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科注(第四回) |第359集|视频MP3文字|jingkong老法师主讲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五九集)  2016/7/22  英国威尔士三一圣大卫大学兰彼得校区  档名:02-041-0359

play-sharp-fill

play-sharp-fill

视频下载MP3下载

 

《二O一四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回)》第三五九集经文

第八五一页 第1 右段经文中 至 第八五二页 末5 自在无碍」。

右段经文中,「无不圆满」以前是总赞,此下明一切圆满之因,首在究竟明了佛之密藏。故如探水得源,寻枝得本。得其根本,不愁枝末。古云「得其一,万事毕」也。若能了了常知佛之本体,自然调伏诸根,如手握金刚王宝剑,来者俱斩,自亦不存,剑亦非剑。故善调伏,身心和顺,「深入正慧」。身心俱调,正慧明了,故烦恼余习不断而断。志愿无上,随顺如来,依佛之教,行佛所行,故以七觉圣道,为所履践。佛之五眼,为所修习。照真达俗,从容中道。精进不已,则明本佛眼,觉了法性,究竟证入如来密藏。故知一切妙德,无不导源于佛之密藏。一一妙德,无不还归此密藏。

己二、利他德满 分三 庚一、慧辩说法

【经】辩才总持。自在无碍。善解世间无边方便。所言诚谛。深入义味。度诸有情。演说正法。无相无为。无缚无脱。无诸分别。远离颠倒。

【解】二、明极乐大士利他圣行,功德圆满。此中复含三义:㈠演说妙法。㈡游诸佛刹。㈢普利众生。上之三者,互相含摄。

㈠从「辩才」至「远离颠倒」标菩萨慧辩德。「辩才总持」《魏译》作「具诸辩才」。故知「总持」同彼「具诸」之义,表彼土大士具足种种辩才。又总持即是陀罗尼,故亦可解为,得辩才陀罗尼也。下云「自在无碍」,表菩萨所具乃无碍之胜辩。无碍辩者,有四有九。四无碍辩,又名四无碍智、四无碍解,是为菩萨说法之智辩。从意业而言,称之为解,或称之为智。从口业而言,则谓之为辩。此辩有四,如《涅槃经》云:「菩萨摩诃萨能如是知,得四无碍:法无碍、义无碍、辞无碍、乐说无碍。」九辩者,如《胜天王般若经》说:「无著辩才、无尽辩才、相续辩才、不断辩才、不怯弱辩才、不惊怖辩才、不共辩才、天人所重辩才、无边辩才。」此九亦名为无碍辩也。极乐大士具足如是种种无碍妙辩,无有障碍,故云「辩才总持,自在无碍」。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八百五十一页,从第一行看起:

 

「右段经文中,无不圆满以前是总赞」,从这个以下是说明「一切圆满之因,首在究竟明了佛之密藏。故如探水得源,寻枝得本。得其根本,不愁枝末」。古人云「得其一,万事毕」也。佛法确确实实无不圆满,什么圆满?一切圆满,万法圆满。总的来说,圆满,枝枝叶叶还是圆满,为什么?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它是一体,它不能分割,你怎么分,那是你自己的妄想分别执著,实际状况它确实是一。所以古人说「识得一,万事毕」,这底下讲的「得其一,万事毕」,一个意思。

 

「若能了了常知佛之本体,自然调伏诸根」,这是说明本重要,也就是前面说的,探水得源,寻枝得本。长江、黄河我们能把它的源头找到,那个源头的一股泉水不断的涌出,那是本。从一棵大树枝叶里面你去找,找它的小干,找它的大干,找它的枝条,最后能找到它的本,找到它的根,根埋在地下,地面上看不到,地面上看到的是本。这就是世法、佛法不外乎这个原理所显示的,我们要认识它,必定要寻根,去找它的本。真能够了了常知佛之本体,佛之本体是万法皆空,一无所得,最后的结论,这得的什么?这得的是全体,不是枝枝叶叶。

 

我们讲佛、讲菩萨、讲罗汉,讲世法、讲佛法,那都是幻相,幻相从哪里来的?从本体来的。什么时候对于这万法了了常知,完全明白了,这成佛了。等觉菩萨还做不到,还有一念生相无明没破,最后这一品生相无明破了,就了了常知佛之本体。心、境俱空,能空、所空都了不可得,这是佛法终极的目标,我们学佛就想证得这个境界,这个在净土里头叫常寂光净土,一片光明。这个一片光明里头虽然什么都没有,真没有,但是它能现相,能生万法,惠能大师说的,它所生的万法不是真的。能生的理体,里头没有相,不但没有物质现象,也没有起心动念的现象,佛法叫它做真空。它遇到缘,能生万法,能现万法,能生、能现统统不可得。不可得这三个字是诸佛如来所证得的总相,于是我们就明白了,为什么世出世间的圣人都教给我们看破、放下,道理搞清楚了。不放下,你所得到的是偏,不圆;彻底放下,你是圆满得到,所以无不圆满。

