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寿经 |第28集|视频MP3文字|刘素云老师复讲

无量寿经 (第28集)刘素云老师 复讲2018年04月17日

play-sharp-fill

play-sharp-fill

视频下载MP3下载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阿弥陀佛!

这节课,我们开始学习第十一品经文。

这品经文的题目是:

 

【国界严净第十一】

 

这一品经文,是世尊为我们介绍西方极乐世界环境的庄严清净。

现在旅游的季节到了,从这一品经文开始,我就带领大家去“旅游”,看看各个景点,大家自己去分析判断,哪个景点最好。我已经给大家“踩点”一次了,比较熟悉路线了,所以我领大家一起去“旅游”。

看前面的四句经文:

【佛语阿难。彼极乐界。无量功德。具足庄严。】

这四句经文非常好懂,就是世尊告诉阿难尊者,西方极乐世界,具足无量功德和庄严,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没有任何缺欠。

再往下看这几句经文:

【永无众苦。诸难。恶趣。魔恼之名。】

这几句也很简单,容易懂。

这就告诉我们:西方极乐世界,永远没有三苦八苦等种种苦恼,也没有三灾八难等种种灾难,没有三恶道,也没有魔恼等名称。这些事情,西方极乐世界是没有的。

这里面有一个词,开始的时候,说西方极乐世界永远没有三苦八苦,也就是永远没有三灾八难。“永远”这两个字,是一个重要的词汇,不是临时没有,而是永远没有。

 

我们看看这个〔众苦〕,是指什么说的。

〔众苦〕就是指三苦八苦等种种苦恼而说的。

〔诸难〕是指天灾人祸、三灾八难等种种灾难。

大家都知道,在当前这个社会,人们对于众苦的感受是越来越深刻。

先说生、老、病、死这四苦。大家想想,有哪一个人能免除?可是我们学佛人要知道,真正的学佛人,可以解决这个生老病死的问题。比如说,真正的学佛人,他的生苦已经过去了,下面还有老苦、病苦和死苦这三苦,真正的学佛人是可以解决的。

我们有好榜样,比如说海贤老和尚,老人家活了一百一十二岁,自在往生。他没有老苦,没有病苦,没有死苦,这就给我们学佛人做出了最好的榜样。

再给大家举一个例子。

台湾有一个老居士叫李济华。老居士非常出名,老法师在讲经的过程当中,曾经多次提到过这位老居士。有一次,这个老居士去参加一个法会,由他给大家讲经说法。老人家讲了一个半小时,苦口婆心地劝大众,要好好念佛。一个半小时讲完之后,老人说:“我该回家了。”大家是怎么以为的呢?以为老人家八十多岁了,讲了一个半小时,肯定是有点疲劳,要回家去休息了。谁知道,这个老人家在讲堂旁边的一个小客厅,往那一坐,老人家就往生了,就这么迅速。

他往生以后,他的太太对大家说,早晨在来讲堂的路上,这个老居士就对他的太太说,“我要往生了,你以后会寂寞的。”他的太太对他说,“你能往生,真是太好了,我不会寂寞的。”在这一天,老人家就是这么自在地往生了。你想,老人家没有病苦,没有老苦,没有死苦。这是我们的又一个榜样。

 

下面再说说〔求不得苦〕

这是我们人人都可以遇到的,因为这个欲望啊,不说人人都有也差不多。现在不是欲望了,而是欲望太多太多了。太多,求不得就苦。唯有我们真正的念佛人,无欲无求。这个苦,对于真正的念佛人来说,是没有的。

比如说,我的愿心,我只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其他的任何的东西,我都不求。不求就好啊,不求就自在啊,不求就快乐。所以我现在就自在快乐。

 

还有〔怨憎会苦〕

能不能避免?能。

对念佛人来说,能够避免。不念佛的人,离不开怨憎会苦。为什么念佛人能离开呢?因为念佛人心里清净。他知道,冤家对头来整我,来陷害我,来伤害我,来障碍我,你只能障碍我的形体,你障碍不了我的内心。我的内心永远是阿弥陀佛佛号不间断。如果你骂我,你打我,我心里的佛号仍然是不间断的。

假如说不念佛的人,别人一障碍你,你就生气了。生气了,你就上当了,你就苦了。你不上当,你就不苦;你上当,你就苦。所以说不学佛的人,离不开怨憎会苦。

 

