不舒服,不孝,尊師是父母教的;孝順是老師教的,你不孝順父母,老師不歡喜。一個人是兩個人教出來的。所以一個是根教,一個是本教,本教是老師,根教是父母,你才能茁壯,才能長成、開花、結果。
最懂得教育的,最會教的,釋迦牟尼,一生搞這個,弟子們世世代代承傳。釋迦教人,首先放下自己。不放下自己,就有自私自利,就有財色名利那些欲望,這個東西障礙你智慧,障礙你德行,你教得不好,教得不會成功。完全沒有自己,自他是一不是二。我把自己教好,把他教得跟我一樣,希望下一代比我這一代更好,社會才不斷的向上提升。如果下一代不如我這一代,我就有罪。中國人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古時候做官,禮服,戴這個帽子,這個帽子叫進賢冠,提拔後人給皇上。帽子像樓梯一樣,兩層,前面低,後面高,前面是自己,後頭是底下一代,希望底下一代超過我。戴著這個帽子,看到了,天天想著,後代一定要超過我。從我打的這個基礎,你再往上提升,一代比一代好,這是父母心,老師的心。老師希望傳人都不如自己,這老師有罪,這老師吝法,這是自私自利的心,不是大公無私,不是真實智慧。真實智慧大公無私,真實智慧決定是放下萬緣,世尊在世生活所需,熱帶地方生活方便,三衣一缽夠了。今天生活在這個時代,能吃飽,能穿暖,有個小房子遮蔽風雨,足了,不需要貪求。你的心是淨的、心是定的,淨定生智慧,你能夠把這個世界看清楚、看明白,你能夠幫助這個世界。學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在世,當時印度十六大國王都以釋迦牟尼佛為老師,自稱弟子。實際上,釋迦牟尼佛是他們這些國王的顧問。釋迦牟尼佛這個大顧問不接受酬勞的,只要你對他的建議你真幹,佛就歡喜了,任何名聞利養都不要。這也是現代人不敢想像的,無法想像的,但是中國古人想像得到。為什麼?儒家所要求聖賢君子,標準亦如是。
這裡講到的上求下化。『於諸佛所』,佛是老師,一切諸佛都是老師。今天我們對於諸佛所這句話怎麼解釋?這個地球上所有宗教,他們所崇奉的神聖都是諸佛,要不要『尊重供養』?要。這個道理要懂,是真的不是假的。在佛教裡稱諸佛,他們稱上帝、稱神,諸佛。我們對釋迦牟尼佛、對阿彌陀佛、對毘盧遮那怎樣尊重,對於所有宗教的教主平等的恭敬,平等的尊重,這就對了。供養裡面,佛說了,什麼供養最重要?依教奉行供養最重要。那依教怎麼樣?他們那些經典要不要讀?要讀,要學,要落實。讀不能落實,那讀了沒用處,那是形式,那不是實質,得認真把它做到。展開經卷,教學的精神完全是一致的,沒有一個宗教教你幹壞事,沒有一個宗教教你是殺人放火,沒有的,都是教你斷惡修善、積功累德,提升自己的靈性,提升自己的智慧,提升自己的境界。這是神聖的教育,所以稱為宗教。這兩個字用得好!古時候翻譯的時候,這宗教從外國翻來的,用這兩個字來翻,把外國宗教都提升了。看見翻譯的人有智慧,翻譯的人心量很大,沒有私心,真正是平等對待,有真誠,有恭敬心,翻得這麼好。讓我們今天在世界上團結宗教一點障礙都沒有,就是中國宗教這兩個字,全人類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學、尊崇的教化。
