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广佛华严经(第1933卷/视频/文字)jingkong法师主讲

amtb 大方广佛华严经评论阅读模式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九三三卷)  2008/3/13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017-1933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須彌頂上偈讚品第十四」,經文第三大段「偈讚分」,第二小段南方一切慧菩薩。

  菩薩十首偈頌,其中第三到第六這四首頌講到真觀、真止。我們依本經,杜順和尚依照《華嚴經》的教義給我們說出,入法界的修行方法,依《華嚴經》講了四法界,理法界、事法界、理事無礙、事事無礙。法界有四,要契入法界實在只有三個,只有三觀,「真空觀」,這是理法界;第二「理事無礙觀」,這就叫理事無礙法界;第三事事無礙法界,就是「周遍含容觀」,是事事無礙法界,教我們依三種觀就能契入法界。這三種我們學了前面的兩種,現在我們看最後第三種,「周遍含容觀,謂無所不在曰周遍,無法不攝曰含容,故觀全事之理,隨事而一一可見;全理之事,隨理而一一可融」,我們先說這一段。這是大乘,《華嚴》也稱為一乘,一乘佛法的真實受用,就是方東美先生所謂的「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最高的享受是什麼?周遍含容,確實是真正最高的享受。這個最高,一般人沒有法子想像,他想像不到的。到底多高?能修三觀,入華嚴境界這才曉得。

  先講周遍,它的解釋很簡單、很扼要,無所不在叫周遍。由此可知,周遍就是我們今天講的時間跟空間,無時不在、無處不在,這叫周遍,這是什麼?法界,這叫法界。無論是理、無論是事,理周遍,事也周遍,為什麼?理是事之理,事是理之事,理就是法性,事就是法相,理事一如,性相不二。這句話很難懂,真的是不好懂,不但我們在這裡研究討論你不容易懂,諸佛菩薩親自來給你講你也不會懂,什麼原因?不是凡夫境界。於是我們就想到,《華嚴經》是佛對什麼人說的?這一定要知道,華嚴會上的對象是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佛是對他們說的。經上說得很好,二乘人,那是指聲聞、緣覺,這也很了不起,他們成了正覺,證得阿羅漢果,超越六道輪迴,在華嚴會上如聾似啞。聾是什麼?聽不懂;啞是什麼?有疑問問不出來,這是比喻。我們凡夫怎麼會聽懂?所以聽不懂是正常的。為什麼法身菩薩能聽懂?這個理事我們在經上學了不少,我們知道法身菩薩他把障礙除掉了。什麼是障礙?煩惱是障礙,所知是障礙,也就是知識是障礙。知識包括佛法,佛法學多了也變成障礙,為什麼?你執著它,你分別它。所以佛跟你講真相,理沒有障礙,事情也沒有障礙,障礙從哪裡生的?障礙從分別、執著生的,有妄想、分別、執著這就成了障礙。法身菩薩把這三種障礙都放下了,不但是沒有執著、沒有分別、沒有妄想。妄想是什麼?妄想是念頭、動念,起心動念就錯了。這個道理我們不能不懂,不懂你永遠不會修行。

  宗門教下這些大師測驗學生,常常有一句話說,「會麼?」這句話的意思很深,你會不會?會就契入,不會那就沒有法子。老師能不能幫忙?幫不上忙,菩薩也幫不上,佛也幫不上,這個事情是你自己的事情。佛菩薩能跟你解說得很清楚,你什麼時候才真的懂?放下真懂了。你沒放下,聽到的是什麼?似懂非懂,好像是懂了,其實沒懂,這真的是講真話。為什麼說沒懂?你沒有放下,放下真懂了。換句話說,沒放下是聽人說的,佛給我們講一真法界,聽佛說的,自己沒見到。如果放下了,佛給你講,你見到了,你所見到的肯定是跟佛講的一樣,所以你得把障礙去掉。

  聽經聞法不能有執著,不能有分別,只講到這個地方,這對我們來講有深遠的利益。聽經不執著言說,讀經不執著文字,文字是音聲的符號,這個諸位懂得。不著言說相,我們讀經不著文字相,不執著;不執著名字相,名詞術語;不執著心緣相,心緣相,聽了之後我覺得這是什麼意思,這現在講研究。你聽懂了,你得到了,其實那是什麼?那是你意識的反應,不是真懂,你完全落在意識心裡頭。執著是末那識,分別是第六意識,妄想是阿賴耶識,你完全落在心意識裡頭,落在心意識是凡夫。二乘比我們高,高在哪裡?高在他把執著放下了,但是他還有分別,還有妄想。執著重要,有執著就有六道,沒有執著六道就沒有了。所以我們常常要想到,就是要提高警覺,我還有沒有執著?我有執著,我就出不了六道輪迴;我有執著,我就不能真正理解經典裡面的意思。

