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十九集) 2012/11/13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40-0019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註》第一百七十五頁,我們從倒數第七行看起。就是念老的註解:
「又海東元曉師《宗要》云:發菩提心,是明正因。又云發菩提心有二:一隨事發心」,第二是「順理發心」。隨事發心是以四弘誓願為體,我們參考資料裡頭,有從《佛學大辭典》節出來的,「二種菩提心」,就是此地所說的,「緣事菩提心,是以四弘誓願為體」。第一個,「眾生無邊誓願度」,四弘誓願實在講只有這一願是體,一切都是為了度眾生。諸佛如來出現於世,為的是什麼?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就是為幫助苦難眾生離苦得樂,就為這個。為什麼眾生有苦有樂?這個事情只有佛知道,佛告訴我們,苦是從迷來的。迷什麼?迷實相,實相是事實真相。確實事實真相誰知道?凡夫不知道,二乘不知道,權教菩薩不知道,權教菩薩就是十法界裡面的佛菩薩。什麼人知道?明心見性的菩薩知道,太少了。明心見性是大乘,而且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他們住哪裡?住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這個等級的菩薩才知道,他們真正離苦得樂,明心見性、大徹大悟,不是這個等級的人,不行。
那從修斷的功夫上來說,阿羅漢斷見思煩惱,對實相不知道;菩薩斷塵沙煩惱,這權教菩薩,實相也不知道。必須把起心動念放下,起心動念是無明煩惱,六根在六塵境界上,不是不讓你看,不是不讓你聽,你也看、也聽,你也接觸,但是你沒有起心動念,這是什麼樣的功夫?這是自性本定。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告訴我們,第四句所說的,「何期自性,本無動搖」,這他見到了,自性沒有動搖,就是沒有起心動念,真見性。像這種功夫的人,自性本定,他才見到事實真相,他才真正離苦得樂;換句話說,苦樂二邊都沒有了,回歸自性的境界。自性本定,自性沒有動搖,動搖就是一念不覺,那是無明,無明起來了。無明是所有煩惱的根,要斷煩惱從根上拔,根上拔就是不起心不動念。起心動念尚且沒有,哪來的分別執著!真連根拔掉了。像惠能這種等級的菩薩,起心動念沒有了,但是起心動念的習氣還在,這就是實報土裡面四十一位法身大士。
這四十一個階級,是他帶無始無明習氣厚薄不一樣,這個習氣愈濃,品位就愈下;習氣愈薄,品位就愈高。所以到等覺只帶一品,就是最微細的這一品,這一品斷掉,他就成妙覺如來。妙覺是果位、佛位,不是菩薩,等覺是菩薩,妙覺不是菩薩。妙覺就是究竟圓滿佛,他不住實報土,他住常寂光,回歸常寂光了,證得究竟圓滿。常寂光的好處說不盡,無相無不相,無相是寂靜,叫常寂,無不相那就是光明遍照。十法界,因為在常寂光裡頭沒有空間、沒有時間,常寂光當下即是,眾生有感,他就有應,感應道交不可思議,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一切有緣眾生,哪個眾生沒有緣?全部都有緣,為什麼?一體變現的。一切眾生所依的本體都是真如自性,你說哪個沒有緣,沒有一個沒有緣。都有緣,為什麼特別又提個有緣眾生?由此可知,那個緣不是普通的緣。是什麼緣?佛說法他能相信,他能聽得懂,他肯依教奉行,這是緣,也就是這個眾生他迷得比較輕。迷得重的你跟他講他不懂、他不相信,迷得太深,這就沒有緣。沒有緣不是永遠沒緣,是現前沒有緣,也許過一段時期他慢慢覺悟醒過來,那就緣成熟,緣現前了,這個事實也要很清楚、很明白。
佛不度無緣眾生,意思就是說他緣沒有成熟,佛來沒用處。不是佛真的不度他,是他不願意接受,甚至於還毀謗。那毀謗三寶罪過很重,全是阿鼻地獄。佛菩薩不會幹這種事情,不會幫助一切眾生墮地獄,造再惡的眾生,佛也不給他加一點點重罪,慈悲到了極處。於是乎我們就知道,眾生造作一切罪業墮在惡道,責任百分之百要自己負,與任何人都不相干。誘惑你到惡道裡那個人有沒有罪過?沒有。為什麼沒有?他誘惑你是你自己甘心去,你自己沒有智慧,你自己煩惱起現行,還是怪自己,不能怪別人。我被他害了,這假的,哪有這回事情?你要能夠學一念不生,他怎麼能害你?你要是沒有貪瞋痴慢,你怎麼會上他當?佛法最高明地方就是自責,不責備別人,真正是古人所說的,「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他從這上解決問題,從這上成佛、成菩薩,成無上道;如果把責任推到外面,是永遠不能成就。所以他完全去內證,肯定沒有一個人有過錯。毀謗我的人有沒有過錯?沒有。陷害我的人有沒有過錯?沒有。他做的那是他違背了自性,他在造罪業,他要感受報應。起心動念都在造作,《地藏經》上說得好,「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這講閻浮提眾生。
