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寿经 黄念祖老居士主讲 (第二十六集) 1991 档名:51-001-0026
我们学习《大经》,今天我们到了第二十四品「三辈往生」,这是一个关键的部分。《大日经》说,「大悲为根,菩提为因,方便为究竟」。一切树木都要有根,花瓶里插的花未尝不好看,但是插不了几天,它没有根,无本之木。本是什么?是大悲心。菩提为因,这个因果律,什么因就得什么果,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若要成佛,佛就是觉悟,要觉悟就须种觉悟的因,菩提就是觉悟,所以要有觉悟的因。觉悟,菩提心是因。所得的果实,彻底的果实是什么?落实在什么地方?落实在你有没有大悲菩提,解决问题了,实现了愿望。要度众生,这不是一个空话,不是个狂愿,喊口号。谁不愿意帮助别人,与人为善?咱们儒家有这个思想,连基督教都有,但是你有没有具体的方法。所以方便可以很粗浅的解释为一个便利的方法,要有个便利的方法度众生。你这个方法愈是彻底的便利,你所证的果也就是究竟的果。
所以现在讲了很多,这个教众生怎么能够去,要落就落在这,方便为究竟这个果实就在这里。我们学经也是如此,我们出家学道为什么?当然有不少的人是发心不纯的。可是慢慢的总要发起一个,你到底是为什么?可能就是只有得到一个职业吗?这是大丈夫事!出家是大丈夫事,非将相之所能为,不是总司令、国务总理这些世间上的名人他们所能做得了的,大丈夫事。怎么叫大丈夫事?就是要自度度他,自觉觉他,所以叫大丈夫事。我们要怎么能够得到自度?怎么还能够度他?我们知道「如来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佛就是要度众生,就是说了弥陀本愿之海,而现在这个三辈往生就是本愿之海的一个落实,我们也就是要依靠这个弥陀本愿之海而已,让一切众生分享这个法益,所以这个非常重要。这一章就是说,我们如何具体来实践求生净土、普度众生这个心愿。求生净土的动机,是为了最快的、最稳的和最好的来实现我们度众生的心愿。不然你只是个空愿,我愿意度众生,你自己还在苦海里头,脑袋一会出来一会进去,你怎么能度众生?而且你要有方法,你要有一个大的救生船,你就可以度很多的人;你赤手空拳,你也度不了人,而且你还不会游泳,甚至于你还在苦海中头出头没。所以这一段的重要性,就是它实现弥陀的愿望,也实现我们学佛的愿望。实现,实践,再简单说就是落实,落实我们学佛的这个心愿。佛的心愿的落实,也是我们心愿的落实。
一上来就是这样几句话,「佛告阿难: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凡有三辈」。十方世界诸天人民,下面就要注意了,就是指人民说的,不是十方世界的声闻、缘觉、菩萨,就是人民,人民可以就是凡夫。至心,这个诸位要注意,至诚的心,真实的心。愿生彼国,这里一共可以分成三辈,所以《无量寿经》是三辈往生。三辈往生,这就跟我们净土宗另外一部基本经典,《观无量寿经》的内容,在这个地方我们就要一起研究了。《观经》是指的九品,《无量寿经》是三辈,《观经》是九品,上品、中品、下品,每一品又再分为上生、中生、下生,三三见九,成了九品,《无量寿经》是三辈。三辈与九品,这两部经里头这个内容是相对应的、相符合的,还是是两件事,各说各的呢?在这个问题上,从古以来是有争论的,有两种不同的说法。赞成同的有好几位,一个是昙鸾大师,昙鸾大师在《略论》里头说(我们不引他的全部),《无量寿经》是三辈,《观经》一品就相当于一辈,三三见九,合为九品,也就是说认为这两个是一致的,不过这个意思不很明显。《净影疏》,可以说是这一劫地球上最早的一部《无量寿经》注解,这就说得比较明确,它说往生者一共有三辈,《观经》粗分为三,细分为九。《观经》它不是有三品吗?上品、中品、下品,不也分成三吗?而每一品要再细分就分成九,也就说这个三辈和它的三品,一个是粗,一个是细。嘉祥,这是《观经疏》里头,他也作过《无量寿经疏》的,他说《无量寿经》这个三辈,就是在《观经》里头把三辈开成九辈。一步一步的意思就明确了,嘉祥说得更明确,《观经》就是把《无量寿经》这个说得更细。朝鲜(当初是新罗)憬兴说,「今即合彼《观经》九品,为此三辈,故其义无异。」就是《观经》的九品跟本经的三辈意思没有两样,这个话就更肯定了。莲池就更肯定,「三辈九品,正相配合,又何疑焉!」还有天台的《观经疏》也是说,《观经》的九品就是大本的三辈。有这么许多的古德都是赞成相同的这一方面。
另外也有两个很重要的人,头一个是灵芝,宋朝一个大德,他注了《阿弥陀经疏》,幽溪大师根据他的疏写了《阿弥陀经》的《圆中钞》,还有孤山。先说灵芝,灵芝他就说,三辈里头跟《观经》相对应的只有《观经》的上品,《观经》的中品、下品都不对应,不包括在我们这个经里面。那就差得很多,为什么?因为《观经》的中品、下品都没发菩提心,咱们这个经要求都是发菩提心,这是他的一个论点。孤山比他宽一点,他说我们这个经只包括《观经》的上品、中品,不包括下品,下品有三辈,只包括它六个,不包括它下面三个。为什么?因为它的下品往生的人都是恶人,都是有罪恶的人,是他们临终忏悔而往生的,所以两经不能相配。这是这方面的主张。
我们是看到赞成相配的多。还有,莲池大师在《弥陀疏钞》里头,把这个问题解决得很好,他不但是说明了自己主张,而且把这个原因做了解释,为什么赞成是配合做了解释,也把他们认为不配合的道理也给予承认,但是这里头还要圆融。他说是赞成同的这一方面,只是论往生以后你的位次,就是你到底是哪一辈哪一品,这个位次。灵芝他们所着眼的是往生以前的行持,你往生以前发菩提心没有,你是行善还是行恶。他注重往生以前的行持,《观经》的那些人确实是恶人,在临终才悔改,而《无量寿经》三辈都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这个就不一样了。但是他说,这里说的原则稍微高,「烦恼不异菩提」,这一句大家不大容易接受,底下一句就可以接受了,「始恶何妨终善」,开始是恶人,何妨最后变成善人。所以就是要从发展看问题,他开始是恶的,最后他变善的了,一变善的那就贤圣同科,恶人也变成善人,都可以往生,都同科了,所以三辈九品正相配合。这个主张就把这个问题说清楚了。也就好像咱们现在学校里头,很多学生都是好的,考取了,但其中也会有,可能有些是被劳动教养过的,但是他非常刻苦、非常用功,教养释放以后表现很好,他也来投考,考取了。考取了,照样你可以分大学本科、分研究生,都可以按照水平来分班。所以这个能考取之后,分班就是这些班,不会再有一班说给那个劳改的人专修班,没有这个班,就是进来之后的这个阶次。所以论位次,就是这个情况。但是你要说他过去入学以前的情况,那就很不同了,有的学生是三好学生,你看他是个劳改犯,或者小偷、或者流氓,小偷和流氓跟那个三好生当然不一样。但是后来他改了,教养了,他悔过了,悔过之后他也变成好人,他也考取了,那他就是学生。这样说我们这个道理就清楚了。