  《開經偈》上講「願解如來真實義」。真實義周遍含容,真實義是無所不在、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真實義。明心見性的人,你要問他真實義,他就告訴你「左右逢源,頭頭是道」,隨手拈來無一法不是。這都是真話,一點都不假。我們的麻煩就是這個東西,這個障礙除不掉,這個障礙好像生了根一樣。其實障礙是假的不是真的,真的那就去不掉,假的你才能放下,一覺就放下了。所以放不下是沒有覺悟,還在迷,迷得很深。這一點自己能發覺就是很大的進步,為什麼?一般人在迷不知道迷,從來也沒有想過放下。知道迷,他就想放下;想放下還是迷,為什麼?那個想就是分別執著,分別執著不能破分別執著,這是真正修行人的第一個關口。不分別、不執著,分別執著就沒有了,可是我們還有個不分別不執著,你還執著不執著,分別不分別,還是落在分別執著裡頭。這是什麼原因?我們對事實真相沒真搞清楚,所以佛菩薩、祖師大德真叫苦口婆心在誘導我們。

  清涼所講的,都是杜順和尚所說的。杜順是華嚴宗第一代的祖師,我們在前面介紹過,號稱「帝心」,帝王之心,這國師。這個帝心是唐太宗給他的,諸位以後看到稱帝心,就曉得是華嚴宗的初祖杜順和尚。以後祖祖相傳,都用他講的這個三觀入華嚴境界。三觀的基礎、三觀的根本是真空觀,這是什麼?這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佛經上的名詞叫「諸法實相」,一切法的真實相,真實相是什麼?真實相是空。在真空觀裡面,給我們解釋「真空」兩個字,什麼是真?離妄想分別執著就是真,你還有妄想分別執著,你不是真,離妄想分別執著是真心,真心現的境界是一真法界。你不是真心,你有妄想分別執著,你是阿賴耶識。妄想是阿賴耶,執著是末那,分別是第六意識,真就不見了。不見了,真變了,變成什麼?變成十法界,變成六道。迷得愈深,那個境界就愈不好,最深的是阿鼻地獄,那是什麼?嚴重的執著。執著分等級,等級很多,說不盡,大分分十個,愈往上去執著愈輕。上面是什麼?上面是天,欲界有六層天,他化自在天很輕,還是有執著,化樂天就重一點,兜率天又重一點。六層天下面,人、畜生、餓鬼、地獄,執著最重的是地獄。

  我們要想永遠擺脫輪迴,你明白了事實真相,我們對這個事情可以不必執著,知道執著是錯誤。不但執著是錯誤,分別就錯了。分別錯了,輕,執著是嚴重。有人講,我不分別、不執著,我能辦事嗎?能,為什麼?諸佛菩薩從來沒有分別執著,不但沒有分別執著,從來沒起心動念,他應化在世間,什麼事都幹。你看看《華嚴經》末後五十三參,那都是諸佛如來示現的,裡面男女老少、各行各業,樣樣做得圓滿,樣樣做得殊勝,樣樣都做到第一,他能辦事,不是不能辦事,完全是用的智慧。你要曉得,妄想分別執著叫做煩惱,我們凡夫辦事用煩惱,就操心;佛菩薩辦事用智慧,不操心,為什麼?他知道一切事的真相,一切事相有性無、事有理無,那你還操什麼心?示現的種種,性德的流露,那叫無盡的慈悲。他示現什麼?眾生有病,就做個示現讓他自己覺悟,把這毛病改掉。譬如眾生不孝父母,他示現做一個孝子,做出孝敬父母的樣子給你看,讓你體會到,人應當要孝順父母,要怎樣去盡孝;人不曉得友愛兄弟,兄弟為了爭遺產還得上法庭,如同冤家一樣,菩薩示現兄弟相讓,做榜樣給你看;眾生貪財,佛菩薩示現捨財;眾生愛名,佛菩薩示現逃名,不要。這些種種示現是大慈大悲,是把性德圓滿的流露出來給你看,讓你覺悟。我們在講堂裡面,常常給同學們談起,五倫、五常、八德是性德,你要覺悟了,自然就是這樣的;你不是這樣的,你就迷了,迷了才勞累佛菩薩來教我們,來為我們做樣子。覺悟了?覺悟了,自己就是佛菩薩,不但煩惱沒有了,習氣都沒有了。

