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无量寿经(第3次) |第158集|视频MP3文字|jingkong老法师主讲

admin 大乘无量寿经评论2阅读模式

大乘无量寿经  (第一五八集)  2004/2/11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02-034-0158

play-sharp-fill

play-sharp-fill

视频下载MP3下载

请掀开经本,「宝莲佛光」第二十一品,这品经文不长。昨天讲到「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亿佛」。这就是赞佛偈里面常常念到的「光中化佛无数亿」,我们在经文里面看到了。今天接着看下面的经文:

 

【身色紫金。相好殊特。】

 

这一句是讲的身相。下面一句说:

 

【一一诸佛。又放百千光明。普为十方说微妙法。如是诸佛。各各安立无量众生于佛正道。】

 

这后面的两句是这一品的中心,最重要的开示,我们要知道怎样去学习。首先我们明了西方世界不但是华严境界,实在说是华严境界里面最精采的一个地区,我们可以说是华严的核心。如果把华严比作新加坡,极乐世界就是乌节路,最好的地区。极乐世界是平等世界,这一点我们千万不能疏忽。一切众生,即使是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的人,他的色身跟佛都相同;换句话说,你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你的『身色紫金,相好殊特』,跟佛相同,平等世界,这是无比的殊胜。知道之后,你就应当在这一生当中认真努力,希望能够在这一生当中决定往生,不要把这个缘分错过。错过这个缘分,非常非常可惜,因为佛在经教里常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逢。你什么时候再能得人身闻佛法,太难讲了。

 

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失掉人身要想再得人身是非常非常的困难。难在什么地方?我们不要说别的,单单就是佛经论里面常讲最低的标准,五戒十善。我们的五戒十善能不能打上个八十分?如果我们的五戒十善可以打上八十分,来生得人身靠得住,如果没有八十分,是决定靠不住的。能够打满分,我的五戒十善可以拿到一百分,你肯定生天,欲界天的条件你具足了。所以我们自己要想想来生能不能得人身,不必问别人,冷静的反省,自己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果自己心行不善,与五戒十善相违背,我们来生的去处肯定是三恶道,你得不到人身。这一桩事情不能不认真,不能不细心的去思惟。

 

现在修行实在讲是非常困难,难在什么地方?难在我们的习气太重,起心动念都是不善,都是与性德相违背。这就是学佛为什么学这么多年,功夫还是不得力,烦恼习气时时现行,三业造作实在是不善!不学佛的人不知道,学佛的人虽然知道,改不过来,没有能力克服自己的烦恼习气。这一个事实真相总得要清楚、要明了,从这个地方生起高度的警觉,生起真正的忏悔,改过自新,这还来得及。从什么时候改?从现在就要开始改。这个事情等不得,谚语常讲「黄泉路上无老少」。我们知道自己还能活几年?说还能活几年,这时间都太长了。你看世尊在《四十二章经》里面所说的「人命在几间」。佛问他的弟子们,正确的回答「人命在呼吸之间」。一口气不来,那就是第二世了,这是实话。真正聪明人,真正觉悟的人,一定要把这个时间抓住,世间再没有比时间更宝贵的,抓住时间,一天都不能放过,一天都不可以空过,我们有一天的时间可以改过自新。

 

修行,古大德常常教导我们,这是不分宗门教下,不分显教密教;我们知道这些大德都是诸佛如来、法身菩萨示现的,不是普通人。他教导我们,修行最重要的从根本修,禅重视,教下也不例外。一般说从根本修,那上上根人。这话说得没错,上上根人容易,中下根人比较困难。但是真正明了根本,下下根人也有着力之处。那根本是什么?根本是起心动念。宗门大德常讲「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头起那是习气,我们是凡夫,无始劫以来的习气不知不觉它会起现行,所以这已经变成自然的现象,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后面这一句话重要,「只怕觉迟」。净宗法门在这一方面,那是比任何一个宗派、任何一个法门都殊胜。净宗的觉就是一句佛号,念头才起这第一念,第二念就换成阿弥陀佛,那就是觉。不可以让妄念相续。这个妄念,要记住邪念、恶念、不善的念头是妄念,善念、正念也是妄念,为什么?自性里头没有念头,有念都是妄念。因此,无论什么念头起来之后,第二念就归阿弥陀佛,用这一句佛的念头取而代之。

 

我们今天在凡夫位,凡夫位里面的正念,大小乘佛法里面讲八正道,八正道里头的正念,那个正念是各个宗派、各个法门讲法都不一样。我们净土宗的正念就是念佛,一向专念,这是《无量寿经》教给我们的一个方向,专念阿弥陀佛,这就是正念现前,这是比哪一个法门都殊胜、都方便。由此可知,这一句阿弥陀佛是我们自性的德号,念阿弥陀佛就是念我们的真如自性。净宗古大德常讲「自性弥陀,唯心净土」。所以我们执持这一句名号,就是念自性,就是念真心,这个道理一定要懂。所以声声佛号把我们唤醒,唤醒之后,真正醒过来了,就是明心见性,跟宗门里面大彻大悟没有两样。到明心见性,在我们净土宗里面的术语叫理一心不乱,你得理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是得念佛三昧,这个念佛三昧,三昧就是禅定,用这个念佛的方法得到禅定,这是事一心。

