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无量寿佛经疏钞演义(第6集)jingkong老法师主讲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疏钞演义  (第六集)  1990/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3-002-0006

MP3下载

在这一段,最后几句话很重要,我们明了之后,就晓得自己功夫是不是得力,是不是如法。这段文在第三十四面倒数第二行,说「常运念无不念时,念念皆觉,是名观行即佛也」。前面一句容易懂,就是不间断。念念皆觉就是不夹杂,夹杂就不觉,夹杂就是迷了。我们念佛的时候夹杂着妄想,这就是不觉;必须念念都不夹杂,念念都清楚,这是觉。就是不间断、不夹杂、不怀疑,这样念佛、念经都是属于观行即佛。这是必须要知道的,你不知道,你念得就不如法,效果就得不到。

 

再看下面第四段「相似即佛」,相似比前面进一步了。前面是观行,还不像,相似虽然不是真佛,有点像了,可见得功夫是进了一大步。观行是伏烦恼,没有断,相似是见思烦恼断了,这个境界是小乘的阿罗汉、辟支佛,大乘圆教七信以上的菩萨,这是相似即佛。「相似佛者,念佛相好身得相似相应,念佛法门身得相似相应,念佛实相身得相似相应」,这是讲三身,先说三身。下面解释相似,「相似者,二物相类」,两样东西相类、同类,很接近。「如鍮似金」,鍮是金矿,没有提炼出来,金矿里面有很多金,但是参的很多渣子在里头,跟那个金两个一比它很像,这相似。「如瓜比瓠」,这个也很相似,瓜跟瓠很接近,样子也差不多。「犹火先煖」,火虽然在远处,但是那个热我们已经感触到了。虽然没接近到火,但是热气已经接触到,这就相似。「涉海初平」,好像我们到大海,我们往大海去,海滩先是很浅很平,我们可以走过去,愈走愈深,浅的是相似,深的是大海。从这些比喻,让我们体会到什么叫相似。

 

「水性至冷,饮者乃知,渴不掘井,听说何为。」这几句话是劝我们要修学,要认真的修学,如果不认真的修学,只是闻佛法没有用处。听到佛法,自己不肯认真修,是决定得不到利益的。底下这几句话就正说了。「略举其要,如法华中」,像《法华经》上所讲的,「六根清净,即是其相,名相似佛也」,这是把标准给我们说出来。佛是身心清净,清净到了极处,如果我们六根要清净,就有一点像佛了。六根怎么不清净?有烦恼就不清净,烦恼断掉了就清净,烦恼是染污;换句话说,阿罗汉断了见思烦恼,圆教七信位的菩萨断了见思烦恼,别教七住菩萨断了见思烦恼,那都叫做相似即佛。在净土宗,念佛功夫要达到事一心不乱就入了相似位,到事一心不乱就像阿弥陀佛了。

 

我们到底要从哪里下手?诸位要记住,我上面一堂给你讲的重要的方法,这个方法是断烦恼的很得力的一个方法。其次就是依教修行,我们把《无量寿经》里面所说的道理,当然一下子不太容易明了,不明了没有关系,你多读多听,渐渐会明了。理要明了,理明了之后,就变成自己的思想、见解。经上许多教给我们在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的教训,我们一条一条都把它做到,那我们就很像佛了,这样也能入相似位。这比一般修行修到真正断烦恼入相似位,是要容易的多了,这个方法确实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够做得到。

 

讲到九品的差别,我在《无量寿经》上也跟诸位同修说过,只看我们把《无量寿经》真正做到多少。如果完全能做到,那就上上品;不能完全做到,可以做到百分之九十,那就是上中品;能做到百分之八十就是上下品。这样往下降,下下品也要做到百分之二十,就是做到两成。两成都做不到,那只能退,退到前面「名字即佛」。能够做到两成以上,可以说是「观行即佛」。做到五成以上,差不多就是「相似即佛」,就入这个位子。真正修学,要认真努力去做到,要解,解了之后要行,只解不行,那是在名字位中。

 