《报恩论》说,总之我们分成三辈九品都是最简单的分法,实际应该说是无量品。三辈每一个分上中下,成了九品,九品中每一品又可以再分三,一直可以无穷尽的分下去。因为人种种的根器不同,所以往生之后种种的情况也是不同的。但是概括的说,总是有上中下三等。现在也都是分,有先进的、有落后的、有中间的,总是可以分成这么三大类,三辈就是这样的三大类。《无量寿经》就很概括,《观经》分得细一点,而且《报恩论》还说,《观经》里头「极其优降」,把这个优和降发挥到极点。《观经》的上品上生那是殊胜极了,马上就随佛,就到种种世界,就得种种陀罗尼。得陀罗尼这个事比得三昧强,得了陀罗尼之后,不管你是什么样的心行,这一切陀罗尼的功德都现前。这个三昧,你只是入三昧之后显现出三昧的功德,你不入三昧的时候这个显现不出来。而陀罗尼永远不失,种种无量的陀罗尼,从此就可以分身到无量的世界去度众生,极优!那都是地上的菩萨,五地、六地、七地、八地,可以这么说。最坏的呢?造了五逆的恶人,五逆的恶人就是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等等的恶人,这极降,地狱都现前了。「极其优降」,《观经》的特点。所以看起来觉得好像跟我们这个就不相配合,乍看似异,而实旨是相同的。
这就首先把这个三辈,《观经》这是第一个问题,是要讨论的。我们这一段里有三个问题,我们就随着一个一个讨论。首先就是明上辈。上辈这么殊胜,凡夫,就是我们凡夫,咱们修行能不能修到这个地步?这个也有争论。这个不举了,不举这些很有名的人这些主张。他说上上品须四地到七地的菩萨,你已经是四地到七地的菩萨修行,你才能得到上品上生。上中品,这不是九品吗?上面那段是上上,上中是初地到四地的菩萨,要这么高。只有中品中生以下,就是在中间以下,中品中生底下是中品下生、下品上生,这四类,这才是凡夫可能达到的。善导大师把这个说法给否定了,所以是个大德。因为佛经到中国来,过去也没有很多,所以有些我们体会往往是凭自己的意思,经典看的也不够多,往往就会有错误。善导大师,到唐朝了,佛法汉朝就来了,《无量寿经》汉朝就译了,他就「广引经论,力破旧说」,对于以前的这些说法大力的破除。因为如果要像善导以前的大德所说的,都是已经修成地上菩萨再要往生,这个都成了我们凡夫无分,我们根本没有资格去,又成了难行道,这不是净土宗的特点。
善导大师他很有名的著作叫《四帖疏》,咱们的住持在日本留学就要学《四帖疏》,这是善导大师注的《观无量寿经》。他说看这个文意,总是指的是什么?这些往生的,总是指的佛去世以后五浊恶世的凡夫,都是这些人,三辈三品都是这些人。「但以遇缘有异」,他的缘不一样,所以就有九品的差别。上品三人是什么?「是遇大凡夫」,他遇见大乘法了,这样的凡夫他能发愿往生求生净土,结果他就可以上品生。「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他所遇见的法、所听的法都是小乘的法,所以他一往生之后,他就证阿罗汉,证初果、二果,这样的情况。都是到了极乐世界之后,他不是定性的声闻,都是发大乘心的。「下品三人,是遇恶凡夫」,听到一些善法。这是所遇的法不一样,他虽然是有恶业,所以带业往生。这个地方,现在还有人写文章,除了以前的陈建民之外,现在又出了一个人,他自称他见了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叫他来反对带业往生。所以现在这个邪说,大家要知道,非常多非常多,大家确实要小心,不能一听是有名的人,一听是出了书就,有的我觉得十分的荒唐。你看这几句话不就是带业往生吗?以恶业故,他还有恶业,是恶人,临终藉着一点善,乘佛的愿力,他悔改了得往生,恶业还都带着。这就说明,往生有上辈、中辈、下辈,都是我们凡夫有分的,不但是中品、下品,上品上生都有分。不但是这样,我们晋朝有一个人,他就是念佛念了几天之后,他就见着佛,他就在人身就得无生法忍。大家有分,不过修持得不努力就是了。所以这是个最极圆顿的教法。所以根器大的众生如果能够信受,能够圆解圆修,他就是跟普通人的修行日劫相倍。你真正能够生起六信,理解这个信,信弥陀大愿殊胜的道理,你这么精进去修持,你这就是圆解圆修,你修行一天等于别人一劫。所以他一生之内就能够达到这样的功德。
底下就再引本经的话来证明,证明善导大师的话。本经必成正觉品的偈子,就是佛叙述弥陀的情况,「令彼诸群生,长夜无忧恼,出生众善根,成就菩提果。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他要令一切的群生(就是众生),长夜(在生死长夜之中)没有忧恼。所以弥陀所发愿要救度的正是在长夜中忧恼的众生,这不就是凡夫吗?所以弥陀这些愿他就是为凡夫。出生善根,他善根还没有出生,让他出生,这还不是凡夫吗?然后成就菩提果,善根既然出来了,成就菩提果。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这就是法藏的愿,我要成佛,佛号叫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剎中。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所以得的果是很殊胜,都成佛。这不就是为众生吗?这四句很清楚!就是令长夜昏昧中的众生,远离一切忧悲苦恼,出生善根,成就菩提。所以要知道佛所要救度者,实在就是为众生,一往生之后就成佛。
底下我们就看这一段,这上辈的内容。上辈也是我们这一段,第二个问题我们讨论完了,头一个问题就是两个经合说,第二个问题就是这些上辈是不是凡夫有分,就是为我们凡夫而说的,凡夫都有分。「其上辈者,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上辈是这样。「舍家者,出家也。弃欲,离欲也」。它这个地方也有一个问题,这就是第三个问题,是不是出家的人才能生上辈,其他的人不能?上辈的条件,舍家弃欲,第一句话。这个问题很需要圆融,因为出家有心出家和身出家。你身出家了,你心不入道,这个没出家,你穿的衣服是出家人的衣服,你心没出家,这个并不算;如果心出家身不出家,实际还是出家了。你看维摩诘居士,我们这个经里头,贤护等十六正士都是在家菩萨,尤其是《观经》,听经的都是国王的夫人、侍女,她们当时就得无生法忍。这个里头不同的,就是下面彭绍升他就承认了,做出家人这是正因。海东元晓,它这里稍微有点不同,他说「舍家弃欲,而作沙门」是显发正因的方便,也就是说不是必须要舍家弃欲做和尚。这是成为往生正因的一种,助这个正因的一种方便,这是第二种说法。至于《报恩论》就相反,他就举一些例子,他说刘遗民这样的居士是上品生,举一些例子。
