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A
视频B
大方廣佛華嚴經 (第五七二卷) 2002/1/11 澳洲淨宗學院 檔名:12-017-0572
諸位同學,請看「如來現相品」,大眾念請四十句後面,有一句結請的經文:
【願佛世尊,亦為我等如是而說。】
前面的十句,清涼大師在此地有一個總結。他說這十句有通有別,別是:「誓願海」跟「發趣海」是十信菩薩修的,「助道海」跟「菩薩乘海」是十住菩薩修的,「一切菩薩行海」是十行菩薩修的,「一切菩薩出離海」是十迴向菩薩修的,「神通海」、「波羅蜜海」、「菩薩地海」是十地菩薩修的,「菩薩智海」是等覺菩薩修的,這個地方意思非常的深、非常的廣。通別,別是當位,我在哪一個地位主修的經典,這叫當位。譬如我們在學校念書,我是選擇哪一個學系,我是念幾年級,在這一年當中主修的課程是什麼,這是別的意思。像剛才所講的,「一切菩薩誓願海」、「一切菩薩發趣海」是十信位菩薩主修的。十信有十個位次,從初信到十信每一個位次有每一個位次主修的課程。通就是主修之外,其他一切法門與自己主修有連帶關係的,可以選修一兩種。
但是在求學的時代,一個人要能成就,自古以來不能離開老師,離開老師你就很難有成績可言。什麼叫離開老師?離開老師有兩種人:一種是離開老師教學的場所,到別的地方參學;另外一種是在老師這個道場裡面,但是不聽從老師指導、不順從老師的教誨,這都是離開老師。天天跟老師在一起,並不接受老師指導,這種人也是離開老師,那很難成就。為什麼?老師是個過來人,他有經驗,他對於學生有使命、有責任要幫助他、輔導他,這是他的天職。學生不接受,老師沒有責任,老師沒有過失;學生肯接受,老師要是不能夠輔導,或者不盡心、吝法,都有罪過。
當位修行的比什麼都重要,我講《華嚴經》,說實在話對我們現前的同學來講,是過失,是絕大的錯誤,為什麼?這不是你們當位的。為什麼講這部經?往年有許多法師、大德居士,怕這部經這個境界深廣,唯恐往後沒有人講,來找我,我答應了。他們希望我能留一套錄音帶或者是錄像帶,提供後人做參考,目的在此地,所以在錄影室講,不在講堂跟大眾講。可是大眾能不能聽?能聽,那是什麼?通義,確實是能聽,不能在這裡用時間、用精力,聽就好了,不要做筆記,不要去查這些參考資料,不需要!只管聽,對你有好處。你要把你自己本修的那一門搞好,你能夠聽可以幫助你本修的,這不是我們本修的。所以你們同學自己一定要有擇法,佛家講的擇法眼,這是智慧。想想我在這一生,我想學一門什麼東西?我一定要把這一門東西學好,專修專弘,那無量無邊功德!你的心是定的。
我在台中,算得上是一個記憶力強的人、悟性高的人。十年我學五部經,第一部學的是《阿難問事佛吉凶經》,第二部學的是《佛說阿彌陀經》,第三部是《普賢菩薩行願品》,就是《四十華嚴》最後一卷,第四部學的《金剛經》,第五部學的是《楞嚴經》。我在台中十年,十年你們把這些經典合起來看看,分量不多,很少。古大德常講「一經通,一切經通」,任何一部經,分量最少的《般若心經》二百六十個字,你要是把它學通,《華嚴經》你也通了。還用得著去費這麼多事情嗎?經卷展開毫無障礙,深講淺講,長講短講,得大自在,這是真正善知識的教導,這個老師對得起學生。所以我學《華嚴》,在台中李老師開講《華嚴經》我聽一卷,我這一卷聽完之後,我就到台北講《華嚴經》了。我比李老師講得詳細,時間講得長,他老人家一個星期講一個小時,我一個星期講六個小時,我講四次,一次一個半小時。所以他在台中講了許多年,我兩年進度就超過他了。這是什麼?這是老師教的。
