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A
视频B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一六一五卷) 2006/8/22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12-017-1615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賢首品第十二」,「發心行相」這五首偈的後面清涼大師的鈔文,今天我們從鈔文看起。「又上云等下,顯真正菩提心體,有其三意,初約三心菩提,二約三觀,三約四弘。今初明大智心,次慨眾生迷此下,大悲心,後悼昔不知下,大願心。即菩提心燈,大悲為油,大願為炷,光照法界,故上如次,即直心、大悲心、深心也」,我們就先看這一段。這一段是解釋上面的疏文,疏文昨天我們學習過,從「深心信解常清淨」這一段。清涼在此地給我們開示得很多、很詳細,他分三個段落來解釋。
第一個段落就是講「三菩提心」。從大師開示當中,我們知道至誠心、直心就是大智心,這個說法讓我們對於三菩提心更清楚、更明白。通常我們講三菩提心,都是依據《觀無量壽佛經》跟《大乘起信論》裡面所說的。《大乘起信論》裡面講的三菩提心是直心、深心、大悲心,《觀經》裡面所說的是至誠心、深心、迴向發願心,經論合起來看容易明白,今天我們把清涼大師的說法跟經論這三個會合起來就更清楚、更明白了。我們知道至誠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真誠到極處,智慧就開了,就是菩提心的體現前。直心,《論》裡面講的直心也是這個意思。如果說我的心很直、我的心很誠,但是智慧沒有開,那不是直心,那不是經上講的直心。所以一定要學習經教,否則的話,往往我們把經文的意思錯會了。要知道佛菩薩沒有講錯,是我們聽錯,意思會錯了,這個事往往有之,可以說很多很多。
其次,講到「慨眾生之迷此」,則生起同體大悲,這就是大悲心。非常感慨。迷此,「此」就是指前面兩句非常重要的開示,學大乘的不能不知道。最重要的一句,「本來是佛」,誰本來是佛?自己,自己本來是佛,一切眾生個個都本來是佛。在前面,我畫了一個轉凡成聖的示意圖,我們的公告欄上都貼著有,那就是「本來是佛」,這是真心。佛是真心、至誠心,佛是法性,法性本具無量智慧,清涼大師在此地給我們說的「大智心」;大智、大悲都是我們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
深心講得多,深心你看大師講的信解清淨,我們平常是用《無量壽經》經題上修學的綱領,五個字「清淨平等覺」,深心。信解都要與清淨平等覺相應,清涼大師給我們講,「與理相應,方曰深心」;就是與清淨平等覺相應,這個信解就是深心,這是自己。但是現在迷了,不知道了,不知道煩惱是菩提,不知道生死是涅槃。現在我們在經教裡面聽佛說的,聽清涼大師給我們講解的,我們是不是就知道了呢?沒有。我們現在的知只可以說是聽說,聽說有這麼回事。聽了之後,我們的態度是什麼?半信半疑,所以這一生的修行就修得很苦。如果聽了真正的相信,我們修學的心態就不一樣,真的相信,我們修學的心態就馬上轉變成真幹。
真幹的樣子是什麼?放下。佛在經上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就是清涼大師講的「本來是佛」,意思完全相同;「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我們就明白了。我們本來是佛,現在為什麼變成這個樣子?現在是我們自己心裡面起了妄想分別執著。我們是個什麼佛?是個具足妄想分別執著的佛。我們佛性裡面的智慧德相不能現前,被妄想分別執著蓋覆住,這三個是染污,嚴重的染污,像灰塵一樣。妄想是第一重灰塵,分別是第二重,執著是第三重,厚厚的灰塵蓋住,完全看不見了。
像前年我訪問印尼,去參觀印尼一個佛塔,規模很大,在日惹,叫婆羅浮屠。聽說這個塔過去大概是幾百年的時間都被灰塵、泥沙埋在底下,沒有人知道,所以還好沒有被破壞。最後有人在那個地上挖東西挖出來,才知道底下有建築。費了很大的工程,把這些泥沙、塵土統統移開,這個塔露出來了。我們今天情形就是這樣的,我們的佛性在不在?在,沒有損壞,只是被妄想分別執著,像這些泥沙蓋住了,一點都看不見。佛教給我們,只要把這個東西除掉,你就又露出來,就又現前了。跟諸佛如來一樣的智慧、一樣的德能、一樣的相好,決定沒有絲毫差別。你就會真正發心,我要放下執著,我要放下分別,我要放下妄想,真幹!