实际我们真正要看这两部经《观经》、《无量寿经》。《观经》是韦提希夫人痛苦极了,儿子要杀她,天下只有杀父亲的国王,没有杀母亲的国王,这个国王是昏恶到了极点,所以她也苦恼到极点,把她都关起来,她只有求佛。佛就到,给她说法,让她看各种世界,她就看到西方极乐世界,她说我愿意去西方极乐世界,请佛给她说净土的法。韦提希夫人她当时得无生法忍,五百个侍女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佛都给她们授记,来之后都得什么三昧,不都是上品生吗?所以在《观经》,不但事实上所说的都是些在家人,而且在往生的条里头,上品上生的文里头,就不像《无量寿经》说出「舍家弃欲,而作沙门」,它在中品里头说出来做和尚,上品里没有说。所以这两部经我们就应当圆融看。这部经特点是什么?这部经听经的大比丘是一万二千人,七千个男居士,就一万九,再有一千个女的(五百比丘尼,五百女居士),正好二万人,二万人的大会。所以比丘僧是一万二,比丘尼是五百,一万二千五百都是出家,出家是绝对多数,而且这个都是跟着佛一直听经的。所以在这个里头,这是往生上辈的,那绝对都是在座的这些出家人为主。所以在这个情形,佛就举这种大的情况,文字中就特别提出舍家弃欲。在《观经》那时候所说的,当时阿难他们不是来听法的对象,真正请说法的是韦提希夫人和她的侍女,都是在家人,当然她们往生都是上品生,她们当然不是出家人,所以在这个文字里就没有出家人。
总是我们这个地方要看,就是说要往生到上品,不管你是遵《观经》也好,遵《无量寿经》也好,总之是一个心出家,这是共同的。所以把这个解释为心出家,这之间就没有分歧了。现在有许多出家人,他是离开他世间俗的那个家庭,但是这个庙又成了他的家。这庙里好多事情,这样的事情,那样的事情,要斋粮,要香火,要照顾施主,甚至于还有些派别,这是我同师的,这是我同乡,这是我同届,这个和我没有关系,这个是什么回事,这都是家务事,与修行毫不相干,这还是在家,你出家在家。所以这个有四料简,出家在家、在家出家、出家出家、在家在家,这四个类型。希望大家出家出家是最好了,何必出家还在家?在家人甚至一切放下,一心为佛法,在家出家,心出家。所以刘遗民他很主张。刘遗民,庐山东林大殿要开光,他们写了邀请信来,这是很殊胜的开光,当年是第一个净土宗道场,刘遗民参加过。请了陶渊明,陶渊明没有酒喝跑了,可惜得很。刘遗民是三次见佛,等到远公往生的时候,刘遗民随着佛来接。刘遗民还跟远公说,师发心早于我们,为什么来得晚?这个就是在家人的往生,上品往生,这个是一些例子。
还有就是我们再略微提一提,这个在家人,我们现在不要拘于这个形式,四众弟子要很好的配合、合作。密宗里头的噶居派,噶居派是红白教里很有名的,白教在国外也很兴旺,他的祖师就是居士,所以称为白教。为什么?因为居士是白衣。所以他们穿法衣,就是在衣服之上穿一件白袍子,然后再披袈裟,表示他是白衣,不忘本。他现在就算是和尚,就是喇嘛,受了出家戒,他上座还是这么穿,要穿一件白衣,然后再披袈裟。维摩诘是金粟如来的化现,这部经一开始,贤护十六正士代表一切大居士,还有《贤护经》,这一切,还有在居士里,还有很多很多,还有一个居士女说法。阿难重男轻女,在法华会上,在龙女面前他认了一次输;在维摩诘会上,天女散花,他又轻视妇女,又认了一次输,这都很特殊。还有一个居士女他也看不起,她先没有出来,后来把她请出来,他们一问法,舍利弗又有点轻视,最后还又认输了。所以就是说这些居士,甚至于女众都有龙象。但是舍家弃欲是共同的,至于是不是示现出家人的这种身形,这就好像中国南方人拿米当主食,北方人拿面当主食,米和面不一样,但做为主食是一回事。所以就是说上品上生,出家出家的人当然是可以,在家出家的人也可以。你出家在家、在家在家的,这都不可以。这部经里头有三个问题,这是第三个。所以一上来,上品上生中提出「舍家弃欲,而作沙门」。这确实是,这是第一句话,很重要。你总要离开这一切家务事、闺阁琐事,洒脱这一切,弃欲,一切情欲都断绝,上品生必须如此。所谓爱不重不坠娑婆,还在情爱、情欲之中,换句话说,娑婆你还很留恋,这个牵挂很深,牵挂很深你就出离不了。所以舍家弃欲。
「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这两句话我们很熟,在我们一开始,我们就大讲特讲,这是我们本经的宗,在宗的部分我们已经很详细的讲了。一经的宗,就是一经的宗旨,一经的修行方法,就是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弥陀要解》以信愿持名为小本之宗」。这个信愿大家要知道,不是一般所谓的信,这是截流大师所谓的正信。你要不是正信,你这个修行是结三世冤,你第三世就苦了。因为你今生修持没有解决问题,来生就大富贵,大富贵就造业,造业就入地狱,第三世就入地狱。你在修持,这里头有些人他们就造恶,杀猪,以屠杀为业,种种的残酷,好多罪孽,他死了就入地狱;你修行,你死了之后富贵,但是第三生也入地狱,跟他只差一个前后步,他早一步,你晚一步。所以极力提倡正信。不然不信怎么肯修行?要正信。所以我们所讨论的信,不是一般所谓的信。
蕅益大师讲六信:信自、信他、信事、信理、信因、信果。这个因果不是信世间上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那个因果,那个太浅了。你相信我能够信愿持名就一定得往生,以信愿持名为因,必定得往生不退转为果,这个能信才是信因果。能相信,圆人修持和不圆的人的修持日劫相倍,圆人修持一天等于不圆的人修持一劫。因不同,果不同,在这些地方能够信。信愿持名是小本的宗,大本是以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为宗,所以这两个宗旨是一回事,一样的。真是深信切愿,对于娑婆世界一点也不留恋了。这个事大家真正要做到了,也就是你有深信、有切愿,必然会念,所以你决定往生。
我们就把我们这个宗,和小本的宗再连系一下,小本的信愿再和《观经》连系一下。咱们净土最主要的三经,《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观经》主张三心,一个是至诚心。善导大师解释,至诚心是什么?就是真实心,至诚心就是真实心。这个文字用得很简练,但是注得很好。怎么叫至诚?我一个表姪,他礼拜,因为他求观世音菩萨有求必应,所以他很诚恳,他都是磕响头。他磕响头,他在房间里磕响头,院子里都听得见,你说他诚不诚?但是这个人,就在北京的西南角上被火车撞死了。所以这个不是至诚,你磕头磕得如山崩那么响。真实心,善导大师解释得很好,至诚心是真实心,非常真实。再说,什么是真实心?就是你真实的本心,人人本有的那个心。所以《观经》的三心,第一个就是至诚心,就是真实心,虽然只有三个字,注得很好。现在大家初步还不能明心见性,不知自己的心是什么,你就是真实,先真实,先老老实实,不要心口不如一,心口要如一就是很大一个进步。嘴里说到的实际要做得到,自己所表现的真正是自己,一切话,这都是属于真实的范围,先从这做起也不错。