 

若能了了常知佛之本体,自然调伏诸根,不必起心动念。诸根是指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怎么调伏了?眼见色、耳闻声乃至意知法,都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起心不动念是究竟调伏。凡夫做不到,凡夫见色,在色上就起心动念,轻的,这是说菩萨们;往下说,三界六道的凡夫,起心动念还再加上分别执著。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不错,他不造业了。我们就晓得了,起心动念就是造业,起心动念我们知不知道?不知道,完全不知不觉。就是起心动念没有停止,不住,没停止,频率之高我们无法想像。高到什么程度?根据弥勒菩萨所说,我们把它换算于现在的时间,就是我们常常讲到的,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单位是兆,不是万不是亿。这样高的频率之下,每个念头、每个画面都不相同,没有一个是相同。如果是相同的,那就是相续相,不相同那就是独立的画面,像幻灯片一样,没有两张相同。所以它不是真的,不可得,毕竟空、不可得。世法如是,出世间的佛法亦如是。所以佛给我们说真话,说到最后,佛说我一句话也没说,我一个字也没说,谁说佛说法,那叫谤佛。这是什么境界?这是无不圆满的境界。

 

下面是佛举个比喻,「譬如手握金刚王宝剑」,最锋利的,「来者俱斩」,这个俱斩就把它放下,就是放下,「自亦不存」,也没有自己,有自就有他。自是什么?自是法身,执著有个法身,错了。不但所砍的人不存在,那一把能砍人的剑也不存在,这个剑代表什么?代表佛法。佛法也不是真的,佛法叫你放下,放下原来就是。放下不能有个放下的概念:我放下了。你放下什么?什么是你放下的?这些句子,常常你去想想,常常去念念,很有味道。一定有一天你恍然大悟,那什么?入境界了。

 

下面说,「故善调伏」,放下亦放下,这叫善调伏,「身心和顺,深入正慧」,这是如来的境界。「身心俱调,正慧明了,故烦恼余习不断而断。」这些法身菩萨,明心见性,究竟明了,烦恼习气全没有了。这个时候性德现前,自性里头本有的大智慧、大功德、大神通、大道力,一切具足,没有一样欠缺。大到什么程度?大到能现虚空法界,不是大千世界,比大千世界大得多,大千世界是一个佛国土,遍法界虚空界那是无穷无尽,无限大,是自性现的。

 

自性能现,一切法是所现,现的有没有?没有。现相就像我们今天看电视一样,电视屏幕里头有没有影像?有。说有是凡夫说的,实际上非有非无,不能说它有,也不能说它没有。你说它没有,它有幻相,幻相不是真相,幻相是生灭相。十法界依正庄严是生灭相,我们能知道,一真法界也是生灭相吗?能现的时候叫生,不现的时候叫灭,凡夫知见;法身菩萨知见,不见它生相,也不见它灭相,生灭俱不可得,生灭宛然。为什么俱不可得?那就是无住生心,生心无住。生心是现,无住是不现,现与不现是一不是二,这你才叫真正见到真相。所有一切相都是这样的,摆在我们面前,佛看到了,我们没有看到。我们今天学佛,这个事实真相佛给我们说清楚了,我们也听明白了,也能够体会到一些,所缺陷的就是佛见到我们还没见到。

 

我们怎么样才能像佛一样圆满的见到?那就是《金刚经》上,无住生心,生心无住。门道体会到了没有?生心的时候有相,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清清楚楚了了分明。佛的功夫,佛的殊胜,就是他无住,无住什么?不起心不动念。我们起心动念,不但起心动念,还分别执著。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这是法身菩萨,法身菩萨不造业,永远脱离十法界了。只要起心动念,他就出不了十法界。起心动念这个念有善念、有恶念,善念变现的三善道,恶念变现的三恶道,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起心动念是迷、是无明,分别执著是造业,业带来的果报,就这么回事情。

 

佛把世出世间一切都给我们讲清楚、讲明白了,他老人家做到了,为我们做见证,我们向他学习,就对了。怎么学习?学无住跟生心同时存在,先学这个,从这里下手。然后熟透了的时候,无住生心,生心无住,都了不可得;了是明了,再不动这个念头了。不起心不动念,境界清清楚楚了了分明,这是法身菩萨的境界。连这了了分明也没有了,回归常寂光,那是圆满大觉的境界,与一切万法的光,光是本体,完全融成一体。像我们这个房间十几盏灯光,统统打开,光跟光完全融合成一体,你分不出这盏灯那盏灯,分不出;虽然分不出,确确实实知道光光融在一起。回归自性,自性就是常寂光。光明遍照,常寂光遍照,这个里头没有时间、没有空间,过去无始,未来无终,这是时间,十方三世都在光明里面,光无所不照。这就是你成佛所证得的。