 

禅定能断见思烦恼,这个禅定不是普通的禅定。普通禅定,一般讲的四禅八定,四禅八定出不了六道轮回,你得到四禅,你往生色界天,你得到四空定,你生无色界天。四禅八定是世间禅定。世间禅定跟佛法禅定里头不相同在哪里?世间禅定伏烦恼,没断;佛法里面,大乘法里面讲的禅定,无论哪一宗、哪一个法门所修的,他能断烦恼,他能开智慧。世间禅定伏烦恼,不开智慧,所以他出不了六道轮回。你明白这些道理,你才晓得执持名号的殊胜,我们应当把执持名号当作我们这一生唯一的一桩大事来办。古人讲二六时中,那就是一天到晚昼夜不断,你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一个念头都没有,恶念没有,善念也没有,你这功夫得力了,你这样才决定往生。

 

念佛人最忌讳的是夹杂,我念这一句佛号,心里头还夹杂了许许多多妄念。这个妄念,善念也好,恶念也好,总而言之,夹杂妄念。夹杂妄念把我们的正念破坏了,功夫不得力。所以你们有很多问题来问我,我都摇头,为什么?不老实,不知道念佛重要。你来问我,全都是妄想,错了。你的疑问,你问三百年也问不完,愈问愈多。真正老实人不问,把所有念头统统放下了,甚至于跟你说连经教里面的问题也不问了,你才能得三昧,你才能开悟。悟了之后,所有问题你统统都明白,开悟了!不必要问人,自己全都明白了。所以只要你能够得念佛三昧,我们是用念佛法门得定的,所以称之为念佛三昧。只要你真的有悟处,经典展开真正是无量义;经典展开还看不懂,你没悟。没有悟不要紧,经典你去读,告诉诸位,读经也是念佛,念佛的方法太多,读经也是念佛。

 

读经念什么佛?读经念自性佛。一切诸佛的本体就是自性佛,自性清净心,不夹杂一个妄念。读经的确是修定,我曾经跟诸位报告多次,读经你要会读,读经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读经是戒学,你依照规矩去念,依照规矩就是持戒,以真诚心、恭敬心来读经。读的时候,从如是我闻到信受奉行,一个字没念错,一句都没有念颠倒,一个妄念都没有,跟念佛一样不能夹杂妄想,不夹杂妄念就是修定;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没有念错,没有念颠倒,那就是修慧,所以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最忌讳的是夹杂,夹杂什么?念了,想这一句什么意思,那就完了,你戒定慧三学全都破坏掉了,你就变成世间学校里念书一样,最怕的是打妄想。

 

有时候念到经文的时候,意思自己出来了,这个时候怎么办?意思自己出来也不要去理会,不要去管它,继续念下去。千万不要怕忘掉,这个意思现在想起来,赶快把它记下来,怕忘掉,你就错了,你用不着去理它。为什么?这一次念,在这里有一点悟处,你将来念第二遍、念第三遍,遍遍都有悟处,不用去记。这些地方都要注意,你就会念了。

 

我们念一遍,速度不快不慢,音声大小,速度的快慢,随着自己欢喜就好,不一定要跟别人学,为什么?我们每个人根性不相同。一定要念到自己(我们常讲)心平气和,全身舒畅,这就得受用。佛法的教学常常讲契机契理,机是我个人的根性,不是讲别人,要适合我才行;适合他未必适合我,适合我也未必适合你,各人根性不相同。默念也可以,出声也可以。通常一般读经出声,出声,你念的字字句句要念到字正腔圆,字字分明,为什么?出声里头有利他,让别人听,听了之后会觉悟。默念只有自己受用,默念鬼神得受用,我们一般人不行。一般人这烦恼习气很重,我们这身心微细的震动一般人不能发现,但是鬼神行,我们默念他都能听见。

 

我们在《六祖坛经》里面看到惠能大师,你看他学佛的因缘也很偶然,他在山上砍柴,到城里面卖柴。卖完之后,拿着钱准备买一点东西回家,就听到有人念《金刚经》,他在窗外听。听到人家念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很有感触,于是他到里面去找这个念经的人:你念的是什么?问问清楚,他学佛的因缘就从这儿来的。这就是念经大声念的时候,你可能会遇到像惠能大师这样的人。所以你念的时候要念得字正腔圆,念得有韵味,人家听了很欢喜听。所以这是有自利、有利他。

 

所以学佛要知道学什么?什么是佛总得要搞清楚、搞明白。佛就是自己的真如本性,佛才是真正的自己,宗门里面讲「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在佛法里面讲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那个名号太多太多了,《万佛名经》,那是释迦牟尼佛略说,里面就有一万二千多个名号。这许许多多的名号,实在讲名号,《华严经‧名号品》里面讲了很多,无量无边的名号是自己的性德,你有那么多德能,德能无量无边,说不尽!所以统统是自己的真心,性德的名号。菩萨、罗汉名号也是无量无边,是自己修德的名号,都不是外人。

