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净土大经科注(第133集)jingkong老法师主讲

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一三三集)  2013/1/19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0-0133

视频MP3点此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註》第三百七十五頁,我們從第三行看起:

蓮池大師《疏鈔》中所說的,「靈明洞徹,湛寂常恆,非濁非清,無背無向。大哉真體,不可得而思議者,其唯自性歟」。這是《彌陀經疏鈔》開端的第一段,蓮池大師所說的。這一段是什麼?是我們的真心、是我們的本性。真心、本性是什麼樣子?蓮池大師在此地描繪得清清楚楚、淋漓盡致。真心靈明,靈明到極處,靈明是它的體,洞徹是它的作用。徹是徹底。洞徹是徹底了解宇宙萬物點點滴滴的現象,它都了解。洞是深入到底的意思,也就是說,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這是自性,整個宇宙是從它現出來,《華嚴經》上說「能生能現」。六祖惠能大師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個萬法是指全宇宙、整個宇宙。在佛法裡面講,遍法界虛空界統統是自性變現出來的,它能現。它什麼都沒有,它什麼都能現,一樣都不缺,所以用靈明洞徹這四個字就把它形容圓滿了。湛寂常恆是它的體。湛是清淨,水裡頭一絲毫染污都沒有,稱之為湛。寂是不動。水沒有染污,清淨、不動,這就是定。在這個狀況之下,水像一面鏡子一樣,外面山河大地統統照見。我們的真心、我們的本性就是湛寂常恆。常恆是永遠是這個樣子,從來沒有改變,這是真心,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在凡、在聖,那是阿賴耶妄心的事情,與真心不相干。真心確確實實沒動,湛寂常恆。

底下兩句是說它的樣子、它的相狀,非清非濁,無背無向。自性,它裡頭沒有對立,清、濁是一對,向、背是一對,在自性裡頭沒有這個現象。自性裡面沒有空間、沒有時間。再給你說非凡非聖,凡、聖是一對。自性裡頭找不到對立的,找不到二邊的,它是渾然一體,生佛皆然,眾生跟佛完全相同,沒有兩樣。世尊在《華嚴》上告訴我們,「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這句話是真的,一點都不假。什麼時候?就是現在。佛的智慧、神通、德用,為什麼我們沒有?有,不是沒有,是你迷了,迷了不起作用。你要是覺悟了,這個作用馬上就現前。迷失了自性、迷失了真心,我們不知道用真心,在用妄心,錯了。

妄心是阿賴耶。一念不覺,自性裡面就跑出一個阿賴耶,阿賴耶,妄心。妄心從哪裡來的?依真心起來的。真心帶著妄念、帶著迷惑,那就是阿賴耶。阿賴耶能變,阿賴耶是動的,它不是靜的。阿賴耶裡頭有清有濁,有背有向,這東西阿賴耶有,自性真心裡頭沒有。阿賴耶有染淨,阿賴耶有善惡,阿賴耶的果報裡頭有禍福,全是阿賴耶邊的事情。但是,只要是阿賴耶邊的事情,佛都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場夢而已。三善道,一場好夢,三惡道是一場惡夢,都是夢,都不是真的。

今天世間事,用《疏鈔》底下這兩句話,「澄濁而清,返背而向」。濁,五濁惡世,現在濁惡到極處了,人心不善,好事做不成功。你看到這個人好,不錯,沒過幾天變質了,都是這樣的。為什麼不變質,他非變質不可。道理在哪裡?他有私心,有私心就會變質,這一點一定要知道。所以今天天下人沒有一個不變質的。找一個不變質的,那是誰?那是佛菩薩再來的,他不是凡夫。有多大的福報,人能夠找到佛菩薩。所以,我們就要看得很清楚、很明白,個個人都會變質。到他變質的時候,我們感覺得一點都不奇怪,正常現象;他要不變,那才不平常。這就是什麼?他有我見,有邊見,有見取、戒取、邪見。這五種見惑,你去看看哪一個人沒有?只要有他就會變質。