深心就是深信心。「深信有二」,善导大师很能够接引初机,「一者,决定深信自身现是罪恶生死凡夫」,要深信自己确实是这样,多劫以来流转生死,没有出离的因缘,出离不了。第二,「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无疑无虑。乘彼愿力,定得往生」。自己是这么一个苦恼的情况,遇见了这个法门,是如此的解决你的问题,绝对的,这是深信。第三,「回向发愿心者,从真实深信心中,以所修一切善根回向」,来求生极乐世界。就这个三心,《观经》说修这个三心的话就可以往生,这个也就跟小本信愿的宗是一致的,和本经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也是一致的。发菩提心这个事,就是不管你修什么法,是共同的。我们已经讲了两次,在前头概要讲过一次,在讲弥陀四十八愿中,讲到发菩提心这条愿里头也讲过一次。以前很多已经讲过,将来大家可以把这几部分,把它会在一块看一看。
这个地方,我们从《安乐集》,因为这个书也有很多古德都没有见过,所以过去的书里头引证的也很少。道绰大师他讲的,有四番议论,第一是「显菩提心之功用」。我们不读他的原文,原文书上有,我们做解释。这个功用,菩提心实在是往生净土的本源,他说「发菩提心为源」,源是源流、本源、根本。所以不发这个心,你虽然修得很勤,也就好像是什么?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没有根的树,就像插瓶的花,有人送花圈,那些花没两天就完了;无源之水,流两天就干了、就臭了。底下他解释菩提,菩提是什么?菩提就是觉。菩提是印度话,因为我们中国没有字跟它恰恰相应,所以就用它的这个音,翻译它的音,不翻译它的意思。这跟般若一样,没有恰恰好的字。你说智慧,智慧我们已经用乱了,不是我们所谓这些智慧,我们这些智慧有很多是正好相反,是世智辩聪,是学佛最不利的条件。所以没有适当的文字,我们加个大智慧,恭敬不翻,就说般若好一些,菩提也是如此。菩提就是觉,无上的觉就是佛,所以菩提也就是无上佛道这样一个名称。所以这个菩提很重要!你要发心作佛,发心作佛就是发起一个什么心?发起《观经》里头的「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这个心,能够发这个心,能发这个心的,这个心本来就是佛。我们现在在作佛,你在修行,大家经常上殿,是在作佛,大家念佛、看经、听讲,都是在作佛,你作佛的这个心也就是本来是佛的那个心。
这个心怎么样?此心就是广大。竖,从时间来说,三际,你找不到头,过去没有一个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未来你也不可能找到有个什么时候终了,找不着始,找不着终,所以竖穷三际,三际你找都找不着。横是说空间,遍于十方虚空。这个心超空间、超时间,遍入一切空间,遍入一切时间,就是说我们要发菩提心,要求成佛,求成佛这个心广大,周遍法界,「竖穷三际,横遍十虚」。而且这个心究竟,非常彻底,彻底到等于什么?「等若虚空」,和虚空一样。所以究竟两个字,究是「究极真际,穷尽法源」,究竟者就是这个意思,把这个真际达到了极点,而法源是穷极源。这个源确确实实不可穷的,极尽其源,有这个意思,契合于这个心。而且这个心是等于虚空,它究竟是契这个本源,等于虚空,不可得。
「此心长远,尽未来际」,刚才已经说竖穷三际,这再重复一下,这个心是长远,是「明寂真常,永离生灭」。不像都是有生有灭的,这个心是离开生灭,无生,无生它就无灭。「此心普被,离二乘障」,此心它就是备足一切功德,具足一切,离开了二乘之障。所以大家修法,有人称赞你是罗汉什么,大乘佛法你要称赞是罗汉你是骂他,对不对?退大乘心了。所以很多人羡慕罗汉有神通,不知道他发大乘的心,你说他是罗汉,你这是骂人。所以这二乘是障。大家要有志气,我们很多人学佛要有一点志气,要知道所做的这个事是大丈夫事,要超出一切法界之上。不但到天界是堕落,成了声闻、缘觉都是堕落。《首楞严经》把证阿罗汉叫做着魔,魔界,那是最突出了,在五十种阴魔之内,阿罗汉在五十种阴魔之内。这个心远离了二乘的障,不会堕落成声闻、缘觉。
「若能一发此心」,只要你一发这个心,所以讲到发菩提心的功德,「倾无始生死有沦」。这句话很难讲,这是古人的文章,不大好讲。倾是倾尽,倒出去了,扔了。无始以来生死这个有,这个轮回、轮转、沦陷,这不是那个车轮的轮,是沦陷的意思,你沦陷于这个生死有的这样一个苦境,现在把它抛弃了,一发这个心,就把无始以来生死诸有,这一切沦落都倾尽了。并且你就把你所有的功德,发这个心,把你所有的功德来回向菩提,就必能成佛,就必能够上证佛果,所有功德绝不唐捐。所以道绰这个话把菩提心的功用就说出来了。一发这个心,这个心是如此的殊胜,这个心它就是广大、遍一切时间、遍一切空间,没有穷尽。而且此心是究竟的,此心普备一切功德,离开了二乘的障,不是地狱、饿鬼、畜生那个障,是离开了声闻、缘觉的那个障,都离了。一发这个心,无始以来生死诸有种种的沉沦都消除、倾尽了,再也不会有了,所以这个是超情离见,微妙难思。
底下这几句在过去引过,现在再引一下,密宗的《菩提心论》。现在很多人想修密法,现在学密的人都是缘木求鱼,爬到树上去找鱼去了,不知道密法的根源。有一个人从大同来,问我学密的事情。后来我告诉他,我说你的根器不能学密,你不够。他只知道密法成就快,威力大,想学密。我说你不能学密,因为它最重要的是菩提心,最强调菩提心。它之所以殊胜,完全在菩提心,就要求你行者必须发菩提心,天天都是唯此事物,没有发的劝你发,已发的叫你增长。为什么这么重视菩提心?因为《菩提心论》说,「此菩提心,能包藏一切菩萨功德故」,包含一切菩萨的功德,观音、势至、文殊、普贤、金刚萨埵等等的,这一切菩萨都在内,菩提心就包括一切菩萨的功德。「若修证出现」,所以这个里头就不单纯是一个理解的问题,说我懂得了,这个事也是好,但是它不等于出现。我曾经打比方,你把一个杏核要种在土里头,它要发芽,发芽有很多过程,最初在杏仁里头开始绿了一点,那就开始了,然后这个绿的东西长出杏仁那个肉,这是第一步,第二步长出杏仁的软皮,又是一步,第三步长出杏仁的硬皮,出壳了,第四步出土了。这都是有具体的内容,不是一个理解,真正从你内心里头有所开发、有所启发。当然拿世间东西来比方,永远比方不恰当。这就是南岳让的话,「说似一物即不中」,说像一个什么就不恰当了。也是如此,但是勉强就可以这么说。这就说明什么?不光是你懂的事,不光是你懂。所以,「修证出现,则为一切导师」。《华严经》说,「初发心时,便成正觉」。还有比这更圆、更顿的吗?你说要快,还有比这更快的吗?「若归本」,这两个字又很有意思了,若归之于本,「则是密严国土」。所以这个心如果不外驰,归本,始觉合本也是归本;珠生了光,珠光还照本体,也是归本,归本你这就是密严国土。「不起于座,能成一切佛事」,你在这坐着,你不用起来,一切佛事都完成了。所以这个极圆顿之法,这是赞叹菩提心的殊胜,也确实可以说大畅佛的本怀,超情离见!你不能信就是了。这是道绰大师的第一段。