 

总而言之,就是古大德常常说的「消归自性」,你就有受用。你才晓得声声佛号,声声菩萨号,我自己得受用,为什么?把自己的性德修德提起来,让自己念念与性德修德相应,这种功夫还得了!这就是宗门里头常常讲的「会」,他会修,他的进步就很快。《华严经》里面善财做代表,代表一个会修行的人,就是见色闻声,六根接触外面境界,他都能够回归自性,这个人就叫善财。所以善财包括我们初学的男女老少,只要你会修,统统叫善财。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善是说善根,财是讲福德。你这个人有善根有福德,你能够接受大乘佛法,你会用功,你用功很如法,你这一生当中决定圆满成就,你要会!

 

经不能不听,不但要听,要多听,要天天薰习。为什么?我们对这个教义理论,实在讲很模糊、不明了。因为模糊不明了,所以你有疑惑,你有妄念。你真的搞清楚、明白了,清楚了,你的妄念就没有了,疑惑没有了、妄想没有了,你心定了,这个时候可以不听经,但是不能不读经。记住读经,就是我刚才说的,读经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这是真正修行。所以菩萨读经,绝对没有想到这个经里头意思,没有。这种修行,般若里面讲的修根本智。根本智大家知道,般若无知,无知是根本智,它起作用是无所不知。

 

换句话说,你每天读经的时候,确实你一个念头都不起,无知!到你起作用的时候,作用是无量无边,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展现出你无比的智慧,这叫无所不知。举一个最通常的例子,譬如说有人向你请教,问经典的意思,人家一问,你就能够生无量义。当然你不能跟他说无量义,那说也是白说,你要观机,他是什么程度,无量义当中哪一个义他现在最受用,你就跟他讲这个意思。他听了他得受用,他就觉悟,就得利益,就生欢喜心。所以为人演说,你要记住,为人不是为自己。人,那你要去观察他的根性,他的程度,他现前的需要,这个最重要。这就是属于后得智,后得智是智慧的应用,应用是活的。在这个经里面这几句,首先佛告诉我们,把西方极乐世界事实真相为我们说明,让我们生起无限仰慕之心,恨不得赶快到极乐世界去见阿弥陀佛。

 

下面这一句是「化佛放光」,这是光中化佛,一一诸佛又放无量光明。经文省略,这个意味深长,光中又化菩萨,就像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一样。这个地方讲的化佛、化菩萨,诸位一定要明了佛跟菩萨在应化的时候现的什么相,不一定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因为光中化佛,这个佛又放光,光中又化无量菩萨,不是随自己意思,自己没有意思,自己确确实实没有起心动念;如果自己起心动念,那就错了,那是凡夫,那个变化是有限的。我们六道里面的天人有这个能力,是有限的不是无限的。这是性德,性德是无限的。那到底化什么样的形相?「随众生心,应所知量」,《楞严经》上说的。不是随佛菩萨的心,是众生心,众生喜欢什么样子,他就现什么相,自自然然的现。一定要记住,从来没有起心动念过,自自然然现相。为众生说法也是自自然然说法,也不会想我看看你的根性,应该跟你说什么法,那是凡夫,完全落在意识里头去了。这法尔如是!显示出自性万德万能,示现的男女老少、各行各业。

 

佛所示现的,佛是完全为利生,他自己修行圆满了,完全是为众生,那是佛示现的。为众生也为自己,那是菩萨,为什么?法身菩萨他还有几品无明没断尽。他在十法界,有能力(圆教初住菩萨就有能力)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就有这个能力。他在帮助一切众生里面还要提高自己的境界,这就是菩萨化身。我们凡夫心目当中,对于哪个是佛化身,哪个是菩萨化身,我们完全没有办法辨别。菩萨有没有能力辨别?菩萨也没有能力辨别,佛有能力辨别。为什么?菩萨不知道佛的境界,佛知道菩萨的境界。高层次的知道低层次,低层次不知道高层次。所以我们要知道六道里面一切众生,这里头不晓得有多少佛、有多少菩萨在其中。所以想到这些地方,凡夫修行是真难!往往得罪佛菩萨,自己完全不知道。

 

佛菩萨的示现,诸位要是细读《华严》你就明了,你看看华严五十三参,五十三位善知识都是诸佛如来示现的。你千万不能够看到德云比丘是初住菩萨,海云比丘是二住菩萨,妙住比丘是三住菩萨,你要这样看完全错了。他现相是现这个相,实际上自己统统都是圆满成佛究竟果位来示现的。他示现这个相,这里面用意很深,善财童子参访德云,就是善财自己本身已经到初住了,见德云是证初住位;从初住再向上提升,见海云他就证二住位,是这个意思。第七回向是观世音菩萨,善财童子参访观世音菩萨,他的地位是第七回向菩萨。换句话说,你跟哪一个人学,这个人是什么一个位次,你就进入他的境界,你就证到他同样的果位。这个我们不能不晓得,经上讲的是表法的意思。