妄想分別執著蓋覆自性的時間太長了,不是短時間,太長了,就說是我們迷得太久,迷得太深。一旦知道,要想把分別執著放下,也不是個容易事情。為什麼?真正是無量劫來用它用成習慣,不知不覺的還是被它左右,難就難在這個地方。於是一定要高度的警覺,念佛法門是警覺,提醒我們,念念提醒,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每一聲佛號都是本來成佛。中峰禪師在「三時繫念」裡面講,「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此方即淨土,淨土即此方」,這話講得是一點都不錯。所以自己有高度的警覺,一切時一切處,一切境緣當中,念念不迷,念念不邪,念念不染,這個才能成功。修行在哪裡?六根接觸六塵境界之處。
覺正淨是本有的,覺正淨是佛,本來是佛,你本來是覺正淨,就是清淨平等覺。淨是清淨,正就是平等,平等就正了。《無量壽經》好,就在經題上,這是修行的總綱領、總原則、總方向,修學的總目標都在上面。對人、對事、對物,念念跟覺正淨相應,可不能跟迷邪染相應,跟迷邪染就迷了,愈迷愈深,這往下陷,愈陷愈苦。要知道這個苦是假的,不是真的,冤枉受的;真的只有樂,沒有苦,假的裡面才有苦。有苦有樂,樂也是苦,那不是真樂。總得要搞清楚、要搞明白,這比什麼都重要。所以會修行的,他在這個地方用力,快!功夫成就快速。
人與人之間的接觸,為什麼會有衝突?為什麼會有不和?為什麼會有對立?為什麼會有矛盾?你細細想想,全是分別執著裡面變現出來的。分別執著是錯誤,是迷而不覺,邪而不正,染而不淨,迷邪染裡面變現出來的。所以,佛祖教導我們,放下對一切人的對立,放下對一切人的誤會、對一切人的矛盾,你才知道一切眾生跟自己是一,是不二,誠敬的心生起來了。誠就是沒有妄想、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是誠;有妄想、分別、執著,這心不誠!
真誠心裡面,萬善同歸,我們常講純淨純善,那是自己,那是你本人。不淨不善,這不是自己,那是灰塵、染污,不能把灰塵、染污當作自己,那就錯了。我們染污久了,迷惑久了,現在要警覺,對人、對事、對物時時刻刻警覺,不再犯過失。別人對我不善,我對人要善,別人對我不尊重,我對他要尊重。為什麼?他還在迷,我已經覺悟了。如果他對我不善,我也以不善回他,那就同樣都迷,他迷我也迷,他邪我也邪,錯了!可是覺不容易,唯有覺,功夫才得力;不覺,功夫不得力。為什麼?境界現前決定又是迷邪染,自己的妄想執著馬上就起來了,我們一般人講的自己的見解,「我的看法」、「我的想法」,錯了。你的真心裡頭沒有想法,也沒有看法,不但沒有想法、沒有看法,連我你他都沒有。我你他是分別,從分別裡頭起的妄念。
覺悟的人,不但是開始覺悟,這些諸佛菩薩應化在世間示現,他有沒有你我他?有。為什麼有?不是他有,是你有。你有,佛菩薩到這個地方來幫助我們,一定要隨順我們,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你認為這個現相叫我,我就跟你一樣,稱這個現相叫我,跟你好溝通。所以隨順眾生的執著而執著,隨順眾生的分別而分別,他是隨順,他自己沒有。在他來說,分別跟不分別不二,執著跟不執著不二,這叫不思議解脫法門。我們不是的,我們的分別跟不分別是二,不是一樁事,是兩樁事,執著跟不執著是二不是一,我們樣樣當真。他們知道這不是真的,你怎麼說都好,我都隨順你。所以佛菩薩得自在,我們得什麼?我們得煩惱,我們有憂慮、有牽掛,不得自在,這是我們應該要明白的。你明瞭,你才知道怎麼學,修行在生活裡頭修,在工作裡面修,在處事待人接物裡面修,沒離開生活。離開生活就不切實際了,我們世間人稱它為什麼?玄學。
你看我們過去迷了,佛慈悲。現在我們看我們的周邊人也迷了,迷得比我更深。我聽佛菩薩的教誨,已經漸漸覺得覺悟了,明白過來。我悟了,才能幫助別人,沒悟,幫不上忙。悟了之後,不再幹傻事,跟人家對立就是傻事,頭一樁傻事,頭號傻事。不跟人對立了,知道自他不二,尊重他就是尊重自己,幫助他就是幫助自己。這個道理、這個事實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了,這叫大智大悲,在日常生活當中悲智等運,生活在這個裡面多快樂。凡夫,凡夫生活在迷邪染裡面,苦!縱然是大富大貴,還是苦,為什麼?迷邪染,怎麼不苦?
