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寿经选讲第三十五品 |悟道法师主讲

admin 悟道法师评论阅读模式

无量寿经选讲第三十五品  悟道法师主讲  (共一集)  2019/2/11  台湾华藏净宗学会宜兰念佛堂  档名:WD02-012-0001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浊世恶苦第三十五》,诸位同修,大家新年好,阿弥陀佛。今天是二O一九年二月十一日,我们中国传统民历是己亥年正月初七。在中国民间讲,今天初七是人日,就是人的日子。今天我们宜兰念佛堂同修大家聚在一起,在这个时间,也是我们大家一起新春团拜,首先祝大家在今年,新的一年事事吉祥,福慧增长,法喜充满,合家平安。新春是一年的开头,在我们中国俗话讲,「一年之计在于春」,就是我们今年一年的计划就在春天,就是开春。春就是我们一年的开始,我们要计划今年的行程、行事,今年要做些什么事情,都是在一年之春就要计划好,所以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就是一天的计划在早晨,早上就要计划今天要做些什么事情。如果没有计划,有很多事情会耽误。「一生之计在于勤」,我们一生就是在勤奋,这个勤在各方面,在工作方面、在学习方面,在我们学佛方面、我们念佛方面都要勤奋。勤就是不懈怠,不退转。

我们宜兰念佛堂,在大家发心来修学净土法门,特别也学习净老和尚极力提倡的《无量寿经》,夏老居士的会集本。这部经在我们这个道场天天都读,天天读,大家共修一天读一遍,已经有十几年,可以说十年如一日。这也非常难得,也是大家的善根福德因缘具足。这个经大家读得很熟悉,平常我们也打佛七、也念佛、也做三时系念佛事,也有请法师来讲讲经。我们读经,读诵是为了受持,我们要受持经典,除了读诵之外还要解义,要了解这个经的意思。如果不了解,我们在受持方面也就很难去做到,在大陆讲就很难去落实,因为不知道该怎么做。目前我们读经、念佛、拜佛、做法会,我们常年大家在一起共修,这都没有问题。现在我们道场这么长时间共修,我们总是需要提升,要进步。提升、进步主要的目标,就是我们这一生能够决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我们这一生最主要的目标。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是要有实际的感应,我们念佛,在「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念佛念到有功夫,功夫得力我们就见了佛,就见到极乐世界。见到佛,见到极乐世界,我们信心也就坚定,不再怀疑。我们念佛功夫还不得力,还没有见到佛,没有见到极乐世界,难免还是会有怀疑。在平常我们没有遇到事情的时候,似乎我们没有怀疑;但是一旦有事情,这个疑马上就出现了。我们生活当中就是两大境界,一个顺境,一个逆境。我们念佛功夫怎么考验?就是顺境有高名厚禄,很高的地位给你,很大的利益财富给你,这些境界现前,顺境现前了。我们有没有生起贪恋之心?有没有生起贪心?我们有没有被迷惑?被这些荣华富贵、名闻利养迷惑了我们的心,这个顺境。逆境也是很多方面的,遭遇到种种不如意的事情,造次、颠沛流离,我们有没有怨天尤天,怪老天爷、怪别人?这些境界都是在考验我们念佛功夫的。

念佛有没有功夫这个标准,我们净老和尚这些年,劝我们看海贤老和尚的光盘,劝我们看一千遍,看出他的门道。海贤老和尚是我们近代,可以说是我们现代念佛人的一个模范、一个标准。阿弥陀佛留他在这个世间表法,给我们看,我们看到他一生真的是颠沛流离。但是我们在光盘当中,看到他从没有一句怨天尤天的话,他经历了多少的大灾大难,那个我们无法去想象的,也不是我们一般人能够去忍受的。出生在清朝末年,那时候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再来到民国有军阀割据,内战;再来对日抗战,又是战争;抗战胜利,经过四年国共内战;又经过文化大革命。所以他在光盘里面讲,「宁为太平犬,不为乱世人。」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就是宁愿在太平盛世做一条狗,也不愿在乱世做人,这个意思就是说,在乱世做人不如太平盛世一条狗。我们就可以想象他遭遇这种颠沛流离、大灾大难,这样的一个心境。

