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学习分享(二次宣讲)第28讲/蔡礼旭老师主讲

admin 了凡四训评论5阅读模式

《了凡四訓》學習分享(二次宣講)  蔡禮旭老師主講  (第二十八集)  2013/1/23  馬來西亞中華文化教育中心  檔名:55-084-0028

play-sharp-fill

视频下载MP3下载

尊敬的諸位長輩、諸位朋友,大家晚上好!我們《了凡四訓》的課程,今天「積善之方」告一個段落,進入「謙德之效」。

「積善之方」上一次談到行善的第九個綱領:「敬重尊長」。所以在家庭當中父母長輩,在團體當中領導,包含年長的同仁,我們都應該恭敬愛護。這一段教誨後面有講到,「事君如天,古人格論,此等處最關陰德」。其實,每個人每一天,他能夠恭敬長者,就積了很多的陰德。但是假如忽略了這個重要的處事態度、做人分寸的話,那可能一天就折了很多的福報,所以切須謹慎自己的存心。

我們為人父母、為人長輩,都希望給下一代一個好的榜樣,積多一些陰德來庇蔭子孫,絕不願意禍延子孫的。但是假如不明理,可能自己積了罪業都不知道。比方,在很多生活的細節當中,「敬重尊長」,很容易忽略掉。像我們現在手機很發達,發個短信給領導:領導,剛好今天我表妹來了,下午帶她出去走一走,所以下午不來了,給您說一聲。這個短信,聽起來好像沒有錯,但細細想想這個不叫請假,這個叫打招呼。自己已經決定的事情,然後給領導打個招呼,那沒有尊重領導。他處在一個團體當中,他要安排事情,他要分配人力。你根本沒有事先預告,突然,他今天早上本來已經打算要安排哪些工作,接到一封短信,「我表妹來了,下午我要請假,不來了,跟您說一聲。」所以這個在心態當中,第一個,我們沒有能體恤領導者的立場;第二個,也不夠恭敬。真的恭敬所流露出來的言語,應該是:「我表妹來了,不知道下午工作忙不忙?方不方便我請假?假如不行,我再做安排。」這樣才是一種對領導者的尊重。假如好幾個同仁都是,先決定了才告訴領導,那我看這個領導一個頭兩個大,白頭髮會長得特別快,突發事件很多,難以應付。所以對待領導者,我們在言語態度當中都要注意,不失恭敬。

比方說,我們給領導提建議,確實也是為了領導好,也是為了團體好,這個心是可貴的,但是這個心要能保持。比方說,提了意見,領導不是很采納,那我們就情緒很大,甚至開始抱怨,抱怨給同事聽、抱怨給親朋好友聽。這就跟我們為領導、為團體好的初心相違背了。不只違背了,那怨天尤人這個有損自己的福報。再來又講給別人聽,講給親朋好友聽,這就言家醜了。結果是什麼?造成其他的同仁對領導、對團體更對立,這一點好處都沒有。所以人要理智、要很冷靜,每句話每個行為對自己、對團體是利還是弊,不能意氣用事,「小不忍則亂大謀」。

大家想一想,以前的人忍耐的功夫比我們強很多,其實他們是從小鍛鍊。那是幾百個人住在一起,哪有可能沒有磕磕碰碰,沒有摩擦矛盾?但是為什麼還能處得融洽?能夠忍耐、能夠包容,能夠柔軟地去應對進退,能夠不計較、不放心上,他就養成這樣的修養,他就能時時為大局著想。人的成熟度、人的度量就這樣鍛鍊出來。現在小家庭,父母做得有什麼不如自己意,就暴跳如雷。到團體當中就很難為大局想,很難體恤領導者的立場,所以確實人才從家庭教育出來的。從小養成這些恭敬,這些為大局著想的處事態度。所以掌握情緒的人才有成熟度。

今天給領導建議,他不能接受,那不能有情緒,這個時候怎麼辦?經典就是理智,經典怎麼教我們?「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你說,都要求我不要求他,真不公平。其實我們要了解上天是公平的,因為福田靠心耕,怎麼會不公平?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你領導愈不能理解你,你還能夠一片忠心,這個功德無量無邊。

我們看商朝比干,仁慈之人,那是聖人,他勸皇帝,到最後他的心還被挖出來。我們相信這樣的聖人,他一定有大福、厚福在後,生天享天福,最起碼。而看他的後代子孫,林氏就是比干的後代。我們成長過程當中,尤其我們福建人,有一句話叫「陳林半天下」,你就了解林氏的後代有多興盛。這證明什麼?「試看忠孝之家,子孫未有不綿遠而昌盛者。」所以人世間沒有吃虧的事,也沒有占便宜的事情。真正遇到很大的境界考驗,難行能行、難忍能忍,自己的德能增長、福報增長、智慧增長,不吃虧。所以二十四孝之首舜王,我們所遇到的人生境緣,絕對沒有他這麼困難,父母不能接納他,還要陷害他,他完全反省自己,像個嬰孩一樣地在那裡流眼淚。我們想一想就像一兩歲的孩子,好像犯錯誤了,很想去抱媽媽,媽媽不讓他抱,他在那裡孺慕之情,心裡不裝父母一點不是;甚至父母愈打他,他抱得愈緊。這樣的赤子之心保持終身,最後還是感動了他的父母。所以這些聖王、這些聖人,他們行忠、行孝都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示。所以能時時守住自己這一顆善心、真心的人,必有大受用,必有後福,一點都不吃虧。人明白這一點,心就平了,境緣就無好醜,逆來順受,都能歡喜面對。