我起心動念無論是善念、是惡念,以前我們不知道,認為善念很好,惡念不應該造,現在我們明白了,都不能造。為什麼?善業三善道,惡業三惡道,三善道、三惡道都不能夠出離六道輪迴,問題在這裡,不能出離六道輪迴。佛教我們什麼?六道是苦海,苦海無邊,脫離六道就是脫離苦海。四聖法界是淨土,但是四聖不究竟,為什麼不究竟?沒見性,所以它還是一重障礙,比六道的障礙輕。六道嚴重,苦樂懸殊,四聖法界清淨,六道裡頭這種苦樂它沒有。脫離六道輪迴成阿羅漢,雖然成阿羅漢,他不能見性,他的苦在這裡,所以必須要把起心動念放下。這個很難,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太難了,難在哪裡?因為我們無量劫來就用這個東西,用阿賴耶,把阿賴耶當作真心,不知道阿賴耶是虛妄的,所以說錯用了心。用阿賴耶是真的,你錯用了心。那現在我們還是用阿賴耶,離開阿賴耶我們什麼都不會,那怎麼辦?阿彌陀佛教我們這個方法妙極了,用阿賴耶專緣阿彌陀佛,專緣極樂世界,妙極了。這個雖然不能明心見性,不能大徹大悟,但是決定得生淨土。
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古人說的「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你見到阿彌陀佛你決定開悟,這個話說得好!我們現在是妄心,妄心緣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真的,阿彌陀佛是真心的德號,阿彌陀佛是諸佛的通號。你看,你緣這個你得到阿彌陀佛加持,同時你得到十方一切諸佛加持。乘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往生極樂世界,在極樂世界斷煩惱、證菩提,一生圓滿成就,這個機會不容易得到。我們能一生當中得人身、遇佛法,遇到大乘,遇到淨宗,遇到這一部會集本,真正是「百千萬劫難遭遇」,這個緣太殊勝,要知道珍惜。珍惜具體的表現,就是你真信,你真懂、明白了,這就是你真覺悟。真覺悟是什麼樣子?一心一意專念彌陀。鍋漏匠真覺悟,哈爾濱極樂寺修無師真覺悟,他一天到晚就一句佛號。黃念祖老居士這個經註解註完了,他給我們示現的叫真覺悟,他經也不要了,一天到晚就一句佛號,十四萬聲,這他告訴我的。他計數念佛十四萬聲,念了半年他走了,這就是真的。我們為什麼?是為度眾生,給眾生做個修行好樣子。
「念一切眾生悉有佛性而願求度之,令入大般涅槃也」。這是我們學佛的目的,我們為什麼學佛?就為這個。肯定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肯定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我也是,所以我學佛能成佛。要真學,不能在菩提心裡頭加一點東西,那就錯了,加一點就錯了,減一點也錯了。菩提心是什麼?歸納到最後最簡單的,就是一句佛號。這一句佛號是信解行證的總結,究竟圓滿的總結,你什麼都可以不要,就這一句佛號。鍋漏匠給我們做出榜樣,證明它是真的,不是假的。修無師也給我們做了榜樣,他不認識字,沒念過書,在家的時候做泥水匠,出家之後在寺院裡面修苦行,別人不願意幹的他全幹,修苦行,所謂做粗重之活。他什麼都不會,就是一句阿彌陀佛,真的念到法喜充滿,為什麼?做任何苦事他沒有感覺到苦,他很快樂。所以是什麼?得法喜。這就是他的修行,他修什麼行?修萬緣放下,一塵不染。在寺院裡頭做苦工,這是修福報,做得快樂,真誠清淨心在做,所以他成就無量功德。道場裡面的義工不能輕視,修無師就是道場的義工,他就用什麼心態來跟大家服務?用清淨平等覺的心態,非常認真、非常負責,工作做好讓大家都歡喜。那一句佛號念成功了,預知時至,沒有病苦。這是我們的榜樣,在家居士這是我們自己親眼看見的三個,統統都是一句佛號,佛號功德不可思議。