我们现在在这个世界,也是处在一个大灾难即将来临的前夕,我们目前似乎得到一点偏安,但是仔细观察整个世局,我们就知道危机重重。我们现前是在大灾难爆发的前夕,我们不能没有警觉心,不能没有忧患意识。因此,我们净老和尚在二OO八年,在他的家乡安徽庐江实际禅寺,劝主持满公老和尚启建百七系念护国息灾大法会。二O一O年在我们台北双溪灵岩山,我们净老和尚也劝大家做百七系念护国息灾,现在在台北双溪也做到第五个百七了。为什么做护国息灾的法会?如果这个世界没有灾难,讲息灾就没有必要。就是灾难很多才要息灾,如果没有灾难就不必要做息灾。灾难怎么来的?佛法讲因果,灾难是个果报,灾难的果报肯定是不好的果报,天灾人祸这个果报不好。不好的果报肯定有它的因,它的原因,它的因素;从果就可以知道因,果报不好造因肯定是不好。

造恶因得恶果,善恶果报丝毫不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种了因要结成果,这个当中也必须要一段时间,这个时间有长有短。好像杀了人,杀人大家都知道要被判罪的,判罪要去受刑,前面还要问案,还要调查,经过一段时间审判定谳,才判罪去服刑。我们种桃子也要几年才能吃,有些植物几个月,要三个月才能结果,不是马上种下去,马上就长出来。因果是异时而熟,异时就是它要经过一段时间,不是马上的,不同时间的。这个时间造因,另外一个时间才结成果,不是现在造,现在马上就长成果,这是叫异时而熟。所以因果报应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无量寿经》会集本,可以说这部经集五种原译本的大成,就是五种原译本都合在一起了。五种原译本的经文出入很大,有的经文这一本有,那一本没有;那一本有,这一本没有。自古以来从宋朝到清朝都有做会校本,最早做的是王龙舒居士,他是进士出身的,国学底子好,但是会集的改经文、改文字,所以他这个经后来读的人也少。到清朝有节校本,都有瑕疵,不是不完整,就是有改动,总是让人不满意。所以夏老居士才发心重新做个会集,会集出来没有改动原来翻译的文字,会集得可以说非常的顺畅。我们读起来很流畅、很顺口,意思非常明显。所以这本一定要长时读诵,提倡流通,这本经会集得可以说很圆满。我们一般修净土,读《弥陀经》最多,读《观无量寿佛经》的人就很少了,读《无量寿经》就更少。我还没有出家,我刚学佛十六岁的时候,读的是康僧铠的《无量寿经》。后来出家,台中莲社雪庐老人往生那一年,我们师父净老和尚才从箱子里面,把当年在台中求学,老师交给他的《无量寿经》会集本眉注,请出来印了一万本纪念老师,那个时候才看到有这个本子。大家看了非常欢喜,所以大家恭请我们净老和尚宣讲这部经。所以讲这部经的因缘,各地成立净宗学会,世界各地纷纷成立净宗学会,所以凡是净宗学会就是主修这部经典。

这部经典的特色就是从做人,讲到作佛,就讲得非常详细、非常完整。读了《无量寿经》也知道说,我们一个念佛人,现在还在这个娑婆世界,我们应该怎么修。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情况,这部经讲得淋漓尽致,极乐世界也介绍得非常清楚,让我们读了这部经对极乐、娑婆两个,一个极乐,一个极苦。你看这品经讲,「浊世恶苦」,浊世是五浊恶世,五浊恶世众生造作十恶业,造恶必定受苦。所以这部经讲两个世界的现状。这部经修学从做人开始,讲到作佛,做人,后面三十三品到三十七品讲五戒十善,还有前面的二十四品、二十五品,讲「三辈往生」、「往生正因」,都有讲到做人。后面也可以说劝我们断恶修善,哪些是恶特别给我们提出来。这品经讲的是五恶五痛五烧,五恶是因,现在造的因,杀生、偷盗、邪淫、妄语、饮酒这是五恶的因。造了五恶,五恶包括十恶业,在现前我们还没有死,在这个世间感受到五痛,五痛是花报。一般的植物先开花后结果,这花开得好不好,就知道他的果报好不好。在现前就先得到五痛,死了之后堕到三恶道,堕到地狱,五烧是果报。所以在这个经:

【佛告弥勒。汝等能于此世。端心正意。不为众恶。甚为大德。所以者何。十方世界。善多恶少。易可开化。唯此五恶世间。最为剧苦。我今于此作佛。教化群生。令舍五恶。去五痛。离五烧。降化其意。令持五善。获其福德。何等为五。其一者。世间诸众生类。欲为众恶。强者伏弱。转相克贼。残害杀伤。迭相吞噉。不知为善。后受殃罚。故有穷乞。孤独。聋盲。瘖哑。痴恶。尪狂。皆因前世不信道德。不肯为善。其有尊贵。豪富。贤明。长者。智勇。才达。皆由宿世慈孝。修善积德所致。世间有此目前现事。寿终之后。入其幽冥。转生受身。改形易道。故有泥犁。禽兽。蜎飞蠕动之属。譬如世法牢狱。剧苦极刑。魂神命精。随罪趣向。所受寿命。或长或短。相从共生。更相报偿。殃恶未尽。终不得离。辗转其中。累劫难出。难得解脱。痛不可言。天地之间。自然有是。虽不实时暴应。善恶会当归之。】