給領導反映好的建議不能接受,坦白講很正常。大家想一想,歷朝歷代幾千年的歷史,大家算一算幾個唐太宗?再換一個角度想一想,別人勸我們,我們一次就聽了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們也沒有不貳過,我們也沒有人家勸一次就聽,怎麼就變成要求領導、要求身邊的人就要一次就聽?所以我們很多煩惱過不去,往往在自己的心態上跟傳統文化背離了,跟理智背離了,順著自己的習性才會卡住。

傳統文化常講,「嚴以律己,寬以待人」,我們對自己嚴格要求,對別人要包容寬恕。領導一次不能接受很正常,「諫不入,悅復諫」。其實都是自己受益,「悅復諫」,這個「復」裡面培養出我們的耐心;這個「悅」,看領導心情比較好了再勸,培養我們敏銳的觀察力。這不吃虧,都是自己福報跟德能的提升。緊接著,我們堅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在現在這個時代,人念念為對方想不容易。我們想一想,假如你這一輩子遇到的人當中,有一個人念念都是為你著想,我相信你有一天真正明白了,你會非常感動,也會非常珍惜他。因為人的心都是肉長的,他是有感覺的,他一時間的不理解,那很正常。等到他理解了,他會非常感動,他會珍惜這一段難得的因緣。所以俗話講「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這個領導我們建議了,好的建議,建議完了也要放下,自己心裡不要有罣礙。建議是我的本分,決策是領導的本分。假如決策不順我的意思,我很生氣了,我們也搶了他的職權。「君子思不出其位」,我的本分盡好了,我心安理得。假如領導沒照我建議的去做,我就很生氣,那變成我們的控制的念頭、佔有的念頭,甚至於變成對立了。跟領導對立起來了,怎麼看他都不順眼。所以這一些本分、道理都要想清楚,想不清楚一個念頭錯了,可能自己那一兩個月心情就很不好,很可能是自己障礙自己,自討苦吃的都有可能。所以理得心安,人世間怎麼可能每一件事情,事事都如意,都順我們的意?不可能的。但是如何在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當中,又能夠理得心安,就是很明白自己的本分跟處事的分寸。盡本分就放下,別罣礙了。那剛剛跟大家交流的是為人臣的心態。

坦白講,不只下屬要尊重領導,領導也要尊重下屬。很多學傳統文化的人,有時候心裡會有點不平衡。比方,這個怎麼都要求我們女人,不要求男人?怎麼都要求我們下屬,不要求領導?怎麼都要求弟弟,不要求哥哥?怎麼都要求兒子,不要求父母?其實經教是圓融的,對每一個都有要求的。而且學習的心態應該都看到要求自己,「正己而不求於人」,不能去要求別人。不然一要求別人,自己又做得不好,反而被人家怨,被人家不滿。孔子也說過「其身正,不令而行」,應該都是要求自己做好,別人自然而然佩服、感動、效法。道家也說「正己化人」,那個化是自然的感化,不是控制的,不是苛求的。

我們看《德育故事》裡面有提到,女子要求四德:婦德、婦功、婦言、婦容。男子要求禮儀三百、威儀三千,所以對男子要求也是很多的。包含君臣的關係,假如現在領導人真正效法古聖先王,當領導的比臣子的要求更多。我們看歷史當中一個皇帝一個天子,左史記事,右史記言,一句話都不可以亂講,全部把它記錄下來,多嚴格。再來,皇帝三、四點就要早朝,每天如此,起那麼早就要為天下蒼生服務了。還不只他,他的小孩全部要起床讀書。所以「為君難」,不容易的。所以「上行下效」,其實這句話也是表現出對領導者的要求是更嚴格的,包含我們學「君道」,「湯曰,萬方有罪,罪在朕躬」。所以領導者都要有這些態度,他才能夠真正對於他負責的事情戰戰兢兢、謹慎的去把它辦圓滿,不會亂行使權力,不會用他的習氣去辦事情。