為什麼有這麼多宗教?那是因為在那個時代,沒有交通工具,沒有傳播,傳媒沒有,人一生生活範圍很小,真正是有老死不相往來。這個話真的,不是假的。所以神必須要分很多很多的身,來推動他智慧慈悲的教育。實際上,一個真神。伊斯蘭教講的真主,就是佛教講的本性,沒有形相,淨土講的常寂光。淨土最高的境界就是這個,一片光明,沒有肉體,不但沒肉體,連精神都沒有。科學講的三種現象,它都沒有,物質現象、精神現象、自然現象,都沒有,但是這三種現象是從它出生的,它能生一切現象。惠能大師見到了,為我們描繪得簡單扼要。第一個,清淨,自性是清淨的,從來沒有染污;第二個是不生不滅,佛法講無量壽,沒有生滅;第三個,本自具足,什麼都沒有,一樣不缺。為什麼?整個宇宙是它變現出來的,宇宙萬物一樣不缺,它不現的時候,它也統統具足,它不是沒有。第四個,本無動搖,它是靜的,它不是動的,不是屬於波動現象。
今天科學家觀察到整個宇宙,所有的現象包括物質、心理、自然現象,全都屬於波動,離開波動它們不存在。這三種現象在佛法講阿賴耶,阿賴耶的三細相,業相就是波動現象,轉相就是心理現象,境界相就是物質現象。這三種現象可以把它解釋做宇宙的源起,宇宙從哪裡來的?能夠說得出來。佛講得比他清楚,宇宙從哪裡發生的?從哪裡來的?就在當下,沒有過去,沒有未來。這個慢慢在等科學家證實。科學現在確實是有向這個方向的傾向,科學家講場,只有場是永恆存在的,除場之外,全是生滅法。生滅法是假的,不是真的。他說的這個場,很像佛家講的常寂光,講的真如自性。所以他們承認宇宙萬物跟我是一體。
慈悲的愛,沒有一樣不愛,不能有分別,不能有敵對。敵對是跟誰對?是自己跟自己敵對,不是跟別人。如果我們內臟,心跟肝敵對,腸跟胃敵對,有什麼好處?造成自我毀滅。確確實實,整個宇宙關係非常非常的密切。看這個順眼,看那個不順眼,都是我們自己的過失,自己有妄想、有分別、有執著、有煩惱。這些東西掃乾淨的時候,平等了,清淨平等覺現前,這個經的經題。學佛學什麼?學清淨,學平等,學覺悟,不迷惑。心有所不平,迷了;還有執著,染污了。如何能夠一生當中不染污,不分別就是平等,覺而不迷,這叫佛菩薩的生活,這叫人生最高的享受。
敵人要化敵為友,這叫教育。教育就是救失而長善也,他有過失要救他,要增長他的善,善心善行,這是教學第一個條件。學生不能教,把他開除,這是教育的失敗,哪有不能教的?佛氏門中,不捨一人。不是不能教,是我自己不會教,所以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怎麼樣去感化受教的人。在一家,家長感化全家人;在一國,國家領導人感化全國人。中國有例子,古時候堯王、舜王,他們做到了,以身作則,沒有不能感化的。舜王當年在世,不幸母親過世得早,父親娶了一個繼母,對待他不好,父親聽繼母的話,受了多少冤屈。父親跟後母寵愛他的弟弟,後母生的,可以說過的不是人的生活,鄰居都打抱不平。他跟鄰居們說,不可以說我父母過失,我父母沒有過失,我自己不好,我自己做得讓父母傷心,讓父母不如意,我父母絕對沒有過失。公道自在人心,三年把這鄰居全部都感動,到最後父母統統受感動。說明沒有不能教的,能夠存堯舜的心,天下沒有惡人,天下沒有壞人,人人都有良心。
在今天這個時代,大家把聖賢教育疏忽了,不是我們這一代,兩百多年。要以中國三十年為一世,差不多七世;二十年算是一代,八、九代。佛在這個經上說得好,「先人不善,不識道德」。先人是誰?父母。父母不懂,祖父母也不懂,曾祖父母也不懂,丟掉時間太長了,誰來負責任?所以,「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今天幹什麼壞事的人,都不能夠責備他,他可憐,他從小沒人教他,才會變成這個樣子,要原諒他,要關懷他,要幫助他,怎麼樣把他帶回頭。不是做不到,要真正熱心人,真正明白人,最重要的是領導人。一個村長能以身作則,這一村,聖人村;這個鄉,鄉長是個領導人,他能帶頭,像從前大舜一樣,這是聖人之鄉,這一個鄉會影響許許多多的鄉。今天媒體這麼發達,全世界都知道了,全世界的人都到這裡來學習,這是個好榜樣。完全要靠教學,教學的能量無限大。