「悼昔不知,誓期當證」,這一句是大願心。過去不知道,犯下很多的錯誤,造作的罪業。造的善也是業,為什麼?六道輪迴,出不了輪迴。善業、惡業是在輪迴裡面比較而言,在佛菩薩觀察當中,叫染淨,六道輪迴是染,善惡都是染;四聖法界叫淨,就真的清淨了,為什麼?善惡二邊都沒有,善惡不二。善惡二邊都離開了,心真正清淨,我們前面講的「信解常清淨」,二邊離掉,這是常清淨。如果不離,清涼大師講得好,過去染,現在清淨了,那清淨有開始,有開始就有終了,有始有終就不能講常。
常是什麼?常,無始無終那叫常,有始有終不叫常。六道裡頭沒有常,非想非非想天壽命八萬大劫,只是生滅的時間長一點,他還是有生滅,所以不是真常。與法性相應,與覺正淨相應,那是真常。所以六道裡頭沒有,四聖法界裡有相似,不是真實,真實要超越十法界。回歸到法性,那叫一真法界,叫華藏世界,那就是真常,我們世間一般講永恆、終極,佛家稱那個境界叫涅槃。涅槃是梵語,意思是不生不滅,那才是真的。所以大願心生起來,大願是什麼?出離六道輪迴,出離十法界。
我們今天,實在講我是在《華嚴經》裡面回歸到淨土的。早年我對淨土不反對,最初是反對,學了七年之後,讀了印光大師的《文鈔》,很受感動,不反對淨土了。但是自己沒有意思學淨土,自己喜歡經教;叫我到念佛堂一天到晚念阿彌陀佛,我沒有辦法,念不下去,喜歡經教。講經講了不少年,講了二十年,在台北開始講《華嚴》,《華嚴》講了一半,第一次講《華嚴經》。有一天突然起了個疑問,善財童子學哪個法門?五十三參,他到底學哪個法門?文殊、普賢,這是華嚴會上的兩大菩薩,我們非常尊敬,非常的仰慕,他們學哪個法門?結果《華嚴經》後面仔細去翻翻,查到了,這兩個人都是發願求生淨土。善財是文殊的學生,不但是他的學生,是他得意門生,看看五十三參,明白了,善財果然是師承文殊師利菩薩,念佛求生淨土。
所以離開文殊菩薩出去參學,第一個善知識是德雲比丘,他修的就是般舟三昧,念阿彌陀佛求生淨土。我就想到,第一個老師是先入為主,這非常重要。五十三參表法,你一定要懂這個道理。再看最後,第五十三位善知識是普賢菩薩,普賢菩薩教他什麼?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恍然大悟!徹始徹終,善財童子念佛求生淨土。當中經歷許多的法門,那是成就他的見識。參訪那麼多善知識,跟他們接觸,向他請教,了解他們所修的法門,這就是法門無量誓願學。明瞭之後怎麼樣?很感謝,沒有學他,就離開了,「戀德禮辭」;恭恭敬敬的向他道謝,告辭。善財沒有改變法門,這個我在經上看到了,給我很大的啟示,我這才回過頭來下決心念阿彌陀佛,真幹了。
如果不是《華嚴》、不是《楞嚴》,我不會修淨土,所以我修淨土是這兩部經引導進來的,信解清淨了,信解堅定!無論對人、對事、對物,這一接觸,觀察跟從前不一樣了。所以懺悔,過去無知,就是妄想分別執著太重了。接觸到老師,李老師把淨宗介紹給我,我都沒接受,不反對。老師知道,清清楚楚,多次的勸我,我也沒有認真學。在講《華嚴經》裡面明白過來的。以後,對老師以前的勸導生感謝心,苦口婆心的勸我,沒有錯,是自己的業障太重;認真學習,報老師的恩。
「三心菩提」,這是佛經上的一個比喻,叫「菩提心燈」,把菩提心比喻作一個燈,大悲是油,大願是炷,諸位要曉得,燈沒有油不會亮,沒有炷點不燃,不能放光,大悲,大願。然後才「光照法界」,這個光就是自性裡面本具的般若智慧,般若智慧是根本智;它起作用,起作用叫後得智。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在文殊菩薩會下發菩提心,就是這個大智、大悲、大願。大悲是個動力,救眾生苦;大願,斷煩惱、學法門、成佛道,這是大願;光照法界,眾生無邊誓願度,跟諸佛如來沒有兩樣。這個叫真正發菩提心。