『五恶』,第一段主要讲的杀生恶。我们在现前世间看到这些果报,就属于杀生的业因所造成的。所以佛在五戒,第一条就是戒不杀生。但是世间人不知道,如果不是学佛的人,没有看到佛经的人,他不知道杀生有这么严重的罪业。今天下午,我们开车从滨海到宜兰,我们北京、大连同修,本来想招待他们看看海边的风光,结果一片乌漆墨黑。看到海边很多人在钓鱼,大概有好几公里,每一段路都有些人站在那边钓鱼,看到钓鱼我们就想到杀生。这个天气,我们冷得要命,他跑到海边去,风那么大、那么冷在那边钓鱼,在造这个杀生的业。所以北京刘秀梅居士讲了一句话很经典,「业力所致」,这是《地藏经》讲的。为什么?业力牵引他去造这个业,所以业力不可思议。佛力不可思议,业力也不可思议。这些人我们去劝他你不要钓,杀生会有罪报,将来会堕地狱的,会短命、多病。我看,你会被他臭骂一顿。所以这个也是众生的业障很重,劝不动,必得要有些善巧方便,慢慢去引导他。我们已经学佛多年的人,这个事情愈看愈清楚、愈详细。这是第一个杀生业。

【其二者。世间人民不顺法度。奢淫骄纵。任心自恣。居上不明。在位不正。陷人冤枉。损害忠良。心口各异。机伪多端。尊卑中外。更相欺诳。瞋恚愚痴。欲自厚己。欲贪多有。利害胜负。结忿成雠。破家亡身。不顾前后。富有悭惜。不肯施与。爱保贪重。心劳身苦。如是至竟。无一随者。善恶祸福。追命所生。或在乐处。或入苦毒。又或见善憎谤。不思慕及。常怀盗心。悕望他利。用自供给。消散复取。神明克识。终入恶道。自有三途。无量苦恼。辗转其中。累劫难出。痛不可言。】

这一段是讲偷盗,不守法,『不顺法度』,偷盗。悭吝不肯布施,钱赚很多,到死了一样带不走。我们在现前社会上,有看到很多很有钱的人,死了之后儿女争财产,争到打官司。自古以来到现在,这个事情还是存在。所以我们要常常想到,人一口气不来,真的什么都带不走。在这个世间实在讲不管是帝王,还是乞丐,我们人生到这个人间来,我们本来就是贫贱的,什么都没有。皇帝他从他妈妈的肚子生出来,你说他有什么?不是全身光溜溜的吗?连一件内裤也没有,那不是最贫贱的吗?所以每个人本来都是很贫的,又贫又贱,什么都没有。所以来,实在讲连带一件裤子也没有;死了,那一样也带不走。所以在这个世间要常常想,要看破、放下,不要执着这些。这个世间都不是真实,都是无常,我们现前在世间这一切,只是暂时给我们使用支配。你说这个房子是我的所有权,我们活的时候,我们有支配使用的权利;死了之后名字还是要换别人,也带不到阎罗王那边去。

所以在这里给我们讲,『如是至竟,无一随者』,没有一样跟随我们走的。我们读经读到这些经文,我们有没有放下?这是我们当前的功课。不是读好了,经本合起来,好,交差了,我今天又功课做完了。没完,你要在生活依照这个经怎么教去做,你有没有这样做?或者做了,我做到多少?还是完全没做?要这样我们才会进步。要不然读完了,我们的生活跟经典教的,一点关系都没有,这样得不到经典里面讲的这些功德利益,我们也得不到。所以读了要解义,要知道怎么去做,要怎么修。这是讲偷盗,我们不但不偷盗,我们还布施,有了布施,不悭贪。第三:

【其三者。世间人民相因寄生。寿命几何。不良之人。身心不正。常怀邪恶。常念淫佚。烦满胸中。邪态外逸。费损家财。事为非法。所当求者。而不肯为。又或交结聚会。兴兵相伐。攻劫杀戮。强夺迫胁。归给妻子。极身作乐。众共憎厌。患而苦之。如是之恶。着于人鬼。神明记识。自入三途。无量苦恼。辗转其中。累劫难出。痛不可言。】

这一段是讲邪淫的恶。邪淫的恶在现前这个世界非常严重,可以说我们现前这个社会上,离婚率愈来愈高,堕胎恐怕一年比一年多,这个问题实在讲愈来愈严重。这个果报也都是三途恶报,『自入三途,无量苦恼』。下面这一段是讲妄语:

【其四者。世间人民不念修善。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憎嫉善人。败坏贤明。不孝父母。轻慢师长。朋友无信。难得诚实。尊贵自大。谓己有道。横行威势。侵易于人。欲人畏敬。不自惭惧。难可降化。常怀骄慢。赖其前世。福德营护。今世为恶。福德尽灭。寿命终尽。诸恶绕归。又其名籍。记在神明。殃咎牵引。无从舍离。但得前行。入于火镬。身心摧碎。神形苦极。当斯之时。悔复何及。】

第四段这是讲造口的四种恶业。『世间人民不念修善』,他的心念不念着修善,『两舌、恶口、妄言、绮语。』「两舌」是挑拨离间,分化破坏两方面的情感。「恶口」是讲话粗恶、粗暴,让人听了心里很难受,叫恶口。「妄言」就是讲话骗人,讲不真实的话,谎言欺骗人。「绮语」,这个话听了很美丽,很能迷惑人的,像这些歌曲、小说种种的,编得非常绮丽,让人看了想入非非,这些表演、小说、电影、电视、歌曲等等,属于绮语,现在这个世界特别多。这四种是口的恶业,口的恶业也非常容易犯。所以《无量寿经》前面讲,「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把口业摆在第一个,就是我们身口意三业,最容易造的就是口(口业),我们就是天天要讲话。

两舌,在《阅微草堂笔记》有个公案,清朝纪晓岚先生他采取当时的新闻报导,新闻。有个书生他读书,到郊外有一栋别墅,清净,一个人住在那里,整理整理,读书要安静。晚上夜光很明亮,窗户外面站了一个女子。他心里想,这个女子不是鬼,就是狐狸,但是他也不怕,反正天天都是站在那边跟他见面。问她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不回答,就跟他笑一笑,不回答。这样天天来,他也不怕,他也知道她不是鬼,就是狐狸变的,还请她进来他房子里坐,跟她交流谈话,她都笑笑,不回答。这样经过一个月,有一天这个书生就问她,妳怎么都不讲话?后来他拿纸跟笔给她,她就写在这个纸上。那时候是清朝,纪晓岚是乾隆年间的人,是清朝。明朝,她在明朝的时候是一个做官的侍姬,过去做官的都是三妻四妾,侍姬。她就是常常去破坏人家的家庭,就是两舌挑拨离间,让这个家庭骨肉就像仇人一样,常常去破坏人家,很会两舌分化,让他们家人对立冲突。

两舌的罪也很重,两舌家庭这几个人,当然有她的罪。如果你去挑拨一个族群、一个国家去对立,引起两国的战争,这个阿鼻地狱的罪了。她去挑拨人家的家庭,让人家的家庭一家骨肉不和,后来死了之后,阴司判她做瘖鬼,瘖鬼就是这个鬼还不能讲话,叫哑巴鬼,就是瘖鬼,堕得时间要很长。她就拜托这个书生,她说你帮我抄十部《金刚经》,我就能脱离鬼趣到人间去投胎。这个书生也就答应她,帮她写了十部《金刚经》,这个功德回向给她。经写圆满了回向给她,这个女鬼又来了,来了就跟他道谢,还是用写的。现在阴间的冥官判她,因为写了《金刚经》十部回向给她,她可以去投胎做人了。但是做人还是不能讲话,去出世做妇人,还要三世做哑巴不能讲话,要三世不能讲话。后来讲完了,她就跟他道谢就走了,就不见了,就没有再看到了。这是两舌的恶业,叫两舌。

恶口,也是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里面的,纪文达公说他的一个侍姬,以前做官的都有妻妾,他这个妾一生没有恶口骂人,不出恶口。问她什么原因?她说亲自看到她的祖母很会骂詈,很会骂人,什么恶毒的话都骂得出来。后来也没有生病,舌头突然就烂了,烂到喉咙,水也不能喝,也不能吃东西,这样宛转(很痛苦的)半个多月才死。她看到她知道这是恶口的果报,现在在人间看到花报,果报肯定在拔舌地狱。所以一生不敢恶口骂人。造这个口业的,妄言骗人的,不同的业有不同的果报。绮语,像歌星、影星,有些果报也不好,这个跟绮语有关系。如果演一些正面的,就功德无量了。这是讲四种口的恶业,我们要避免。