 

身心和顺,这两个字记住。我们的身心不和,为什么?会有疾病。人生病了,病什么事情?就是身心不和。心是念头、是思想、是精神现象,身是物质现象,我们这个身,是身心和合而现前的,身心和顺就是身心健康。身体小宇宙,外面是大宇宙,小宇宙跟大宇宙是相等,大宇宙很复杂,小宇宙的复杂跟大宇宙完全平等。所以,把小宇宙修好,大宇宙就证得,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佛菩萨做榜样给我们看。同样这个道理,我们在这个世间,在这个世间干什么?下面所说的,「志愿无上,随顺如来,依佛之教,行佛所行」,就这几句。这几句话是什么?是自性本有第一德行,大德。这个大德综合起来讲,就是大慈大悲。

 

学佛了,学佛干什么?学佛无处不现身,无时不现身。现身干什么?现身教化一切众生。一切众生不是真的,佛事也是假的,都是假的,但是缘现前了,有缘,那就得随缘度众。不要去找,找来的不是缘,那是业;随缘的,是缘,不是业,差别在此地。随缘就是恒顺众生,随喜功德。为一切众生示现的是什么?这句话重要,没有比这句话更重要的,我们要把它好好的抓住,「身心俱调,身心和顺」,就这一句。家和万事兴。身,五脏六腑,身心要和了,不起冲突,这人身体健康长寿。这个心上得意的事情不能有,不得意的事情也不能有,全都放下,那是什么境界?真心现前的境界。还有起心动念,妄心,记住,要放下,不起心不动念,守住真心。守不住,守不住就念阿弥陀佛,不许第二个念头。阿弥陀佛是一念,这一念最大的好处是帮助我们到极乐世界,极乐世界虽然不究竟,是个很好修行道场。在极乐世界,得阿弥陀佛的加持,决定证得常寂光;没有证得常寂光,你不会离开极乐世界;证得常寂光,就得大圆满,真圆满了。

 

所以和顺,你看这两个字,和,怎么和?顺就和,不顺就不和。是叫他顺我,还是我顺他?一定要我顺他,他不会顺我的,就和了,一和万事兴。生在今天这个社会,这两个字妙极了,你要学会这两个字,你身心快乐,你真正幸福。什么都可以顺,不要害怕,什么都能顺,为什么?法法都是圆融的,法法都是互通的,没有一法是死法,你要明白这个道理。这边可以顺,那边也能顺,四面八方都能顺,过去、未来也能顺,就得大和,就得太和。古时候,你看皇上办事这个大殿叫太和殿,提醒自己要和,要跟别人和,要跟万事万物和。

 

具体教给我们,随顺如来,如来在哪里?经本就是如来,如来不在世间了,留下来是经本,展开经本就是随顺如来。「志愿无上」这一句重要,志愿什么叫无上?我们今天真正做有把握的事情,不去冒险,我们一心一意求生西方净土,求随顺阿弥陀佛,依阿弥陀佛做老师,我们跟定了,这就是随顺如来。如来是代表一切诸佛如来,一切诸佛如来都劝我们念佛求生净土,你看看是不是随顺如来?志愿无上就是随顺如来,随顺如来就是志愿无上,这个目标就是西方极乐世界。决定没有疑惑,我跟定了,好!

 

下面接着说,「依佛之教,行佛所行」。佛的教我们知道,这部经典,夏莲居老居士所会集的《无量寿经》,是《无量寿经》里面第一善本。这个里面字字句句就是佛之教,不仅仅释迦牟尼佛之教,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之所教。行佛之行就是信、愿、持名,这就是行佛所行,保证我们这一生当中往生极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在这个世间随缘,随缘什么?与我有缘,我们恒顺众生,成就随喜的功德。第一,不能叫众生讨厌我们,众生讨厌你,你想度他就度不了,他不愿意跟你往来。这就是最重要的一个条件,我们要把边见放下。边见,简单的说,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对立。放下边见,就是不跟任何人对立,他跟我对立,我不跟他对立,一面对立是对不来的,这个不能成就的,必须双方面。所以我要化解对立的话,把我这一方对立化解了,对方他就立不住足,他也得化解。

 

所以,一切法从本身做起,古人所谓「行有不得,反求诸己」,非常有道理。这就是不对立,跟人不对立,跟事不对立,跟万物不对立。我们跟佛的经教不对立,依佛之教,跟所有一切宗教都不对立,为什么?我们知道所有宗教都是佛菩萨的枝叶,佛菩萨所随的缘不一样,现的身不一样,讲的教不一样,但是终极的目标是决定一样,他慢慢在引导。在我的想法、看法,统统都是把你引导到极乐世界,为什么?省事,把你保送到极乐世界去,你就决定成佛。否则的话,这佛照顾你要照顾无量劫,也很辛苦,所以他肯定是保送到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欢迎,满足阿弥陀佛的大愿,也满足一切诸佛度众生的大愿。