再说说〔恶趣〕

“恶趣”就是三恶道。

三恶道的业因非常复杂。归纳起来,总不外乎贪、瞋、痴、慢这四种恶业。一切罪恶,都是从这四种恶业而生出来的。

如果我们一心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这个世间的一切,顺境也好,逆境也好,我们统统都把它放下了,把贪、瞋、痴、慢、疑、嫉妒、谄媚等等这些念头都放下了,一心念佛,修自己的清净心,修自己的平等心,修自己的大慈大悲心。那么这些“恶趣。魔恼”全都可以离开。现前,一个真正的念佛人就可以离开,不必等到西方极乐世界,我们现在就能离开这些魔恼苦难,何况我们去了西方极乐世界呢?!

老法师有这样一句话,“讲经说法的人,不如真正的念佛人”。我们听了这句话,不要惊讶,老法师说的是真话。为什么这样说呢?老人家告诉我们,因为你讲经说法会间断、会打岔,念佛的功夫不如真正的念佛人那么纯熟。

 

老法师给我们举了个例子。谛闲老法师的徒弟锅漏匠,念佛三年,站着往生的。谛闲老和尚不能。老人家走时生病,是躺着往生的。一个是师父,一个是徒弟。徒弟是站着往生的,老师是躺着往生的。这是老法师给我们举出了一对师生的例子。

谛闲老和尚为什么不如他的徒弟走得那么自在呢?这是因为老和尚为大众牺牲了自己的品位。这是一种什么精神?是一种菩萨精神。

我们要学习这种菩萨精神,要尽心尽力地把《无量寿经》,把这个殊胜的念佛法门,介绍给一切有缘众生,让众生生起信心,真正发愿求生净土。以这个方法来报答佛恩。

我们听了这个能不能想,讲经说法不如自己念佛。不要这样想,这样想就自私了。后面老法师告诉我们,谛闲老和尚的这种精神是菩萨精神。我们要学习老人家这种菩萨精神,牺牲我们自己的一点品位,为大众是值得的。

 

看下面一段经文:

【亦无四时。寒暑。雨冥之异。复无大小江海。丘陵坑坎。荆棘沙砾。铁围。须弥。土石等山。】

世尊告诉我们,在极乐世界里,没有四季、寒暑、雨冥等一些气候的变化。简单地说,就是说极乐世界没有什么气候变化,也没有大小江海、丘陵、坑坎、荆棘、沙砾、铁围、须弥、土石这一些地理环境的差别。

我们看看这里的〔四时〕是指什么。

〔四时〕就是我们所说的春、夏、秋、冬。西方极乐世界没有春夏秋冬,没有季节,没有气候的变化。

〔雨冥〕就是我们所说的阴雨天。

〔丘陵〕是高山。

〔坑坎〕是深陷的洼地。

〔荆棘〕是带刺的植物。

〔沙砾〕是小石子。

〔铁围〕指一个单位世界外围的大山。

〔须弥〕就是我们宗门所说的妙高山,它是一个小世界的中心。

从上面我们这一段经文,可以看出来,西方极乐世界,没有这些地理环境的差别。极乐世界有七宝池,有八功德水。那个八功德水呀,它是随心所欲的,可深可浅,可以往上流。这在我们这个世界是不存在的,我们这个水都是往下流。

 

〖丘陵坑坎〗

是表示地质的不平。在这里“丘陵坑坎”是表达地不平,也是人心的不平。

〖荆棘沙砾〗

这四个字,是表达地质环境的恶劣。

〖铁围。须弥。〗

这是大山。大山是表示障碍。

看下面一段经文:

【唯以自然七宝。黄金为地。宽广平正。不可限极。微妙奇丽。清净庄严。超逾十方一切世界。】

这一段经文,是说西方极乐世界的物质环境。什么样呢?都是以七宝自然所成的,黄金铺地。这个面积广大,无法计算。而且国土微妙、奇特、华丽,清净、庄严,超过十方一切世界。

我们大家想一想,用黄金来铺地,面积又是没法计算的那么大。大家想想,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什么样的境界?

我们这儿呢,水泥路,扬灰路。大家不是形容嘛,晴天就是扬灰路,雨天就是水泥路。现在有了很大的改观,尽管是有改观,但是比起西方极乐世界黄金铺的地,那没法可比。是不是这样?

