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五三集) 2013/4/5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0-0253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聽我念三皈依: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五百二十九頁最後一行,「聞名俱生」。我們看經文:
【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
這一首偈不可思議,我們看念老的註解。彌陀的發心、彌陀的弘願,在『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這兩句完全包括了。「但欲令眾生出生善根,成就菩提,則莫若持佛名號,求生極樂。故下曰: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此四句乃大願之心,全經之眼」。這八個字好,大願的核心,全經之眼目。阿彌陀佛為什麼?就為這句話,眾生能聞得阿彌陀佛的名號,發願求生,都能生西方極樂世界。世出世間沒有比這個更殊勝,沒有比這個更圓滿的,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千萬不能夠疏忽掉的。
我們在這個世界上,身命不重要,慧命重要。慧命能不能延續身命?答案是肯定的,能。問題是我們對於經是不是真能相信,關鍵在此地。經不能相信,繼續搞六道輪迴,不知道要到哪一生哪一劫才能出頭;果然相信,依教奉行,這一生沒有一個不成就的。連鍋漏匠、修無師,這算是出家的,在家的也有兩個。四十多年前,台南將軍鄉的老太太,真人真事。她的鄰居把這個信息告訴我的時候,那個時候是前一年的事情,她往生一年了,我住在佛光山。四十多年前的事情,我那個時候大概是四十二、三歲。以後在美國舊金山,看到了甘老太太的老同修、老朋友,也是個女眾,預知時至,坐著往生。留下遺囑,估計應該是三個月之前,就曉得她什麼時候往生。所以她把往生的後事默默之中全部都做好了,連兒媳婦、孫子的孝服她都做好了,沒有一個人知道。這兩個是在家。這都是近代人,我們親眼所見、親耳所聞,決定不是假的。
學佛常說的要用真心,真心離念,真心裡頭沒有妄想、沒有雜念,所有妄想、雜念都是把真心破壞了變成妄心。妄心是六道輪迴的心,真心是諸佛如來的心,是跟阿彌陀佛相應的心。我們選擇哪一種?用真心念佛,我們看到這兩個在家、兩個出家的,為什麼有這樣殊勝的成就?實在講沒有別的,他就是真信、真願、老實念佛,就這一句佛號。深深知道這句佛號不可思議,這句佛號具足無量無邊、無與倫比的功德。我們所缺乏的是這個,但是我們能理解的,知道,有解悟沒有證悟。解悟不夠透徹,如果透徹,對這個世間就沒有留戀,在這個世間,一切行為無非是做個表法的樣子給大家看,賢首國師所說的四德,「威儀有則」而已。做樣子給眾生看,做樣子給學佛的同學看,也做樣子給不學佛的同學看,讓他們去看。他們如果看了能好好去想,聞思修,想通了、想明白了,把自己錯誤的觀念、錯誤的行為改正過來,這叫修。怎麼改正法?念念都歸阿彌陀佛,就是徹底改正了。我在這個世間什麼都不要,連這個身體都不要,我就要這句阿彌陀佛,就想早一天往生。