這一願「是饒益有情戒,亦是恩德之心,亦是緣因佛性,亦應身菩提之因」。你看這一願要是真發,真相應了,有這麼多的功德。饒益有情,益是利益,利益一切有情眾生,不但利益,是饒益,饒是最豐饒的,我們講最高的利益,沒有比這個更高,沒有比這個更殊勝。為什麼?是幫助他到極樂世界成佛。還有比這個更高的?沒有了。三因佛性,這是緣因,我們給他做增上緣,我們做好榜樣給他看,幫助他生起信心、生起願心。在佛的三身,這是應身菩提之因,將來成佛了,眾生有感你就能應。你為什麼能應?那個應的因就是你有眾生無邊誓願度,有這一大願。
第二「煩惱無邊誓願斷」,這是「願求自斷無邊之煩惱,是攝律儀戒」。攝律儀戒,律儀是釋迦牟尼佛制定的,這是佛教導我們的戒律。從哪裡做起?淨業三福,最高指導原則。不能不孝養父母,佛是大孝子,違背父母叫大不孝。父母希望我們幹什麼?出家了,出家了父母希望我成佛,我要不成佛這大不孝;我出家了,我念佛往生淨土這大孝。諺語有所謂,「一子成佛,九祖生天」,你往上去九代,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高祖父母,一直往上去九代生天,這是能講得通的,這大孝子。如果我們出家學了佛,沒有依照佛陀教誡去修,而在佛門去搞名聞利養,還依舊不斷貪瞋痴慢,我們到三途去了。我們墮三途,父母臉上無光,父母帶著羞辱,用什麼方法能彌補這個過失?這樣的人自古以來都有,現在比古時候更多。沒有人提,也沒有人講,自己做了不知道,不深入經藏怎麼辦?只有經典時時刻刻提醒我們。無邊的煩惱自己要下決心遠離它,不能沾染。如果這個境界,人事的境界、物質的境界,會幫助我們增長貪瞋痴慢的,我們就要提高警覺心,有警覺心以後怎麼辦?趕快遠離。如果不趕快就愈陷愈深,深到那個程度自己想離都離不開,那就完了。
這些事情,我們都親眼看在眼裡,能不能說?不能說,說了要結冤仇,這李老師教給我的。我也親眼看到他教學,台中蓮社,這是老師建的道場,經學班的教室大概就我們攝影棚這麼大,二十多個學生,好像是二十二個學生。一個星期上一堂課,一堂課是三個小時。我們同學當中這二十幾個人,就有三位同學,老師對他很客氣,從來不說他們的;坐在前面的有些同學,也有五、六個,老師常常打他們、罵他們。我們都見到過,所以我有懷疑,老師對人心不平。一個多月,老師找我談話,問我是不是有這個疑心?我說有,是有。老師看出來了,跟我解釋,我打他、罵他的那是肯學的,打不走的,他死心塌地在那裡學習。那個不能講的,你稍微說重一點他臉就紅了,就不能說,知道那是很愛面子的人,把他當作旁聽生。我才明白了,就學到這一招,決定不要跟人結冤仇。你說他的過失,他記恨在心,換句話說,招得來生的報應,他要報復你,那又何必?「菩薩所在之處,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不能跟人結冤仇。話多了不是好事情,所以心直口快容易跟人結怨,這是缺點,這個要改。說一定察言觀色,看到人家的表情不對,趕緊就別說了。他人家有好處讚歎,人家有缺點別說。
普賢菩薩教我們的「稱讚如來」,如來是性德,代表性德,與性德相應的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他有這種念頭、有這種行為讚歎他。在佛法裡頭持戒、修定、講經教學,值得讚揚的。值得讚揚,這句話裡頭意思很深,什麼值得讚揚?讚揚他,他沒有傲慢的念頭,值得讚揚。一讚揚,他自己就很得意,別讚揚,那個讚揚是什麼?害他。毀譽都不動心了,這種人他有過失可以責備他,他有好處可以稱讚他,為什麼?他不動心,他不在乎。不是說人家一讚我就很高興,一毀謗我就很生氣,這個不可以,不能讚歎、也不能稱揚。我們一生處事待人接物才能圓滿,跟人都是結的善緣,不結惡緣,我們一般講是會做人,菩薩都會做人,菩薩都懂得。所以一定要斷自己的煩惱,戒律上所說的,全是自己煩惱。
你看十善業,十善是佛門根本大戒,不學佛的人也要修,為什麼?它是性德,自性本具的。所以佛法是以這個為基礎。但是基礎的基礎是孝親尊師,淨業三福的第一條,「孝養父母,奉事師長」。現在的社會亂,為什麼?孝沒有了,敬沒有了,不知道孝順父母,不知道奉事師長。這人怎麼辦?父母不教,老師也不教。學校商業化了,是販賣知識的地方,繳了學費,老師把這些知識傳授給你。知識是做事情的、辦事的,不是做人的,做人的你一點都沒學到,做事的學到了不少。所以我們常常聽到,這個公司老闆常說,找不到可以用的人,做事情的人很多,不會做人。我們生在這個時代,這個時代太苦!古時候有教育,人都守禮、懂禮,禮義之邦,看到人都是好人;現在禮沒有了,禮崩樂壞,天下大亂。亂世做人很辛苦,亂世做人要修忍辱波羅蜜,什麼都要忍,兒女不孝,父母要忍,不忍怎麼辦?學生對老師不尊重,老師要忍。修道的人更要忍,誰會尊重你?不罵你迷信就算不錯了,對你很客氣了。所以這都是不能不知道,不能不學的。