總的一句話,就是要用真心,不能用妄心。什麼叫真心?沒有自己的心。「我」這個觀念是妄心,所以佛家講無我。《金剛經》大家常念,「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這真心,你能夠入門。入門之後再提升,不但我相沒有了,我的念頭都沒有,「無我見,無人見,無眾生見,無壽者見」,見是念頭,念頭沒有了。念頭沒有了,這菩薩;無我、無相,還有念頭,這是阿羅漢,是辟支佛。到相都沒有了,念頭也沒有了,這就是菩薩,完全用真心。佛跟眾生差別在哪裡?用心上差別。你用真心,用了幾分真心?《華嚴經》講菩薩五十一個階級,那就是用真心的多少不一樣。我們以一百分來說,五十一個階級,一個階級兩分,初信位的菩薩用二分真心,二信位的菩薩用四分真心,三信位的菩薩用六分真心。到十地菩薩,他用的是圓滿真心,百分之百。與讀書、學經教不相干,與認識字、不認字也不相干,用真心。
穆罕默德用真心,穆罕默德不認識字,能說出一部《古蘭經》;他說,別人給他記錄。跟中國惠能大師一樣不認識字,不管什麼經去問他,他都能給你講。這就是東方教學跟西方不一樣的地方。東方是求清淨心,教你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那是手段,那是持戒,你真正這樣做,是修定。教你讀一部經,不要讀別的,讓你不要胡思亂想,叫你念頭慢慢集中,集中到一點,制心一處就開悟了,智慧就開了。不是叫你念那麼多、記多,不是的,第一個目標是得定,開悟。你記得那麼多,那是附帶的,念多了,自然記得,不重視記問。中國老祖宗也如此,「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也」。你記得很多,廣學多聞,沒有開悟。沒有開悟,東西都靠不住,別人的。別人那個時候可以用得恰當,可以用得好,現在未必,現在時代變了。開悟之後,它是活活潑潑的,它沒有障礙、沒有侷限,不起副作用,這智慧。知識不行,知識有侷限性,有後遺症。東方求智慧,西方求知識。
我們到倫敦大學裡頭參觀,完全了解了,漢學博士雖然多,解決不了問題。湯恩比博士說的話,大家有疑惑。湯恩比說,「解決二十一世紀的問題,只有中國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我去問那些專家學者,歐洲的漢學家,我問他們,他對著我笑,不回答。笑了半天,我反過來問他,難道湯恩比的話說錯了嗎?還是對著我笑,不說話。逼著我不能不說,我說如果你們要問我,我就跟你說,湯恩比的話說得一點都不錯。你們為什麼不敢承認?有懷疑。為什麼不敢反對?湯恩比的名氣太大了,不敢反對。是不是這樣的?大家點頭了。你們研究中國的儒釋道,為什麼你還懷疑?我問他們。我接著說,說到孔孟學說,是不是你們馬上就想到四書五經、十三經?對。說到大乘佛法,是不是想到《華嚴》、《法華》、《般若》,這些大經大論?對。能不能解決社會問題?不能。怎麼不能?太高了,幾個人能懂?我說這些是儒、佛的花果,你們看到是花果,欣賞它,把它當作藝術品欣賞,對你們實際生活不起作用。我說花果從哪來的?枝上長的。枝從哪來的?條中生的。條從哪裡來的?幹上生的。幹從哪裡來的?本上生的。本從哪裡來?根上生的。孔孟的根是什麼?大乘的根是什麼?這一問,都茫然了。沒有根本,哪來的花果?最後我告訴他,我具體告訴你們,《弟子規》是孔孟的根,《十善業道》是大乘的根。沒想過,聽都沒聽說過,什麼叫《弟子規》都不知道。如果你從根上,那是孔孟、大乘普世的教育,就是說所有人民都應該學習的,生活教育、倫理教育、道德教育、因果教育,非常管用,真能幫助這個世界化解衝突,促進安定和平,不是假的。湯恩比的話沒有說錯,你們解讀錯誤了。
