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峰三时系念法事易解—第一时

admin 综合栏目评论2阅读模式

中峰三时系念法事易解—第一时

第一时法事 (初劝)

 

经咒回向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

【解】皈命西方极乐世界的佛菩萨圣众。

 

【南无莲池会菩萨摩诃萨。】

【解】皈命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大菩萨圣众。

 

提纲开示

 

【世界何缘称极乐。只因众苦不能侵。道人若要寻归路。但向尘中了自心。】

【解】这个世界为什么称为极乐世界?只因为没有任何的苦能侵害。修道的人如果要找寻成佛之道,就要从现实的生活环境中,了达自己的心性。

 

【心心即佛。醍醐酥酪。咸自乳生。佛佛惟心。钗钏瓶盘。尽从金出。十万亿程。东西不隔。二六时内。凡圣同途。低头合掌白玉毫。星明日丽。歌咏赞扬紫金容。霆震雷轰。清凉月兮有水皆含。功德云而无山不戴。香象渡河。一举洪名超二死。迦陵出壳。千称嘉号压群音。下情唯忖以难思。一念回光而易往。究竟不居心外。分明祇在目前。审如是。即今众等。系念弥陀。三时佛事。只如不涉证修。亲蒙授记一句。如何举扬。风吟树树千般乐。香浸池池四色华。】

【解】无论是真心或妄心都是佛;醍醐代表佛,酥酪代表菩萨,乳代表凡夫,佛菩萨是凡夫修成的,如同醍醐酥酪都是奶炼成的(奶提炼成“酪”,酪再提炼就成为“酥”,酥再提炼就成“醍醐”)。比喻真妄不二、凡圣不二。诸佛都是真心(“佛佛”代表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同金钗、金钏、金瓶盘都是黄金制品,用途虽不相同,但体性都是金,是一不是二。这两句说明不论真心、妄心,只要有心,就能成佛。十万亿佛土外的极乐世界,就在眼前,娑婆与极乐是没有距离的隔阂。十二个时辰中,凡夫与圣人都同在一心上,不随时间而改变。

虔诚礼敬如来(“白玉毫”是如来两眉当中的白毫,如来的三十二相之一),如来的金容如星星、太阳般的灿烂;歌咏赞叹如来的声音,响彻云霄。只要有水就能映现月亮,只要有山就能为云所笼罩,比喻自性的智慧与功德,一切众生本自具足。以本具的智慧与功德,修学念佛法门,就如香象过河,轻易到达对岸,所以只要称扬“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就能超越二种生死(“分段生死”与“变易生死”),圆满成佛;亦如同刚破殻而出的迦陵频伽鸟,所发的音声就超越众鸟的音声,比喻称扬千声的佛名,就超越众多的修行法门。念佛法门是难以思量的殊胜法门,但却是易行的法门,只要一念回头,很容易就可以成就。弥陀净土终究不在自心之外,清楚分明地就在眼前。仔细思惟现前大众所系念的三时弥陀法事,并不涉及证果、修法,却蒙阿弥陀佛亲自为我们授记,这应该是怎么个说法呢?微风吹动七宝林树,发出千万种美妙的音乐,七宝池中的各色莲花,散发着种种清香;如此的功德庄严,体现出弥陀以果地觉,全体授与众生,成就众生圆满无上菩提。(注:宗琏禅师有“有水皆含月,无山不带云”之句。)

 

念佛回向

 

【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目澄清四大海。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四十八愿度众生。九品咸令登彼岸。】

【解】阿弥陀佛的紫磨真金色身,相好光明是无与伦比的。眉间的白毫毛,盘旋在一起,有五座须弥山那么大,澄清的眼睛则有四个大海那么大。阿弥陀佛在佛光当中,变化出无数的佛、菩萨,到十方世界普度众生。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愿愿都是为了度众生,生到极乐世界的众生,虽然分作九品,但全部都能登上涅槃彼岸,圆满成佛。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

【第一大愿。观想弥陀。四十八愿度娑婆。九品涌金波。宝网交罗。度亡灵出爱河。】

【解】第一大愿就是要求生净土,观想阿弥陀佛以四十八大愿,普度娑婆世界的众生;往生的众生,都是九品莲花化生,涌现在七宝池的金波之中,极乐世界的空中交织着各种宝网,如此殊胜的境界,就是为了要度脱神灵,出离轮回的生死之河。

 

讲演开示

 

【诸苦尽从贪欲起。不知贪欲起于何。因忘自性弥陀佛。异念纷驰总是魔。】

【解】世间的一切众苦,都是根源于贪欲,但是贪欲究竟又是从何而来呢?只因为忘却了自性的弥陀佛,妄想、分别、执着竞相生起,这些都是魔。

 