  明瞭諸法實相,是最重要的一個課題。諸法實相是什麼?是真空。真空兩個字很難懂,世尊給我們講這個問題講了二十二年,學生都是阿羅漢,都是菩薩,經上常講的權教菩薩,他們有很好的基礎。執著放下了,這是阿羅漢、辟支佛;分別也放下了,這是菩薩,無明沒破,也就是起心動念沒放下。起心動念太微細,權教菩薩起心動念自己不知道,自己以為做到不起心、不動念,其實還是起心動念。真正不起心不動念是什麼樣子?十法界沒有了,你才曉得你真的起心動念沒有了。那我們要知道,我什麼時候執著沒有了?六道輪迴沒有了,你就知道你執著沒有了。六道輪迴是執著變現出來的,沒有執著就沒有六道,什麼時候你覺得六道沒有了,你就證阿羅漢果。那在《華嚴經》裡,學大乘學《華嚴》的?那你是七信位的菩薩,前面十信我們講過,你是七信位的菩薩。什麼時候不再執著身是我,初信位的菩薩,也就是《金剛經》上講的,你真正做到無我相,思惑還有,貪瞋痴慢還有,可是身見、邊見,邊見是講對立,我們講有對立,對立沒有了,身見沒有了,成見沒有了。我們一般人講成見很深,成見是什麼?現在人講主觀觀念很強,什麼都是我以為是這樣的,我認為這是對的,主觀觀念很強叫成見。主觀觀念裡面有因有果,因的主觀觀念叫見取見,果的主觀觀念叫戒取見,這些我們都要懂、都要明白。

  在日常生活當中要盡量減少,希望執著這個錯誤的觀念要降溫,智慧就增長了。「煩惱輕,智慧長」,煩惱輕一分,智慧就長一分,煩惱輕兩分,智慧就長兩分,它是個相對的。因為煩惱輕智慧長,所以佛法的修學你才真正得到法喜,叫法喜充滿,這就是人生真正的享受。沒出三界,也得小的享受,三界裡面之樂;如果真正能把它斷掉,那是一真法界之樂,都在放下,要不放下,真實的受用得不到。從哪裡放起?這跟醫生治病一樣,你哪一種病重,要先治,那個要命,先救命;那個不重要的病,等你重要的治好之後,慢慢再治其餘的。每個人的病不一樣,譬如有人貪心很重,那就先治貪心,怎麼修法?修布施,把貪心放下;瞋恚心最重的,要修忍辱;愚痴心很重的,要學智慧,你要找到一個對治的法門,自己認真去學習它就真有效。總而言之一句話,像夏蓮居老居士所說的,要真幹才管用,不是真幹很難。

  懺除業障,自己真幹那個效果是百分之百,別人代你懺除,你自己完全不肯配合,那個懺除的力量很微弱。你看看平常我們講誦經迴向給別人,《地藏經》上講得很好,你念佛誦經迴向給別人,他能得多少?得七分之一,而誦經的人自己得七分之六,這是佛在《地藏經》上講的,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宗教裡面的祈禱跟我們的迴向完全相同,一個人有災難,大家來給他祈禱,他如果自己真正懺悔,這個力量集合起來很大,非常有效果。如果很多人替他祈禱,他自己不知道懺悔,那個效果就很薄弱。總得要合作,要知道真正回頭消自己的業障。這業障很複雜,有冤業,冤業就是冤親債主,在你運很衰的時候、很弱的時候,他就來了,他來報仇,你跟他結的怨,你傷害了他。欠命的他來討命,欠債的他來討債,冤冤相報,生生世世,你說這個東西多麻煩。所以冤業要化解。別人幫助你,你自己真心懺悔化解,有效。另外一種,這個業叫惡業,自己的惡念、惡言、惡行,那叫十惡業,這一生沒造,也許過去生中有,累積下來的。這個事情麻煩,它不是冤親債主,是自己累積的惡業太多了,這不屬於調解,醫生不能救你,別人都幫不上忙。但是佛說,你自己真心回頭,真正懺悔斷惡修善就能化解。所以再重的業障沒有化解不掉的,你要懂這個道理,要懂方法,讓自己的心恢復到純淨純善,真能化解。

  當然最有效果的是真修行,真修三觀,那什麼業障都消除了,為什麼?真正了解宇宙人生真相,自己成就了,你也能成就一切眾生。到這個境界,冤親債主會來找你,找你幹什麼?找你超度他,他不是找你麻煩。就像倓虛老法師所講的,他沒有出家之前,他們幾個朋友,三個朋友合夥開一個中藥鋪,當中有個劉先生,這個劉先生平常讀《楞嚴經》,每天讀,讀了八年,叫「八載寒窗讀楞嚴」。八年沒有間斷,這大乘經的薰習,阿賴耶裡頭有大乘《楞嚴》的種子,這個產生力量,冤親債主要找他。他有天中午打瞌睡,在櫃台上,也沒有什麼生意,打瞌睡就做了個夢,這個夢很逼真。作夢的時候,看到兩個人進店裡來了,他抬頭一看,這兩個人是他的冤家,以前為了財務的糾紛告這兩個人,打官司,他打贏了,這兩個人賠了錢之後,上吊死了,自殺了,所以他看到這兩個人心裡就害怕,知道這是鬼來了。可是他學佛之後很後悔,不應該為這點小小的財務讓人家兩個人自殺了,總是常常有這種懺悔的心。現在看這兩個人來了,來了以為是報復,結果看他的態度很溫和。就問他:你們兩個今天來有什麼事情?他也說:求超度。他心馬上就平了,不找麻煩,求超度,這應該的,我應該要超度你。用什麼方法超度?他說:只要你答應就行。沒問題,我答應你。就看到這兩個人踩著他的膝蓋、踩著他的肩膀升天了。你看,沒有任何儀式,這是八年《楞嚴經》薰習的功德。這兩個人走了,後頭接著又看到一個女人帶個小孩進來了,仔細一看是他太太、是他的小孩,這兩個都已經死了,也是來求超度的。問他怎麼超度,只要答應就行了,也看到太太帶著小孩踩著膝蓋、踩著肩膀升天了。