我们再翻过来看三十六面,第五,「分证即」。这是真佛,这不是假的了,不是相似,这是真的。真佛,还不圆满。在这个地方我先说一个比喻,古人常常拿月亮做比喻。天上的月亮、月光是真的,水里头也有月亮的影子,那不是真的,水里的月亮是相似的,不是真的。真的月亮只有一个,有分证、有圆满,分证就是还没有圆。你看初三、初四有个月牙,那是不是真的月光?是真的,那不是假的。十三、十四月光很大了,那是真的,不是假的。一定到十五才圆满,十五的月亮比做「究竟即佛」,从初二、初三月牙到十四,都叫做分证即,他是真的,不是假的。可见得前面相似不是真的,很像,但他不是真的,好像是水中之月,不是天上的真月。

 

本性这上面染的无明,无明不能够一时就去干净,正好像月亮,它的光明一天一天的放大,它不是突然之间从黑夜就变成一个圆的月亮,不是这个变法的。我们本性里面无明,佛给我们讲一共有四十一品,四十一品慢慢去断,断掉一品,光明就大了一分,就是本性的光明。所以从圆教初住菩萨,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他就是分证佛,他是真佛,不是假佛,才破一品无明而已!破这一品无明,他用的心跟诸佛如来所用的心是一个心,真心,用真心。相似以下用的是八识心,用的是八识五十一心所,把这个当作心,真心完全不知道用,也就是真心不起作用。到分证即,用真心,不用妄心,所以他的思想、见解、行持跟如来完全相同,只可以说能力大小不一样。他的正确性、真实性跟诸佛如来没有差别,只是大小不一样。

 

我们看底下解释,「即心观佛,托境显性,虽得相似,尚属缘修」。这一句是承前,前面相似位中,相似位的成就不是真实的,还是属于缘修,从缘起修,不是从性起修。分证他从性起修,不是从缘起修,在修行依据上也完全不相同了;换句话说,一个用妄心,一个用真心。用妄心,修到最高的境界是相似即佛,没有办法明心见性;到明心见性,决定不能用妄心,也就是要舍识用根,转识成智。禅家所讲的离心意识,才能达到分证。我们念佛也是如此,离心意识才能达到理一心不乱,这是理一心不乱的境界了。「今则亲证」,亲证法身,亲见本性,「属于真修」。所以真修到什么时候?明心见性以后才是真修,明心见性之前是相似修。我们现在,说老实话连相似修都谈不上,我们现在是名字位中,有名无实,还没有开始修。如果你认为我说的话不太可靠,你自己想一想,你哪一天认真去断烦恼过?你念佛、拜佛,没想到要断烦恼,可见得你没真修。真修是断烦恼、是断习气,那才开始真修。这个真修还是缘修,不是此地讲的真,算的上你已经开始修行。观行位中、相似位中,都是用心意识,到这个地方不用心意识,离心意识。

 

所以听经,我们也常说,虽说,也许你听到也还能懂,但是不会用。真修人听经,就是《起信论》上讲的「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他是真修,是亲证。讲的人,讲经的人用心意识,听经的人离心意识,这得什么样的果报?讲经人没开悟,听经人开悟了;讲经人没证果,听经的人证果了。由此可知,修行真的是在个人,与老师也不相干。

 

佛经里头有个公案,公案我们俗人讲故事,一个故事,这也是真的。这个公案出在哪里我忘掉了,但是有。佛在世那个时候,有一个修行人想证阿罗汉果,办了丰盛的供养去求一个出家修行人,求他开示。这个修行人本身没有证到果,贪图他的供养,告诉他我已经证得阿罗汉果,你来供养我,贪图他的供养。这个人恭恭敬敬、虔诚真的把他当阿罗汉看待,供养他,他接受了。接受之后,他就向他请教,那你要教给我,我怎么样修行证果?他没有法子只好骗他,他说好,我坐在当中,你听我的话。他拿个皮球,叫他蹲在墙角上,打他一下,「你证到须陀洹果了」。他说是的,我证到须陀洹果。他真的证得了。再转一个角,又给他那么打一下,「你证到斯陀含果了」。四个角转了,「你证到阿罗汉果了」。他每一次都点头说他证得了。四个角落转完,他给他磕头顶礼。他说我骗你的。他说没有,我真的证得了。这是确实的,为什么?他是至诚恭敬之心来求法。虽然欺骗他,说的是假的,人家得到是真的。这就是说法的人不善说,善听的人得真实利益,所以会说不如会听,会听重要!。

 