在這個時代我們去要求、指責他人,實實在在講是我們不夠厚道,太苛刻,為什麼?「先人不善,不識道德」。這幾代人傳統文化學得都不足了,甚至沒學過。沒學過我們還苛求他,我們就不厚道了。你說,怎麼連這個都不懂?他說我爸沒有教我,你說找你爸去。結果他爸說,我爸也沒有教。好,找你爺爺去。他爺爺說,那我也沒有學過,那好找你曾祖父去。我們一群人站在墳墓前面,那還要繼續理論嗎?所以這個時代聞聖教的人是有福報的人,也是有責任的人,珍惜這個福報去造福更多身邊的人,讓他們聞聖教,讓我們整個民族因為沒有學聖教的這些種種家庭、社會的悲哀,從我們止住,不要再繼續惡化,不要再讓老祖先流眼淚,趕緊把他們的教誨當至寶一樣的來愛惜、來深入,就對了。

孟子說到,「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所以領導者應該敬重底下的人。在《中庸》裡面就講到,治理天下國家有九個重要綱領,其中我們看到「敬大臣、體群臣、子庶民、來百工、柔遠人、懷諸侯」,你看整個做法裡都是愛,都是恭敬,都是愛敬存心。當下屬給我們提建議,對不對還暫且不論,他那一分愛護自己、愛護團體的心,那個就非常珍貴,首先要肯定他的忠心。俗話講「士為知己者死」,你那麼能夠體諒他的忠心,那這個忠臣就交心了,就一體了,就一心為團體、為國家社會謀福了。第一個,要肯定他的忠心。再來,下屬提建議決定是大好事。首先他提得不對,我沒犯錯,團體沒損失,感謝他;第二他提的意見對,我的想法也沒有錯,兩個人合起來,幾個人合起來集思廣益不做得更圓滿?沒有壞處!對一個領導者自身又養成廣納雅言的修養。一個團體、一個朝代要興盛決定有一個氣象,有一個徵兆,就是一個領導人謙虛受諫,決定是興旺的徵兆;領導人不能接受勸諫,決定是衰敗的徵兆。這在歷代的例子中決定代代都是如此。

《群書治要》裡面講,「湯武以諤諤而昌,桀紂以唯唯而亡」。商湯武王為什麼興盛?他底下的臣子為了國家謀福祉,可以正直地把問題提出來,商湯也都能包容,也不會覺得他們不給他面子,所以昌盛了。「桀紂」,夏桀、商紂,夏朝跟商朝末代的天子,「唯唯而亡」,底下人不敢講,講的人都被他殺了,所以最後就是亡國的命運。

所以下屬勸都是好的。勸對了我們不犯錯,角度對了我們也沒錯,大家集思廣益。再來,他真的看法錯誤,也是好事。因為他提出來我們才知道,他考慮哪些是需要給他提醒、引導,那不就藉這個事情你就在栽培自己的下屬。其實一個領導人,他最大的價值在哪裡?不在他做了很多事,這個表相而已,在他在這個位置當中培養出了幾個像他這樣的人才,這是對團體長遠的貢獻。所以俗話講「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一個當父母的人他這一生社會地位功業挺輝煌,結果下一代沒教好,敗家了,他的成就不止等於零,還可能是負數,把幾代家族留下來的全敗掉都有可能,那他幾十年來的那個身分、地位很可能還變成人家的笑話。所以家庭跟團體最重要的一件事,培養下一代,培養接班人。不然我們國家記錄了我們做了很多事,結果你一個宰相位下面沒有人可以做宰相,國家敗了,那你五年十年前那些功業又有什麼意義?所以古人看事情不是看眼前而已,看得很深遠。所以藉由這些下屬直接提起來,你可以看到一個人的才性,看到一個人的忠心,看到一個人的思惟不足的地方,就拉拔他。所以我們看看這幾個分析的角度,下屬提意見哪有壞處?全部是好處。

下屬提意見,領導者的回應就是修養。他提意見,「好好好,提得好,我回去好好想一想、看一看。」講完石沉大海,沒什麼反應,變應付。他每天在那裡盼盼,最後他可能對我們都產生了懷疑,說要回應給我,統統沒反應。本身我們就變成了怠慢了這件事、怠慢了下屬。所以領導人的恭敬心也很關鍵,你一尊重他,有所回應,他一受尊重,他會更加積極地來盡他的本分,你把他的士氣都帶起來。提了意見,你要回應,回應的時候好的部分肯定,他偏頗的部分趕緊引導他,給他作一個說明。而且現在這個時代處處也都要互相提醒,比方說也給下屬講,你的意見很好,但是現在還有其他的角度要考慮,請你尊重我的職權、我的決定,互相提醒一下。不能領導下了決定,不合他意了,他又不歡喜。所以這個「敬重尊長」都要落到生活當中的每一件事,包含每一個自己的起心動念上。

接著我們看積善的第十個綱領:

【何謂愛惜物命。】

這個『愛惜物命』,我們就了解到,一個人的福由心耕,愛惜物命就包含了悲田,也包含敬田。福田大分三個,愛就是慈悲,悲田;「惜」,他珍惜了,他不會糟蹋了,這個也是恭敬,對一切人事物的恭敬,尤其對物品節儉、不糟蹋,這個也是敬田;其實也是有恩田,因為他很珍惜,那就是一個知恩報恩,就好像父母兄弟姐妹送我們的東西,我們非常感念這個恩德,所以「愛惜物命」就是跟整個福田非常相應的一個處事態度。