【教中道。生而无生。法性湛然。无生而生。业果俨然。所谓生者。即众生生灭之迹也。谓无生者。即诸佛寂灭之本也。法性湛然者。灵明湛寂。玄妙真常。个个不无。人人本具。只因最初不觉。忽尔动心。认妄为真。迷己逐物。由是业网牵缠。流转五道。恒随生死以升沈。亘古至今而靡闲。当知生自缘生。而法性不与缘具生。灭自缘灭。而法性不与缘具灭。所以云。法性湛然。是谓生而无生者也。无生而生者。众生迷妄入心。积业成果。虚受轮转。妄见生灭。于法性体上。如镜现像。似珠随色。当知镜光本净。珠体绝痕。物境互彰。不违色像。彼色像之去来。犹业果之俨然也。故诸佛于俨然生灭中。唯见无生。众生于湛然无生中。唯见生灭。只因迷悟之有差。遂致现量之不一。实乃生无自性。无生亦无自性。悟则生灭皆无生。迷则无生皆生灭。所以离此别无。是乃一体而异名也。审如是。则阿弥陀佛即是我心。我心即是阿弥陀佛。净土即此方。此方即净土。岂非迷悟之自殊。何有圣凡而彼此。乃知现前众等。以自性阿弥陀。与大众舌根。普同运转根本法轮。诸仁还委悉么。】

【解】世尊在经论中说,虚空法界一切相的生起,都是虚妄相,它的本体是没有生也没有灭,是清净无染的。众生因为妄想、分别、执着,却在不生不灭的自性中,变现出一切虚妄的生灭相,所依循的法则,就是因果定律;因为迷惑而造业,又因为造业而受报,如此的业因果报循环,丝毫不差。什么是“生”?就是众缘和合,所生起的一切生灭相;什么是“无生”?就是诸佛如来所证的清净寂灭根本,也就是自性。什么是清净的法性?它是无一法不知却无分别,清净寂灭,不可思议且不生不灭;它是每一个众生本来都具足的。只因为现前一念不觉,忽然起心动念,将所变现的虚妄相,认作真实相,于是迷失自心,追逐外境,并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从而被罪业交织而成的业网,牢牢地牵制缠绕着,流转在天、人、三恶道中,在生死苦海中忽升忽沉,无量劫以来,从未间断过。

应当知道生灭只是缘的生灭,我们的真心、自性是不生不灭的,并不随着缘而具生、具灭。因此说,自性清净寂灭,也就是说在生灭的现象中,存在着不生不灭的自性。众生因为一念迷失,起了迷惑妄想,在不生不灭的自性中,现起生灭的虚妄相,进而造业,累积成果报,枉受轮回流转,妄认生灭轮回为真实。自性本体就如同镜子、寳珠本体,生灭相就如反映的镜像、色彩,应当知道镜体本来清净,寳珠本体也是清净,不留痕迹的,然而镜体、珠体与镜像、色彩互相彰显,并不冲突;镜像、色彩的去来生灭,就如同业果的生灭一般,并不真实。所以诸佛在虚妄的生灭相中,见到不生不灭的本体;众生却在本不生灭的清净本体中,只见到虚妄的生灭相。只因为一念迷悟的差别,导致所现境界的不同。实际上不仅生灭没有自体,不生不灭也是没有自体(无自体之体就是真心)。

悟的人见性不着相,生灭相都是不生不灭;迷的人着相不见性,不生灭都成了生灭相,所以只有迷悟的差别,更无其他原因;都是同一本体,只是名称不同。仔细思惟、观察,阿弥陀佛就是我的心,我的心就是阿弥陀佛,极乐世界就是现前此土,现前此土就是极乐世界,岂不是差别只在于迷悟之间,哪里有凡圣的彼此差别呢?才知道现在大家,是以自性中的阿弥陀佛和大众的舌根,一起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诸位仁者还了解吗?

 

【生灭无生生不生。乐邦那肯禁人行。谁知万丈红尘里。菡萏华开月正明。】

【解】若能了悟生灭即是不生灭、往生即是不生,极乐世界哪有禁止大众往生的道理呢?有谁知道在六道轮回里,有含苞的莲花在明亮的月光中,正要绽放(比喻明心见性)。

 

礼赞佛宝

 

【佛宝赞无穷。功成无量劫中。巍巍丈六紫金容。觉道雪山峰。眉际玉毫光灿烂。照开六道昏蒙。龙华三会愿相逢。演说法真宗。龙华三会愿相逢。演说法真宗。】

【解】无穷尽地赞叹佛宝,佛陀经过无量劫的修行而成就,示现令人景仰的丈六紫金色身,在喜玛拉雅山上觉悟成就,眉间放出白毫光芒,照开昏暗的六道,广度众生。未来弥勒佛降世时,将以龙华三会广度众生,希望能再度遇到,佛陀演说普被三根的净土法门。