  所以超度,自己要有功夫,自己沒有功夫不行。現在我們出家、在家的同學給人做超度的事情很多,尤其是三時繫念佛事,那個超度的亡靈太多太多了,有這個本事嗎?沒這個本事怎麼辦?李老師以前告訴我們,用真誠心去做,真誠心能幫多少忙就幫多少忙,都有好處。當然我們比不上真正有功夫、有道力的,但是小忙還是可以幫,做比不做好,這很重要。所以做,真誠心要求三寶加持,我們自己功夫不夠,誠心誠意祈求三寶加持,不是我們度了這些眾生,諸佛菩薩來度這些眾生,這個行,有效果。

  六道裡面的眾生,除了再來人之外,你想想哪個不造罪業?我們沒有學佛之前、沒有聞法之前,造多少業?聞了佛法之後懺悔,不再造惡業了,但是宿世所造的惡業在,所以念念要為冤親債主超度。不是冤親債主,死於非命的這些眾生,不知道有多少,也應該有大慈悲心一起超度。像《華嚴經》上所講的,我們用真誠心、用平等心幫助一切苦難眾生。不要以為這是妄想,這不是真的。想想佛在經上告訴我們,告訴我們真話,「一切唯心造」,十法界依正莊嚴沒有離心識,只要我們發的是真心,它真產生作用。那個作用大小是你真誠清淨平等的程度有多少,跟那個決定成正比例,誠心誠意去做,就會產生效果。我們明瞭,我們相信,沒有懷疑,十法界依正莊嚴,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什麼人的心性?是自己的,自己的心識變現出來自己受用,連念佛往生淨土都不例外。臨命終時阿彌陀佛來接引,阿彌陀佛從哪裡來的?唯心所現;極樂世界怎麼來的?唯心所現,心現識變。這一點都不假,這才叫真正信佛。

  所以「無法不攝曰含容,故觀全事之理,隨事而一一可見」。無法就是一切法,一切法都包容一切法。一法包容一切法,一切法在一法裡頭,一法在一切法裡頭,這叫含容。那我們說十法界依正莊嚴,在不在我們這個汗毛一毛端上,這汗毛一毛端是一法?是,在;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在不在這個毛端上?在。毛端沒有放大,法界沒有縮小,它在裡頭,這很不好懂。杜順和尚它舉了一個比喻,比喻含容,他用什麼?他用一面鏡子,講經的時候用這個做比喻。你看鏡子乾乾淨淨沒有東西,它能照見外面境界,你說外面境界多大?都在鏡子裡頭。不是外面境界都在這一個裡面,它本來就是這樣的,有沒有大小?沒有大小,這底下講的「大小相含」,沒有大小,同一個法性。法性沒有彼此、沒有大小、沒有長短、沒有方圓,也沒有青黃紅白,都沒有,什麼都沒有,就像一面乾乾淨淨的鏡子,它什麼都現。六祖講得好,「能生萬法」,能現的心性,它不是精神,它也不是物質,我們六根都緣不到,你說想,想都想不到,想是第六意識,都緣不到,它是能現能變,它是宇宙的本體。我們怎麼稱它?稱它為真空,這個空不當作無講,這個空是有,有什麼?它能現能變。但是你要曉得,能現能變的,真空不可得,能現的不可得,所現的森羅萬象、宇宙萬物哪裡會是真的?杜順和尚比喻什麼?比喻這鏡子裡面的影像,但是鏡子是照外面,比喻沒有辦法比喻得恰當。整個宇宙的相是什麼?宇宙像鏡子裡面所現的相,鏡子是能現,決定就有所現,能所是一,能所不二。能現能變是空的,所現所變也不是真的,這個要知道。他用這個鏡子做比喻。