接著經文講:

【凡人之所以為人者。惟此惻隱之心而已。】

人與所有生靈、動物比較差異的地方,就是人比較突出的德行,而能並列為天地人三才的關鍵就在於『惻隱之心而已』。我們常說「上天有好生之德」,而人效法才能並列三才。所以人修其仁道,合於天心,合於天道,就能契入天人合一的聖賢境界。從哪裡下手?就是從愛惜物命、培養惻隱之心下手。所以接著經文講:

【求仁者求此。】

真的這一生要契入仁愛大道的讀書人,就是時時提升惻隱之心,保持惻隱之心。

【積德者積此。】

很努力積功累德的人也是在這裡下功夫了。接著具體經文當中講到:

【周禮。孟春之月。犧牲毋用牝。】

在十三經當中談禮的部分有三經,《周禮》、《儀禮》還有《禮記》。《周禮》是全世界最完備、最有智慧的憲法。我們整個幾千年的文明,每一個朝代的憲法、國家的大法,都是依照《周禮》的原理原則設計的。裡面講到『孟春之月』,「孟春」是陰曆正月,叫「孟春」,像兄弟排位置大哥用孟字,孟仲叔這個是,或者孟孫、叔孫、季孫,都是以輩分來排的。孟叔季這個就是兄弟長幼先後的順序,孟是排第一,所以陰曆正月。正月的祭祀,『犧牲』這個就是指祭品,『毋用牝』,祭祀的時候不用雌性的牲畜,這個「牝」就是指雌性。為什麼?因為雌性的家畜可能有懷孕,所以就是憐憫牠可能懷孕了,一個雌性的母親懷孕,牠可能裡面還有三個生命、五個生命,都說不定,這個也是一種惻隱之心。再來:

【孟子謂。君子遠庖廚。所以全吾惻隱之心也。】

在孟子的教誨當中有說到,『君子遠庖廚』,「遠」是遠離,「庖廚」是廚房,廚房難免有煮肉。事實上在古代的家庭當中,一年差不多吃肉可能三次、兩次這樣的次數而已,春節還是什麼中秋這些大的節慶,一般是吃不到肉的,那不像我們現在餐餐都有很多肉食可以吃。孟子這段話講到,這個君子不忍心聽到、看到殺生的情況。這些教誨『所以全吾惻隱之心』,就保全自己惻隱之心。我是曾經在山區服務,有一天學校有一隻黑豬,剛好要宰來殺。那黑豬可能都有感覺,還沒有殺牠以前就有嚎哭了。我剛好在學校教書,那一天聽了那個聲音,整天都很難過。所以看到孟子這一段話真的是有感覺,「君子遠庖廚,全吾惻隱之心」。接著經文講:

【故前輩有四不食之戒。】

前輩們提醒我們這些後輩,在這些情況之下能夠不去吃肉,這都是全自己惻隱之心的方法。哪『四不食』?第一:

【謂聞殺不食。】

聽到牠被殺的聲音不忍心吃。它是「四不食」,這個比佛門吃三淨肉多了一條,多了哪一條?

【自養者不食。】

自己把牠養大的不吃,這個我非常有感受。我小時喜歡養鴿子,那鴿子母親生了小鴿子,剛生出來羽毛沒有,赤裸裸,看牠慢慢慢慢羽毛豐滿了,學飛了。我這小主人陪牠練飛,有的靈性很高,牠飛飛飛飛還停到你的肩膀上,跟你很親。那時候我還是念小學二、三年級這種年紀,自己把牠就這樣拉拔長大的,結果家裡老人說要進補,就看上我養的鴿子。家裡老人要,我們也不敢說不,就真的燉補了。坦白講,以前也不懂,假如是現在可以溝通,這些營養植物比牠還要豐富,何必一定要殺害這些生命?結果燉了補,就問我吃一點吧?真吃不下去。都用愛心把牠們養大的,怎麼可能還忍心吃牠們?所以這個『自養者不食』。

【見殺不食。】

殺的時候你看到,不忍心吃。這個我一講到這裡就想到小時候,看到殺雞,真的不忍心再吃。所以曾經也跟大眾分享我們是「將加人,先問己」,將加物,先問己。那我們不願意人家殺我們,我們也不應該去殺人;我們不願意人家傷害我們的生命,我們也不應該去傷害動物的生命。哪有說動物生下來就是要給人吃?經典裡沒有這句話,那是人慢慢慢慢尊大了,他比較強了。假如我們今天遇到熊,牠比你有力氣,那你給不給牠吃?那個時候熊說,你就是生下來就是要給我吃的。你受不受得了?我相信你一定受不了的。同樣的每一生命內心也在吶喊,哪有說我天生就是給你吃的?你想一想人現在有方法制服動物,所以你吃牠,有沒有哪一天人被外星人制服了,你給不給他?你給不給他吃?是!人要小心,因果報應。你怎麼樣去傷害生命,「出乎爾者,反乎爾者」,有可能你那個惡念最後還是回到自己身上,這是大自然的定律。