所以這一小段,清涼大師做了個總結,「直心、大悲心、深心」,大智就是直心,大願就是深心。所以深心裡面確實與清淨平等覺相應,成就自己的德行,成就自己的智慧,成就自己的相好。這也就是世尊在一般大乘經裡面所說的,菩薩成佛要以一百劫的時間修福,成就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你看這是為什麼?是為接引眾生。你沒有相好,換句話說,沒有福、沒有慧,眾生不願意接觸你。眾生接觸你,看到你有智慧、有福報,他很羨慕。這個並不是菩薩需要的,是接引眾生的方便。
是不是真的要修?如果說真的要修,「本來是佛」就矛盾了。本來是佛,還修個什麼?還要求什麼相好?相好是你自性本來具足的,不要求。沒錯,見性就不要求,沒有見性的,要修。還有沒有見性的佛嗎?有。哪個佛?十法界裡面的佛,沒有離開十法界。十法界最高的是佛法界,那個佛要學,他是相似佛,天台大師講的,不是分證佛,分證佛是真的,他是相似。為什麼?妄想沒斷,無明沒破,無明就是妄想;分別、執著沒有了,連分別的習氣都斷了,功夫高。他要到六道裡面,以佛的身分來教化眾生,他要不要修?要修,百劫修相好。我們懂這個道理,在十法界裡頭做種種示現,接引大眾。
佛在這裡也在暗示我們,六道眾生對相好很重視,也就是對福慧非常重視。你看哪個眾生不求福、不求慧?佛的示現是個福慧圓滿的人,所以跟眾生接觸能令眾生動心,尊敬佛、仰慕佛,歡喜跟他學習,攝受眾生的方便。如果是明心見性,自性裡頭本來具足一切,圓圓滿滿,不止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大乘教講佛的報身,講到阿彌陀佛,阿彌陀佛的報身,「身有無量相,相有無量好」,哪裡只是三十二相八十種好?不止。這是要我們重視形相,一定要給人有好的形相,才能夠攝受眾生。
我們懂得這個道理,明白這個事理,我們今天學佛,在社會上接觸一切大眾,我們的形相重不重要?非常重要。接觸社會大眾,讓社會大眾知道,學佛的人懂禮、有禮貌,學佛的人善良,學佛的人溫和。佛法裡面講律儀,不能不講求,要持戒,要守威儀。威儀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在社會各個階層裡面,我們都要表現一個最好的榜樣,意思就是在此地。唯有最好的榜樣才能攝受眾生,才能讓大家見到你自自然然對你尊敬,跟你接近愈久,敬愛就愈深,你才能收到教化眾生的效果。所以相好非常重要。現在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我們接著看下面《鈔》的第二段,「約三觀者,悲願為假觀,前大智心中,直明本性清淨,即是空觀,煩惱即菩提,本來是佛,即中道觀」,這是就天台三止三觀來說明菩提心。從這些地方我們確實能體會到,大乘教裡面,尤其是《華嚴》,常講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從這個地方我們都能看到。菩提心,不但是三心,三觀、四弘,四因、四緣、四力都相應,怎麼樣說都圓滿。這些地方我們學習要細心去體會,為什麼?用到日常生活才得自在,慢慢的你也能夠進入無障礙的法界。無障礙就是圓融,由此可知,有障礙的不圓融,有障礙肯定是有嚴重的分別執著。分別執著淡薄,障礙就沒有,沒有障礙就得自在了。