第二段,关于菩提心的名和体。第一个是法身菩提,法身菩提就是什么?就是真如、实相、第一义空等等的。底下是报身菩提、化身菩提,分了三个说。我们也不看他的本文,我们讲这个注解。我们的法身菩提,禅宗六祖他大悟,所悟这个时候的心,那就是所发的法身菩提心。法身菩提就是真如、就是实相、就是第一义空,道绰说第一义空是「自性清净,体无秽染」,这个法身菩提是自性、是清净,清净为自性,本体没有污垢、没有染污。「理出天真,不假修成」,天真自然,不需要修成,不需要修,不像现在说练功,你练功练出来的决定不是法身。这就是禅宗六祖在听到「无住生心」之后说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所以六祖他这才是发心,六祖这个时候就发了心,这个心从内心发出来了,哪里想到自性本来就是清净的,这跟道绰讲的「自性清净,体无秽染」是一句话。底下道绰说「理出天真,不假修成」,这也就是当时六祖所说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我哪里想到自性本来就具足,还需要你修什么、成什么?所以一部《心经》就讲的无所得,现在的人偏偏想有所得,这些背道而驰,缘木求鱼,你就是要跟观音菩萨抬杠。没办法,有很多人他就是这个心,没办法,他就想得点什么,今天得点禅定,明天出点神通。出点神通干什么?吓唬人去。神通不能弘法,只能吓唬人,再就是欺骗人。就是这样的话,五祖听见之后就给衣钵,就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所以「若修证出现,则为一切导师」,这六祖是很好的例子,一个没有受过戒,没有看过经的人,就只是一部《金刚经》,听别人念了五分之二,他就发了菩提心,他就成了人天师,就是佛。
所以当时大家去追,不要怪那个时候的人争名夺利,我给大家解释,我说这个你得理解他们的心情,你要在那你也会追,太想不通了,佛传的衣钵,怎么我们这些出家人,我们的首座神秀没得到,让在厨房里头干苦活的这么一个苦力他拿走了,这个事不对,非追回来不可。他就是这样,这个很自然,你要在那你也追。所以有人怪神秀,神秀很好,要是神秀太低了,六祖也就不高了。神秀很好,武则天要请神秀当国师,神秀说我不能当国师,我的师兄才是国师。他和他争衣钵。这些事都是神秀,神秀不说出来别人不知道。所以武则天才派薛简去接六祖,接六祖接不来,人真出家,国师也不当。这一则公案是很好,所以现在世界上把禅宗列为中国的,也是我们的光荣。所以一发此心就顿登祖位,刚才我们说的就是做为一个证例。
菩提心是「迥出凡情,功用难思」。我们从一点点来,我们就是一点点,要了解菩提心是什么内容。所以《金刚经》处处给我们讲到菩提心,佛灭度众生,而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这就是菩提心。要度众生,这是慈悲;度生而无度,这就是智慧。而这个自然就是本心,自然里头就是智慧、就是慈悲,这就是菩提心。「如是心性,名为法身。是佛道之本体」,所以称为菩提。这是法身菩提,还有报身菩提。法身是你本来有的,这是性德,性中本有之德。但是人人都有性德,怎么大家这个性德不能发挥作用?必须修德有功,性德方显,你修德出了功效,你性德才显现。所以要修六度万行,功德庄严,就得这个报身的佛果。得了报身佛果,报身就「圆明具德,通达无碍」,所以道绰称为「圆通无碍」。因为它圆明具德,通达无碍,「名为报身菩提」。报身,这是从法身所显现的,是因为你修德这个功效而显现了报身。从报身,因为你悲心不尽就流现化身,这是随机化现,随对方的机缘而现种种身。所以就是说从二臂一直到八万四千臂到无量臂,从一个眼到无穷的眼,从一个头到无穷的头,种种的相,随机应现。以至于观音,会上说,怎么观音还不来?释迦牟尼说,现在观音正在度茅子里的蛆,他变了一只蜜蜂,给茅子里的蛆说法。蜜蜂蛆能看得见,牠很接近,牠在那度众生。这个就是化身,「随机化现,妙用无穷」,所以道绰称为「益物圆通」,益物就是使我们所要救度的对象得到利益。所要救度的对象就称之为物,不是咱们物理学的那个物,这个物是指我们救度的对象。对他有益而圆通自在,使他得到真实之利,这是「化身菩提」。这是道绰的第二段。
第三段就是发心,他举出两种,一种是普通的,一种是净土的。发心一个是要「识达有无」,因地的发心要发三种心,这是第一个,就叫做识达有无。道绰这个话非常精练。识达有无,咱们先说怎么识达无。识达无,从《心经》中说,《心经》是一串的无字,从「无眼耳鼻舌」最后到「无智亦无得」,这一大段都是无,识达有无要先识这个无,要发菩提心要先识这个无。《涅槃经》,佛在涅槃的时候,佛入种种禅定,回答又告大众:我遍观三界,我找无明本际。咱们众生都是因为无明,因为无明一念妄动,就流转生死。佛这个时候说去找无明本际(无明本际它的性本来是解脱的,无明并没有在那缠缚什么,乃至老死也是解脱的),而且这个无明我十方求,在十方一切世界,一切殊胜的世界,我都去找这个无明,了不能得,我一点点也找不到,哪有一点无明?我找不到,「根本无故」,这个根本它没有。从无明所伸展的一切,十二因缘,以及老死、忧悲苦恼等等,也都没有了。所以无明解脱,都解脱了。以这个因缘,我常安住常寂灭光,「名大涅槃」。所以这给我们证明,无明是十方你找不到。这个就是永明大师在《宗镜录》写的,愿于无量劫,把皮剥了当纸,拿骨头来当笔,血当墨来书写这个话,来报佛恩。没有无明!所以《心经》我们随嘴就读过,「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你根本无无明,你还迷个什么,是不是?这是知无。
我们现在这个妄,我们现在知道是在妄中,但是这个妄它本来是空,并不是实际在这。就好像你作梦,老虎也来了,山也要崩,要着火了。你要是想法子阻止山崩,要救火,要把老虎拴起来,那很费事。但是你只是梦,根本没有,梦一醒就完了,不用移山倒海,不用这些事,这是梦!妄它就是这么回事。所以你要是真正了达妄是本空,真性自显。所以禅宗开悟,开悟应该都是真性自显,那不是一个口头的事。现在有人略略尝了一点清净,尝了一个什么,顿然间消除一些粗的妄想,就以为自己是开悟了,这个有时候很危险,有时候就变成大妄语,很危险。这个是知无。