你要找個可靠的人,要找個邊見破了的人,那是誰?聖人。須陀洹,小乘初果,大乘初信位的菩薩,這是入了聖流,他不會變。古時候的教學,老人的心思、見解、觀察非常微密,對教學非常重視,講胎教、講紮根教育。在中國這幾千年的實驗,有沒有效果?有,不多。一個朝代大概有那麼二、三個人臨死都不變節,不是沒有,歷史上有記載,太少了。不是聖賢教誨,個個都不變節,不可能。這個事情凡夫難以理解,佛菩薩太清楚了。我們會不會變節?我給大家說,我不會變節,我今年八十七了,不會變節了。為什麼能夠熬過不變節?天天讀經、天天講經、天天跟佛菩薩在一起、天天提醒我。如果不是這樣修學,我自己也靠不住。財色名利能不動心嗎?你說不動心是假的。這個就是天天跟佛菩薩在一起、天天跟聖賢在一起,一天都不肯捨離,這個力量加持著才保得住。道日進,天天有進步,法喜充滿,才能夠敵得過這些世間的誘惑,名聞利養這些東西。今天紮根,怎麼紮?這一部經,以《無量壽經》做比喻,每一天讀十遍,一天都不缺,念上十年,你有根了。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十年,肯定你得念佛三昧。念佛三昧起作用就是智慧,你就不迷了。誰肯照做?

在這個世間,哪一個人不為自己?大概十年前,香港何守信訪問我,是香港哪一個電視台的主持人,不是鳳凰,香港還有一家電視台。問過我一句話,說古人講的「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問我這一句話有沒有問題。我告訴他,這句話說錯了。釋迦牟尼佛沒有為自己,天沒有誅他,地沒有滅他;孔夫子、孟夫子一生沒為自己,天也沒誅他、地也沒滅他;我說在眼前的,我這一生沒有為自己,天也沒誅我,地也沒滅我。所以,這一句話不是真的,這一句話只是一個形容詞而已。說形容,它是真的,就不是假的,這世界上有幾個人放下財色名利的?很少,不能說沒有,多數放不下。減緩財色名利的誘惑,讓他有節度,說到此為止,不要再過分了,這是教育產生的效果。社會還能維持一個和諧,倫理道德還能夠見得到,這是祥和的社會,長治久安的社會。

現在擺在我們面前,整個世界出了問題。澄濁而清,返背而向,是今天教育的宗旨、今天教育的目標。最有效的方法是佛陀教育,可惜沒人知道。我們訪問過斯里蘭卡,小乘佛教的國家,讓我們看到了,五體投地,衷心佩服。沒有想到在這個地球上,在現代這個時代,還能看到佛教教學的成果。我們在外面看到佛教是口頭上的佛教,沒落實。斯里蘭卡落實了,我相信他們學佛的弟子一半以上落實了,社會一片祥和。全民接受佛陀教育,人沒有競爭的心,都懂得守本分,安居樂業。雖然不富裕,過的是貧窮生活,他生活快樂,這就是幸福,不爭不求。每一個人都接受經典教育,這我們自己去看到的。在校的學生,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每一個星期天都要到附近寺院接受佛教的教育。斯里蘭卡一般出家的法師,差不多個個都能講經,所以佛教教育非常發達、非常普遍,那個地方是世界和諧示範國家。隨同我們去的,駐聯合國的二十五個國家的代表、大使,我們一起出席這個活動,每一個人看到都驚訝。

總統是虔誠的佛教徒,早晚做課誦。我們訪問九天,四次跟總統見面,我們到總統府參觀,看看總統早晚課這個殿堂。結果去,沒有殿堂,有一尊釋迦牟尼佛的像,供在哪裡?供在菩提樹下,有意思。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成道的,在雙樹間滅度的,佛跟樹很有緣。所以,他的總統府院子裡頭有一棵很大的菩提樹,佛像就供在樹下面,我們到那個樹下去禮拜。不要建宮殿,看到就像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一樣,在樹下講經教學,沒有講堂。我們供佛只燒一炷香,我們有十幾個人去參觀,我代表燒一炷香,每一個人用花來供養,給我們的啟發很多。我們今天這個小道場,我們供佛在這個角落上,上面一層是我們的大雄寶殿,第二層是萬姓先祖紀念堂,第三層是求超度的這一些眾靈,講堂很小,三寶具足。我們背後這一張畫,蓮池海會。這個小道場非常實用,開銷很少,所以不需要要錢,幾個護法護持,足夠用了,心安理得。

澄濁而清,濁是染污,如何把染污洗刷得乾乾淨淨,恢復清淨心,清淨心是真心。濁是妄心、是阿賴耶,阿賴耶染污的源頭是末那識。每一個人都把末那識認為是自己,病就從這生的,這是根源。末那識,四大煩惱常相隨。末那是什麼?末那是四大煩惱。第一個我見,就是執著末那是我,不知道末那是假的,末那是從阿賴耶生的。跟著我見同時起來的,我愛,這就是貪;我痴,這就是愚痴;我慢,慢就是傲慢、就是瞋恚。你看,貪瞋痴三毒煩惱跟我同時來的,叫俱生煩惱,只要有我,這三個就都來了。這三樣東西,它要是有力量,他能不做壞事、能不受外頭誘惑、能不動搖、能不變節嗎?沒這個道理。