 

我们今天学佛不能契入,原因在什么地方?烦恼习气太重,谚语常讲业障太重,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学佛头一个就要消业障,四弘誓愿是一切诸佛修行证果所走的一条道路,这个顺序不能够躐等。你看第一叫你发愿,发什么愿?发度众生的大愿,「众生无边誓愿度」。你要是果然有这个大愿,你还会害众生吗?你还会去障碍众生吗?这不可能。我们天天念这个偈子,念这四句偈,我们的心没发出来,这就是有业障障碍住,你心发不出来。这个心真正发出来之后,你就开始修行,愿导引着你修行,愿在前面领导。修行从哪里开始?断烦恼,「烦恼无尽誓愿断」。换句话说,你要改毛病,你要改习气。我们今天难,实实在在是难,为什么会这么困难?从小没学过。所以在这一层上我们跟古人比,没有法子像他们一样。他们从小学,学什么?学做人,他受过这个教育。我们从小到现在没人教。修学的课程,居士林这么多年来,这里有教小朋友《弟子规》,从哪里学起?从《弟子规》学起,从前人统统学过!

 

所以修十善不难,持戒不难,他从小就学会了守规矩,思想见解纯正,言语动作都能合规矩,这从小养成了。所以接触佛法,佛法里面讲到戒律,他一点都不困难,他很容易做到。我们今天难在哪里?难在是我们从小没有学过,现在已经养成了一身的毛病。最严重的毛病,造口业。从前我们跟李老师学教,李老师常常讲,你们每天所修的这些功德都从口里流出去了。佛法讲有漏,这很大的一个漏洞漏出去了。喜欢批评人,喜欢说别人过失,这真的叫有漏,所有你所修积的功德,全都漏光了。

 

说别人过失是最大的过失,最严重的过失。你想想为什么?从你自己本身来说,你的心不清净。我们讲菩提心,真诚你没有,你心是虚伪的;清净你没有,你是染污的;平等你没有,你是高下,总觉得自己是对的,别人是不对的,平等心没有了;正觉没有了,你愚痴;慈悲你没有,你自私自利。所以从这个口业就知道你完全用的是妄想分别执着,你与菩提心不相应。与菩提心不相应,就是与整个大乘佛法不相应,大乘佛法任何一个法门,你都不会成就。

 

在世间法里面来说,口为祸福之门,喜欢批评人,有意无意跟人家结了冤仇,结这个怨迟早你会遭到报复,因果通三世。你喜欢批评人,人家也批评你,果报如是,你怎么能免得掉。这是从你自己本身破坏你自己的德行,破坏你自己修持的功夫。所以夏莲居老居士在《净语》里头说了一句话,我印象非常深刻,他说:我们净宗同学,如果三年不讲话,保证开悟。这个话说得有道理,三年不说话,你口业清净。所以喜欢说话的人,你的功德都从这漏掉了,你不能不知道。

 

如果说对这个世间、对众生,特别是在现前这个时代,你造的业都是地狱罪业,为什么?今天这个社会诸位都晓得,动乱不安。将来在历史上,这是天下大乱的时代,这种动乱谁造成的?喜欢说话的人造成的。你天天批评人,天天说这个不是,说那个不是,你在那里制造纠纷,你在那里制造矛盾,你在那里制造对立。你就是破坏社会安定,破坏世界和平,你让全世界众生都在受苦受难,你天天说话批评这个批评那个,你有罪过!你说他们大家都批评,没错,大家都批评,所以才有世界末日,这是共业所感。你要真正觉悟了,我从今之后不再批评人了,那你就是修大功德。为什么?从此之后,我不会破坏社会安定,我不破坏世界和平,你这个功德多大。虽然世间人没有人称赞你,为什么?世间人不知道,我知道,我称赞你。再跟你说诸佛菩萨知道,天龙善神知道。

 

先从口业修,《无量寿经》一开端就教给我们「善护口业,不讥他过」,佛真的是慈悲到极处。不但口不能言,不能说别人过失,心里头不能够记,不能有这个念头。我们要养自己的清净心,我们的心像这个茶杯一样,这个茶杯希望都装一切众生最善的、最美的,我们的心就善就美了,千万不要装一切众生的垃圾,最不善的、最坏的、最肮脏、最恶的,我们的心就变坏心了,这个道理不难懂。时时刻刻自己要注意,看到一切不善的,绝对不放在心上,绝对不放在口上,修行从这个地方下手。

 

人有善的一面,再恶的人,他一生当中也有几桩善事值得称道的。我们学佛,佛在经教上教导我们「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在中国古圣先贤教我们「人性本善」,这是我们要肯定的。我在澳洲也常常讲,昆士兰大学有一位老教授,今年也七十多岁,已经退休了。这些好的教授,我们一般讲名教授,他退休之后,学校里面赠送他一个荣誉教授。他不教书了,他是学校的荣誉教授。这个身分地位很高,得到学校的肯定。有一天他问我,他说:jingkong法师,希特勒也是好人吗?我点点头说是,他本性是善的,他有佛性。他作恶多端,那是习性,不是本性,这我们要搞清楚,他没有遇到好人教他。