还有知有,所以就必须识达有无。这个怎么讲?所以道绰这段话,这以前也没有,因为这个书多久在国外,没人见,咱们也没谁作注解,这是我第一次,请大家提提意见。知有,所以宗门就说「必须知有始得」,你必须得知有。曹山也说,必须要知有,无论你在烦恼无明之中都不要紧,就是你要知有。有什么?就是《涅槃》的话,「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所以六祖说「密在汝边」,佛最密的就在你那边。有人说你在井上看看,井里一看,那就是自己。傅大士的《心王铭》:「水中盐味,色里胶清。决定是有,不见其形」。水里的咸味有没有?一尝咸的,决定是有。但是咸味是个什么东西?你把这咸味抓出来,抓不出来,但是味尝决定是有。这是打个比方。现在我们可以打个更好的比方,就是磁性。现在大家说,水里因为有盐,你把水炼了之后,把盐拿出来,就可以。这个比方过去没有,就够了,现在有一点好像是还说不清楚。磁性,这个磁它就吸铁,磁性消失了,它就变成一块普通的铁,一充磁它就又能吸铁了。电磁是一充电,它磁性就出来了,电一没有了,它磁性就没有了。磁性那就厉害了,多少吨的东西,它这一吸就吸起来,力量大极了。但是什么叫磁性?你把那个铁弄成碎末,砸成粉末也找不到磁性,就是这个比方。所以现在我们就找到一些更好一点的比方、譬喻,来譬喻咱们众生的佛性,决定是有。如铁的磁性决定是有,不见其形,磁性是什么样?这个磁性决定是有,鸽子,南京的鸽子,军训鸽,牠坐飞机带到北京,到北京一放牠就回南京。牠是要靠磁的感觉,牠在飞机上头没有看见下面是什么样,牠就从磁的感觉牠能飞回去。所以动物就比我聪明,你要带我去个地方,从飞机上让我下来让我再走回北京,我回不来。所以要知有,就知有这个佛性。《心灯录》也说教人知有,「若不知有,总是虚妄。」所以曹山自比为小释迦牟尼,就是他有这个把柄,他真知有。
所以这个地方,第一句话就是「要须识达有无,从本以来自性清净」。清净者,其他皆无,然而自性决定是有。第二,「缘修万行,八万四千诸波罗蜜门等」,这个等于乐修一切善法,这是第二。第三就是「大慈悲为本」。所以在因地中发菩提心要这三个,也就是一个是什么?头一个就是至诚心,第二个就是深心,第三个是大悲回向发愿心。这是一个。再有《净土论》,另一种就是《净土论》,也就是《往生论》里头所提的,「今发菩提心者,即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者,即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即摄取众生,生有佛国土心。今即愿生净土,故先须发菩提心也。」这就是《往生论》的文章。
这么一看,我们往往就容易觉得,好像前头要真实心,要能识达有无种种是难一些,这个就容易一些,这是愿作佛、愿度众生,让众生摄有佛国土,实际是不然,因为净土往生法门是一个难信之法。所以夏老师在会集本上就把玄奘这个极字摄进去了,是极难信法,净土法门是个极难信的法。所以你要说是让众生生极乐世界,自己要求生净土,这个信心是很稀有,难信之法。《阿弥陀经》,十方诸佛都称赞本师,度众生,在这五浊恶世说一切世间难信之法。在《无量寿经.独留此经》这一品里头,「若闻斯经,信乐受持」,听到这个大经你能信,愿意受持,受是接受,持是奉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难里面的难,没有再比这个更难的了。你要说,这个经要去念念,就两万多字,有什么难的,比那个《大般若经》要容易多了。你要讲这个道理,也比《楞严经》好念。这个不是那么难,为什么说这么难?总之佛无虚语,真实话。因为你不肯,不是你不能,是你不肯。这样就表明,能信净土实在是一切世间的难中之难。对于这个难信,难能就可贵,难信的你能信,这就是大智,信和智是一致的,信和清净也是一致的。顺着这个信心,你发起要成佛、要度众生、要同登净土这样的愿,这已经把智慧就包括在里头了。有这样大的愿,又有普度,悲也在里头,这就是发了菩提心。「但能真实信受」,这个真实两个字搁在上头。一般人只是能相信,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我往生是好。所以我常常说,有的人去念佛为什么?就是因为消灾免难,今生要好,死了之后往生,愿死了之后也要好,总是个人打算,这个生不了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这里头他一切都是利他的,大乘法,大乘的,发了大乘的心。所以都真实信受这个法,才能够发这样的心。
第四,有一个问答,就提出问题,就是说要修万行,才能感受菩提,要许多有为,为这么多为。《诸法无行经》说,「若人求菩提,即无有菩提」。你要求生净土,又要度众生,就跟《诸法无行经》这里有矛盾。《诸法无行经》说,「若人求菩提,即无有菩提」,你求菩提就没有菩提。「是人远菩提」,是人离开菩提就太远了;「犹如天与地」,隔多远?远得像天与地一样。你又说,修万行能得菩提之果,这事怎么能够解释?他这个里头,我们再看道绰的话,这个问题提出来了,道绰的回答。道绰他引了《大智度论》,《大智度论》说,「若人见般若,是则为被缚」,你就是束缚了。「若不见般若,是亦为被缚」,你也是被缚了,也是捆住了。「若人见般若,是则为解脱;若不见般若,是亦为解脱。」你看总共这几句话,彼此都在这互相矛盾,你见般若也是被缚,不见般若也是被缚;你见般若也是解脱,不见般若也是解脱,这四句话是互相矛盾。龙树就解释得好,这四句话都成立,关键在哪?如果你这个见解,你没有离开四句就是缚,离开四句就是解脱。都可以说,但是你要离开四句。所以从前那个方馨他问我,极乐世界是什么样的有?我说极乐世界是离四句的有。所以你见般若也行,不见般若也行,总之是要离开四句。不是用你那个形式逻辑,有就不是没有,要没有就不是有,这种执着,这种分别,那你怎么着也是被缚,你没有离开四句。
怎么离开四句?在凡夫分上最好的办法,你去念佛或念咒,你怎么都在四句之中。有人很执着的念佛,那还是在四句之中。你老老实实念,念得很绵绵密密,很绵绵密密,暗合道妙。暗合道妙,你一切都放下就无所住,这句佛号绵绵密密、绵绵密密老是相续不断,就是生其心。所以在地上菩萨才能够实践的无住生心,凡夫能暗合道妙,这是持名的最殊胜之处。不是阿弥陀佛希望你念他,他就保佑你。你不要说阿弥陀佛,我黄念祖,有人说你来念黄念祖我就保佑他,我还真觉得你念黄念祖我嫌讨厌。不过有这么一个人,这个当然彼此都不对,这个女众天天念观音菩萨,念得这个丈夫很讨厌、很腻味。他就叫她名字,成天叫,叫叫叫叫叫,她说你吵死我了,你叫。他说我吵死妳了,妳天天念观音菩萨,观音菩萨不被妳吵死了?她不念了。证明两个都不通。所以菩萨并不喜欢你念,连我都不希望人家念,那个女的(妇人)也不希望人家念,她说吵死了。这就是因为这里头已经暗合道妙,不可思议的境界。所以这样就清楚了,你有为、无为,你要是能离开四句,你所有的都是般若;你不离开四句,你所为都是有为法,你做什么都是有为法,它就是这样,都是有漏,你不能无漏。
三种与菩提门相违的,这个地方我们也说一说。三种相违的法,其一就是「我心贪着自身」;第二是「无安众生心」;第三是「恭敬供养自身心」,这三个必须远离。第一个是我心贪着自身,我们这个邪见之中,第一个邪见是身见。现在气功是风行天下,气功最大的一个毛病就是在身见之中,他就是练的是身,使这个身调,这个身转换,变成个金身,永远不死,都是练这个身。第一是我心贪着自身,种种调伏,种种什么。第二是无安众生心,没有让众生安乐的心,这当然不行。这三个都是违反的,所以要发菩提心,这都是要注意的。第三个是恭敬供养自身心,自身前头提过,这加上一个心字,这很重要。这个就不仅仅是气功方面的人,这就更普遍,是恭敬供养自心,能除这个毛病,把这个毛病能够除了,能从这个毛病里出得来,大丈夫。