真正修行一定從儒釋道三個根做起,不從這個根做起,你敵不過環境誘惑。特別是《感應篇》,《感應篇》真正有了心得,你的心端正,心端正了行為就端正,能成聖成賢。《弟子規》是講的道德,人有道德不好意思做壞事,這有約束力量。但是如果外面誘惑力量太大了,這道德保不住,知道缺德還是幹,為什麼?利益太大了,為著自己的名聞利養、貪瞋痴慢,缺德也幹。但是懂得因果他不敢,他會想到我這一生得到名聞利養能享幾天?誰敢保證自己能活一百年,縱然一百年也是一彈指,不敢做壞事。因果約束的力量太大!所以道教,城隍廟是屬於道教的,在古代它起了很大的作用,人民接受這個教育不敢作惡。他相信有地獄,他怕地獄苦,不敢動惡念、不敢做壞事。現在人不相信,說這是假的。
許許多多證據在眼前,我們親身體驗過的,附體,這種東西到底是真、是假?中國有、外國有,到處都有,我在日本講經的時候,日本有,每個國家地區都有。西方催眠是真、是假?確實從這些地方透到很多不同維次空間的信息,不是假的。前天有一位同學,給我一個影印的東西,我不知道放哪裡去了,在斯里蘭卡那給我的。一張紙,我只看了標題,裡頭內容沒看,是現代量子力學家肯定靈魂是真的存在,這麼一個信息,我想應該也是在網路上下載下來的。科學逐漸逐漸證明這真的,不是假的。所以什麼都要認真,不能搞假的,特別是要斷煩惱,要真幹。這是攝律儀戒,佛所制定的戒律,要遵守。根本戒就是五戒,無論在家、出家必須要遵守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是根本戒。
「亦是斷德之心」,斷是斷惡,斷一切惡才能修一切善,斷惡斷德。「正因佛性,法身菩提之因」,你將來成佛這是正因,斷煩惱是正因,我們相信了。你看佛教我們,斷見思煩惱成阿羅漢,斷塵沙煩惱證菩薩果,斷無明煩惱成佛,正因。斷見思成阿羅漢,阿羅漢的正因;斷塵沙煩惱成菩薩,菩薩的正因;斷無明煩惱,成佛的正因,正因佛性。所以佛果的成就,你證得佛果靠什麼?靠斷德,不靠知識、不靠經教。惠能大師不認識字,一天經教都沒有學過,他成佛了,五祖衣缽傳給他,他是什麼?斷德。他有能力把妄想分別執著同時放下,就斷掉了,一念當中斷掉,那就成佛了,所以成佛真的是一念之間。原來是一念迷,這一念覺悟了就成佛,為什麼覺悟?三種煩惱斷掉、放下了。章嘉大師教給我的放下,這是真的,這不是假的,真放下了自性智慧就現前。所以世出世間一切法,人家提出來問你,你都能回答,別人稱為辯才無礙。其實每個人都是辯才無礙,一點都不稀奇,只要你把煩惱放下,別人問題,你應出來的是什麼?是你自性的般若智慧,自然就能把這些事理講清楚、講明白。法身菩提,將來能證法身是這個因,是斷德的因。
第三個,「法門無盡誓願知,是願求覺知無盡之法門也」,這個佛門應該是法門,「是亦攝善法戒」,在三聚淨戒裡面這是攝善法。「智德之心」,四弘誓願裡面度眾生是恩德,斷煩惱是斷德,學法門是智德。「了因佛性」,願得智慧真明了,學法門。法門無量誓願學,怎麼學法?開悟之後,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全都知道,全都明白。所以宗門的修學沒有開悟不看經,不學經教,叫悟後起修,他前面純粹用戒定慧,用這個辦法。戒就是守規矩,守它的方法,它的方法是培養你得定,是叫你放下煩惱。真正放下了定就得到,定到一定的程度就豁然大悟。人的根性不相同,惠能大師那叫上上根性,他能夠在一、二句話裡頭全都放下了。一般人沒有這個根性,沒有這個根性,行,慢慢來,一點一點放下。先放下身見,知道身不是我;知道一切法是假的,不是真的。不再執著、不再分別,這個東西真放下,你就證得大乘初信位的菩薩,小乘須陀洹果(初果),真入佛門,從此之後慢慢向上提升,循序漸進。淨土宗不但可以循序、可以躐等,其他宗派一定是循序的,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慢慢提升,五十一個階級。淨土裡頭有躐等,也就是說,淨土是圓教,它可以同時跳好幾級的。為什麼能跳?他真能放下,而且得佛力加持,佛給他做增上緣。學法門,智德之心,了因佛性,就是於一切法真正明瞭。「報身菩提之因」,生到實報莊嚴土全是報身,報身是智慧之身。