我昨天把劉素青那份文字我看過一遍,劉素雲有一封信給我,我看了一遍,才知道她是十一月十一號得到的消息,也就是說她姐姐往生前十天,時間不長。信裡頭透的信息,她得到的信息,跟她姐姐得到的信息,時間大概差不多,而得到的信息完全相同,都是十一月二十一號十二點鐘。她們兩個人一對,她姐姐笑了一笑,她寫了個紙條,就把這紙條收起來。果然十一月二十一號十二點鐘,一分一秒都不差,佛來接引她,她走了。從她發願,發願表演一個快快樂樂的往生,為《無量壽經》會集本、為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為我們大眾依照這個本子修行的人,做一個示現,做一個證明。她是依這部經、依這部註解、依我們學習的這些光碟,她是這樣念佛成就的。告訴大眾,這個法門是真的不是假的,依教奉行準能往生。
念老說出這首偈末後的兩句,「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這是大願之心,全經之眼,真難得。「十方如來度生之妙手,一切眾生出苦之寶筏」。這個筏是渡河的工具,通常有兩種,一種是竹筏,一種是木筏。將竹子用繩索把它捆綁在一起,它是漂在水上的,用這個筏渡河。木筏除了渡河的工具之外,也是運送木材,把木材變成筏,順著長江、大河流下去,流到下面港口再去出賣,做運送木材。這上面可以住人,通常搭個小棚,跟著這個筏一起走。苦是六道輪迴,一切眾生出離六道輪迴的寶筏。「四十八願全是此四句之開演」,四十八願顯示在哪裡?就顯示在這四句。法藏成佛了,成正覺了,名號叫無量壽,就是無量壽佛、無量光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梵文。釋迦牟尼佛為我們解釋阿彌陀什麼意思,有無量壽、無量光的意思。眾生聞此號,聞無量壽佛,行,聞阿彌陀佛也行,同一個名號。俱來我剎中,凡是聞名的人,他都有緣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名號功德不可思議。
我們要怎麼樣修學?放下萬緣,一心專注,就在日常生活當中。早晨起來,睜開眼睛是不是阿彌陀佛?晚上睡覺的時候,閉上眼睛是不是阿彌陀佛?要把阿彌陀佛幫助我們睡眠。吃飯的時候、工作的時候、休息的時候、待人接物,心裡面句句不失阿彌陀佛。除念這句阿彌陀佛之外,世間一切事,自己的事、別人的事,都不能放在心上,這叫真念佛人。真正修行人,如果有個緣分,真有這個緣分,找個清淨地方真用功、真幹,把外緣統統斷絕,這就是古人所說的住山閉關。住在深山裡頭,人跡罕至,你能用清淨心。住山,愈是深山愈好,一般人不去的地方,在那個地方建個小茅蓬,在那裡靜修,與外界隔絕。真正靜修,念佛、拜佛,剋期取證,古大德多半是三年,三年求往生,不求別的。
如果你跟這個世間眾生有緣,前面經文上、願文上讀到,慈悲心重,先度眾生後成正覺,行不行?行,阿彌陀佛也能滿你的願。這是菩薩,這不是凡人。菩薩接觸廣大群眾,不捨一切法,他在一切法裡面真修,修什麼?修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即世間而出世間,即是沒有離開,出是一塵不染,真功夫!功夫成就,什麼時候都可以往生,什麼時候想去,阿彌陀佛什麼時候就來接引,信息時時刻刻暢通,決定不失時,時間一到他就走了。
所以,四十八願全是這四句的開演,開示、表演,通常在佛門講的表法,表演也說得很多。「如善導大師所謂願願皆標念佛也」。四十八願,每一願都結歸在執持名號。「阿彌陀聖號,具無量義、無量壽、無量光、無量清淨、無量莊嚴、無量智慧、無量菩提,乃至無量之無量」。這名號功德,諸佛如來也說不盡,只好用乃至無量之無量做總結。「無量壽表常住法身,故以無量壽攝一切」。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萬法,無量壽這個名號全都包括了,一法都不漏。念這句名號,遍法界虛空界,上至諸佛如來,下至六道眾生,統統念到了,也是一法不漏。