你不一門深入怎麼行?這是講教。教的基礎在德行,這才叫根本的根本。為什麼我一而再、再而三、三而四,不斷的在這裡囉嗦:《沙彌律儀》重要、《弟子規》重要、《了凡四訓》重要,我為什麼這麼囉嗦?根底!這是德行。沒有這個底子學教,你在教下要想開悟,弘贊法師在《沙彌律儀增註》裡說了多少遍「無有是處」,沒有這個道理。你費那麼多精力、費那麼多時間,你所學的是佛學常識,儒家所講的記問之學,聽得多、記得多而已,有沒有受用?沒有受用。所以一切受用要從做人處用真功夫,李老師常常講,學佛沒有別的,改心!改心是什麼?我們心裡頭所想的、所思的,許許多多錯誤把它修正過來,依什麼修正?戒律就是我們修正的標準。我說過多次,戒律不是佛菩薩對我們的約束,你這麼看你就錯了,你冤枉了佛菩薩,冤枉了好人。
戒律是什麼?戒律是自己的性德,也就是說如果我們不迷惑,我們的起心動念、言語造作本來就是這樣的。而是我們迷失自性,犯了錯誤,這個錯誤犯得太久、太深,積非成是,以為這是正確的、是自然的,把真正本有的看作歧途。換句話說,宗門裡面講把自己本來面目看成那是錯誤的,自己現在養成不好的習慣以為這是正常的,我們錯在這裡。佛菩薩、祖師大德苦口婆心教我們,學佛沒有別的,學做人,佛是世出世間第一等好人、究竟圓滿的好人,一絲毫欠缺都沒有的那種好人,那是我們本來的面目。所以世尊、世出世間這些大聖大賢教導我們的,有道理!不能不順從,不順從我們要吃大虧,這不能不知道。我跟諸位同修說過,我這五年是報恩的,把《華嚴》、《法華》、《楞嚴》、淨土五經一論講一遍。這幾部經講完之後,我的本來面目就現前了。我有生之年我專講一部經,我跟你們說過是《彌陀經要解》,我能活多少年,我就會講多少年。我不會在一個地方講,我到處去講,我會走遍全球到處去講,就講一部《阿彌陀經要解》,那是我衷心仰慕的,我修學所依據的。
通別的意思很深,我們不能不知道。今天念的這句經文『願佛世尊,亦為我等如是而說』,這個話是心裡話,沒說出來,這個地方四十句都是念請,心裡有求沒說出來,菩薩動這個念頭佛就知道了。大家提出問題,答在什麼地方?清涼大師在《疏鈔》有說,有通有局,「問有通局,答亦如之。通即諸會與此相應,皆是答此。」世尊講這部《華嚴經》,從頭至尾九會所說的,你看與哪個問題相應,就是答覆那個問題。這是講通,通答。一個問題有好幾次的答覆,那是在什麼樣狀況之下,有不同的說法,問答都是活活潑潑的。大師在這裡講得好,他說我們在「世主妙嚴品」裡面所看到的,這一品經一共有五卷,我們費了很長的時間講完。在這裡面我們看到同生眾、異生眾,也就是參與這個法會的大眾。這些大眾「九會常隨」,是佛的常隨眾,佛到哪裡他們跟到哪裡,從來不離開佛陀的,所以說「豈得此問,局於初會」。我們現在這個經還是在初會,「九會常隨」當然不侷限在這一會,這一會有六品經。
「豈復眾海問不盡耶?故知初會為總,九會同答此問。」這個說法說得好、說得正確。在這一會裡面這一品是「現相品」現相答,這是總,後面是別說。現相答,對哪一類的根機?上根利智,這個形象顯示出來,大家都明白了,疑惑都解除了。但是中下根人看不懂,必須還要有言說,所以言說對中下根性,現相對上根利智。上根利智哪有那麼囉嗦、那麼麻煩?或是身光或是放光,大眾一接觸疑惑就解除了。後面有幾句話說得好,他說:「故諸分初,皆重舉諸問」,清涼分這部大經為四分,每一分開端都會把這些問題重複提一提,這是有必要的。為什麼?菩薩眾太多太多了,而上根利智他也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培養出來的。現在上根的人,過去生中是中根,再過去他是下根,培養出來的,不是天生的。