 

忏悔发愿

 

【人人分上。本有弥陀。个个心中。总为净土。了则头头见佛。悟来步步西方。上来启建三时系念浄业道场。今当第一时佛事已圆。如上殊勋投入弥陀大愿海中。专为往生堂上众等亡灵求生净土。但念自从无始。迄至今生。一念违真。六根逐妄。随情造业。纵我为非。身业则杀盗邪婬。口过则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意恶则常起贪瞋。深生痴爱。由兹三业。钩锁妄缘。常汩汩于尘劳。但茫茫于岁月。欲思出离。唯凭忏悔熏修之力。俾眼耳鼻舌身意之过愆。应念顿消。使色声香味触法之浮尘。即时清净。又极乐求生。全凭发愿。仰劳法众异口同音。敬为亡灵至心忏悔发愿。】

【解】每个人自性本分上,都有自性弥陀,自心中也都本有净土。若能了悟,则所见都是佛,现前当下都是西方净土。从上以来启建的三时系念法事,现在第一时法事已经圆满,所有的殊胜功德,都投入弥陀大愿海中,专门为帮助神灵求生净土。自念从无始劫以来,一念迷失,违背真性,眼、耳、鼻、舌、身、意都在追逐虚妄相,随着自己的情欲造业,妄作非为,广造十不善业,身业则造杀、盗、邪淫,口业则造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意业则是贪、瞋、痴;由此身、口、意三业,牵引妄缘的纠缠,使我们常沉沦在六道中,茫茫然地度过岁月。现今若想出离六道,只有依凭忏悔的薰习加持力,使得六根所造的罪业,能够立即消除,所接触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能转为清净。若想要往生极乐世界,唯有依靠发愿求生,现在仰承莲友们能异口同声,至心恭敬地为神灵忏悔发愿。

 

结劝往生

 

【上来忏悔发愿已竟。往生堂上众等亡灵当知。夫净土之为教也。仰承阿弥陀佛四十有八大慈大悲。深重愿力。摄取十方一切众生。凡具信心者。皆得往生。信者。信有西方净土。信有阿弥陀佛。摄取众生之事。我等众生。信有往生之分。然虽谓弥陀摄取众生往生。要信唯是随心自现。感应道交。究竟非从外得。如是信者。是为真信。信而无行。即不成其信。行者。楞严经云。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不假方便。自得心开。阿弥陀经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乃至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如是行者。是名正行。行而无愿,即不成其行。愿者。要与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愿愿相应。是为大愿也。信行愿三。如鼎三足。缺一不可。今尔亡灵当知。现前一念。本自圆常。信行愿。原是自己本来具有如是性德。今者但是本性光明显发耳。】  

【解】现在忏悔发愿已经结束,神灵应当知道,净土法门的教法,主要是依靠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大慈悲愿力,广度十方一切有缘的众生。凡是具有信心的众生,都能往生。所谓的具有信心,就是相信有西方极乐世界;相信有阿弥陀佛,广度众生;相信我们都往生有分。然而虽说是弥陀接引众生往生,要信全是随心所现,自心感应道交,究竟不是从外而得;要能如此地相信,才是真信。如果信了却没有修行,信也不能成就。所谓修行,如《楞严经》所说:“把六根收摄住,让念佛的净念相续不断,不需要再靠其他的方法,自然就能够心开意解。”《弥陀经》说,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听说阿弥陀佛名号,就执持佛号不断,从一天、二天、乃至于七天,一心系念不乱,等到这个人临终的时候,阿弥陀佛和菩萨圣众,就会现在眼前,心里不会起颠倒错乱,便蒙佛接引往生极乐世界。这样的修行,才是真正的修行。然而只有修行,没有发愿,修行也不能成就。所谓发愿,就是要与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愿愿相应,如此才是发大愿。信、行、愿就如鼎的三支脚,缺一支都不行。现在你们神灵应当知道,现前的这一念,本来就是圆满真常。信、行、愿,原本就是自性中本来具有的功德,现在所发出来的信、行、愿,只是自性光明所显现的而已。

 

【阿弥陀佛。无上医王。巍巍金相放毫光。苦海作慈航。九品莲邦。同愿往西方。】

【解】阿弥陀佛是无上的大医王,能治众生的一切病。为人所景仰的紫金色身,从眉间放出白毫光,在苦海中接引众生,往生九品莲花化生的净土,我们都一同发愿能生到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12月20日19:24:5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38727.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