这里面说,都以七宝自然所成。

那这个〔七宝〕都是什么呢?就是我们所说的金、银、琉璃、水晶、琥珀、美玉、玛瑙。我们所说的“七宝”,就是我刚才说的这七种。不单是七宝,这里是用“七宝”代表无量的珍宝。

〔奇丽〕是什么意思呢?不说“微妙奇丽”嘛。什么叫“奇丽”?是奇特华丽。

〔黄金为地〕:这个“地”是指什么?是指道路,西方极乐世界的道路是用黄金铺就的。

〔宽广平正〕:平地要先平心,心平地就平。

我们看看,这个经文它有深刻的含义的,我们不能光从字面来理解。

〔微妙奇丽〕是妙好、奇特、华丽。

〔清净庄严〕是光华灿烂,不可思议,无可为比。

刚才我们把这些词汇,做了一个简单的解释和介绍。

 

同修们,你如果是就像身临其境了一样,你看一看西方极乐世界的环境,是不是太美太美了? 太有诱惑力了?

如果看看我们的世界,再看看西方极乐世界,你只要认真地比较一下,你肯定会选择西方极乐世界的。

接着往下看这一段经文:

【阿难闻已。白世尊言。若彼国土无须弥山。其四天王天及忉利天。依何而住。】

这一段经文有些难,不太好理解,又说得比较拐弯。

这一段经文主要是说什么?阿难听佛所说之后,就是世尊给我们介绍了西方极乐世界这个环境之后,请问世尊。谁请问呢?阿难。他说,“假如极乐世界没有须弥山,那么四天王天及忉利天依靠什么地方而住呢?”

阿难为什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呢?往下我慢慢地给大家说。因为大家知道,这里面所说的“四天王天”,阿难说,没有“须弥山”,这个“四天王天”它依何而住?咱们一个一个来分析。

 

这个〔四天王天〕是哪层天呢?它是欲界的初层天。这个天它住在哪儿呢?他居住在须弥山的半山腰。

那个〔忉利天〕呢,是欲界的第二层天,这个天他是居住在须弥山的山顶。

一个住在山腰,一个住在山顶。此上两天,都是地居天,一个住在山腰,一个住在山顶。如果没有这个须弥山,那这两个天往哪住啊?阿难提出的就是这么个意思。

怎么解释?西方极乐世界是一个不可思议的世界,不能用我们现在的想法看法去看西方极乐世界。一切诸佛刹土,都是佛的愿力以及九法界众生的业力感召所成的,这两句话我们能听得懂。就是一切诸佛刹土是怎么形成的,怎么成就的呢?是诸佛的愿力以及九法界众生的业力感召而成的。

阿弥陀佛的愿力远远超过诸佛,他的国土也远远超过诸佛国土。

那阿难问这个问题,是不是代表我们问的呢?是。

凡夫听了世尊对西方极乐世界的介绍,总免不了有疑惑。因为十方诸佛刹土都有六道,都有三千大千世界。由单位世界,小千世界、大千世界都是这样组合的,只不过范围大小不相同而已。那唯独西方极乐世界,它跟任何一个星系的组成都不相同。这就是极乐世界和其他诸佛国土的区别。

 

佛在这里的答复,有的是方便说,有的是真实说,这个我们要理解。我们要能够理解什么呢?就是佛说法,总不出二谛,一个是真谛,一个是俗谛。什么叫真谛?真谛是佛亲证的境界;俗谛是随众生说。这就是真谛和俗谛的区别。因此在这里说,佛说法,有时候说真谛,有时候说俗谛,我们应该理解。

我们听佛这样说,可能也有这个疑问,阿难就向世尊请教:〖若彼国土无须弥山〗

这个“若”是假如的意思,假设、假如。

四天王天住在须弥山的山腰,没有须弥山,四天王天没地方住。忉利天在须弥山的山顶,如果没有须弥山,忉利天也没有地方住。这个问题就严重了。

所以阿难请教世尊:

〖依何而住〗

就是依靠什么能住呢?