我們現在是下根,我們可以從下根培養成中根,從中根可以培養成上根。所以這些菩薩們,小菩薩不斷升級為中等菩薩,中等菩薩不斷升級為高級的菩薩,這很明顯。從十信位升到十住位,十住位升到十行位,十行位升到十迴向位,十迴向再升到十地位,十地是上根利智,會會重新提這些問題,當然有必要。初會裡面的這些問題,現相答他們的問題已經解決了,到第二會又有新的菩薩升到上面來,他們還是有這個問題,所以這些問題永遠在這裡循環,永遠不斷。到我們修成地上菩薩,我們還要重複提這個問題,這些道理事理,實在講不難明白。
大師說「則顯分分之中,皆通因果等故」,這沒錯的,所以《華嚴經》清涼大師判為五周因果。「則從此盡光明覺,答十海問」,從這個以下答覆了,這是正式為菩薩解答問題。「從此」就是從底下的文以後,一直到光明覺第九品,光明覺品是第九品,答十海。「問明已下,答十因問」,問明品是第十品,以下到第三十二品,答十因。「不思議下」,不思議品是第三十三品,「答二十句果」,就是最前面的二十句,到下面經文我們就會看到了。佛說經是答大眾的疑惑,所以「又就四十問,十海為總,九會同答十海」。所以我在前面也特別給同學們提出,這「十海問」非常重要,這就是《華嚴經》的內容。十海就是前面講的世界海、眾生海、法界安立海,一直到佛壽量海,這是總;菩薩誓願海,這都是講的因。菩薩是在因位,佛是在果位。九會是《華嚴經》自始至終都是講這十個課題。大師下面說得很詳細,這段文講得很詳細。
「一、世界成就品,答世界安立海」,這個世界怎麼成就的?第四品,佛為我們解答這問題。「二、華藏品,答世界海」,第五品,講世界到底有多大?有多少星球?有多少佛在教化?有多少眾生?這都是我們講現在人講的太空物理、太空現象。「毘盧遮那品」,第六品,「但引因釋成」,是講現相的起因,做詳細的解釋。「現相品」是第二品,「三昧品」是第三品,這兩品「但是說法由致,並非別答海問」。我們在前面看到菩薩說偈,它前面有個說偈的儀式,這兩品經是如來說法的儀式。我們用最簡單的話說,過去法師們登壇講經,首先有大座威儀,這是講大座,大座有一套儀規,那個儀規是什麼?是現相。法師升座之後入定,入定是什麼?三昧,這都是從《華嚴經》上學得來的。諸佛如來,實在講這個示相,現相入定,上上根人統統都明瞭了。明瞭他們不走,他們還在這裡聽,那是什麼意思?做影響眾,他不是當機眾。要照現在來說,不但做影響眾,也可能擔任助教,大眾聽經聞法有疑惑、不能了解的地方,他可以在旁邊各別來解釋,幫助佛接引眾生、幫助佛教化眾生,這個意味在裡頭。
這個儀式告訴我們,心不能不清淨。其實佛行住坐臥都在定中,還要做這個樣子嗎?這是老師的慈悲,做出個樣子教後學,希望後來的學生要重視,重視三昧,也就是要重視清淨心,清淨能生智慧,智慧才能解決一切眾生的問題。你看,講經不是解決問題嗎?如果與會的大眾沒有這些問題,那還有什麼經好講?這個法會就圓滿結束了,沒得好說了!正因為大眾有疑惑,實實在在講那些疑惑未必真的是他們的疑惑,而是什麼人的疑惑?我們的疑惑,九法界眾生的疑惑。當然與會九法界眾生的代表我們都看到了,但是那些代表真的都是佛菩薩示現的,不是真的凡夫。真的凡夫像我們這樣子見到佛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一個問題也問不出來。我們心裡有的疑惑,佛菩薩曉得,佛菩薩示現我們的身分,做我們的代表向佛提出來。這個問就是佛經上常講的「利樂有情問」,不是他自己真不懂,是為了利益有疑問而問不出來這些眾生,代他們問,我們是他們這一族的。