最後一條,「無上菩提誓願證」,通常我們念的是「佛道無上誓願成」,意思完全一樣,文字不一樣。「是願求證得佛果菩提也」,這我們終極目標,學佛一定要成佛,不能說成菩薩就可以,一定要達到成佛的目標。「由前三行願具足成就而證得三身圓滿之菩提」,佛道無上誓願成怎麼來的?前頭的三願成就最後的這一願,三願圓滿,後頭就圓成佛道。「還亦廣利益一切眾生」,依然是利益眾生,為的是眾生,回歸到第一願。我們就可以說,菩薩發心所修、所學、所證,最後都是奉獻給一切眾生。這個發菩提心完全從事上講的。
這下面第二段,「緣理菩提心」,從理上講。「一切諸法,本來寂滅」,這是大乘圓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當前一切法,是不是寂滅的?是的,我們沒看出來。為什麼沒看出來?煩惱迷了心竅,在面前看不出來。我們在前面說過,以前老的電影,用幻燈片動畫這個原理形成的,二十四分之一秒我們就看不出來。二十四分之一秒,如果在電影銀幕上放這個影片,一秒鐘裡頭只有一張,是有音聲、有影像的,影像只有一張,但是它的速度二十四分之一秒,放在銀幕上我們看到什麼?聽到什麼?有感覺有個聲音,有個光一閃就過去了,內容是什麼也沒聽清楚、也沒看清楚,二十四分之一秒。現在把它加到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這一張畫面帶的有聲音,在你面前放映,你有沒有看到?沒有。有沒有聽到?沒有。這什麼現象?就是我們眼前所看的所有的現象。
我們能看到什麼?就是這個幻相的相續相,相似相續相,不是真正相續,因為它每張相不一樣,就是每個念頭是一個相,這彌勒菩薩講得很清楚。世尊所問的,「心有所念,幾念幾相識耶」,彌勒菩薩回答,「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識」。就在我面前,這是事實真相,沒人能看見。今天的科學家這些偵測的儀器確實非常先進,能捕捉到一千兆分之一秒,真了不得!它能捕捉到、能看見。所以我們要知道,實相就在眼前,事實真相,我們不見、不聞,絲毫沒有感覺,不但前五根完全不知道,第六意識也不知道。這就是本來寂滅,眼前每個色相,色聲香味觸法叫六塵境界,統統是寂滅相。《般若經》上講的完全正確,「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這是事實真相。
「安住於此中道實相而成上求下化之願行,是為最上之菩提心」。菩薩對事實真相完全了解,也就是真正知道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在這個境界裡頭還是發菩提心,發「眾生無邊誓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還是這樣幹。知道什麼?知道一切都不可得,這是最上菩提心,「謂為緣理之菩提心」。上面這個說法的出處,是《往生要集》上卷。一切空寂裡頭菩薩還是發願,幫助那些沒覺悟的,依舊迷惑顛倒的眾生,幫助他們。真正把理搞清楚了,就徹底放下,不但六道世間假的,完全是空的,名聞利養是假的,貪瞋痴慢也是假的。明白這個事實真相,你的心平等、心清淨,你自性裡頭圓滿的慈悲心流出來,對待一切眾生清淨平等的慈悲,這個流出來了。用這種大慈悲心對待一切眾生、對待一切諸佛,平等無二,這就回歸自性,緣理是回歸自性。可是一些迷惑還沒有覺悟、沒有回頭的,你一個都不捨,你全照顧到了。是真的嗎?一點都不假。不知道多少諸佛如來照顧我們,我們沒有感覺到。怎麼知道他照顧我們?光照顧我們,常寂光沒離開我們,乃至我們每個細胞,它都照得清清楚楚。經教常常學習好!一遍一遍的,叫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我們在一起學習、在一起分享,有個一千遍、二千遍、三千遍,哪有不開悟的道理?不可能。一開悟全明白了,這個時候得大自在。
我們把念老的註解讀一遍,我們念一遍好了。「又海東元曉師《宗要》云:發菩提心,是明正因」。成佛的正因。「又云發菩提心有二:一隨事發心。煩惱無邊,願悉斷之。善法無量,願悉修之。眾生無邊,願悉度之。…此心果報雖在菩提,而其華報,在於淨土。所以然者,菩提心量,廣大無邊,長遠無限」。菩提心是真心,真心跟自性完全相應,也就是說,它真正是中國古人所說的,「其大無外,其小無內」,用這兩句話來形容,形容絕了,真的是這個樣子。「故能感得廣大無際依報淨土,長遠無量正報壽命」,這是什麼?這講的極樂世界,極樂世界的報土廣大沒有邊際,因為它是法性土。極樂世界人的壽命,真正是無量壽,因為他的身是法性身,他不是阿賴耶的相分。阿賴耶的相分是波動現象,阿賴耶的見分也是波動現象,波動就是有生有滅。生滅的時間太短,一秒鐘波動多少次就是生滅多少次,一秒鐘波動一千六百兆次,那換句話就是生滅一千六百兆次。
