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时法事 (三劝)
提纲开示
【十万余程不隔尘。休将迷悟自疏亲。刹那念尽恒沙佛。便是莲华国里人。】
【解】十万亿佛土外的极乐世界,与我们的娑婆世界,事实上一点间隔也没有,不要因为自己的迷、悟,而造成与极乐世界的疏远或亲近。一刹那间,念一句阿弥陀佛,等于念尽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便已经是极乐世界里的人了。
【合尘背觉。栽荆棘于七宝园林。舍妄归真。列珠网于四生门户。纵横万法。圆裹一心。非思量处。阿弥陀佛。坐断六根。无造作时。清泰故乡。横吞八极。破群昏如杲日丽天。疗众病如善见神药。所以云。一称阿弥陀佛名号。能灭八万亿劫生死众苦。利益如是。岂譬喻言说之可及乎。只如即今系念。第三时佛事。且道。现前众等。同声相应一句。如何指陈。一从佛向舌根念。不觉华随足底生。】
【解】背离觉悟而与五欲六尘相合,就如同在庄严的七宝园林中,栽种了荆棘;若能舍离妄想执着,回归真如,则就像在六道轮回的门户上,挂起了宝珠罗网。十方三世一切法,都圆满包含在一心之中。念佛到达没有妄想、分别的境界,自性阿弥陀佛显现,能让六根中的六识不起作用;到达没有造作的时候,当下遍一切处,就是极乐世界。念佛能破除昏暗无明,就如晴天里的大太阳;念佛能疗愈各种疾病,就如善见的神药(见到药,病就能好,不须服用)。所以说,念一声阿弥陀佛,能灭除八万亿劫的生死众苦,如此广大的利益,哪里是言语譬喻所能形容的呢?又如现前正在系念的第三时佛事,试问,大家异口同声相应的这句佛号,要如何指明陈述呢?一心顺从佛愿,称念佛名,不知不觉中,莲花已经跟随着从脚底生出来了。
讲演开示
【打破虚空笑满腮。玲珑宝藏豁然开。直饶空劫生前事。六字洪名毕竟该。】
【解】念佛至一心不乱时,虚空粉碎,迷云大开,一时之间,法喜充满;灵明精巧的心地宝藏,也顿时开通。即使无量劫以前的事,这一句佛号也都全部包括了。
【古人道。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念佛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西天有宝。名曰清珠。谓此珠。投入浊水中。入水一寸。则一寸之浊水。即便清洁。此珠入水。自寸至尺。乃至于底。则浊水亦随之而澄湛。当知清珠者。喻念佛之净念也。浊水者。喻杂乱之妄心也。当妄心杂乱之顷。能举起一念。如对慈尊。按定六字洪名。一一出口入耳。则此杂乱。自然随念寂静。自是一念。而至十念。乃至念念不移。即教中所谓净念相继者也。念佛之人。须要信心恳切。正因凛然。重念死生轮转之可悲。深厌尘劳纷扰为可痛。举起一声佛名。直下更无异见。如太阿剑。横按当轩。如大火轮。星腾焰炽。万物撄之则燎。触之则伤。直至一心不乱。能所两忘。到家之说。不容再举。捷迳之词。何劳挂齿。可谓证修行之神术。超方便之正途。破死生蛰户之雷霆。烛迷妄幽衢之日月。今宵三时系念佛事将圆。往生堂上众等亡灵某承兹上善。决定往生。且道一念未萌以前。还有者个消息也无。】
【解】古人说,将清珠投在浊水中,浊水没有不清澈的;将念佛投在乱心之中,乱心没有不念佛的。印度有宝物,名为清珠,此清珠投在浊水中,进入浊水一寸,一寸的浊水就变得清洁;清珠进入浊水中,从寸到尺,以至于到水底,浊水都跟着清澈起来。应当知道清珠,是比喻我们念佛的净念;浊水是比喻我们杂乱的妄想心。正当妄想杂乱纷飞的时候,能提起正念,如同面对阿弥陀佛,执持六字佛名,每一声都从口而出,从耳而入,如此一来,杂乱妄想,自然随着念佛而寂静下来。从此一念,至于十念,乃至到最后,念念都不改变,这就是经上所说的“净念相继”了。
念佛必须要信心恳切,并且严肃看待往生正因(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念念不忘生死轮回的可悲,深深厌离世俗纷扰的可痛,提起这一声佛号,当下更不怀疑。有如手持太阿宝剑,准备迎敌;又如大火轮,火焰炽盛,星火飞腾。任何东西只要接触到大火轮,就会烧起来;只要碰触到太阿剑,就会受伤。念佛直到一心不乱,能念跟所念都没有了,那修行到家、修行捷径之类的话,就不用再说了。这真可说是修行证果的神奇巧妙方法,也是超越一切方便法的正途。就如同惊醒冬眠动物的雷响,又如照亮幽暗道路的日月,譲人破迷开悟。今晚三时系念法事即将圆满,神灵们凭藉着此上善功德,决定往生极乐世界。试问,一念未生以前,还有这个消息吗?