所以要曉得古今中外變節的人、跳槽的人,這是正常現象。哪個地方給他多一點利,他就走了,沒有道義、沒有交情。你這公司倒閉了,還不走?趕快找好地方去。公司要倒閉,員工還是不走,一直撐下去,這是有道義的,這個公司一定會再振興起來。員工把這個公司看作是自家的事業,老闆看作是自己長輩,再苦我也不離開,這成功,他大有前途。這是中國人講倫理教育、道德教育、因果教育,才能產生這樣的效果。如果不是這樣的教育,別人好,跟別人去了,這正常現象。這也說明什麼?教育失敗了。現在人真的沒有智慧,只看利害。利害很淺顯,真正利害沒有看到,看到負面的、假的,以為這是利,不知道它是大害。什麼時候才曉得?死了以後就知道了,墮到三途,這才曉得,這是大害,求出無期。三途很容易墮,不容易出來。貪心墮餓鬼,瞋恚墮地獄,愚痴墮畜生。貪瞋痴不是好東西,能把貪瞋痴放下,你就決定不墮三惡道,這個道理不能不知道。

八十七歲,活到這麼大的年歲不多,隨時可以走,對這個世間沒有留戀,所以決定不做壞事,決定沒有惡念。為什麼?我不想到三惡道,我就想到極樂世界去親近阿彌陀佛,所以心裡頭沒有雜念,只有一念南無阿彌陀佛。你們還年輕有時間,我沒有時間了,我這個念佛是分秒必爭,我們情況不一樣。返背而向,背是背棄惡法、不善的法,要向正法。世間的正法是倫理、道德、因果,出世間的正法是佛教,特別是淨土教。我從八十五歲開始,放下一切經教,專修淨土,講經只講這一部經,講圓滿了,從頭再來,不講第二部經了,就一句阿彌陀佛,沒有其他的念頭。返背而向。

「越三祇於一念」,三祇是三大阿僧祇劫。這什麼意思?凡夫修成法身菩薩要這麼長的時間。淨宗不要,淨宗只在一念,這一念就是阿彌陀佛,一生決定成就。往生到極樂世界,四十八願說得很清楚,皆作阿惟越致菩薩,阿惟越致菩薩就是法身大士。修其他法門要三大阿僧祇劫才能修到,修念佛法門這一生就可以證得,就這個意思。「齊諸聖於片言」,這個諸聖不是指小聖,是指大聖,法身大士。實報土裡面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這叫諸聖。齊是跟他平等。我們不必那麼麻煩,就是一句佛號,就可以達到跟等覺菩薩平等,它這個意思。

「至哉妙用」,本經講三個真實。第一個,真實之際,就是自性、就是真心。第二個,真實智慧。第三個,真實之利,利益,真實的利益。如果就前面兩個來說,真實之際、真實智慧,《華嚴》、《法華》都有,大乘經上也有。但是講真實的利益,那只有淨宗,《無量壽經》跟《阿彌陀經》,真實利益。為什麼?這一生當中能成等正覺。《華嚴》、《法華》說真實利益,沒有看到修行成佛的。而淨宗法門修行往生,往生就是成佛,太多太多了。所以講到利益,《無量壽經》是世尊四十九年所說一切經最圓滿的、最究竟的利益,沒有超過這部經。所以說不可得而思議,太殊勝了、太妙了。其唯《佛說阿彌陀經》歟!這是蓮池大師的讚歎,《阿彌陀經疏鈔》裡面一段話。《阿彌陀經》是小本,《無量壽經》是大本,大小兩本完全相同。所以,讚《彌陀經》可以讚《無量壽經》,讚《無量壽經》可以讚《阿彌陀經》,它是一不是二。

「《阿彌陀經》乃本經之小本,故知至哉妙用,其唯本經歟!本經之宗」,宗是修行的最高指導原則,就八個字,「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在《彌陀經》裡面是信願持名,信願就是發菩提心,持名就是一向專念,真正不可思議。「發菩提心圓攝信願,一向專念,即是持名。大小兩本,同一綱宗。如是妙法,三輩齊收」。上中下根,男女老少,賢愚不肖,沒有一個不收。即使是造作五逆十惡,毀謗大乘,善導大師講得好,只要臨終之前,你還沒斷氣,你知道懺悔,你能夠認錯,發願念佛求生,佛還是來接引你。阿彌陀佛慈悲到極處,真正是「佛氏門中,不捨一人」。你造作罪業,不知道後悔,不能懺悔,這就不能往生。只要懺悔改過,信願持名,個個都能往生。

