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論語 悟道法師主講 (第一三八集) 2019/4/9 餘姚 檔名:WD20-037-0138
諸位同學,大家早上好!我們繼續來學習雪廬老人的《論語講記》,「雍也篇」第六章。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顏回的心裡三個月不違背仁,這是宋儒的說法。其餘的弟子或某一日、或某一月來一次。不違與來一次不一樣,來一次是原來沒有,偶爾來一次,偶爾發生一次;不違是原來有,偶爾違背。」這一段,雪廬老人給我們解釋不違的意思,不違不是原來沒有,偶爾來一次;不違是原來就有,偶爾違背。
『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集解》:餘人暫有至仁時,唯回移時而不變。其餘的人暫時有到仁的時候,唯有顏回是移時而不變。移時,時是時節變了」,叫移時。「一個月有兩個節氣,三個月有六個節氣,為一時。一年分四時」,就是四個時節,四個季節。「日月的變化小,四時的變化大。《禮記·月令》,五日為一候,人不覺,草木鳥獸先知,草木蟲鳥都有變化。好學近乎智,智是由讀書而來。四時變化,天地人跟著都變,心理血氣、飲食起居都有變化。顏回是時候變了,他仍然不變,這才是正確的講法,後來的多是錯的講法。」這雪廬老人給我們分析顏回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這個講法是顏回是時候變了,他仍然不變,這個才是正確的講法,後來有一些解釋都是錯誤的講法。
「今人的說法」,就現在人的說法,「顏回的仁心三個月沒有變,其餘的弟子一天、一個月就變了,那顏淵三個月以後如何?」就是保持三個月,那三個月以後呢?「顏子只是三個月的仁心嗎?」這是雪廬老人的一個反問詞,就是現在人的說法說,解釋顏回三月不違仁,他的仁心,仁慈的心,保持三個月都沒有變,其他的弟子有的只有一天、一個月他就變了。如果照這樣的講法,顏淵他保持三個月,那三個月以後是不是還有仁心呢?是不是顏子只有三個月的仁心,三個月以後就沒有了?這個意思是這樣。
「東坡云:夫子默而察之,閱三月之久。要緊在默而察之,孔子經過三個月之久的默默觀察,顏子在造次顛沛,遇到得意或者不痛快,無一不是出於仁,不變樣,所以知道他是終身弗畔了。」這一段舉出蘇東坡講的,夫子默而察之,閱三月之久,就是孔夫子暗中觀察顏回,觀察了有三個月之久。要緊在默而察之,孔子經過三個月之久默默觀察,觀察顏子他在造次顛沛,遇到如意的事情或者不痛快的事情,無一不是出於仁,不變樣。他的仁心不變,不管得意或不得意,他的仁心都不變。所以知道他是終身弗畔了,他終生、一生就是這樣了,那不是說只有三個月,一生都是這樣的。這三個月,就是夫子觀察三個月,就知道他終生不變了。這一段是舉出蘇東坡的講法。
「吾的講法是」,雪廬老人他有他的講法。「回也其心,指顏回的心。三月,是孔子三個月的觀察。不違仁,觀察顏子三個月的結果,指顏子不違背仁;三個月以後呢?不再觀察了。若觀察四個月,便說四月不違仁。雖然不再觀察,但是顏子往後能再不違仁嗎?三月不違仁,那以後就可以不變了。為什麼?因為仁即是道。」「《中庸》云」,在《中庸》講:「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仁不可須臾離,能三月不離仁。顏子所以時時刻刻不離仁,是因為他三月須臾不離仁」,三個月沒有間斷的,時時刻刻都不離仁。「顏回心不離道,道不離心;心即是道,道即是心,以後就可以不即不離,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色不離」,就不即不離。
「我們都是著相,心即是道,要你的心不離道,因為還沒有通達的緣故,若不即就離道了。孔聖人早成佛得解脫,不在三十二相上。若以三十二相求如來,是人行邪道。」這是《金剛經》的經文。這裡雪廬老人講,孔聖人他也是成佛了,明心見性,得到解脫了,但是他示現的相不是示現三十二相。我們也不能在三十二相去求如來,《金剛經》講,若從這個相去求如來,是人行邪道,錯了。「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孔子的境界是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不離佛,若離就不行。你們心中無佛,念佛要念茲在茲,不能淨念相繼是因為有我的緣故。第七識有佛就無我,有我就無佛。憶佛是明記不忘,就是淨念相繼,這就是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在我們念佛來講,淨念相繼就是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念佛人就是佛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念佛不能間斷。「若是日月至焉而已矣,那便或即或離。你們要是日月至焉而已矣,那臨終時有把握淨念必定是至嗎?」這個就是平常念佛就要保持不間斷,到臨終才有把握。如果我們平常或即或離,日月至焉,有時候有念,有時候沒念,那臨終是不是有把握淨念必定能夠到呢?
「三月是孔子觀察的時間。三月的成語,如《穀梁傳》有三月無違。又《論語》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這要如何說?杜工部有詩云:烽火連三月,《尚書·洪範》把月當作時解」,當作時,時間的時來解釋。(「案:〈洪範〉:八,庶徵:曰雨,曰暘,曰燠」,這個字有念奧,這裡念燠,就是暖和的意思,「曰寒,曰風,曰時。五者來備,各以其敘,庶草蕃廡。」)「聞韶是聞而專心盡心的學,所以是心不在焉,食而不知其味的意思。」就是很專心,專注在一樁事情上面,我們念佛也是同樣這個道理。這一章,我們念佛人,根據雪廬老人開示,就是淨念相繼的意思,在顏回講叫三月不違仁。
好,這一章我們就學習到這裡。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