「如來名號,普聞十方」。這是得力於諸佛宣揚、諸佛讚歎。諸佛的讚歎,就是把極樂世界依正莊嚴詳詳細細介紹給大眾,給一切眾生。這一切眾生,上面包括等覺菩薩,下面包括無間地獄,所以彌陀名號十方普聞。「聞名眾生,俱來我剎」。聞名,真信、真求往生,真正一向專念阿彌陀佛,他就往生極樂世界。「以稱名故,即多善根」。這一句非常重要,為什麼?我們許多念佛同學,都知道自己的善根福德不夠。佛在《阿彌陀經》上告訴我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那我們的善根福德因緣不夠怎麼辦?念佛,這個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有許許多多人給我們作證,那就是已經念佛往生的人。我們看他念佛時間不是很長,初念的時候也不是很專心,妄想、雜念還是有。
黃忠昌居士給我們做了證明,這也是發心來作證轉的。他只有三十幾歲,聽我講經,聽到我引用《往生傳》裡面那些往生的人,勉勵我們的同學。人家念佛不到三年就往生了,而且很多,所以我的推斷,絕不是壽命到了,他還有壽命他不要了。劉素青往生,她還有十年壽命,不要了。黃忠昌,我們相信這個年輕人一定還有壽命,也是不要了。他在關房裡面還差兩個月滿三年,也就是兩年十個月,預知時至,他走了。他在關房裡面還寫了日記,說他在關房裡這兩年多的狀況,頭一年妄想、雜念很多。寫日記也是妄想、雜念,不過很好,給後人留下一個好樣子,他的妄想是怎麼斷的。我們看到他的方式,想想我們也可以做到,慢慢的斷,在關房裡聽經、念佛。比起鍋漏匠、修無師,他就差一等了。鍋漏匠也是三年,一句佛號,有那麼殊勝的成就。這是功夫,功夫就是專一,把這個世間身心世界真放下,他成就了。黃忠昌也是在最後一年放下了,不放下走不了。
我見過很多閉關的人,三年出關了,沒有什麼多大的進步,還是有分別執著,對於一切人事法還是斤斤計較,說明他沒放下。閉關、住山是勇猛精進剋期求證,不是在虛名。某人住過山、閉過關的,這一定是大德。閉關是不是求這個?要以求這個虛名他就錯了,那就是古大德說的,將來該怎麼生死還是怎麼生死,搞六道輪迴去了。
多善根就是多念佛,多念佛就是積多善根。所以,我們要求自己的善根、福德能夠達到像《彌陀經》上所說的標準,佛不離心,名號不離口,這才行。我們要把世間事放下,這個世間太苦了,我們到極樂世界是為了成佛,成佛是為了度眾生。極樂世界再回來,菩薩身分,具足圓滿智慧、德相、神通、道力,才能真正度得了眾生。不到極樂世界,弘法、護法都是很有限的,一不小心還造了重業,不值得。真正想通了、想明白了,往生第一要緊,往生第一大事。
「得生淨土,必證菩提。殊勝圓滿,究竟方便」,要到極樂世界才能完成。「彌陀大願,所以超世,並號願王者,正在此也」。為什麼說四十八願是超世之願?超越世間,沒有人能跟他相比,諸佛尊稱他為「光中極尊,佛中之王」。四十八願合起來是一願,展開來是四十八願,一即是多,多即是一,相即相容,所以稱為不可思議大願。
下面第四,「如佛身相」。
【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圓滿。】