三觀,有次第,有圓融。把它分開來說,就是有次第,悲、願是假觀;本來清淨,這是空觀;生死涅槃、煩惱菩提本來是佛,這是中道觀。分開來是次第,合起來叫一心。止觀裡面說,觀不思議的境界,不思議境界就在眼前,沒離開。也就是說,你要看諸法實相,一念具足三千性相,百界千如,這句話就是講的法界全體。法界全體,我們一般講性相,性是法性,相是法相,用哲學的名詞來講,性是本體,相是現象,理事因果是作用。從哪來的?一念。
一念不覺,十法界依正莊嚴、森羅萬象就變現出來了,沒有先後。科學家研究宇宙之間緣起是有次第的、有先後的,佛法裡頭沒有,佛法一念。所以歐陽竟無大師講,佛法不是哲學,也不是宗教,也不是科學,但是它確實是現代所必需。而世間所有一切學術在佛法裡全都有,確實是不可思議。佛法既然是一念所現,能現所現是一不是二,所以它不是哲學,哲學講有能有所;佛法也講能所,但是能所是一不是二。講到不二,法法皆不二,這個境界用三觀來講,三觀同時具足,即空即假即中。講假,是從相上講的,法相是假,大悲大願是假觀,法相。大智,智慧不是物質,也不是精神,所以大智是空;大智是體,是本體,不是物質,也不是精神。有沒有?有。在哪裡?找不到。實在講,無所不在,無時不在,沒有生滅,《中觀》裡面講的「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常不斷」,你怎麼樣說都說不上。
宗門,禪宗裡面開悟的人,師父來勘驗他,就是測驗他,「你說來我聽聽看」。他怎麼說法?「說似一物即不中」,就是說不出來,說出來都不是真實的樣子。老師父聽了點點頭,給他印證,沒錯。說空、說有都不對,為什麼?你能夠說得出來的都是相對的。空有是相對,三觀裡頭空假中也是相對,空假是一對,空假跟中又是一對。凡是能夠思惟、能夠說得出來的,全是相對的,也就是能說得出來,都是二、三。《心經》裡面講「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空色是二,能說得出來。如果不二,不二就說不出來了。佛告訴我們,遍法界虛空界,性相、理事、因果全是不二,你怎麼說?不但不能說,想也想不出來,所以教裡頭才講「動念即乖,開口便錯」。這個境界當體就是空、就是假、就是中,這三個怎麼說法?體是空的,相是假的,用是中,中是用。
中國在古時候,佛法沒傳到中國來,我們的老祖宗已經懂得中庸。你看《四書》裡頭不是「大學」、「中庸」嗎?懂得中庸之道。所以主張在日常生活,處事待人接物懂得用中。佛法到中國來之後,講中道,中國有中庸之道,所以一拍就合。換句話說,佛教沒傳到中國來,中國已經有很好的基礎。這一進來之後,大放異彩,在中國生根,開花結果,然後變成中國文化的一部分,跟中國文化整個融合成一體。儒釋道,一而三,三而一。
講到真正發菩提心,就是你要懂這個事實真相,在佛法裡面稱之為諸法實相,諸法的真相。依這個,也就是依諸法實相,諸法實相就是法性、法相,發無作無為的大悲大願,提升自己,教化眾生。這就是前面清涼大師所說的與理相應,這是真正發菩提心。這是什麼境界?初住菩薩的境界,境界不遠,就在我們眼前。我們六根對外面六塵境界,眼見色,眼所見到的全叫做色,用一個字做代表,耳所聽的用個聲,鼻所聞的用個香,舌所嘗的用個味。六根對外面的境界,森羅萬象,要曉得這些境界當體即空、即假、即中,空是講它的性,色性不可得,聲性不可得,香性、味性、觸性、法塵之性都不可得,見聞覺知不可得。有沒有?不能說它有,不能說它沒有,它雖有形相,當體即空,了不可得。《金剛經》上說得很好,「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般若經》上告訴我們,「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這都是從體上說。