如是妙法,三輩齊收。「遂令凡夫,頓同補處」。往生到極樂世界,蓮池大師講得好,往生的條件就是信願,真信真願你就具備往生的條件。生到極樂世界,四土三輩九品,你是在哪一個位次上?蕅益大師告訴我們,全憑功夫的淺深。念佛功夫,不是念佛多少,念佛功夫淺深。功夫從哪裡說?從你的用心。我們在學習過程當中,我用四個字,第一個是真誠心,真誠心就是菩提心的體,要用真心,真誠。第二個要用恭敬心,真誠恭敬。第三個要真信心,要真信不能有絲毫懷疑。誠、敬、信、慈悲心,慈悲心是愛心。彌陀愛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大慈大悲。我們沒有大慈悲心不行,小心眼不能往生,自私自利的人不能往生,一天十萬聲佛號,古德說的「喊破喉嚨也枉然」。

這四個心是有深度,這四個心都很深,品位就高。真誠、恭敬、慈悲、真信,念一句佛號抵得別人念十萬聲佛號。那個人念十萬聲佛號,口念彌陀心散亂,他不是真心。真心,這個力量大!這個不可思議,所以可以讓凡夫頓同補處。凡夫具這四個心往生,上上品往生就是等覺菩薩,這還得了!八萬四千法門沒有一個法門可以做到,淨宗可以做到,這一聲佛號可以做到。非常可惜的,念佛的人很多,真正曉得這個名號功德的人不多,沒幾個。如果知道名號功德,他怎麼能不念佛?哪有這個道理?不知道!如果說念一聲佛號給一萬美金,大概每一個人一天到晚都不會停止,他就肯念了。那個念名號不能往生,為什麼?他的目的是美金。念成功之後,到美國投胎當美國人去了,他不知道,真可惜,這樣殊勝的法門、這樣殊勝的經典。夏蓮居老居士出世,為什麼?為末法九千年苦難眾生,只有這個會集本能度。只有黃念祖老居士的集註把它解釋得透徹,讓我們生起堅定的信心。不是偶然的,我們很幸運遇到了,一看到經跟這個集註無量歡喜。我們也發願表法,一生專講這一部經,過去講了幾十部經論,現在不講了,就講這一部經,一個目標、一個方向。一個方向,極樂世界,一個目標親近阿彌陀佛。

「大哉妙用,不可思議,即是本經之發心念佛,此即真實之利」。所以,說到真實之利,世尊四十九年所說一切經,這個第一。為什麼?你念這個經,修這個法門,快,三、五天就能往生;慢,三年、五年時間足夠了,這麼快成佛。生到極樂世界就是法身大士,就是阿惟越致菩薩,難信易行。為什麼不幹?這真實的利益。「如是真實妙用,於一念頃,頓越三祇(三大阿僧祇劫),一聲稱名,位齊諸聖」。這個諸聖是指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實報莊嚴土。「我等幸聞,此真」,不是假的,真實的,「無量劫來希有難逢之一日也」,這一句話是前清彭際清居士說的。我們要記住,無量劫來稀有難逢之一日就是你遇到了《無量壽經》、遇到了念佛法門,太難得了!你真信真願,肯念這句佛號,恭喜你,你這一生成佛了。而且一生成什麼樣的佛?跟阿彌陀佛同樣的佛。我是學阿彌陀佛,所以,成就之後,跟阿彌陀佛絕對平等。真正可惜,能信的人太少了,這難信之法。序分到這個地方學完了。念老分這個書為四卷,這是第一卷,第一卷終了。

我們再看下面,「正宗分」,這第二卷。念老註解裡頭有一個交代。第二卷(從經中第四品至第十品)一共有七品經。全經四十八品,這七品「詳陳彌陀因地」,詳細,陳是陳說,就是說明,說明阿彌陀佛的因地。這是講西方極樂世界的歷史,阿彌陀佛怎麼來的?極樂世界怎麼來的?為什麼它這麼殊勝?都在這七卷經裡頭講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阿彌陀佛「見佛聞法,初發大心,五劫精勤,結得大願」,到經文我們就看到了。阿彌陀佛在因地,身分是國王,聽佛講經說法,把王位讓給別人,出家修行,就是法藏比丘。人有德行、有智慧,又好學,有大願。大願是普度眾生,希望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苦難眾生都能夠離苦得樂,這麼大的悲願。求佛教他,如何能滿願。佛教他去參學,參學十方一切諸佛道場,你認為是好的你記住,認為不好的,你就不要,將來自己建立一個道場。所以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會集一切諸佛剎土裡面真善美慧之大成,這個道場就超過一切諸佛道場。諸佛道場好的,它全有;不好的,它全沒有,就變成遍法界虛空界第一大道場,這麼來的。用五劫的時間精進、勤苦學習,結得大願,四十八願是這麼來的,不是在家裡自己發的,不是的,願願都是他考察所得的結果。這個在今天哲學、科學裡面看,叫真實智慧,不是憑空想像的,有憑有據,這是被科學家所肯定的。方東美先生對於這種做法,他佩服得五體投地,看到《華嚴經》五十三參,他讚歎,他說這是真學問。為什麼?通過考驗的,不是純粹學術,它通過考驗,通過檢驗的、測驗的,它是真的,不是假的。