 

行佛所行,佛所行的要真学,佛行什么?佛行放下,我们要放下。今天我还很感叹的说,你看在这个世间,建立一个学院,建立一所大学,多难。在马来西亚,马来西亚的华侨,有六十二个中学,有一千多所小学,就是希望建一个大学,几十年都建不成功,难!不容易。行佛所行那就很容易,释迦牟尼佛有没有建大学?有,真办了大学。你看他一生,三十岁开始教学,它是不是一个大学?世界上最伟大的大学,什么麻烦都没有。

 

十九岁出家,出家参学,广学多闻,印度在那个时候是宗教之国、哲学之国,所有宗教他都学过,哲学的学派他也学过。学了十二年,明白了,那些不能解决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六道轮回的问题,超越十法界的问题,做不到,所以放弃了。我们学佛学这么多年明白了,他出家是放下烦恼障,他放弃求学是放下所知障,你看,二障放下了。二障放下了,到毕钵罗树下去入定,开悟了。我们到那边入定,为什么不能开悟?许多修定的人也到菩提树下去坐,坐上两个月、三个月,半年或者一年,出定了,没开悟,什么原因?二障没放下,问题就出在这里。二障果然真正放下,入定肯定开悟,根源找到,你才有办法。

 

释迦牟尼佛开悟之后,出定,在鹿野苑开始教学,把五个随从人员找来,给他讲经,讲四谛、十二因缘。以后听众愈来愈多,我估计世尊当年这个僧团,这个团队,不会少过三千人。常随弟子一千二百五十五人,这是跟佛一辈子,等于说是跟这个老师从小学到大学、研究所毕业,一生跟定了,这一千多人。其他的,还有来学个一年、两年的,一个月、两个月的,甚至于来学习几天的,来来去去不定的,不会少过三千人,这样的团队。

 

他讲阿含十二年,扎根,扎根教育,这就是小乘,小乘的经也有将近三千多部。十二年过去了,他接着讲方等,好比是中学,八年,中学八年。八年之后,八年加前面十二年,二十年,扎根教育是二十年,办大学。大学讲般若,二十二年,是佛陀一生最主要的想传的法,般若,真实智慧。最后八年是研究所,把这些学般若的菩萨提升到法身大士,法身是研究所、博士班,提升到这个境界。这他老人家才离开世间。所以,看他一生的事业,他是办学,很负责任,从扎根教育开始,一直到你证得法身菩萨。

 

有人说佛教是无神论,这个神就是讲上帝,造物主。确实,佛经上承认有上帝存在,上帝也常常请佛陀到天宫里头去讲经教学,这个我们在经典里面看到的,它承认有。但是,这个宇宙万物是不是上帝造的?不是的,从哪里来的?从心想生。谁的心想?就是你的心想,你的心想现你的境界,他的心想现他的境界;他的境界不是你的境界,你的境界也不是他的境界。整个宇宙是个幻相,不是真相,变化多端,这千变万化,不能形容,妙极了。你要明心见性,你就见到了,为什么?真的见到,妄的也见到了,然后才得到一个结论,真妄不二。不二是什么?都是假的,都没有,都不是真的,真妄都不是真的。真妄是相对的,相对的是二法,佛法是不二法。妙,妙极了!

 

所以办学要向释迦牟尼佛学习,哪有这么多困难?哪有这么多的麻烦?这一个老师,成立一个学术团体,树下一宿,日中一食,三衣一钵,什么都不要求人,得大自在。这是我们要学的,正是此地教导我们的,依佛之教,行佛之行。「故以七觉圣道,为所履践」,他们所依据的,七觉支、八圣道,总的来说就是三十七道品,三十七道品是从小乘时候提出来的,但是它通大乘。像建一栋房屋,它是地基,最初从它那里开始,最后建成它是依托,没有它建不成功。所以,三十七道品,它的内容是整个佛法,无论大乘小乘、显教密教、宗门教下都离不开它。

 

「佛之五眼,为所修习。照真达俗,从容中道」,这是讲五眼圆明。他见到了,我们今天说见到什么?见到实相。佛法叫实相,世间人叫真理,跟实相的意思相同,他见到真相,他不迷了。见到真相的人,照真达俗,真相完全通达,对世俗随缘,恒顺众生,随喜功德。成就不可思议,成就自己,成就众生。从容中道。「精进不已,则明本佛眼,觉了法性」,明了根本,觉了法性。这个明本佛眼,佛眼是圆满的,五眼都叫佛眼。所以佛眼,还是各人功夫不一样,小乘人只得慧眼,菩萨得法眼。本经是把慧眼放在后面,法眼摆在前面,什么原因?祖师大德已经给我们说明白了,那是有一类慈悲心切,自己没有证得究竟圆满,不忍心看众生苦,他就发心行菩萨道度众生。度众生必须要能够照真,所以他是把慧眼提前,而后才有法眼,法眼放在后面,是这么个道理。