所以佛經上有時候說不生不滅,不生不滅是沒有生滅,你說它生它滅了,你說它滅它又生了。但是它每一個生滅跟第二個生滅完全不同,不是一樣的,所以生滅相不可得。我們今天看到的確實是相似相續相,前面這個相跟後頭這個相,好像是一樣的,並不完全相同。江本勝博士做水實驗,十幾萬次沒有一次是兩個畫面相同的,他為這個事情納悶,告訴我,為什麼?我就跟他講彌勒菩薩這個解釋,它怎麼會相同?整個宇宙怎麼發生的?就是這個波動現象裡頭發生的,整個宇宙所有現象都在這個波動裡發生,決定不會前面一個跟後面是相同的。這個前後不能用分秒來算,是用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用這個頻率來算,你才真正體會到,假的不是真的。
我們這身體是假的,一秒鐘已經換一千六百兆次,哪個身體是你?佛告訴我們,有真身,如如不動的,見性就見到了,法性身。法性身還是有生滅,但是它沒有波動現象,它生滅的時間長,明心見性那一天它生了,法身出現了,什麼時候滅?無始無明習氣斷乾淨它就沒有了,它回歸常寂光。它那個生滅是一次,時間很長,一般都說到底多長?三個阿僧祇劫。為什麼在它環境裡頭,它不產生變化?因為它沒有生滅現象。十法界依正莊嚴會變化,它生滅現象,阿賴耶能變,一切萬法所變,它有變化;法性身、法性土沒有變化,只有生。惠能大師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它能生,它不變,能生就是一念不覺,就能生了。會變,那個一念不覺的習氣斷盡了,實報土就不見,回歸常寂光,這叫究竟圓滿。所以「除菩提心,無能當此」,菩提心是一念覺,它不是迷。
第二,「順理發心。信解諸法,皆如幻夢,非有非無,離言絕慮」。這他相信、他理解,諸法就是一切法,整個宇宙萬事萬物就像幻夢一樣。《金剛經》上比喻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這是說它的快速,「應作如是觀」,你要這樣子看法,看整個宇宙,那你就是佛眼、佛知、佛見,諸佛如來、法身菩薩他們看法是這樣。我們看法以為是真的,錯了,他們看法是真的。我們要把我們錯誤的看法放下,要接受他的看法,要在日常生活當中去訓練、去鍛鍊,看一切法夢幻泡影。今天你得財富,你得了一個億、十個億,一場夢,醒過來什麼都沒有。所以你得到什麼你不會生歡喜心,失去什麼你不會有一點懊惱,假的,不是真的。實相是什麼?實相是不生不滅,沒有生滅。所以非有非無,不能說它有,他作夢;不能說它無,他夢中有境界,有無二邊也放下了。離言絕慮,這個境界說不出來,不但說不出來,慮是想,也無法想像,乾脆就別想了。我們今天所苦的,事情知道,但是煩惱習氣太重,真的斷不了。那怎麼辦?這個地方教給我們離言絕慮,我們離一切言,專言阿彌陀佛;我們絕一切想,專想阿彌陀佛就行,就能成功。這句佛號念久了,這個佛號想久了,它就起作用了,起不可思議的作用。這個作用是什麼?極樂世界現前,阿彌陀佛現前,你看到、你見到了。
「依此信解,發廣大心。雖不見有煩惱、善法,而不撥無可斷可修」,不撥無就是不排除的意思,撥是排的意思,無是除的意思。所以這上句的意思,「雖不見煩惱與善法,但仍有可修與可斷」。理完全明白,事不廢除,事我真的斷一切惡、修一切善,我知道斷惡修善都不是真的,所以斷惡修善的心是清淨、是平等的、是覺而不迷。那我這樣做,為什麼還要這樣做?這樣做自利利他,利他是做出榜樣給人看。自利是什麼?我雖然知道我還沒有證得,我這樣做,我將來很輕易的證得。為什麼?不著相,修善不著修善的相,不居功,斷惡不著斷惡的相,這個好,與實相相應。
「是故雖願悉斷」,斷煩惱,「悉修」,修一切善法,「而不違於無願三昧」。「無願三昧」,我們也有個參考資料,《佛學大辭典》「三三昧」,三種三昧第三條,「無願三昧,舊云無作三昧,又云無起三昧」,這三個名字是一樁事情。「是與苦諦之苦」,苦諦是四諦苦集滅道,苦諦裡面的苦,「無常」,這兩個行相相應。「集諦之因、集、生、緣四行相相應之三昧。苦諦之苦、無常及集諦」,集是造業,苦是講的果。三界六道的苦果從哪來的?從集來的,集是善與不善的造作,集是因。苦、無常及集諦這些造作的因,「可厭惡」,佛教給我們應當放下。佛講因果先說果,為什麼?你容易感覺到。然後再說因,六道苦,六道從哪來的?集結煩惱變現出來的。佛法裡面教我們要累積功德,積功累德,如果對於積功累德有分別、有執著就是世間法,這個積功累德就是人天的果報。如果不執著積功累德,像前面你懂得這個道理,你會跟無願三昧相應,為什麼?不執著相。做再多的好事,人家怎麼樣稱揚,如如不動,為什麼?知道它不可得,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別人讚揚,他的事情,自己沒有受到干擾,這是真正功德。這個功德不在三界之內,三界裡頭沒有這個果報,這個果報是成佛、成菩薩,上升了。