體跟相是一不是二,古人用比喻來教導我們,讓我們容易體會。譬如金,用金比作體,用器比作相,「以金作器,器器皆金」,相跟體有沒有離開?沒有離開。體是空的,相難道是有嗎?你要說有,看錯了。所以這個「有」,佛家上面加個「妙」字,妙有。妙有非有,真空不空,真空跟妙有是一不是二。真空講法性,妙有講法相,性相不二,性相一如。你懂得這個東西,你在法相裡面就不會再起心動念,你就沒有分別執著。離妄想分別執著,你就成佛了,這就是本來是佛,本來成佛,就這個意思。
凡夫對這個事實真相,雖然就在面前,迷而不識,不認識,就在眼前,完全不知道。所以你要問,諸佛菩薩跟我們凡夫有什麼差別?跟你說,一點差別都沒有。要說差別,就是一個是認識很清楚;一個是迷惑,完全不知道,差別在此地,差別在作用。覺悟的人,明白人,就是佛菩薩,他們的作用是無為而無所不為,所以他懂得教化眾生,提升自己。還有什麼提升?提升是我們說的,在他確實沒這個念頭。我們說提升是什麼?任運,自然的斷無始無明的習氣。前面跟諸位做過詳細報告,無始無明習氣沒有方法斷,只有慢慢的時間長了,自然就沒有了。可是他也有一點加行,什麼加行?普度眾生,對他斷無始無明習氣肯定有幫助。所以菩薩慈悲,眾生有感他就應,感應道交,一絲毫都沒有差錯。有感就應,得大自在,大乘教裡面常講「悲智雙運」。所以統統在面前。
明白事實真相,心地如如不動,就是定;境界了了分明,就是慧,沒有一樣不清楚,這是真的智慧,你沒有分別,你沒有執著。諸位要曉得,分別是第六識,執著是第七識,八識是迷了自性變現出來的。換句話說,八識是迷惑的自性,就是我們自性裡面有了妄想分別執著,我們把它換個名詞,就叫它做八識,八識就是自性。八識,如果把妄想分別執著除掉,就是自性,就是法性。
八個識統統都有妄想分別執著,但是在起作用的時候稍稍有點不同,阿賴耶的無明重,末那執著重,意識是分別重。所以法相宗裡面修行的指導綱領,「轉識成智」,在什麼地方練?都在日常生活,真正要練功夫。眼見色,學什麼?學不分別,學不執著。不分別,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不分別的觀察,妙觀察。不執著,轉第七末那識為平等性;不執著,萬法平等。修行最重要就是兩個,轉八識成四智,八識有因上轉、有果上轉。果上轉是我們做不到的,因上轉了,果上就連帶轉了。所以轉八識成四智,功夫就在六、七二識,我們要學。在日常生活當中,無論是對人對事對物,學不分別、學不執著。不分別、不執著,還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個難了。如果不分別、不執著,要是迷迷糊糊什麼都不知道,那不就成了白痴嗎?他不是白痴。
所以古人用的比喻好,古人講修行人用心像鏡子一樣。我們每天都照鏡子,你看鏡子照得清不清楚?清楚。鏡子有沒有分別?沒有。有沒有執著?沒有。古人常提醒我們,「用心如鏡」,那就是轉識成智。只要不分別、不執著,六、七兩個轉了,第八識就轉變為大圓鏡智,前五識(眼耳鼻舌身)就轉變成成所作智。這一轉,叫四智菩提,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四智菩提。