 

勇猛精进,绝不退转,这个路不通,还有别的路,门路多得很,决定可以找到。为什么?这不是为自己,是为众生,是为佛法在世间长住,众生就得利益。如果是为这个,这是志愿无上,必定得三宝加持,自己能力虽然有限,得佛菩萨保佑,也能贯通。我们在历史上看到,像惠能大师、像海贤老和尚,他们肯做牺牲奉献,不怕苦难,那个苦都叫做代众生苦。他到极乐世界多自在,为什么不去?在这个世间多住几年,为学佛的同学做榜样,为求生净土的人做榜样,像他那样精进不已就对了。

 

下面是觉了法性,「究竟证入如来密藏」。前面有说,圆满之因,首在究竟明了佛之密藏,佛之密藏就是常寂光净土,我们也叫它做,《华严》称为大光明藏,密宗称为大圆满,都是一个意思。密藏有没有?佛法没有祕密,哪来的密藏?密是不可告人,佛法没有祕密,大公无私,怎么有祕密?佛家讲的密是深密,道理太深了,事相不可思议,一般人,给你讲你也不懂,不讲还好,愈讲怀疑愈严重,是这么个道理,叫做密。显,教你,密,让你自己证得,你到一定的程度自然证得;显密是一,就是密是显之密,显是密之显。我们的根性,从显教入容易,你就走这个门;根性属于密教,喜欢持咒,从这个里面入也行,你就走那个门。走进去都一样,没有两样。

 

所以入门有多少?八万四千法门,门口太多了,进去是一不是二,万法归一,一就是真相。但是,一也不存,还有个一,你还有烦恼习气没放下,一也没有。这是大乘里面所说的,「二边不立,中道不存」。就是《般若经》上所说的,「一切法」,没有例外的,一切法,包括世间法、佛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这是真的。极乐世界也是阿弥陀佛现的,无中生有,等你真正成佛了,彻底放下,极乐世界也不见了,你入常寂光。实报土不见了,方便土不见了,同居土也不见了,你入常寂光土。这叫究竟圆满。这如来密藏。

 

「故知一切妙德,无不导源于佛之密藏。一一妙德,无不还归此密藏。」这句话说得有味道,无不还归密藏,密藏是什么?密藏是体,能生万法。体是什么?自性。从密藏开始,到最后还归密藏。从明心见性开始,作菩萨、三贤十圣,在遍法界虚空界,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功德圆满,还归密藏。还源了,又回归常寂光,归此密藏。

 

前面所说的是自利,下文讲利他,「利他德满」,自行的德是圆满的,利他的德也是圆满的。请看经文:

 

【辩才总持。自在无碍。善解世间无边方便。所言诚谛。深入义味。度诸有情。演说正法。无相无为。无缚无脱。无诸分别。远离颠倒。】

 

我们看念老的注解,这是第二大段,分三个小段,这是第一个,「慧辩说法」,智慧开了,辩才无碍。「明极乐大士利他圣行,功德圆满。」我们要帮助众生,要教化众生,看这样子是非到极乐不行,不到极乐做不圆满,做不究竟,一定要到极乐世界。「此中复含三义」,它里头三桩事情,第一个「演说妙法」,第二个「游诸佛刹」,第三个「普利众生」。上面这段文这三桩事情统统都有,「互相含摄」,一即是三,三即是一。

 

我们看底下,注解就依这个分三段。第一段,从「辩才」到「远离颠倒」这是讲「菩萨慧辩德」,『辩才总持』。「《魏译》」,五种原译本里头,《魏译》是康僧铠译的,经文,「具诸辩才」。「故知总持同彼具诸之义」,这叫总持,也就是自性本具无量的辩才。所以修行,中国佛教在过去一千年,禅定坚固,修禅的人多。佛教传到中国来,在整个佛的法运,佛是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正法时期是佛灭度之后的第一个一千年,戒律成就,持戒非常认真就能证果,这个证果是证阿罗汉,从须陀洹到阿罗汉,成就的人很多。

 

第二个一千年,根性就差一点,靠持戒已经办不到了,佛说禅定成就,第二个一千年。正好佛法传到中国是佛灭度的第二个一千年,这一千年在中国成就了,中国的禅宗非常兴旺,达摩祖师传来。从持戒、修定,禅宗是要靠禅定的,要修定,开悟,有小悟,小悟多,很普遍,大悟也不少,大彻大悟。像八个宗的这些祖师大德,都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惠能大师的会下,跟他修行的人,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的就有四十多个人,在中国佛教史里头空前绝后。能大师之前没有这个现象,一个师父开悟的三、五个人有,四十个人以上的没有听说过;能大师之后也没有,早些年来,三、五个有,最后是一、二个,现在没听说了。禅定坚固。