「四、四諦品」,這是正式說法,四諦是第八品,「答演說海」。第九品光明覺品到十忍品,十忍品是二十九品,「別答十句因問」,這段經很長,別答問因;「通答眾生海」,修因之人就是佛教學的對象。再往下阿僧祇品,這是三十品,「答變化海」。「長行舉數,欲顯化用難量」,經裡面有長行、有偈頌,長行裡面它的意思舉出數字,阿僧祇劫是數,顯示教化眾生的德用不可思議;偈頌裡面,「廣明變化重重,微細難說」。第三十一品壽量品,第三十二品住處品,都是答覆「壽量海」。三十三品到三十七品,這是不思議品以下的五品經,「別答二十句果問」,就是這四十句最前面的二十句。「總明佛海」,就性德的深廣顯示佛海不可思議,所以全經的內容不出這四十問,我們用現在話說,這是四十個課題、四十個題目,全經沒有離開。第九,就是第八會,離世間品,「答波羅蜜海,總攝諸位,皆成行故」,離世間品也有五卷經文,相當長,是講修行的方法,波羅蜜海是修行方法。這一品經開端菩薩提了兩百個問題,佛的答覆是每個問題答覆十句,兩千法門。修行,你不修行你怎麼能夠離世間?波羅蜜圓滿你才能夠離世間。
我們今天,波羅蜜的邊都沾不上。我們今天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我們修這六個科目,給諸位說,下面「波羅蜜」沒有。為什麼沒有?我們在前面講「七種最勝」你還記得嗎?你與七最勝不相應,你所修的布施就是布施,不能叫布施波羅蜜,你所修的這六種都是人天福報。你必須有五戒十善的根,你修這六種是人天福報;你如果沒有五戒十善,你修這六種是世間有漏福報。諸位想想,阿修羅的福報大,羅剎的福報大,魔王的福報大,他那個福怎麼修的?就是修這些。他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他修這個,他沒有五戒十善,所以修成功之後,修成大福報就變成魔王、變成阿修羅王、變成羅剎王,這裡頭真正是「差之毫釐,謬之千里」。
七最勝非常非常重要,七最勝頭一條「菩薩種性」,菩薩種性是什麼?發菩提心。我們要沒有菩提心那怎麼行?菩提心是真正覺悟的心。七最勝還在上一品,在世主妙嚴品的末後,在第五卷,由此可知,如果不是菩薩種性就不行。我們如何把自己變成菩薩種性?這個重要。佛經裡面常講四種根機:人天根機、二乘根機、菩薩根機、一乘根機,我們至少要有菩薩根機才行。菩薩之人念念上求下化,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我們在這個道場求學,這是上求;我們道場周圍居民多半是老人,我們所學的東西落實在他們身上,真正全心全力去幫助他們、照顧他們,很好的實習,把所學的落實。我們對他們誠心誠意布施供養,完全是義務的,一無所求。
我們在這個地方守法,持戒就是守法,遵守這個國家的法令規章,遵守這個地方的風俗習慣,「恆順眾生,隨喜功德」,我們都落實。無論是處事待人接物、修學佛法,我們有耐心,絕不操之過急,按部就班的來,有次第、有順序,這裡頭就有忍辱跟持戒在裡頭。我們天天在求進步,就是精進。我們心有主宰,不會被外面境界動搖,這是禪定。我們對於一切事理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這是般若。但是諸位曉得,這有沒有波羅蜜?有沒有波羅蜜,就看你是不是菩薩?如果是菩薩,你所修的就是波羅蜜。你要不是菩薩你是凡人,凡人這個六種是修福,福德;如果是菩薩種性,這六種叫功德。怎樣把自己從凡夫提升到菩薩,這個很重要。實在講提升的那個綱目,就是《觀經》三福。所以菩薩無論修學哪個法門,都是無量無邊功德,都是六波羅蜜、十波羅蜜。我們曉不曉得這個意思?