  我們在前面是用彌勒菩薩所講的速度來觀察,現在人都有這種科學的常識,用這個來比喻不難體會。它有沒有相現?有相現,相存在的時間太短了。它為什麼會現相?相是自性裡頭本自具足。惠能大師見性之後講了五句,第三句是「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具足什麼?就是具足十法界依正莊嚴,具足一切法,一樣都不漏。具足,我們現在講的時間跟空間都是自性現的,本來就是這樣的,法爾如是。只要你動個一念,它就現,不動念的時候,這叫真心。有沒有這個境界?沒有,但是它本自具足,它不現。不現那個樣子是什麼?是光明,所以大乘教講「大光明藏」,我們淨土裡面講「常寂光淨土」,沒有相,常是永恆不斷,不生不滅,常寂光。佛在大乘教裡面告訴我們,西方極樂世界沒有日月,沒有這個東西,它就是光明的,它沒有黑暗。我們這裡有晝夜,西方極樂世界沒有晝夜,一片光明。我們晚上要休息,西方極樂世界的人不需要休息,他們的精神永遠是飽滿的,不需要休息的,為什麼?性德不生不滅,這真好。所以動一念就迷了,所謂迷唯一念,輕輕一動念頭就迷了。迷了怎麼?迷了,我們就不叫自性,叫阿賴耶,阿賴耶現相了。

  所以我們說一真法界的實報莊嚴土有沒有相?有相。實報莊嚴土是在大光明藏裡面,極樂世界在大光明藏裡面,我們還是在大光明藏,不過我們迷了,迷了之後這個天就變成黑的。一迷叫無明,明沒有了,本來是明的,現在明沒有了。明怎麼沒有了?動念就沒有了,不動念就有,所以「迷唯一念,覺止一心」,一心就是沒有念頭,沒有念頭是光明的。這有很重要的訊息在裡頭,你是不是真的沒有念頭了?真的沒有念頭,你看到的是一片光明沒有黑暗;如果真的沒有念頭,還是黑暗的,還看不到光明,那是什麼?那在無明裡頭,不是真的沒有念。這個境界在哪裡?在四空天,六道裡頭最高的,四空天入第八定,這個定就深了,什麼都沒有。色法沒有了,沒有身體,也沒有任何物質現象,但是是黑的,佛經叫大黑天。大黑天就是四空天,無明沒破。無明是什麼?在《華嚴經》上講的妄想,就是起心動念,他還是起心動念,不過那個起心動念很微弱,再微弱都不行,所以六道輪迴不能突破,突破是一片光明。

  由此可知,任何一法都能夠明心見性,「法門平等,無有高下」,是佛說的。任何一法對了你的機,古時候宗門禪宗裡面的人明心見性不是一個方法,幾乎每個人方法都不一樣,這就說明了法法平等。好比是什麼?經書上也有比喻,好比人生病,生的病不一樣,大夫給你治療,這個藥對症馬上就好了,藥到病除;如果不對症,不對症你的病不會好,也許還會加重。就像法要契機,如果不契機,不但治不了病,加重。加重什麼?加重了所知障,不但不能幫你斷煩惱,還幫你添了不少煩惱,這就錯了,這是學佛人很重要的一樁事。佛法比喻是法藥,對治我們生死、煩惱習氣的,是治病的,藥有多少?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這都是藥,總要對症,如果不對症不能解決問題,這不可以不知道,所以你一定要找大夫。誰是大夫?佛是大夫,遇到佛,這是大醫王,為什麼?佛有能力看到你過去生生世世累積的是什麼毛病,所以遇到佛沒有不開悟的,他說法契機。

  那佛不在了,佛不在,過去還好,有直接得佛陀教誨的學生,代代相傳。可是傳到現在傳了三千年,法沒錯,怕的是修行功夫不夠,對於世緣不能放下,這叫凡夫僧,我們依靠他就困難了。好在世尊慈悲,知道我們現前社會的狀況,給我們開了一服萬靈藥,淨土法門。這是佛在臨滅度之前說的,「正法時期戒律成就」,正法是什麼?釋迦牟尼佛滅度後第一個一千年,戒律就能成就;「像法時期」,像法是第二個一千年,「禪定成就」,修禪定能證果。正法時期修戒律,持戒就能證果,人的善根深厚,往後就一代不如一代;「末法時期淨土成就」,這是佛指點給我們的。我們現在生在末法時期,末法有一萬年,所以我們要有信心,看到現在世界上外面都說世界會毀滅,真的會毀滅嗎?我剛剛學佛有這個問題,我也看了很多中外的預言都講這個世界要毀滅,我問章嘉大師。章嘉大師告訴我:災難肯定是有,毀滅不至於,為什麼?釋迦牟尼佛的法運還有九千年,這世界怎麼會毀滅?世界要是毀滅,那佛講的話就不靈,那佛就講錯了,哪有這個道理!災難是會有,這個世界的世運,我們講人有命運,家有家運,世界有世運。這個世運有起伏,有低潮的時候,還有高潮的時候,人心不善就低,人心回頭,它就高了、就升了。