所以现在有人讲,自夸自大,『不孝父母,轻慢师长』,这个四种口的恶业,现在的人犯得特别多。别人犯了,我们就要警惕自己,我自己有没有犯这样的恶业?有,我们就要改、要修,这样读经才会起作用。如果这个恶业不改,我们读经、念佛的功德,都被我们的恶业障碍,所以功夫不得力。所以这个果报也很可怕,现在就有花报,将来果报都在三途恶道。

【其五者。世间人民徙倚懈怠。不肯作善。治身修业。父母教诲。违戾反逆。譬如怨家。不如无子。负恩违义。无有报偿。放恣游散。耽酒嗜美。鲁扈抵突。不识人情。无义无礼。不可谏晓。六亲眷属。资用有无。不能忧念。不惟父母之恩。不存师友之义。意念身口。曾无一善。不信诸佛经法。不信生死善恶。欲害真人。斗乱僧众。愚痴蒙昧。自为智慧。不知生所从来。死所趣向。不仁不顺。希望长生。慈心教诲。而不肯信。苦口与语。无益其人。心中闭塞。意不开解。大命将终。悔惧交至。不豫修善。临时乃悔。悔之于后。将何及乎。天地之间。五道分明。善恶报应。祸福相承。身自当之。无谁代者。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谁能知者。独佛知耳。教语开示。信行者少。生死不休。恶道不绝。如是世人。难可具尽。故有自然三途。无量苦恼。辗转其中。世世累劫。无有出期。难得解脱。痛不可言。】

第五段是讲酒恶。酒本身没有罪过,俗话讲「色不迷人人自迷,酒不醉人人自醉。」酒它本身没有罪过,因为酒大部分都是植物酿的,所以它也没有杀生这个关系。饮酒为什么佛列为重戒?因为酒喝多了会乱性,特别有人喝酒他就变一个人,那样的人一定一滴都不能沾的。酒一喝下去就变一个人,酒没有喝很老实的。以前我二哥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没有喝酒,一句话也没有;酒喝下去,三十年前的往事,他都会讲得出来。他就讲酒醉吐真言,喝酒醉了讲的都是真话,他是讲真话,我们就很难受了。就会闹事,去砸人家的车子,那个事情闹得可多了,讲都讲不完的。闹事,你看在外面出了事情,人家就找到我们家来。他酒喝得醉醺醺的,我们清醒的人要去替他处理善后,我跟我弟弟两个受不了,实在也没办法。有一次喝醉酒去闹警察局,警察打电话给我们,我说拜托把他关起来,让我们今天好睡一点,阿弥陀佛,慈悲、慈悲。警察说我们不要,我们不要,你们赶快带回去。大概那个警察也给他闹得受不了,连警察都不要,连关就不关他,真的很痛苦。五痛五烧,什么叫五痛五烧?念到这个经我感受良深。他就是酒癖不好,喝了酒他就闹事,有很多人是这样的。他没喝就没事,他一喝他就控制不了,就一直喝喝到醉。像我喝一点点脸就红了,就想睡觉,全身乏力,一点作用也没有。

所以酒实在讲本身它是没有罪过的,酒的开缘很多,开缘也有分小乘跟大乘,小乘的开缘,它只是做药用,还有做料酒。比如说五戒,《五戒相经》讲这个酒,如果你炖汤或者炒菜,你加一点料酒这是可以,只要吃了不会醉就可以,吃了会醉就不行。那个酒性已经没有了,量不是很大,喝了不会醉,做料酒是可以的。大家看《五戒相经笺要》,它有开缘。所以也不是说,完全都不能用,就是你用到什么量。好像现在测酒驾,他也是测几度,你超过了就不行,跟这个意思是一样的。这是讲药用。不是药用,平常你不能喝着玩的,这就犯戒,就不可以了。小乘戒它只有利己,没有利他。大乘菩萨戒利己也要利他,自己要求自己,有时候要利益众生,它也可以开缘。

所以我们老和尚有一年到北京去,住在一个宾馆,很巧遇到一个同修,在电梯碰到的,他娶媳妇,娶日本的女孩。看到师父:怎么这么巧,他今天娶媳妇,怎么在这里碰到师父,欢喜得不得了,马上拉他去做证婚人,说跟大家讲几句话,好难得,这大好的日子。师父就去了!我们师父上人,他们今天的场面在大陆请了很多高官来,日本方面也是有头有脸的,那边很多人来。师父想这个机会难得,平常找这些人来听经不可能,这个机会非常难得,抓住这个机会跟大家介绍佛法,机会难得。但是去那边做证婚人,事先也没有准备,没有素菜,都是鸡鸭鱼肉,还要喝酒,还要敬酒。我们老和尚去也很自在,就跟大家吃,喝酒、敬酒,然后当证婚人跟大家讲讲话。这是为了利他而开缘,这是大乘戒有这个开缘,小乘戒没有。你去看小乘戒都是利己,没有利他的戒。大乘菩萨戒,你有因缘可以帮助众生,你不帮也是犯戒,所以你不开也是犯戒,当开不开也是犯戒,不该开你开了也是犯戒。这些要学到懂也不容易,不是受了戒你就会持戒了,不是这样的。你要上课,你要学习,学了都还不一定学得会。