三福從「孝養父母,奉事師長」,一步一步提升,第一福在四種根機裡面講是人天根性;提升到第二福,第二福是二乘根性,「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提升到第三層,菩薩種性,「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這是自行化他。這樣,你才知道淨業三福是多麼重要!真正叫你轉凡成聖,三福第一福是凡,第二福是小聖,第三福是大聖。把這個疏忽掉,那有什麼法子?沒有法子了!我們這一生當中能不能斷惡修善、破迷開悟、轉凡成聖,實實在在講就是你懂不懂淨業三福,你會不會淨業三福,你能不能修淨業三福?如果不能修,不管你學什麼經論,你怎麼樣用功,你出不了六道輪迴。這是實話,我們不能不知道。希望好心發心出家的或者在家學佛的同學們,不能不留意,不能不認真學習。淨業三福我們曾經做過專題講演,留著有錄像帶、錄音帶,提供諸位同修做參考。如果到外面有人請你講經、講開示,多講這個題目,這是佛法的大根大本。本經第八會「離世間品」是講修行,清涼大師判的四分,信、解、行、證,離世間是行,最後第九會是證,五十三參是證果。
諸位同學:前面說到「離世間品」是「答波羅蜜海」,總攝五十一位菩薩行門。第九會就是入法界品,「答解脫海,證入法界」,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將你所修學的圓滿波羅蜜落實到生活、落實到處事待人接物,「起大用」。清涼說「問中為次,與答異者」,問答次序並不是連貫的一問一答,答覆有的時候沒有按照問的次序。這是什麼原因?問是就「本有修成,自行化他而為次第」,這是問法,它也有一個法則。現在科學家在探測宇宙也是從這開始,先有世界眾生,然後才有佛出世修行,修因證果,教化眾生。波羅蜜海是修因,解脫海是證果,其他的都是「大用」,都是作用。譬如「臨機變化」,這就是一般大乘經上講的「隨類現身,隨機說法」,隨緣建立名號。這個意思前面都報告過,隨著眾生的感應,示現住世的長短。前面講過佛沒有壽命,住世長短完全是應機,眾生有感,佛就住世,眾生之感消失,佛就入般涅槃,佛沒有壽量。我們懂這個道理。答覆裡面是「先人後己」,總是把利益眾生擺在前面,修行的時候是先己後人,起用的時候一定是先人後己,所以「大用四海居先」。大用就是講「臨機變化,隨宜說法」,名號品裡頭「稱物立名」,壽量品裡面「隨物修短」,這是「四海居先」。「自利果因」,這兩個問題擺在後面。「又眾生一海,亦可通在九海」,為什麼?一切都為眾生。「種種隨宜」,顯示出眾生無量無邊。這是講通答。全經,總而言之不離佛海這十個題目。全經大意,我們在這裡大致上就可以明白這經上講的什麼問題。
如果就侷限的來講,當會就答盡了。這裡頭有兩個意思,一個是「現相答」,我們向下經文就看到了,另一種是「言說答」。但是在這一會裡面又有一些問題,第一個是「經來未盡」,我們今天讀這個本子,是一個殘缺不完整的《華嚴經》。為什麼殘缺不完整?古時候《華嚴經》傳到中國來,原本的梵本就殘缺不齊,所以有的時候我們看到答覆的意思沒有講完,但是經文沒有了;從這裡就曉得,向下一定還有很長的經文,這個經文散失,不完整。第二個是「答二兼餘」,成就品裡面會引用到。譬如「正答安立海及世界海」,這正式答覆這兩個,可是它的意思包含了其他的三十八問,四十問題答兩個,意思已經把三十八個問題也都包括在其中。這種情形在《華嚴經》可以說很常見,因為《華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第二段「供聲偈請」。前面是念請,這個地方就說出來了,他是用偈頌的方式:
【爾時諸菩薩威神力故,於一切供養具雲中,自然出音而說頌言。】
下面這個偈頌不是人說的,是供養具裡面出的聲音,這個聲音很微妙!這樁事情在古代實在講很難理解,供養具裡頭怎麼會出聲音?我們供養的香、供養的花,它怎麼會出聲音?現代科學技術發達,那倒不難了,我供養這一盆花,我在花裡頭放一個小錄放機,錄一卷小帶子藏在裡面,它真的會出聲音。但是這是有為造作的。有為造作的可能,能做到,無為的也能夠顯示,這個境界就是事事無礙的境界,真正不可思議。