這也是佛度眾生的手段,接引眾生最重要的。六道眾生沒有不愛色相的,所以色相是接引眾生第一方便。阿難尊者出家,就是見到釋迦牟尼佛色相之好,也想得到,認為佛的色相不是父母的生身,是他長時間修成的。所以阿難出家了,也想修成佛的色身妙相。阿難的相本來就很好了,在經上告訴我們,佛有三十二相,阿難有三十相,他還不滿足,心裡面還貪戀,這個原因出家的,這個事情記載在《楞嚴經》上。所以,健康、長壽、相好、快樂,這都是接引眾生的第一方便。他歡喜跟你接近,歡喜跟你常常在一起,你就能夠常常教他、影響他。色相怎麼來的?前面我們學過三十二種大丈夫相,每一條都有修因。所以經教裡頭有說,菩薩示現成佛,要用一百劫的時間去修相好,修相好就是斷惡修善,感得像佛一樣金色身、微妙相。
「身皆金色同具卅二相。此即願文中之第三第四兩願之重述」。為什麼要重述?因為接引眾生,這個手段非常重要,人人見到都喜歡,人人見到都想親近你,可見得相好光明是接引大眾第一妙法。「但更殊勝圓滿,因悉皆如佛也」。妙相『悉圓滿』,這三個字,前面說到了,沒有說「悉圓滿」。釋迦如來色身、妙相跟阿彌陀佛是相同的,佛佛道同,身相亦同。在我們這個世間示現,這個世間人福報不夠,不能現佛的報身,為什麼?示現報身沒有人相信,一般人一定會認為這是天神,這不是人,人決定做不到。對眾生不能啟發他的信心,不能幫助他生起大願,所以不能現這個身。那只有「隨眾生心,應所知量」,眾生認為什麼樣的身相最好,你就示現這個相好。古印度的人民都認為三十二相八十種好,這是人中圓滿尊貴之相,大富大貴、帝王之相,佛就現這個相來出現。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我們最好的榜樣。世尊在《觀經》上告訴我們,彌陀的報身,身有八萬四千相。八萬四千有大圓滿的意思,那就不是數字,無量相,每一個相都美好,找不到一個相它是有欠缺的,找不到。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在什麼地方出現?在實報莊嚴土。實報土的菩薩全現的是法身,所以叫法身大士、法身菩薩。這個身是法性身,不生不滅,不是生滅身,壽極無量,沒有老相。我們這個世間人不行,時間久了就老衰了。實報土老而不衰,永遠年輕,他沒有變化。我們今天這個世間有變化,人有變化,動物統統有變化,樹木花草也有變化,山河大地也有變化。所以滄海桑田,是真的,不是假的。沒有一樣不是變化的,為什麼?阿賴耶變的,阿賴耶就是有變化,剎那生滅,生滅不住,叫無常。實報莊嚴土真常,它是法性土,他是法性身,法性就是說從自性變現出來的,這裡頭不夾雜阿賴耶,它是純真。阿賴耶是帶著妄,我們今天的身是純真帶妄,帶阿賴耶。實報土裡面不帶阿賴耶,所以不生不滅,這個身相好。所以樣樣都如佛。
我們在四十八願看到,極樂世界,實報土那沒得說了,法身菩薩,同居土、方便土是凡夫。同居土是六道輪迴,是佛果報裡面的穢土,染污的。四聖法界叫方便土,方便土雖然沒見性,但是完全是棄惡揚善、積功累德修成的。它是有阿賴耶夾雜,但是它沒有惡的,沒有不善的,我們常說純淨純善,它這樣成就的。所以這是佛的淨土,不是實報土,它依舊有生滅。第二十願裡頭告訴我們,凡是往生到極樂世界的人,同居土下下品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也作阿惟越致菩薩。阿惟越致菩薩是報身菩薩,我們常講是法身菩薩,實報土的菩薩,他們的身、土都是法性變的,沒有阿賴耶識,所以叫一真法界。換句話說,在西方極樂世界有四土之名,有這個名,但是全是報土,同居土等於實報土,方便土也等於實報土。這是一切諸佛剎土裡面所沒有的,西方極樂世界獨勝,它真正是超勝,這個我們不能不知道。