戒律的书看一看,你就懂了吗?也未必。好像我们世间做律师一样的,你去书店买一本《六法全书》来看,你就能当律师了吗?你就能当法官了吗?你要学会了才行,你学不会也不行。何况这个佛法的戒律,它要出世间,出离六道的戒,三藏占一藏,所以这个我们都是要学习。酒的开缘有大乘、小乘,它开缘很多,有时候它是为了度众生,协助众生。昨天我到汐止拱北殿,张董还有林副董,我们在吃饭,他们说今天大家聚餐,他们平常在社会上都有喝酒,今天就是没有酒。旁边的副董,在师父面前,不能讲酒。我说没关系,你讲没关系,我还可以陪你喝一杯!他就很喜欢跟我在一起。像这些人他没有学佛,你就是要这样去接引他,他才感觉到没有压力,很自在,他才有兴趣来。先不要去吓他,跟他讲下地狱,吓得都不敢来。这些话你要看对象讲,初机还是老修,像这些就是可以给他开缘,主要我们的目的在引导他入佛门。

当然我们自己不能贪杯,藉理由然后喝得酩酊大醉,那是犯戒,那就有罪过了。所以关键都要辨别清楚,你是开缘,还是自己喜欢喝?喝得醉醺醺的,然后不省人事,工作也不做。像这里讲,懒惰懈怠,『不识人情,无义无礼。』你说酒喝下去他还有什么义、还有什么礼?但是也有酒量很好的,像我们老和尚讲经常讲,以前李老师也讲经引用,汉朝的大儒郑康成三百杯不醉,小的礼仪不失。他说如果大家酒量像他这样,释迦牟尼佛不用制这条酒戒了,那个酒对他没影响。喝了三百杯,他一点点小的礼仪他也不会失去,酒量这么好,所以他就不需要。戒是戒这些酒量不好的,喝了就乱七八糟的,这个肯定要戒,这个一滴都不能沾,因为他沾到一滴就有二滴、就有三滴,那没完没了,所以就绝对禁止。这个也是因人而异,这些我们都要懂,我们学戒才会学得活,不然你学的都是死的。

这段的经文,《无量寿经》每个字都无量义,《无量寿经》就是无量义,所以我们不能只有局限在很狭窄的一个意义。每个字、每一句都意义非常深广。我们如果没有进一步深入去理解它的义理,实在讲我们在生活当中,不知道怎么修,那怎么修?怎么做?我们做得到底对不对也不知道。像我们受了戒、持这个戒,开遮持犯你都要懂,在什么情况你可以开,在什么情况就不可以,遮是预防,持是保持,这些都要学。这里讲『鲁扈抵突』,现在人就是懒惰放逸。『父母教诲,违戾反逆』,不孝就好像怨家,不如没有儿子,如果是这样的儿子不如没有,『不如无子』。『负恩违义』,不懂得恩义,忘恩负义。『无有报偿』,不懂得报答,知恩图报不懂,父母的恩都不懂得去报。只知道吃喝玩乐,『放恣游散』,游就是闲逛,现在去旅游、游学,现在有很多年轻人到国外游学,实在有些真的是游学,有些人是去吃喝玩乐的,没有学到什么东西,学什么?没有。你说到外国去,你去外国学到什么?只是学到会享受,会穿名牌,花钱,学到这个,真正的学问没学到。散就是散漫、散乱,放逸。

『耽酒』,喝酒;『嗜美』,嗜好美色。「鲁扈抵突」,鲁是粗鲁,很粗鲁;扈就是很跋扈,他要怎么样就怎么样;抵是跟人家抵触;突是跟人家起冲突,常常跟人家对立。特别是酒喝下去,鲁扈抵突这些统统出来了。现在不但喝酒,没喝酒也是这样,也是鲁扈抵突,也是粗鲁,也是跋扈,也是抵触冲突统统有。「不识人情」,不认识、不懂人情义理。所以一部《四库全书》过去雪庐老人讲,讲的就是人情世故。不懂人情世故。有人说佛法不讲人情,你看这边「不识人情」,佛法有没有讲人情?什么叫人情?大家也不懂什么叫人情?我们在生活当中,都离不开人情世故。以前我小时候,我母亲常常讲,人要懂得人情义理(人要懂人情义理)。现在人,特别年轻人你没有教他,他不懂。以前跟我母亲多少学一点,什么叫人情世故,现在人不懂,不识不认识。一部《礼记》讲的就是世故人情。