又道諦裡面的道,道諦是八正道。「道、如、行、出四行相如船筏之必捨,故總不願樂之」。道怎麼樣?道是方法,是讓我們脫離六道輪迴的方法,這方法是好,但是一定還是要捨掉。《金剛經》上的比喻很明顯,佛說的一切法,「如筏喻者」,好像過渡,這是個竹筏,你划過到彼岸、對岸,這筏就丟掉了。這道不是真的,道有多少?八萬四千法門,太多了,任何一個法門都能幫助你證大菩提。眾生根性不一樣,欲愛不相同,所以這個道就很多,《華嚴經》舉出一個例子,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就說出五十三種法門。如果細分每個法門裡頭又有五十三門,分下去無量無邊、無盡無數。每個法門都能幫助我們成無上道,通的。所以佛在《金剛經》上說,「法門平等,無有高下」,為什麼?每一門都能達到大涅槃,這就平等。道一定要契機,跟自己的根機要相對,你學起來容易。這個根機怎麼來的?過去生生世世你接觸過、你學過,你遇到從前曾經學過的,就特別容易;遇到這個法門從前沒有學過,就感覺得很生疏、很困難。所以法門要你自己去挑選,哪個法門適合自己;你實在不會挑選,那佛給我們挑選。佛一定選淨土法門,為什麼?這個法門三根普被,利鈍全收,上可以度等覺菩薩,下可以度地獄眾生,這就方便了。所以對於如來所說這些法,道諦裡面所講這些道路、這方法,總不願樂之,我們學不貪愛,在裡頭不起貪愛之心。「故以之為緣,謂之無願三昧」。
底下有解釋,「又於諸法無所願樂,則無所造作,故謂為無,名為無起。但苦諦之空、無我二行相與涅槃之相相似,非可厭捨,故無願三昧中,不取之也」。這個無願總的來說,我們說簡單一點,就是於一切法當中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要不要做?做。可以修,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在斷惡修善當中能夠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就是如來。這個境界高!
念老註解裡頭底下說,「雖願皆度無量有情,而不存能度所度」,你看人家心多清淨。換句話說,我們做一切好事,我們還要把它記住,還要保存著記錄,有沒有這個必要?有。為什麼?給別人看的,鼓勵別人。對自己?不要,自己心裡頭痕跡都不著,這叫無願三昧。對別人做鼓勵的作用、做教化作用,因為什麼?他還是凡夫,他還有分別執著,這個對他起作用正面的,不是負面的。真的負面也起作用,做的過失,犯了一些錯誤他墮到地獄,也能把這個例子給他看,讓他警惕。這在教學上教學生的,自己可不能有絲毫執著,有絲毫執著你錯了。我做多少好事,別人都不讚歎我,我幹它幹什麼?你有沒有做好事?一樁好事都沒做,你仔細想就知道了。為什麼一樁好事都沒做?好事是要人讚歎的,這就不是好事了,這個道理要懂。為什麼不是好事?你心不清淨,你還貪圖讚歎,你的名利沒放下,你的情執沒放下,你怎麼樣修你都是在修六道輪迴。做一些好事,利益眾生事,三善道;如果是自私自利的事情,三惡道,這個一定要知道不是佛法。
佛法至少是小乘須陀洹,你看須陀洹身見放下,沒有自己;邊見放下,沒有對立。為什麼不對立?因為實相是一體,你怎麼對立?他跟我對立,可以,為什麼?他沒覺悟。我要跟他對立我錯了,我跟他一樣也沒有覺悟,覺悟的人不會跟沒有覺悟的人對立。對立的人跟一切人都對立,覺悟我也跟你對立,不覺悟我也跟你對立,他統統是對立的。所以真正覺悟的人知道萬物跟我是一體,一體裡頭沒有對立,跟一切人不對立,一切事不對立,一切萬物都不對立,都是一體,常常想到一體。所以他不存能度所度,天天教化眾生、幫助眾生,心地裡頭乾乾淨淨一塵不染。如果我幫助眾生,記一點,這是我的好的,阿賴耶裡頭就有個善種子;我做一樁壞事,阿賴耶裡頭有個惡種子,全是阿賴耶。那些種子將來都有報應,善的三善道,惡的三惡道,這就是叫造輪迴業,出不了六道輪迴。不存能度所度,這叫淨業,為什麼?輪迴裡頭沒有他的分,阿賴耶裡頭沒種子,這個厲害。