佛没有正面答复阿难,佛是采用启示的方法,让阿难自己去体会。佛反过来问阿难说“夜摩兜率”。夜摩天以上称为空居天。刚才咱们说上面的四天王天和忉利天是地居天,现在佛提出来的夜摩天和兜率天是空居天。说这个天,他就不是住在地面上了。夜摩上去是兜率,到最高的色界天是哪儿呢?色界天,无色界天。说这些空居天,没有须弥山,那他们依何而住呢?他并不依靠地面,不依靠须弥山。世尊讲这个,让阿难自己来回答,你自己分析分析。

所我们再往下看下面这段经文。

【佛告阿难。夜摩兜率。乃至色无色界。一切诸天。依何而住。阿难白言。不可思议业力所致。】

佛反问阿难说,夜摩天、兜率天乃至色界天、无色界一切诸天,他们依靠什么而住呢?阿难给出答案了。他说,依靠众生不思议禅定功力而住。不依须弥山而住,是依众生不思议禅定功力而住。

我们下面看看:

〔夜摩〕是什么意思?也就是夜摩天。它是欲界的第三层天。

〔兜率天〕是欲界的第四层天。

从夜摩天以上都是空居天,居住在虚空中,所以叫空居天。

下面说说这个〔业力〕。“不可思议业力所致”,这个“业力”,和我们以前所接触到的这个“业力”不完全一样。

在这里,这个“业力”是指什么呢?是指禅定功夫。这是一问一答。

 

〖阿难白言。不可思议业力所致。〗

这一句话是这一段经文的主题。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众生世界“不可思议业力所致”。

佛在经上说:“不思议业力,虽远必相牵。果报成熟时,求避终难免。”这几句话是告诉我们什么意思?就是说,人要造业,虽然久远,因缘相遇的时候,业报必定会现前,没有办法逃避。

西方世界造的是不可思议之业,世间人造的善业、恶业,也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不可思议的。西方造的净业,当然更不可思议。这就是什么呢?一层一层地在帮助分析,回答阿难提出这个问题。

在这里佛告诉阿难,说空居天以上的天人,修的是禅定。定力也称为不思议业。越往上去定力越深。但是定力不是你一得到就永远得到了,永远不失去了,不是这样的。就是到了一定的时候,他的定力能退转,会退失,不但退转,还会退失。一退失怎么样?他又要堕落。佛跟我们讲的是真实语,是真的情况,是真相。

 

世间禅定大家都知道,最高是四禅八定。到第八定生到哪里去?生到非想非非想天。他的定力能支持多久?能支持八万大劫。但是这个八万大劫到了,他的定功就支持不住了。支持不住,他就往下堕落。

那到什么时候,这个定功才不会失去,不会堕落呢?佛告诉我们,说八定再往上进一级是第九定,就超越三界,就证得了阿罗汉果。到了第九定,才不堕落,不退转。阿罗汉果就不会再退到三界去了。

阿罗汉有时候到三界来呀,咱们三界不都有阿罗汉吗,那是怎么回事呢?是他又退转了吗?不是的,阿罗汉不会再退转了。他是乘愿再来的,是来示现的。示现干什么?来示现度众生的。我们不要有这个疑虑,说阿罗汉不退转了,他怎么还到我们三界来呢?不要忘了,他是乘愿再来度众生的。

西方世界,阿难尊者把它称为不思议业力。这不思议业力是什么呢?我们前面说了那么多,可能大家还是没听懂。这回一说,你立刻就明白了。

 

那这个不思议业力,究竟是什么呢?

就是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

这回听懂了吧?多么简单!

说了这么半天,“不可思议业力”,就是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句佛号,不但超越阿罗汉,超越辟支佛,超越权教菩萨,超过法身大士。经文后面说“行超普贤”。

大家就奇怪了,哎呀!这么高啊?这一句阿弥陀佛佛号,能行超普贤?

对的,大家说得没错。“普贤”是等觉菩萨。这一句阿弥陀佛佛号,就是这里讲的“不可思议业力”。这回知道依何而住了吧?

回到问题的原点,没有须弥山依何而住啊?现在如果有人问你,你怎么回答?一句话,依阿弥陀佛而住。一句阿弥陀佛就有地儿住了,就这么简单!