你看「无义无礼」,这个义跟礼,这里经文用简要的文字,它的意思,义上面还有道德仁,在儒家讲道德仁义礼。在道德仁义礼,道是最高的,一般人讲道德道德、仁义,道德仁义,道是最高的。道是本体,佛法讲的自性,一般人难懂,讲这个他听不懂,道它如如不动,本体,这个道不好懂。所以我们常常讲一句话大家听过吗?不知道有没有听过?有没有听过这句话不知道?真的我们不知道,道我们不知、我们不懂,所以叫不知道。现在人家问我们什么事情,我们不知道,就不知道是什么事情。实际上你看,我们平常的一句话,它涵盖的就是最高的义理,真的,那个道我们不知,不知什么是道。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就是佛经讲的不可思议,你不可用思想去思惟,不可以用你的言语去议论。在我们中国儒家,叫不知道,不知道就是不可思议,因为它那个道没有办法去思,也没有办法去议,想也想不出来,讲也讲不出来,你只能用参的、去悟的,不能用想的,参禅就用参的。所以我们对道不了解,最高的,道如如不动,如果一动就是德。德我们也不懂,什么叫德?常常在讲,实际上我们不懂,也不好懂,我们的根器不够,体悟不到这个层次。

所以孔子他教学,对一般人他不讲道、不讲德,他教仁,仁就是两个人,这比较好懂。「力行近乎仁」,你努力去实行去做,你就接近仁。仁是什么?佛法讲的慈悲。佛法讲的慈悲,我们佛教徒大家都知道,佛法慈悲,大慈大悲,那什么叫慈悲我们懂吗?实在讲也不懂。这是比较好懂,比道德好懂,但是也不是很容易懂。但是孔子他教学从仁,仁就是仁爱、仁慈,佛法讲慈悲,从这里教。仁就是两个人,好像竹子两片,两片把它迭在一起叫厚。厚就是表示对人要厚道,你想到自己也要替别人想,不能只有想自己,不管别人,这样叫不仁,所以力行近乎仁。仁不可须臾离,不可以短时间离开,要常常提起来,就像我们念佛执持名号,不能间断。实在讲仁,我们还是不好懂。儒家,我现在在带大家学《论语讲记》,现在有一点体会,也建议大家多看。我现在每天发在微信,跟一些有微信的同修分享,但只有声音档。我们华藏后制组,还有大陆也有同修,他们很快当天就把字幕做出来。所以现在华藏弘化网有字幕、有声音,大家看会比较方便。很实用的,《论语》非常实用,非常重要。雪庐老人九十二岁讲《论语》,就是帮助我们念佛人,当时对台中莲社莲友,帮助大家念佛得力的。

义就比仁要好懂,义就是义务,我们现在说义工,应该做的,好事我们就应该去做,这个比较好懂。所以这个道德仁义,道没有,那就再德;德也没有,再来仁;仁没有,还有义;义再没有,最底下就是一个礼了。礼再没有就天下大乱了,就像现在这样。现在无义无礼,无就是没有,道德仁义没有,礼也没有了。现在我们学,从最基本的礼来学起,所以雪庐老人也编了《常礼举要》。礼也是讲人情世故的,人与人之间交流感情,国与国之间维持秩序,就是办外交。这些人情世故你办不好,那你跟人家关系就处不好,就是要靠礼,礼在当中周旋。再野蛮的民族,他都有他一套的礼。所以我们要学礼,从《常礼举要》这个来学。雪庐老人编的《常礼举要》,我们如果不学,读到这句我们知道吗?不知道。礼,不知礼,我们也不知道,不知道这个礼是什么,我们不知道那就无,就无礼,我们不懂礼那就是无礼。你不懂什么叫礼,不知道什么叫礼,怎么去行这个礼?就没有了,所以叫无义无礼。

要学,大家《无量寿经》读十几年,要提升,提升你一定要去学这个东西。这个经不是读完就没事,读完要去修,要去受持,要去落实在生活上,不是读一读就没事了。所以十大愿王第一愿「礼敬诸佛」,为什么不讲恭敬诸佛?为什么要讲礼敬诸佛?礼不平等,恭敬是平等。礼外面有尊卑长幼,亲疏远近,男女有别,这就是礼,礼不平等,在事相上不平等。但是恭敬心是一切恭敬,连蚂蚁、蟑螂,什么有情无情,一切恭敬。恭敬心是平等的,内心平等,外面不平等。不平等,你要依礼来相处,这样才能和谐,社会家庭才不乱。要学礼,都是一些世故人情,从这个地方去揣摩。