  我們看看現在,你很冷靜的去觀察,這些年來,國內外的人對於傳統的倫理、道德、因果,相信的人逐漸多了,這是好現象。中國政府這十七大,我們看到胡主席的報告對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文化重視了,這是一線光明。過去英國湯恩比博士說:解決二十一世紀的問題,只有中國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現在我們冷眼看這個世界,孔孟學說跟大乘佛法嚮往的人愈來愈多,這是好現象,從這裡來看,這世界有救,不是沒有救,我們要有信心。大乘教裡面說得好,「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有堅定的信心,有清淨的信心,就能轉這個業報。轉業就從人心上轉,幫助一切眾生覺悟,幫助一切眾生斷惡修善,這個世界前途就一片光明。科學我們不能不要,但是倫理道德也非常重要,一定要把它找回來,要重新肯定,要再把它落實。

  中國幾千年的教育是倫理、道德、因果為主,哲學、科學是附帶的,這個很有道理!倫理、道德、因果能致天下於太平,和諧社會、和諧世界需要這個教育。有這個教育的根,再加上哲學跟科學,那我們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就會大幅度向上提升,這是正確的。所以西方科學技術發達,大家相信科學,倫理道德沒有了;倫理道德沒有,科學技術膨脹,那世界就會毀滅。這是西方一些學術界告訴我們,地球上從前,他說五萬年前科技也非常發達,由於倫理道德的衰壞,人都向惡,所以整個文明毀滅了,大地沉到海裡面去了,就是亞特蘭提斯。現在這個世界很像那時候的狀況,但是現在人心能夠回頭,能夠回去再找倫理道德教育,再去找傳統,那這個世界就有救了。佛法的修學、中國傳統的教育都教導我們,「行有不得,反求諸己」,從哪裡做起?從我做起,倫理、道德從我做起,因果教育從我做起,我得救了,眾生就得救了。這個事情不能要求別人,不能把希望寄在別人身上,那就錯了,那世界恐怕還是會毀滅,從我心做起,這個教訓非常重要。

  我是一法,這一法裡頭含容一切法,我這一念裡面含容著一切法,全事之理,全理之事,隨理而一一可融。理,宇宙之間的真理,一一事裡面圓滿的含容,真的是理外無事,事外無理,事是圓滿的,理也是圓滿的。下面一個現象是,「是則一多無礙,大小相含,互攝互容,重重無盡」,這個道理是真的,這個現象也是真的。為什麼我們不能享受到?諸佛菩薩享受到,阿羅漢也能享受少分,他不圓滿。那我們就想到,我們為什麼不能包容?包容是性德,是自性性德的流露,不能包容是煩惱。為什麼不能包容?有執著、有分別;沒有執著、沒有分別,他自然包容。所以你不要小看這一毛端,一毛端能包容,為什麼?這一毛端它沒有分別,它沒有執著。我們講身體上任何一個細胞,這個細胞它沒有分別,它沒有執著,它包容。這樣你才曉得,我們跟諸佛如來沒有兩樣,諸佛如來每個毛細孔,每個細胞能夠容萬物,我們也能容,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為什麼變成這個樣子?就是第六意識、第七識在作祟,就是它產生障礙。第六的分別、第七的執著,要認識得很清楚,我們受它的害受得好辛苦,在六道裡頭生生死死,本來是佛,會搞成這個樣子,你一定要很清楚的認知。

  我們以前做了這三片,紅黃藍三個,黃色的代表妄想,藍色的代表分別,紅色的代表執著,妄想、分別、執著這個東西障礙了我們,讓我們性德不能夠透露了。我們把眼睛的見比喻作性,它遮住了我們,我們看不見了。我們的眼睛代表什麼?法性,外面代表法相,我們在這裡就能很清楚的看出來,它是不是真正妨礙我們的法性?沒有,有沒有真正的妨礙法相?也沒有,它是假的、虛妄的。這個是分別,這個是執著,這個是妄想,全是假的。我們現在用這個來做比喻,你能看到三種顏色,你能看得見。實際上妄想、分別、執著它不是物質,所以你看不到它。眼見不到它,耳也聽不到它,鼻也嗅不到它,手也摸不到它,實在講想也想不出來,但是你一想,它就是的。想在哪裡?想也找不到,我們身上這麼多的器官,哪個器官在想?有人說這個想在頭腦,真的是頭腦在想嗎?佛給我們講,眼、耳、鼻、舌、身、意,這六個識裡面都有分別;八識是一體,不能分割,每個識都有四分,自證分、證自證分、見分、相分,唯識經論講得很清楚,但是它全是虛妄的。我們知道這個東西是虛妄不是真實,所以真正明白的人,他放下了,不執著了;不執著,自性裡面的性德、智慧就透出一分。誰給我們作證明?阿羅漢給我們作證明,阿羅漢沒有執著;分別要是放下去之後,更聰明,智慧更大,菩薩給我們作證明;真的把起心動念放下了,自性的智慧、德相全部流露出來了,人生最高的享受,佛給我們作證明,釋迦牟尼佛給我們作證明,在中國六祖惠能大師給我們作證明。祖師大德裡面,佛菩薩再來的很多,華嚴宗前面五個祖師不是凡夫,杜順和尚是文殊菩薩化身的,《神僧傳》裡面有他,他有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當時帝王都受了感動。