真正知道之後,你就會死心塌地執持名號,你會做到分秒必爭,真正像覺明菩薩所說的「少說一句話,多念一聲佛」,因為佛號是無量功德、無量善根。我們到極樂世界去,需要累積善根、福德、因緣,這三樣東西都在這一句佛號裡頭。所以念佛號要特別認真,這是我們一生當中第一樁大事,別的都是小事、都是無事,統統要放下。不要把生死放在心上,不要把名位放在心上,不要把財富放在心上,那些統統是六道裡面的事。六道裡面的事是夢中之事,全是假的,夢醒了全沒有了。留戀夢中之事錯了,出不了六道輪迴的人就是留戀夢中事,一場空,你還懷念它,應當放下。
再看底下這一科,也只有一首經文。「悲益正念」,悲是大悲心,益是利益,幫助你正念,也就是常常想著眾生苦,如何幫助苦難眾生。這個念是正念,這個念會幫助你提升,不會幫你墮落。「上二句」,如佛身相這一句,妙相圓滿,這是「指身德」,「此二句則表心德」。這個地方兩句,「句首,亦以」,亦以這兩個字要著眼。彌陀的大願,凡是來到我剎之人,「亦能如我以大悲心,利益群品」,這個我,法藏菩薩自稱。來到極樂世界的人,跟阿彌陀佛同心同願、同德同行,完全是志同道合。我們就能想像這個團體很大,是最大、最圓滿的六和敬的道場。我們學淨宗,說個實在的話,就是學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什麼樣的一個人,這部經介紹得很圓滿,主要的綱領就是四十八願。四十八願是阿彌陀佛的心,是阿彌陀佛的願,也是阿彌陀佛的德能;換句話說,四十八願不是念的,四十八願教給我們要落實。彌陀願願做到了,我們也要願願做到,才像個阿彌陀佛。像阿彌陀佛,就是極樂世界的菩薩,現前應化在娑婆世界,將來往生回家歸位,這不是假的。再看,「利益群品,故云亦以。蓋願剎中人民,皆能如佛」,像阿彌陀佛一樣,「視諸眾生,等同一體,均發同體大悲之心也」。這是真學阿彌陀佛。
眾生原本就是一體,沒有人知道。佛怎麼知道?佛見到了,佛見到遍法界虛空界萬事萬物的源起從哪裡來的。用現代的話說,宇宙從哪裡來的?虛空從哪裡來的?虛空當中這無量無邊際的星球從哪裡來的?星球裡頭一切生物從哪裡來的?無生物從哪裡來的?這都是科學跟哲學上的問題,大乘經全說到了,說得很詳細,說得很多。所以大乘,確實方東美先生所說的,它是最高的哲學,今天科學家告訴我們,它幾乎是最高的科學。
我們看底下一句,「如《華嚴經行願品》云: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成佛怎麼成的?成佛是因菩提心成的。菩提心怎麼成的?菩提心是因大悲而生菩提心。大悲從哪裡生起的?因於眾生。知道眾生跟自己是一體,八地以上就見到了。他不是用科學工具,不需要用數學去推演,他是用清淨平等覺心見到的。清淨心,三乘就得到;平等心,法身菩薩得到;覺,八地以上,這經上常說的,八地以上他就見到宇宙的源起。
現在科學家常說的,宇宙源起是怎麼回事情?有人想像當中是大爆炸,一些科學家也贊同這個,但是不踏實,對這個還是有懷疑。為什麼會有大爆炸?什麼東西爆炸出來的?大爆炸觀念怎麼來的?天文學家用望遠鏡,現在的望遠鏡非常進步、非常精密,觀察太空當中的星球,都是遠離我們而去,很快的速度往外走。這個往外不就像爆炸的樣子嗎?爆炸從這個來的。佛經上不是說這個,佛經上說得很有道理,叫「當處出生,隨處滅盡」。一念迷,一念不覺而有無明,宇宙現前了,就是一念不覺,一念不覺沒有原因。這個東西也麻煩,沒有原因,一念不覺它就起來了。這一念不覺,好不容易才恢復,把它拉回來,拉回來之後還會不會一念不覺?這個問題在《楞嚴經》上,什麼人提問的?富樓那尊者,富樓那尊者法身菩薩,他提出這個問題。