 

第三个是讲五百年,五五百年,第三个是多闻成就。就是出了不少,大乘八个宗建立,是佛法到中国来第三个五百年,讲经说法,研究经教的人多。第四个五百年,讲经的人慢慢少了,塔寺成就,到处都能看到佛的寺庙,佛的舍利塔。再往后五百年,塔庙也没有了,现在还算是大家建道场的人还很多,那就到末法,佛法就慢慢就消灭了,在这个世间消灭了。形式上塔庙、佛像还存在,经教没有人学,对于经教批评的人多了,不相信的人多了,佛法慢慢就衰了。到最后法灭尽,《法灭尽经》里头告诉我们,经典在这个世间,虽然有诸佛护念,龙天善神护持,到运衰了的时候,释迦牟尼佛灭法时期现前,护法神也不守护了,为什么?众生没有福报,法灭。法灭的时间很长,一定等下一次,释迦牟尼佛是第四尊佛,下一尊是第五尊,弥勒菩萨到这个世间来成佛,三会龙华,弥勒菩萨讲经说法。

 

这个世界,佛说了,这个大劫叫贤劫,为什么叫贤劫?在这个大劫里头有一千尊佛出世,释迦牟尼佛第四,弥勒第五,往后佛还很多,出现在这个世间也相当的长久,九百九十五尊佛,千佛出世。说起来还是过去诸佛在这个世间教化众生时间久,这个地区的人有佛的根性,跟佛有缘,这是很难得的好现象。那我们生在这个时代,释迦牟尼佛的末法时代,释迦牟尼佛有正法、有像法、有末法。

 

总持,实际上总持从哪里来的?是自性里头本具的,能大师所说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具足什么?具足无量智慧、无量德能、无量辩才,必须见性,开悟,这个辩才才能现前。自己没有开悟,那有辩才,得佛力加持,行,历史上有这个例子。但总的一句话来说,没有离开真修真干。永明延寿得观世音菩萨甘露水灌在他口里头,得辩才无碍,没有真修,那就不是真的加持。没有真心,那个心不是从大慈悲心出来的,从什么?从名闻利养,那是假的,那不是真的,那个说法有问题,把法说错了,经说错了,误导众生,这个罪过很重。所以在中国,儒释道三家都重视师承,你跟哪个老师学的,你那个老师又跟哪个老师学的,代代都是高人,都是开悟了的人,这个传承是真的。

 

现在我们遇到这个时代,众生福薄,对于圣教,毁谤人多,赞叹人少,怎么办?我们是非常侥幸,生在这个时代占少数,我们还能相信,还愿意接受,也还认真学习。学习的认真实在讲比不上古人,我们跟古人比差距很大;我们跟未来下一代人相比,我们看见了,也有很大的差距,这个差距是向下的,滑坡。所以我们担心,决定不能让佛法灭了,一个人也要教,也要传。我跟方老师、跟章嘉大师,是一个人,一个人也教,也不怕麻烦。我跟李老师,他是开个班,经学班,专门研究经教,讲经讲演。这个班上有二十多个人,虽然二十多个人,上课还是一对一。老师教的经,条件是你要上台去讲,你不上台去讲,他不教你。上台讲是两个人同时上台,一个讲普通话,一个讲台湾话,好像是翻译,其实他们两个人用同样的讲稿。在台上宣讲的时候,一个人读一段,看起来好像是翻译。这两个学经教的人,是跟老师坐在面对面这张桌子上,跟老师一张桌,就对这两个人讲,其他同学围在周围旁听,他是这么教法的。这部经讲完了,再换两个人,教第二部经。

 

我就是这样的,一共跟老师学了十几部经,我是旁听学会的。还没有轮到我,我去的是最晚,他是按时间先后排顺序。但是,我那个时候记忆力好,现在记忆是明显衰退,那个时候我听老师讲经,听一遍,一个星期之内,就是七天之内,我要跟着从头到尾复讲一遍,几乎跟老师差不多,能达到百分之九十五,有这个能力。所以学东西学得快,我在旁边全学会了。他们有困难的问题来找我,我等于是老师的助教。老师教人只讲一遍,不讲第二遍,第一遍没听清,说忘掉了,老师先打手心,打了之后还不给你讲。老师说得很明白,打了你,再给你讲,你还有依靠,没听清楚不要紧,顶多打几板手心;打了不给你讲,你没办法了,逼着你听讲经的时候全神贯注,不能听漏掉,不能忘记。这是李老师的方法。

 