所以我指著黑板上的字,我說你們西方人讀法,從左到右,這麼讀法的。我說中國人的讀法是從右到左,是相反的。你們讀法,儒學、道學、佛學,反過來,學佛、學儒、學道,不一樣。學儒跟儒學兩碼事情,儒學是知識,學儒是智慧,要學得跟孔子、孟子一樣。孔子一生守住一個字「仁」,仁是什麼?愛人;孟子一生守了一個字「義」。仁義兩個字代表儒家。「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孔孟處理一些事物,精神的標準是什麼?忠恕。忠是用心公正,不偏不邪,大公無私,這是忠;恕,饒恕人,要愛護人。這個人有罪,中國古時候立法,法律非常嚴格,為什麼?希望你不要犯法。可是你犯了罪,執法,執法要寬恕,有情有義。執法要是沒有情義在裡面,就變成不仁,不仁不義。這是孔孟的精神之所在。人犯了法,法官想盡方法幫他刑罰減輕,盡量把它減輕。死罪,實在想不出方法,沒有辦法,仁至義盡,受刑的人都感恩你,你對他是一片善意,為他盡了心。這樣的精神,這樣的心行,能不能救社會?能。大乘標榜的是真誠、慈悲。慈悲兩個字都是愛心,一個偏重在憐憫,眾生做了許多過失,要原諒他,憐憫他,救他,這是悲心;另外一個,好好教他,提升他,幫助他向上,那是慈。慈是與樂,悲是拔苦。所以湯恩比沒有說錯,歐洲這些漢學家對湯恩比這兩句話解錯了、誤會了,所以它沒有起作用。我們要把它講清楚、講明白。
今天我們可以說把它具體落實,落實在《群書治要》,這就不是一句空洞的話。你們細心去讀、細心去看,了解中國人幾千年一直到現在都是這個思想。這種思想、這種文化能不能幫助這個世界化解衝突,讓大家都接受這個教育?今天有高科技,用電視、用網路普及教育,每個人都能夠接受,每個人都是個聰明人,都懂得,都明理。我發心為人民,是不是真為人民,你為人民做些什麼事情,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看得很清楚。兩個黨派為了爭政權不和,人民投誰的票?投讓的人的票,哪個人肯讓,讓是好人;爭的人,我不投你。在這個社會,不尚競爭。說不競爭,就不能致富,沒這個道理。在中國,胡小林做到了,他從前用競爭,現在不競爭了,不競爭,他的業績年年上升。不競爭可以賺錢,賺錢不是競爭賺來的。所以競爭這個名詞要從社會上把它剔除,字典上不要有這個詞彙。中國千萬年傳家有一句話說,「家和萬事興」。所以政黨要和睦,政黨不是對立的,政黨要互相合作。你執政,你有缺點我看到了,我給你建議;我有好的東西,我告訴你,希望你能夠做,你不能做,我就來做。你能夠做,更好,你看我不要費力氣,你都做好了。這樣的政黨才真正是為人民著想,為人民利益。那個競爭的,不是為人民,為自己。有時候太過分,為自己不為人民,這就太過分。這個都是不讀書之過。全民都學《群書治要》,人人都開竅,這世界一定非常美好,可以把極樂世界搬到這個地球上來。
有聰明的領袖!我今天聽說馬來西亞首相在國王面前宣誓就任了,我很歡喜。這是一個好領導人,我跟他講的話,他都聽得進去,他都聽得懂,而且真幹。他來問過我,這次競選我能不能成功?我告訴他,競選可以,不要問成功失敗,你要多想想,你爭取這個地位,你準備幹什麼?這是你要想的。你要是為國家、為民族、為人民、為全世界,真主保佑你,你一定成功。你要是為你自己,選上了,是你有命,你命裡有的;你命裡沒有,你選不上。如果這種存心,沒有命也選上;有命的人為自私自利,他就選不上。