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頭這一段文我們要說說,他講得很好,這個文有兩段,「先明因緣」。前面這四十句向佛請教的是在念,沒說出來,佛雖然已經知道,眾生有念頭佛就知道了。這一段這是用言請,言不是菩薩自己說的,菩薩呈獻佛這些供養具裡面,供養具出聲音,用偈頌讚佛。這聲音一出來,中下根性的人都明瞭、都明白了。「前既為法興供」,供養佛、對佛致敬,是為求法。世間人送禮也是這樣的,接受禮物的人問:「你為什麼送禮物給我?你為什麼布施供養?你有什麼願望?」這是佛法的常規。佛陀弟子們出去托缽,托缽在家居士供養一缽飯,一定要問他「你有什麼願望?」出家人一定要給他說法、給他祝福。在家人對出家人財供養,出家人對在家人法供養,要回報,禮尚往來。不能說是有往不來,這個不可以的,禮尚往來,佛法也非常講究。你布施供養決定要給你祝福,決定不可以白受供養,沒有這個道理的。
現代一些人對這些事情往往疏忽了,接受別人的供養不知道回報,這個作法對自己來講是折福,所以一定要知道知恩報恩。中國古人常常教人,「受人滴水之恩,常思湧泉為報」,那個心多厚,厚道!感恩戴德。這樣的人有福,他常常會得一切天人幫助。為什麼?知恩報恩的人誰不願意幫助他?忘恩負義的人,沒有人會幫助他。人要做一個義人,講義氣,《新舊約全書》裡面非常讚歎「義」,這個人有道義、有仁義、有情義、有恩義,我們應當學。「義者,宜也」,你做得很好、做得恰到好處,不過分也不能夠不及,這是義。所以菩薩為法來供佛、來親近如來,這些供具宣說菩薩們的心願,沒有一點點的作意,所以是自然的!為什麼會有這種自然的能力?經文裡面講,這是菩薩的威力。
『爾時諸菩薩威神力故』,這不是說它沒有原因,它有原因,菩薩威神力的加持。『於一切供養具雲中,自然出音』,這些供具是自然出的音聲,說出菩薩的心願。同生眾、異生眾只要參加華嚴法會的都是菩薩,不但都是菩薩,都是法身菩薩。後面大師又說,從表法上來講,「表身口為供具故」,我們身、我們口是供養具,「供具皆即法界體故」,這個說得好。幾個人知道?我們跟法界是同一體,是一不是二。一粒微塵跟大地是一體,幾個人知道我們這小小一個身體跟虛空法界是一體?我們如果不讀《華嚴》、不學《華嚴》,這個境界永遠不會想到。《鈔》裡面大師引用解脫和尚一首讚佛偈,這首偈說:「合掌以為華」,合掌就表華,「身為供養具,善心誠實香」,「讚歎」就好像香燃燒,「香煙布」,布是散布。「諸佛聞此香,尋聲來相度,眾等勤精進,終不相疑誤」。這是解脫和尚的一首偈,說得好!這就是我的身心就是供具,我不要用其他的,為什麼?因為身心跟法界是合成一體。偈頌第一首:
【無量劫中修行滿,菩提樹下成正覺,為度眾生普現身,如雲充遍盡未來。】
偈頌總共有十首,清涼大師說十首偈分為兩段,第一段前面三首「歎德請」,讚歎佛的大德,後面七首是「舉法請」。『無量劫中修行滿』,「滿」是圓滿,菩提樹下示現成正覺。在這個地方我們不能不知道,什麼叫修行圓滿?破了無明就叫圓滿,無明沒破,修行就不圓滿。所以十法界裡面,菩薩修行沒有圓滿,十法界裡面的佛,修行也沒有圓滿。所以天台大師說十法界裡面的佛,六即佛裡面「相似即佛」,他不是真的,相似即。我們世間人稱佛,有名無實,名字即佛,像誰?像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叫別人都叫她做老佛爺,她那個佛是有名無實的,那是名字即佛。所以十法界裡面的佛是相似即佛,超越十法界你往生到一真法界,華藏世界是一真法界,極樂世界是一真法界,這個時候叫分證即佛,你是真的,「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如果說到九法界來現身作佛,應以佛身而得度者,即現佛身而教化之,這個佛什麼人有資格?圓教初住菩薩,所以圓教初住菩薩就可以說「無量劫中修行滿」。這句話我們要聽懂它的意思,無量劫中修行滿,修什麼?斷見思煩惱、斷塵沙煩惱、破一品無明。煩惱習氣重!斷煩惱有快有慢,什麼人快?勇猛精進的人那就很快,他一生就成就;懈怠懶散的人他就慢,他可能要無量劫。無量劫六道輪迴很苦,真正聰明、真正覺悟,不想再幹六道輪迴,他拼命,死他都不怕,他還怕什麼苦?這樣的人往往能夠克服煩惱習氣,一生成就。