 

所以从事于教育工作的人,一定要肯定人性本善,教育的成就是要把不善的人把他变成善人,你的教育成功了。转恶为善,转迷为悟,最高级的转凡成圣,你的教育成功。决定不可以说这个人不善,这个人没有善根,我们把他开除掉,那你的教育完全失败了。释迦牟尼佛僧团里面,从来没有看到有「开除」这两个字,佛总是尽量来感化这些学生。没有善根的人,感化的时间长一点;善根深厚的人,感化很快,几个月、一两年他就回头了,就转过来了;善根差的人,有的时候要好几年、十几年、二三十年才能转得过来,佛不舍弃。佛氏门中不舍一人,这叫教育。

 

教育一定要从自己本身做起,所以佛能感化那么多人,孔老夫子能感化那么多人,什么原因?他所讲的自己统统做到了。教你不妄语,他不妄语做到了;教你不两舌,他不两舌做到了。所以学生没有话说。后世这些法师大德教学,那个感化力量很薄弱,什么原因?教你不妄语,我还打妄语,人家说你这不是骗人吗?所以别人不相信,教学的成绩就比不上古人了;教学的效果,不但不能跟佛菩萨比,跟祖师大德比也逊色很多。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就要晓得一定要认真努力修自己,自己真正成就才能够感化别人,才能够从事于教学的工作。

 

在这个世间一切行业里面,教学这个行业最殊胜。从事于教学工作的都是世间圣贤,都是第一等聪明人,到这个世间来做出牺牲贡献。佛法里术语「救度一切苦难众生」。你自己要做出榜样给人看,你说的人家才相信。释迦牟尼佛一生所说的,他全做到了,绝对没有一句他没有做到他说出来,没有。孔老夫子亦复如是。孔子一生从事于教学的工作只有五年,时间不长,夫子在中国也是做这个示现。我在求学的时候曾经向李老师请教过:孔老夫子是不是佛菩萨应化在中国?老师的答覆说:在理上讲得通,在事上没有证据。这个答覆我们应当要学习,理上确确实实的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但是事上没有证明。所以我们肯定那是佛菩萨再来!

 

中国人善根福德跟古印度人相比,还是差一着,古印度人喜欢修行,念念希望了生死出三界;中国在一般没有这个念头,中国人求功名富贵。中国读书人念念当中不忘的是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没有出世的念头,所以超越六道生死轮回这个念头没有,佛菩萨到中国来示现孔子、示现孟子,这应当是有道理的。所以孔老夫子他所表现的,自己道德学问成就了,这个成就,我们从最低的水平上来说就是言行一致,表里一如,没有一丝毫虚伪,这是夫子真正做到。

 

他周游列国,到处宣扬他的理念,没有人肯用他。也曾经拜访过许许多多国家的诸侯大臣,人家听了他的话也都很赞扬,但是没有一个人聘请他、用他。所以夫子到最后只有回老家,回老家教学。回老家那一年,六十八岁,年岁大了,他老人家走的时候是七十三岁,所以教学只有五年。但是五年教学的成就,被后人称为万世师表,在中国大陆每个县市都建孔庙来纪念他,我想孔老夫子在世的时候没想到。当年如果哪个诸侯请他去做宰相、做官去了,我想他的成就顶多就像周公、就像管仲这一类人物,后人不会建个庙纪念他,没这个事情。从这些地方,我们细细去观察,这教学的功德太大了。

 

释迦牟尼佛是古佛再来,不是这一生示现成佛的,古佛再来示现八相成道。他的身分是王子,可以继承王位,人家舍掉。世间人想求,求之不得,他是一切都得到了,完全放下舍弃,这示现出家修道。这个示现意思很深,那就是告诉你,出家修道、弘法利生比做国王还要殊胜,国王不能跟他相比;也示现出世间任何一个行业,都不能跟这个行业相比。这个行业是帮助众生觉悟,是帮助众生了生死出三界,是帮助众生转凡成圣,你说这个事业多伟大。释迦佛从事于教学工作五十年,我们中国讲从头到尾五十年,是孔老夫子时间的十倍,孔老夫子干了五年,释迦佛干了五十年。夫子教人一生,真的是从一个人坐胎,从胎教到老死,慎终追远,一世的教育。释迦牟尼佛是三世教育,经上跟我们讲的,我们有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夫子教人的范围,这是人界,佛教学的范围十法界,那当然功德是没有法子相比。我们从这些地方去体会,然后我们学佛的信心就坚定了。

 