佛說的,宇宙的源起,一念不覺而有無明,這個無明就是阿賴耶。阿賴耶是由三細相組成的,業相、轉相、境界相,三種現象。這三種現象,現在科學家也說這三種現象,名稱不一樣。佛說境界相,現在科學說物質,物質現象;三細相裡頭的轉相,科學家說信息,也就是念頭,信息;阿賴耶說的業相,科學家稱作能量。這三樣東西組成,能量、信息、物質,科學認為這三樣東西。佛經上講這三個東西是從自性裡頭出來的,有次第,第一個是業相,業相就是動,波動,他們稱為能量;從波動裡面生出來意念,就是念頭;從意念裡面生出物質現象。所以說「一切法從心想生」、「相由心生,境隨心轉」,這是佛經上常說的,這個道理太深了!十法界依正莊嚴,是隨心轉變而產生。
諸佛菩薩,聲聞、緣覺、菩薩,《華嚴經》上講的五十一個等級,也是從心想生的。一切法從心想生,佛法也不例外,大乘小乘、宗門教下、顯教密教全是從心想生的,沒有說這些東西是心想之外,沒講,都是從心想生。心要不想呢?不想就什麼都沒有,那就回歸自性了,那就是淨宗最高的境界,叫常寂光淨土。回歸到常寂光,萬法平等,為什麼?現象沒有了,說明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包括物質、精神、自然現象。自然現象就是能量,就是阿賴耶的業相。所以佛說萬法皆空,沒有一法是真的。真的只有一個,就是自性,就是常寂光,這真的,常寂光裡頭什麼現象都沒有。我們今天迷,迷得很重,迷得很深,迷得很久,一定要知道。回不了頭是因為習氣,整個佛法就是教我們回頭。
這首偈子提出修行最高的指導原則,這個指導原則從哪裡來的?從大悲心來的。悲心,憐憫眾生心,這個心生出來了,你會全心全力幫助需要幫助的眾生。幫助眾生人這個心,被幫助這個眾生的心,心心相應,是真的不是假的。每個人這種真心都表現過,在什麼時候?童年,叫童真、叫赤子之心,是真的大悲心。所以我常說,人生百日,小孩出生一百天,這個時候你觀察,他的大悲心,感動他的父母,特別是他的母親。他需要他母親的幫助,母親對他照顧無微不至,母親的真正的慈悲,那不是假的,沒有任何條件的,母子是一個心。要很細心觀察,有這個機會不要放棄,你細心觀察,為什麼?才了解佛經上說的道理。
亦以,像阿彌陀佛一樣,阿彌陀佛以大悲心看一切諸佛剎土裡面六道眾生。六道眾生在受苦受難,沒人幫助他,阿彌陀佛看到。阿彌陀佛教的這些學生,希望這些學生都像他一樣,從這個地方大悲心發出來了。這個是同體大悲心,全宇宙一切眾生跟自己確實是一體。我們跟阿彌陀佛是一體,跟一切諸佛是一體,跟菩薩是一體,跟天人是一體,跟畜生是一體,跟餓鬼、地獄也是一體。這個心怎麼生得起來?他不是我,我不是他,他受苦關我什麼事情?他造業他承受。這種想法迷於情見,看不到事實真相。情見放下,這些錯誤的想法統統放下,智慧就現前,智慧是真心起作用。智慧現前,你才真正看到事實真相。這一點很難很難,為什麼?眾生的情執實在說太深太深了,他見不到。見到,問題就能解決;見不到,沒辦法。
佛苦口婆心,好在真正往生極樂世界的人,真誠慈悲心發出來了,為什麼?沒有這個心他不能往生。臨命終時發一念這個心,就能往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之後,這一念心永遠不會失掉,為什麼?見到阿彌陀佛了,阿彌陀佛的慈悲心加持給你,所以你的慈悲心永遠不會再失去。肯利益群品,群品是一切眾生,尤其是一切苦難眾生,所以說『亦以大悲心,利益諸群品』。蓋願剎中人民,皆能如佛,視諸眾生,等同一體,均發同體大悲心也。這就發出來了。