「一乘願海,六字洪名」,一乘願海是阿彌陀佛接引眾生的方法,也就是極樂世界,用這個道場來成就大家。六字洪名是你怎樣到極樂世界,這麼簡單的方法,你能夠到達西方極樂世界。什麼人能去?「三根普被」,上上根人、中根人、下根人都行。不但一切人要度,畜生也度,餓鬼也度,地獄也度,只要你有信有願,肯念阿彌陀佛,統統得度。極樂世界的門廣大,沒有邊際,萬類齊收,條件就是信願持名。畜生信願持名都能往生。

諦閑法師早年,沒出名的時候,在浙江頭陀寺做住持,是個小廟。當時廟裡養一隻公雞,公雞往生。這個公雞為大家服務,就是早晨叫大家起床,時間分毫不差,寺廟裡頭沒有時鐘,全靠雞叫。大家念佛,牠跟在後頭繞佛。有一天繞完佛,大家都散了,牠還在繞。香燈師就告訴牠,早課完了,你該走了。牠不聽,繞到佛像前面,牠站在那裡大叫三聲,死了。站著往生,公雞,諦閑老和尚親自看到的。寺廟裡頭給牠做佛事,誦經做佛事,依照出家人這個方式給牠火化,做一個小塔,現在還供在頭陀寺,畜生。這個畜生可能前世是頭陀寺的和尚,臨終的時候,一個錯念墮到畜生道去了,還算不錯,又回來了,還在自己道場繼續修行,成功了。

「萬類齊收,積功累德,住真實慧,一向專志莊嚴妙土」。我們要真幹,我們將自己所修行的功德迴向西方極樂世界,莊嚴道場。這莊嚴極樂世界道場,不是我們此地,我們要去的地方。在此地,就是章嘉大師所說的,學佛修行重實質不重形式。現在是亂世,實質就是真幹不搞形式。形式決定會障礙你修行,道場大了,人多了,廟會多了,遊客多了,你怎麼修行?每一天接待,苦於應酬,沒有時間修行了,不如小茅蓬、小道場。印光大師告訴我們不要超過二十人,在家出家在一起修行,不超過二十人。小小地方很容易維持,什麼都不要操心,心是定的,容易成就。真正往生才算是真成就,不能往生沒成就,這個一定要知道。往生就是作佛。

「於無量劫,積植德行,所發誓願圓滿成就」。這都是指阿彌陀佛,他在因地經歷無量劫,積功累德,斷惡修善,所發誓願,這個四十八願圓滿成就,四十八願成就極樂世界。對極樂世界的介紹,「淨土三經,唯此獨備」,三部經都是介紹極樂世界,但是,這一部經講得最詳細、最圓滿,面面都講到了。我們對極樂世界認識不清楚,對它信心生不起來,必須很清楚的認識,信心、願心就生出來了。「故稱本經為淨土第一經」。東晉時代慧遠大師在江西廬山建念佛堂,這是淨宗初祖。一百二十三個人,個個往生,沒有一個漏掉的。那個時候所依的經典就是《無量壽經》,《彌陀經》、《觀無量壽經》還沒有翻譯出來,估計應該是到了,梵文經典傳到中國來,沒有翻譯出來。遠公只是依《無量壽經》,這是稱為淨宗第一經。

淨宗第一經得到最完善的本子就是夏蓮居的會集本,不能輕視。這個本子,諸佛威神加持,龍天守護。為什麼?末法九千年眾生要靠這個經得度。認識的人太少,連出家人在內,他不深入他不認識,真正深入就不一樣了。我們專修專弘,自利。給別人做一個表法,這利他。我們真有成就,一生當中往生作佛去了,這真正成就。

請看下面,還是念老對正宗分的介紹,這說明什麼是正宗分。「正宗分」,從第四品到四十二品,「分二」。前面這一行,「貳、正宗分」。這是經分三分,道安法師分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大寫的壹、貳、叁。請看註解,「經之正宗分,如人之身軀」,用一個人身來做比喻,人的身體。「心肺各臟」,五臟六腑都在這裡面,「皆備於是」。「本經以第四品至四十二品為正宗分」,四品到第四十二品。「彌陀因行」,阿彌陀佛因地修行,沒成佛之前,給我們介紹。「法藏大願」,法藏是在因地出家的德號,法藏比丘,他這個大願從哪裡來的?做詳細的介紹。