沒有這樣的人跟他競爭,他就選上了;有這樣的人來,他選不上,為什麼?真主不要他。發這個心,全世界每一個宗教神明都保佑你,每一家祖宗都保佑你。他聽了我這個話,我真幹,我一定真幹!真正幹,將來馬來西亞就非常可能成為世界示範國家,為什麼?他可以做得到。馬來西亞回教國家,一個佛教徒,外國人,請我到他們國家電視台去做訪問,沒有過的,頭一次。誰安排的?夫人安排的,納吉首相夫人安排的。大家聽了都嚇了一跳,夫人安排。兩次訪問,後面還有十五個問題,我沒有時間解答,我急著要回到香港來。我把問題帶來,在我這個地方錄了四個小時,把十五個問題都解答了。聽說他們電視台統統播放,那總共差不多,實際上播放我的時間超過三個小時。這個國家有前途,一個真正明白的人做領導人。
從哪裡下手?自己帶頭,從傳統文化下手。我也給他建議的,趕快要做的,國家培養二、三十個老師,講《群書治要》的。國內沒有向國外找,專門研究這個東西,專門講這個東西。先讓內部學習,內部學習好的時候,再用電台向全國播放,就能影響到全世界。三千八百年前成湯以七十里而王天下,三千二百年前周文王、周武王以百里而王天下,我希望他能做到。那個「王」的意思,用現在的話說,影響。影響全世界,這是全世界最好的國家。我們都很樂意給他做義務的顧問,我們遵循全世界每一個民族、每一個國家古聖先賢的這些東西,去讀、去研究這個,能幫得上現在的、解決問題的,立刻去採納,研究怎麼樣給它落實。
讀了這一節,我們對於古聖先賢尊重供養。供養,一切供養當中修行供養最為第一,依教修行,『未曾間斷』。「菩薩以善根力,感得生生尊貴,德高望重,財富充足,乃至或為人王」,世間人的領導;「或作天帝」,在天上做天王。必然是上宏下化,教化一切眾生,「能滿所願」。「更以善根力故,大願力故,常得值佛」。這是善根大願,你就遇到好老師,現在所謂是遇到高明的人、有德行的人、有智慧的人、有能力的人來幫助你。「於諸佛所,尊重供養,未曾間斷」。這個非常重要,上行下效。我下一次到馬來西亞,我會陪他的夫人一起去看他的媽媽,希望這個鏡頭能夠在電視上出現,上行下效。每個月能出現一次,老百姓都懂得孝順父母了。你的老師,教你的老師,不要忘記,半年能夠去看一看老師,老師要在的話;老師不在了,就像我這樣子,把老師的照片統統供養在我的面前(教室),我講經跟大家分享,就好像老師看到我一樣。這個怎麼?一個根,一個本,永遠不能離開。我們的功德從這生的,我們的智慧從這裡長的,人怎麼能把根本丟掉?
清朝之所以能統一中國,靠什麼?靠孝親尊師。入關之後,他是少數民族,軍隊只有二十萬人,中國這麼大的幅員,這麼多的人口,怎麼統治?把儒釋道三家全落實了,中國人沒話說,尊敬他,聽話。這是中國人的天性,因為中國人對於家的觀念模糊、國的觀念模糊,天下,中國人開口就天下,心量大。自古以來就養成天下一家,四海之內皆兄弟也,這麼大的心量,把異族也看成是我們同一族、一夥人。異族完全用中國文化,宮廷裡面經常邀請儒釋道三家的專家學者來講學,皇上帶著嬪妃、文武大臣來聽講。而且是幹真的,不是幹假的,自己做筆記,完了之後還研究心得報告,這些資料都在《四庫》裡頭。我翻過一本四書,看宮廷裡頭他怎麼個講法,這資料都保存在。現在有電視,如果國家領導人請這些專家學者講學,講《群書治要》,他們在旁邊聽,這個鏡頭傳出去之後,國家領導人在聽講《群書治要》,所有的官員都要學了,他能不學嗎?這個大公司、企業老闆也都會學了。這有個什麼好處?建立共識,大家思想、見解趨向一致,什麼都好辦,這個國家怎麼會不富強?哪有這個道理!這個世界哪有不和平的道理!和平第一個指標,就是全世界每一個核武國家把核武廢棄、消除,這叫無畏布施。為什麼?人民不害怕有核武戰爭了。這個功德大,太大太大了!