经上所说的,「表彼土大士具足种种辩才。又总持即是陀罗尼,故亦可解为,得辩才陀罗尼也」。这是非常难得的。陀罗尼是梵语,音译,它的意思就是总持,就是抓住总的纲领、总的原则,只要不离开这个总原则,可以自由发挥,都不会有错误。说明往生到极乐世界,极乐世界的菩萨从哪里说起,从凡圣同居土说起,像我们这个世间凡圣同居土。凡夫,造业很重,带业往生,戒定慧都不足,只靠信愿持名,阿弥陀佛接引我们往生净土。这是真正靠得住的,真正给我们有把握,我能办得到的,其他法门没有带业的,都是要断烦恼证菩提,你试试看,你的烦恼能不能断?贪瞋痴慢疑是烦恼,能不能这一天不起贪心?能不能这一天不发脾气?自己考验自己试试看行不行。一有贪心,一发脾气,怎么毛病又出来了?这都是极乐世界的障碍。

 

到极乐世界,我们的身分还是凡圣同居土,很可能是同居土下三品往生,下下品、下中品、下上品,非常有可能。但是怎么样?就是太难,我们意想不到,道道地地是六道凡夫,往生到极乐世界还是六道凡夫,可是我们的待遇,智慧、神通、道力得到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的加持,得到阿弥陀佛无量劫修持功德的加持,让我们在极乐世界,智慧、神通、道力,包括辩才,好像跟阿弥陀佛差不多。就有能力每天化身无量到十方无量世界去拜佛,去供佛,修福,去听经闻法,成就智慧。所以极乐世界是福慧双修,而且非常快速。阿弥陀佛给我们的恩德太大了!用什么来报答?信愿求生就是真正报答。阿弥陀佛对我们只有一个愿望,快快来,到极乐世界。所以我们真能相信,真正发心,满阿弥陀佛的愿望,真报佛恩,在极乐世界一生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不可思议。

 

这一句,「表菩萨所具乃无碍之胜辩」,殊胜的辩才。「无碍辩者,有四有九。四无碍辩,又名四无碍智」,又名「四无碍解」,讲辩、讲智、讲解都是一个意思,「是为菩萨说法之智辩」。这四种,大小乘经里面常说,是为菩萨说法之智辩。「从意业而言」,这说了,就叫解,你明白了,你理解了,所以「称之为解,或称之为智」,智跟解是一个意思。如果是说法,那就叫辩,叫四无碍辩才。

 

《涅槃经》上跟我们说了,菩萨摩诃萨得四无碍:「法无碍、义无碍、辞无碍、乐说无碍」,得这四种。这是我们在佛经上常常看到的,四种无碍辩才。《胜天王般若经》说九种,「九辩者」,说「无著辩才」,著是执著,没有执著。换句话说,凡夫没有辩才是什么?执著就是我们一般讲成见,你有你自己的想法、看法,不知道那些想法、看法都是错误的。所以,诸佛菩萨这个东西断了,这是属于五种见惑里头的。第一个身见,第二个边见,第三、第四,第三是见取见,第四是戒取见,这两种合在一起,我们中国人叫它做成见,某人成见很深,很固执。这五种见惑断掉了,末后叫邪见,不属于前面四种四大类的错误的见解,都叫做邪见。这五种都断掉了,都放下了,才证小乘须陀洹果,小小圣。证须陀洹果,他不会再退转做凡夫,就证位不退,小小圣也很可贵,也很难得。他没有身见,他不执著身是我,身是什么?身是我所有的,像衣服一样,舍身受身很容易。

 

那什么是我?我们现在一般讲,灵魂不是我,灵魂也是我。为什么这个说法?魂不灵,真的灵那就是,它不灵,它有妄想分别执著在里头,所以它不灵。迷魂,中国人叫迷惑颠倒,真的,魂是迷惑颠倒。所以讲得正确是灵性是自己,我们有灵性。迷了叫灵魂,灵魂在六道里头投胎,它是很麻烦的东西,我们如何能够把迷魂转变为灵性,这就好了。但是怎么转变?放下。性里头没有执著,凡是有执著、有分别的都不是性,性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我们从这个路子进去就对了。知道一切法都是自性变现的,惠能大师讲得好清楚,何期自性,能生万法。所以,我们六根所接触的六尘境界叫万法,万法是自性所生所现,是阿赖耶把它转变,变成十法界,变成六道轮回。这些总得要有个概念,搞清楚、搞明白,为什么?就肯放下,就知道这个东西害我,它不是成就我,它是找我麻烦的,不能不放下。放下就证须陀洹果,放下,在大乘教里初信位的菩萨,就是如来真正的弟子,小学一年级,上学正式成为弥陀的学生。这个要知道。

 