由此可知,佛說得太多,說得太好了,太詳細、太明白了,我們沒有聽懂,沒有去照做。法門真的是無量無邊,都是互相貫通的。無論從哪個法門契入,成就都是圓滿的,我們要學的。學,初學,佛有方便,善巧方便。方便怎麼學?叫你學隨緣,不要學攀緣。攀緣,你裡頭有分別、有執著是攀緣,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是隨緣,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在恆順、隨喜裡頭,只要不出大錯誤,都行!什麼小小錯都不放過,就沒法子修行,只能修福,不能修定,不能修慧。真正修戒定慧,那就要睜個眼睛、閉個眼睛,大致上不錯,行;沒有一樣不行,樣樣都好,不執著,學不執著、學不分別。
你要在這上用功,不要很長的時間,真正要幹的話,半年就有效。效果是什麼?心清淨了,妄念少了,智慧也開了。智慧開是什麼相?看東西看得明白,經看得懂了,看出意思來了,聽講也聽懂,在旁邊聽別人說話也懂得。你自己會知道你智慧開了,不像從前懵懵懂懂。經論所說的煩惱輕、智慧長,半年就能夠看到效果,一年就很顯著。你會怎麼樣?你會法喜充滿,這就是離苦得樂。從前迷惑,迷惑生煩惱,活得很辛苦。明白之後,不生煩惱,沒有一樣不清楚、不明白,快樂!人家欺負我,讓他欺負,不要緊,沒有什麼大傷害。我們吃虧上當了,處之泰然,哪有什麼吃虧?哪有什麼上當?一切法本來空寂,上什麼當?吃什麼虧?
世間人講的是名聞利養,名聞利養是場夢,哪樣是真的?身體都不是真的。所以遇到這些事情,把《金剛經》四句偈念一念,「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你常常念這四句,你就非常坦然,你真懂得了。不做不會真正懂得,我們常講「聽說」,不曉得什麼意思;真正去做就懂得,你就得受用。世間人最擔憂的、最煩惱的、最操心的,放不下。放不下自私自利,放不下名聞利養,放不下財色名食睡,虧吃大了!殊不知這些東西即空、即假、即中。所以《般若經》上講得那麼詳細,「一切法」,世出世間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為什麼還要執著?為什麼還要分別?執著分別就是把假的當作真的,以為它真有。
現在這個社會,一般人最重視的,就是煩惱最重的,貪財,好像人活在世間就是為貪財而活的,你說冤不冤枉?財利增長貪心,貪心到哪裡去?前面我們讀過的,五欲,財色名食睡在五欲裡頭,長貪心,餓鬼因。他修的是什麼道?我們很清楚,他修的是餓鬼道,不是菩薩道,不是聲聞道,不是佛道。他的目標就在鬼道,勇猛精進要去做鬼,這有什麼法子?如果裡面還加上瞋恨、加上嫉妒,他修的是地獄道,有什麼意思?為什麼幹這種傻事情?人命無常,轉眼果報就現前。不知道提升自己的靈性是這一生第一樁大事!縱然不能夠明心見性,也不能墮三惡道。
分別執著裡頭要懂得善法,就是世間法講的倫理、道德、因果、智慧。你在這上面好好的修,念念不違背倫理道德,不悖因果,你的果報在三善道,不在三惡道。這是迷惑裡頭比較輕的,不會造惡,走天道。真正覺悟的人不走天道,斷一切惡,修一切善,與三觀相應,即空、即假、即中,菩提心現前,修菩薩道,修成佛之道。這個就完全正確了,這就是我們常常講的提升靈性。到這個世間來不容易,佛常講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得人身,好事,好事要聞佛法;不聞佛法,得人身沒有什麼用處。為什麼?輪迴心造輪迴業,出不了六道輪迴,生生世世在這裡頭流轉,沒出頭的日子,你說多可憐。真正搞清楚、搞明白了,你還不會放下嗎?自然就放下了,很痛快的放下,放下就是。