宋朝瑩珂法師那就很了不起,他拼命,他知道他自己造的罪業。出家的時候不能夠依教奉行,自己細心去想想,一生的行持決定墮阿鼻地獄,他想到阿鼻地獄恐怖了。向同參道友們請教,有沒有方法能救他?同參道友給他一本《往生傳》,他看了之後非常感動,真的是身心世界一切放下,老實念佛,求生淨土。三天三夜沒有睡眠、沒有吃東西、沒有喝水,一句阿彌陀佛念下去,三天三夜把阿彌陀佛念來了。真幹!阿彌陀佛真來了。佛來了告訴他:「你的陽壽還有十年」,勸他好好的修學,「十年之後,我再來接引你。」瑩珂法師抓住這個機會,向佛要求:「我的劣根性很重,禁不起誘惑,外面境界一誘惑我又要造罪業,這十年不曉得要造多少罪業?我十年壽命不要了,我現在跟你去。」阿彌陀佛接受他的請求,跟他講「這樣好了,三天之後我來接你」,瑩珂法師歡喜,三天之後就往生。他把房門打開,歡歡喜喜告訴大家,三天之後阿彌陀佛接他往生,寺廟裡頭沒有一個人相信,這樣一個破戒不守清規的出家人,三天之後他能往生?但是三天時間不長,大家心裡想等著瞧吧!到三天果然往生,佛來接引他,大眾念佛送他。這給我們示現一個最好的榜樣,換句話說,我們肯不肯做?肯不肯拼命?瑩珂法師生在那個時代還算是太平盛世,我們今天生在亂世,自己要明白,不能不真幹。
所以我希望同修們,這個道場無論在家出家眾,將來各個都有成就,各個都生西方淨土,這個地方就是聖地,那還得了嗎?真的是無量無邊功德,諸佛讚歎、龍天善神擁護。完全在自己瞭不瞭解事實真相,想不想在這一生脫離六道、脫離十法界,親近諸佛如來?親近彌陀就是親近諸佛如來,往生西方就是往生十方一切諸佛剎土,《華嚴經》要學它幹什麼!入華嚴境界了,一往生、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就入華嚴境界!這個道理不能不懂。《華嚴經》上要不要用功夫?不需要。《無量壽經》上用功夫,《大方廣佛華嚴經》是《無量壽經》的詳細註解。只要能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你就入華嚴境界,你就入法界,極樂世界就是不思議解脫境界,我們親自證得了。要費心去研究?那叫冤枉!恐怕把往生這樁事情障礙住了,我說的話是真話,決非妄語!希望同修們在這一生當中真正契入,發菩提心、持戒念佛比什麼都重要。我是受人之託、忠人之事,如果有人代我講這些經,我每天給他頂禮膜拜,我感謝他,我一心念佛求生淨土,把這個功德迴向給他,我不再操這種心,不再幹這個事情了。所以照一般法門來學,你是「無量劫中修行滿」;你要是從淨土法門,是一生當中修行滿。
往下這是度眾生,應以佛身而得度者,即現佛身而為說法,那就是『菩提樹下成正覺』,舉這一個例子。佛的身都能現了,何況菩薩、聲聞、一切眾生身?『為度眾生普現身』,「普」字好!什麼身都能現,有情身、無情身都能現。『如雲充遍盡未來』。清涼大師在註解裡面講這首偈,「即悲之智已滿,為物現身」。第二首:
【眾生有疑皆使斷,廣大信解悉令發,無邊際苦普使除,諸佛安樂咸令證。】
清涼註解「即智之悲已圓,能斷疑除苦,有悲必普」,「普」有平等的意思,真誠清淨平等,「有智必能」,你有智慧你就有能力幫助眾生。你有悲心,你對於盡虛空、遍法界的眾生,你決定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才是慈悲,大慈大悲!不分國土、不分族類、不分宗教,一切眾生平等得度,這個度就是幫助,我們幫助眾生決定是平等的。有悲心,一定是真誠的愛護,真誠的關懷照顧,盡心盡力的幫助一切眾生。幫助眾生裡頭最重要的,不能忘掉幫助他斷疑生信,這一條比什麼都重要。在物質上、其他精神娛樂上幫助他,他得眼前的小利益,他不能了生死、不能超越三界。九法界眾生疑惑太多太多了,我們要明瞭。哪些疑惑?前面這四十句,九法界眾生哪一個眾生沒有?這四十句總歸納:佛的十海,這是根本的大問。我們今天可以說在這個世間,科學家疑惑,哲學家也疑惑,宗教家也疑惑,世間大聖大賢對這些問題還是疑惑,只有佛能解說,除佛之外沒有人能解說。為什麼這樣說?因為佛覺悟圓滿,只有圓滿覺悟的人有能力解說。