如《華嚴經行願品》,因於眾生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華嚴經》上說明菩提心生起的順序。「故願來生我剎之人,發大悲心,普利群品。品者品類。利益諸群品即普利一切種類之無數眾生」。普賢菩薩愛心遍法界,這是真心,妄心有限量,真心沒有限量,真心是真愛,跟佛菩薩同樣的愛心。我們壽命到的時候,還是這一顆心,你決定不墮三惡道;如果你沒有求生淨土,肯定像極樂世界一樣,你在六道裡頭決定生人天。為什麼?這個心人天有,人天之外其他的四道沒有,你跟他們的心不相應,你不會到那裡去,修羅、羅剎跟三惡道沒有慈悲心。這個是有理有事。所以,常常想著利益一切眾生,有這個緣,要做;沒有這個緣,有心,念念不捨。經不能離開,離開之後忘掉了,讀經、聽經沒有別的,就是時時刻刻提醒自己。
『離欲深正念,淨慧修梵行』,「欲」是欲望,貪欲。「《四十二章經》云:離欲清淨,是最為勝」。欲怎麼離?五欲六塵,五欲是財色名食睡,六塵是色聲香味觸法。六塵裡面的色,跟五欲裡面的色,不是一個意思。六塵裡面的色是物質現象,眼所見的,眼根所對的叫色,耳根所對的叫聲,鼻根所對的叫嗅,舌根所對的叫嘗,身根所對的叫接觸,意根所對的是知。色聲香味觸法,這叫六塵,為什麼?染污六根,讓六根集起,逸失意根,生起煩惱。合自己意思的就生起貪愛,佔有、控制、分配,這都是你的欲,這都叫煩惱,這是造業。起心動念造的是意業,言語是口業,身體動作是身業,身語意都在造業。業有淨、有染,染裡面有善、有惡,都要搞清楚。小乘人修淨業,離染業,大乘菩薩修中道,染、淨二邊不著。這個經典裡面說得很多。
我們參考資料裡頭有「大悲心」、「同體大悲」。悲是悲憫,眾生有了苦難,我們講同情心,自然的就發出來了。「悲愍一切受苦眾生,常思救護」,常常想到我們怎樣幫助他,讓他離苦得樂。這是屬於菩提心,菩提心有慈、有悲。同體大悲是說「佛的法身,與眾生的法身是共同的,自己和他人,沒有分別,視他人的痛苦就是自己的痛苦」,這叫同體大悲。美國修.藍博士用意念給人治病,道理就是根據同體大悲,他明白這個道理。天地萬物跟自己同體,從至誠心裡面生起的愛心,愛眾生、愛萬物。我們這門前有不少樹木,你看他來的時候,他抱著這個樹,像抱著人一樣,對樹木花草的愛心跟對自己沒有兩樣。
離欲清淨,離是心離,不是事上離,事上離是假的,你心裡頭還有;要心裡沒有,是真離了。在日常生活當中,飲食不挑剔了,是真正離了。飲食攝取營養,不貪圖美味,沒有貪心,貪瞋痴慢疑都沒有,穿衣服沒有。日常生活起居都能夠離妄想分別執著,這真修行人。執著全放下,就證阿羅漢果;分別也放下了,他就是菩薩,十法界裡菩薩;不起心、不動念了,他就超越十法界,生到實報土,我們稱他為法身大士、法身菩薩。
離開一切境界修行,是功夫淺的,但是一般修行人必須要經過。在深山,不與社會大眾接觸,得清淨心。得清淨心之後,因為大慈大悲憐憫眾生,要給眾生做好榜樣,做出離欲的樣子給大家看。大家都在爭,你不爭,不但不爭,你能夠讓,讓這些競爭的人感到慚愧,慢慢就覺悟了,這是幫助眾生。如果我們的煩惱習氣沒斷,看到別人爭我們也想爭,這就錯了,得退讓。我有,他沒有,能讓別人,這個東西我迫切需要的,他也需要,我讓給他。這是什麼?真正愛他,真正利益他。事上利益他,理上利益自己,自己境界提升了。善根、福德是這樣養成的,要真幹。
我們住在這邊,各方面來看我的人都帶一些禮物給我,而且都是他們自己精挑細選,認為是好東西、珍貴東西。我到這邊來,我都沒有看到,大家都分享了,大家都歡喜,我也歡喜。我在這裡修布施,他們大家接受布施,所以沒有競爭,每個人都歡喜。再有多餘的,分給鄰居,希望我們在這裡住上三年,這地區家家都念佛,這就彌陀村了。這是四攝法裡頭的布施供養。一定要把這些人看成一體,我們是一家人,還分什麼?就在日常生活當中去修、去磨鍊,把妄想分別執著統統磨掉,經裡面這些道理自然它就現前。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