所以愛護生命的人,就是愛護自己,為什麼?長養你的慈悲心,你的德行、你的福報都在增長。你今天殺害生命了,福報跟德行都在下降。所以真的,愛生命就是愛自己,這個宇宙就像一個圓一樣,你好的意念出去、好的言行出去,最後得利益的還是自己。

所以世間為什麼這麼多的戰爭?戰爭是結果,原因是什麼?就是殺生。這個理在佛門講得徹底,沒有把這些根本原因找到,所有這些惡的結果很難改善。所以佛門說,「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為什麼這麼多戰爭?因為每天殺害生命太多,這些生命都有靈性,牠會記怨,等因緣成熟了牠要報復。所以這些道理都明白的人,他廣結善緣,不只對人廣結善緣,對生命廣結善緣。所以民國初年,李叔同先生他出家之後法號上弘下一法師,弘一大師,他讓他的學生豐子愷畫了《護生畫集》,那都是很可貴的教化。

所以我們看到「四不食」,「聞殺不食、見殺不食、自養者不食」,再來:

【專為我殺者不食。】

這個生命就因為要給我吃才殺它,那儘量避免。我們不只不願意、禁止去殺生,我們更積極地放生。在歷史當中就有記載,漢朝楊寶他有一天遇到一隻鳥受傷了,很嚴重,他非常有愛心把牠照顧好,把牠救活了,後來飛走了。之後他作夢,夢到這個鳥銜了四個非常潔白的玉環,在他的夢中送給他,潔白代表清廉。所以楊寶的孩子,子孫四代都是清官,而且都做到皇帝的老師,已經是人臣當中最顯貴的,四代三公。他的後代楊震、楊秉、楊賜、楊彪,四代三公,跟什麼有關?跟他祖上愛惜物命、放生有關。所以人要明白,愛護生命對後世的福報這麼大,誰不願意做?

包含晉朝,在《晉書》第八十一卷裡面講到,有一個將軍叫毛寶,剛好在武漢的時候,在路上看到一隻白龜,白色的烏龜很少見,才四五寸大而已,很小,在被販賣,可能就要被屠殺了。他不忍心,把牠買來放生。後來他這個軍隊遇到一次戰役,六千人都溺死,被逼到都陷到水裡去,六千個人溺死了。結果他逃過一劫,因為在水中突然被一隻烏龜救了,是白龜,而且是五六尺大,多年以後這隻白龜長大了來報恩。有時候我們看到這個歷史非常驚訝,驚訝在哪?天地這麼大,這隻白龜有裝導航系統嗎?牠怎麼能找到?怎麼能感受到救牠的人有生命危險?所以古聖先賢契入了一個真相,「眾生與我皆一體」,不然講不通。「一體」是什麼?就像這個身體,你頭痛全身都知道,哪有說頭痛只有頭部知道,底下統統不知道,不是這樣的;甚至於你拉一根頭髮,你全身都痛。一根頭髮多小,為什麼全身感覺到?因為是一體。所以念念想報恩,萬物又是一體,牠當然有感應。

不只善有感應,惡也有感應。大陸前不久發生一件事,有個人建議他的朋友去吃老鷹小孩的肉,說可以治病。現在人亂建議。結果真的把老鷹的孩子殺害,那隻老鷹一定是肝腸寸斷,自己的孩子失去了,就要報仇,不只抓那個吃的人,那個建議的人也被抓得這個頭部都破皮了,那太恨了,一抓都把他的肉給抓起來了。結果那個出主意的人自己講:我出主意的時候老鷹怎麼會知道?可是他為什麼這麼恨我,一直要攻擊我?還是有感應。所以人這個意念、一言一行都有磁場、都有波動,一發出去,宇宙都收到了。所以俗話說「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不能騙得了誰的。所以人不殺害生命,念念仁慈存心,隨緣盡力去愛護生命,千祥雲集,這樣的人哪怕人生本來有災禍,都能像毛寶這個下屬,逢凶化吉。

我自己有一個經驗,我第一次放生,當時整個頭皮發麻,我還問旁邊一起去的朋友,你的頭會不會麻?他莫名其妙,哪有頭會麻?我問了好幾個,他們都莫明其妙,我就想到是不是今天太陽太大了。後來隨著深入傳統文化的經典才知道,這是祖先這些聖賢人在護佑我、在提醒我。他知道我本來就是短命,放生是無畏布施才能得健康長壽。因為我是海邊的人,我們閩南話,「靠海得吃海」。我爺爺捕魚全鄉第一名,為了謀生沒辦法。那時還沒有學《了凡四訓》,不知道,不然本來有這麼大一福報,不捕魚還是能夠有這樣的財富。所以我們就看到「無有正法,何以經世出世」,你連經營事業都不懂,要取捨行業。確實我爺爺也是很勤奮,也是很愛護我們子孫,到我這一輩全部是大學畢業,還出了兩個博士,我們是很感念爺爺。但是畢竟捕魚第一名,那捕起來的魚可能用算盤都不好算,而我又是長孫,長曾孫,承擔整個家庭這一個所做的罪業,我當然要多承擔一點,坦白講我是短命。所以上天慈悲、祖宗聖賢保佑我,就提醒我,這個孩子早就該幹這個事情了,怎麼現在才幹?所以後來明白了,那就開始不能吃眾生肉,緊接著有機緣又隨緣去放生,就對了。所以雖然現在身體比較苗條一點,但是精神狀況比十年前的時候還穩定,我十年前那時候開車都會開到睡著,真的是險象環生。