「故能隨順於空無相」,這三空三昧,空、無相、無作,叫大三空三昧。「如經言,如是滅度無量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這句話是《金剛經》上所說的,諸佛菩薩度一切眾生,都是用的這個心,這個跟實相相應,這真心。我們每天幹事真的要懂這個道理,這是真實之相,這才叫不迷惑。「如是發心,功德無邊」,無量無邊,為什麼?它跟實相相應,它跟性德相應。決定不跟阿賴耶相應,跟阿賴耶相應麻煩大,善有善果,惡有惡報,六道輪迴無有休止,就在裡頭轉,這個太可憐了。那我們修淨土怎麼辦?這給我們的啟示,修淨土的人雖願度無量有情,而把所做的這些功德,能度所度統統迴向給阿彌陀佛,就沒事了。可不能記在自己的阿賴耶識裡頭,記在自己阿賴耶識裡頭就完了,依舊搞六道輪迴。記在阿彌陀佛那裡不要緊,到後來算帳全部到極樂世界去了,這個法子妙絕了,真的太好了。所以念佛人做一切善事,或者是懺悔,後頭一定做迴向,迴向哪裡?迴向三處,第一個迴向菩提,第二個迴向給眾生,所有功德歸眾生,眾生去享福,我們自己不接受,第三迴向給實際,實際跟菩提我們都用阿彌陀佛來做代表,這是個好辦法。所以我們只有一個念頭,絕對沒有第二個念頭,這一個念頭是什麼?求生淨土。我們只有一個方向西方極樂世界,只有一個目標面見阿彌陀佛,一心一意,不雜一切妄想在裡頭。
「設使諸佛窮劫演說彼諸功德,猶不能盡」,這就是不存能度所度的功德太大!這個話講得太好了,你這樣發心,發心沒有自己,全為眾生,這個功德無量無邊。假使一切諸佛,這是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窮劫演說彼諸功德,就是你所修的功德,都讚歎不盡,這是什麼?這叫真實功德。你只一著相那個功德就變成很有限,變成什麼?果報,三善道的果報。有人在人間大富大貴,有人在忉利天做天王,有人在初禪天做大梵天王,有人在第四禪頂做摩醯首羅天王,都是他能度所度,這功德有限。
所以當年梁武帝在世,佛門大護法,造寺廟四百八十多座,規模都很宏大,幫助眾生、成就眾生出家,他護持、護法十幾萬人。所以達摩祖師到中國來見面的時候,他就問他,我這個功德大不大?你看他有能度所度,我能度,這麼多,幾十萬人是我所度的。達摩祖師說「並無功德」,為什麼?他這念頭錯了。這念頭是什麼?這一念起的時候全變成福德。他將來到哪去?肯定到欲界天去,欲沒有斷,他決定生天,那欲界天。欲界天哪一層那看他的功夫,多半都是在四王天跟忉利天。為什麼?夜摩天以上要有定功,不大,叫未到定。定功真修成了,他到色界天去了,他不在欲界。所以欲界夜摩有定功,兜率定功比它更深,再深一層的化樂天,再深的就是他化自在天。他化自在天再深一層,他就超出欲界,他到色界去了,他的禪定圓滿生色界天。
所以不著相的功德不可思議,著相的功德很有限。我們看過去這些大德他們不搞這些,講經說法那些講稿註疏不出版、不流通。那流通不是度很多人嗎?不搞這個,不要名聞利養,也是做給我們學生後人看。我死了你們大家覺得有價值,你們去印去,與我不相干,這心清淨。經上講的這些話他們懂,他們做到了。現前社會,是個名聞利養的社會,你不帶頭,人家已經迷在這個裡頭,何況你還再帶頭,給別人造出錯誤觀念。
我剛才看到一個小信息,在這裡給大家報告一下,我念給大家聽,不知道哪裡傳來的,沒頭沒尾。說老法師最近慈示,叫我們早晚課各拜三拜,我弟子某某,代過去、當前父母師長、冤親債主,及一切有緣眾生,禮佛三拜,這很好。說弟子某某,代全球任何一個國家領導人禮佛三拜,祈求每個國家國泰民安,世界和平,這也很好。其實這個不知道是什麼,我每天講經都做這個迴向,我沒有說三拜,我自己做迴向。他說陽曆十月二十八日,這一天最好不要出門,十月二十八日過去了,我都不知道。他說這一天最好不要出門,素食,少食少語,早晨五點到七點,下午十三點到十六點,晚上十九點到二十二點,在家或到寺院裡誦經、念佛、打坐,至少要堅持三十六分鐘,接收宇宙來的大能量,凡是不淨處和鬧市莫去。這個轉發功德無量,還勸人到處轉發。這雖是好事,不是我說的。前面講老法師說,這都是不負責任的妄語,是好事,不是壞事,我不承認,這不是我說的。希望大家以後,關於這些事情要傳,你就把這些信息來源,到底從哪裡來的寫明白,我不知道這個事情。
但是我每天代父母師長、歷劫冤親,以及一切有緣眾生,禮佛三拜求生淨土,這是我每天早晚課念的。我講經確實是會把這個功德,迴向全球每個國家的領導人,祝福他們政躬康泰,國運昌隆,世界和平。我天天做這個願,每一堂講經都這樣迴向。我這個迴向文,在我經本前面單獨一張,我夾在裡頭。所以最好十月二十八這一天出的這些事情,到底從哪裡來的說清楚、說明白,這樣就好。好,現在時間到了,我們學習到此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