「極樂依正莊嚴」,依報是說國土,正報是講人事。依報是極樂世界的大環境,正報是阿彌陀佛、是諸菩薩,阿彌陀佛是教主,凡是往生到極樂世界的,皆作菩薩。所以極樂世界,我們在此地看到詳細介紹,極樂世界沒有國王、沒有大臣。再細看,沒有士農工商,不像是個國家,國家一定有,怎麼可能沒有?經典裡面給我們介紹忉利天,忉利天有天王,當然就有大臣,有主管各個部門的,像現在的部長之類的,他不叫部長,眾神;還有皇后,好像是個國家的組織。極樂世界沒有,這個我們要記住。極樂世界,細細去觀察它,它是學校。學校裡只有兩種人,一個是老師,一個學生,給我們介紹,真的,就這兩種人。我們知道阿彌陀佛是校長,這個校長親自上課。除校長上課之外,我們看到十方諸佛如來也常常到這個地方來講經說法,外來的老師。由等覺菩薩來擔任助教,好像學生的班長一樣,等覺菩薩當班長。在這個環境裡頭你不成佛,不可能的事情,無比殊勝的道場、無比殊勝學習的環境。

我們在這個環境修行太難了,到那個環境好。困難裡頭,頭一個,這個地球上人壽命太短,佛法浩如煙海,我們時間不夠用。極樂世界人人是無量壽,他真的是無量,不是假的。我們往生是帶業往生,帶業往生生到那邊是有量的無量,不是真無量。可是到達極樂世界,接受阿彌陀佛本願功德的加持,把我們的無量壽變成了真的無量。為什麼?你決定明心見性,決定成佛,成佛就是真的無量,就不是假無量。在那個環境裡頭決定成佛,因為你的功夫不間斷。你往生進入彌陀講堂,聽佛講經說法,你出講堂就成佛了,就這麼快。但是在講堂的時間多久?無量劫。

到西方極樂世界,這個身不是肉身,是法性身,居住的環境是法性土,也就是說,它不是阿賴耶變現的。我們今天世界的身,阿賴耶的相分;我們的起心動念是阿賴耶的見分,一部分,阿賴耶變現的。山河大地也是阿賴耶的境界相,都是阿賴耶的相分,所以阿賴耶是染污的,阿賴耶不清淨,阿賴耶是剎那剎那在變,是無常的。極樂世界是法性身、法性土,它是真常,它不變。人的壽命很長,沒有生老病死,沒有這個,你去是化身去的,所以沒有生苦。在那個世界就成佛,所以法性身不需要飲食,這就好,省事了。剛剛往生的人,那從我們這個世界去往生的,他有習氣,雖然不需要飲食,好像好久了,怎麼沒吃飯?動這個念頭。這個念頭才動飲食就擺在面前了。起個念頭就行了,不需要人操作。擺在面前一看,現在是法性身了,不需要這個東西,立刻就不見了,就沒有了。極樂世界一切隨心所欲,《華嚴經》上講的十種自在,極樂世界的人統統具足,得大自在,什麼障礙也沒有,一切心想事成,所以他成就很快。

極樂世界沒有日夜,再給你說,它沒有時間、它沒有空間。沒有時間,沒有先後;沒有空間,沒有距離,極樂世界在哪裡?當下就是。所以,這個世界無限大,十方剎土眾生往生容納得下。不像地球七十億到飽和點了,人再要多的話,地球上資源有限,無法供應。極樂世界不然,資源太豐富了,人所有一切享受都是自然的,不需要勞作,不需要去設計,沒有一樣事情你看到不如意的。這說依正莊嚴。

「三輩往生正因」,上中下三輩往生的人,怎麼去的?修什麼因才能去?三輩往生相同,都是發菩提心,一向專念。所以,因平等,到極樂世界果也平等。「極樂菩薩修持」,這些人往生到極樂世界,在那個地方是修些什麼統統介紹,諸佛菩薩每一天幹些什麼。「邊地疑城生因」,極樂世界有邊地,為什麼有邊地?疑城就是邊地。疑是因為信心不足,他又真幹,他能往生。信心不足,不真幹不能往生;信心不足,真幹也能往生。這什麼原因?讀了經教,理上搞明白了,事上也清楚了,心裡有懷疑,真有嗎?試試看吧!我們就試試看,真有,不就佔便宜,沒有就算了。這種心念佛能往生,生到邊地疑城。因為他真幹,他不是不幹,就是這個疑沒斷,所以生到邊地疑城。