所以阿难虽然能够记得十二部大经,证了初果,不能免摩登伽难,就是没有解决这个问题。佛给他总结,你不知道两种根本,你不明白一个生死根本,一个是涅槃根本。你自己在认贼为子,你以为是你自己的心,结果那个是什么?那个是贼,那是害你的贼,而你拿它当作宝贝供养它。这个话就和佛说阿难的话是一致的,不要去供养我们这个心,我们这是妄心。一个就是说我们使得它得了很多的知识,很大的能力,这是一方面;再有就是我有了一个见解之后,别人的东西来时,跟我这个是不兼容的,我就是要捍卫我脑子里的这个东西,我可以跟别人不惜一切的去作战,这都是供养自身心。所以就是说认贼作子,人对于子都是把很好的东西来养他,而我们养了一个什么?养了一个贼。所以《四十二章经》就说,「慎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这都是一致的。所以修行的人先要破这个妄,自己在脑子里现在当家作主的,这里头有个贼在这,我们要十分的警惕。关于菩提心就到这。
底下,第二就是「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弥陀要解》里头说,「在一切方便之中,求其至直捷」,就是最直捷了当的、最圆顿的,「莫若念佛」。这话就说到极端了,在一切方便之中,至直捷至圆顿的,「莫若念佛,求生净土」,这是一句。「又于一切念佛法门之中」,念佛有观想念佛、观像念佛、实相念佛,至简易、至稳当的,「莫若信愿专持名号」。这就是一个总结。所以为什么《无量寿经》要有一向专念阿弥陀佛?《弥陀要解》提出一个理由来,就是讲这一方面。又说「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是万德所成就的名字,「以名召德」,这个名字就能把功德召出来。就好像瓦匠在房上喊「瓦刀」,瓦刀上去了,「灰」,灰就上来了,「水」,水就上来了,这名字就把东西叫来了。以名召德,万德都召来了,没有不尽的地方。
所以你只要执持名号就是正行,不必再需要观想、参究,还要参念佛的是谁,还要观这观那。当然这个我们也可以补充一句,你要是觉得我加一点就很好,也不妨加,但是不是说必须得加,是愈简单愈好。但有的人他简单不行,他就必须要加一点东西才能勉强做得下去。也不是不允许,但是就是说不是必须那样。不必,意思就是不是必须的,但是也不是不许你。因此它是至简易、至直捷,最简单了。密宗也是,大家也都是不懂,喜欢求大法,这一法这么厚一本,我就抄过好多本,一座法修三个小时,以这个为高深。不是,愈高的法愈简单。所以中国的《易经》,为什么叫《易经》?最殊胜的法就是易,它就是简易。易则易知,简则易行,最高深的法,愈高深的愈简单。繁言不要,要言不繁,繁琐哲学没有好东西。
《圆中钞》(刚才是蕅益大师,这是幽溪大师),「初心凡夫」,只要有口能够称名,有心能够思念,「皆可修之」,都能修。残疾人一样,残疾人他还有口、有心,他都可以修,你四肢都没有都不要紧。所以至简至易。还有他又说,「执持名号,不问闲忙,不拘动静」。黄打铁就在打铁的时候,没有工夫休息,就在打铁劳动之中就成就了。「行住坐卧,皆可修之」,不要求你是如何如何,你躺着一样念。在劳动干校,多少人看着我,他们最忌讳我念佛。那怎么办?那就躺着修法,你还能端坐修吗?我就上床睡觉,我睡觉躺着修,结果是他们也知道,不过拿不出证据,他们也知道。所以又说,「称名之法,不择贤愚」,贤人、愚人,贤是贤者、聪明,愚是愚蠢,男的女的、穷的富的、贵的贱的都可以修,摄机很广。《游心安乐道》说,「诸佛名号,总万德成」,是总结了万德而成的;「但能一念念佛名者」,你就在一心念佛的时候,这一念之中就是总念了万德,一切万德。蕅益大师还有一句好话,「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你念的时候就把佛的功德全部摄成你自己的功德。
还有就是释迦牟尼佛劝父亲,这个事情已经前头说过一次,这个地方内容稍微补充一点。佛后来度父亲,就劝父亲修念佛三昧,父亲就说你还有很多深妙的境界,为什么不叫我作?佛就说了,父王,那些深妙境界,非是凡夫所行境界。所以佛经所说有好些不是凡夫你能行得到的,就告诉他父亲,不是凡夫所行的境界。所以有许多事,现在我就要做、就要修,很多躐等,躐等你修不成功,那个不行。所以才劝父王修念佛三昧。他父王就问念佛又是什么样功德?佛就给打比方,「佛告父王」,如这个臭林子,「如伊兰林」,四十里地,「四十由旬」,里头长出一棵旃檀树来,刚刚发芽,还没出土。这个林子怎么样?臭,吃了它的花,吃了它的果子,都会疯。后来这个旃檀树的芽就长起来了,刚刚要成树,香气就出来了,而且能改变这个林子,而且都是香、都美,众生一看见都生稀有心。佛就告诉父王,一切众生在生死这个苦海之中,这个念佛的心也正是这样。一个臭林子,吃了这个东西都使人疯,但是这个旃檀树长起来就变了。念佛就是这样,若果是你能够老这么接着念,「系念不止」,一念接一念的念,相续的念,「定生佛前」,你定生到佛的前面。「一得往生,即能改变一切诸恶」,一往生之后,这一切恶都改了。所以这又是一个证据,你往生之后才能改变这些恶。现在这些人说是反对带业往生,这都是属于邪说。我们这就是说,到这时候才改,「成大慈悲;如彼香树,改伊兰林」。
《文殊般若经》,这是最大讲智慧的经,文殊,「众生愚钝,观不能解」。教他修观,修唯识观,修一真法界观、圆顿三观,他不能理解。「但令念声相续」,《文殊般若经》是大智慧的文殊教的法子,还说是愚夫愚妇的法子吗?就是念声不断,自然就得往生。所以《净修捷要》,我的先师说,赞叹念佛法门,「六字统摄万法」,六字统摄了一切万法,「一门即是普门」,这个念佛的门就是普门,一切法门都在内了。「全事即理」,你这个事就是理,念佛号,佛号是事;往生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事,这个事都是理。你看那个波,波它就是水,波没有别的,事它就是理。这样就「全妄归真」,在你念的时候,你这个妄,本来是个妄心,你全妄都归到真实际,真如。「全性起修」,是心是佛,从是心是佛来念,所以是全性起修。「全修在性」,修的什么?修你这个始觉就合乎你的本觉,念的就是你的本觉,阿弥陀佛无量寿,无量寿就是我的本觉,修就修在性。「广学原为深入」,要学得很广就是为了深入。「专修即是总持」,一门专修就是总持一切。「声声唤醒自己」,这句话就是参禅,一声一声就是把你自己唤醒,唤醒自己你不就是开悟了吗?「念念不离本尊」,这句就是密,一念一念都不离开本尊。所以禅和密都在里头。又说「无量光寿,是我本觉」。无量光、无量寿是什么?是我的本觉,你起心念佛才是始觉。「托彼依正,显我自心」,我就假托极乐世界,彼是极乐世界,它的依报、正报,一切的殊胜,显什么?都是显你自己的心。我们不是心外求法,阿弥陀佛的功德,一切观音、势至的功德,极乐世界种种庄严,水鸟树林那么微妙,那么能随众生意,那么样的功德,闻香、闻一切的声音都能增加道念,如此殊胜,这些殊胜是从哪来的?都是你自心的,托彼依正,显我自心,这些都是说的你自心,这不是心外求法,不在我心外。「始本不离,直趋觉路」,你始本老是这么念,始觉跟本觉就不离开,就直趋觉路。「暂尔相违,便堕无明」。