这里就是教我们要用真心,真心就是至诚心,至诚心就是心里头没有一个妄想、没有一个妄念,这是真心。至诚恭敬能得真实利益。从前有人问印光法师,佛法的真实利益要怎么样才能得到,有没有什么秘诀?印祖跟他说了两个字,「诚敬」,他说这是入佛门的秘密的钥匙,「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说的人他有没有证、有没有学、有没有修,都不要紧,问题在我们自己求学的态度。正因为如此,古今我们常常看到学生超过老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什么原因?学生用的心比老师真诚,所以学生就超过老师了。于事于理都有依据。我们把文念下去。「惑分分破」,惑就是无明,一分一分的破除。「性分分显」,就是自己的真心本性一分一分的往外面透露。「从所证说,名为分真」,他所证的是真如本性,一分一分真实。「从能显言,名分证也」,一分一分证明了。这个文也分为两段,第一段「约发心明即佛」。我们看文。

 

「分证佛者,初发心住。」这是讲圆教,圆教初住叫做发心住,发什么心?发菩提心。所以诸位同修要知道,菩提心一发就是圆教初住菩萨,超越阿罗汉太多了。阿罗汉相当于七信位,你看他的上面,八信、九信、十信、初住,还有四个阶级。菩提心一发,就入了分证位。菩提心是什么心?真心,真诚,真诚到了极处!我们学佛要用真诚心,处事待人接物也要用真诚心。在这个社会里面,有很多人有顾忌,这个顾忌就是妄想、分别。我用真诚心对人,那我要吃亏,人家都骗我,我怎么可以用真心对人?这是大错特错!你要用真诚心待人接物,你决定不吃亏。眼前可能吃点亏,后来要占大便宜,果报不可思议。所以,不要怕人骗我们,不要怕上当,被人家欺骗、吃亏上当,正是消业障。业障统统消除了,无量无边的智慧福德自然现前,现在吃亏上当怕什么!后来有大好处、大利益、大福报,这是真实的功德。往往世间人只看眼前,疏忽了将来,这就是眼光短浅,不知道修福。

 

真正的福报,给诸位同修说,晚年享福是真有福。你现在年轻,把福报都享尽了,晚年贫困,晚年受苦,那才叫真苦。晚年没有体力,苦难来了承受不了,年轻受点苦难算什么!有体力、有精神,可以熬的过去。所以有福报不要年轻享,留着晚年享;有财富也现在不要,你命里头有财富,丢不掉的。财富来了,我把财富布施掉,我都不要,晚年财富来了,晚年有财富,日子过得才舒服。一个人在一生当中,你要去算命,算命的会告诉你,五年一转运,人的命运是五年一转。一生当中有最好的五年,也有最坏的五年,假如说最好的五年在年轻时候,最坏的五年在晚年,这个命不好;最好的五年在晚年,最坏的五年在年轻,这个命好。假如我们好运在年轻时候,坏运在晚年,怎么办?聪明人,我好运来的时候不受,不受那它就延到晚年去了,延后去了。现在发财,我散财,我把它散掉,我根本不受用,晚年财就聚来了。这是有智慧,有深远的眼光,他才会转移自己的命运,改造自己的命运就这个改法。

 

你要真正相信你就会改,命运决定操纵在自己的手上。你要是多念念《了凡四训》,所以我常叫人念《了凡四训》一口气念三百遍,为什么?不念三百遍,你念了不觉悟。看一遍、两遍,看完之后就忘掉了,你的命运还是转不过来。三百遍念下去,印象深了,真相信,知道怎么做法,确实可以改造命运。寿命短的可以长寿,贫贱的可以得富贵,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所以你要懂得理论、懂得方法,如理如法的去求,没有一样得不到。你所得到的,不但是你命中有的,是你真如本性里头本来具足的,哪有一样得不到?就是如理如法去开采而已!我们现在是开采,开采不当,这个地方有金矿,你晓得在这个地方开采会开出来。你调个方向,到那边去开采,那里没有,怎么开也开不出来。所以说是方向搞错了、处所搞错了。一定要懂得真实的福田怎样去修学,处事待人接物以真诚之心,决定不吃亏。这是讲发心。

 