《胜天王经》里面告诉我们九种辩才,第一个「无著辩才」,执著的著,无著辩才,不执著。不执著能有辩才吗?有。为什么?不执著是自性,执著是阿赖耶识。不但有辩才,有无尽的辩才,只要你不执著,它就会现前。所以我们学佛要真学,真学就是什么?要学放下。世间法都教我们格物致知,格物就是放下,放下物欲,无尽的辩才就是致知,智慧就现前。所以,最大的障碍是执著,跟别人对立,造业,对立就产生竞争、斗争、战争。如果一切都不执著,什么事都没有了。「无尽辩才、相续辩才、不断辩才」,相续也有不断的意思在里头,「不怯弱辩才、不惊怖辩才、不共辩才」,不共是跟一般凡夫不一样,跟一般天人也不一样,这个是自己自性里头本自具足。在这个时候你烦恼习气没断尽,自性里头究竟圆满的辩才不能现前,但是得佛力加持。尤其是讲经教学,真正发心,求佛加持,不是我们自己有能力讲,我们上台全蒙佛菩萨加持,诚诚恳恳,不自以为是。确确实实有些说出来之后,自己想想都很得意,虽很得意,感谢佛菩萨,那不是我们自己想出来的。自己没想过,过去也没有这个经验,所以有不共辩才。

 

后头,「无边辩才」,下面「天人所重辩才」,诸天,诸天也是凡夫,他们的智慧比我们高,他们的福报比我们的大,都是在人间修的大福报,修因。地球上没有这么大的福,所以他不来生,天上有,自自然然到天上去了。天有欲界天、有色界天、有无色界天,二十八层,福德、智慧不一样。所以世间修大福德的人,有,人间修大福德,不求往生,大概百分之九十几都是生天,欲界天,以四王天、忉利天最多。为什么?夜摩天以上,要有一点定功才能往生,没有定功生不上去。欲界六层天,一层比一层定力深,但是没修成。修禅定,真正得到禅定,初禅天去了,他到色界去了,他不在欲界。福报再大,没有得初禅,最高的到他化自在天,欲界最高的。得禅定的,那就是依顺序,你得初禅生初禅天,得二禅生二禅天,得四禅生四禅天,禅定有四等级,从初禅到四禅。四禅上去,四空天,修四空定,修成功了到四空天。

 

修禅是能够叫你心地清净,暂时得到清凉自在,不究竟,不能解决问题。我们要想到释迦牟尼佛,当年为什么放弃学习,印度那些宗教学派都不去了,就是什么?不能解决问题。他们那些宗教,修四禅的很多,还有修四空定的,所以二十八层天,印度修行人去的很多,在中国也有,小乘里头有。一般不用佛法修行的方法,用其他的方法来修,也有能修成的,生到四禅,或者生到欲界的六种欲界天,都很多。天人重视辩才,天人喜欢听经,也经常请佛去讲经,这个经典上都有,请菩萨去讲经,请阿罗汉去讲经,请仙人去讲经,都有。所以这是说天人很看重辩才。

 

这九个「亦名为无碍辩也。极乐大士具足如是种种无碍妙辩,无有障碍,故云辩才总持,自在无碍」。实在说,智慧、辩才跟修行悟入的层次有关系,与放下、看破有关系,放下是烦恼,看破是所知,两种障碍。这两种障碍都很深,我们每个人都有,往往不知不觉被这两种障碍障住了,对于经意思看不懂,看不到经里头甚深的无量义,经里头确实是无量义。所以,经是永远读不厌的,为什么?随着你的精进,入得更深。你说这部经,佛来讲,跟菩萨讲不一样,佛讲得深,菩萨讲得浅。大菩萨讲,法身菩萨讲,跟权教菩萨讲的又不一样,浅深味道不相同。这就是我们自己学习都能够发现,譬如这部经,我们讲了很多遍了,遍遍不一样,没有一遍是相同的。愈讲愈欢喜,愈讲悟入得愈深,前面这个地方不是这个讲法,现在突然明白了,有更深的意思,有更深层的讲法。

 

我们能不能彻底把它讲完全?不可能。《无量寿经》别说,我们这次讲了二、三年,真的要契入进去,可以讲二、三十年,这不是假的。你不要看它不长,就是一部《心经》,二百六十个字,可以说你从年轻学会讲,讲到胡须白了,讲到老死,都还没有把它讲完全,你讲到某个程度,寿命到了。其深无底,其广没有边际,你怎么能讲到究竟圆满?讲不出来的。跟着我们的境界,我是什么境界,止于这个境界,没办法越过。所以,看破、放下是修行的总纲领、总原则,想什么方法把自己提升?就是再放下、再放下,再看破、再看破,这是祕诀。

 

绝对不能有意思,一定肯定经教里头字字句句没有意思,别去想它什么意思。用的时候,到你讲就是用,我教人,用,用的时候有无量义。这个意思从哪里来?从听众来的,听众的意念到我这,我接受了。我说的、讲的、做的要契机,听众看了欢喜、听了欢喜,为什么?他能听懂,讲深了听不懂,讲浅了他不要听,没意思。一部经,讲完一部从头再来,还是很有味道,那是什么?自己提升了,后头一遍比前面一遍讲得深。愈听愈有味道,所以经讲不完,经也听不完,这是经的微妙处。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7月23日15:58:58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14683.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