 

看下一段经文:

【佛语阿难。不思议业。汝可知耶。汝身果报。不可思议。众生业报。亦不可思议。众生善根。不可思议。诸佛圣力。诸佛世界。亦不可思议。其国众生。功德善力。住行业地。及佛神力。故能尔耳。】

这段经文比较长一点,先用白话给大家说一遍这一段经文是什么意思,不是它的深刻含义,是它的字面的意思。

佛告诉阿难,不可思议的业力包括的范围很广,你知不知道?你自身的果报不可思议,为什么会有无量无边的世界呢?为什么会有三途六道的区别呢?因为众生的业因、果报、差别不可思议。众生学佛的善根也不可思议。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他们的大愿、大行及真实功德,所成就的智慧、慈悲、德能、国土,都是不可思议的。还告诉阿难说,极乐世界的人都是发菩提心,以一句名号契入弥陀愿海,所以他们能安住在阿弥陀佛的大愿、大行、大业所成就之地。极乐世界是依众生的功德、善力,及阿弥陀佛的本愿威神力所成就的。所以不必依赖须弥山,而能自然安住。

最后一句话是最明确的答案。

为什么不依赖须弥山,就有住的地方呢?

前面告诉我们,为什么能够安住在这个地方,就是说因为极乐世界的人,都发菩提心。

 

他们是怎么样契入弥陀愿海的呢?

就是以这一句阿弥陀佛佛号契入的。

所以他们能安住在阿弥陀佛的大愿、大行、大业所成就的地方。

这就是最终给我们的答案。

这里面涉及到几个名词。

一个名词是〔业〕: 这个“业”呢,不同的地方,它的解释也不尽相同。在这里,这个“业”是指造作之意,一般是指行为、言语、思想。

〔果报〕是指过去所作善业、恶业,感召今世的结果与回报,叫果报。

〔业报〕指业因与果报,也就是所造作的善恶之业因,而感受苦乐之果报。你造什么因,你就尝什么果。说白了就是这么个意思吧。

〔圣力〕:这个“力”是能力,是作用、力用。这里是指什么呢?指佛的威神之力。

〔善力〕是依法修善所得的力用,称为善力。

〔行业地〕是指阿弥陀佛大愿、大行、大业成就的地方,称为行业地。

这些词语都比较生疏一些,通过我们不断地学习,逐渐就理解得深一些了。

 

下面这三句经文,具体地再详细地说一说。

〖佛语阿难。不思议业。汝可知耶。〗

什么意思呢?佛对阿难说,你知不知道,“不思议业”包括的范围很多。

前面讲的不思议,指名号不可思议,信愿不可思议,读诵不可思议,受持不可思议,弘扬不可思议,等等,等等。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不可思议。把这一句的意思引申出来,你再问他。这一句给我们很大的启示。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汝身果报。不可思议。众生业报。亦不可思议。”这几句经文也不是太容易理解的。说的是什么意思?说为什么会有无量无边的世界?为什么会有六道三途?这里的因缘果报都含在这一句中。

《大宝积经》上说,阎罗王告诉犯罪的罪人,这个罪人不都得去受报嘛,“凡是见到阎罗王的人都不是好事”,这是阎罗王告诉这些罪人说的。凡是见到阎罗王的都不是好事,做好事的人不会见到阎罗王,见到阎罗王没有什么好结果。但是阎罗王很慈悲,他告诉那些受罪的人说,“我没有能力加重你们一点儿罪;同样的,我也没有能力减轻你们一点儿罪。”因为什么?阎罗王是执法的人,如果是他要能给人加罪和减罪,那他自己就犯罪了。

所以我们应该知道什么呢?这些受罪的人是自作自受,不是阎罗王加给他的。

所以现在有的人到了不好的道,心里不服气。这个你不要不服气,这都是你自作自受。你自己造作的罪业,你自己见阎罗王,业报是你自己召感的,没有人能代替你。这些都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我们要时刻警惕,不可造作罪业。

 

下面两句经文说:

〖众生善根。不可思议。〗

这两句经文,是这一段经文的重点,很难懂。

《法华经》上有一个这样的案例。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个人想出家。舍利弗、目犍连都是大阿罗汉,佛就叫他们两个人看看,说这个要出家的人有没有善根?这两个人给看了之后都摇头,说这个人没有善根。那大家都知道,这个阿罗汉他能看前后五百世,他这一说没有善根,那就是说要出家的这个人,五百世之内那是没有善根了,所以不能出家。因为阿罗汉的能力,只能通五百世,过了五百世他看不着,他不通。所以他说,这个人五百世中没有积一点儿的善根,那哪能出家呢?!就向佛报告了。结果呢,佛就把这个人收做徒弟了。