「一发一切发」,这句重要。不能对佛菩萨真心、对佛教徒真心,对世间一般人就用假心,这个不可以。那你还是用二心,你没有用一心。对佛菩萨是什么心,对一切众生也是这个心,这就对了。正是因为佛菩萨我们这个心发起来,发起来之后,要在生活当中处事待人接物把它用上,这才对,发了就起作用,不能发了不起作用。所以,对于一切众生都要像对佛菩萨一样的看待。「发一切功德,发一切智慧,发一切境界,不前不后,亦不一时。」前后属于同时,不一时就是一时。这个意思是告诉我们,在应用的时候随缘就自在,不要执着。一时是执着,不一时也是执着,都落在妄想执着的里面。所以,这一句就是教我们舍离一切妄想执着,这就对了。

 

「三智一心中得」,三智是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一切智是阿罗汉证得的,道种智是菩萨证得的,一切种智是如来果地上证得的。一切智是知一切法的本体,道种智是知一切万法的性相,一切种智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这是究竟圆满的智慧,从哪里学来?从一心中得。这句话重要!因为净土宗修行的目标就是一心,一心不乱。开始就一心,最后得一心,开始教你什么?一心念佛,所以他直接用一心,用一心才能证一心。开始用的一心是意识心,不是真心,是妄心,意识心。意识心妄念很多,妄想很多,我现在专心在一个佛号上,用一个佛号代替所有一切的妄念。就是一念取代一切妄念,把一切妄念归到这一念,这个叫一心,用这个方法来修。到所有一切妄念都没有了,一心就证得了,一心是真心,就证得了。这种修学的方法直截了当,不像其他的法门拐弯抹角,不晓得弯到什么时候你才能弯到,这个法门直接的,马上就得到。

 

所以诸位同修要真修,真正修,你要记住,你真正把这个道理搞清楚,事实真相搞清楚,你才会修。会修的人,「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从早晚课诵就专。觉明妙行菩萨在《西方确指》里面教给我们,他那个功课就简单了,二六时中功课都一样,一遍《阿弥陀经》,三遍往生咒,一千声佛号,这是一堂功课。早课是这样的,晚课也是这样的,绝对不参杂其他的东西。此地的课诵我还不知道,我不在此地住。昨天晚上我在这里住,听到我们这里做早课,我们的早课夹杂,不是一向专念。还夹杂着有十小咒这些东西在里头,这是对于净宗事理都不明了,真正的明了,不是这样的。净宗祖师大德通常经都不念,就是佛号,一天十万声佛号,他也没有什么早课晚课,一天十万声佛号,决定往生。

 

觉明妙行菩萨告诉我们这是专修,为什么先叫你念一遍经,念三遍往生咒?收心,就是摄心,把妄念伏住。伏住妄念,佛号才有功德,才相应,所以叫你念一千声佛号。第二支香也是这样做起,大概这样念法,念一千声佛号差不多将近两小时。如果要打精进佛七的话,就是一天十二支香,日夜十二支香,课程完全相同。一天十二遍《无量寿经》,每次都是三遍往生咒、一千声佛号,一昼夜是一万两千声佛号,再多余时间就拜佛。这个方法得力!所以,最忌讳的就是夹杂。我们只能在此地劝告,现在儿子都不听父母话,徒弟也不听老师话,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所以说各人修各人的,你的成就与我不相干,我的成就你也沾不到光。但是我不能不告诉你,不告诉你是对不起你;告诉你了你不干,那是你自己的事情,你不能怪我。所以是三智一心中得。

 

像禅宗,禅堂里面坐香,他什么东西都没有,二六时中就是叫你静坐。坐到腿发麻的时候跑香,运动,跑完了之后再坐。就是叫你妄想断掉,一心中得。不管哪个法门都是一心中得,绝对不会说杂心当中会得到的,没有这个道理。查遍《大藏经》,哪个经上说二心、三心当中得到?没有。这是我们真正想在这一生当中成就不能不知道的。

 

底下说「得如来妙色身,湛然应一切,开秘密藏,以不住法,即住其中」。修行,就是从一心起修,果报,三智一心中得。三身,法身、报身、应身,三德是法身、般若、解脱,全是一心本具。因为一心是真心,一心就是本性,本来具足。我们看末后的解释,三十七面倒数第四行,从末后一句看起。「三身三德,体离纵横。」纵是从竖的上说,先后讲,横是从平面上讲,就是我们今天讲的时间、空间。离就是超越,三身三德超越时空,拿现在的话来讲就是这个讲法,大家就好懂了,超越时空。以前不晓得,「今始发明」,发是发现,现在才发现,明是明了,今天才发现,今天才明了。「名开秘藏」,这是无始劫以来,藏在这个地方从来没发现,似乎是秘密,今天打开了。「入理般若名为住」,理般若是什么?就是根本智。《般若经》上讲的,「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无知就是清净心,无知就是定。定是体,慧是用;慧是体,定是用,定慧可以互作体用。可以互作体用他就辗转往上提升,这个叫住,正是《金刚经》上所讲的「应云何住」。

