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论语 |第66集|MP3文字|悟道法师主讲|华藏净宗学会

admin 每日论语评论阅读模式

每日论语  悟道法师主讲  (第六十六集)  2019/1/27  台湾华藏净宗学会  档名:WD20-037-0066

MP3下载

诸位同学,大家早上好!我们继续来学习雪庐老人的《论语讲记》,「八佾篇」第十七章。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今日没有这个了,子贡那时也已经不行。」雪庐老人一开头就给我们讲,这个事情我们今天没有了。在子贡那个时候,也就是孔子那个时代,这个事情也已经不行了。也就是说明这桩事情在当时已经没有实质,没有这个礼。

「现今有日历,比以前算是退步了,这是就乡下百姓来说。乡间都有供灶王爷,上面有灶王爷的像,下面有十二月分,有天干地支,有二十四节气,有这些个」,一年的季节、气候就都知道了。「现今的日历没有,不是退步吗?」现在有很多新的日历的确这些都没有了,我们传统的节候(季节、气候)都没有了,都用西洋的洋历。现在我们看到台湾民间还有,像我们道场印的也是根据传统的日历来印,有很多地方已经没有了。雪庐老人讲日历比以前是退步。「再者凡是读书的家庭,都有黄历,这是国家钦天监所制订的,才知道什么时候过年。」传统的日历称黄历,黄历就是国家所制定的,才知道什么时候过年、过节。「中华民国六十年来,有两次的过年时间都乱了。」这个都是只有依照西洋的日历,自己中国传统的日历没有用,没有注明,大家不知道什么时候过年。大概只知道西洋的圣诞节,自己传统的过年都不知道了,所以过年有两次时间都乱了。「从前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就必须杀头,因为误了民时。」这个会耽误人民耕种的时间,时间(时期、季节)会耽误。所以在传统的日历,什么季节种植什么蔬菜、五谷,种种的都有注明;生活当中各方面衣食住行都有注明,配合大自然。在古时候,如果历法(日历)错了,耽误了人民农作物的时期,这个罪就必须杀头,但现在都乱了。「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没有看日历,寒尽,冬天过去了不知道过年。「没有日历便不知过年了」,不知道哪一天过年。

「从前的君王颁布时宪书给诸侯,诸侯藏在太庙,正月初一,百姓会供一只生羊给诸侯。这一天,诸侯到太庙告庙,再上朝开会议,宣布这个月的政务,第二个月也是如此,月月都是如此。除此之外,还有大作用,诸侯先拜太庙,再上朝,宣布政事。假如不拜、不上朝,诸侯便各自为政了。周幽王、厉王就是如此,所以国乱而亡国。」这是举出历史上的,周朝末年幽王、厉王就不按照时间去上朝,所以诸侯就各自为政,到最后自己也亡国了。国家乱了,亡国了。「鲁文公时,有闰月,有病没有告朔,没有上朝,后来没有病了,也懈怠不告朔,不上朝,所以有三家之乱,凡事都是自找的。」这又举出鲁国鲁文公,那个时候有闰月(三年有一个闰月),有病不能上朝,就是没有告朔、上朝;后来病好了,也就懈怠了,也不告朔、不上朝了,所以鲁国才会产生三家之乱。雪庐老人给我们指出来,这个都是自己找来的。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很多年都没有告朔」,子贡就讲了,还送饩羊吗?送过去鲁文公他们还是不告朔、不上朝,很多年都没有告朔。雪庐老人在这里讲了,「但是这话很难说」,为什么难说?「鲁文公虽然不告朔,不上朝,可是送羊的人仍然照每月送来」。送羊,也就是说,这个羊送过去了,那也就是提醒了,这个羊人家送来了,每个月送羊来,送羊来的意思就是提醒要告朔、上朝了。这个羊送过来,也不告朔、不上朝,「子贡禀告孔子,不如废去告朔的饩羊」。这个饩羊就不要了,送来也没有实质意义了,只有这个形式。「有人以为子贡爱小财,其实不是,子贡有他的用意。」所以我们读《论语》要根据雪庐老人这个指导来读,我们才真正懂得《论语》里面的真实义,就像我们读佛经,「愿解如来真实义」。

『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孔子说」,回答了,端木赐(子贡他的名叫端木赐)!「你爱惜羊,我爱惜礼。有这只羊就知道必定要告朔、上朝,这个礼还没有废除。如果废去这只羊,那连告朔的礼也都不知道了。」的确是这样的,虽然没有实质了,但是还是固定时间去提醒,这个礼还在。看到这只羊,就知道要告朔、上朝,虽然没有告朔、上朝,这个礼还是不能废。如果废去送这只羊,大家连告朔、上朝的礼也都不知道了。还有这个形式在提醒,所以这个形式也不能没有。如果没有,那完全不知道了。

「我们不是天子,也不是诸侯,对国家帮不上忙,唯有少为国家添麻烦就是爱国,这也是理所当为的事。」雪庐老人在后面这一段,他就讲了,也就是说这些事情是天子、诸侯的事情,我们既不是天子,也不是诸侯,对国家帮不上忙,这个事情我们就帮不上忙了。在我们现在的身分、地位,唯有少为国家添麻烦,不要给国家添乱,就是爱国。这也是理所当为的事情,我们只能这样做了。

这一篇的意思也是非常重要的。现在很多方面,有形式没有实质,没有实质,这个形式是不是都不要呢?形式实在讲还是要,形式就是一个提醒,提醒还有它恢复实质的时候。如果连提醒都没有了,就完全没有恢复实质的时候了,这个道理我们要懂。像我们道场做法会,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形式,我们学佛重实质,不重形式。现在很多都是只有形式,没有实质,是不是这些形式都不要了?都不要,也不知道什么是实质了,连形式都没有,也不知道什么是实质。所以这一段孔子的回答,我们必定要知道举一反三。凡是这个礼,还是不能废,在佛门,也有佛门的礼。总是提醒,提醒以后有人明白,他照做了,实质的意义就恢复了。

好,今天我们就学习到这里。祝大家福慧增长,法喜充满,阿弥陀佛!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9年1月27日13:01:42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57456.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