所以北京刘秀梅居士,大连刘禹含居士,她们来宜兰,我就想到《常礼举要》,我今天送两本《常礼举要》给她们。来这里就是要听我上课,上完课,来了就比较有意义,否则来这里吃喝玩乐,你在家也可以吃喝玩乐,也不一定要到这边来。来这边就是我们大家一起来学,大家来学习佛法,学习传统文化。但是现在学传统文化,这个礼非常重要。《常礼举要》我记得有一条,就是出门旅行,李老师讲,你出远门,要带一点当地的土物回去送给亲友,他说礼是这么讲的。所以我刚才请同修带她去买,买一些宜兰「真糟糕」,宜兰金枣糕,如果读得不标准就金糟糕,就变成真糟糕了!宜兰有一些土产,所以带一点回去送送妳的先生,或是亲戚朋友意思意思,表示妳离开家里,到外地来也没忘记他们,回去带一点表示一下,这就是人类感情的一个沟通。

我们聚餐也是行礼,像我们来在这边吃饭,岁末聚餐,为了吃那一餐吗?是为了吃那一顿吗?我好辛苦为了吃一餐饭,从台北开车开到高雄,坐得腰酸背痛为了吃那一餐,在台北没东西吃吗?聚餐之意不在餐,聚餐是在行礼。什么叫人情世故?大家也可能体会不到,我举出个例子,我常常到大陆去,很多同修他就冲着我,要请我吃饭,办了一桌很大。跟我去敲法器的出家众,他们说师父,我今天肚子吃得很饱,晚上我不吃。我说好,不吃。后来我就跟他讲一句,我说你可以请假不吃,你们统统可以请假,只有我不能请假,我吃得再饱还是要去。我不去会怎么样?会怎么样?大家就很难过对不对?我好心好意准备这么丰盛的菜要请你来,你竟然没来。没来,请别人代替,他也是觉得不圆满对不对?没有请到。这种感觉就叫人情世故!如果不理他,可以,我不去,不管你,管你那么多。就是这里讲的,鲁扈抵突,不识人情,是不是?

所以学了这句,我如果不去就是鲁扈抵突、不识人情,所以要去让大家生欢喜心。是不是这样?所以我到这边来吃饭也是一样,我来,陈堂主说,师父,你来我们才有这么丰盛,你平常没来,我们平常没有吃这么好。为什么?这也是人情世故,表示一个恭敬,一个尊重是这样的。这些点点滴滴,在生活当中要去学,才知道怎么做,所以不是读一读就没事了。所以这个礼就是跟佛门的戒一样,《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弘崇礼律」,礼就是世间的礼,律就是佛门的戒律,世间法跟出世间法,你要能够去融会贯通。懂出世间法,不懂世间法,不能弘法利生;懂世间法,不懂出世间法,不能出离六道。所以我们世出世间法统统要懂,才能够自利利他,所以总是要学习。这个地方,我们学习的地方非常多,我们不能很狭义的只看到喝酒,喝酒会引发很多很多的问题。但是没有喝酒的情况之下,有没有这些问题?也是很多,不是喝了酒才有,只是喝酒会更严重。所以不识人情,无义无礼。

『不可谏晓』,谏就是劝谏,你劝他,他不接受,晓就是跟他分析说明,他也听不懂,就「不可谏晓」。不可理喻,讲了他不听,听不进去,业障太重。『家亲眷属,资用有无,不能忧念,不惟父母之恩,不存师友之义。』这些统统不管了!这一段讲的就是从饮酒,延伸出来种种的这些恶业,我们要从这个地方好好的体会。第五段后面这段经文是一个结论,就是五恶五痛五烧,造了这个业,临命终就『悔惧交至』。

【如是五恶五痛五烧。譬如大火。焚烧人身。若能自于其中一心制意。端身正念。言行相副。所作至诚。独作诸善。不为众恶。身独度脱。获其福德。可得长寿泥洹之道。是为五大善也。】

『五恶』,反过来就是『五善』,所以我们把恶的改过来,就是善。善恶有它的标准,我们还是要深入经义来学习,这样在生活当中断恶修善,我们念佛功夫才会得力。我们念佛功夫不得力,就是被这些恶业、业障障碍了。好,我们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跟大家分享到这里。现在还是新春期间,今天是公司行号上班第一天,我们在开春,大家上班的第一天,我们到宜兰念佛堂,也是跟大家开讲《无量寿经》,跟大家分享,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祝大家福慧增长,法喜充满,阿弥陀佛!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9年3月1日11:11:1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57678.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