放下世出世間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的對立,這是根,會修的人從根本修,把這個放下。這一放下之後,平等性智就現前;只要有對立,平等性智就沒有。這裡頭非常微細,要很細心的去觀察,細心的去思惟、去觀察。真正肯放下,功夫就會得力;不肯放下,功夫不得力。如果說,我們從理上放下,事上不需要,那個事會障礙你。為什麼?你還是牽腸掛肚。事修幫助你契理,這是佛告訴我們的。諸佛菩薩給我們的示現,也是這樣教導我們。你只要細心去觀察,諸佛菩薩是不是這樣教我們的?事事無礙,雖然無礙,諸佛菩薩還是把事相放下。無礙,可以不放下,理上講可以,為什麼?當體即空,有無是一不是二,何必在事上放下,要多此一舉?是的。多此一舉,為什麼還要這樣做法?為眾生,眾生在迷,迷就執著。菩薩做如是示現,是幫助眾生,讓眾生在這個地方體會,在這個地方觀察,他才能覺悟。幫他一把勁,他如果真的看懂了,他也就真的放下了。這就是大悲大願,做種種示現,誘導你脫離六道十法界,證入一真法界,作用在這個地方。
有時候也有很多反面教材,統統會看了。反面教材是什麼?堅固執著,不肯放下,死都捨不得放下。示現的什麼相?示現的是墮落三途。你可不能責備這些人,說不定這些人裡面很多都是菩薩示現的,有可能。無論是正面反面都叫你覺悟。我們看到反面,領悟到了,這是錯誤的,這個對我們靈性提升是有傷害的,對我們脫離六道輪迴是有障礙的。你明白了,看清楚了,這不能不放下。所以正面的要學習,反面的,接觸到之後有警覺,立刻能夠反省,我有沒有這個毛病?有,趕快改,依教修行。
我們經念了,念得很熟,講得天花亂墜,沒做到;這個經是釋迦牟尼佛的經,《疏鈔》是清涼大師的《疏鈔》,與我不相干。如果我們依教奉行,就不一樣了。講的時候,我真幹,這經是誰的經?是自己的經,自己真性裡面的經,跟諸佛如來的經無二無別。自己從心性裡面流露出的智慧來理解,跟清涼大師的無二無別。這是什麼?自他不二!我跟清涼不二,我跟諸佛不二,生佛不二。你懂不懂這個意思?這個境界、這個義趣,你能不能體會?果然是信受奉行,你能夠體會到;你不是一個真正信受奉行的人,你體會不到。
聽的時候是好聽,聽過之後就沒有了,耳邊風,沒有留住。雖然留不住,耳邊風也有好處,為什麼?總是聽過!慢慢聽,聽的時間長了,就是古人所說的長時薰修。長時間薰修,它真的就進去了,讓你領會到心性,它就發生作用。所以長時間的薰習好處太多了,你真正得利益之後,這叫欲罷不能。而且經教跟現實生活完全融成一體,然後你才曉得,什麼叫《大方廣佛華嚴經》?我們現實的生活就是,現實的工作就是,行住坐臥、待人接物、言談舉止,無一不是。才知道原來遍法界虛空界,森羅萬象、依正莊嚴,跟我們自己生活上點點滴滴,就是圓圓滿滿的大本《華嚴》。
龍樹菩薩在龍宮裡面看到的,「十個三千大千世界微塵偈,一四天下微塵品」,這些數字是形容的,你不要把它看作是個定數,你就又錯了,你又起分別執著。形容什麼?無量無邊。「大」是性體、是法性,「方」是法相,「廣」是作用;也是空假中,「大」是空,「方」是假,「廣」是中,即空、即假、即中,一心三觀。這就是不思議解脫境界,智者大師說不思議經,妙不可言。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6 17:01:5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