把西方極樂世界介紹清楚之後,回過頭再來給你看看我們現在的娑婆世界,娑婆世界的惡、苦。惡是因,念頭不善、言行不善,就是三業不善(身口意)得的苦報。「極樂顯現證信等」,極樂世界,「皆攝於此」。極樂的顯現、證信必須你見到了,證明經上所說的是真的,不是假的。有沒有人給我們證信?有。第一個證信的廬山遠公大師,初祖。我們在遠公大師傳記裡面看到,當年他在東林念佛堂曾經三次見到西方極樂世界,從來沒有告訴人,沒人知道,他不說。往生時候這個境界又現前,他才告訴大家,今天極樂世界又現前,我往生的緣成熟了。別人問他,你見到的極樂世界是什麼樣子?他告訴人,跟經裡所講的一模一樣,這證信。

我們在《淨土聖賢錄》、《往生傳》裡面所看到的,古今這些往生的人,有不少臨終見阿彌陀佛、見極樂世界,這個記載很多,這都是給我們做證信。最近的東北劉素青居士,十一月二十一日往生的,她是發願給大家做證明的。證明什麼?證明夏蓮老的會集本,她就是受持這個會集本,別的經沒看過。她學佛時間不長,大概只有三年多,不到四年。就是依這部經,聽我講經的光碟,不是很長。所以,證明這部經、證明黃念祖老居士的註解,也證明我們大家現在在一起學習是真的,不是假的,她沒有修別的法門,就修這個。

她的妹妹,劉素雲居士在報告裡頭告訴我們,應該是在十幾二十天之前,她得到一個密碼,是二0一二一一二一一二,就這麼個數,這個東西,沒有人知道。她把它記下來,她說可能,就是二0一二是年,一一是十一月,二一是二十一號,後頭一二,大概十二點鐘。她去看她的姐姐,把這個紙條給她姐姐,她姐姐看了一下就收起來,沒有說話,沒有人知道。果然是這一天,一分一秒都不差,十一月二十一號十二點鐘,正十二點鐘,走了。十二點鐘,走之前一、二分鐘,跟大家有說有笑,怎麼可能就走了?可是時間一到,她真走了,歡歡喜喜,滿面笑容,證明往生是很快樂走的,沒有絲毫痛苦,沒有絲毫病症,身體很健康。她說,她的往生,她的壽命還有十年都不要了,我要做個作證轉,跟大家做證明。證明會集本是真的,不是假的,註解是真的,不是隨便說的,我們今天所修學的是真的,她聽我的光碟,來為大家做一個作證轉,往生真走了。還表示樣子,她坐在蓮花上,在阿彌陀佛的身邊,走了,蓮花開,蓮花合,表這個法給大家看。走了之後,沒有一會時候,她又回來了,回來表第二個法。第二個法是什麼?不是往生,一般人臨命終時,神識離開身體,那種痛苦的樣子,表那個法給大家看,告訴你念佛怎麼往生,不念佛怎樣走。那個不念佛怎麼走的,非常可惜沒有錄下來,聽說有錄音,沒有錄像。往生極樂世界,這個有錄像。很難得,真正發心為大家作證轉,這是證信,大家才相信。做這個表演,目的是讓大家相信這個經本,相信這個註解,相信依照這個經註修行的人,快快樂樂往生,表演給我們看。

「故不但為全經之主體」,正宗分,全經主體。「實亦為一部淨宗妙法之綱宗」,綱是綱領,宗是宗旨、宗要。「本經於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之因地修行、殊勝誓願等等無邊妙法行」,妙法、妙行。「陳述詳盡,廣於餘經」,這個說得很詳細,其他經裡頭沒有這麼詳細說過。「本卷內容」,本卷是第二卷,第四品到第十品。「即彌陀因地發願」,這個七品經裡頭,要介紹阿彌陀佛在因地發願,「與大願圓滿之經過」。這一段是阿彌陀佛的歷史,看他從凡夫修行證果的經過、經歷。

「經中首云」,世尊一開端就說,「過去無量不可思議無數之劫」。這一句話是說「過去之時極為久遠」,很久很久之前。過去久遠之時,「此時彌陀為世饒王」,當然很久,因為世饒王出家參學,參學就五劫,所以在我們人間來看,是非常非常久遠之前的事情。「遇佛出家學道,法名法藏,發起宏深誓願,故知彌陀因地發心修行,為時實難稱計」,無法想像,太久遠了。阿彌陀佛成佛到現在已經十劫了,《彌陀經》上這麼說的,《無量壽經》也這麼說的。十劫,在無限時空裡面講是很短,不長,但是在我們人間來講太長太長了。