  煩惱放下了,智慧現前,所以我們要練,練習,佛法修行最重要叫歷事鍊心,離開人事到哪裡去修?初學的是最好遠離人事,收心,心收了之後,你要接觸社會,在社會裡面不起心、不動念,你的功夫真的成就了。但是踏進社會如果還會動心、還會起念,趕快回來,為什麼?你要不趕快回來,你就會被染污,你就會墮落,你就回不了頭來了。所以回頭要快,警覺性要高,古人所講的「不怕念起,只怕覺遲」,這句話重要,覺,趕快回頭。所以這個境界能到周遍含容的時候,這心量大了,量大福大。

  「一多無礙,大小相含」。小到微塵,大到法界,遍法界虛空界它是一不是二,這叫性德,本來就是這樣的。自性裡頭沒有大小,用現在的話說,自性裡頭沒有時間、沒有空間,沒有空間就是沒有距離,沒有時間就是沒有先後,這是真的。現在科學也發現了,空間跟時間是假的不是真的,是我們一種錯覺。這個錯覺在佛法講就是分別執著,你有分別執著就有時空,沒有分別執著有妄想,妄想裡頭還沒有時空,起了分別執著才有時空。我們今天把分別執著當作是自己的真心,這大錯特錯,而不知道分別執著是我們的煩惱,是把我們的真性障礙住,不能現前,天天生煩惱。煩惱帶給我們無盡的苦難,頭一個身體就苦,身體怎麼苦?生老病死。生老病死苦哪來的?分別執著來的。你沒有分別執著,就沒有生老病死苦,阿羅漢沒有了,辟支佛沒有了。環境也轉變了,有分別執著,你外面的環境是六道輪迴,你的心不善,什麼災難都有,心地善良,什麼災難就沒有了。外面這個境界是隨心轉的,心清淨,山河大地清淨;心染污,山河大地就不清淨,萬法唯心,一切唯心造。

  這個道理,連夏威夷的那個古老的傳說裡頭都有,他們沒有接觸過佛法,他也曉得整個宇宙是你自己造的。他說這麼一句話,「你要想改變環境,先改變自己,自己改變了,環境問題自然解決了」,說得好。還有一句重要的話,「所有一切問題不在外面,在自己」,這句話很重要,外面沒事。「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中國古人也懂得這個道理,也說得很清楚、很明白。五千年前老祖宗就教給我們「反求諸己」,這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祕訣,你要碰到疑難問題不能解決的話,你就是反省,認真反省,把那個問題真正的原因找出來化解掉,問題就沒有了。那個問題的根在哪裡?根在對立,就是五種見惑裡頭的邊見,身見、邊見。邊見就是對立,我跟人對立,理跟事對立,大跟小對立,他有這個對立的念頭。如果有周遍含容觀,對立就沒有了,大小沒有了,一多沒有了,對立沒有了。對立沒有了,矛盾就沒有了,衝突就沒有了,你的身心是和諧的。身心和諧就是最健康的,身心不和才出毛病。心裡頭不平就生煩躁,生理不和的時候就生病,身心能夠和諧的話就百病不生。

  所以要懂得互攝互容,重重無盡。這是什麼?這是我們的本來面目,沒有一樣不能包容,沒有一樣跟自己沒有關係,為什麼?是自性所現的,是自己的妄想分別執著所變的,離開自己的性識,沒有一法可得。這個法包括什麼?包括虛空法界,包括十法界依正莊嚴,一點都不陌生。一切諸佛如來,這淨宗裡面常念的,「自性彌陀,唯心淨土」,不是常念的嗎?可是不會用。要會用,我面對著某個人,「自性某人」,現在我們生活的環境,「唯心的環境」,哪有例外?好壞怎麼能怪人?你要嫌這個環境不好,嫌那個人事不好,怎麼改法?從心上改,心上沒有惡意,心上沒有惡念,這境界就轉了。我轉了,他沒轉?你試試看,你轉來看看他有沒有轉?你真轉了,他的煩惱習氣很重,慢慢也在轉,如果他善根很深厚,他很快就轉,決定在轉。