有人问学佛要不要出家?不一定,出家要看各人的缘分,不必执着。实际上世尊当年在世,以佛的身分出现的不是他一个人,还有一位维摩居士,那也是一尊佛示现在我们世间,以在家身分出现。这我们要知道。当时同时是两尊佛在世间,一个是在家佛,一个是出家佛。世尊的弟子,你们看舍利弗、目犍连,这些出家弟子见到维摩居士,你看看他们的礼节,跟对释迦佛没有两样,顶礼三拜、右绕三匝。维摩居士讲经说法,出家人去听,恭恭敬敬,跟对释迦如来没有两样。所以我们晓得佛法是师道,在教学里面老师第一大。所以不问老师的身分,男女老少、在家出家,只要他升座讲经,他第一大。佛给我们做出的示现太好了。

 

佛让这些大菩萨、大阿罗汉见到维摩长者恭恭敬敬的,跟对佛没有两样,一丝毫傲慢心没有,把整个大乘佛法教义就在这个形象当中显露无遗。今世这些出家人,出家人比在家人障碍严重,严重在哪里?傲慢。看到居士讲经都瞧不起,总认为居士比出家人要矮一级,这就错了。如果诸位要是细心去看看,就是中国这两千年历史当中,我们佛门里,你看看祖师的承传,这在学佛的人都懂得,叫法子,传法的法子。许许多多的祖师大德传人里头有居士,这是在《高僧传》里面、历史记载里头都有。从这些地方你能够体现到佛法是教学、是教育,真正得法弟子,在他教学里面开悟的、证果的,传法弟子确确实实不分男女老少。

 

我们真正明白这些道理,了解这些事实真相,学佛先要把自己烦恼习气要磨掉、要放下,这个放下之后,你才能学经教。为什么?你开悟了,悟后起修就快了,你不会错解经义,不会曲解经义,真的像古人所说的一闻千悟、闻一知十,你有这个能力,你学教容易。所以学教是要先断烦恼,然后才学教;烦恼没有断,学教很苦、很艰难,而且常常把经义解错了。经义解错要背因果,古大德所谓「错下一个字转语,堕五百世野狐身」。百丈大师这个公案,佛门同学大致上都知道。那是什么原因?烦恼习气没断,学经教才会出这个差错。所以佛教导我们先断烦恼,再学法门。法门无量誓愿学是在断烦恼之后。

 

烦恼没有断,我们学一部经、学两部经,还是用来断烦恼的。就是我在前面跟诸位报告的,我们学这一两部经,是戒定慧三学一次完成,用经教的方法达到烦恼无尽誓愿断,我们目标是在这里,我的方法是用经教,这就正确了。必须在这个经教里面契入三昧,我们学《无量寿经》,你要是用这个方法每一天读诵,不定你在什么时候无量寿三昧现前,你入境界了,你在这里面成就戒定慧三学。得三昧之后,肯定智慧开了,经里面的意思正确的理解,不是用研究,一研究就坏了,研究是第六意识。所以佛法不讲研究,佛法讲参究,禅叫参禅,教叫参究。

 

参究跟研究有什么不一样?研究用心意识,参究不用心意识。那怎么样叫不用心意识?你先懂心意识是什么意思,心是阿赖耶,阿赖耶的作用是落印象;意是末那,第七识,末那的作用是执着;识是第六意识,第六意识的作用是分别。不用心意识,那就懂了,不分别、不执着、不落印象,这叫不用心意识。不用心意识叫参,用心意识叫研究,所以研究不会开悟,参究会开悟。参究用的是真心,研究用的是妄心,识心,识心不能开悟。所以你要把它去掉,不要它,不要它你所用的就是真心。真心里面没有分别、没有执着、没有妄想,阿赖耶识就是妄想。你只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去练,处事待人接物都不用心意识,你是会用功,你用的是上上层功夫。生活当中不用心意识,工作不用心意识,处事待人接物都不用心意识,你这一生怎么会不成就!

 

夏莲居老居士讲的那句话意思很深,我们要能善解其意。把他意思解错了,那还是不能成就,他说:三年不讲话,保证你开悟。三年可以不讲话,但是还是胡思乱想,那没有用处,我补充一句保证你不开悟。他说的三年不说话是三年离心意识,哪有不开悟的道理!所以你要懂得不说话不准打妄想,打妄想就错了,真正成就自己的清净平等觉。清净平等觉是真心,清净平等觉在《无量寿经》里面是阿弥陀佛的别名,阿弥陀佛就叫清净平等觉。

 

所以『普为十方说微妙法,如是诸佛,各各安立无量众生于佛正道』,这一句太重要了。我们到这里才晓得,一切诸佛如来、法身菩萨,乃至于大阿罗汉,他们应化到这个世间来做什么?就是干这个事情的,他的目的就是安立众生于佛正道。这一句就是我们常常讲的帮助一切众生转凡成圣,这是从果上讲的。因上讲,就是帮助一切众生转迷为悟。转迷为悟是因,转凡成圣是果,佛就为这桩事情。佛怎么样教化众生?现相是教化。我们熟知的,在经上我们读过的八相成道是教化。我再说得白一点,说得通俗一点,是在演戏、表演!做出来给我们看,让我们这些人天天看,看久了也恍然大悟,门道看出来了,那你就得受用。他总是先示相,然后才有言说。我们要是没有一个好的形象,自己不能成就。

 

好的形象是从真实心中自然成就的,不是伪装的。伪装那不是佛,是什么人?魔。《楞严经》里面讲的五十种阴魔,那是伪装的。他所示现的相,你要是粗心大意,你会把他看成佛菩萨一样,简直跟佛菩萨没有两样,相好庄严,看他好像也是善心善行善言。怎样能辨别他不是的?我们初学,实在讲没有能力辨别。李老师以前教我们魔跟佛的区别,佛是纯净纯善,魔也善也净,不纯,他教化众生,譬如教你一百句,九十九句都跟佛讲的一样,其中有一句跟佛说的不一样,那就是毒,那就是地狱的根。所以佛跟魔的辨别,真的不容易!