 

释迦牟尼佛教给须菩提尊者说,须菩提尊者问的,「云何应住」。佛告诉他,直截了当给他讲,就像我这样住法就对了。释迦牟尼佛住在哪里?你们念《金刚经》有没有找到?实在找不到,《金刚经》上有两句明白话,「无住涅槃」,不住生死,不住涅槃,这是佛住。实在讲,我们还是学不到,我们今天能够学的,把这个心住在阿弥陀佛佛号上,住在阿弥陀佛佛相上,这就好。住在阿弥陀佛名号、身相上,也是入理般若,为什么?你要没有这样的智慧,你不会把心安住在这里。「此住无住,住秘藏中」,这是《金刚经》的境界,不是我刚才讲的境界。但是我们刚才讲的境界,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入了住秘藏中。但是我们把心安住在阿弥陀佛名号、身相当中,是我们现在可以做得到的。

 

下面一段是「约被物明佛用」,这是讲作用。我们把这段文念一念。「以普现色身,作众色像」,这就是说的随类化身。诸位要知道《楞严经》上「观世音菩萨圆通章」,他的地位就是圆教初住。初住菩萨也有三十二应身,看看那个众生应以佛身而得度者,他就示现八相成道,用佛的身分去度他。分证佛就有能力现种种身,可以现佛身。佛身都能现了,其他就不必说,其他当然能现。《法华经》上讲的观音菩萨是等觉菩萨,《华严经》上讲的观音菩萨是第七回向菩萨,你看统统都讲观世音菩萨,他在每部经上、每个法会上示现的身分地位就不一样,这是读经要知道的。此地所讲的分证即,都是从圆初住上说的。初住菩萨都已这样,往上去更不必说了,他的智慧、德能、神通愈来愈殊胜,普现色身,作众色像,像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身一样。

 

「一音随类,报答诸声」,这是讲说法,「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就做到了,就有这个能力。他给一切众生说法不需要翻译,中国人听的,说中国话,日本人在座听的,讲的是日本话。不需要翻译,每个人听的都不一样,都是自己的言语,都能听懂,都能接受,这是很不可思议的。这个能力是不是真的?现在科学家相信了,因为科学家利用计算机,计算机可以能够产生这种能力。将来到外国去旅游,如果这个计算机真正发明之后,不需要翻译,计算机它就会说。可见得这个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这是本性里面本具的德能。

 

「不动真际,群情等悦」,真际是真性,真性没动,真身没有动,十方法界有缘众生都法喜充满。阿弥陀佛可以说每分钟、每秒钟,都在十方世界去接引无量无边的众生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们讲阿弥陀佛忙死了!其实阿弥陀佛动了没有?没动,在西方极乐世界端端坐着,没动。没动怎么去的?化身去的。佛身有无量光明,光明当中有无量无边的化佛,去到十方世界去接引。没动,十方世界都见到阿弥陀佛去接引他,不动真际,群情等悦。「应以三轮度者」,三轮就是身口意,「能八相成道具佛威仪,以佛音声,方便而度脱之,况九法界三轮耶,初住尚尔,况等觉耶,是名分证即佛也」,这就讲得很清楚了。但是怕诸位里面这个「三轮」不太好懂,注解里头有,注解在三十八页,就是这一页倒数第三行,从底下一句看起。「威仪属身,音声属口,方便属意」,这就是三轮,三轮讲的身口意。佛度众生,这三种都要用,要用身相、要用言语、要用种种权巧方便的方法。「应以佛度,即现佛三」,应该用佛身度,就现佛的身口意,应该用菩萨身分度,就用菩萨的身口意,这叫三轮。末后一句说,「良由位位始觉本觉,一合俱忘,致使体用高广若此」。这个意思就是说,到分证即位用真心就离一切相了,就像《金刚经》上所讲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所以他的作用广大无边。好,我们就讲到此地。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8年8月24日13:28:29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53080.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