  自己身心清淨,不再放在心上了,知道什麼?「互攝互容,重重無盡,隱顯自在」。隱是沒有緣,沒有緣的時候,自性裡面它沒有現出來,有緣它就現出來了。這個隱顯就好像我們現在看電視一樣,你看電視裡頭很多節目、很多頻道,我們開這個頻道,這個頻道現,沒有開的在不在?在,它隱,我們看不見;我們再開一個,另外一個頻道出現了。隱顯自在,「神用不測」,這用是什麼?用是生活,在日常生活當中,處事待人接物當中,用得非常恰當,應用裡頭沒有過失。為什麼沒有過失?智慧的應用。我們現在用,為什麼會有過失?煩惱起用,就是因為有分別執著,把自性的智慧變成了煩惱。經上講得很好,「煩惱即菩提」,菩提就是智慧,如果我們放下分別執著,煩惱全變成智慧,它轉變了。自性的性德不是從外頭來的,不是學得來的,智慧裡頭夾雜著分別執著,這摻了東西一拌就把它變成煩惱了。所以要懂得煩惱是怎麼回事情。

  所以煩惱也不可怕,煩惱你也不要討厭,沒有煩惱,智慧就沒有了。說實在話,煩惱永遠不會斷的,它會轉變,煩惱斷了,智慧就沒有了。諸佛菩薩沒有別的本事,把煩惱恢復成智慧。我們是不知不覺,生起妄想分別執著,把智慧變成了煩惱,就這麼回事情。妄想分別執著是決定虛妄,根本就沒有這個東西,所以這東西是一個虛幻不實在的抽象概念,你要認識清楚。你以為它有,它真妨礙事情,你認清楚了,根本沒有,它什麼事都不礙,它就沒有了。那我們自性裡面的智慧現前了,德行現前了。德行是什麼?中國古人講得好,講得很具體,「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仁愛和平」,這是性德,自然現前,你生活在道德裡面,你多快樂。道,就是跟大自然合而為一,此地所講的周遍含容,跟遍法界虛空界合而為一了,這神用不測。

  「真可謂入華嚴無盡法界之境,故名周遍含容觀」。這個觀是最正確的,完全跟法性相應,跟法相相應,哪來的障礙?事事無礙,怎麼會有障礙?菩薩入這個境界,法身菩薩,初住以上的入這個境界,沒有障礙。菩薩應化在我們這個世間,跟我們這些迷惑顛倒的人在一起,他有沒有障礙?他沒有障礙。可是我們有時候看到他好像也有障礙,那不是真的,那是他在作戲、在表演。他那種作戲表演都含著很深的意思,幫助迷惑顛倒眾生的人覺悟,做樣子來給你看。這是什麼?這是身教,這叫示現。你向他請教,這就有言教,身語意三業都是利益眾生。那個憶念眾生是從來沒有間斷過的,就是心裡頭「眾生無邊誓願度」,幫助眾生。可是幫助眾生要緣,緣不成熟,你幫不上忙,愈幫愈忙,一定要緣熟,緣叫時節因緣,到了,那你正好去幫助他,為什麼?他相信你,他能接受。緣不成熟是什麼?他對你沒有信心,他不能相信你。緣不成熟,你不能度他,你還要等待。這個關係慢慢建立,這一生當中建一點,來生又會提升一點,再一生又提升一點,提升到他完全相信、完全接受,那就得度了。

  這是我們講學佛,我們每個人信心不一樣!所以佛菩薩度眾生不著急,要等著,等著你慢慢提升,善根福德因緣慢慢提升、慢慢增長,生生世世,不是一生一世;一生一世急不得,會產生反效果。佛菩薩度眾生,生生世世不會間斷的,你在哪一道?在幹什麼?他統看到,清楚。所以緣成熟就是你能信、能解、能行,都是緣。現在我們能信,不解,不能行,這個緣淺;到能信、能解,緣就深一點了,他還是不能行,所以還要等;等到這個緣更深,他聽了,他能解、他能行、他真幹,這緣成熟了,到這個時候幫助他大徹大悟,幫助他明心見性,那叫證。沒有成熟的時候也提升,不信,幫助他能信,這就提升了;能信的人幫助他理解,這又升了一級;能理解的人幫助他去做,總是慢慢的一級一級的幫助他提升。現在這個科學技術是個好的工具,早年,這是五十多年前,方東美先生就提醒我,這個好工具要好好的利用它。那個時候方先生講,我們不敢想像,為什麼?我們自己很窮苦,這個東西那要花多少錢!不敢想。也是慢慢這麼多年來,緣慢慢成熟了,這個工具好,用這個工具來幫助人學佛,幫助人理解,幫助人修行,真的是無量功德。所以我們要認清楚,要善於運用它,神用不測,用現代的科技,我們凡夫也能做到。

  具足這個三觀你就能入華嚴境界,華嚴境界在哪裡?就是我們現實的環境,現實的人生,你那個念頭一轉,那就跟佛菩薩享受沒有兩樣,不在外面,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這一定要相信。那你願意過什麼樣的生活,都在你一念之間,願意過佛的生活,這三個都圓滿做到了;願意過菩薩的生活,認真學習,沒有達到圓滿,菩薩生活,真有效。當然緣很重要,我們的緣具足了。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7 09:15:53)

 
amtb
  • 本文由 amtb 发表于 2017年5月27日09:15:5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29868.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