舍利弗和目犍连都非常不理解,说这样一个没有善根的人,佛怎么能把他收做徒弟呢?结果没过多久,这个人就证了阿罗汉果。这舍利弗和目犍连就更不理解了,他怎么还能证阿罗汉果呢?他也没有善根,越发奇怪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这时候佛就告诉他们说,这个人在无量劫以前,他是一个砍柴的樵夫。有一天他到山上去砍柴的时候,就遇到了一只老虎,这老虎就追他,要吃他。这人在急的时候,那你就不知道他用什么招了。他急得没办法的时候,他就爬到树上去了,然后他就喊了一声“南无佛”。三个字——“南无佛”。就是这一声“南无佛”,经过了无量劫,今天遇到了佛,他的善根成熟了。所以“一称南无佛,必定成佛道”,何况是我们天天念阿弥陀佛呢!我们听了这个案例,能不能受到一点儿启发?

世尊说,阿弥陀佛是“光中极尊。佛中之王”。所以一个人,如果你在一生当中有机会念一声,不管他是有心念还是无心念,念了一声阿弥陀佛,念一声无量寿佛,将来必成佛道。这是说什么?众生的善根真的不可思议。

 

我们听了这个,你相不相信?我们这一生,我们念了多少阿弥陀佛?你一定要相信你必定成佛!问题是你什么时候成佛。你今生成佛的机会到了,这个缘你遇到了,你把握住,你今生就成佛了,千万不要等来生、后世。

下面三句:

〖诸佛圣力。诸佛世界。亦不可思议。〗

这里的“诸佛圣力”是专指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诸佛。

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里讲得很清楚、很明白,说弥陀圣力是令一切众生往生不退成佛,一生圆满,真实不可思议。

 

这是一个,阿弥陀佛就是诸佛。

第二个,诸佛世界就是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就是诸佛世界。

比如说,极乐世界就是华藏世界,极乐世界就是密严世界。密严世界是密宗所讲的,华藏世界是显宗所讲的。名称不同,是一个处所。极乐世界是华藏密严之精华,密宗的初祖金刚萨埵,也叫金刚手菩萨。金刚萨埵和金刚手菩萨,就是普贤菩萨的化身,就是普贤菩萨。普贤菩萨在密宗称为金刚萨埵,在显宗称为普贤菩萨,是一个人不是两个人。是一个境界不是两个境界,是两种不同的修学方法,目标是一个,方向也是一致的。

这一段非常重要,希望同修们认真学习和理解。

我们为什么有执著、有分别?就是对这些真实情况、真相不了解。了解了这些真相,我们决定不会再去分别,不会再去执著。

 

下面两句话:

〖诸佛世界。亦不可思议。〗

普贤菩萨在《普贤行愿品》里说,“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瞋、痴,发身口意,造诸恶业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不能容受。”这是普贤菩萨的一段话,是回忆他过去在因地中,在没有学佛之前,和我们的境界是一样的,与我们完全相同。证果之后,十大愿王导归极乐,礼敬、称赞、供养、忏悔。我们看看,等觉菩萨还要修忏悔法门,还要请佛住世,还要请转法轮,何况我们呢!这是等觉菩萨在以他自身的经历,为我们表法。

下面几句:

〖其国众生。功德善力。住行业地。及佛神力。故能尔耳。〗

这一句是正答阿难尊者的提问。西方极乐世界的众生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正助双修。

 

下面两句:

〖功德善力。住行业地。〗

见佛得平等身业。那我们说,我们什么时候能见佛呀?因为你说见佛就得到了平等的身业。这一往生就见佛。简单吧?你不是盼着什么时候见佛吗?一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立刻就见佛。因为什么?佛来接引。

见阿弥陀佛就得平等的身业,称名得平等的口业,忆念得平等的意业。所以说,三个你都同时得到了。所以大家看一看,除了这句佛号之外,没有一样能跟菩萨、罗汉平等的,只有这一句佛号是平等的。大势至菩萨劝我们“净念相继”,就是让我们修平等的身、平等的语、平等的意这三业。

 

看这一句:“住行业地”

就是住阿弥陀佛的行业地。我们的心行跟阿弥陀佛相同,我们的造作跟阿弥陀佛相同。

〖及佛神力〗

你跟阿弥陀佛的心愿行业都相同,阿弥陀佛的本愿自然加持你,你能得到。因为这个缘故,能自然安住而不需依须弥山。

最后这个是正答。为什么不需要依靠须弥山?因为这个缘故,自然你就安住了。依什么?依阿弥陀佛这句佛号。

最后一段经文:

【阿难白言。业因果报。不可思议。我于此法。实无所惑。但为将来众生。破除疑网。故发斯问。】

这一段经文是阿难说,对于众生不可思议的业因果报,我一点儿都不疑惑,为了众生,尤其是末法时代的众生,他们情执深重,对于事理往往疑惑,我为了帮助他们破除疑惑,所以才请佛开示的。

读了这一段经文我们明白了,是阿难真的不知道吗?不是!阿难是为我们请法的,才请佛来解答这个问题。因为什么呢?阿难知道,末法时代的众生情执深重,对于一些事理往往存有疑惑,为了帮助末法众生破除疑惑,所以阿难才向佛请法的。

在这里,我们是不是应该深深地感恩阿难的慈悲!尊者阿难明了真相,他在这里请法是明知故问,是代我们问的。

 

这一品经文,显示了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之所以然。

依正庄严在这部经里说了很多很多,这一品是把理论给我们透露出来了。这个理论依据是什么?就是这一句话:“不可思议业力”。这句话,就是这一品经文给我们的理论依据。

这品经文说到这儿就结束了。

 

下面说一说这一品经文的三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理论依据是什么?是不可思议业力。

那不可思议是什么?就是一句阿弥陀佛。

第二个要点:佛说法有真谛和俗谛。

真谛是佛亲证的境界,是真实说;俗谛是随众生说,是方便说。这两个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

第三个要点:佛在经上说“不思议业力,虽远必相牵。果报成熟时,求避终难免。”这就告诉我们,人要造业,虽然久远,因缘相遇的时候业报必定现前,没有办法避免。

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一切都报。因果报应,丝毫不爽。我们要深深记住这些对我们非常有益的话,以免我们造作罪业。

 

下面还有几分钟,咱们也别浪费。我想藉着这个机会,给大家介绍一位学佛的老知识分子。

因为这个呢,是我最近才知道的。小于这次从吉林过来,给我背了十二本学习笔记。就是这样的,就这样的学习笔记,一共是十二本。这十二本学习笔记,是一个老教授,2017年一年的学习笔记。就是这十二本。

它的内容是什么呢?这个我真是有点犹豫,我跟不跟大家介绍。后来我想,我介绍的是他的精神。

因为他这十二本笔记吧,就是学习我的三个专题讲座:一个是《慈云法语》,一个是《般若清莲》,还有一个是《菡萏花开》。就《慈云法语》这一个专题,就做了六本的笔记。

 

这个老人家今年已经八十来岁了,他是一个医学教授,曾经是博士生导师。现在年龄大了,退休回家了。这个老人家,他纯粹是一个高级的知识分子。他原来是不信佛的。那有人说,刘老师,您怎么说人家不信佛,又写了这么多笔记呢?

我给大家说说这个经过。

前几年,他遇到了一件事情。然后,我们的于记者(小于),去跟他的儿子说。因为老人家的儿子和小于在一起学佛,经常到道场去,就说了他老爸和老妈的一些情况。正好赶上过春节,小于说“那好,过年我去给两位老人家拜个年,我顺便跟老人聊聊。”实际小于去的意思呢,就想给他介绍介绍佛法。我跟小于也聊了,是这个意思。

小于去了以后,老人家挺客气。“过年好!”互相一打招呼。

然后,老人家开头就怎么说的呢?跟小于说:“佛教挺好,但我不相信。”

小于跟我说,他说,“ 刘姨呀,这老人家一开门啊,就给我一个下马威。告诉我,‘佛教挺好,但我不相信’。那后一句话肯定就是说,你别跟我唠这个嗑。”

小于说,“那一会儿我就掂量掂量咋说吧。”

就聊聊家常呗,聊聊聊,过了一会儿呢,他就聊到佛法上去了。

然后这个呢,你说算老人家入门?他就第一次接触。他一开始是很排斥的嘛,他告诉小于他不信佛。然后两人一聊呢,就聊出感情了吧,咱们就这么说。

可能老人家就这个缘。

因为他以前没学过佛,他就问小于,“我该怎么做?”