「但更應知彌陀發願之時,已非凡夫」。阿彌陀佛,佛給我們講的,因地發願這個時候不是普通凡夫。「古德多稱此時已是地上菩薩」,地上菩薩,那就是明心見性的菩薩,不是普通人。「如是則彌陀最初發心之時,更遠於此也」,最初發心,那就太久太久了。凡夫修成初地,一般講是無量劫,不容易。修行,生生世世也非常辛苦,歷盡艱難才能把自己的煩惱習氣擺脫掉。「是故淨宗學人於此應生淨信,彌感佛恩」,對佛在經上所說的不能懷疑,要能生起清淨信心,淨信就是沒有懷疑。彌感佛恩,阿彌陀佛對我們的恩德太大了!為一切眾生修行,獲得最殊勝的方便,把修行的時間大幅度的縮短,這個是其他諸佛如來沒想到的,他想到了,而且做到了。有了這個法門,我們每個人都有希望了;沒有這個法門,實在講,上上根有希望,上中下根都沒希望。這個法門普度,五逆十惡、毀謗大乘都得度,那還有什麼話說,沒有不能度的。只要你能夠懺除業障,懺悔、真信、真願,老實念佛,沒有一個不成就。淨宗的學人要拓開心量、要能包容,像阿彌陀佛一樣,阿彌陀佛無所不包。這就說什麼?心量小的人往生就有障礙,心量大的人沒有障礙。

心量本來是很大的,我們在賢首國師《還源觀》那一篇論文上看到。看到了法界的源起,從一體,自性清淨圓明體,起二用。這個起二用,就是六祖惠能大師說的「能生萬法」,起二用就是能生萬法。二用裡頭有三種周遍,這真講清楚、講明白了。三種周遍,第一個周遍法界,沒有時間的,念頭才動,周遍法界。所以,我們起心動念,我們身體狀況,十方世界諸佛菩薩全都明瞭,因為它才動就周遍法界。我們這邊好像是發射台,他都收到,我們極其微細都不能瞞過,他都知道,這第一個周遍。第二個出生無盡,這是說什麼?念頭能生一切法、能變一切法。每一個念頭生滅,在法界裡頭都有影響,而不是沒事的,都有地方在變動,也許不在我們地球,其他星球;也許不在我們銀河系,別的銀河系;也許不在我們這個佛國土,在他方佛國土,起這麼大的作用。

所以起心動念不能不謹慎,起什麼作用,自己不知道。在我們學佛這幾十年經驗當中,我們稍稍能有一點體會,這個體會就是常常講的加持,加持的作用。我們起一個善念,也許他方世界人修行善行,我們這個善念加持他。如果是個惡念,可能那個地方造罪業,我們就加持他,讓他的惡業加重。這是起心動念要非常小心謹慎,決定不能有負面的念頭,不可以有負面的行為。自己造的業障自己不知道,等到地獄,閻羅王來告訴你,你後悔莫及了。所以起心動念自己都要負責任,業因果報,自作自受,與任何人都沒有關係。沒有關係,完全是自作自受。這一樁事情,今天科學都證明了,是真的,不是假的。

修行在哪裡修?在起心動念處修。修什麼?我們天天都在學,年年都在學,修放下。章嘉大師告訴我的,從初發心到如來地,就是看破放下而已,就四個字。看破是明白了,事實真相明白了。放下,不起心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就放下了。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眼見色、耳聞聲,放下起心動念,這是佛。有起心動念,放下分別執著,這是菩薩,菩薩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有起心動念,還有分別,沒有執著,是阿羅漢。為什麼放不下?沒看破。章嘉大師講得很簡單、很清楚,為什麼不放下?沒看破,真看破了,沒有不放下的。所以沒有放下,自己就要承認,我不是真看破,你還在學。修學的方法,雖然古人講是個很笨的方法,但是它管用,「讀書千遍,其義自見」,那個見就是看破。他教給我們怎麼看破?讀經,這個經讀上一千遍,你就看破了。為什麼?一千遍,心定了,定生慧。人只要心清淨平等就生智慧,智慧就把事實真相全看破了。看破就會放下,放下就自在了,念佛的功夫就深了。看破放下念一聲佛號,抵得人家念十萬聲都不止,真有力量,所以這個住生品位就高了。所以學東西不能學雜、不能學亂、不能學太多,一門深入,對你決定有好處。我們懂得、我們相信,現在我們自己真幹,我們就一門,不搞第二門。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9年4月9日17:06:16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58165.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