接著經文講到:

【學者未能斷肉。】

還不能馬上把這個飲食習慣去除。

【且當從此戒之。】

先從「四不食」開始。古人很厚道、很柔軟,不強迫人,讓人循序漸進來調整。

【漸漸增進。】

這個惻隱之心不斷能提起來,當然具體來講這個肉愈吃愈少,本來是三道兩道一道,偶爾吃吃,這個慢慢慢慢『漸漸增進』。

【慈心愈長。】

其實想一想為什麼要吃肉?為了健康,那應該更不要吃肉了,尤其現在肉食裡面荷爾蒙、抗生素這些化學物質更多,對健康更沒有益處。所以:

【不特殺生當戒。】

不只這個傷害生命來吃牠的肉,應該要慢慢戒除減少。

【蠢動含靈。皆為物命。】

這個『蠢動含靈』,就一般這些蜎飛蠕動的昆蟲、小生命,牠們都是有靈知的,都有感覺。所以俗話講,螞蟻都珍惜生命,牠那麼小,牠還是貪生怕死,很愛惜牠的命的。所以『皆為物命』,都是一條命。

在歷史當中,有個人他做酒,常常這個蒼蠅不小心飛進來,很可能就溺死了,他很有耐性把這個蒼蠅救出來。突然有一天被人家陷害判死刑,結果官員每一次要寫最後的判決,一堆蒼蠅就飛過來,他沒有辦法寫,好幾次要寫都寫不了。古代的官員都讀聖賢書,他就覺得其中必有緣故,他就重審,最後就還這個人清白。愛護蒼蠅,最後救了自己一條命。所以確實行善真的能逢凶化吉。經文再提到:

【求絲煮繭。鋤地殺蟲。念衣食之由來。皆殺彼以自活。故暴殄之孽。當與殺生等。】

人每天要穿衣、要吃飯來維持他的生命,穿衣假如是絲織品,必須要拿蠶的繭來做衣服。可是要拿蠶繭,那就必須要用熱水,讓這個蛹就死在裡面,才取這個絲。那做一件衣服就不知道傷及多少蛹的生命。所以仁慈之人不忍心穿絲織品的衣服,不忍心穿動物皮跟毛的衣服。我們有時候看朋友穿來給我們,有的用浣熊的毛,用狐狸這些動物的毛,那整個製造過程很殘忍,看了很難過。其實用麻用棉花,還有現代科技很發達,這些衣服的做法都不會傷及生命,又能保暖,又能長養我們的惻隱之心,何樂而不為?

接著,每天要吃,食物怎麼來?『鋤地殺蟲』,在整個種植過程當中,鋤地很容易傷害土裡面的生命。其實生命有靈知,事前用真誠心跟牠們溝通,應該是有感應的。還有一些仁慈的人,他們用比較大的塑膠框來種菜、種食物,就是儘量減少傷害生命,都是很難得的慈悲心。所以『念衣食之由來』,衣食的整個生產製作,『皆殺彼以自活』,殺害了牠們的生命來養活自己,更要珍惜這些衣物和得來不易的食物。

所以『故暴殄之孽,當與殺生等。』「暴殄」就是糟蹋食物,糟蹋這些物質,因為這些物質、食物的生產,都可能傷及這麼多生命,你不珍惜這些食物,還把它糟蹋了,這樣的罪過跟殺生同等。接著經文又講:

【至於手所誤傷。足所誤踐者。不知其幾。皆當委曲防之。古詩云。愛鼠常留飯。憐蛾不點燈。何其仁也。】

接著又論述到,我們每一天,不小心我們的手可能誤傷了生命,我們的腳可能誤踩了生命,一天當中不小心傷及的生靈『不知其幾』,就是說不少了。比方我們吃完的這些碗盤來不及洗,可能有甜的了,吸引很多的螞蟻過來,結果幾十隻螞蟻泡在水裡淹死了,這不是有心的,這是誤傷的,所以很多生活的好習慣養成了,才不會誤傷了生命。