还有彭绍升的《起信论》,「须知持名一法,最为简要。行者初发心时贵有定课」,你要有个定课,「每日或千声,或万声,或十万声」。人家口气很大,第一句话就是千声,底下就是万声,十万声。「从少至多」,开始就少,慢慢来,「由散入定」,叫你一下念都是很散乱,都是散善,之后你的心定了,才能够定善。「随其念力」,你看这句讲得好,「俱可往生」。不管你是少,或者是散,只要你肯念,你相续的念,一辈子都坚持下去,坚持到最后都可以往生。《安乐集》说,称名就是这样,「但能专至,相续不断」,你专一的念、至诚的念,你相续不断,定能生到佛前。「今劝后代学者」,咱们都是他后代的学者,「若欲会其二谛」,有真谛、有世谛,都要懂得这二谛,「但知念念不可得,即是智慧门」,一念一念在哪里?是什么?不可得,这个是智慧;「而能系念相续不断」,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你还不断,「即是功德门」,智慧跟功德同时就都显现。「是故经云菩萨摩诃萨,恒以功德智慧以修其心」,这就是功德智慧。你看前头又是功德,又说智慧,这不都有了吗?这么修其心,又是功德,又是智慧。「若始学者,未能破相」,始学者,你没有能够离开相。这是净土宗最要紧的就在这。所以很多老太婆,不懂的都能够去,这个是非常殊胜。「但能依相专至」,你就依着这个相,你专心的,你至诚的念,「无不往生」,没有不往生的,「不须疑也」。一上来你不需要离相,无念而念,念而无念,都不要管。所以念佛有四大要诀:「不贪净境」,打坐,一个清净的行,不管这,我要念;「不除妄想」,妄想不去除它,我就念;「不求一心」,不管那事;「不参是谁」,你是谁,我念我的就对了,四大要诀。就这么念,就老实念,这个谁都办得到。「依相专至,无不往生」,这个就是很重要的,不是要先求离相,应当老实持名,依相专至就无不往生。这个就是说明本经往生的上辈的是如此,中辈的也是如此,下辈的也是如此,没有例外。中辈、下辈咱们就不再讲,上辈讲了之后,中辈、下辈就相同了。
现在我们再把一向专念再引申一步,一向专念到底是什么含义?《观念法门》,他说一般是提五念法门,礼拜等等的,一共有五种。他说一向专念有三个类型,第一个,「废舍余行,专立念佛」,什么都不做了。所以有人供佛像只供一尊,别的都舍废了,就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这个叫一向专念,这就是废舍余行这一类。第二个,「唯以念佛为正业。为助此正业,而修诸行」。我念佛是正业,可是我要帮助这个正业,我还修其他种种的来帮助主念和主修,主助圆融,同入弥陀一乘愿海」,也叫一向专念。第三个「以念佛为正,余行为傍。正傍有别,主次分明」。这两个差别不大,二和三差别不大,一个是为主,一个是为正,一个是为助,一个是为傍,但是要主次分明,这也还是一向专念,不舍余修。所以这个就是说念佛的人,五念就是礼拜、作愿、回向等等,没有不做这些事的,这都是一向专念。
「依据上说,则念佛之人」,你念念往生咒、大悲咒、准提等咒,或念《心经》、念《金刚经》,也有人说念《普门品》,「只须主助分明,念佛绵密,亦皆不违于一向专念」。至于彭绍升他的《起信论》(上头这三个是《观念法门》的),《起信论》的说法就更广了,他说只要发了菩提心,就「当修菩萨行」。菩萨行在世间他也要度,所有的善,乃至无边的功德,都回向极乐,也是一向专念。「不必弃舍百为乃名专念」,不必把一百样事都扔了才叫一向专念。这个很合乎时机,因为现在大家很多的事情要做,你不能够什么事情都不做,整天一个人就念佛,这个事实上做不到的。你只是深信切愿求生净土,来了事就做事,事去掉之后我就念佛,这样世法做到究竟也无碍于佛法,一切资生事业皆与实相不相违背。何况我们把世法出世法,这一切善都来回向,只要我们拿至诚心来回向极乐,也叫一向专念。所以我们就是还是在做很多事,比方说你将来当了方丈,你有好多事情要做,或者庙里有什么职务,或者自己还有什么著述,这一切一切以念佛为主,是我唯一的一个目的,其余都是附带的,这个也算一向专念。所以现在根据《起信论》说,「兼行世法尚得名为一向专念,更何况兼修余出世法」。所以蕅益大师说(这个地方我们就圆融一点,我们圆融一点的看法),参禅的人想生西方,不必改为念佛。不是说你不参禅去念佛去了,只要你有信愿,你求生净土,你参禅也是净土行。所以蕅益大师是最圆融,他自己闭关,闭的是念往生咒的关,这也是一个例子。作《弥陀圆中钞》的幽溪大师,他一生修《法华忏》、《大悲忏》、《光明忏》、《弥陀忏》、《楞严忏》等等,「忏无虚日」,天天都修这些忏法。「临终预知时至,手书妙法莲华经五字」,并且高唱经题,一直到后来往生。所以修忏法念经也是净土行。
所以这么来看,我们只要发菩提心,持佛名号,虽然也兼修一点其他的法,还是可以叫做一向专念。就是我对一向专念的解释,比现在外面有一些净土宗,比他们的广一点、宽一点,在这个地方。但是多门的修总不如一门深入,话又说回来了就是这样。我们修行就是要把生处变熟,熟处变生。我们贪瞋痴种种这个太熟了,我们打妄想太熟了,从来不需要你做什么准备,我要打妄想去了,没有,自然妄想就来了,太熟了,什么时候都滋出来。但是这些菩提心,这些念佛,这些出世间的事情,我们太生了。我们的修行就是要把熟的地方变生,生的地方变熟,就是你专一于一门,把这个生的变熟就比较有效。你一会修这个,一会修那个,都生,谁也不熟,是不是?这样的话,一心专至,就容易把生的变熟,熟的也就变生了。这就是说一向的好处。
善导大师并且又说(我们把各种观点都摆一摆,那些也是祖师,善导也是祖师),善导说「大圣悲怜,直劝专称名字」,因为称名字容易,只要能相续就生。「若能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就这么一念一念相续,一直念到最后,「十即十生」,一百个人就一百个生。「何以故?无杂缘得正念故」,你没有杂缘,而且得到了正念,而且你是「与佛本愿相应故」,佛的本愿是十念必生,就是劝大家念佛。「不违教故」,你没有违背释迦牟尼佛的教导,释迦牟尼佛教导我们要发愿往生,要念佛,「顺佛语故」。「若舍专念修杂念者」,专念你不修,修杂念,不是说绝对不行,「百中稀得一二」,百中很少能得到一个、二个,「千中稀得三四」,就难一些。所以我们就把这个一向专念可以广一些,但是要注意到,我们还是要使得那个熟处要变生,生处要变熟,善导大师还是希望大家专念。这就是把这个对于咱们本经的宗,也就是三辈往生,每一辈所必备的条件,我们这做一个汇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