「世界海」是講世界怎麼來的,世界海跟世界安立海,世界究竟是一回什麼事情?怎麼來的?眾生那就講生命,生命從哪裡來的?為什麼會有這麼多複雜的變化?為什麼眾生福報不相同、苦樂不相同、壽命長短不相同?都是疑問。實在是難得,在這個經上全給我們解答了,這個經確實充滿了真實智慧、圓滿的智慧。我們在這一生當中要真正得到究竟圓滿的利益,只有念佛往生彌陀淨土,《大方廣佛華嚴經》所說的一切,圓滿成就了!你想想看,我何必在這裡研究經本?浪費這麼多時間,浪費這麼多精力,把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事情耽誤了,你說你冤枉不冤枉?錯了,大錯特錯!你什麼時候學《華嚴》?西方極樂世界簽證手續辦妥了,想去馬上就去,這個時候你可以學《華嚴》,為什麼?西方極樂世界拿到了,隨時隨處想往生就走得了,那對你沒有障礙,在這個世出世間法你愛學哪個就學哪個,不礙事,這行!如果西方極樂世界沒拿到,你不要把你第一樁大事忘掉了,比什麼都重要。
『眾生有疑皆使斷』,這個話就很清楚、很明白的說出前面所講的四十個疑問,這是把無量無邊的疑惑歸納為這四十類,四十類展開是無量無邊的疑問,都要幫助他斷,斷疑生信,這叫破迷開悟。『廣大信解悉令發』,斷疑生信,破迷開悟,解就開悟了,這個事情要緊,比什麼都重要。這兩句講的是因,後面兩句講的是果。『無邊際苦普使除』,九法界眾生的苦都無有邊際,不要說人苦,三途更苦,四聖法界也苦,為什麼?沒見性。佛證得究竟圓滿,所以佛有能力幫助眾生,這個能力就是智。智從哪裡來的?智從定來的,定從戒來的。千千萬萬要記住這一句,「因戒得定,因定開慧」。大家不要把戒疏忽,如果離開戒、不能持戒,你想得清淨心,你辦不到。過去無量劫又無量劫,無量無邊那些菩薩聖眾修行都是走這個路,都走戒定慧而成就的。我們今天戒不要了,定也不要了,單單來學教,想在這裡面開智慧,哪有這個道理?
我們聽說此地這些居民,曾經到我們這邊來問,「這邊有沒有禪坐?」我們新建的這些房子,我們一定要有一個小的禪堂,還要建一個教室教中國功夫,我們請吳居士來教太極拳、瑜伽,有一個教室給他。我們這裡是多元文化,禪坐有必要,修清淨心。講堂我已經請悟行法師把《沙彌律儀》細細的講一遍,跟大家在一起共修。過幾天楊老師回來,我還會要求他把《弟子規》再好好的講一遍,我們錄像,這個錄像帶將來普遍流通。不但我們自己要得利益,我們同時要想到利益一切真正發心想學佛的人,我們要幫助他,自利不能夠忘掉利他。幫助人轉惡為善這是持戒,轉迷為悟那是定慧,如果斷惡修善做不到,定慧就沒有了,哪裡會有定慧?你要想有定有慧,我們念佛人這個定就是念佛三昧,念佛法門裡面講慧就是心不顛倒。一心不亂是定、是念佛三昧,心不顛倒是慧,我們才有能力幫助別人,才有能力成就別人。
自己務必要福慧雙修,持戒是修福,禪定裡面有福有慧,不能不認真。不認真過失很重,重在什麼地方?頭一條罪名:破壞佛教形象。不出家,那好一些,沒這麼嚴重;出家,穿上這個衣服,破壞佛教形象。自己一定要曉得,穿上這個衣服是佛的代表,代表佛要像佛,代表佛要是跟佛完全相反、唱反調,這個罪過就很重了。我們要多想想,既然出家穿上這個衣服,代表佛,要做得很像,要沒過失,幫助眾生。『諸佛安樂咸令證』,這一句是得樂,上面一句是離苦,離苦得樂。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講到此地。
这是多元文化讲堂整理发布(2017-05-24 15:40:05)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