所以很多人對中國沒信心,都跑到外國去。有人問我,掙錢為什麼?問我這個問題。我回答的是,掙錢存外國銀行。他說這什麼意思?對中國沒有信心,相信外國,這是一個錯誤的觀念。讀中國書的人對中國有信心,信心從哪裡來?看歷史。千萬年來一直到今天,中國列祖列宗仁義起家,自行化他,都堅守著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這個根好,我們丟掉才兩百年。中國人在這塊土地經營至少有一萬多年,有文字四千五百年。不能說沒有文字就沒有文化,我相信五倫、五常、八德決定超過一萬年。印度教告訴我,他們有一萬三千年的歷史。我也跟他說,中國傳統文明也不在之下。那個時候沒有文字,五倫二十個字,「父子有親,夫婦有別,君臣有義,長幼有序,朋友有信」,以這五個來處理人際關係,美滿沒有缺陷。這五倫是屬於道,是自然的,不是哪個人發明的,不是哪個人創造的,是人性,自然。遵循自然原則,這就是德。五常是德,仁是愛人,無條件的愛人;義是循理,義是思想言行合情、合理、合法,面面都顧到;禮,人與人之間有禮節,互相尊敬,尊敬有表示,行於外的這是禮,裡面是德,表現出來的是禮;智是理智,生活、工作、待人接物不要用感情,感情是迷,要用理智,用智慧;最後一個是信,言而有信,絕不妄語,這是德。做人必須要守的,叫五常。左丘明在《左傳》上有一句話說,「人棄常則妖興」。如果人把五常都丟掉,不仁、不義、無禮、無智、無信,這個社會就變成妖魔鬼怪。他的話二千五百年前講的,這句話《群書治要》裡頭有。人要都守住這五德,問題就沒有了,這個世界多和諧。要教,誰教?君王他的責任就三個字,君、親、師。我不贊成講人民的公僕,為什麼?僕人不見得愛主人。我贊成父母官,父母沒有不愛子女的。國家領導人,人民的父母,你要把人民照顧到,生活照顧到,教育照顧到,生活環境方方面面都能照顧到,這是一個好領導人。領導人給他們評分,要用這三個字做標準,親做到沒有,君是領導,師是教化,這三個字都做到了,標準的領導人,好領導人。
民主,西方人行了這麼多年,有人問過我,現在民主的流弊很多,西方人開始懷疑,民主是不是最好的制度?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很嚴肅的問題。君主有流弊,比民主少,民主的流弊比君主多,而且嚴重。怎樣把這兩個制度的優點結合起來,缺點把它放下,這就是最好的東西。最好的東西,孫中山先生提出來了,他過世太早了,沒做到。過去君主是一個家庭,家族管這個國家,時間久了有流弊。賢明的君主只能照顧到前面二、三代,後頭照顧不到,所以出毛病。孫先生提出一黨專政,多黨也可以,但是一定要把人教好。每個人都被《群書治要》教好了,一黨也好,多黨也好,都行,沒問題了。為什麼?人民選不要選人,選黨。黨怎麼樣?看你黨的教育。黨校公開的,開放的,任何人都可以進去參觀。大家看到你的教得不錯,教得很好,我就選你。你這個不如那一家,我就選那一個。這個辦法我覺得是值得考慮的,是個好方法。最重要的,只要人心好了,天下沒有一樁事情不好;人心不好,什麼制度都沒用處,都會出問題。最重要的還是人心,所以教育要擺在第一。我在馬來西亞提出十個教學為先,馬來西亞的老師們很有感動。好好的把教育做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