 

学佛人容易着魔障,我们遇到太多了。凡是着魔的,都是很用心、很认真、很努力、很精进,他才会着魔。如果你假修行,不是真的,魔不找你。为什么?魔看得很清楚,没用,你不会成就,你决定搞六道轮回,你还会堕三恶道,魔就欢喜看人堕恶道,所以他不来找你麻烦。你要真修行,真的有可能出三界,他害怕了,他要给你为难。我们这么多年来看的太多太多了,真正很用功、很努力,看这人非常好,学佛没几年着魔了,我们世间一般人讲得神经病,神经分裂,到最后的结果都是送到神经病院,一生的前途都毁了,非常可惜,而且很多受过高等教育,我遇到很多。他们的家里人来问我有没有办法救他,我头一句话问他:他是不是喜欢神通?是不是喜欢感应?是的,都是这个地方惹的祸,喜欢神通、喜欢感应,被妖魔鬼怪骗了。

 

佛菩萨有没有神通?有。佛菩萨决定不用神通做佛事,这个做佛事就是做教学,绝对不用神通来教化众生。为什么?佛菩萨要用神通来教化众生,跟妖魔鬼怪就没有两样,那我们对于什么是佛、什么是魔,我们就一点办法都没有,没有办法辨别。所以佛用教学,妖魔鬼怪不会讲经,不会教学,他会现神通。所以佛不用这个,用他做不到的佛来示现,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

 

所以学佛一定要依靠经教,特别是释迦牟尼佛在灭度之前跟我们讲的「四依法」,如果我们能够遵守,就决定不会走错路。四依法里头一个「依法不依人」,法是经典,一定要依靠经典,经典是佛说的。第二句教给我们「依义不依语」,这一句话很重要,佛知道佛法将来流传到其他国家,一定要靠翻译,我们今天读的这个经文是中文本,是从印度梵文翻译过来的,有很多人问这翻译靠得住靠不住?有没有翻错?佛就说了,依义不依语,言语多说少说没有关系,意思对了就行了。

 

这个在译经过程当中我们就见到了,譬如《无量寿经》,《无量寿经》在中国有十二种翻译,但是时间这么久,很多失传了,现在流传下来的五种译本。这五种译本我们读了,里面真的有出入,真的不一样,而且出入很大。这我们要相信古大德的话,古大德告诉我们,《无量寿经》肯定是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多次宣讲,不像其他的经,其他的经佛只讲一次,一生只讲一次,没有重复讲第二遍的,《无量寿经》肯定是讲过很多遍。讲很多遍,说明这个法门比什么都重要。

 

所以现在这五种译本里面有很大的出入,最明显的出入就是愿。五种原译本里面,这个愿的条目有二十四愿、有三十六愿、有四十八愿,就出现这三种。所以古人讲,翻译的时候不可能会有这么大的差距,肯定至少传到中国《无量寿经》的梵文原本有三种不同的本子,三种不同本子肯定是三次不同地方讲的。《金刚经》有六种译本,现在《大藏经》诸位看到,里头大同小异,没有这么大的差别,这肯定梵文原本是一个本子,六个人翻,当然六个人翻得不一样,意思大致相同。这是说明教我们依义不依语。无论是哪一种译本,你依照那个去修学,都能成就,不要分别,不要执着。如果我们有分别、有执着,你落在意识里面,那你所得到的是佛学,是一种世间学问,佛法的义趣你得不到,真实功德利益你得不到,你不能不懂。

 

第三句说得更好,「依了义不依不了义」,这句话重要。什么是了义?了义跟不了义没有绝对标准,这个了义是对我自己说的,对我最有受用的,这叫了义。我学佛的愿望,能够叫我在这一生当中得到圆满,这是我的了义。每个人学佛的愿望不一样,有人学佛并没有意思到极乐世界,他觉得这个人间还不错,希望来生还能够得人身,还能享受人间富贵,你这个愿望,你在佛教经典修学果然得到了,这就是你的了义。我们今天有一些同修心量很大,不想再到六道轮回受苦受难了,希望到极乐世界去,你从这个法门里头修学,你这一生当中确确实实往生到极乐世界,这个经对你是了义。所以了义有很多层次,不一样。满足自己的愿望,最简单的跟诸位说,满足自己的愿望,这叫了义。

 