道家說,「昆蟲草木,猶不可傷」。』舉步常看蟲蟻,禁火莫燒山林」。走路小心不要誤傷了生命。我們想一想,一個小孩從小就「舉步常看蟲蟻」,我相信這個孩子一定長得白白胖胖,有福報,念念存仁慈心,怎麼會沒有福報?所以現在的父母就擔心孩子以後沒工作,沒有前途、沒有財富,那個叫杞人憂天,乾著急。福報是修來的。從哪裡修?從心地修。他能力行《了凡四訓》講的「愛惜物命」,你根本就不需要去擔心他的未來有沒有福報。所以人不明理,白操了多少心都不知道,真冤枉。操到最後傷害自己的身心,然後下一代也變得很容易操心,就不快樂。所以能明理的人,心才能安,才能夠改造自己的命運,做自己命運的主人。

剛剛我們提到「禁火莫燒山林」,我們現在看到很多國家的森林起火,有一些確實是人不小心抽菸或者是點火,最後整大片的森林燒掉。我們想一想森林對人類多重要,森林對生活在裡面的生命多重要。一把火燒掉的昆蟲生命,可能數都數不清,人不小心可能就造了自己多大的罪業。所以人怎麼可以不謹慎?可能就把自己的福報,甚至後代的福報就一把火燒掉了,所以應該要『皆當委曲防之』,要謹慎對待。

而我們說「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這種愛護生命、謹慎的態度從小培養。佛門對於這個出家的沙彌,在《沙彌律儀》當中有讓,他們要在下床以前,每天睡醒了,下床以前要持行步不傷蟲蟻咒,有個咒語,這個咒語的作用是幹什麼?時時長養自己的惻隱之心,提醒自己不要傷害生命。咒語很短,「唵 地利日利娑婆訶」。每一天下床以前念七遍,多念幾遍。大家想一想每天這樣提醒,真是心地柔軟,就內化了。一個人修身最根本的就是慈悲心,再從這一個慈悲心推演到一切時一切處一切生命,我們相信他的道德一定可以成就。

接著蘇東坡先生的詩詞講到,『古詩云:愛鼠常留飯,憐蛾不點燈,何其仁也』。這樣去做確實是非常的仁慈。老鼠這些生命牠們也要延續生命的話,都要有東西吃,所以一些吃剩下的能夠留一點給這些小生命。憐惜蛾的生命,燈能不點就不點了,因為飛蛾會撲火,你點一個燈這個蛾飛過來太熱了,牠就燙死了。當然現在可以裝紗窗避免這一些情況發生,這個都是從生活當中這些做法來避免傷害生命,這個都是很仁慈的人做出來的事情。接著經文講:

【善行無窮。不能殫述。】

這一些善的行為把它推演開來那是無窮的行為了,『不能殫述』,這個「殫」就是不能完全仔細,不能完全列舉出來,只能提綱契領以這十個綱領來跟大家分享。

【由此十事而推廣之。則萬德可備矣。】

假如從這十個綱領再把它延伸開來,那應該無盡的善行功德都圓備、圓滿,雖然是十個綱領打開來就是一切的善行。而這個『推廣之』,這個「推廣」首先是自身,從自己去力行這十條,內化以後就能時時處處都存善心、行善事。自行,自然化他;而且自己能夠從「十事推廣之」,跟我們學習的人都能舉一反三,那就不是學呆了,很有悟性的去體會、去推而廣之。

我們接著看《了凡四訓》第四個大單元:「謙德之效」。第四個大單元強調謙虛的美德,這個意義很大,為什麼?一個人改造命運要從改習氣下手,所以「改習為立命之基」,改掉壞習慣、壞習性才能改變命運,有一些人開始改變命運很積極,可是一段時間以後懈怠了、自滿了。《禮記•曲禮》一開始,「傲不可長,志不可滿」,他一有傲慢了,自滿了他就上不去了,他就要退步了。那一退步了,過也很難再改,善也很難再積了。所以這個謙德,能夠讓我們改過積善保持以外,還能不斷更提升。所以這個德目對於改造命運是非常重要的功夫,這個謙德不能保持,不只自己不能受益,不能改造命運,甚至於因為自己積德行善,傲慢以後反而讓大眾反感,讓家人不能接受,他們也不願意學習傳統文化,那這個傲慢、不謙卑反而變成造罪業。所以這個講起來大家都覺得很重要,但是要高度警覺才能謙卑不傲慢。

在魏大人寫給唐太宗的《諫太宗十思疏》裡面就有提到,「竭誠則胡越為一體,傲物則骨肉為行路」。一個人一開始建功立業很真誠,不同民族的人都團結在一起;可是他一覺得自己很厲害了,就傲慢了,最後連至親兄弟家人都跟他沒話講,跟他像陌生人一樣,變眾叛親離。魏大人在他的勸諫當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提醒,其實不是提醒他一個人,提醒我們每個人,叫「靡不有初,鮮克有終」。很多人都有好的開始,都挺積極積德行善,但很少看到終身保持善始善終。而這個善終要保持,沒有謙德辦不到。我們看了凡先生「四訓」的這個編排用心良苦,可謂「好人做到底,送佛送上西」,能夠體會到他的苦心,這個讀起來應該特別深刻。我們看一開始,讀書人講話都是有憑有據,不馬虎的。