小于就给他出了一个主意“因为你过去没接触过,我建议你现在专看刘老师讲的那个专题讲座。”

而且小于还跟他说,“你最好是一个专题,每一集你都看三十遍”。这一句话就起了大作用了。这个老人家就完全相信了。

所以,他就是《慈云法语》,和我刚才说《菡萏花开》《般若清莲》,这三个专题讲座,可能每一个都是五讲、六讲、七讲吧,都是这个数目,老人家是每一集都看了三十遍,听了三十遍。他这上都有记录的。你看这个,我给大家看看,这字都是老人家自己写的。“《慈云法语》学习笔记”,括号(第一至第五遍)。完了第二本,第六遍至多少遍,一直到六本,把《慈云法语》看完了三十遍。

你想想,这是一个什么功夫?我在这里跟大家说,不是因为老教授看的是我的东西,我才给大家介绍。我真的要给大家介绍老人家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老人家八十来岁了,这十二本笔记,你们看看里面的字,老人家的字写得相当漂亮了,特别流畅啊。看看,大家可以看看,我把这个对着镜头,你们看看这笔记!十二本,本本是这样的!没有那个信念,没有毅力,年轻人也做不到这一点。

 

所以,我看了小于给我带来这十二本笔记以后吧,我自己,第一非常感动;第二,我也很惭愧。我就觉得,我有何德何能?跟大家交流那点东西,让老人家一遍一遍的学,一集看三十遍哪! 那这三个系列专题,最起码应该是十五六集吧,或者十六七集这样。你想,就算十五集,加在一起,再乘上三十,多少?

老人说,他去年这一年,就忙活这个了。天天就是看这个、听这个。而且他这个笔记,小于告诉我,不是说咱们那个文字档下来以后,他照那个文字档学,然后把重点摘抄出来。不是的。他是搁那个,那叫什么?反正那小机器。他觉得哪是重点了,他给它摁暂停。然后,把这一段重点记下来,然后再给它开开。再哪儿重点,再摁暂停。我觉得,老人家可能比我还聪明点,我连这个还不太会呢。

所以你想,老人家这十二本笔记,是怎么样记出来的?!哎呀,太让我感动了!另外,我就觉得我都说些啥呀,让老人家费了这么多工夫。

我跟大家介绍这位老教授。你看,他是一位典型的高级知识分子,带博士生的嘛,他是博士生导师。你说,现在他一旦认准了这条路,他就坚定不移地往前走。刚刚接触没几年。是这样的一位老人。

那我现在可以跟大家说,你说老人就这么学法,他能不成就吗?!他那心定了!是不是啊?他定在这个道上了。

不是说因为他学我这个东西,我就给他这么评价。如果要不是学我的东西,可能我说得更全面一些,更好说一些。

所以我想,如果我们每位学佛的同修,能有这个老人家的一半的精神,一半的劲头,我都保证你今生一定往生!那没跑的。

这位老人家,后来我回忆,我曾经在小于那道场看见过一次。那一次在道场,好像有四五十个同修吧,去听课。然后希望跟老师见见面,我就跟大家见见面,跟大家聊一聊。这个老人家当时在场。因为我谁都不认识嘛。小于他们那里有一个佛友,大家都叫他李大夫,那是老教授的儿子。后来临走的时候,有人给我介绍,说这个老爷子是那个李大夫的父亲。我记得当时他给我提出了几个问题,我当场都给他回答了。据说老人家听了很高兴。回去以后那信心更足了。

 

所以我在这里,就是希望:首先我要向这位老人家学习,学习他这种精神,这种劲头。我也希望我们的同修们,向老人家学习。这样,我们将来,必定在西方极乐世界大团圆。

这个事,我绝对不会骗大家!我不会说谎话的!大家想想:这一本厚厚的。那天小于问我说“刘姨呀,这个老人家他这十二本笔记,大约有多少字?有没有你那个《无量寿经》讲稿多?”我说:“远远超过我那四十万字。”真的是这样,因为他这个太厚了。他这一本,不是咱买的现成的稿纸。他这个我没数。我估计这一本,大概能有百十来页吧。没有,也有七八十页。你想,十二本,两面写,都是满满的,它该有多少字?!所以这一点,希望大家向老人家学习。

这节课就到这里。

感恩大家!阿弥陀佛!

来源:说法儿子吼

无量寿经 |第28集|视频MP3文字|刘素云老师复讲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8年8月18日12:23:0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52671.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