【是心空寂念何依。故国云归孰未归。华外玉鸡啼晓日。远迎新佛奉慈威。】
【解】真心本来空寂,念头能依靠在哪里呢?想回到极乐世界,却为什么还没去呢?花外的玉鸡,正在啼叫着天明,修行人从迷梦当中,醒觉过来(比喻一念回光,真正觉悟);西方极乐世界的圣众来迎接修行人,到极乐世界去侍奉阿弥陀佛,作阿弥陀佛的学生。
礼赞僧宝
【 僧宝不思议。身披三事云衣。浮杯过海刹那时。赴感应群机。堪作人天功德主。坚持戒行无违。我今稽首愿遥知。振锡杖提携。我今稽首愿遥知。振锡杖提携。】
【解】僧寳是不可思议的,身上披着三衣袈裟(三衣即大衣、上衣、中衣,分别是大礼服、常礼服、日常服),荷担如来家业。高僧如杯度和尚有神通,曾经在短时间内,站在杯子上渡海而过。僧寳应信众邀请,四处教化众生,可作为人天的功德主,并坚决不违背佛陀的教导。我如今在此顶礼三拜,希望僧寳即使在远方,也能知道我心里的意思,希望能振动锡杖,给予开示与提携。
忏悔发愿
【念佛既从心出。结业岂属外来。须臾背念佛之心。刹那即结业之所。今则众等。依凭教法。作三时系念佛事。所集胜因。专为往生堂上众等亡灵某决生净土。自今戒香馥郁。慧炬荧煌。迷云开而性天独朗。妄尘尽而心地廓通。诸根圆净。群业顿空。一举念。一华开。挹露迎风。香浮玉沼。一驰情。一果熟。含烟对日。影落金园。经行坐卧在其中。游戏逍遥非分外。得佛受用。彻法源底。常寂光处处现前。大愿王尘尘契会。更为亡灵。至心忏悔发愿。】
【解】念佛既然是从心而出,造业自然也是从心而出,所以一下子背离念佛的心,马上就是造业的所在。现在大家依照佛陀的教导,作这场三时系念佛事,所汇集的殊胜因缘,专门为回向神灵,决定往生极乐世界。现在戒定真香,散发着浓厚的香气,智慧的火炬,光明辉煌;能破除烦恼迷云,让自性光明显耀;能断除妄想麈劳,让心地开阔通达;使六根圆满清净,业障一时尽空。
众生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就开出一朵莲花,莲花盛着露水,迎风摇曳,香气流布在七宝池上;众生一心一意求生净土,向往极乐世界,果就成熟了,莲花上的轻烟缭绕,对着如太阳般的光明,神识就影现在极乐世界的黄金地上。在如此怡人的环境中,不管是经行坐卧,虽看似游戏,但逍遥自在,不离开修行。能够契入诸佛如来境界,证得诸法的根源,让自性的性德,圆满显露;不管一切时、一切处,都能契合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现在更为神灵,求生净土,至诚忏悔发愿。(注:“含烟对日”可能来自李白的《长相思》,诗句为“日色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念佛人忆佛念佛,亦即与阿弥陀佛“长相思”,此情此景,可谓寓意深远。)
结劝往生
【上来三时系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劝导往生堂上众等亡灵某忏除结业。发愿往生。行愿既深。功无虚弃。惟愿亡灵。闻斯法要。信受奉行。从是托质莲胎。永离业海。直证阿鞞跋致。圆满无上菩提。】
【解】三时的系念法事至此,主要是一心系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劝导神灵,忏除罪业,发愿往生极乐世界。行持、愿力既然深远,功德绝不唐捐。只希望神灵听闻到佛法精要,能信受奉行,从此托生莲胎,永远脱离业障苦海,证得不退位,圆满成就无上佛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