【易曰。天道虧盈而益謙。地道變盈而流謙。鬼神害盈而福謙。人道惡盈而好謙。是故謙之一卦。六爻皆吉。】

其實坦白講,以前的人,他心比較淨,你說像農夫每天欲望很少,他生活很有規律,那身體健康。而因為他很單純,他也會從每一天所發生的事,他會有所感悟人生的道理,比如他一定了解,「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人只要單純、心地清淨,很可能每一天發生的事都能讓我們長智慧,我們古人這個《易經》從哪裡來?「仰觀天文,俯察地理」,不都是從整個萬物當中得到人生的啟示?所以淨的人每天都有悟處,浮躁的人每天不只沒有悟處,還一堆煩惱。

這一《易經》的話,就是從天地裡面體會的人生哲理,天道的道理在哪裡?『虧盈而益謙』。這個具體來講,比方說月亮,它十五圓滿了,「盈」就是滿了,怎麼辦?「虧」。正月十五滿月了,它慢慢慢慢就要縮小了,「虧盈」代表志滿了可能就要受損。

「步步佔先者,必有人以擠之;事事爭勝者,必有人以挫之」。你什麼都要拿第一,人家看了一定很不順眼,你太強勢了,人家一定不歡喜,可能人家就要跟你比高下了,你自己惹來別人的對立跟衝突,所以處事要謙退。所謂,家敗敗在一個奢字,人敗敗在一個逸字,討人厭、沒有人緣敗在一個驕字。驕傲自滿。所以孔子在教導他的學生也是說到,一個人德行地位福報滿了又能守得住就是靠這個謙,持就是保持,盈而能保持就要靠謙。

「虧盈而益謙」,我們看到正月初一初二初三,慢慢地它的整個亮,月的亮光就愈來愈大,這個就益謙,它慢慢慢慢能夠漸漸愈來愈有光芒。『地道變盈而流謙』, 「地道」的理在哪裡?我們看到水都往低處流,一個容器裡面水裝滿了一定溢出來,再往低的的地方流,所以溢盈,滿了就流出來了,流到哪裡?流到低處。低處有道,低處就受益了,所以流謙。

接著,『鬼神害盈而福謙』,天地鬼神,看到這個驕傲自滿的人就很討厭,給他開玩笑。所以人假如突然覺得很多事情不順利,「最近怎麼好像這麼倒霉。」剛好讀到這一句,「是不是我最近特別傲慢,惹得人、天地鬼神不歡喜了,討厭我們了?」這個可以反省一下。「而福謙」,這個「福」就是冥冥當中暗中保佑、庇蔭這個謙虛的人。

『人道惡盈而好謙』,在人道當中,人與人相處之禮,必然是討厭那個自滿傲慢的人,然後喜歡、敬重謙虛的人,謙虛的人讓人如沐春風,一定交到很多好朋友,謙虛的人給人家留顏面,不給人家難堪,傲慢的人那個話就讓人家很難忍受,站在他旁邊覺得無地自容。所以「是故謙之一卦,六爻皆吉」,六十四卦每一卦在六爻當中吉凶相參,有的吉多,有的凶多,只有一卦是全吉,就是謙。謙是「地山卦」,我們從這個卦象看就感覺它的精神,地在上山在下,誰都知道山一定比地高,可是它既有這麼高的智慧、德能,它還能曲得比地還低,這就代表它的謙卑。我們看聖人多謙虛,在古聖先王當中表現得淋漓盡致。我們看舜王是聖人,但他很謙退,都請下屬要給他勸諫。

接著再引《書經》上講的,這是全世界最早也是最精闢的政治哲學,一本對政治高度智慧的經典,說到:自滿傲慢一定招來損害,招來禍患,謙虛必然招來益處。這個從歷史當中都看得非常明顯,我們看開國的帝王,他謙虛,很多人幫助他。漢朝還沒有得天下,楚漢相爭非常明顯。項羽很傲慢,所以他的人全跑到劉邦那裡去了,本來他有足夠的福報跟人力,一定是他得天下,最後整個局勢大逆轉,因為他「滿招損」。劉邦都覺得張良厲害,韓信厲害,蕭何厲害,他都感謝他們,反而他「謙受益」。所以歷史是一面人生的鏡子,給我們很多益處。而孟子也說,「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一個人違背了道,違背了謙虛,親戚都分崩離析不幫他。「得道者多助」,天下人都來幫助他。孟子這些話都很可貴,天下人都會歡喜、順從他好的志願,好的指導,跟他同心給世界謀福利。

接著經文提到幾個謙虛受益的實際例子,當時的實際例子,給了凡的孩子,還有當時所有的人高度的信心,這些人,你們都認識。我們下節課就這些例子跟大家再來做交流。這一節課先跟大家分享到這裡,謝謝大家。

 

《了凡四训》学习分享(二次宣讲)第28讲/蔡礼旭老师主讲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4月7日21:07:16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2594.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