末后一句话说得好,「依智不依识」,这一句话才真正教你得到真实了义。我们依,那是讲自己修学的态度,我们要依智不要依识。识是什么?是分别执着,智里头没有分别执着。佛这样教导后人,后人要依照他老人家这几句话去做,等于我们跟佛在一起,等于没有离开他,比什么都重要。在日常生活当中,真正成就自利利他,远离一切罪业,成就一切功德,那你就要知道世尊的「四摄法」。四摄法是把我们修学的一切法门,真正落实到自己生活上,真正得受用。我们这些年来,在此地跟九个宗教往来,在澳洲、在其他国家地区,我们跟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宗教往来,我们依什么?依四摄法。要学!四摄法是菩萨的生活,我们过佛菩萨的日子,就是四摄法。

 

四摄法头一个「布施」。这个布施跟六度里头的布施意思不一样,六度里面布施的目的是断悭贪,这个自己要知道,这是成就自己德行的。四摄法,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四种公共关系法,现在讲公关,四种交际法,人与人之间往来交际的四种方法。所以它的目标是能跟一切众生和睦相处,所以那个布施就不是以断悭贪,不是以这个为目标。以什么为目标?以建立感情,以这个为目标。所以那个布施我们就知道,建立感情的布施,我常常讲的是多请客、多送礼,四摄法的布施是这个。你跟人家往来,总要请客、总要送礼,中国人讲礼多人不怪,所以我们就学会了。我们跟人家往来的时候,你看看都是请客送礼。连我们讲经用四摄法。

 

所以早年演培法师,那跟我多年的交情了,他有一年遇到我在新加坡讲经,他请我吃饭,在灵芝,我第一次到灵芝是他请我的。吃饭的时候他问我,他说:jingkong法师,你知不知道我今天为什么请你?我说:我不知道,你请我我就来了。他说今天请你,要向你请教一个问题。我说:请教不敢当。他是我们佛门老前辈,我说:你老人家有什么事情要找我?他说:你的法缘很殊胜,你得教教我,你的法缘怎么来的?我说:这个很简单,请客送礼!我们在全世界任何地方找我去讲经,我在人没有到之前结缘的礼物先到了。你看第一次我们到吉隆坡,李金友居士请我去讲经,我们做了两天法会,我听说我们送过去的礼物,两卡车结缘的东西,要送礼、要请客!他听我这个话,他就皱着眉头,他说我很孤寒。我当时还不懂孤寒什么意思,以后问的是小气,我才知道。所以这一定要懂,我们去拜访人家礼貌要周到,送礼要送一份厚礼,表达我们的诚意,感情从这儿建立。

 

佛的这个法子是妙不可言,所以我讲夫妻两个人要懂得四摄法,这一对夫妻百年好合,为什么?先生常常想着太太,送礼给她,太太也想着先生,常常彼此送礼,那个感情就厚了,就不会有差错了。你用在家庭,一家和睦,家和万事兴。为什么家庭会破裂?都是不懂得四摄法。学佛还闹离婚,这佛教白学了,哪有这种事情?佛法里面都是好东西,真的没有学到。第二个是「爱语」。爱语就是我们今天讲的关怀照顾,真诚心关怀照顾。第三个是「利行」,我们所作所为,给对方决定是有利益的,决定没有损害。第四个是「同事」。今天讲同事,我不是古人的讲法,古人的讲法要与对方同事,现在要与对方同事可麻烦了,对方都是贪瞋痴慢,那我们跟他同事就坏了,不但帮不上忙,反而是害他也害自己。今天我讲同事,我们跟诸佛如来同事,我们跟诸大菩萨同事,这就一点差错都没有。要用这个方法,你才能够安立无量众生于佛正道。

 

现在国际间做化解冲突、促进和平的人很多,做得都很积极,我为什么要参与?这么大的年岁了,还要到处奔波去参与这个,为什么?为的是他们很热心做这个工作,做了这么多年没有成果,没有成绩,我为了这个才出来。他为什么没有成果?为什么没有成绩?他不懂得四摄法。我去没有别的,就是把四摄法告诉他们。他们要懂得四摄法的话,这个消除冲突、落实世界和平不难。所以我们把佛法的四摄法教给他,所以我参加这个会议。这一次参加日本的联合国和平会议,我都准备有礼物,每一个参加会的我都送他一份贺礼,他们都没有一个人送我礼物。个个人学会送礼的时候,天下就太平了。

 

所以我们要从自己本身做起,我们要学着会送礼。礼物里面,当然最重要的是要把佛法的理念介绍给他们,最重要的;但是除了这个之外,还有用的、穿的、吃的都不要忘记,样样想得周到,这个感情就会建立。希望他学会了之后,也能像我们一样去推广,这个样子冲突才能化解,和平才能落实。消除冲突,化解对立,促进安定和平,就是我们现前这一个阶段安立无量众生于佛正道,我们要认识清楚,这叫契机契理,这是佛法。佛法是觉悟之法,佛法是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之法,千万不要忘记这句话。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最有效果的方法,落实四摄法。好,今天我们就讲到此地。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12月24日16:54:0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39425.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